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慕真 TÂN, Bō͘-Chin |
---|---|
論文名稱: |
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 The Origins of Pe̍h-ōe-jī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賀安娟
Heylen, An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2 |
中文關鍵詞: | 白話字 、台語 、教會羅馬字 、台語文運動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台灣教會公報》 、台灣宣道社 、白話字時代(1885-1969) 、台灣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Pe̍h-ōe-jī, Tai-gi, Church Romanization, Written Taiwanese Movement,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Taiwan Church News, Taiwan Missionary Society, The Age of Pe̍h-ōe-jī (1885-1969), Taiwanese literatur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5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2 下載:9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白話字為研究主題,探討白話字從十九世紀至今百餘年來的發展,分析白話字在麻六甲的起源,在中國廈門的形成,以及在台灣從清末、日治時期,到戰後的發展。透過白話字於不同時期的歷史梳理與分析,本文指出,白話字在台灣的發展主要呈現兩條主要的脈絡:一為從1865年開始,由英國長老教會的宣教師所發展的白話字運動 ── 這條主線在教會內穩定的發展,從日治時期延續到戰後,直到1969年國民黨政府全面禁止白話字為止;另一條脈絡源於日治時期的1920年代,白話字運動與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相結合,並在戰後1950年代由台灣省議員所接續,此後因為高壓的國語政策而沉寂,直到1980年代才在政治解嚴的風潮下,隨著台語文運動而再次出現於台灣社會。這兩條脈絡顯示出白話字在台灣的發展轉變為:(一)推動者:從西方宣教師轉變為台灣本地知識份子,(二)訴求對象:從長老教會的信徒,擴及至台灣社會大眾,(三)推動目的:從傳揚基督教,達成信仰教育,改變為以普及知識,達成社會教育,(四)認同取向:從對基督教的信仰認同,發展為對台灣民族的認同。從這些轉變的過程顯示出白話字一開始作為西方宣教師創制的文字系統在台灣本土化的痕跡。
從1885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創刊開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就開創了以白話字閱讀、書寫、出版、傳播的時代,直到戰後的1969年為止。在長老教會的推動下,白話字已經穩固的成為基督徒社群共通的文字。在1885年至1969年這段台灣的「白話字時代」中,以白話字出版之書籍、刊物,總數量至少近千冊,內容涵蓋了文學藝術、宗教信仰、歷史文化、兒童教育、醫學知識等領域。這些成果顯示,以白話字所構築的知識體系已然健全,並成熟的體現在各領域。白話字除了是教會信徒領受基督信仰的文字工具外,也是台灣人以台語獲取各種現代化知識的重要途徑。
本文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指出「白話字傳播圈」的概念 ── 從十九世紀白話字的傳播路線來看,首先是從南洋的麻六甲(1820年代),繼而到中國廈門(1850年代),最後來到台灣(1865年代)。就歷史的進程而言,台灣居於「白話字傳播圈」的末端。然而,經過百餘年來歷史的發展,隨著東南亞華人和中國閩南人的政治情勢、族群結構、語言式微、宗教信仰等主客觀因素,福建話和閩南話的白話字在當地並未有穩定和長足的發展。相較於此,1980年代後,隨著台語文運動的成果,使得台灣在白話字上取得優勢和主導權,逐漸躍居為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閩南的白話字輸入中心。換言之,台灣從歷史上「白話字傳播圈」的末端,逐漸發展成為具有「白話字傳播圈」中心的條件。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e̍h-ōe-jī sinc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o analyze its origins in Malacca, its formation in Amoy,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the sunset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post-war period.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h-ōe-jī indicat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e̍h-ōe-jī in Taiwan has two major contexts. The first is that starting from 1865, the preacher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led a stable Pe̍h-ōe-jī Movement,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had extended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until 1969, when the KMT government imposed a ban on the Movement. The second context began in the 1920s, when Taiwan was under Japanese rule; the Pe̍h-ōe-jī Movement started to resonate with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Taiwan, which was continued in the 1950s by parliamentarians of the Taiwan Provincial Council. However, the Movement became silent after the government enforced its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It was not until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he 1980s when the Pe̍h-ōe-jī Movement experienced a revival in Taiwan society.
These two contexts demonstrate the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h-ōe-jī in Taiwan: (1) Promoters: The leaders have changed from being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Taiwan to being local intellectuals. (2) Target Audience: Users have expanded from the believers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to the Taiwan public. (3) Purpose: The aim of the Movement has changed from spreading Christianity to popularizing knowledge to facilitating social education. (4) Identification Orientation: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hristian faith has chang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The process of these changes shows the marks of localization of an orthography in Taiwan that has started from the creation and use of the Pe̍h-ōe-jī Writing System in church activities by Western missionarie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Taiwan Prefectural City Church News in 1885,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had already initiated the age of using Pe̍h-ōe-jī to read, write, publish, and communicate until 1969. The Pe̍h-ōe-jī Writing System, under the Presbyterian Church’s promotion, had established a solid common language within Christian communities. The Age of Pe̍h-ōe-jī in Taiwan, from 1885 to 1969, saw nearly a thousand books and other documents published in Pe̍h-ōe-jī, covering the fields of literature, arts, religion, history, culture,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medicine, among others. These achiev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e̍h-ōe-jī Writing System had been sound and mature and reflected in many fields of knowledge. At that time, the Pe̍h-ōe-jī Writing System was not only a critical tool for church followers to receive and accept Christiani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approach for Taiwanese to acquire a variety of modern knowledge.
Another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to point out the concept of the “Pe̍h-ōe-jī Writing Diffusional Sphere.” Viewing the routes of the spread of Pe̍h-ōe-jī start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diffusion took place from Malacca (1820s) of Southeast Asia to Amoy (1850s) in China, before finally arriving in Taiwan (1865).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history, Taiwan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diffusion circle of Pe̍h-ōe-jī. However, 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the Pe̍h-ōe-jī of Hokkien and the Minnan dialects was unstable and unexpansive, resulting from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 including political situations, ethnic structures, language loss or obsolescence, religions, and so on, of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and of Minnan people in China. Comparatively, with the achievement of the language movement after the 1980s, Taiwan has acquired advantage and dominance in the diffusion of Pe̍h-ōe-jī and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the center for sourcing Pe̍h-ōe-jī knowledge for the people of Singapore, Malaysia, and the Southern Min of China. In other words, Taiwan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tself into the center of “Pe̍h-ōe-jī Writing Diffusional Sphere” from the end of a diffusion course.
一、檔案與史料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Peranakan books in Romanized Malay(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Tâi-oân Kàu-hoē Kong-pò《台灣教會公報》,1885年-1969年。
The Chinese Repository《中國叢報》
The Chinese Recorder《教務雜誌》
The Messenger and Missionary Record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使信月刊》
The Handbook of the England Presbyterian Mission in South Formosa《台南教士會議事錄》
《台灣省政府公報》
二、外文文獻
Alexander, David (亞大偉) (2013)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Elihu Doty and John Van Nest Talmage: Pioneers of Pe-oe-j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wanese Romanization,Tainan, 18-19 May, unpublished paper.
Band, Edward (1936) Barclay of Formosa. To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 (1948) 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1847-1947. London: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Barclay, Thomas (1923) Supplement to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Amoy. Missiona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Tainan: Formosa .
Breitenbach, Sandra (2008) Missionary Linguistics in East Asia. The Origins of
Religious Language in the Shaping of Christianity.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Campbell, William (1889)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 London.
──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
── (1913) A Dictionary of the Amoy Vernacular Spoken through the Prefectures of Chin-Chiu, Chiang-Chiu and Formosa. London.
── (1915) Sketches from Formosa. London.
Donald, Winford(2003)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 New York:Blackwell.
De Jong, Gerald F (1992) The Reformed Church in China 1842-1951. Eerdmans,
Grand Rapids: Michigan.
Doty, Elihu (1853) Anglo-Chinese Manual With Romanized Colloquial in The Amoy
Dialect. Canton: S Welles Williams.
Douglas, Carstairs (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with the Principal Variations of the Chang-Chew and
Chin-Chew Dialects. London.
Fagg, John Gerardus (1894) 40 years in South China, The Life of Rev. John Van Nest
Talmage, D. D. New York, Anson D.F: Randolph & Co.
Heylen, Ann (2001) “Missionary Linguistics on Taiwan, Romanizing Taiwanese:
Cod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ictionaries in Southern Min
(1837-1923)” In Ku Wei-ying and Koen De Ridder (eds) Authentic Chinese
Christianity: Preludes to its developments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pp. 135-174.
── (2001) “Missionary Linguistics on Taiwan: Dutch Language Policy and
Early Formosan Literacy (1624-1662)” In Ku Wei-ying (ed.) Missionary
Approaches and Linguistic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pp. 199-251.
──(2012) Japanese Models,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ilemma of Taiwanese
Language Reform.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 (2012) “Cai Peihuo and the Romanization movement in colonial Taiwan ”《母語文學tī母語教育中ê角色》In 2006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aiwan Romanization (2006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 pp. 340-363.
Johnston, James (1897) China and Formosa, The story of the Mission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 London: Hazel, Watson and Viney.
Klöter, Henning (2003) “The History of Peh-oe-ji”In Tâi-oân Bîn-chok Phó-lô Tāi-chiòng ê Gí-bûn-Pe̍h-ōe-jī(台灣民族普羅大眾ê語文-
白話字), Ko-hiông: Tâi-Oân Lô-má-jī hia̍p-hōe(高雄:台灣羅馬字協會), pp. 29-44.
── (2008) “The Chinese language through the eyes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A
Hokkien grammar oh the 17th century” In Yuntech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漢學研究集刊)Vol.7, pp. 95-118.
── (2010) “Dialect contact between Overseas Chinese in Manila, documented
in Southern Min research by Western missionaries in the 17th century” In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aiwanese Languages and Teaching(第八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pp. 1-13.
Ku, Wei-ying (ed.) (2001) Missionary Approaches and Linguistic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Lovett, Richard (1899) The History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1795-1895 vol. II. London: Henry Frowde.
Latourette, Kenneth Scott (1929)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London: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Lau, Ernest (2008) From Mission to Church: The Evolution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1885-1976. Singapore. Armour Publishing Pte Ltd.
MacGowan, John (1869) A manual of the Amoy colloquial. Hong Kong: De
Souza & Co.
Medhurst, Walter Henry (1837) A Dictionary of the Hok-kee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Published in Batavia, printed in Macao: East India’s Company Press.
── (1838) China; Its state and prospects. Boston: Crocker & Brewster.
Murray, William (1921) ”Religious Singapore” In Walter Makepeace (eds.) One Hundred Years of Singapore. London: John Murray, vol.2, pp. 235-277.
Pitcher, Philip Wilson (1893) Fifty years in Amoy: A History of the Amoy Mission.
New York: Reform Church in American.
── (1909) In and about Amoy: Some Historical and other facts connected
with one of the open ports in China. Shanghai: The Methodist Publishing House.
Talmage, John Van Nest (1894) E-mng-im e Ji-tian. Amoy.
Tomalin, Marcus (2011) ‘And he knew our language’ Missionary Linguistics on the
Pacific Northwest Coast.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arnshuis, A. Livingston, de Pree (1911) Lessons in the Amoy Vernacular. Amoy.
Wylie, Alexander (1867)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Giving a List of their Publications and Obituary Notices of the Deceased.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Wee, Peter (2009) A Peranakan legacy: The Heritage of the Straits Chinese. Singapore: Marshall Cavendish Editions.
Zwartjes, Otto and Even Hovdhaugen (eds.) (2003) Missionary Linguistics/ Linguistica Misionera.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Oslo, 13-16 March 2003.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Zwartjes, Otto and Cristina Altman (eds.) (2005) Missionary Linguistics/Linguistica Misionera II.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Sao Paulo, 10-13 March 2004.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Zwartjes, Otto, Gregory James and Emilio Ridruejo (eds.) (2007) Missionary Linguistics/Linguistica Misionera III. Morphology and Syntax.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hird and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Hong Kong, Macau, 12-15 March 2005, Valladolid, 8-11 March 2006.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Zwartjes, Otto, Ramon Arzapalo Marin and Thomas C. Smith-Stark (eds.) (2009) Missionary Linguistics/Linguistica Misionera IV. Lexicography.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Merida, Yucatan, 14-17 March 2007.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井川直衛編,1936年9月,《バアクレイ博士の面影》,台南:基督教真理社。
村上玉吉編,1934年,《南部台灣誌》,台南州共榮會。
村上嘉英,1966年,〈プロテスタント宣教師の閩南語研究-異民族傳道と言語の問題〉,《日本文化》44:52-72。
張洪南,1923年,〈誤解されたローマ字〉,《台灣》4:5。
森田建嗣,2013年,〈戰後台灣における教會ローマ字の維持と繼承〉,《台灣學誌》第七期,頁1-20。
三、台文、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育德原著、黃國彥譯,1993年,《台灣話講座》,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方師鐸,1965年,《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社出版。
方耀乾主編,2009年10月,《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高雄:台文戰線雜誌社。
巴克禮 (Barclay, Thomas),2005年,《巴克禮作品集》,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甘為霖原著,2009年,林弘宣、許雅琦、陳珮馨譯,阮宗興校註,《素描福爾摩沙:甘為霖台灣筆記》,台北:前衛出版社。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著,1965年6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1988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九十年史》,台南: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1990年5月,《要永遠紀念在這裡所發生的事-台灣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設教九十二週年暨建堂七十二週年紀念冊》,台北:濟南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榮教會,1993年2月,《北榮教會四十週年紀念特刊》,嘉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榮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榮教會,2003年4月,《「承諾」北榮設教五十週年特刊》,嘉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北榮教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霧峰教會,2005年12月,《霧峰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九十週年紀念特刊》,台中霧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霧峰教會。
台灣羅馬字協會,2003年12月,《台灣民族普羅大眾ê語文-白話字》,高雄:台灣羅馬字協會。
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化協會會報第三號-台灣文化叢書》復刻本,2011年10月,台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文化協會會報第四號-台灣之文化》復刻本,2011年10月,台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何丙仲譯,華腓力原著,2009年11月,《廈門縱橫—一個中國首批開埠城市的史事》,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
何丙仲譯,2010年5月,《近代西人眼中的鼓浪嶼》,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少蘭譯,谷勒本原著,1986月1月,《教會歷史》,香港:道聲出版社。
李嘉嵩,2009年1月,《一百年來-事奉與服務的人生》,新竹:大揚印刷公司。
李勤岸譯註(賴仁聲原著),2009年,《An娘ê目屎》,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譯註(賴仁聲原著),2009年,《疼你贏過通世間》,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譯註(鄭溪泮原著),2009年,《出死線》,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2010年,《白話字文學:台灣文化kap語言、文學ê互動》,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譯註(賴仁聲原著),2011年,《刺仔內ê百合花》,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譯註(賴仁聲原著),2011年,《可愛ê仇人》,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勤岸譯註(蔡培火原著),2011年,《十項管見》,台南:開朗雜誌社。
李穎,2011年12月,《來華西方人與晚清廈門社會》,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
呂興昌,2003年12月19日,「台灣白話字文學資料蒐集整理計畫」期末報告書(共7冊),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吳學明,2003年11月,《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南:人光出版社。
吳學明,2006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吳學明,2007年,《近代長老教會來台的西方傳教士》,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吳帖,1970年8月,《我的記述》,財團法人素貞興慈會。
林柏維,1993年6月,《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出版社
林柏維,1996年6月,《文化協會的年代》,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林獻堂著,許雪姬、周婉窈主編,2003年,《灌園先生日記(五)一九三二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
林金水主編,2003年,《台灣基督教史》,中國北京:九州出版社。
林金水等,2006年,《福建基督教史初探》,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林鴻信,2006年2月,《認識基督宗教》,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
林世岩,2014年12月,《廈門話白話字簡明教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周之德,1934年4月,《閩南倫敦會基督教史》,中國:閩南大會出版。
洪惟仁,1986年11月,《回歸鄉土回歸傳統》,台北:自立晚報社。
洪惟仁,1992年2月,《台語文學與台語文字》,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1992年2月,《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
洪惟仁主編,麥都思編,1993年,《福建方言字典》,《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3》,台北:武陵出版社。
洪惟仁主編,杜嘉德編,1993年,《廈英大辭典》,《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4》,台北:武陵出版社。
洪惟仁編著,1993年,杜嘉德編‧巴克禮補編《廈英大辭典》(閩南語經典辭書匯編:第四冊),台北:武陵出版社。
洪卜仁、詹朝霞,2011年,《鼓浪嶼學者》,中國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胡民祥,2009年10月,〈台灣文學史書寫的民族母語文學論〉,《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頁15-37。
孫慧民、王星譯,唐納德.德雷德戈德原著,1944年,《基督教史》,台北:桂冠出版社。
孫耀光,2001年,《在祂手中:新加坡教會史1819-1992》,新加坡: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華文組。
陳明仁,1998年,《A-chhûn:Babuja A. Sidaia ê短篇小說集》,台北:台笠出版社。
陳慕真,2007年12月,《漢字之外:《台灣府城教會報》kap台語白話字文獻ê文明觀》,台南:人光出版社。
游汝杰,2002年,《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中國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游紫玲,2006年7月,《平民階級中的英雄:馬禮遜》,台北:宇宙光全人關懷。
許長安、李樂毅編,1992年1月,《閩南白話字》,中國北京:語文出版社。
許長安、李熙泰編著,1993年12月,《廈門話文》,中國廈門:鷺江出版社。
許雪姬主編,2011年12月,《楊雲萍全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許俊雅,2006年6月,《黑暗中的追尋-櫟社研究》,中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黃武東,2009年9月,《黃武東回憶錄》,嘉義:嘉西出版社。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1995年5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人光出版社。
黃宣範,1995年7月,《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信彰、蔣朝根,2007年2月,《台灣新文化運動特輯》,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張博宇編,1974年11月,《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合著,2001年,《台語文學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裕宏,2001年3月,《白話字基本論:台語文對應&相關的議題淺說》,台北:文鶴出版社。
張漢裕主編,2000年,《蔡培火全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妙娟,2005年8月,《開啟心眼:「台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出版社。
張西平等編,2008年9月,《馬禮遜研究文獻索引》,鄭州:大象出版社。
董芳苑,2009年1月,《探索基督教信仰》,台北:前衛出版社。
楊允言主編、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編輯,1995年2月,《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北:台笠出版社。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主編,2008年3月,《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
雷立柏等譯,賴德烈原著,2009,《基督教在華傳教史》,香港:道風書社。
葉榮鐘,2000年,《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下)》,台中:晨星出版。
楊翠,1993年,《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楊碧川,1997年,《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前衛出版社。
楊石林,2007年,《主耶穌真的快要再來嗎?》,台中:白象文化。
楊水心著,許雪姬編註,2014年6月,《楊水心女士日記(一)一九二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楊水心著,許雪姬編註,2014年8月,《楊水心女士日記(二)一九三○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詹正義編譯,1976年,《巴克禮博士與台灣》,台北:長青文化公司。
潘稀祺,2003年6月,《為愛航向福爾摩沙-巴克禮博士傳》,台南:人光出版社。
蔡培火,1965年,《閩南語國語對照常用辭典》,台北:正中書局。
蔣為文,1996年6月,《海翁》,台北:台笠出版社。
蔣為文,2005年1月,《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成功大學。
蔣為文,2007年6月,《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成功大學。
蔣為文,2009年,〈蔡培火kap台灣文化協會ê羅馬字運動〉,《台灣風物》59卷3期,頁41-65。
蔣為文,2011年,《民族、母語kap音素文字》,台南:成功大學。
蔣為文總編輯,2011年,《台語白話字文學選集》,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蔣為文主編,2015年5月,《白話字運動先行者-鄭兒玉牧師紀念文集》,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魯白野,1954年,《馬來散記》,新加坡:世界書局。
鄭良偉,1989年2月,《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鄭良偉,1990年1月,《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鄭良偉編著(賴仁聲原著),1993年,《Khó-ài ê siû-jîn》(可愛的仇人),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鄭雅怡,1998年,《Góa ū chit ê bāng》(詩集),作者自印。
鄭炳忠主編,1998年12月,《廈門教育》,中國廈門:鷺江出版社。
臧汀生,1996年4月,《台語書面化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
盧戆章,1956年,《一目了然初階》(中國切音新字廈腔),中國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盧秀賢編著,2003年2月,《奇妙恩典-父親盧萬得長老的一生》,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賴淳彥,1999年,《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年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賴永祥,1981年,〈基督教的傳播與台灣的現代化〉,《台灣史研究初集》。
賴永祥,1990年4月,《教會史話》第一輯,台南:人光出版社。
賴永祥口述,2007年8月,《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策畫,台北:遠流出版公司出版。
謝受靈、趙毅之譯,華爾克原著,1987年6月,《基督教會史》,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劉平譯、布魯斯.雪萊原著,2004年11月,《基督教會史》,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蕭阿勤,2012年12月,《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蘇精,2000年8月,《馬禮遜與中文印刷出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顧長聲譯,馬禮遜夫人編,2004年,《馬禮遜回憶錄》,中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蘇精,2010年,《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蘭大弼口述,劉翠溶、劉士永、陳美玲訪談,2002年,《蘭大弼醫生口述歷史》,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出版。
(二)專書論文、期刊論文、研討會論文等
王昭文,2004年10月9-10日,〈羅馬字與「文明化」-台灣文化協會時代的白話字運動〉,「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王桂蘭,2014年5月,〈馬來西亞檳城ê語言景觀——趣味ê路邊招牌〉,《台灣教會公報》3246期,頁25。
王桂蘭,2014年,〈馬來西亞田野紀行〉,《南向通訊》第4期,頁4-14,台灣東南亞學會。
方耀乾,2004年10月9-10日,〈台語白話文學ê起源kap發展:一個學界疏忽去ê存在〉,《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頁9-1-9-17。
方耀乾,2004年,〈是意識形態抑不學無術?-「台語文學」tī「台灣文學史」缺席的原因探討〉,發表於「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收入《台灣文學正名》,2005年,台南: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頁108-131。
李弘祺,2008年,〈李崑玉、李嘉嵩兩代傳道人與霧峰林家的信仰與交往〉,《新使者》第105期,頁37-43。
李弘祺,2009年,〈林獻堂、一新會以及台灣的公民社會〉,《師大台灣史學報》第2期,頁215-226。
李毓嵐,2003年9月,〈蔡培火與台灣白話字運動〉,《近代中國》第155期,頁23-47。
李毓嵐,2012年6月,〈林獻堂與婦女教育-以霧峰一新會為例〉,《台灣學研究》第13期,頁93-126。
李勤岸,2003年,〈北美地區台語文之研究、教學及推廣〉,《第一屆台灣文學與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5-113。
李勤岸,2004年10月9-10日,〈白話字小說呈現ê台灣人形象kap文化面貌〉,《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頁10-1-10-10。
李勤岸,2005年,〈蔡培火白話字散文集《十項管見》ê關鍵:論述中ê譬喻〉,「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頁297-315。
李如龍、徐睿淵,2007年,〈廈門方言詞彙一百多年來的變化-對三本教會廈門話語料的考察〉,《廈門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中國:廈門大學。
李少明,2010年,〈近代閩南基督教會的白話字教育〉,《教育評論》2010年第2期。
杜仲奇,2011年10月7日,〈《良牧報》研究-日治時期ê員林腔及其內容整理、紹介〉,「2011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
杜謙遜,2015年5月,〈鄭牧師ê遺願-白話字復振運動〉,《白話字運動先行者-鄭兒玉牧師紀念文集》,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呂興昌,1994年,〈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發表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主辦,1994.12.10-12,收入《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頁435-462。
呂興昌,1995年,〈多音交響的可能-論台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呂興昌,2002年,〈母語書寫的正常化-白話字文學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定位〉,「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
呂興昌,2003年11月8-9日,〈台灣府城教會報中的白話字論述〉,「文學傳媒與文化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宋澤萊,2009年10月,〈台語小說簡史〉,《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高雄:台文戰線雜誌社。
施俊州,2009年10月,〈語言市場kap語言資本水準:鄉土文學論戰「脈絡外」ê《台灣語文月報》〉,《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頁154-201。
吳學明,1998年,〈日治時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基督教史──史料研究回顧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頁213-236。
吳學明,2002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及其史料分析〉,地方文獻研討會論文集。
吳學明,2003年6月,〈台南長榮中學及其所藏之教會史料〉,「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私立東吳大學。
吳學明,2003年9月,〈基督長老教會在南台灣的傳教與擴展 ( 1865-1945 )〉,《史匯》,第7期,頁1-26。
吳學明,2004年12月,〈《教會史話》與當前臺灣基督教歷史研究〉,「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2004年會暨賴永祥先生的學術世界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
林博正,〈說我霧峰林家〉,2006年3月,《台灣文獻》第57卷第1期。
林央敏,2009年10月,〈台語文學史的起造〉,《台語文學史書寫理論佮實踐》,頁13,高雄:台文戰線雜誌社。
周婉窈,2006年12月,〈「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台灣風物》第56卷第4期。
洪惟仁,1991年6月,〈杜嘉德《廈英大辭典》及麥都思以來基督新教的閩南語研究 (1831-1873)〉,《台灣風物》41卷第2期。
洪惟仁,1996年,〈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的價值〉,《台灣文獻》42卷第2期。
翁佳音,2000年,〈荷蘭改革宗教會在台灣的教育事功〉,《台灣文獻》,第51卷第4期,頁33-57。
翁佳音,2001年,〈《台灣府城教會報》介紹〉,《異論台灣史》,台北:稻鄉。
翁佳音,2004年10月9-10日,〈西拉雅族羅馬字的成立與衰亡〉,「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陳培豐,2001年,〈殖民地台灣國語「同化」教育的誕生-伊澤修二關於教化、文明與國體的思考〉,《新史學》十二卷一期。
陳慕真,2004年12月,〈語言主張與民族認同—蔡培火戰前戰後之探討〉,《淡水牛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七期,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系。
陳慕真,2006年1月,〈走向台灣民族的文學革命-論八、九○年代的台語文學論爭〉,《台灣文學評論》第六卷第一期,頁145-160。
陳慕真,2011年6月,〈日治末期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台灣教會公報》為中心〉,《台灣史料研究》第37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陳慕真.蔡惠名.王桂蘭,2013年4月,〈麻六甲的過去與現況:以華人語言與文化為例〉,《台灣學誌》第七期,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頁127-140。
陳慕真,2013年7月,〈國立台灣文學館典藏之台語白話字史料〉,《經眼.辨析.苦行—台灣文學史料集刊》第三輯,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頁383-396。
陳慕真,2014年12月〈去麻六甲chhōe白話字〉,《台灣教會公報》3279期,頁25。
陳慕真,2015年3月,〈新加坡直落亞裔教會-白話字koh活記〉,《台灣教會公報》3292期,頁25。
陳宇碩,2015年5月,〈鄭兒玉牧師kap我〉,《白話字運動先行者-鄭兒玉牧師紀念文集》,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許雪姬,2000年,〈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雪姬,2008年,〈介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女性日記-由陳岑、楊水心女士日記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
黃子寧,2008年,〈林獻堂與基督教〉,《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675-729。
張妙娟,2013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資料館」館藏史料之研究〉,《台灣教會史料論集》,頁79~101。
張學謙,2000年,〈福佬台語ê羅馬字經驗〉,《台文通訊》75期。
張學謙,2004年10月9-10日,〈白話字kap台語文ê現代化〉,《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頁1-1-18。
張學謙,2006年2月18日,〈白話字ê活力〉,「活力白話字(POJ)在台灣研討會」,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
張德麟,2015年1月,〈白話字歷史及發展簡介〉,收錄於《台灣語白話字種子教師研習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主辦。
賀安娟 (Ann Heylen),1998年9月,〈荷蘭統治之下的台灣傳教士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台北文獻》第125期。
董芳苑,2004年,〈台語羅馬字之歷史定位〉,《台灣文獻》第55卷第2期。
楊允言,1993年2月,〈台語文字化ê過去kap現在〉,《台灣史料研究》創刊1號。
蔡錦堂,1995年5月,〈皇民化運動前台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一九三一~一九三七〉,「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
蔣為文,2001年,〈白話字,囝仔人teh用ê文字?-台灣教會白話字ê社會語言學分析〉,《台灣風物》51卷4期。
蔣為文,2004年10月9-10日,〈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ê開基祖〉,《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8-1-8-14,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蔣為文,2010年,〈成大台語檢定ê原理kap實務〉,《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7期,台南:金安出版社。
蔣為文,2014年,〈台灣羅馬字協會ê時代意義kap任務〉,《台江台語文學》第十一期,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鄭兒玉,2004年,〈最有台灣意識的長老教會出著歹子孫?〉,《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4-1-34-21,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三)學位論文
方耀乾,2008年6月,《Ùi邊緣kàu多元中心:台語文學ê主體建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吳學明,2001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與三自運動》,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佩蓉,2005年,《抵抗的年代.交戰的思維-蔡培火的文化活動及其思想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慕真,2006年,《台灣白話字書寫中ê文明觀—以台灣府城教會公報(1885-1942)為中心》,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佳惠,2000年,《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敏,2004年,《新馬峇峇文學的研究》,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妙娟,2002年,《《台灣府城教會報》與清季台灣的基督徒教育》,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瑞昌,2004年6月,《台語入聲調之現狀分析》,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資料庫和網站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白話字數位典藏博物館
( Pe̍h-oē-jī Digital Archive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http://taibun.nmtl.gov.tw/bang-cham/
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Tâi-oân Pe̍h-oē-jī Bûn-hiàn-koán)
http://www.tcll.ntnu.edu.tw/pojbh/script/index.php
台語文數位典藏資料庫(第二階段)
(Digital Archive for Written Taiwanese 2nd stage )
http://xdcm.nmtl.gov.tw/dadwt/pbk.asp
台灣日記知識庫
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
使信月刊資料庫(1850-1947)
(The Messenger 1850-1947)
http://elib.infolinker.com.tw/ebook_shihsin/intro.html
政府公報資訊網
http://gaz.ncl.edu.tw/searchResult.jsp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Elder John Lai’s Archives)
http://www.laijohn.com/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