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惠娟
論文名稱: 我國教師身分保障之研究
A Study of Status Security for Teach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紀俊臣
Chi, Chun-Che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0
中文關鍵詞: 教師身分保障專業自主講學自由工作權教師會權利救濟
英文關鍵詞: status securit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autonomy, academic freedom, working right, teachers' Association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教師之身分保障,擬藉由學理、法制及政策之比較與分析,達成以下各項目的:
    一、釐清教師之法律地位,為教師身分尋求合理的定位。
    二、探討現行教師身分保障相關法制之具體措施是否適切可行。
    三、確立教師專業自主權行使之範疇,研擬提昇教師專業素養之方法,以落實教師專業自主權之保障。
    四、分析教師會之任務與功能,並探討勞動三權-團結權、團體協約權、爭議(罷教)權對教師之可行性。
    五、探討教師權利救濟之制度,確立完整有效之救濟途徑。
    六、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可供教育相關單位參考之建議,並喚起教師對自身權益之重視。
    本研究之主要研究結論及發現如下:
    一、教師法建構公教分途,教師身分趨於明確化
    二、教師身分保障乃基於人性尊嚴之維護
    三、教師法規範教師身分保障之機制
    四、公教分途後,教師之保障法制似不如公務員
    五、中小學教師未能享有充分之專業自主權
    六、教師會功能不足,教師卻不得組織工會
    依據研究結論及發現提出主下列要研究建議:
    一、澈底檢討現行教育法規,重新建構教育法體系
    二、訂定教師專業自主之施行法規,明定專業自主權行使的範圍
    三、建構維持教師專業水準之終身進修機制
    四、強化教師會之團體協商功能,開放教師籌組工會
    五、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研究動機...................1 貳、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 壹、研究方法...................5 貳、研究架構...................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壹、研究範圍...................9 貳、研究限制...................10 第二章 教師之法律地位................12 第一節 教師在憲法上之保障.............12 壹、國家保障與監督................13 貳、講學自由之保障................16 第二節 教師在法律上之保障.............22 壹、教育基本法之規定...............22 貳、教師法之規定.................24 參、公務員相關服務法之規定............30 第三節 教師在司法院解釋上之保障..........39 壹、釋字三○八號之解釋..............40 貳、釋字第三八○、四五○號之解釋.........42 參、釋字第四六二號之解釋.............45 第三章 教師之基本權.................47 第一節 教師之專業自主權..............48 壹、教師專業自主的意涵..............49 貳、教師專業自主權的法理基礎...........54 參、教師專業自主權的內涵.............64 肆、限制教師專業自主的因素............67 伍、維護教師專業自主權之途徑...........70 第二節 教師之工作權................73 壹、工作權的涵義.................74 貳、工作權的範圍.................76 參、教師工作權的內涵...............79 第三節 教師之結社權................89 壹、教師組織之類別及功能.............91 貳、我國之主要教師組織..............92 第四章 教師身分之積極保障..............107 第一節 教師基本權之法制上積極保障.........111 壹、憲法上之積極保障...............111 貳、法律上之積極保障...............119 第二節 教師身分之保障原理-維護人性尊嚴......120 壹、人性尊嚴之意涵................121 貳、人性尊嚴為憲法之基本原則...........122 參、人性尊嚴於教師身分保障之涵義.........126 第三節 教師身分之保障方法及成效..........128 壹、結構面──權力重建..............129 貳、行為面──擴權增能..............134 參、程序面──專業生涯教育............138 第五章 教師身分之消極保障..............146 第一節 教師身分之法制上消極保障..........147 壹、公法上職務關係之保障.............147 貳、私法上僱傭關係之保障.............160 第二節 教師法對教師之消極保障機制設計.......176 壹、教師聘約之保障效力..............176 貳、教師之職位保障機制..............181 第三節 教師法對教師權益受侵害之救濟機制規範....184 壹、申訴制度...................186 貳、訴願.....................203 參、訴訟.....................207 肆、教師權利救濟之檢討..............210 第六章 教師身分保障之權利發展............213 第一節 公教分途之權利形成.............215 壹、源起─公務員基準法草案納入公立學校教師之爭議.215 貳、教師法公布施行-公教分途確立.........220 第二節 公私校教師合一規範之權利形成........222 壹、公私校教師合一規範之法理基礎.........222 貳、公、私校教師合一之發展趨勢..........226 第三節 教師勞工化之權利形成............228 壹、勞動關係的特質................228 貳、教師勞動三權之可行性.............230 第七章 結論.....................234 第一節 研究發現..................234 第二節 研究建議..................241 參考文獻.......................245 圖次 圖1-1:研究架構..................8 表次 表5-1: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149 表6-1:教師身分之權利發展趨勢..........213

    壹、中文部份
    丁志權(1995),〈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準則評析〉,《教師之友》,第37卷第5期,頁3-9。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1998),《教師權利與責任》,台北:師大書苑。
    方德隆(1996),〈師資培育多元化之挑戰:教師資格檢定、教育實習與教師聘任問題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37卷2期,頁75-86。
    毛連塭、林淑貞(1995),〈教師法的時代精神及其內涵〉,《國民教育》,36卷2期,頁5-9。
    王川玉(1998),〈教師的權利與義務〉,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台北:師大書苑,頁87-117。
    王玉麟(1996),〈由教師法的誕生探討教師權益與進修的重要性〉,《台灣教育》,552期,頁37-41。
    王為國(1995),《國小教師專業自主:一所國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家通(1995),〈教師的地位與權利〉,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篇,《教師權力與責任》,頁67-85。
    王家通(1996),〈教師法與教師專業〉,《教師天地》,83期,頁22-26。
    王惠玲(1999),〈工會組織之法理基礎探討〉,《中國行政》,66期,頁43-58。
    王浦傑(2003),〈行政程序法之內涵及其實際-由各行政行為作成之程序立論〉,《司法研究年報》,第23輯第16篇,司法院出版。
    卯靜儒(1991),《學校科層化及教師專業自主與專業自棄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司法院公報(1992),34卷12期,頁10-12。
    石文傑(1994),〈教師團體過去與未來〉,《教師人權》,58期,頁6-7。
    江志正(1996),〈淺談教師法的特色與影響〉,《國教輔導》,35卷3期,頁33~40。
    江志正(1996),〈淺談「教師法」的特色與影響〉,《國教輔導》,35卷3期,頁33-40。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台北:師大書苑。
    余德軒(1998),《公務員勞動基本權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老德(2003),〈教師組織工會與罷工權合適性之探討〉,《集體勞動關係法制-理論與實務之融合》研討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吳宗立(1996),〈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權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0期,頁71-75。
    吳庚(1999),《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書局。
    吳庚(2003),《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三民書局。
    吳庚主持(1990),《公務員基本法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吳忠基(1996),〈淺談教師法與教師之權利義務〉,《教育資料與研究》,10期,頁45-46。
    吳清山(1995),〈從教師法談教師權利與義務〉,《北縣教育》,第10期,頁11-15。
    吳清山(1995),〈教師法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之探析〉,《國民教育》,36卷2期。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2003),《教育法規: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鐵雄(1997),〈因應教師法變革,再創和諧校園倫理〉,《國教之友》,48卷4期,頁3-12。
    李弘仁(1993),《公務員勞動基本權-勞動三權之行使與限制-中日法制之比較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念祖(2002),《案例憲法(一)-憲法原理與基本人權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建良(2002),〈遭解聘的大學教授-公法與私法之區別〉,《月旦法學教室(3)公法學篇》,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建興(1996),〈教師培育法與教師法的精神與內涵〉,《教師實習與輔導》,2卷2期,頁1-4。
    李復甸(1992),於〈教師之基本權利與義務應該納入公務員基準法嗎?〉座談會之發言,《師說》,48期,頁10~29。
    李惠宗(1997),《憲法要義》,台北:敦煌書局。
    李惠宗(1999),《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台北:韋柏文化公司。
    李華民(1993),《人事行政論》,台北:中華書局。
    李震山(1999),《行政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震山(2000),《人性尊嚴與憲法保障》,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李錫津(1996),〈教師法的時代意義〉,《職教園地》, 11期,頁24-30。
    李鴻禧(1986),《違憲審查論》,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沈 六(1998)〈教師的專業道德〉,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頁279-308 。
    沈姍姍(1995),〈教師專業與教師權利關係之探討〉,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頁173-185,台北:師大書苑。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和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第9期,頁103-128。
    沈姍姍(1997),《教師專業與教師自主權之社會探討》,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NSC85-2413-H-134-010。
    沈春生(1998),《中美日三國教師組織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紹銘(1991),《教師聘任契約之研究──法源,性質與教師之權利與義務》,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世珍(2001),《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理論與實際》,國立台北大學法學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周志宏(1989),《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法律。
    周志宏(1995),〈從教師法看教師組織及權益保障制度〉,《國民教育》,第36卷第2期,頁22-24。
    周志宏(1996),《教育基本法立法必要性之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稻鄉出版社。
    周志宏(1999),〈社會權-總論、教育權〉,《月旦法學》,48期,頁127-135。
    林子儀(1992),《美國學術自由法制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林天佑(1996),〈學校教師會與學校行政:競爭與合作?〉,《教育資料與研究》,8期,頁18-19。
    林本炫等(1997),《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台北:業強出版社。
    林俊成(1997),〈教師聘任制度的危機與轉機〉,《國教輔導》,37卷2期,頁51-57。
    林威志(1997),《我國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申訴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紀東(1980),《中國行政法總論》,台北:正中書局。
    林紀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林紀東(1998),《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林海清(1998),〈教師會組織的角色定位及運作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12期,頁192-208。
    林彩岫(1987),《國民中小學教師專業自主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林 斌(2004),《教師會集體協商制度之規劃研究-衝突管理途徑之應用》,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 煌(2001),《我國中小學教師終身進修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邱駿彥(1998),<勞動基準法上勞工之定義>,劉志鵬、黃程貫主編《勞動法裁判選輯》,台北:月旦出版社。
    侯志翔(2003),《我國公立中小學教師勞動基本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惠芬(2001),大專教師申訴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紀俊臣(1997),《民主、法治與教育》,台北:時英出版社。
    范乃中(1996),《論教師的教育自由》,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夢群(1994),〈美國教師申訴制度之研究〉,《美歐月刊》, 9卷5期,頁144-153。
    秦夢群(1996),〈美國教師工作權之研究-以法院教師解聘判例為主〉,《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2期,頁21-62。
    翁豐珍(1995),《我國教師組織專業團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強華(1998),〈明日的教師與明日的學校〉,輯於《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台北:師大。
    高新建(191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涂懷瑩(1980),《行政法原理》,作者自行出版。
    張民杰(1996),〈我國與美國教師申訴制度之比較〉,《國教輔導》,36卷2期,頁48-53。
    張苙雲(1993),《社會組織》,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張家洋(1989),《行政法》,台北:三民書局。
    張容雪(1999),《學校教師會運作情形之之研究-以台北縣市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益銘(1995),《大學教師權利之保障》,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清濱(1996),〈教師進修?邁向專業化的途徑〉,《研習資訊》, 13卷6期,頁2-9。
    張鈿富(1986),《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張曉玲(1998),《從基本權利觀點論我國中小學教師之教學自主》,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1991),《教師法草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95),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規選輯,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98),《健全教師終身進修制度》,教育部部務會議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1998.4.1,未出版)。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99),《健全師資培育與教師進修制度中程計畫》(八十七年七月至九十二年六月)。行政院88年10月1日台八十八教三字第三六二一七號函核定。
    教師法案上、下輯(1995),立法院法律案專輯第182 輯,立法院秘書處。
    許育典(2002),《法制國與教育行政》,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許宗力(1992),〈教師與特別權力關係〉,《師說》,44期,頁16-20。
    許宗力(1999),《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
    許宗力(2000),〈行政處分〉,翁岳生編《行政法》上冊,頁539-629。
    許慶雄(1992)《社會權論》,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許藤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燦(1997),《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對教師組織之態度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志華(1992),〈美國勞資仲裁〉,《憲法時代》,9卷1期,頁51-65。
    陳昇旭(1993),《我國團體協約內容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憙(1980),《教育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陳美玉(1996),〈專業自主教師的角色意涵〉,《教師天地》, 81期,頁63-69。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
    陳美玉(1999),《教育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清秀(1997),〈憲法上人性尊嚴〉,《現代國家與憲法一著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順和(1992),《我國中小學教師之權利義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順和(1996),〈淺釋教師法〉,《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期,頁34-37。
    陳新民(1983),〈論「憲法委託」之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29期,頁197-236。
    陳新民(1995a),《中華民國憲法評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新民(1995b),《行政法學總論》。
    陳新民(1998),〈基本人權保障五十年〉,《月旦法學》,36期,頁123-127。
    陳新民(1999),《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上冊,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陳麗華(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繼盛(1994),《勞工法論文集》,台北:陳林法學文教基金會。
    陳繼盛(1979),《勞資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傅啟學(1980),中國政府,台北:商務書局。
    傅瑜雯(1993),《我國教師組織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富源(1997),《學校教師會與教師專業自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梅英(1996),〈從教師法談教師組織的困境〉,《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期,頁15-17。
    湯堯、楊惠琴(2000),《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會組織與運作功能之研究》,教育部八十八年度研究專案,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出版。
    湯瑞雪(2001),《國中教師角色轉變之研究-國家權力與教師專業自主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德宗 (1981),《公務員之權利保護與身分保障》,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舒緒緯(2003),〈台灣地區教師會教育專業權運作之探討〉,輯於楊深坑主編,《各國教師組織與專業權發展》,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頁397-426。
    馮 蘋(1997),〈從教師法談教師專業自主與學校教師會〉, 《教育實習輔導》, 3卷2期,頁33-36。
    黃正芳(1997),《論國民小學教師權益之保障》,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收錄於《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頁617-637。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的分析〉。載於《師大教育研究所輯刊》,第28輯,頁91-150。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俊彬(1997),《國小教師權利與義務及聘任契約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炳煌(1995),〈讓教師自主才能提昇專業素質〉,輯於《教師人權》,第72期,頁6。
    黃得翔(2001),《我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權保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清和(1983),《我國現行訴願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順(1992),〈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組織及活動推展〉,《台灣教育》,第500輯,頁15-19。
    黃程貫(1989),〈勞資爭議法律體系中之罷工的概念、功能及基本法律結構〉,《正大法學評論》,39期。
    黃程貫(1996),《勞動法》,台北:空中大學。
    黃越欽(2001),《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黃嘉莉(2003),《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錦堂(2001),〈行政契約法主要適用問題之研究〉,行政契約學術研討會報告資料,台北:台灣行政法學會。
    楊桂杰(1993),〈教師罷教權之探討-制訂教師法爭議問題研究〉,《立法院院聞》,21卷1期,頁81-97。
    楊深坑(2000),〈迎接二十一世紀新專業主義之建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的教育願景》,頁41-56,台北:揚智。
    董保城(1992),〈教師身分之我見〉,《師說》,48期,頁30-35。
    董保城(1993),〈德國教育行政「法律保留」之探討-我國國民教育法修法之芻見〉,輯於《當代公理論法,翁岳生教授祝壽論文集》,頁517-536,台北:月旦出版社。
    董保城(1995),〈論教師法「教師輔導與管教」〉,《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頁117-133。
    董保城(1996),〈師生權利與義務〉,《教育論壇》,第10期,頁29-33。
    董保城(1997),《教育法與學術自由》,台北:月旦出版社。
    董保城(2001),〈教師權益救濟之相關問題〉,輯於《訴願新制專論暨研討會實錄》,頁141-158。
    董保城、秦夢群(1994),《教師權益申訴制度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全國教育會之研究。
    廖義男(1998),〈評析司法院大法官對「依法行政原則」之解釋-專論法規命令之違憲審查〉,輯於李建良、劉孔中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務實》,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出版。
    銓敘部(1990),〈合理界定公務員定義與範圍之研究-對公務員基準法(草案)適用範圍是否周延之探討〉,研究發展會報。
    劉春榮(1998),〈教育鬆綁潮流中的教師專業自主〉,《教師天地》,第95期,頁30-38。
    劉炳華(1997),《教師培育與權利》,台北:稻鄉出版社。
    劉興漢(1992),〈教師法定身分學術研討會〉之發言,《師說》,52期,頁18-51。
    劉鐵錚(1998),《大法官會議不同意見書之理論與實際》, 台北:月旦出版社。
    歐用生(1995),〈教師法的內涵及其因應〉,《師友》,342期,頁38-43。
    蔣次寧(1999),〈從務實法展論釋憲效力〉,《法令月刊》,48卷,6期,頁8-16。
    蔣興儀(1997),《權利、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志方(1992),〈從大學任務論私立大學之學術自由與應有之制度〉,《憲政時代》17卷4期。
    蔡志方(1993),〈論我國教師之權利救濟制度〉,《師說》53期,頁6-17。
    蔡志方(1995),〈學校教師在教育法制上的權利與義務〉,《師說》,第84期,頁21-27。
    蔡志方(1998),〈論各級學校教評審行為之法律性質及其救濟〉,《月旦法學雜誌》,41期,頁115-125。
    蔡志方(2001),《行政救濟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蔡秀卿(2000),〈論公務人員人事行政程序之保障〉,《人事行政》,132期,頁20-28。
    蔡宗珍(1999),〈人性尊嚴之保障作為憲法基本原則〉,《月旦法學》,45期,頁95-108。
    蔡炳坤(1997),〈牽動教育改革方向的時代三法:細說「大學法」、「師資培育法」與「教師法」〉,《教育實習輔導季刊》,3卷2期,頁3-8。
    蔡培村(1997),〈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之研究〉,輯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師範教育的挑戰和展望》,頁241,台北:師大書苑。
    蔡靚婷(1998),《我國教師行政救濟途徑-申訴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 民(1995),《集體協商與勞資關係》,台灣省勞資關係協會。
    衛 民(1999),〈從勞動三權觀點論公共部門教師會協商權與罷工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卷2期,頁265-299。
    衛 民(2000),〈公立大學教師申訴制度分析-論升等案與大法官釋字第四六二號解釋〉,《台大法學論叢》,34卷,4期,頁37-74。
    衛民、許繼峰(2003),《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鄭玉波(1981),《法學緒論》,台北:三民書局。
    盧增緒(1992),〈教師是專業人員嗎?〉,收錄於瞿立鶴編著,《教師法定身分權》,全國教育會出版。
    賴金河(1996),〈從教師法看教師會的功能與運作〉,《北縣教育》,第15期,頁17-20。
    薛化元(1997),《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以台灣中小學教師為中心》,台北:業強書局。
    薛化元、周夢如(1997),〈父母教育參與的權利與限制,以國民教育階段為中心〉,《國民教育》,37卷,6期。
    薛化元等(1994),《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稻鄉出版社。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鋒出版社。
    謝文全(198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景出版社。
    謝文全(1993),《學校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謝瑞智(1996),《教育法學》,台北:文笙書局。
    謝瑞智(2000),《憲法新論》,台北:正中書局。
    鍾任琴(1994),〈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35卷3期,頁29-35。
    瞿立鶴(1992),〈教師法草案之評議〉,《師說》,49期,頁5-11。
    瞿立鶴(1992),〈論我國公教分途人事法制史之分期與演進〉,《師說》,52期,頁2-9。
    瞿立鶴(1993),〈論教師權利與教師權利救濟〉,《教師申訴制度相關法令及論文選輯》,台北:業強出版社。
    顏厥安、周志宏、李建良(1995),《教育法令之整理與檢討-法制國原則在我國教育法制中之理論與實踐》,行政院教改會。
    魏千峰(1989),《學術自由-中美法制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鄺執中(1999),《我國小學教師任用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龐建國(1993),〈從國家之性質與作用論公立學校教師法定身分〉,《師說》,53期,頁38-43。
    羅志淵(1970),《中國憲法釋論》,台北:商務書局。
    蘇俊雄(1972),《大學的任務與政治革新》,台北:寰宇書局。
    蘇俊雄(1993),〈教師工作特性與教師法律地位〉,《師說》,53期,頁19-25。
    貳、英文部份
    Blase, J. & Anderson,G.L.(1995),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Cassell.
    Clune, W.H. & Witte, J.F. edited (1990), Choice and Control in American Education Volum 1:The Theory of Choice and Control in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Derrick, D.C. (1984),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he Bartlesville Public Schools’ Instructional Skills Program on Teacher Anxiety and Teacher Autonomy. Ed. D. dissertation, The Northeastern Oklahoma State College, Tahleguah.
    Eisenhower, R.W. (1976), Grievance procedu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23774.
    Feir, R.E. (1985), The Structure of School: Teachers and Authority, ERIC Document ED 257806.
    Irwin, J.W. (1996), Empowering Ourselves and Transforming Schools-Educators Making A Differenc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Jessup, D.K .(1985), Teachers, Unions, and Change. N.Y.: Praeger Publishers 2.
    Kochan, Thomas A., & Katz, C.H. (1988),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Industrial Relation:from Theory to Policy and Practice.Homewood,IL:IRWIN.
    Kornhauser, W. (1963), Scientist in Industry. LosAngel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nkshear, C.(1995), Afterword: Some Reflections on ‘Empowerment’. In Mclaren, P.L. & Giarelli, J.M. edited,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eiter, J.C.(1977),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Experience of Autonomy in Schools.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ackard,J.S. (1976), The Norm of Teacher /Equality:Measurement and Findings. ERIC Document ED 143135.
    Samules,J.J. (1970),"Infringement on Teachers'Autonomy."
    Urban Education. Vol.5,pp.152-170.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71),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G.andC.Merriam Company, Publishers.
    Wilensky, H.L. (1964),"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0,No.2, pp.137-15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