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白育甄 |
---|---|
論文名稱: |
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 |
指導教授: | 張雪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9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生 、網路遊戲成癮 、心理社會發展 、學習與生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74 下載:28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的影響,以網路遊戲成癮的大學生為研究個案。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是以Chickering的七向度理論為主,網路成癮相關實證研究及學習與生活相關研究為輔,採質的研究,邀請六位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科系並曾經玩網路遊戲最少一年的大學生及研究生共同參與研究,透過深度訪談蒐集資料,並以開放性編碼方式分析所得資料。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網路遊戲成癮經驗歷程
1.網路成癮初期:網路之所以會使人深陷而不可自拔,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即是網路提供了不少連續增強與間歇性增強的安排方式,無論其為健康
行為或偏差行為。虛擬世界所具備強大的群聚功能,以及因為免除面對
面的尷尬等兩項特色是網路世界所散發的獨特魅力,亦是網路成癮初期
虛擬世界對參與者具備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之關鍵。
2.網路成癮中期:由於逐漸地駕輕就熟,研究參與者於成癮中期更積極於參與各種網路活動,擔任網路世界中重要的組織職位。而研究參與者皆
為在學的學生,所以其共同面臨的兩難問題表現在課業壓力與虛擬事務
在時間分配上的衝突。研究參與者在網路遊戲中得到高度成就感,加速
研究參與者對網路團體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的提升,正是讓他們持續沉迷
其中的關鍵。
3.網路成癮後期:研究參與者在經歷遊戲的不斷變更及現實與網路人際關係的變化後,在此時期開始萌生退出遊戲的想法。然而在虛擬世界中所
擁有的大批財富以及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回憶,造成參與者一直處在反反
覆覆、無所適從的兩難情境中,難以下定決心。唯有網路成癮者周遭發
生重大事件或改變,其嚴重性足以轉移成癮者的注意力,才有可能迫使
他們放棄虛擬世界而回到現實生活。
4.脫離網路成癮後:研究參與者認為自己在網路成癮的過程中,學到不少寶貴的經驗,趁這個機會好好自我反省、自我沉澱,也期望利用此一難
得的經驗,提升自身的人際關係應對能力以及處理事務的效率與效能。
(二)網路遊戲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影響
研究參與者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在網路遊戲,以犧牲現實生活其他事情,來達成其與網友多相處的目的,為此研究參與者對身邊的人、事、物顯的較不在乎,唯一關注的便是網路遊戲的發展情形。因此,研究參與者在學業方面的表現,研究生仍會分心於學業;大學生對學業比較放任,所以成績都比以往退步,但這現象仍無法引起研究參與者的重視。
(三)心理社會發展改變歷程
1.勝任感的持續增強:智能的增長、人際關係能力的提升。
2.情緒處理的發展:瞭解情緒並控制情緒表達。
3.從自主到互賴的發展:由依賴他人走向與他人互賴。
4.成熟人際關係的發展:包容與尊重能力提昇、與他人發展穩固親密關係。
5.自我統整的發展:由他主定向走向自信的自我認定。
6.目標設定的發展:瞭解自己、積極規劃未來發展。
7.整合感的發展:將價值內化並穩固成為個人價值觀。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網路成癮者、教育輔導人員方面,提出建議以改善現況,最後再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2003)。《網路咖啡與青少年身心之影響研討會論文》。臺北。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2004)。(http://eteacher.edu.tw/index0.htm)
王建楠(2004)。〈每天上網超過四小時小心網路成癮症〉。大紀元,2004/05/04。http://www.epochtimes.com/b5/4/5/4/n529203.htm
王郁文(2001)。《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勝欽(2001)。〈學校中設置網咖的研究〉。《資訊與教育》。特刊,頁319-324。
心靈園地(2003)。《網路精神科虛擬門診患者之網路成癮調查》。
(http://www.psychpark.org/bookstore/journal/IAD.htm)
朱浤源(2001)。《撰寫碩博士論文實戰手冊》。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
朱惠瓊(2003)。〈從網路成癮症談青少年網路人際互動〉。《諮商與輔導》。第206期,頁35-40。
吳雅容(1997)。〈焦點團體法在調查研究上的應用〉。《調查研究》。第3期,頁21-73。
吳淑瓊(1992)。〈焦點團體研究法〉。《研考雙月刊》。第16(1)期,頁44-50。
吳淑娟(2002)。〈青少年網路成癮及網路使用輔導策略〉。《師說月刊 》。第170期,頁40-42。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佳晉(2002)。《虛擬空間經驗與模擬式教學遊戲策略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吳姝蒨(1996)。《電腦仲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承翰(1999)。《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恩東(1998)。〈國內外網路遊戲型態與相關服務探討〉。《教學科技育與媒體》。第37期,頁41-54。
李偉斌(2001)。〈談「網路生活」與「網路成癮」〉。《輔導通訊》。第66期,頁46-51。
李雅萍(2002)。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
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41
邱絨軒(2004)。《沉迷網路遊戲高中生心理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秋雲(2003)。《網路戀情者個人特質與其網戀經驗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以正(2004)。〈成長與沉淪之間—網路,究竟是洪水猛獸或是新的契機〉。《學生輔導》。第86期,頁104-119。
林以正(2003)。〈「你真的知道你在做什麼嗎?--多元自我,自我概念確定性與網路成癮」〉。《輔導人員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之因應與挑戰—研討會》。
林芬柔(2002)。資策會電子商務應用推廣中心FIND。
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news_id=2047
周榮(1998)。《電腦角色扮演遊戲中的神話原型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研究:回顧與未來〉。《2000年社會變遷與兒童青少年學術研討會》,台北。
周倩、周榮(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
柯志鴻(2003)。〈網路遊戲缺乏自信者易上癮〉。中時電子報,2003/09/10。http://w26.tpe.yahoo.com/news/4247097.html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化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台北:巨流。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第74期,頁18-25。
高筱綺(1998)。《個人溝通風格對網路空間的認知及其個人網頁自我呈現之研究─以交通大學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頁27-45。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陳富添(2002)。《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評(2003)。〈台灣小魚,原創力衝浪國際!〉。《e天下雜誌》,第35期,頁85-87。
陳淑惠(1998a,3月)。〈「網路成癮症」之初探〉。《「Net,98 Taiwan-網路新紀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20。
陳淑惠(1998b)。〈上網會成癮〉。《科學月刊》,(29)6:頁477-481。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劃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北。
陳淑惠(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卷,3期,頁279-294。
陳淑惠(2004)。〈擬像世界中的真實心理問題?從心理病理實徵研究談起〉。《學生輔導》。第86期,頁16-33。
陳世運(2002)。〈網咖、寬頻網路、線上遊戲之共體關係〉。《資訊與電腦》。第258期,頁10-14。
黃 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第9期,頁161-200。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一玲(2002)。《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出版,頁141-146。
張雪梅(1996)。《學生發展-學生事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張老師文化。頁62-68。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張老師文化。
許龍君(2003)。《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郭欣怡(1998a)。《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欣怡、林以正(1998b)。〈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性與人際關係〉。《科學月刊》,29(6);頁469-476。
梁朝雲等(2001)。〈在學青少年使用網路行為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一二七》。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編。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沉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蘊哲,梁朝雲(2001)。〈網路成癮及其研究需求 〉。《視聽教育雙月刊 》。43卷第3期,頁2-12。
楊正誠(2003)。《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資策會(2004)。《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經濟部技術處Internet應用研究計畫。(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70)2004/3/17。
資策會(2003)。《2003年我國家庭資訊通信技術應用概況》。經濟部技術處Internet應用研究計畫。2003/12/25。(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65)
鄭石岩(2004)。〈青少年網路成癮與輔導〉。《學生輔導》。第86期,頁6-11。
翟本瑞(2001)。〈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第四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劉守信(2000)。《青少年研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恆信(1998)。《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魏麗香(2002)。《青少年沉迷網咖經驗及其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新彬(2003)〈網路族與心血管疾病〉。台北市網路新都市民健康網,2003/10/28。
http://www.healthcity.net.tw/library/library_content.asp?serial=1467&type=6
蕭銘均(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俊賢(2003)。〈網癮難戒親子關係疏離〉。中時電子報,2003/11/03。
http://www.ntpu.edu.tw/dropout/news/2003.11/11-03-1.htm
Babbie,Earl R.(1998),李美華(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Social Sciences - Research.,Social sciences-Methodology. 》。台北:時英出版社。
Don Tapscott(1998),陳曉開、袁世珮(合譯)。《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麥格羅希爾,頁294-295。
Esther Gwinnell(1999),何修宜(譯)。《愛上電子情人》。台北:商周出版,頁49-50。〈"Content"/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Modalities〉,
(http://www.linguistlist.org/issues/12/12-1332.html#1),2003/04/16。
二、英文部分
Baym,N.K.(1995).”The emergence of community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Thousand Oaks,p.138-163.
Brenner, V.(1977).”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80,879-882.
Chickering, A.W.& Reisser,L.(1993).Education and Identy(2nd ed).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Dahlberg, K. & Drew, N. (1997). ”Alifrword Paradigm for nursing research. ” Journal of Holistic Nursing, 15(3), 303-317.
Erikson, E.(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Egger,G.(1996).Internet and Addiction. Retrieved March 23,1998,from the World Wide Web : http://www.ifap.bepr.ethz.ch/~egger/ibq/iddres.htm
Gackenback, J.(1998). Psychology and Internet.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1996). ”Gambling on the Internet: A Brief Note. ” Journal of Gambling Studies, 12(4), 471-473.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se it really exi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NY: Academic Press.
Goldberg, I.(1996). ”Internet Addiction . ” 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supportgp.html)
Goldberg, I.(1998)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www.cog.brown.edu/brochure/People/duchon/humor/internet.addiction.html),1998/12/14.
Katz, J. E., & Aspden, P. (1997). ”A nation of stranger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12), 81-86.
Mehrabian(2003)."Content"/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Modalities,(http://www.linguistlist.org/issues/12/12-1332.html#1),2003/04/16。
Wallace(2001)。《網路心理講義》。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Suler, J.(1996). Cyberspace Romances. at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bvinterview.html.
Suler, J.(1998a).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March
3,199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1998b).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1998/12/14。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1998c).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at the "Palace",1998/12/15.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eatlife.html)
Suler, J.(1999). Cyberspace as Psychological Space. at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psychspace.html.)
Suler, J.(2002). The 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 at (http://www.rider.edu/~suler/psycyber/disinhibit.html.)
Young (1994).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 4th Edition, DSM-IV”,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Young (1998).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1998,John Wiley & Sons.
Wysocki, D. K. (1996). ”Somewhere Over The Modem: Self-disclosur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puter bulletin board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