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程俊源
Chun-yuan CHENG
論文名稱: 台、華語「稱代系統」與閩、客語「親屬稱謂」研究
A Study of the Taiwanese-Mandarin Referential system of the Pronouns and Min-Hakka Kinship-Addressing Terms
指導教授: 鄭良偉
Cheng, Liang-Wei
姚榮松
Yao, Rong-So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2
中文關鍵詞: 指稱稱謂系統代詞系統親屬稱謂語言接觸底層現象
英文關鍵詞: designation, address system, pronouns system, kinship term, language contact, substrat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2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群居」是人類文明進展的基礎,群居社會裡的個體必然得與其他個體互動,無論這樣的互動是互競還是互助的模式,人都不免與其他的個體聯繫,這樣的聯繫可以出於自然,也可能出於人為,出於自然的是自己與血親的關係,出於人為的則是社交網絡,因此人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認識他人,便相應地衍生出一套「指稱」的模式,用於語言的「指稱」即是「稱代系統」,而專用於指稱親屬關係的則是「親屬稱謂」。因此「稱謂」毋寧可說是「文化」的直接聯繫,「文化行為」也必然可由「語言闡述」。
      基於這樣的認識立場,我們擬觀察台灣漢語系語言的「稱代系統」與「親屬稱謂」在歷史發展與共時面向上有何特色。從共時的角度,我們觀察了台灣台、華語的稱代系統中「人稱代詞」的指稱意義及社會功能,也從語言結構方面指出NP結構中定語的「稱謂性」與「詞彙化」進程的關係。繼而我們也考慮了歷時的維度,探察了台灣閩、客語表「母親義」稱謂的在歷史與地理上的反映,指出閩、客語的親屬稱謂皆能反映底層現象。並說明台語看似混淆輩份的「以侄為孫」現象,是在甚麼樣的文化背景下產生。最後對客語表「媳婦義」一詞的詞源,我們作了深度的探討,客家的「媳婦(新舅)」與「舅」這一親屬輩份並無關聯,本質上與台語一樣詞源上仍是「新婦」。

    目  錄 第1章 前 言-研究範圍與工作程序…………………………1 1.1 緒 說……………………………………………………1 1.2 學術立場與方法………………………………………………3 1.2.1 研究立場的確立…………………………………………3 1.2.2 研究解題與工序方法…………………………………5 1.2.2.1研究解題…………………………………………6 1.2.2.2具體工序與研究方法……………………………7 1.3 研究動機……………………………………………………9 1.4 研究課題…………………………………………………10 第2章 台語、華語人稱代詞的指稱意義與社會功能…13 2.0 緒 說……………………………………………………14 2.0.1 「稱代系統」的指稱意義與社會功能……………………14 2.0.2 古代漢語「人稱代詞」的社會指稱意義…………………15 2.0.2.1「卿卿我我」……………………………………15 2.0.2.2「你儂我儂」……………………………………18 2.0.3 現代漢語方言「人稱代詞」的社會指稱意義……………20 2.0.3.1漢語方言的人稱代詞「謙稱」形式…………………23 2.0.3.1.1福州的「奴」………………………………23 2.0.3.1.2蘇州的「奴」………………………………24 2.0.3.2漢語方言的人稱代詞「尊稱」形式…………………25 2.0.3.3台、華語人稱代詞的社會指稱意義………………27 2.1 台、華語的人稱代詞語用功能分析……………………29 2.1.1 「敬稱/尊稱」形式………………………………………30 2.1.1.1現代華語三身代詞的尊稱形式…………………30 2.1.1.2人稱代詞+其他稱所謂(同位關係)……………32 2.1.1.2.1人稱代詞+尊稱稱謂………………………32 2.1.1.2.2人稱代詞+數量詞(+其他稱謂)…………33 2.1.1.3其他稱謂形式+人稱代詞(同位關係)………………34 2.1.2 「貶稱」、「暱稱」形式與領屬關係………………………34 2.1.2.1貶稱/蔑稱…………………………………………36 2.1.2.2暱稱/愛稱…………………………………………37 2.1.2.3領屬關係與人稱代詞………………………………37 2.1.2.3.1領屬關係與語言結構形式………………37 2.1.2.3.2漢語領屬格式的歧義現象………………41 2.1.3 「倨稱/傲稱」形式………………………………………42 2.2 人稱代詞系統的「權勢」與「等同」關係…………………45 2.2.1 禮貌形式、親切形式與「權勢」、「等同」的關係…45 2.2.2 人稱代詞「V」、「T」形式的成因……………………47 2.2.2.1古代漢語第一人稱的尊稱形式?………………48 2.2.2.2第一人稱尊稱形式的檢證…………………50 2.2.3 台、華語人稱代詞「V」、「T」形式的互競…………52 2.3本章結語……………………………………………………55 第3章 NP模版:定語的「稱謂性」、「非稱謂性」與語序原則……………57 3.0緒 說………………………………………………………58 3.0.1 「指稱」功能與「陳述」功能……………………………58 3.0.2 「黏合式」與「組合式」偏正結構………………………60 3.1 偏正結構的「稱謂性」與「非稱謂性」………………………62 3.1.1 「黏合式」、「組合式」與「稱謂性」、「非稱謂性」………62 3.1.2 語義的「稱謂性」與「詞彙化」進程………………………64 3.2 NP模板所顯示的定語之語型與語序…………………70 3.2.1 「語法模版」概念………………………………………73 3.2.2 「語法模版」實務分析示例……………………………75 3.2.2.1數序和數量(N1)…………………………………75 3.2.2.2完整的NP模版及特性特點……………………79 3.2.2.3完整的NP模版之實務分析……………………80 3.2.2.4有修飾關係標誌語「的」的NP擴展結構…81 3.2.2.5NP模版上的「稱呼語」與「代名詞」之同位用法…81 3.3 本章結語…………………………………………………83 第4章 異文化的時空接觸-台灣閩南語母親義的[au5]……85 4.0緒 說…………………………………………………………86 4.1 百越與閩語底層種理論假設………………………………89 4.2 閩語中的底層詞……………………………………………95 4.2.1 au5──母親………………………………………………95 4.3本章結語…………………………………………110 第5章 論「客家」的母親-語言的「底層」與「表層」…………113 5.0緒 說……………………………………………………114 5.0.1 客語表母親義的「面稱」與「述稱」形式……………114 5.0.1 親屬稱謂「穩固性」問題………………………………116 5.1 「母親義」親屬稱謂的地理考察……………………………122 5.1.1 漢語方言的「母親義」親屬稱謂…………………………122 5.1.2客、贛語「母親義」親屬稱謂的地理分布……………124 5.1.2.1客語「母親」的地理考察……………………………125 5.1.2.1.1廣東客語之「母親義」親屬稱謂………………125 5.1.2.1.1.1梅縣客話的「阿嫲」……………………127 5.1.2.1.1.2南雄(珠璣巷)客話的「姐佬」、「奶奶」135 5.1.2.1.1.2.1「姐佬」………………………………135 5.1.2.1.1.2.2「奶奶」………………………………137 5.1.2.1.1.3中山客話的「阿嬸」……………………138 5.1.2.1.2福建客語之「母親義」親屬稱謂………………141 5.1.2.1.3江西客語之「母親義」親屬稱謂………………142 5.1.2.1.3廣西客語之「母親義」親屬稱謂………………143 5.1.2.1.4畬語之「母親義」親屬稱謂……………………143 5.1.2.2贛語「母親」的地理考察……………………………144 5.2 客語母親「me/mi」的「表層」與「底層」問題探討…………145 5.2.1 歷史文獻語料…………………………………………146 5.2.1.1客語的文獻語料…………………………………146 5.2.1.2漢語古籍文獻語料………………………………148 5.2.2 與南方民族語言的聯繫………………………………148 5.2.3 檢證的方法……………………………………………149 5.2.3.1音韻層面的檢證……………………………………151 5.2.3.1.1山西洪洞方言與古音的音韻對當問題……152 5.2.3.1.2山東博山方言與古音的音韻對當問題……153 5.2.3.2詞彙形式的檢證……………………………………156 5.3 客語母親「oi/ue」…………………………………………160 第6章 「以侄為孫」台灣閩南語親屬稱謂之「對稱」與「不對稱」……163 6.0緒 說……………………………………………………164 6.1 台語閩南語之親屬稱謂與親屬關係…………………167 6.1.1 台灣閩南語之親屬稱謂形式………………………167 6.1.2 台灣閩南語親屬類型語義特徵之「對稱性」………170 6.1.3 台灣閩南語親屬類型語義特徵之「不對稱性」………172 6.2 以「侄」為「孫」不對稱現象之歷史成因………………175 6.2.1 以「侄」為「孫」在漢語方言中的分布……………175 6.2.2 以「侄」為「孫」在畬語中的反應…………………177 6.2.3 以「侄」為「孫」在將壯侗語系中的反應……………179 6.2.4 以「侄」為「孫」在將苗瑤語系中的反應……………182 6.2.5 以「侄」為「孫」在將藏緬語系中的反應……………183 6.3 本章結語…………………………………………………184 第7章 論客家的「新婦」──「規律」的「例外」、「例外」的「規律」…187 7.0緒 說………………………………………………………188 7.0.1「規律」與「例外」…………………………………188 7.0.2客語中的一個「例外」…………………………………190 7.1 新婦的「歷史」與「地理」………………………………193 7.1.1「新婦」的歷史變化…………………………………194 7.1.2「新婦」的地理分佈…………………………………196 7.2 客、贛語的「新婦」……………………………………199 7.2.1客語「新婦」的地理考察……………………………199 7.2.2贛語「新婦」的地理考察……………………………207 7.3 「新婦」sim1-khiu1的音變機制……………………………209 7.3.1「脣音異化」說………………………………………209 7.3.2「特徵同化」說………………………………………213 7.3.2.1「i」的影響………………………………………213 7.3.2.2「u」的力量………………………………………215 8.4 本章結語………………………………………………220 第8章 結  論……………………………………………………223 8.0 本研究的中心議題:「指稱」……………………………223 8.1 共時的關懷:稱代系統的指稱意義與社會功能……………223 8.2 歷時的觀照:語言接觸與親屬稱謂………………………225 附錄Ⅰ「台灣閩南語與北京話之相對親屬稱謂表」………………227 附錄Ⅱ「台灣閩南語父系宗親稱謂系統表」……………………………238 附錄Ⅲ「現代漢語方言親屬稱謂表」………………………………239 附錄Ⅳ「現代基本親屬稱謂表」&「漢語直系血親稱謂表」………253 參引書目文獻………………………………………………………255

    參引書目文獻

    ※(作者漢字筆劃排序)※

    丁邦新
    1982/1998〈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166-18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6/2008〈書評: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語言學論文集》291-298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0/2008〈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中國語言學論文集》414-423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2/2008〈漢語方言中的“特字”──一致的例外〉《中國語言學論文集》157-166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丁崇明&榮晶
    2000〈漢語與南方民族語言關係研究方法探析〉《語言文字學》1:32-37 北京
    丁鳳珍
    1999〈Au5的外頭〉《台文罔報》30:1-3 台文罔報雜誌社 台北
    千島英一&木通口靖
    1986〈台灣南部客家方言概要〉《麗澤大學紀要》42:95-148
    土田滋&山田幸宏&森口恆一
    1991《台灣平埔族の言語資料の整理と分析》東京大學文學部言語研究室 東京
    中央民族學院苗語研究室 編
    1987《苗瑤語方言詞彙集》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中原週刊社 編
    1992《客話辭典》中原週刊社 初版 苗栗
    1993《客家諺語》中原週刊社 初版 苗栗
    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瑤語小組
    1961〈漢語在瑤族語言豐富發展中的作用〉《中國語文》10,11:62-71, 87 北京
    太田辰夫
    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紹愚、徐昌華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巴且日火
    2000〈涼山彝族非血緣親屬稱謂試析〉《民族語文》5:18-25 北京
    方 希
    2002〈黏合式多種定名結構的語序〉《語言學論叢》25:33-81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王 力
    1946/1980〈漢字的形體及其音讀的類化法〉《龍蟲並雕齋文集》1:407-412中華書局 北京
    1958/1996《漢語史稿》中華書局 新1版3刷 北京
    1984《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濟南
    王 均 等
    1984《壯侗語族語言簡志》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王 珏
    2001《現代漢語名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王士元
    1997〈詞彙擴散理論:回顧和前瞻〉《中國語言學論叢》1:154-158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5《漢語的祖先》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王切碩
    1992〈韓國親屬稱謂的內部構造〉《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6:123-144 台北
    王文光
    1999《中國南方民族史》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王正元
    2009《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王李英
    1998《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冊》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王定翔
    1997《民間稱謂》海燕出版社 1版1刷 河南
    王福堂
    1998/2010〈關於客家話和贛方言的分合問題〉《漢語方言論集》56-64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1999/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修訂本)》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2003/2010〈方言本字考證說略〉《漢語方言論集》191-206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王臨惠
    2003a《汾河流域方言的語音特點及其流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3b〈山西方言聲調的類型(稿)《語文研究》2:53-57 太原
    丘其謙
    1971〈英美親屬稱謂試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0:345-354 台北
    丘桓興
    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北大中文系語言學教研室 編
    1995《漢語方言詞彙》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古學理、劉斌雄
    1984〈親屬分類的基礎理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157-233 台北
    司富珍
    2008《語言論題──喬姆斯基生物語言學視角下的語言和語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史金波
    1992〈西夏黨項羌人的親屬稱謂和婚姻〉《民族研究》1:80-90 北京
    平和縣志編委會
    1994《詔安縣志‧卷34‧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永定縣志編委會
    1994《永定縣志‧卷37‧方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甘于恩
    2002〈試論客家方言對粵語詞彙的影響〉《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26-240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甘甲才
    2002〈從詞彙特點體查中山客家話的流變〉《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13-222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3《中山客家話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汕頭
    田惠剛
    1998《中西人際稱謂系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石 磊
    1972〈最近幾年來親屬研究的一般趨勢〉《思與言》10.3:129-139 台北
    1982〈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1-43 台北
    1991〈從爾雅釋親看我國古代親屬體系的演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63-86 台北
    石安石
    1982〈親屬詞的語義成份試析〉《語言學論叢》9:11-24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9〈重新審視“基本詞彙”問題〉《語言學論叢》22:176-18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伍云姬
    1995〈談雌雄動物名稱的演變〉《漢語研究在海外》111-122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伍鐵平
    1984〈論漢語中的從兒稱謂和有關現象〉《中國語言學報》2:242-2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仲素純
    1985〈達斡爾語的親屬稱謂〉《語言研究》8.1:196-204 武漢
    宇 曉
    1994〈中國苗族親子連名制初探〉《民族研究》5:57-64 北京
    朱岑樓
    1978〈親屬與文化-許烺光教授提出一個新假設〉《幻獅月刊》47.5:4-11 台北
    朱建新
    1984〈試論涼山彝語詞頭a-〉《民族語文》6:33-38 北京
    朱炳玉
    2010《五華客家話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朱楚宏
    1999〈“夫婦”與“兒媳”-關於親屬關係名詞的參照點〉《語文建設》2:31-32 北京
    朱瑞玟
    2007/2008《成語探源辭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朱德熙
    1956/1999〈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朱德熙文集・第Ⅱ卷》1-3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2/1999〈語法講義〉《朱德熙文集・第Ⅰ卷》1-20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3/1999〈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朱德熙文集・第Ⅲ卷》16-4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10《語法分析講稿》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朱曉農
    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江 獲
    2000〈漢藏語言系屬研究的文化人類學方法綜論〉《語言文字學》1:9-16 北京
    江俊龍
    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民雄
    江藍生
    1995/2002〈說“麼”與“們”同源〉《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江藍生卷》1-22 廣西師範大學 1版1刷 桂林
    何九盈
    2004〈漢語與親屬語言比較研究的基本原則〉《語言學論叢》29:12-6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何大安
    1987/2003《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大安出版社 2版6刷 台北
    1988/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9〈論原始南島語同源詞〉《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75-84 香港城市大學 1版1刷 香港
    何光岳
    1992《百越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南昌
    何自然&冉永平
    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大學版社 1版1刷 北京
    何耿鏞
    1993《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余 延
    2003〈說“新婦”、“媳婦”〉《漢字文化》3:40-43
    余 亮&鄧 明
    1995〈舅、姑、甥、侄稱謂考〉《漢語言文化論叢》166-170 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吳 剛
    2006《生成語法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吳世雄
    1996〈論語言中所反映的母系社會及其演變〉《福建外語》2:10-14, 27 福州
    吳安其
    1986〈溫州方言的壯侗語底層初探〉《民族語文》4:37-42 北京
    1995〈從漢印尼幾組詞的對應看漢南島的關係〉《民族語文》4:14-22 北京
    1996〈漢藏語同源問題研究〉《民族語文》2:18-25 北京
    吳福祥
    2003/2006〈關於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24-49 安徽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吳慧穎
    1992〈建國以來擬親屬稱呼的變化〉《語文建設》12:6-8 北京
    呂叔湘
    1940/1995〈釋您、俺、咱、附論們字〉《呂叔湘文集・第Ⅱ卷》1-37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47/1992〈近代漢語指代詞〉《呂叔湘文集‧第Ⅲ卷》1-406 商務印書館 北京
    1963/1995〈現代漢語單雙音節問題初探〉《呂叔湘文集・第Ⅱ卷》415-444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77/1999〈通過對比研究語法〉《語法研究入門》13-2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79/1995〈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文集・第Ⅱ卷》481-582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1版8刷 北京
    志村良治
    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江藍生&白國維 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李 玉
    1998〈連城四保客家話的語音系統及歷史音變〉《語言研究》專刊 326-337
    李 榮
    1965a〈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中國語文》2:116-126 北京
    1965b〈方言語音對應關係的例外〉《中國語文》6:432-438 北京
    1985〈官話方言的分區〉《方言》1:2-5 北京
    1989〈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4:241-259 北京
    李小平
    1999〈山西臨縣方言親屬領格代詞“弭”的複數性〉《中國語文》4:278-279 北京
    李壬癸
    1997/2000《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常民文化出版社 3版1刷 台北
    2007〈建構東亞幾個語系的親屬緣關係〉《東方語言學》2:142-134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李方桂
    1980/1998《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1版3刷 北京
    李永燧
    1983〈關於苗瑤族的自稱-兼說“蠻”〉《民族語文》6:16-22 北京
    李如龍
    1990/1996a〈客家方言本字考〉《方言與音韻論集》333-356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3/1996b〈從詞彙看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關係〉《方言與音韻論集》236-247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6〈閩方言與苗、壯、傣、藏諸語言的動詞特式重疊〉《方言與音韻論集》288-297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6〈閩南方言與台語關係詞初探〉《方言與音韻論集》298-305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7《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1998《漢語地名學論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99《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1999/2001〈論漢語方言特徵詞〉《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107-13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2007《漢語方言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2001a〈閩西客家方言語音詞彙的異同〉《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239-26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b〈東南方言人稱代詞比較研究〉《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138-17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c《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建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2005/2009〈閩語的“囝”及其語法化〉《漢語方言研究文集》286-29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李如龍&張雙慶 編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李如龍&梁玉璋 編
    2001《福州方言志》海風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李如龍&潘渭水 編
    1998《建甌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李行健
    1987〈也說“江”“河”──從“江”“河”含義的變化看詞義的發展和詞語的訓釋〉《語言學論叢》14:70-8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李佐丰
    2004《古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李建校
    2009〈陝北晉語以高化為主的拉鏈式音變〉《語言研究》29.1:40-44 武漢
    李敬忠
    1991〈粵語中的百越語成分問題〉《學術論壇》5:65-722 廣西
    李新魁
    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李經偉
    1999〈稱呼語的語用分初〉《語言文化研究新親角度》129-140 軍事誼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李福印
    2008《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李維琦
    1992/2000〈隋以前佛經釋詞〉《中古漢語研究》196-212 王云路&方一新 編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李增貴
    1981〈試說瑤語的“勉”〉《民族語文》1:15 北京
    李錦芳
    1990〈粵語中的壯侗語族語言底層初析〉《中央民族學院學報》6:71-76 北京
    1999〈中國稻作起源問題的語言學新證〉《民族語文》3:35-41 北京
    沙加爾
    1993/1995〈論漢語、南島語的親屬關係〉《漢語研究在海外》59-110 鄭張尚芳、曾曉渝 譯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1〈南雄方言與客家話〉《方言》2:142-151 北京
    沈家煊
    1999/2006〈轉指和轉喻〉《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30-52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4/2006〈說“不過”〉《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239-2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沈鍾偉
    2007〈語言轉換和方言底層〉《歷史層次和方言研究》106-134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汪化雲
    2008《漢語方言代詞論略》巴蜀書社 1版1刷 成都
    汪連興
    1989〈談cross cousin parallel cousin的漢語表達方式〉《民族譯叢》1:80 北京
    汪寧生
    1996《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文物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肖家成
    1988〈景頗族各支系親屬稱謂比較研究〉《民族語文》1:47-55 北京
    邢公畹
    1984〈漢藏系語言及其民族史前情況試析〉《語言研究》2:159-172 武漢
    1989〈論漢語台語“關係字”的研究〉《民族語文》1:7-15 北京
    1996/2000〈漢藏語系研究與和中國考古學〉《邢公畹語言學論文集》32-5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8〈“語義學比較法”簡說〉《語言學論叢》20:7-1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邢福義
    1996/2008〈說“您們”〉《語法問題追蹤集》319-33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周 韌
    2006〈多項定語偏正式合格性條件的優選分析──一個漢語韻律、語義句法互動的個案研究〉《語言學論叢》34:282-29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周及徐
    2001/2003〈漢語與印歐語史前關係的證據之一:基本詞彙的對應〉《歷史語言學論文集》135-149 巴蜀書社 1版1刷 成都
    2002《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四川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周日健
    1990《新豐方言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1992〈廣東新豐客家方言記略〉《方言》1:31-44 北京
    周法高
    1963〈從查甫、查某說到探究語源的方法〉《中國語文論叢》161-168 正中書局 初版 台北
    周長楫
    1991《閩南話與普通話》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3《廈門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周長楫、林寶卿
    1990《永安方言》永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版1刷 永安
    周春桂
    1999《台灣閩南語親屬稱謂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民雄
    周振鶴
    1997《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周振鶴&游汝杰
    1980〈古越地名初探-兼與同春生同志商榷〉《復旦學報》4:93-96 上海
    1986/1998《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5刷 上海
    周慶生
    1990〈西雙版納傣語親屬稱謂語義成份分析〉《民族研究》2:27-34 北京
    孟慶惠
    2005《徽州方言》安徽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季旭昇
    2004《說文新證(下)》藝文印書館 初版 台北
    彼得・貝爾伍德
    1994〈南島語系的擴展與南島諸語的由來〉《語言文字學》11:140-146 北京
    房玉清
    2001/2003《實用漢語語法(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3刷 北京
    林 彬
    1991〈吳川方言親屬稱謂詞〉《方言》1:64-67 北京
    林立芳&莊初升
    1995《南雄珠璣方言志》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林美容
    1990《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稻鄉出版社 初版 板橋
    林倫倫
    1990〈廣東閩方言中若干台語關係詞〉《民族語文》3:78-79 北京
    林清書
    1993〈從“娭毑”說起〉《龍巖師專學報》11.2:74-78 龍巖
    1996〈有沒有客家方言的特殊詞語?〉《龍巖師專學報》14.2:88-89 龍巖
    2003〈釋“娭毑和“(女哀)姐”〉《湘潭工學院學報》5.6:89-92
    2006a〈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方言的“女哀姐”〉《龍巖學院學報》24.1:114-117龍巖
    2006b〈客家話的“(女哀)姐”及與其相關的同源詞〉《韶關學院學報》27.4:72-76 韶關
    林連通
    1993《泉州方言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林惠祥
    1934/1996《文化人類學》商務印書館 2版2刷 北京
    林華東
    2008《泉州方言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林媽利
    1996〈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為主走天涯(下)》道聲出版社 初版 台北
    林語堂
    1933/1967〈閩粵方言之來源〉《語言學論叢》文星書店 台1版 台北
    林寶卿
    1994《長泰縣方言志》長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版1刷 長泰
    1999《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林耀華
    2000《義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武平縣志編委會
    1993《武平縣志‧卷33‧方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邵武市志編委會
    199 《邵武市志‧卷38‧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長汀縣志編委會
    1993《長汀縣志‧卷37‧方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阿孜古麗・阿布力米提
    2000〈維吾爾語親屬稱謂p語義演變問題〉《中央民族大學學報》5:133-137 北京
    芮逸夫
    1948〈苗語釋親〉《史語所集刊》14:307-340 台北
    1989a〈論中國古今親屬稱謂的異制〉《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801-815 台北
    1989b〈伯叔姨舅姑考〉《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875-919 台北
    1989c〈中國親屬稱謂制的演變及其與家族組織的相關性〉《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921-935 台大人類學系 再版 台北
    1989d〈釋甥之稱謂〉《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937-948 台大人類學系 台北
    1989e〈苗話釋親〉《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079-1112 台大人類學系 台北
    1989f〈川南鴉雀苗的親屬稱謂制探源〉《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113-1135 台北
    1989g〈親子合一的親屬稱謂〉《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137-1158 台北
    侯精一
    1984/1999〈親屬稱謂詞的變讀〉《現代晉語研究》70-7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6/1999〈晉語的分區〉《現代晉語研究》30-4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8/1999〈晉語區的形成〉《現代晉語研究》44-5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8/1999〈論晉語的歸屬〉《現代晉語研究》1-1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侯精一&溫端正 編
    1993《山西方言調查報告》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俞 敏
    1984《中國語文學論文選》光生館株式會社 1版1刷 東京
    1988/1992〈北京話本字劄記〉《俞敏語言學論文二集》51-56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
    南靖縣志編委會
    199 《南靖縣志‧卷42‧方言》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姜 紅
    2008《陳述、指稱與現代漢語語法現象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姚振武
    2001〈上古漢語第三身範疇的表達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53.4:30-36 北京
    姚榮松
    2006a〈從詞彙體系看台灣閩南語的語言層次〉《李爽秋教授八十壽慶祝壽論文集》233-250 萬卷樓出版社 初版 台北
    2006b〈閩方言特徵詞層次試探〉《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645-656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初版 台北
    建寧縣志編委會
    1994《建寧縣志‧卷30‧方言》新華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洪 波
    1996/2010〈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我”“朕”的分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3-1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9/2010〈周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吾”“卬”的來源及其與“余(予)”“我”“朕”的功能分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18-4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2/2010〈先秦漢語對稱代詞“女(汝)”“而”“乃”的分別──以《左傳》為例〉《漢語歷史語法研究》29-4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洪惟仁
    1986/1993《台灣禮俗語典》自立晚報出版社 2版3刷 台北
    胡明揚
    1981/2003〈北京話的稱謂系統〉《胡明揚語言學論文集》73-8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胡瑞昌
    1995〈語言中的借詞是社會接觸與文化交流的產物〉《漢語言文化論叢》90-107 北京
    韋 森
    2003《文化與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倪大白
    1994〈南島語與百越諸語的關係〉《民族語文》3:21-35 北京
    唐 納
    1973〈瑤語勉方言中的漢語借詞〉《漢藏語言學論文選》賀嘉善 譯110-141 北京
    唐愛華
    2005《宿松方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孫玉卿
    2005《山西方言親屬稱謂》山西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孫常敘
    2006《漢語詞彙(重排本)》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孫維張
    1991《漢語社會語言學》貴州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貴陽
    徐 丹
    2004《漢語句法引論》張祖建 譯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徐中舒
    1980〈中國古代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四川大學學報》1:110-112
    徐尚聰
    1994〈彝語親屬稱謂詞初探〉《語言文字學》12:136-147 北京
    徐烈炯
    2009《指稱、語序和語義解釋──徐烈炯語言學論文選譯》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徐悉艱
    1991〈景頗族的姓名〉《民族研究》2:25-32 北京
    徐通鏘 整理
    1984〈美國語言學家談歷史語言學〉《語言學論叢》13:200-258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徐通鏘
    1990/2004a〈結構的不平衡性和語言演變的原因〉《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99-128 商務印書館 北京
    1991/1996《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94/2004b〈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129-163 商務印書館 北京
    泰寧縣志編委會
    1993《泰寧縣志‧卷36‧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納日碧力戈
    2000〈從結構主義看藍靛瑤親屬稱謂的特點〉《民族語文》5:38-42 北京
    袁家驊
    1960/2001《漢語方言概要》語文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袁庭棟
    1994《古人稱謂漫談》中華書局 1版1刷 上海
    袁毓林
    1999/2004〈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7-4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3/1997〈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191-206 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馬良民
    1987〈由先秦禮俗和親屬稱謂看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轉變〉《文史哲》5:16-21 北京
    馬重奇
    1994《漳州方言研究》縱橫出版社 1版 香港
    馬慶株
    1994/2002〈多重定名結構中形容詞的類別和次序〉《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211-228 安徽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高福生
    1988/1999〈安義方言同音字彙〉《語言文字論稿》62-59 江西高校出版社 南昌
    涂春景
    2003《形象化客家俗語1,200句》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崔希亮
    19??〈漢語稱謂系統的嬗變及其動因〉《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644-658
    2000〈人稱代詞及其稱謂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1:46-54 北京
    崔應賢 等
    2002《現代漢語定語的語序認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張 敏
    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張 琨
    1975〈苗瑤語比較研究〉《書目季刊》9.3:57-73 台北
    1999〈苗瑤語中的早期漢語借字(廩笠)〉《史語所集刊》70.1:283-288 台北
    張民權
    1998〈「媳婦」考源〉《中國語文通訊》47:46-54 香港
    張永言
    1983〈語源札記三則〉《民族語文》6:23-25 北京
    張玉金
    2006《西周漢語代詞研究》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張光宇
    1990〈福建畬字地名與畬話〉《切韻與方言》50-75 台灣商務印書館 初版 台北
    1993〈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語文研究》2:26-36 太原
    1994〈閩南方言的“siau5”字〉《方言》1:58-59 北京
    1996《閩客方言史稿》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1999〈東南方言關系綜論〉《方言》1:33-44 北京
    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新30.4:427-475 新竹
    2001〈論客家原義〉《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6-16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中壢
    2004〈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韻母篇〉《清華學報》新34.2:513-550 新竹
    2010〈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法〉《中國語文》4:321-330 北京
    張光直
    1987/1999〈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中國考古學論文集》206-226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張均如
    1982〈廣西中南部地區壯語中的老借詞源於漢語“古平話”考〉《語言研究》2:27-37 武漢
    1986〈壯侗語族語音演變的趨向性、階段性、漸變性〉《民族語文》1:27-37 北京
    1987〈廣西平話中的壯語借詞〉《語言研究》1:185-189 武漢
    1988〈廣西平話對當地壯侗語族語言的影響〉《民族語文》3:51-56 北京
    1997〈臨高語借詞、讀書音的來源及語言相互影響〉《民族語文》1:18-21 北京
    張屏生
    2001〈臺北縣石門鄉的武平腔客家話的語音變化〉《聲韻論叢》11:217-242 台北
    2003a〈台灣客家部份次方言的語音差異〉《第八屆國際暨第廿一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3-403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高雄
    2003b〈雲林縣崙背詔安腔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變化〉《台灣語文研究》1.1:69-89 台北
    2007a《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b《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二)》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c《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三)》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d《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四)》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張振興
    1992《漳平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3《台灣閩南方言記略》文史哲出版社 初版1刷 台北
    張振興&蔡葉青
    1998《雷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張啟煥、陳天福、程 儀
    1993《河南方言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開封
    張清常
    1998〈《爾雅‧釋親》札記--論姐、哥詞義的演變〉《中國語文》2:137-141 北京
    張盛龍
    1985〈從英漢親屬詞的語義成份對比看英漢古代親屬制度的差異〉《廣州師院學報》
    張惠英
    2001《漢語方言代詞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a《漢藏系語言和漢語方言比較研究》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b《語言與姓名文化:東亞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5《語言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張萬起&劉尚慈 譯注
    1998《世說新語譯注》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張燕娣
    2007《南昌方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曹逢甫
    1993〈中國話親屬稱謂裡的重疊現象及其含意〉《應用語言學探索》310-327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 台北
    2006〈語法化的輪迴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漢語學報》2:2-15
    曹廣衢
    1959〈談談僮語語法中的新詞序〉《中國語文》5:219-221 北京
    1983〈壯侗語中和漢語有關係的詞的初步分析〉《民族語文》2:51-55 北京
    1997〈壯侗語和漢語閩、粵方言的共同點〉《民族語文》2:54-60 北京
    梁 敏&張均如
    1988〈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民族語言的相互影響〉《方言》2:87-91 北京
    梅祖麟
    1983〈跟見系諧聲的照三系字〉《中國語言學報》1:114-12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5〈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1:1-12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 刷 上海
    清流縣志編委會
    1994《清流縣志‧卷29‧方言》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符淮青
    1985/2004《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許烺光
    1979《文化人類學新論》張瑞德 譯 聯經出版社 初版 台北
    許寶華&宮田一朗
    1999《漢語方言大辭典》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連金發
    2009〈固定語式探索〉《語言與認知研究》229-262 台大出版中心 1版1刷 台北
    連城縣志編委會
    1993《連城縣志‧卷33‧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郭 銳
    1997〈論表述功能的類型及相關問題〉《語言學論叢》19:253-27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郭繼懋
    1995〈常用面稱及其特點〉《中國語文》2:90-99 北京
    陳 修
    2009《《客方言》點校》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陳 康 編
    1992《台灣高山族語言》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83〈北京人對母親稱謂的演變〉《語文研究》2:51-56 太原
    陳佩瑜
    1990〈粵方言與侗台語語音系統的比較〉《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39-143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陳其光
    1984〈畬語在苗瑤語族中的地位〉《語言研究》1:200-214 武漢
    1985〈畬語和客家話〉《語言論文集》129-138 商務印書館 北京
    陳忠敏
    1989〈漢語、侗台語和東南亞諸語言先喉塞音對比研究〉《語言研究》1:113-119 武漢
    1994〈語言滲透與滲透理論〉《現代語言學》余志鴻 編 231-244 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5〈作為古百越語底層形式的先喉塞音在今漢語南方方言裡的表現和分布〉《民族語文》3:1-11 北京
    陳忠敏&潘悟雲
    1999〈論吳語的人稱代詞〉《代詞》李如龍&張雙慶 編 1-24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陳昌儀
    1991《贛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昌
    陳松岑
    1984〈北京城區兩代人對上一輩非親屬使用親屬稱謂的變化〉《語文研究》2:43-49 北京
    2001《禮貌語言》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陳保亞
    1998〈百年來漢藏語系譜系研究的理論進展〉《語言學論叢》21:208-24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陳建民
    2001《中國語言和中國社會》廣東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廣州
    陳國強
    1999《百越族與台灣原住民》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版 台北
    陳章太&李如龍
    1991《閩語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陳慶延
    1991〈山西西部方言白讀的元音高化〉《中國語文》6:439 北京
    陳曉錦
    2004《廣西玉林市客家方言調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陳靜芳
    1998《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台北
    陳瓊贊
    1955〈修飾語和名詞之間的「的」字的研究〉《中國語文》10 北京
    陸丙甫
    1988/2010〈定語的外延性、內涵性和稱謂性及其順序〉《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結構・範疇・方法》243-25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5〈語序優勢的認知解釋──論可別度對語序的普遍影響〉《當代語言學》1:1-15, 2:132-138 北京
    陸儉明
    2003/2010〈喬姆斯基的「中心詞」理論與漢語研究〉《漢語語法語義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講集)》223-23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8/2010〈關於隱喻和轉喻〉《漢語語法語義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講集)》202-21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陸鏡光&張惠英
    2001〈漢藏系語言和漢語方言稱謂詞的比較〉《語言研究》4:114-126 武漢
    麥 耘
    2006〈漢語史研究中的假設與證明──試論一個學術觀念問題〉《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435-45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喬全生
    2008《晉方言語音史》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彭可君
    1992〈關於陳述和指稱〉《漢語學習》2:
    斯欽朝克圖
    1999〈生殖器名稱與原始宗教圖騰崇拜-以蒙古語為例〉《民族語文》6:47-57 北京
    游文良
    2002《畬族語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游汝杰
    1980〈從語言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試論亞洲裁培稻的起源和傳佈〉《中央民族學院學報》3:6-17 北京
    1982〈論台語量詞在漢語南方方言中的底層遺存〉《民族語文》2:33-45, 48 北京
    湯廷池
    1982/1996〈國語詞彙的「重男輕女」現象〉《漢語詞法句法論集》59-65 學生書局 初版 台北
    程大學
    1976〈家庭制度之變遷與台語稱謂之變遷〉《台灣文獻》26.4, 27.1:271-297 台中
    程俊源
    2004〈「相同」與「相反」、「條件」與「方向」-台灣閩南語中[g-]聲母的新生〉《第五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7 靜宜大學中文系 沙鹿
    2001〈異文化的時空接觸-論閩南語中的底層詞彙殘跡〉《文化密碼-語言解碼》415-438 學生書局 初版 台北
    舒 肖
    1982〈也談瑤語的“勉”〉《民族語文》1:37 北京
    覃曉航
    1995《嶺南古越人名稱文化探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詔安縣志編委會
    1999《詔安縣志‧卷37‧方言》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費孝通
    1999《費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3〈客家話古非組字的今讀〉《語言學論叢》28:214-26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項夢冰&曹 暉
    2005《漢語方言地理學──入門與實踐》中國文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順昌縣志編委會
    1994《順昌縣志‧卷31‧方言》中國統計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馮勝利
    1997/2009《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句(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2000《漢語韻律句法句法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5《漢語韻律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馮愛珍
    1993《福清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福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馮漢驥
    1936/1989《中國親屬稱謂指南》徐志誠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41/1985〈由中國親屬名詞上所見之中國古代婚姻制〉《馮漢驥考古學論文集》191-202 文物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黃 濤
    2002《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河南
    黃布凡 等
    1992《藏緬語族語言詞彙》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黃伯榮&廖序東
    1991/2002《現代漢語(增訂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版4刷 北京
    黃典誠
    1980/2003〈閩語人字的本字〉《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192-194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黃建華
    2000《辭典論》正展出版公司 初版 台北
    黃雪貞
    1983〈永定(下洋)方言詞彙〉《方言》2:148-160, 3:220-240, 4:297-304 北京
    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2:81-8 北京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4:241-246 北京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續論〉《方言》1:121-12 4北京
    1995《梅縣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楊世文
    1998〈壯語中的漢語老借詞考釋〉《語言研究》增刊 401-407 武漢
    楊永林
    2004《社會語言學研究:功能•稱謂•性別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楊伯峻&何樂士
    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修訂本)》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楊秀明
    2008《漳州方言聲調與地域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楊秀芳
    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台北
    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大安出版社 1版1刷 台北
    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特刊:111-146 台北
    2009〈詞族研究在方言本字考求上的運用〉《語言學論叢》40:194-212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楊時逢
    1957《台灣桃園客家方言》中研院史語所單刊甲種之22 初版 台北
    1971〈台灣美濃客家方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3: 405-465 台北
    溫昌衍
    2002〈漢語方言中的“嫲”〉《漢語方言研究文集》161-166 暨南大學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7〈論客家方言“嫲”的語源〉《南昌大學學報》38.3:143-145 南昌
    溫昌衍&溫美姬
    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中的近代漢語詞〉《嘉應大學學報》19.2:101-106 梅州
    溫美姬
    2009《梅縣方言古語詞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溫美姬&溫昌衍
    2005〈“爸”“媽”讀音小考〉《古漢語研究》3:37-42 北京
    溫端正
    1996/2003〈晉語區的形成和晉語入聲的特點〉《方言與俗語研究──溫端正語言學論文選集》161-183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0/2003〈晉語“分立”與漢語方言分區問題〉《方言與俗語研究──溫端正語言學論文選集》225-244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董同龢
    1944/1991《上古音韻表稿》中研院史語所單刊甲種之21 台4版 台北
    1981〈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153-273 食貨出版社 台北
    董秀芳
    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2006〈詞彙化與語法化的聯繫與區別──以漢語史中的一些詞彙化為例〉《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6-3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董忠司
    1993〈有關台灣語tsa p tsa b的探源問題-試論可能是閩越語殘留的一個痕跡〉第三屆國際閩方言討論會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1996〈早期台灣語裡的非漢語成份初探〉《『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1-26 台灣語文學會 台北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版1刷 台北
    董為光、曹廣衢、嚴學宭
    1984〈漢語和侗台語的親緣關係〉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 105-121 Tokyo
    董紹克
    2002《漢語方言詞彙差異比較研究》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裘錫圭
    1988/1999《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 1版5刷 北京
    詹伯慧
    1992〈饒平上饒客家話語言特點說略〉《中國語文研究》10:153-158 香港
    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方言》2:129-141 北京
    詹伯慧&張日昇
    1988《珠江三角洲方言詞彙對照》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寧化縣志編委會
    1992《寧化縣志‧卷33‧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熊 焰
    1996〈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與中國上古婚姻制度〉《暨南學報》18.1:100-105 廣州
    熊正輝
    1995《南昌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福建省地方志編委會
    1998 《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蒙朝吉
    1987〈苗族瑤族畬族的“人”字試析〉《民族語文》6:54-56 北京
    趙 加
    1991〈試探閩方言中的壯侗語底層〉《語言文字學》3:141-151 北京
    趙元任 等
    1948《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18 台北
    趙元任
    1980/2000《語言問題》商務印書館 1版4刷 北京
    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趙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石家莊
    趙日新
    2003〈徽語中的幾個本字〉《吳語研究:第二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2-366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趙春金
    1994〈瑤語與漢語底層關係〉《新亞學術集刊》12:249-256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趙桐茂 等
    1991〈中國人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的研究:中華民族起源的一個假說〉《遺傳學報》1:97-108 科學出版社 北京
    劉 伶
    1986〈甘肅張掖方言聲母t, th, , 與k, kh, f, v的分合〉《亞非計數研究》26:75-84 東京外國語大學 東京
    劉 堅、曹廣順、吳福祥
    1995/2005〈誘發漢語語法化的若干因素〉《漢語語法化研究》101-11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劉丹青
    1983〈親屬關係名詞的綜合研究〉《語文研究》9.4:16-22 太原
    1997〈《紅樓夢》姨類稱謂的語義類型研究〉《中國語文》4:268-276 北京
    劉月華&潘文娛&故 韡
    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劉克甫[蘇]
    1990〈略論親屬制度的演變規律-以漢族親屬稱謂為例〉《民族研究》4:37-44 北京
    劉宏麗
    2001《現代漢語敬謙辭》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劉叔新
    1999/2006〈漢語與壯語同源的和搬借的親屬稱謂〉《詞彙研究》282-291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劉明姝
    2005《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間的互動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 新竹
    劉國輝
    2000《歷史比較語言學概論》四川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劉勛寧
    1995/1998〈再論漢語北方話的分區〉《現代漢語研究》56-72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劉斌雄
    1973a〈克洛-奧瑪哈: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5:1-39 台北
    1973b〈埔里巴則海族親屬結構的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79-111 台北
    1978〈同胞稱謂--系譜空間的分割理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5:1-26 台北
    劉寧生
    1995/2004〈漢語偏正結構的認知基礎及其在語序類型上的意義〉《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358-373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劉綸鑫
    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況》江西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南昌
    劉劍三
    2001〈海南漢語方言姑姨舅類親屬稱謂研究〉《海南大學學報》19.2:25-28 海口
    劉澤民
    2005《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蘭州
    劉鎮發
    2001《客家--誤會的歷史、歷史的誤會》學術研究雜誌社 1版1刷
    2002〈漢語方言的分類標準與“客家話”在漢語方言分類上的問題〉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30:82-96
    劉寶俊
    1993〈語言中異質共存的矛盾統一:談詞義羨餘〉《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1.1:77-83
    歐陽覺亞
    1993/1996《普通話廣州話的比較與學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2刷 北京
    1995〈兩廣粵方言與壯語的種種關係〉《民族語文》6:49-52 北京
    潘 文
    2001〈普通話親屬稱謂形式化初探〉《南京師大學報》6:104-110 南京
    潘 文&劉丹青
    1994〈親屬稱謂在非親屬交際中的運用〉《南京師大學報》2:108-11 南京
    潘 攀
    1999〈論親屬稱謂語的簡化〉《江漢大學學報》16.4:74-78 武漢
    潘悟雲
    1995/2005〈對華澳語系假說的若干支持材料〉《漢語的祖先》242-287王士元 編 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5a〈客家話的性質──兼論南方漢語方言的形成歷史〉《語言研究集刊》2:18-29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5b〈漢語南方方言的特徵及其人文背景〉《漢藏語系語言研究》32-45 雲南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昆明
    練春招
    1995〈從客家諺語看客家的家庭觀和家庭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4:75-80 福州
    蔣紹愚
    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鄭 縈
    1999〈金門官澳方言初探〉《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37-56 台北
    鄭良偉
    1990《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版 台北
    1999〈台語口語及文言的稱呼語的語意、語法及社會動向分析〉(自印稿)
    2000〈台語文言及口語的稱呼語:從語言活力看語言類型和語族成份的分層、分工整合〉(自印稿)
    2005a〈記憶認知語法與語法模版簡介〉(自印稿)
    2005b〈NP模版上的直稱語含意體例〉(自印稿)
    2010a〈台語詩歌節奏音拍格律的視覺表記〉(自印稿)
    2010b〈現代書面語動力:口語結構與溝通需要〉華語環境中的語文教育國際會議 香港教育學院多元社會語文教育研究中心 10/22-23
    鄭良偉&田 原
    2000〈龍川客家方言中親屬稱謂的語法、語意特徵〉(自印稿)
    鄭良偉&陳菘霖
    2005〈代詞、回指語的演變──從台灣話、北京話代詞的通數、單數、多數、歸屬格、所有格看古代漢語的語法形式〉(自印稿)
    鄭祥福&洪 偉
    2001《科學的精神》上海三聯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鄧 軍
    2008《魏晉南北朝代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鄧守信
    1997〈指稱、照應及漢語的指示詞〉《台灣學者漢語研究文集・語法篇》453-47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天津
    鄧榮坤
    1999《生趣客家話》武陵出版社 1版1刷 台北
    鄧曉華
    1993《人類文化語言學》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1994〈南方漢語中的古南島語成分〉《民族語文》3:36-40 北京
    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3:42-49 北京
    2000〈古南方漢語的特徵〉《古漢語研究》48.3:2-7 長沙
    2007〈論客家話的來源:兼論客畲關係〉《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43-50 學林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鄧曉華&王士元
    2009《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黎天睦
    1979/2008〈漢語話序及語序變化〉《漢語研究與語言教學》姚晶京 譯 33-62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橫石知二
    2009《對了,就來賣葉子!(そうだ、葉っぱを売ろう!)》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 初版 台北
    橋本萬太郎
    1978/2008《語言地理類型學》余志鴻 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版1刷 北京
    1993〈東亞語言結構的起源:東亞和東南亞語言的地域性演變和歷時性發展〉《日本近、現代漢語研究論文選》方立 譯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盧英順
    2007《現代漢語語彙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盧溢棋
    1996〈形音式羅馬字及福佬話內之廣百越語詞彙〉第二屆北美台灣語文夏令營 夏威夷
    盧廣誠
    1999《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錢乃榮
    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99〈北部吳語的代詞系統〉《代詞》李如龍&張雙慶 編68-84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錢曾怡
    1985/2002〈山東方言的分區〉《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133-1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3《博山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鮑海濤
    1989〈試論“外”在不同義類複合式親屬稱呼詞中的意義〉《語言文字學》1:98-102 北京
    龍巖市志編委會
    1993《龍巖市志‧卷36‧方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應 琳
    1962〈苗語中的漢語借詞〉《中國語文》5:218-229 北京
    戴浩一
    1987/1994〈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爭議〉《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葉蜚聲 譯 187-217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戴慶廈 等
    1991〈景頗語親屬稱謂的語義分析〉《民族研究》1:49-56 北京
    1992《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4〈藏緬語族語言研究與展望──馬提索夫教授訪問記〉《藏緬語新論》298-312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二十世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書海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謝留文
    1998《雩都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2003《客家方言語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鍾榮富 等
    2001a《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語言篇》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初版 屏東
    2001b《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客家話導論》行政院文建會出版 1版2刷 台北
    藍 純
    2009《語言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藍利國
    1999〈壯語拉寨話親屬詞的語義成份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1.2:76-79
    顏 森
    1995《黎川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顏秀萍
    1984〈維漢親屬稱謂對比研究〉《語言文字學》4:136-143 北京
    顏清徽&劉麗華
    1994《婁底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顏逸明
    1994《吳語概說》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魏德勝
    2000《《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羅昕如
    2006《湘方言詞彙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羅美珍
    1989/2007〈傣語的稱謂法〉《羅美珍自選集》225-243 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談談客、贛語分立方言區的問題〉《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9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7〈客家人及其語言文化〉《羅美珍自選集》65-80 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 等編
    2004《客家話通用詞典》中山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羅美珍&鄧曉華
    1995/1997《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福州
    羅納德•沃德華
    2005/2009《社會語言學引論》雷紅波 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羅常培
    1942/1996〈從客家遷徙的蹤跡論客家方言的關係〉《語言與文化》150-161語文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1956《廈門音系》科學出版社 新1版 北京
    1989/1996《語言與文化》語文出版社 1版2刷 北京
    羅肇錦
    1985/1988《客語語法》台灣學生書局 修訂再版 台北
    1990/1992《台灣的客家話》台原出版社 1版2刷 台北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初版 南投
    2006〈客語源起南方的語言論證〉《語言暨語言學》7.2:545-568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1版1刷 台北
    嚴 棉
    1995〈福建台灣地區閩南方言口語親屬稱謂比較研究〉《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論文集(二)》71-153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北
    蘇新春
    2000〈詞頻選取法在方言特徵詞研究中的運用〉《廈門大學學報》3:55-62 廈門
    龔煌城
    1994/2005〈原始漢藏語的韻母系統〉《漢語的祖先》152-220 王士元 編 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作者台語音序排列)※

    A阿孜古麗・阿布力米提
    2000〈維吾爾語親屬稱謂p語義演變問題〉《中央民族大學學報》5:133-137 北京
    Ang5洪 波
    1996/2010〈上古漢語第一人稱代詞“余(予)”“我”“朕”的分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3-1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9/2010〈周秦漢語第一人稱代詞“吾”“卬”的來源及其與“余(予)”“我”“朕”的功能分別〉《漢語歷史語法研究》18-4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2/2010〈先秦漢語對稱代詞“女(汝)”“而”“乃”的分別──以《左傳》為例〉《漢語歷史語法研究》29-4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Ang5洪惟仁
    1986/1993《台灣禮俗語典》自立晚報出版社 2版3刷 台北
    Au1歐陽覺亞
    1993/1996《普通話廣州話的比較與學習》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2刷 北京
    1995〈兩廣粵方言與壯語的種種關係〉《民族語文》6:49-52 北京
    Beh8麥 耘
    2006〈漢語史研究中的假設與證明──試論一個學術觀念問題〉《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435-45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Beng5蒙朝吉
    1987〈苗族瑤族畬族的“人”字試析〉《民族語文》6:54-56 北京
    Beng7孟慶惠
    2005《徽州方言》安徽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Bu2武平縣志編委會
    1993《武平縣志‧卷33‧方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eng1鍾榮富 等
    2001a《六堆客家社會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語言篇》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初版 屏東
    2001b《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客家話導論》行政院文建會出版 1版2刷 台北
    Chheng1清流縣志編委會
    1994《清流縣志‧卷29‧方言》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Chhi5徐 丹
    2004《漢語句法引論》張祖建 譯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hi5徐中舒
    1980〈中國古代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四川大學學報》1:110-112
    Chhi5徐尚聰
    1994〈彝語親屬稱謂詞初探〉《語言文字學》12:136-147 北京
    Chhi5徐烈炯
    2009《指稱、語序和語義解釋──徐烈炯語言學論文選譯》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Chhi5徐悉艱
    1991〈景頗族的姓名〉《民族研究》2:25-32 北京
    Chhi5徐通鏘 整理
    1984〈美國語言學家談歷史語言學〉《語言學論叢》13:200-258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Chhi5徐通鏘
    1990/2004a〈結構的不平衡性和語言演變的原因〉《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99-128 商務印書館 北京
    1991/1996《歷史語言學》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94/2004b〈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漢語研究方法論初探》129-163 商務印書館 北京
    Chhui1崔希亮
    19??〈漢語稱謂系統的嬗變及其動因〉《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644-658
    2000〈人稱代詞及其稱謂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1:46-54 北京
    Chhui1崔應賢 等
    2002《現代漢語定語的語序認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i3志村良治
    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江藍生&白國維 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Chia7謝留文
    1998《雩都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2003《客家方言語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iam1詹伯慧
    1992〈饒平上饒客家話語言特點說略〉《中國語文研究》10:153-158 香港
    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方言》2:129-141 北京
    Chiam1詹伯慧&張日昇
    1988《珠江三角洲方言詞彙對照》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Chian1千島英一&木通口靖
    1986〈台灣南部客家方言概要〉《麗澤大學紀要》42:95-148
    Chiau3詔安縣志編委會
    1999《詔安縣志‧卷37‧方言》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iN5錢乃榮
    1992《當代吳語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99〈北部吳語的代詞系統〉《代詞》李如龍&張雙慶 編68-84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ChiN5錢曾怡
    1985/2002〈山東方言的分區〉《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133-1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3《博山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ioh8石 磊
    1972〈最近幾年來親屬研究的一般趨勢〉《思與言》10.3:129-139 台北
    1982〈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1-43 台北
    1991〈從爾雅釋親看我國古代親屬體系的演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63-86 台北
    Chioh8石安石
    1982〈親屬詞的語義成份試析〉《語言學論叢》9:11-24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9〈重新審視“基本詞彙”問題〉《語言學論叢》22:176-18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ChioN2蔣紹愚
    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Chiu1周 韌
    2006〈多項定語偏正式合格性條件的優選分析──一個漢語韻律、語義句法互動的個案研究〉《語言學論叢》34:282-29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Chiu1周及徐
    2001/2003〈漢語與印歐語史前關係的證據之一:基本詞彙的對應〉《歷史語言學論文集》135-149 巴蜀書社 1版1刷 成都
    2002《漢語印歐語詞彙比較》四川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Chiu1周日健
    1990《新豐方言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1992〈廣東新豐客家方言記略〉《方言》1:31-44 北京
    Chiu1周法高
    1963〈從查甫、查某說到探究語源的方法〉《中國語文論叢》161-168 正中書局 初版 台北
    Chiu1周長楫
    1991《閩南話與普通話》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3《廈門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Chiu1周長楫、林寶卿
    1990《永安方言》永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版1刷 永安
    Chiu1周春桂
    1999《台灣閩南語親屬稱謂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民雄
    Chiu1周振鶴&游汝杰
    1980〈古越地名初探-兼與同春生同志商榷〉《復旦學報》4:93-96 上海
    1986/1998《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5刷 上海
    Chiu1周慶生
    1990〈西雙版納傣語親屬稱謂語義成份分析〉《民族研究》2:27-34 北京
    Chiu周振鶴
    1997《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Cho5曹逢甫
    1993〈中國話親屬稱謂裡的重疊現象及其含意〉《應用語言學探索》310-327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 台北
    2006〈語法化的輪迴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漢語學報》2:2-15
    Cho5曹廣衢
    1959〈談談僮語語法中的新詞序〉《中國語文》5:219-221 北京
    1983〈壯侗語中和漢語有關係的詞的初步分析〉《民族語文》2:51-55 北京
    1997〈壯侗語和漢語閩、粵方言的共同點〉《民族語文》2:54-60 北京
    Chu1朱岑樓
    1978〈親屬與文化-許烺光教授提出一個新假設〉《幻獅月刊》47.5:4-11 台北
    Chu1朱建新
    1984〈試論涼山彝語詞頭a-〉《民族語文》6:33-38 北京
    Chu1朱炳玉
    2010《五華客家話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Chu1朱楚宏
    1999〈“夫婦”與“兒媳”-關於親屬關係名詞的參照點〉《語文建設》2:31-32 北京
    Chu1朱瑞玟
    2007/2008《成語探源辭典》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Chu1朱德熙
    1956/1999〈現代漢語形容詞研究〉《朱德熙文集・第Ⅱ卷》1-3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2/1999〈語法講義〉《朱德熙文集・第Ⅰ卷》1-20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3/1999〈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朱德熙文集・第Ⅲ卷》16-4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10《語法分析講稿》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Chu1朱曉農
    2008《方法:語言學的靈魂》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Eng2永定縣志編委會
    1994《永定縣志‧卷37‧方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Eng3應 琳
    1962〈苗語中的漢語借詞〉《中國語文》5:218-229 北京
    Gan5顏 森
    1995《黎川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Gan5顏秀萍
    1984〈維漢親屬稱謂對比研究〉《語言文字學》4:136-143 北京
    Gan5顏清徽&劉麗華
    1994《婁底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Gan5顏逸明
    1994《吳語概說》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Ge5倪大白
    1994〈南島語與百越諸語的關係〉《民族語文》3:21-35 北京
    Giam5嚴 棉
    1995〈福建台灣地區閩南方言口語親屬稱謂比較研究〉《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論文集(二)》71-153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台北
    Gui7魏德勝
    2000《《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Hang7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3〈客家話古非組字的今讀〉《語言學論叢》28:214-26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Hang7項夢冰&曹 暉
    2005《漢語方言地理學──入門與實踐》中國文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Hau5侯精一
    1984/1999〈親屬稱謂詞的變讀〉《現代晉語研究》70-7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6/1999〈晉語的分區〉《現代晉語研究》30-4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88/1999〈晉語區的形成〉《現代晉語研究》44-5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8/1999〈論晉語的歸屬〉《現代晉語研究》1-1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Hau5侯精一&溫端正 編
    1993《山西方言調查報告》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Heng5邢公畹
    1984〈漢藏系語言及其民族史前情況試析〉《語言研究》2:159-172 武漢
    1989〈論漢語台語“關係字”的研究〉《民族語文》1:7-15 北京
    1996/2000〈漢藏語系研究與和中國考古學〉《邢公畹語言學論文集》32-5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8〈“語義學比較法”簡說〉《語言學論叢》20:7-1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Heng5邢福義
    1996/2008〈說“您們”〉《語法問題追蹤集》319-33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Him5熊 焰
    1996〈上古漢語親屬稱謂與中國上古婚姻制度〉《暨南學報》18.1:100-105 廣州
    Him5熊正輝
    1995《南昌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Ho2何九盈
    2004〈漢語與親屬語言比較研究的基本原則〉《語言學論叢》29:12-6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Ho2何大安
    1987/2003《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大安出版社 2版6刷 台北
    1988/2004《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9〈論原始南島語同源詞〉《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75-84 香港城市大學 1版1刷 香港
    Ho2何光岳
    1992《百越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南昌
    Ho2何自然&冉永平
    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大學版社 1版1刷 北京
    Ho2何耿鏞
    1993《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Hok8福建省地方志編委會
    1998 《福建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Hu5符淮青
    1985/2004《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HuaiN5橫石知二
    2009《對了,就來賣葉子!(そうだ、葉っぱを売ろう!)》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 初版 台北
    I2余 延
    2003〈說“新婦”、“媳婦”〉《漢字文化》3:40-43
    I2余 亮&鄧 明
    1995〈舅、姑、甥、侄稱謂考〉《漢語言文化論叢》166-170 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Iau5姚振武
    2001〈上古漢語第三身範疇的表達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53.4:30-36 北京
    Iau5姚榮松
    2006a〈從詞彙體系看台灣閩南語的語言層次〉《李爽秋教授八十壽慶祝壽論文集》233-250 萬卷樓出版社 初版 台北
    2006b〈閩方言特徵詞層次試探〉《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645-656 中IoN5楊世文
    1998〈壯語中的漢語老借詞考釋〉《語言研究》增刊 401-407 武漢
    IoN5楊永林
    2004《社會語言學研究:功能•稱謂•性別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IoN5楊伯峻&何樂士
    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修訂本)》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IoN5楊秀明
    2008《漳州方言聲調與地域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IoN5楊秀芳
    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台北
    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大安出版社 1版1刷 台北
    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特刊:111-146 台北
    2009〈詞族研究在方言本字考求上的運用〉《語言學論叢》40:194-212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IoN5楊時逢
    1957《台灣桃園客家方言》中研院史語所單刊甲種之22 初版 台北
    1971〈台灣美濃客家方言〉《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2.3: 405-465 台北
    Iu5游文良
    2002《畬族語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Iu5游汝杰
    1980〈從語言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試論亞洲裁培稻的起源和傳佈〉《中央民族學院學報》3:6-17 北京
    1982〈論台語量詞在漢語南方方言中的底層遺存〉《民族語文》2:33-45, 48 北京
    Ju5俞 敏
    1984《中國語文學論文選》光生館株式會社 1版1刷 東京
    1988/1992〈北京話本字劄記〉《俞敏語言學論文二集》51-56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
    Kam1甘于恩
    2002〈試論客家方言對粵語詞彙的影響〉《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26-240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Kam1甘甲才
    2002〈從詞彙特點體查中山客家話的流變〉《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213-222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3《中山客家話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汕頭
    Kang1江 獲
    2000〈漢藏語言系屬研究的文化人類學方法綜論〉《語言文字學》1:9-16 北京
    Kang1江俊龍
    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民雄
    Kang1江藍生
    1995/2002〈說“麼”與“們”同源〉《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江藍生卷》1-22 廣西師範大學 1版1刷 桂林
    Keng2龔煌城
    1994/2005〈原始漢藏語的韻母系統〉《漢語的祖先》152-220 王士元 編 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Khiong姜 紅
    2008《陳述、指稱與現代漢語語法現象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Khou2許烺光
    1979《文化人類學新論》張瑞德 譯 聯經出版社 初版 台北
    Khou2許寶華&宮田一朗
    1999《漢語方言大辭典》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Khu1丘其謙
    1971〈英美親屬稱謂試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0:345-354 台北
    Khu1丘桓興
    1998《客家人與客家文化》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Kian3建寧縣志編委會
    1994《建寧縣志‧卷30‧方言》新華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Kiau5喬全生
    2008《晉方言語音史》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Kiau5橋本萬太郎
    1978/2008《語言地理類型學》余志鴻 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版1刷 北京
    1993〈東亞語言結構的起源:東亞和東南亞語言的地域性演變和歷時性發展〉《日本近、現代漢語研究論文選》方立 譯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Kiu5裘錫圭
    1988/1999《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 1版5刷 北京
    Ko1高福生
    1988/1999〈安義方言同音字彙〉《語言文字論稿》62-59 江西高校出版社 南昌
    Koeh郭 銳
    1997〈論表述功能的類型及相關問題〉《語言學論叢》19:253-27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Koeh郭繼懋
    1995〈常用面稱及其特點〉《中國語文》2:90-99 北京
    Kou2古學理、劉斌雄
    1984〈親屬分類的基礎理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157-233 台北
    Kui3季旭昇
    2004《說文新證(下)》藝文印書館 初版 台北
    Lam5南靖縣志編委會
    199 《南靖縣志‧卷42‧方言》方志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p8納日碧力戈
    2000〈從結構主義看藍靛瑤親屬稱謂的特點〉《民族語文》5:38-42 北京
    Lau5劉 伶
    1986〈甘肅張掖方言聲母t, th, , 與k, kh, f, v的分合〉《亞非計數研究》26:75-84 東京外國語大學 東京
    Lau5劉 堅、曹廣順、吳福祥
    1995/2005〈誘發漢語語法化的若干因素〉《漢語語法化研究》101-11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au5劉丹青
    1983〈親屬關係名詞的綜合研究〉《語文研究》9.4:16-22 太原
    1997〈《紅樓夢》姨類稱謂的語義類型研究〉《中國語文》4:268-276 北京
    Lau5劉月華&潘文娛&故 韡
    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au5劉克甫[蘇]
    1990〈略論親屬制度的演變規律-以漢族親屬稱謂為例〉《民族研究》4:37-44 北京
    Lau5劉宏麗
    2001《現代漢語敬謙辭》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u5劉叔新
    1999/2006〈漢語與壯語同源的和搬借的親屬稱謂〉《詞彙研究》282-291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u5劉明姝
    2005《台灣話稱呼語和人稱代詞之間的互動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 新竹
    Lau5劉國輝
    2000《歷史比較語言學概論》四川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Lau5劉勛寧
    1995/1998〈再論漢語北方話的分區〉《現代漢語研究》56-72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u5劉斌雄
    1973a〈克洛-奧瑪哈: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5:1-39 台北
    1973b〈埔里巴則海族親屬結構的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79-111 台北
    1978〈同胞稱謂--系譜空間的分割理論〉《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5:1-26 台北
    Lau5劉寧生
    1995/2004〈漢語偏正結構的認知基礎及其在語序類型上的意義〉《語言的認知研究──認知語言學論文精選》358-373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u5劉綸鑫
    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況》江西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南昌
    Lau5劉劍三
    2001〈海南漢語方言姑姨舅類親屬稱謂研究〉《海南大學學報》19.2:25-28 海口
    Lau5劉澤民
    2005《客贛方言歷史層次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蘭州
    Lau5劉鎮發
    2001《客家--誤會的歷史、歷史的誤會》學術研究雜誌社 1版1刷
    2002〈漢語方言的分類標準與“客家話”在漢語方言分類上的問題〉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30:82-96
    Lau5劉寶俊
    1993〈語言中異質共存的矛盾統一:談詞義羨餘〉《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1.1:77-83
    Le5黎天睦
    1979/2008〈漢語話序及語序變化〉《漢語研究與語言教學》姚晶京 譯 33-62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eng5寧化縣志編委會
    1992《寧化縣志‧卷33‧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Li2李 玉
    1998〈連城四保客家話的語音系統及歷史音變〉《語言研究》專刊 326-337
    Li2李 榮
    1965a〈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中國語文》2:116-126 北京
    1965b〈方言語音對應關係的例外〉《中國語文》6:432-438 北京
    1985〈官話方言的分區〉《方言》1:2-5 北京
    1989〈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4:241-259 北京
    Li2李小平
    1999〈山西臨縣方言親屬領格代詞“弭”的複數性〉《中國語文》4:278-279 北京
    Li2李壬癸
    1997/2000《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常民文化出版社 3版1刷 台北
    2007〈建構東亞幾個語系的親屬緣關係〉《東方語言學》2:142-134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Li2李方桂
    1980/1998《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1版3刷 北京
    Li2李永燧
    1983〈關於苗瑤族的自稱-兼說“蠻”〉《民族語文》6:16-22 北京
    Li2李如龍
    1990/1996a〈客家方言本字考〉《方言與音韻論集》333-356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3/1996b〈從詞彙看閩南話和客家話的關係〉《方言與音韻論集》236-247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6〈閩方言與苗、壯、傣、藏諸語言的動詞特式重疊〉《方言與音韻論集》288-297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6〈閩南方言與台語關係詞初探〉《方言與音韻論集》298-305 香港中文大學 1版1刷 香港
    1997《福建方言》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1998《漢語地名學論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99《粵西客家方言調查報告》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1999/2001〈論漢語方言特徵詞〉《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107-13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2007《漢語方言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2001a〈閩西客家方言語音詞彙的異同〉《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239-26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b〈東南方言人稱代詞比較研究〉《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138-17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1c《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建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2005/2009〈閩語的“囝”及其語法化〉《漢語方言研究文集》286-299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i2李如龍&張雙慶 編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Li2李如龍&梁玉璋 編
    2001《福州方言志》海風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Li2李如龍&潘渭水 編
    1998《建甌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Li2李行健
    1987〈也說“江”“河”──從“江”“河”含義的變化看詞義的發展和詞語的訓釋〉《語言學論叢》14:70-8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i2李佐丰
    2004《古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i2李建校
    2009〈陝北晉語以高化為主的拉鏈式音變〉《語言研究》29.1:40-44 武漢
    Li2李敬忠
    1991〈粵語中的百越語成分問題〉《學術論壇》5:65-722 廣西
    Li2李新魁
    1994《廣東的方言》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Li2李經偉
    1999〈稱呼語的語用分初〉《語言文化研究新親角度》129-140 軍事誼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i2李福印
    2008《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i2李維琦
    1992/2000〈隋以前佛經釋詞〉《中古漢語研究》196-212 王云路&方一新 編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Li2李增貴
    1981〈試說瑤語的“勉”〉《民族語文》1:15 北京
    Li2李錦芳
    1990〈粵語中的壯侗語族語言底層初析〉《中央民族學院學報》6:71-76 北京
    1999〈中國稻作起源問題的語言學新證〉《民族語文》3:35-41 北京
    Li7呂叔湘
    1940/1995〈釋您、俺、咱、附論們字〉《呂叔湘文集・第Ⅱ卷》1-37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47/1992〈近代漢語指代詞〉《呂叔湘文集‧第Ⅲ卷》1-406 商務印書館 北京
    1963/1995〈現代漢語單雙音節問題初探〉《呂叔湘文集・第Ⅱ卷》415-444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77/1999〈通過對比研究語法〉《語法研究入門》13-2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79/1995〈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文集・第Ⅱ卷》481-582 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1版8刷 北京
    Lian5連金發
    2009〈固定語式探索〉《語言與認知研究》229-262 台大出版中心 1版1刷 台北
    Lian5連城縣志編委會
    1993《連城縣志‧卷33‧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ian7練春招
    1995〈從客家諺語看客家的家庭觀和家庭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4:75-80 福州
    Lim5林 彬
    1991〈吳川方言親屬稱謂詞〉《方言》1:64-67 北京
    Lim5林立芳&莊初升
    1995《南雄珠璣方言志》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Lim5林美容
    1990《漢語親屬稱謂的結構分析》稻鄉出版社 初版 板橋
    Lim5林倫倫
    1990〈廣東閩方言中若干台語關係詞〉《民族語文》3:78-79 北京
    Lim5林清書
    1993〈從“娭毑”說起〉《龍巖師專學報》11.2:74-78 龍巖
    1996〈有沒有客家方言的特殊詞語?〉《龍巖師專學報》14.2:88-89 龍巖
    2003〈釋“娭毑和“(女哀)姐”〉《湘潭工學院學報》5.6:89-92
    2006a〈湘方言的“娭毑”和客家方言的“女哀姐”〉《龍巖學院學報》24.1:114-117龍巖
    2006b〈客家話的“(女哀)姐”及與其相關的同源詞〉《韶關學院學報》27.4:72-76 韶關
    Lim5林連通
    1993《泉州方言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im5林惠祥
    1934/1996《文化人類學》商務印書館 2版2刷 北京
    Lim5林華東
    2008《泉州方言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Lim5林媽利
    1996〈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來源〉《為主走天涯(下)》道聲出版社 初版 台北
    Lim5林語堂
    1933/1967〈閩粵方言之來源〉《語言學論叢》文星書店 台1版 台北
    Lim5林寶卿
    1994《長泰縣方言志》長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版1刷 長泰
    1999《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Lim5林耀華
    2000《義序的宗族研究》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Ling5龍巖市志編委會
    1993《龍巖市志‧卷36‧方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Liok8陸丙甫
    1988/2010〈定語的外延性、內涵性和稱謂性及其順序〉《漢語的認知心理研究──結構・範疇・方法》243-25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5〈語序優勢的認知解釋──論可別度對語序的普遍影響〉《當代語言學》1:1-15, 2:132-138 北京
    Liok8陸儉明
    2003/2010〈喬姆斯基的「中心詞」理論與漢語研究〉《漢語語法語義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講集)》223-23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8/2010〈關於隱喻和轉喻〉《漢語語法語義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講集)》202-21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Liok8陸鏡光&張惠英
    2001〈漢藏系語言和漢語方言稱謂詞的比較〉《語言研究》4:114-126 武漢
    Lo5羅昕如
    2006《湘方言詞彙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Lo5羅美珍
    1989/2007〈傣語的稱謂法〉《羅美珍自選集》225-243 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談談客、贛語分立方言區的問題〉《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9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7〈客家人及其語言文化〉《羅美珍自選集》65-80 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o5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 等編
    2004《客家話通用詞典》中山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Lo5羅美珍&鄧曉華
    1995/1997《客家方言》福建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福州
    Lo5羅納德•沃德華
    2005/2009《社會語言學引論》雷紅波 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Lo5羅常培
    1942/1996〈從客家遷徙的蹤跡論客家方言的關係〉《語言與文化》150-161語文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1956《廈門音系》科學出版社 新1版 北京
    1989/1996《語言與文化》語文出版社 1版2刷 北京
    Lo5羅肇錦
    1985/1988《客語語法》台灣學生書局 修訂再版 台北
    1990/1992《台灣的客家話》台原出版社 1版2刷 台北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初版 南投
    2006〈客語源起南方的語言論證〉《語言暨語言學》7.2:545-568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1版1刷 台北
    Lou5盧英順
    2007《現代漢語語彙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Lou5盧溢棋
    1996〈形音式羅馬字及福佬話內之廣百越語詞彙〉第二屆北美台灣語文夏令營 夏威夷
    Lou5盧廣誠
    1999《台灣閩南語詞彙研究》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Ma2馬良民
    1987〈由先秦禮俗和親屬稱謂看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轉變〉《文史哲》5:16-21 北京
    Ma2馬重奇
    1994《漳州方言研究》縱橫出版社 1版 香港
    Ma2馬慶株
    1994/2002〈多重定名結構中形容詞的類別和次序〉《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馬慶株卷》211-228 安徽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Mui5梅祖麟
    1983〈跟見系諧聲的照三系字〉《中國語言學報》1:114-126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5〈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1:1-12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 刷 上海
    Na5藍 純
    2009《語言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Na5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Na5藍利國
    1999〈壯語拉寨話親屬詞的語義成份分析〉《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1.2:76-79
    Ng5黃 濤
    2002《語言民俗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河南
    Ng5黃布凡 等
    1992《藏緬語族語言詞彙》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Ng5黃伯榮&廖序東
    1991/2002《現代漢語(增訂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版4刷 北京
    Ng5黃典誠
    1980/2003〈閩語人字的本字〉《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192-194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Ng5黃建華
    2000《辭典論》正展出版公司 初版 台北
    Ng5黃雪貞
    1983〈永定(下洋)方言詞彙〉《方言》2:148-160, 3:220-240, 4:297-304 北京
    1987〈客家話的分布與內部異同〉《方言》2:81-8 北京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4:241-246 北京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續論〉《方言》1:121-12 4北京
    1995《梅縣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Ngou2伍云姬
    1995〈談雌雄動物名稱的演變〉《漢語研究在海外》111-122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Ngou2伍鐵平
    1984〈論漢語中的從兒稱謂和有關現象〉《中國語言學報》2:242-2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Ngou5吳 剛
    2006《生成語法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Ngou5吳世雄
    1996〈論語言中所反映的母系社會及其演變〉《福建外語》2:10-14, 27 福州
    Ngou5吳安其
    1986〈溫州方言的壯侗語底層初探〉《民族語文》4:37-42 北京
    1995〈從漢印尼幾組詞的對應看漢南島的關係〉《民族語文》4:14-22 北京
    1996〈漢藏語同源問題研究〉《民族語文》2:18-25 北京
    Ngou5吳福祥
    2003/2006〈關於語法化的單向性問題〉《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24-49 安徽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合肥
    Ngou5吳慧穎
    1992〈建國以來擬親屬稱呼的變化〉《語文建設》12:6-8 北京
    Nio5梁 敏&張均如
    1988〈廣西壯族自治區各民族語言的相互影響〉《方言》2:87-91 北京
    Ong1汪化雲
    2008《漢語方言代詞論略》巴蜀書社 1版1刷 成都
    Ong1汪連興
    1989〈談cross cousin parallel cousin的漢語表達方式〉《民族譯叢》1:80 北京
    Ong1汪寧生
    1996《文化人類學調查-正確認識社會的方法》文物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Ong2王 力
    1946/1980〈漢字的形體及其音讀的類化法〉《龍蟲並雕齋文集》1:407-412中華書局 北京
    1958/1996《漢語史稿》中華書局 新1版3刷 北京
    1984《中國語法理論》《王力文集•第一卷》山東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濟南
    Ong2王 均 等
    1984《壯侗語族語言簡志》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Ong2王 珏
    2001《現代漢語名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Ong2王士元
    1997〈詞彙擴散理論:回顧和前瞻〉《中國語言學論叢》1:154-158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5《漢語的祖先》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Ong2王切碩
    1992〈韓國親屬稱謂的內部構造〉《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6:123-144 台北
    Ong2王文光
    1999《中國南方民族史》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Ong2王正元
    2009《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Ong2王李英
    1998《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冊》廣東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Ong2王定翔
    1997《民間稱謂》海燕出版社 1版1刷 河南
    Ong2王福堂
    1998/2010〈關於客家話和贛方言的分合問題〉《漢語方言論集》56-64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1999/2005《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修訂本)》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2003/2010〈方言本字考證說略〉《漢語方言論集》191-206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Ong2王臨惠
    2003a《汾河流域方言的語音特點及其流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3b〈山西方言聲調的類型(稿)《語文研究》2:53-57 太原
    Ou5胡明揚
    1981/2003〈北京話的稱謂系統〉《胡明揚語言學論文集》73-8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Ou5胡瑞昌
    1995〈語言中的借詞是社會接觸與文化交流的產物〉《漢語言文化論叢》90-107 北京
    Pa1巴且日火
    2000〈涼山彝族非血緣親屬稱謂試析〉《民族語文》5:18-25 北京
    Pak北大中文系語言學教研室 編
    1995《漢語方言詞彙》語文出版社 2版2刷 北京
    Pang5房玉清
    2001/2003《實用漢語語法(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3刷 北京
    Pang5馮勝利
    1997/2009《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句(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2000《漢語韻律句法句法學》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5《漢語韻律語法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Pang5馮愛珍
    1993《福清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福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Pang5馮漢驥
    1936/1989《中國親屬稱謂指南》徐志誠 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1941/1985〈由中國親屬名詞上所見之中國古代婚姻制〉《馮漢驥考古學論文集》191-202 文物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Pau7鮑海濤
    1989〈試論“外”在不同義類複合式親屬稱呼詞中的意義〉《語言文字學》1:98-102 北京
    Peng5平和縣志編委會
    1994《詔安縣志‧卷34‧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PheN5彭可君
    1992〈關於陳述和指稱〉《漢語學習》2:
    PhoaN潘 文
    2001〈普通話親屬稱謂形式化初探〉《南京師大學報》6:104-110 南京
    PhoaN潘 文&劉丹青
    1994〈親屬稱謂在非親屬交際中的運用〉《南京師大學報》2:108-11 南京
    PhoaN潘 攀
    1999〈論親屬稱謂語的簡化〉《江漢大學學報》16.4:74-78 武漢
    PhoaN潘悟云
    1995/2005〈對華澳語系假說的若干支持材料〉《漢語的祖先》242-287王士元 編 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5a〈客家話的性質──兼論南方漢語方言的形成歷史〉《語言研究集刊》2:18-29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5b〈漢語南方方言的特徵及其人文背景〉《漢藏語系語言研究》32-45 雲南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昆明
    Pi2彼得・貝爾伍德
    1994〈南島語系的擴展與南島諸語的由來〉《語言文字學》11:140-146 北京
    Pi3費孝通
    1999《費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Png方 希
    2002〈黏合式多種定名結構的語序〉《語言學論叢》25:33-81 商務印書館1版1刷 北京
    Siao肖家成
    1988〈景頗族各支系親屬稱謂比較研究〉《民族語文》1:47-55 北京
    Siau7邵武市志編委會
    199 《邵武市志‧卷38‧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Sim2沈家煊
    1999/2006〈轉指和轉喻〉《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30-52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2004/2006〈說“不過”〉《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239-258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Sim2沈鍾偉
    2007〈語言轉換和方言底層〉《歷史層次和方言研究》106-134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Soa沙加爾
    1993/1995〈論漢語、南島語的親屬關係〉《漢語研究在海外》59-110 鄭張尚芳、曾曉渝 譯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1〈南雄方言與客家話〉《方言》2:142-151 北京
    Sou蘇新春
    2000〈詞頻選取法在方言特徵詞研究中的運用〉《廈門大學學報》3:55-62 廈門
    Su2史金波
    1992〈西夏黨項羌人的親屬稱謂和婚姻〉《民族研究》1:80-90 北京
    Sui7芮逸夫
    1948〈苗語釋親〉《史語所集刊》14:307-340 台北
    1989a〈論中國古今親屬稱謂的異制〉《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801-815 台北
    1989b〈伯叔姨舅姑考〉《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875-919 台北
    1989c〈中國親屬稱謂制的演變及其與家族組織的相關性〉《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921-935 台大人類學系 再版 台北
    1989d〈釋甥之稱謂〉《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中冊》937-948 台大人類學系 台北
    1989e〈苗話釋親〉《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079-1112 台大人類學系 台北
    1989f〈川南鴉雀苗的親屬稱謂制探源〉《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113-1135 台北
    1989g〈親子合一的親屬稱謂〉《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下冊》1137-1158 台北
    Sun孫玉卿
    2005《山西方言親屬稱謂》山西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Sun孫常敘
    2006《漢語詞彙(重排本)》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Sun孫維張
    1991《漢語社會語言學》貴州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貴陽
    Sun7順昌縣志編委會
    1994《順昌縣志‧卷31‧方言》中國統計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Su司富珍
    2008《語言論題──喬姆斯基生物語言學視角下的語言和語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Su斯欽朝克圖
    1999〈生殖器名稱與原始宗教圖騰崇拜-以蒙古語為例〉《民族語文》6:47-57 北京
    Su舒 肖
    1982〈也談瑤語的“勉”〉《民族語文》1:37 北京
    Tam5覃曉航
    1995《嶺南古越人名稱文化探源》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an5陳 康 編
    1992《台灣高山族語言》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83〈北京人對母親稱謂的演變〉《語文研究》2:51-56 太原
    Tan5陳 修
    2009《《客方言》點校》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Tan5陳佩瑜
    1990〈粵方言與侗台語語音系統的比較〉《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139-143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Tan5陳其光
    1984〈畬語在苗瑤語族中的地位〉《語言研究》1:200-214 武漢
    1985〈畬語和客家話〉《語言論文集》129-138 商務印書館 北京
    Tan5陳忠敏
    1989〈漢語、侗台語和東南亞諸語言先喉塞音對比研究〉《語言研究》1:113-119 武漢
    1994〈語言滲透與滲透理論〉《現代語言學》余志鴻 編 231-244 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5〈作為古百越語底層形式的先喉塞音在今漢語南方方言裡的表現和分布〉《民族語文》3:1-11 北京
    Tan5陳忠敏&潘悟云
    1999〈論吳語的人稱代詞〉《代詞》李如龍&張雙慶 編 1-24 暨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Tan5陳昌儀
    1991《贛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昌
    Tan5陳松岑
    1984〈北京城區兩代人對上一輩非親屬使用親屬稱謂的變化〉《語文研究》2:43-49 北京
    2001《禮貌語言》商務印書館 1版2刷 北京
    Tan5陳保亞
    1998〈百年來漢藏語系譜系研究的理論進展〉《語言學論叢》21:208-243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Tan5陳建民
    2001《中國語言和中國社會》廣東教育出版社 1版2刷 廣州
    Tan5陳國強
    1999《百越族與台灣原住民》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版 台北
    Tan5陳章太&李如龍
    1991《閩語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an5陳慶延
    1991〈山西西部方言白讀的元音高化〉《中國語文》6:439 北京
    Tan5陳曉錦
    2004《廣西玉林市客家方言調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an5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福州
    Tan5陳靜芳
    1998《漢語親屬稱謂詞的語義分析》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台北
    Tan5陳瓊贊
    1955〈修飾語和名詞之間的「的」字的研究〉《中國語文》10 北京
    Tang2董同龢
    1944/1991《上古音韻表稿》中研院史語所單刊甲種之21 台4版 台北
    1981〈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董同龢先生語言學論文選集》153-273 食貨出版社 台北
    Tang2董秀芳
    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成都
    2006〈詞彙化與語法化的聯繫與區別──以漢語史中的一些詞彙化為例〉《21世紀的中國語言學(二)》6-35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Tang2董忠司
    1993〈有關台灣語tsa p tsa b的探源問題-試論可能是閩越語殘留的一個痕跡〉第三屆國際閩方言討論會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1996〈早期台灣語裡的非漢語成份初探〉《『台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1-26 台灣語文學會 台北
    2001《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版1刷 台北
    Tang2董為光、曹廣衢、嚴學宭
    1984〈漢語和侗台語的親緣關係〉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 105-121 Tokyo
    Tang2董紹克
    2002《漢語方言詞彙差異比較研究》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e3戴浩一
    1987/1994〈以認知為基礎的漢語功能語法爭議〉《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葉蜚聲 譯 187-217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e3戴慶廈 等
    1991〈景頗語親屬稱謂的語義分析〉《民族研究》1:49-56 北京
    1992《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概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4〈藏緬語族語言研究與展望──馬提索夫教授訪問記〉《藏緬語新論》298-312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8《二十世紀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書海出版社 1版1刷 太原
    TeN7鄭 縈
    1999〈金門官澳方言初探〉《金門暑期人類學田野工作教室論文集》37-56 台北
    TeN7鄭良偉
    1990《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版 台北
    1999〈台語口語及文言的稱呼語的語意、語法及社會動向分析〉(自印稿)
    2000〈台語文言及口語的稱呼語:從語言活力看語言類型和語族成份的分層、分工整合〉(自印稿)
    2005a〈記憶認知語法與語法模版簡介〉(自印稿)
    2005b〈NP模版上的直稱語含意體例〉(自印稿)
    2010a〈台語詩歌節奏音拍格律的視覺表記〉(自印稿)
    2010b〈現代書面語動力:口語結構與溝通需要〉華語環境中的語文教育國際會議 香港教育學院多元社會語文教育研究中心 10/22-23
    TeN7鄭良偉&田 原
    2000〈龍川客家方言中親屬稱謂的語法、語意特徵〉(自印稿)
    TeN7鄭良偉&陳菘霖
    2005〈代詞、回指語的演變──從台灣話、北京話代詞的通數、單數、多數、歸屬格、所有格看古代漢語的語法形式〉(自印稿)
    TeN7鄭祥福&洪 偉
    2001《科學的精神》上海三聯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Teng7鄧 軍
    2008《魏晉南北朝代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Teng7鄧守信
    1997〈指稱、照應及漢語的指示詞〉《台灣學者漢語研究文集・語法篇》453-471 天津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天津
    Teng7鄧榮坤
    1999《生趣客家話》武陵出版社 1版1刷 台北
    Teng7鄧曉華
    1993《人類文化語言學》廈門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廈門
    1994〈南方漢語中的古南島語成分〉《民族語文》3:36-40 北京
    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3:42-49 北京
    2000〈古南方漢語的特徵〉《古漢語研究》48.3:2-7 長沙
    2007〈論客家話的來源:兼論客畲關係〉《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43-50 學林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Teng7鄧曉華&王士元
    2009《中國的語言及方言的分類》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Thai3太田辰夫
    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紹愚、徐昌華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Thai3泰寧縣志編委會
    1993《泰寧縣志‧卷36‧方言》群眾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hiaN5程大學
    1976〈家庭制度之變遷與台語稱謂之變遷〉《台灣文獻》26.4, 27.1:271-297 台中
    ThiaN5程俊源
    2004〈「相同」與「相反」、「條件」與「方向」-台灣閩南語中[g-]聲母的新生〉《第五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7 靜宜大學中文系 沙鹿
    2001〈異文化的時空接觸-論閩南語中的底層詞彙殘跡〉《文化密碼-語言解碼》415-438 學生書局 初版 台北
    Thng湯廷池
    1982/1996〈國語詞彙的「重男輕女」現象〉《漢語詞法句法論集》59-65 學生書局 初版 台北
    Thou2土田滋&山田幸宏&森口恆一
    1991《台灣平埔族の言語資料の整理と分析》東京大學文學部言語研究室 東京
    Thou5涂春景
    2003《形象化客家俗語1,200句》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Tian5田惠剛
    1998《中西人際稱謂系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ing丁邦新
    1982/1998〈漢語方言區分的條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166-187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6/2008〈書評: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語言學論文集》291-298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0/2008〈漢藏系語言研究法的檢討〉《中國語言學論文集》414-423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2002/2008〈漢語方言中的“特字”──一致的例外〉《中國語言學論文集》157-166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Ting丁崇明&榮晶
    2000〈漢語與南方民族語言關係研究方法探析〉《語言文字學》1:32-37 北京
    Ting丁鳳珍
    1999〈Au5的外頭〉《台文罔報》30:1-3 台文罔報雜誌社 台北
    Tio7趙 加
    1991〈試探閩方言中的壯侗語底層〉《語言文字學》3:141-151 北京
    Tio7趙元任 等
    1948《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18 台北
    Tio7趙元任
    1980/2000《語言問題》商務印書館 1版4刷 北京
    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趙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石家莊
    Tio7趙日新
    2003〈徽語中的幾個本字〉《吳語研究:第二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62-366 上海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Tio7趙春金
    1994〈瑤語與漢語底層關係〉《新亞學術集刊》12:249-256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Tio7趙桐茂 等
    1991〈中國人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型的研究:中華民族起源的一個假說〉《遺傳學報》1:97-108 科學出版社 北京
    Tiong2長汀縣志編委會
    1993《長汀縣志‧卷37‧方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Tiong7仲素純
    1985〈達斡爾語的親屬稱謂〉《語言研究》8.1:196-204 武漢
    Tiong中央民族學院苗語研究室 編
    1987《苗瑤語方言詞彙集》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iong中原週刊社 編
    1992《客話辭典》中原週刊社 初版 苗栗
    1993《客家諺語》中原週刊社 初版 苗栗
    Tiong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語言研究所瑤語小組
    1961〈漢語在瑤族語言豐富發展中的作用〉《中國語文》10,11:62-71, 87 北京
    TioN張 敏
    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ioN張 琨
    1975〈苗瑤語比較研究〉《書目季刊》9.3:57-73 台北
    1999〈苗瑤語中的早期漢語借字(廩笠)〉《史語所集刊》70.1:283-288 台北
    TioN張民權
    1998〈「媳婦」考源〉《中國語文通訊》47:46-54 香港
    TioN張永言
    1983〈語源札記三則〉《民族語文》6:23-25 北京
    TioN張玉金
    2006《西周漢語代詞研究》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TioN張光宇
    1990〈福建畬字地名與畬話〉《切韻與方言》50-75 台灣商務印書館 初版 台北
    1993〈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語文研究》2:26-36 太原
    1994〈閩南方言的“siau5”字〉《方言》1:58-59 北京
    1996《閩客方言史稿》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初版1刷 台北
    1999〈東南方言關系綜論〉《方言》1:33-44 北京
    2000〈論條件音變〉《清華學報》新30.4:427-475 新竹
    2001〈論客家原義〉《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6-16 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中壢
    2004〈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韻母篇〉《清華學報》新34.2:513-550 新竹
    2010〈漢語語音史中的比較法〉《中國語文》4:321-330 北京
    TioN張光直
    1987/1999〈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起源問題〉《中國考古學論文集》206-226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1版1刷 北京
    TioN張均如
    1982〈廣西中南部地區壯語中的老借詞源於漢語“古平話”考〉《語言研究》2:27-37 武漢
    1986〈壯侗語族語音演變的趨向性、階段性、漸變性〉《民族語文》1:27-37 北京
    1987〈廣西平話中的壯語借詞〉《語言研究》1:185-189 武漢
    1988〈廣西平話對當地壯侗語族語言的影響〉《民族語文》3:51-56 北京
    1997〈臨高語借詞、讀書音的來源及語言相互影響〉《民族語文》1:18-21 北京
    TioN張屏生
    2001〈臺北縣石門鄉的武平腔客家話的語音變化〉《聲韻論叢》11:217-242 台北
    2003a〈台灣客家部份次方言的語音差異〉《第八屆國際暨第廿一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3-403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 高雄
    2003b〈雲林縣崙背詔安腔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變化〉《台灣語文研究》1.1:69-89 台北
    2007a《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一)》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b《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二)》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c《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三)》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2007d《台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冊四)》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再版 台南
    TioN張振興
    1992《漳平方言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3《台灣閩南方言記略》文史哲出版社 初版1刷 台北
    TioN張振興&蔡葉青
    1998《雷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南京
    TioN張啟煥、陳天福、程 儀
    1993《河南方言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開封
    TioN張清常
    1998〈《爾雅‧釋親》札記--論姐、哥詞義的演變〉《中國語文》2:137-141 北京
    TioN張盛龍
    1985〈從英漢親屬詞的語義成份對比看英漢古代親屬制度的差異〉《廣州師院學報》
    TioN張惠英
    2001《漢語方言代詞研究》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a《漢藏系語言和漢語方言比較研究》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2b《語言與姓名文化:東亞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2005《語言現象的觀察與思考》民族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ioN張萬起&劉尚慈 譯注
    1998《世說新語譯注》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TioN張燕娣
    2007《南昌方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Tong5唐 納
    1973〈瑤語勉方言中的漢語借詞〉《漢藏語言學論文選》賀嘉善 譯110-141 北京
    Tong5唐愛華
    2005《宿松方言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U2宇 曉
    1994〈中國苗族親子連名制初探〉《民族研究》5:57-64 北京
    Uan5袁家驊
    1960/2001《漢語方言概要》語文出版社 2版1刷 北京
    Uan5袁庭棟
    1994《古人稱謂漫談》中華書局 1版1刷 上海
    Uan5袁毓林
    1999/2004〈定語順序的認知解釋及其理論蘊涵〉《漢語語法研究的認知視野》7-41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1993/1997〈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語言的認知研究和計算》191-206 北京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Ui5韋 森
    2003《文化與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Un溫昌衍
    2002〈漢語方言中的“嫲”〉《漢語方言研究文集》161-166 暨南大學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2007〈論客家方言“嫲”的語源〉《南昌大學學報》38.3:143-145 南昌
    Un溫昌衍&溫美姬
    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中的近代漢語詞〉《嘉應大學學報》19.2:101-106 梅州
    Un溫美姬
    2009《梅縣方言古語詞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廣州
    Un溫美姬&溫昌衍
    2005〈“爸”“媽”讀音小考〉《古漢語研究》3:37-42 北京
    Un溫端正
    1996/2003〈晉語區的形成和晉語入聲的特點〉《方言與俗語研究──溫端正語言學論文選集》161-183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2000/2003〈晉語“分立”與漢語方言分區問題〉《方言與俗語研究──溫端正語言學論文選集》225-244 上海辭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Baxter, W. H.(白一平)
    2005 〈親緣性強於偶然性:古漢語與藏緬語的概率比較〉《漢語的祖先》115-151 王士元 編 李葆嘉 主譯 中華書局 1版1刷 北京
    Benedict, P. K.(白保羅)
    1942“Tai, Kadai, and Indonesian : a new alignment in Southeastern Asia.”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s. 44:576-601
    Bloomfield, L.(倫納德‧布龍菲爾德)
    1933/1997《語言論》袁家驊 等譯 商務印書館 1版3刷 北京
    Brown, P. & Levinson, S.(布朗&萊文森)
    1987“Politeness :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Brown, R. & Gilman, A.(布朗&吉爾曼)
    1987“The pronoun of power and solidarity.”American Anthropologidt 4:24-29
    Chao, Y. R.(趙元任)
    1956“Chinese Terms of Address”Langusge 32:217-241 New York
    Chen, T.S. & Shryock, J. K .
    1932“Chinese Relationship Term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4.4:623-669
    Cheung, S. H. N.(張洪年)
    1990“Terms of Address in Cantoneses”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18.1
    Chomsky, N.(諾姆・喬姆斯基)
    1966/1992〈生成語法的基本假設和目標〉《喬姆斯基語言哲學文選》1-12 商務印書館社 1版1刷 北京
    1997/2006〈語言與心智〉《喬姆斯基語言學文集》劉長青 譯 269-310 湖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1999/2006〈語言學大腦科學〉《喬姆斯基語言學文集》王文心 譯 521-538 湖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2002〈語言與腦〉《語言科學》1.1:11-30 徐州
    Chung, R. F.(鍾榮富)
    1996“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imited, Taipei
    1997“On syllable contraction”Proceeding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199-235 Taipei
    Crystal, David(戴維・克里斯特爾)
    2000《現代語言學詞典》沈家煊 譯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Fauconnier, G. & Turner, M.
    2003“Polysemy and conceptual blending.”Polysemy : Flexible Patterns of Meaning in Mind and Language. Mouton de Gruyter
    Fei, H. T.
    1936-7“The Problem of Chinese of Relationship Terms”Mounmenta Serica 2.1:125-148
    Fox, R.(羅竇・福克思)
    1979《親屬與婚姻》石磊 譯 劉斌雄 校訂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初版 台北
    Freedman, Maurice(莫里斯・弗里德曼)
    1970“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Stans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劉曉春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Gallin, B.
    1966“Kinship Terminology for Cousins Hsin Hsin Taiwan” 288-29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Hashimoto, Mantaro(橋本萬太郎)
    1973“The Hakka Dialect” 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s Press. New York
    Hasimoto Yue, Anne Oi-kan(余藹芹)
    1976“Substratum in Southern Chinese:The Tai connection”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 6:1-9
    Hsu, L. K.
    1942“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s of Relationship Term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44.2:248-256
    Jackendoff, R.(杰肯道夫)
    2002“Foundations of Language: Brain, Meaning, Grammar, Evolu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kobson, R.(雅柯布森)
    1958/2001〈類型學研究及其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貢獻〉《雅柯布森文集》66-76 湖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Jakobson, R., Fant, G., Halle, M.
    1952/2001〈語音分析初探──區別特徵及其相互關係〉《雅柯布森文集》王力 譯 186-247 湖南教育出版社 1版1刷 長沙
    Jurafsky, D.
    1996“Universal Tendencies in the Semantics of the Diminutive.”Languages 72.3:533-578
    Kripke,Saul
    1977“Seaker’s Reference and Semantic Reference”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Vol 2:255-276
    1980“Naming and Necessity”Th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roeber, A. L.
    1933“Process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5:151-157
    Kuhn, T. S.(托馬斯・孔恩)
    1962/1994《科學革命的結構》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 譯 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新1版1刷 台北
    Labov, W.(拉波夫)
    1975/2001“On the Use of the Present To Explain the Past”《拉波夫自選集》328-374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1994/2001“Expanding the Neogrammarian Viewpoint”《拉波夫自選集》396-440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Lakoff, G.(喬治・萊考夫)
    1987“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Worl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W. R.(羅納德•蘭艾克)
    1987/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s. 1&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Leech, Geoffrey(利奇)
    1981/2000《語義學》李瑞華 等譯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版5刷 上海
    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 London
    Lehmann, W. P.
    1992 “Histor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Routledge London Press. New York
    Li, Charles N. & Thompson, Sandra A.(李訥&湯珊笛)
    1983/1999《漢語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1版2刷 台北
    Li, F. K.(李方桂)
    1936/1973“Language and dialects of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1.1:1-13
    Maddieson, Ian
    1984“Patterns of sounds”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s Press, New York
    Matisoff, J. A.(馬提索夫)
    1973“Notes on Fang-kuei Li’s “Language and dialects of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1.3:471-474
    Miller, G. A.(喬治・米勒)
    1996/2003《詞的學問》洪 蘭 譯 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初版2刷 台北
    Morgon, Lewis. H.(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1964/1997《古代社會》楊東純 等譯 商務印書館 1版7刷 北京
    Norman Jerry & Mei T. L.(羅杰瑞&梅祖麟)
    1976“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some lexical evidence”Monumenta Serica 32:274-301
    Norman, Jerry(羅杰瑞)
    1979a“The verb“治”—A note on Min etymology”《方言》3:179-181 北京
    1979b“Chronological strata in Min dialects”《方言》4:268-274 北京
    1983“Some Ancient Chinese dialect words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3:202-211 北京
    1982/1990〈漢語與阿爾泰語互相影響的四項例證〉《音韻學研究通訊》舒志武 譯 8:27
    1988“Chinese”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s, New York
    1989/2003〈何謂客家話?〉《語言學論叢》28:341-365 項夢冰 譯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Pinker, S.(史迪芬・平克)
    1994/2004《語言本能──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洪蘭 譯 汕頭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汕頭
    Quirk, R. , Greenbaum, S. , Leech, G. &Svartvik J.
    1973“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London
    1985“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Longman, London
    Robins, R. H.(羅賓斯)
    2008《普通語言學導論》申小龍 等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Sagart, L.(沙加爾)
    1988“On GAN-HAKKA”《清華學報》新18.1:161-177
    1998“On Distinguishing Hakka and Non-Hakka Dialect”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 28:
    Sapir, E.(愛德華・薩丕爾)
    1921/1997《語言論》陸卓元 譯 陸志韋 校 商務印書館 新2版4刷 北京
    Saussure, F. de(弗迪南・德・索緒爾)
    1980/1996《普通語言學教程》高明凱 譯 商務印書館 1版4刷 北京
    2002《索緒爾第三次普通語言學教程》屠友祥 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Talmy, L.(托爾密)
    1985“Lexicalization patterns: 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3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約翰・泰勒)
    2003“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ing, Pang Hsin(丁邦新)
    1983“Derivation Time of Colloquial Min from Archaic Chinese”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54.4:1-14
    Trask, R. L.(特拉斯克)
    1996“Historical Linguistic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Press
    2000《語音學和音系學詞典》編譯組 譯 語文出版社 1版1刷 北京
    Ungerer, F. & Schmid, H. J.(弗里德里希・溫格瑞爾 & 漢斯・尤格・斯密特)
    2006/2009《認知語言學導論》彭利貞 等譯 復旦大學出版社 1版1刷 上海
    Wang, William S. Y. & Lian, C. F.(王士元&連金發)
    1994“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 chang : an interactional approach”Historical Linguistics : Problems and Prospectives Longman Press. London
    Wang, William S-Y.(王士元)
    1969“Competing Changes as Cause of Residue”Language 45.1:9-25
    Weller, Robert P.
    1981“Affines, Ambiguity and Meaning in Hokkien Kin Terms”Ethnology 20.1:15-29
    Westermarck, E. A.(韋斯得馬克)
    1922/2002《人類婚姻史‧一、二、三卷》李彬等 譯 商務印書館 1版1刷 北京
    Wierzbicka, Anna
    1984“Diminutives and depreciatives: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for derivational categories.”Quaderni di Semantica 5:123-130
    Yip, Moira(葉美娜)
    1988“Template Morphology and the Directionality of Association”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6.1:149-1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