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巧芳 |
---|---|
論文名稱: |
高職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 |
指導教授: |
張景媛
Chang, Ching-Yuan 王麗斐 Wang, Li-F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平等教育 、行動研究 、性騷擾防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17 下載:17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職實施性別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性騷擾防治為例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設計適合高職學生使用的性別平等教育「性騷擾防治課程」以了解實施歷程與成效。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高職學生。本研究包含兩項行動方案,一是「性騷擾防治課程」在全校班會時間團體實施,一是「性騷擾防治課程」融入高職課程,透過參與觀察以深入了解性騷擾防治課程之教學活動實施歷程與成效。
本研究所設計的性騷擾防治課程共計六個單元,依照教學主題與教學內容,運用多元的教學方法,如:影片欣賞、媒體教學、分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分享、辯論、電腦實作等方法,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全校班會時間團體實施主要由導師擔任教學者,並實施單元一與單元二教學活動。融入高職課程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者,針對高一某班級進行教學活動。本研究利用教學觀察、文件分析、訪談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以暸解性騷擾防治課程實施的成效。
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於全校團體實施之可行性
(一)融入班會之團體實施活動,為進行性別平等教育可行而有效的實施方式。
(二)全校實施的課程宜考慮導師能實施的教學方式。
(三)影片欣賞為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融入學科之實施成效
(一)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適合融入計算機概論課程。
(二) 「性騷擾課程」可以增進學生對性騷擾的瞭解,與增加面對性騷擾的處理能力。
(三)學生受性騷擾的比例高,學校性騷擾防治教育需積極介入
(四)學生普遍對性騷擾有錯誤的認知,透過課程實施可以幫助學生澄清性騷擾迷思。
(五)影片欣賞、角色扮演與辯論教學活動受學生喜愛,適合運用在性騷擾防治教育中。
根據上述問題,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日後性騷擾防治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之參考。
關鍵字:性別平等教育、性騷擾防治、行動研究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1995)。校園性騷擾問卷調查報告。台北: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內政部(2005)。性騷擾防法。台北:作者。
方德隆(1998)。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教材發展之趨向。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之「南區中小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王佩玲(2003)。國小教師對兩性平等之意見、態度及實踐之質性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市。
王淑麗(2004)。台北縣中小學性別平等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麗容(1999)。校園性騷擾及性侵犯處理模式之研究。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37-61。
王麗容(2001)。校園性侵害防治之策略與發展研究-對現有校園機制之檢視。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86-197。
世新大學(2005)。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1)。台北市兩性平等教育教材(高中職)。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台北市中小學生「兩性平等教育報告」(九十一年調查結果)。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研究報告。
吳玉釵(1996)。國小學童性騷擾經驗之探討。訓育研究,35(2),33-40。
吳佳倩(1999)。國內外兩性平等教育法規彙編。台北市:教育部。
李泗翰(譯)(2004)。R.W.Connoll著。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
李峙欣(2003)。餐飲科學生性騷擾知覺,經驗及處理方式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俐君(2003)。我國高中職性侵害防暴教材與實施現況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玉玫(2001)。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祿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怡君(1998)。兩性教育團體輔導方案對國中生兩性知識、態度及相處行為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淑芳(2002)。躍動的生命─國小四年級性侵害防治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林碧雲(2001)。兩性教育融入式課程的研究與思維。載於洪久賢、湯梅英主編,兩性與人權教育。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邱雅莉(1993)。探討大學男女生對性騷擾的認知與態度。市師科學教育季刊,15,42-57。
洪瑞兒、周忠信(1999)。高雄市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認知狀況研究。輯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夏林清(譯)(2000)。Herbert Altrichter, Peter Posch & Bridget Somekh原著(1993)。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遠流。
晏涵文、劉貴雲、熊賢芝、丁介陶、閔肖蔓(2001)。國中生性侵害防治教育現況與需求調查。台灣性學學刊,7(1),40-55。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2006)。「高雄市市民性騷擾經驗調查問卷」分析報告書。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5月10日。網址http://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Activity_Show.asp。
郜學慧(2002)。護生在醫療情境中遭受性騷擾之盛行情形、因應行為以及處理策略。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玨(1997)。兩性平等教育的精神與目標內涵。本文發表於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舉辦之「推動大專院校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張玨(1999)。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7-23。
張玨、王舒芸(1997a)。情慾自主與兩性平等的性教育。學生輔導,48,38-49。
張玨、王舒芸(1997b)。兩性平等教育的挑戰於迷思。婦女與兩性通訊,43,4-8。
張鈺佩(1997)。國中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教育部(1997)。中小學性侵害防治課程參考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a)。性別平等教育法。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4b)。校園性別平等教育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a)。後期中等學校性別平等教育能力指標。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5b)。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台北: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4)。九十三年度性別平等教育成果彙編。南投縣:作者。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05)。性別平等教育媒體教材活動手冊。台北:作者。
曹雅佑(2004)。國小五年級性別教育課程發展的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清大小紅帽工作群(1996)。校園反性騷擾行動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2)。台北市高中(職)女生對性騷擾態度之調查研究。台北:作者。
現代婦女基金會(1998)。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實施一週年總體檢。台北:作者。
莊明貞(1997)。兩性平等落實—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教師天地,90,13-21。
莊明貞(1999a)。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莊明貞(1999b)。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 8,54-62。
莊明貞(2003)。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
郭維欣(2004)。國民小學實施兩性平等教育活動方案之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法。輯於陳伯璋編著,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165-144。台北:南宏圖書有限公司。
陳奇皇(2002)。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融入資訊課程之學習成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頁533-604)。台北:心理。
陳金瑟(1999)。師院生兒童性侵害防治教學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若璋(1994)。大學生性傷害經驗之回溯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7,77-96。
陳淑芬(2000)。青少年同儕性騷擾: 影響性騷擾界定、態度之相關性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頁109-134)。台北:師大書苑。
陳惠馨(2001)。「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研擬計畫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
陳瑞蘭、謝臥龍、楊奕馨、黃慧莉(1997)。護生在實習場合遭受性騷擾之調查研究。台灣性學學刊,3(2):36-49。
曾杉圳(2004)。國小六年級學生性侵害防治課程效果--以某國小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文三(1995)。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正鵠、楊瑞珠(1998)。青少年對「性騷擾」的態度與看法。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劃研究報告。
黃明娟(2001)。高中職兩性平等教育需求評估與教學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政傑(1995)。兩性教育與課程設計。輯於黃政傑著,多元社會課程取向,81-96。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第三版)。台北:漢文。
黃淑英(2002)。台北市某國中性騷擾防治教育需求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富源(1997)。校園性騷擾與性侵害。學生輔導,48,26-37。
黃毓伶(2002)。二專餐飲管理科學生實習期間性騷擾問題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楊佳羚(2001)。反性騷擾教育--從「玫瑰的戰爭」談起。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6,102—109。
楊佳羚(2002)。性教育大補帖(上)--教師基礎觀念大挑戰。女書文化。
葉炳成(2004)。性侵害防治教育對國小六年級學生性侵害防治知識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台北:師大書苑。
趙淑珠(1997):思考諮商員訓練課程中的性別教育性別意識中立與性別意識敏感。輔導季刊,33(1),1-3頁。
劉宜(2001)。小學反性騷擾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劉淑雯(1996)。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1994)。提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11(2),1-6。
熱淚傷痕。(1998,1月2日)。聯合晚報。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培村、余嬪(1999)。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研究。輯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蔡淑玲(2001)。國小實施兩性平等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班三年級為對象。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市。
蔡瑞(2002)。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盧姿里(1999)。性侵害防治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性知識及性態度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勵馨基金會(2004)。鹹豬手終於有「法」管了。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5月10日。網址:。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180.htm
謝小苓(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頁181-218)。台北:時報。
謝臥龍(1998)。規劃無性別歧視之課程與教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26-29。
謝臥龍、駱慧文(1995)。婦女研究在台十年發展過程中婦女及教育相關議題之回顧與省思。載於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39-62),國立台灣大學婦女研究室。
謝臥龍、駱慧文(1999)。各級學校教師對兩性平等教育及性侵害防治教育教材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載於邁向二十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
魏惠娟(1998)。兩性平等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15-23。
羅瑞玉(2000)。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之編製與常模建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教育部八十八年委託專案研究。
羅燦煐(2001)。各級學校性侵害防治教育實施之評鑑研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
羅燦煐(2005)。「政策面 vs.執行面: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之政策分析、現況檢視及實務雛議」。國家政策季刊,4(1),101-140。
蘇芊玲(1988)。家庭與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136-139。
蘇芊玲(2001)。兩性平等教育立法說明會。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頁11-65)。台北:女書。。
蘇芊玲(2005)。打造性別平等校園於法有據。師友月刊,452,34-37。
饒見維(2002)。如何培養教師之課程設計能力以因應九年一貫課程。本文刊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所主編之現代教育論壇(六)(頁165-185)。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英文文獻
Aluede, O. O. (2000). Sexual harassment of women employees in a Nigerian university: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s. Guidance & Counseling, 15(2), 27-32.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Educational Foundation. (1993).Hostile hallways:The AAUW survey on sexual harassment in America’s schools(Research Report 923012). Washington, DC:Harris/Scholastic Research.
Banks, J. 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Banks &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anks,J.A.(1993).Multicultural deu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In Banks & Banks(Eds.),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pp.3-31).Needham Height,MA:Allyn & Bacon.
Bitters, Barbara A. & Foxwell Susan. (1993). Wisconsin Model for Sex Equity in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Bulleti No. 93374. ED358372. Wisconsin:Wisconsin University.
Calangelo, N., Dustin, D. & Fixley, C. H. (1995). Multicultural Nonsexist Education (2nd ed). Dubugue, Iowa: Kendall and Hunt Publishing.
Carr, P. L., Ash, A. S., Friedman, R. H., Szalacha, L., Barnett, R. C., Palepu, A., & Moskowitz, M. M. (2000). Faculty perceptions of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sexual harassment in academic medicine.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32(11), 889-896.
Corr, P. J., & Jackson, C. J.(2001).Dimensions of perceived sexual harassment: Effects of gender, and status/liking of protagonist.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30,525-539.
Doyle, J.A. & Paludi, M.A. (1991). Sex and Gender: The Human Experience. (2ed.). WCB.
Fitzgerald, L. F., & Weitzman, L. (1990).Men who harass: Speculation and data. In M. Paludi (Ed.), Ivory power. Sexual harassment on campu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rossman, H.P. (1994). Gender issues in education. Boston,MA: Allyne and Bacon.
Ivy, D. K., & Hamlet, S.(1996). College students and sexual dynamics:Two studies of peer sexual harassment .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5 (2), 149-166.
Jorgenson, L. M., & Wahl, K. M. (2000). Workplace sexual harassment: Incidence, legal analysis, and the role of the psychiatrist.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8(2), 94-98.
Kelley, M. L., & Parsons, B. (2000). Sexual harassment in the 1990s: A university-wide survey of female faculty, administrators, staff, student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1(5), 548-568.
Klein, Susan S. (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Linn, Marcia C. & Peterson, Anne C. (1985) "Facts ND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ex Differences." In Klein, Susan S.(1985).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53-77 .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McCormick, Theresa, Mickey. (1996). Creating the Nonsexist Classroom. NY,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easor, Lynda & Sikes, Pat(1993).Gender and schools. New Tork: Cassell.
Michaelis, Karen L.(2000). Title IX and Same-gender Sexual Harassment: School District Liability for Damage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Education & Law Journal, 2000, p47, 43p.
Michigan Center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996). Achieving Sex-Equity throught students .’’Equity in Education’’(ERIC ED408 477)
Roscoe, B., Strouse , J. S., & Goodwin, M. P.(1994). Sexual harassment:Early adolescents’ self-reports of experiences and acceptance. Adolescence, 29(115)Fall, 515-523.
Spriggs,B. L.(2000).The interaction of relationship duration and behavioral strategies in acquaintance rape situational definitions. Dissertation Abtracts International, A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60 (12-A),4615.US:Univ.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Streitmatter, J. (1994). Toward gender equity in the classroom: Everyday teacher’s beliefs & practic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angri, S. S., & Hayes, S. M. (1997). Theories of sexual harassment. In W. O’donohue (Ed.), Sexual harass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pp. 112-128). Needham Heights, MA:Allyn & Bacon.
Voorhees, P. J. (1994). Promoting gender fairness in school curricula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rough infusion of equitable resources, vocational programs, and staff develop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9 633)
White, G. E. (2000). Sexual harassment during medical training: the perceptions of medical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in Australia. Medical Education, 34(12), 980-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