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正宜
Cheng Yi Chang
論文名稱: 文化符碼轉譯之竹具造形設計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Symbol : an Example of Bamboo Appliances Design
指導教授: 鄧成連
Teng, Cheng-Le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文化符碼轉譯造形設計竹藝
英文關鍵詞: Culture, symbol, translation, shape design, bamboo craf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3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化創意.商機無限!透過產業的投入與政府提供相關的輔導與措施,促使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相關的研究大多在文化圖形的應用與探索,未於造形上深究轉譯方式以詮釋文化意義與內涵,追求呈現文化新樣貌。因此本研究藉由探討文化符碼轉譯於竹具的造形方法與流程,建構完整之文化轉譯造形設計經驗模式,提供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相關人士之設計構思與參考。
    本研究採用文獻資料分析法與個案研究法進行探索,針對目前文化產業之現有竹藝商品案例分析造形與文化符碼的連結度,建立適於商品運用之轉譯模式以詮釋文化符碼。運用創意與創新的方式將文化符碼賦予商品,可使商品本身除了實質功能外,更能促使消費者感受文化的意義與氛圍,增加商品附加價值。文化符碼透過轉譯的隱喻與轉喻方式,擷取文化符碼意符形象與意指所隱含的象徵隱含意,藉由創新的表現手法,可重新解構文化與詮釋精神特徵呈現於商品的造形。案例分析發現商品設計在創意表現上均使用轉譯的隱喻方式居多,除利用材料本身的東方文化價值外,並對文化符碼或自然符碼圖像進行造形元素的抽離與延展。
    本創作討論結果發現:(1)從事文化創意相關設計工作者,於設計創作時可運用相關的文化符碼包括圖像、意義,以符合符碼的意義與精神。(2)舊文化的創新須透過新的組合概念,如相異物的組合,以避免流於傳統形式。 (3)可利用基本幾何造形的方式探索材質的運用,找出材質的可應用性與製作可行性。(4)從事文化創意設計相關產業者,於設計開發時,設計師應與專業的專家進行討論,方可了解不同領域的屬性與特徵。(5)構建型態下虛空間的實體化,以利片材彎曲造形與成型。
    本研究所提出文化符碼轉譯模式、竹材應用於基本造形設計之探索與構建虛空間實體化之製具等概念,可建構文創產業創新文化與製造模式的革新。

    Culture and creative has unlimite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Via industry investment and relevant guidance provided by governmen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ill be flourished. Mos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ap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culture graphics, but did not get to the bottom on translating shape to interpret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to present the new cultural appearance. 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shape method and processes of translating cultural symbol into bamboo appliances. Construct a complete empirical model to translate culture symbol in shape design, thus provide stakeholder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ith design ideas and information.
    This study use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bamboo product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Analyze the link degree between shape and culture symbol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model for products to interpret the cultural symbol. Use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to endow product with cultural symbol, apart from the real function of product itself, consumers can feel the atmosphere of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to increase the added-value of product. Through metaphor and metonymy of the translation, cultural symbol can capture the hidden or implied meaning of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The use of innovative performance practice can re-deconstruct culture and re-interpre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 that present on the shape of product. The analysis of case studies shows that creative performances of product design mostly use the metaphor of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the oriental culture values of the material itself, the detached and extended approach to shape elements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symbol of image is also being used.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creative study are as follow: (1) Designers who deal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related tasks can use relevant culture symbol including graphics and concept to correspond with their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2) The innovation of old culture should employ new concept of combinations,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dissimilar material, in order to avoid following the traditional forms; (3) Using basic geometric shape to explore the use of materials, to identify materials that can be applied and production feasibility; (4) Industries that engag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related business should discuss with professional experts when developing the design proje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areas; (5) Using entity model to construct the virtual spac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bending the bamboo sheet and forming the shap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translation mode of cultural symbol, basic shape design apply to bamboo,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ity appliance in virtual space. We expect to establish the innovative cultur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manufacturing model.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三節、研究目地與目標 ……………………………………………………4 參考文獻……………………………………………………………………….6 第貳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文化創意產業 ………………………………………………………7 一、文化、創意、產業之定義……………………………………………7 二、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10 第二節、符碼…………………………………………………………………16 一、符號…………………………………………………………………16 二、符號範疇與分類……………………………………………………18 三、文化與符碼…………………………………………………………20 第三節、轉譯…………………………………………………………………21 一、象徵定義……………………………………………………………21 二、隱喻與轉喻…………………………………………………………23 第四節、造形…………………………………………………………………25 一、造形定義……………………………………………………………25 二、造形範疇……………………………………………………………26 第五節、竹藝…………………………………………………………………27 一、竹的種類……………………………………………………………28 二、竹材的應用…………………………………………………………30 三、竹材的取材要點……………………………………………………30 四、竹材的表面處理技術………………………………………………32 五、竹材的加工技術……………………………………………………37 第六節、本章小結……………………………………………………………39 參考文獻……………………………………………………………………...40 第叁章、研究方法與流程…………………………………………………………44 第一節、研究方法……………………………………………………………44 一、文獻資料分析法……………………………………………………45 二、個案研究法…………………………………………………………46 第二節、研究流程……………………………………………………………47 一、文獻探討……………………………………………………………47 二、個案研究與內容分析………………………………………………48 三、專家技術諮詢………………………………………………………48 第三節、綜合討論與分析……………………………………………………49 參考文獻……………………………………………………………………...50 第肆章、案例………………………………………………………………………51 第一節、案例分析……………………………………………………………51 一、繭椅 —「作繭」……………………………………………………51 二、Breeze—竹風扇……………………………………………………53 三、Bambool—臺灣竹椅………………………………………………55 四、康-2—藥盒…………………………………………………………58 五、蟬型香座……………………………………………………………59 六、悅—保健組…………………………………………………………62 七、路思義—收音機……………………………………………………64 八、自在—置物盒………………………………………………………65 九、放大鏡………………………………………………………………67 十、竹光—手電筒………………………………………………………68 十一、竹漆手工眼鏡……………………………………………………70 十二、弓椅………………………………………………………………72 十三、劍琴椅……………………………………………………………74 第二節、綜合與討論…………………………………………………………75 參考文獻……………………………………………………………………...78 第伍章、創作成果與分析…………………………………………………………80 第一節、創作過程……………………………………………………………80 一、竹材基本造形探索…………………………………………………81 第二節、設計規範訂定………………………………………………………82 一、設計目標……………………………………………………………83 二、設計方向……………………………………………………………83 三、設計項目……………………………………………………………83 第三節、設計方法運用………………………………………………………83 一、第一階段文化符碼選擇……………………………………………84 二、第二階段草圖發想與繪製…………………………………………86 三、第三階段三視圖確認………………………………………………89 第四節、設計理念……………………………………………………………89 一、中國水墨山水系列…………………………………………………89 二、中國園林系列………………………………………………………94 三、中國官帽系列………………………………………………………99 第五節、設計創作與成果…………………………………………………..104 一、虛空間實體化形態實體模型探討………………………………..104 二、實體模型…………………………………………………………...105 三、作品成果展覽……………………………………………………..107 四、創作過程與問題…………………………………………………...108 參考文獻…………………………………………………………………….109 第陸章、討論與結論……………………………………………………………..110 第一節、研究結論…………………………………………………………..110 一、文獻探索結論……………………………………………………..110 二、案例分析結論……………………………………………………..110 三、創作討論與結論…………………………………………………..111 第二節、後續研究與建議…………………………………………………..111

    Aaker, D. A.(1992), Managing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 Brand Equity, Planning Review, Vol. 20 No. 5.
    Broadbent, G.(1991)。符號.象徵與建築。樂民成譯。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
    Caves, R.(2000), 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dwick, C.(1989)。象徵主義。肖律譯。太原市:北岳文藝。
    Eco, U(1991)。符號.象徵與建築。俞峰華譯。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
    Focillon, H.(2001)。造型生命。吳玉成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Fontana, D.(2003)。象徵的名詞。何盼盼譯。台北市:知書房。
    Gold, R(2003)。夠了!創意。郭彥銘譯。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Hartley, J.(2005), Creative Industries , in Creative Industries, edited by John Hartley, Blackwell Publishing.
    Hawkcs, T(1997)。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上海市:上海譯文。
    Howkings, J.(2002),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Art and Collection Co. Ltd.
    Keith, F. P.(2005)。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台北市:心理出版。
    Kinloch, G.(1977), Sociological Theory: Its Development and Major Paradigm, New York: McGraw Hill.
    Kotler, P.(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New Jersy: Prentice-Hell International, Inc.
    Layder, D.(2002)。社會科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台北縣:韋伯文化。
    Matthew, D. and Carole, D. S.(2007)。研究方法的基礎。台北縣:韋伯文化。
    Nachmias, C. F. and Nachmias, D.(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潘明宏與陳志瑋譯。台北縣:韋伯文化。
    O. Ducrot and T. todorov(1979)。語言科學百科辭典。(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Sciences of Language)。英譯本。霍普金斯大學。
    Throsby, D.(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es.
    William, G. S.(1979),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4th ed,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Yin, R. K.(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台北市:弘智文化。
    丁錫鏞(2004)。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發展。台北市:蘭德。
    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台北市:藝風堂。
    川添泰宏(1992)。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記號概論。曹融譯。斗六市: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互動百科。放大鏡。瀏覽日期:2011年1月13日。http://www.hudong.com/wiki/%E6%94%BE%E5%A4%A7%E9%95%9C。
    互動百科。藥盒族。瀏覽日期:2011年1月24日。http://www.hudong.com/wiki/%E8%8D%AF%E7%9B%92%E6%97%8F。
    王紅旗(1996)。符號之謎:生活中的神奇符號。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
    王桂拓(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台北市。全華科技。
    丘永福(1989)。造形原理。台北市:藝風堂。
    卡西勒(1985)。人論。上海市:上海譯文。
    司馬迪賽(2010)。談文化創意商品的開發。台灣設計波酷網。瀏覽日期:2010年3月18日。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0220000001。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伍至學(1998)。人形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市:臺灣書店。
    何秀煌(1969)。記號學導論。台北市:大林書局。
    余政龍(2007)。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台北市。
    佛乘宗宗本部。大自在禪定解脫三昧。瀏覽日期:2011年1月18日。http://www.fosheng.org.tw/node/59。
    吳山(2003)。雄獅中國工藝美術辭典。台北市:雄獅圖書。
    吳思華(2004)。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上)。台北:典藏今藝術。
    呂清夫(1984)。造型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
    李幼蒸(1997),理論符號學導論卷三-哲學符號學。台北市:唐山出版。
    李宇紅與白慶祥(2008)。文化創意經典案例教程。北京市:中國經濟。
    李思屈(2004)。廣告符號學。四川市:四川大學。
    李硯祖(2002)。造型藝術欣賞。台北市:五南圖書。
    周文欽(2000)。研究方法概論。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東海大學全球資訊網。路思義教堂。瀏覽日期:2010年12月26日。http://www.thu.edu.tw/3_common/x_specially/takewalk/1_guide/3_spot.php?no=16。
    林正儀(2009)。竹工藝.綠地球—2009台日竹工藝展。林秀鳳。竹的四大技術。南投縣: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林正儀(2009)。臺灣工藝季刊第三十三期。林千琪。設計攬工藝,結盟賦新生。南投縣: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林正儀(2009)。臺灣工藝季刊第三十三期。韓德昌。「工藝時尚」計劃三年回顧。南投縣: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林品章(1999)。造形原理:藝術、設計的基礎=The theory of forms。台北市:全華科技。
    林建山(1991)。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與現實。台北市:環球經濟。
    林振陽(1993)。造形(二)。台北市:三民書局。
    林崇宏 (2008)。設計概論—新設計理念的思考與解析。台北縣:全華科技。
    林崇宏(2009)。造形原理-造形與構成設計案例解析。台北市:全華科技。
    林榮泰(2007)。藝術欣賞。文化創意.設計加值。第一卷第七期。
    林銘煌(2003)。工業設計思潮—設計思潮與產品設計造形系列第一部。台北市:全華科技。
    花建(2003)。文化+創意=財富。台北市:帝國文化。
    俞建章與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市:久大文化。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產業—客家魅力。台北市:師大書院。
    星野克美(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黃恆正譯。台北市:遠流出版。
    皇甫曉濤(2007)。文化產業新論。長沙市:湖南人民。
    香道網(2010)。先秦與漢代的香器。瀏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xiangdao.org/a/20101228/193.html。
    香道網(2010)。宋元明清的香器。瀏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xiangdao.org/a/20101228/190.html。
    香道網(2010)。兩晉南朝的香具。瀏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xiangdao.org/a/20101228/192.html。
    香道網(2010)。隋唐的香具。瀏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xiangdao.org/a/20101228/191.html。
    夏天(2006)。細說1000個由來。台北市:靈活文化事業。
    徐正唯(2002)。薰香小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人民日报海外版。瀏覽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archive/198862.htm。
    琉璃工房。關於自在佛。瀏覽日期2011年1月18日。http://www.liuli.com.tw/artists_chang_yi/about_carefree.html。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袁長瑞(2003)。思考與創意思考。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1992)。文化、人、自然—普通人類學導引。頤建光、高雲霞譯。浙江人民。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國語日報出版社(2009)。新編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市:國語日報。
    張汝倫(1988)。意義的探索—當代西方釋義學。太原市:谷風出版。
    張長傑(1980)。藤竹工。台北市:東大圖書。
    張培仁(2009)。新活水雙月刊。台北市:國家文化總會。
    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滄海書局,台北市。
    張憲平(1998)。台中縣編織工藝館叢書—竹工藝。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莫里斯(Charles Morris)(1992)。符號:語言與藝術。俞建章、葉舒憲譯。台北市:九大文化。
    郭輝勤(2008)。創意經濟學。台北市:我識。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泰松、黃世輝、林美臣、林秀鳳、王國裕(1998)。竹山地區工藝資源之調查與工藝振興對策之研究—綜合論述篇。南投縣: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
    陳偉航(2004)。管理雞湯:經營實務輕鬆讀。台北市:時報文化。
    陳添壽與蔡泰山(2007)。文化創意與產業發展。台北市:蘭臺。
    曾國華(2008)。中央廣播電台。瀏覽日期:2011年1月13日。http://www.taipeitradeshows.com.tw/chinese/presscenter/news_view.shtml?docno=3893。
    程天立(2009)。2009年臺灣工藝加拿大巡迴展。南投縣:國立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黃世輝、林文龍、林秀鳳、陸蕙萍(1999)。竹藝竹情在竹山。南投縣:竹山鎮公所。
    奧康奈爾與艾瑞(2009)。象徵符號插圖百科。汕頭市:汕頭大學。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編(1996)。語言符號與社會文化。胡佳。法語共有文化載體詞的幾個基本特徵。福建省:福建人民。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編(1996)。語言符號與社會文化。馮壽農。交際符號學當義—機制與功能。福建省:福建人民。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編(1996)。語言符號與社會文化。楊信彰。語言與文化的社會符號學研究。福建省:福建人民。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編(1996)。語言符號與社會文化。蘇敏。關于文學單位研究的諸問題—文學結構與語言結構異同初探。福建省:福建人民。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市:亞太圖書。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葉至誠與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出版。
    詹宏志(2003)。創意人—創意思考的自我訓練。台北市:馬可孛羅文化。
    維基百科(2011)。收音機。瀏覽日期2011年1月18日。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4%B6%E9%9F%B3%E6%A9%9F。
    維基百科(2011)。自在。瀏覽日期2011年1月18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5%9C%A8
    維基百科。竹刀。瀏覽日期2011年1月13日。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B%B9%E5%8A%8D。
    劉岳。如意在握,歲美人和—清宮珍藏如藝展。北京故宮博物院。瀏覽日期:2011年1月13日。http://www.dpm.org.cn/www_oldweb/Big5/E/E27/E27h.htm。
    劉維公(2003)。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典藏今藝術第128期。
    厲無畏(2006)。創意產業導論。上海市:上海世紀。
    潘富俊(2002)。楚辭植物圖鑑。台北市:貓頭鷹。
    蔡尚偉(2006)。文化產業導論。上海市:復旦大學。
    輝朝茂、杜凡、楊宇明(1996)。竹類培育與利用。北京:中國林業。
    鄭軍(2006)。圖形與創意。上海:上海書店。
    蕭銘芚(1990)。造形發想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頤江(2006)。文化產業研究第一輯。南京市:南京大學。
    龍冠海(1985)。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韓乾(2000)。論文寫作的邏輯思維—研究方法原理。台北市:五南圖書。
    簡秀蓉(2007)。平凡竹一經竹山鎮,價格暴漲六至十倍。今周刊第462期。台北,今周刊。
    糧囡(2005)。坐具之始祖—凳。中國紅木古典傢具網。瀏覽日期:2011年1月24日。http://www.hm-3223.net/html/showinfo.asp?ArticleID=2214。
    羅慧明(1986)。基礎造形(上)。台北市:東大圖書。
    羅蘭.巴特(1989)。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台北市:南方叢書。
    羅蘭.巴特(1992)。符號學美學。董學文與王葵譯。台北市:商鼎文化。
    蘇珊.朗格(1983)。藝術問題。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
    蘭格(S.K. Langer)(1960)。符號的哲學。矢野萬里、也上太保譯。東京市:岩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