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聖峰
論文名稱: 大徐本說文獨體與偏旁變形研究
指導教授: 季旭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2
中文關鍵詞: 大徐本說文小篆偏旁獨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提要
    論文題目:「大徐本《說文》獨體與偏旁變形研究」
    研究生 林聖峰
    許慎所身處的東漢時代,小篆已非日用通行之字體。而他為了考究文字本原以匡正時儒每以新興隸書俗體析字解經的謬誤,乃廣蒐古文、篆、籀,以成《說文解字》一書(以下簡稱《說文》)。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字學鉅著,亦是中國第一部對文字材料進行大規模、全面整理的成果總結,其在學術史上的經典地位不容置疑。它可以說是繼秦始皇命李斯等整理小篆後,又再一次的對小篆進行大規模的整理工作。
    然而,小篆字形系統在經秦至東漢兩次大規模的整理後,在今傳的《說文》之中,我們仍常常可見同一個偏旁出現字形歧異的寫法,這種現象在《說文》中屢見不鮮,頗值重視。針對此種特殊現象,本論文採今存最早完整的《說文》版本──大徐本為研究對象。以「獨體偏旁」為單位,將各個由同從某一偏旁的篆形彙整成字形表,從中披揀出同一個偏旁在《說文》中出現不同構形的字例,並以「偏旁變形」與自甲骨以迄後世各類文字材料相互比對,從中追索其「變形」之來源。
    通過筆者的研究,《說文》「偏旁變形」的情況,約有三類:一為「源於古文字的變形」,二為「受漢代文字影響產生的變形」,三則為「《說文》傳抄過程中產生的變形」。這樣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來的意義是:文字在長期流傳的過程中,自甲骨以迄金文、戰國文字,本來就是異體紛陳的,對於這種廣泛日用且不斷在變化的溝通工具,要求其形體的完全統一幾乎是不可能的,筆勢上的差別、或是存在多樣化的異體,才符合文字發展的真實。《說文》的小篆結構系統,與前此的古文字相比,相對的整齊統一,但仍然時見異體並陳的現象,這可說是具體展現了漢字在發展過程之中長期積澱的結果。因此,《說文》中所反映出「同一偏旁具有不同形體」的現象,可以用來觀察小篆在秦文字發展到秦、漢時代所呈現出來的真實面貌。同時,在《說文》一書的成書與流傳過程中,因種種人為因素和現實條件的影響,也對《說文》小篆的形體造成部分的變化,或採入與秦篆不類而產生於漢代的字形,或是在《說文》流傳的過程中因傳抄、校刊而漸次產生的訛變,這些字例見證了《說文》一書在成書之後的變化情況,可以對於《說文》的原貌、流變及版本甄別的研究方面,提供重要的線索。

    大徐本《說文》獨體與偏旁變形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說文》之流傳與版本概述……………………………………………4 一、 唐本《說文》概述…………………………………………………………5 (一) 二種唐寫本《說文》殘卷……………………………………….5 (二) 李陽冰改本………………………………………………………6 二、 小徐本《說文解字繫傳》概述……………………………………………7 三、 大徐本《說文》概述………………………………………………………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11 一、 選擇版本………………………………………………………………..11 二、 製作字形表……………………………………………………………..11 三、 揀擇變形字例…………………………………………………………..12 四、 字表討論………………………………………………………………..12 (一) 初形本義………………………………………………………..12 (二) 說文探討………………………………………………………..12 五、 歸納統整………………………………………………………………..13 第二章  字形表分析…………………………………………………15   第一節 字形表格式說明………………………………………………………..15 第二節 字形表討論……………………………………………………………..18 01.少………………………………………………………………………….18 02.單………………………………………………………………………….21 03.行………………………………………………………………………….26 04.牙………………………………………………………………………….31 05.足………………………………………………………………………….34 06.疋………………………………………………………………………….39 07. ………………………………………………………………………...43 08.鬲………………………………………………………………………….45 09.朋………………………………………………………………………….49 10.乃………………………………………………………………………….53 11.皂………………………………………………………………………….57 12.鬯………………………………………………………………………….65 13.今………………………………………………………………………….70 14.舍………………………………………………………………………….75 15.倉………………………………………………………………………….78 16.畗………………………………………………………………………….82 17.末………………………………………………………………………….89 18.梟………………………………………………………………………….92 19.出………………………………………………………………………….95 20.桼………………………………………………………………………...103 21.齊………………………………………………………………………...105 22.朿………………………………………………………………………...109 23.韭………………………………………………………………………...115 24.丘………………………………………………………………………...117 25.欠………………………………………………………………………...120 26.面………………………………………………………………………...128 27. ……………………………………………………………………….132 28.石………………………………………………………………………...134 29.豕………………………………………………………………………...139 30.象………………………………………………………………………...144 31.萈………………………………………………………………………...147 32.犬………………………………………………………………………...149 33.交………………………………………………………………………...154 34.亢………………………………………………………………………...158 35.谷………………………………………………………………………...160 36.仌………………………………………………………………………...163 37.非………………………………………………………………………...166 38.卂………………………………………………………………………...170 39.西………………………………………………………………………...173 40.鹵………………………………………………………………………...177 41.戶………………………………………………………………………...181 42.耴………………………………………………………………………...188 43.毋………………………………………………………………………...191 44.氏………………………………………………………………………...195 45.或………………………………………………………………………...204 46.珡………………………………………………………………………...208 47.ㄈ………………………………………………………………………...211 48.弓………………………………………………………………………...215 49.虫………………………………………………………………………...222 50.黽………………………………………………………………………...232 51.勺………………………………………………………………………...235 52.斤………………………………………………………………………...239 53.斗………………………………………………………………………...244 54.厽………………………………………………………………………...248 55.亞………………………………………………………………………...251 56.七………………………………………………………………………...255 57.甲………………………………………………………………………...258 58.己………………………………………………………………………...264 59.巴………………………………………………………………………...269 60.午………………………………………………………………………...272 61.未………………………………………………………………………...276 62.酉………………………………………………………………………...280 第三章  大徐本《說文》刊刻之誤摘論……………………………287 第一節 缺筆……………………………………………………………………287 一、 筆劃殘損………………………………………………………………287 二、缺筆後形似另一偏旁…………………………………………………289 (一) 「寸」缺筆作「又」…………………………………………289 (二) 「甘」、「日」、「臼」缺筆作「口」……………………………….290 (三) 「刃」缺筆作「刀」…………………………………………290 (四) 「亏」缺筆作「ㄎ」…………………………………………290 (五) 「犮」缺筆作「犬」…………………………………………291 (六) 「卪」缺筆作「ㄕ」…………………………………………291 (七) 「系」缺筆作「糸」…………………………………………291 (八) 「穴」缺筆作「宀」…………………………………………291 (九) 「育」缺筆作「充」…………………………………………292 (十) 「夊」缺筆形似「于」………………………………………….292 三、缺刻偏旁………………………………………………………………292 第二節 增冗……………………………………………………………………293 第三節 誤刻……………………………………………………………………294 第四節 誤合……………………………………………………………………295 一、 疋………………………………………………………………………295 二、 眉………………………………………………………………………296 三、 毛………………………………………………………………………297 第五節 隸勢……………………………………………………………………298 第六節 小結……………………………………………………………………302 第四章  結論………………………….…………………………….303   第一節 偏旁變形之來源分析……………...………………………………….303 一、 源自古文字的變形……………...…………………………………….303 (一) 存古形之真……………...…………………………………….303 (二) 正許說之誤……………...…………………………………….307 (三) 保留異體寫法…………...…………………………………….310 二、 受漢代文字材料影響的變形…...…………………………………….312 三、 傳抄過程中產生的變形…...………………………………………….313 四、 其他…...……………………………………………………………….315 (一) 找不到確切來源、根據的偏旁變形………………………….315 (二) 單純筆勢上的變化……………………………………………316 五、 小結…...……………………………………………………………….317 第二節 偏旁變形之現象歸納…………...…………………………………….318   一、「文字異形」現象的趨緩………...…………………………………….318   二、偏旁變形的「類化」現象……...…………………………………….318   三、偏旁變形多出現在部屬字中…...…………………………………….320   四、《說文》版本之承襲與校改…...………………………………………320 參考及徵引書目……………………….……………………………322

    參考及徵引書目

    一、 古籍資料
    〔漢〕許慎撰〔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十五卷,民國十八年(1929)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北宋本。
    〔漢〕許慎撰〔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三十卷,明末虞山毛氏汲古閣刊未刓本配補揚州局刊本。
    〔漢〕許慎撰〔宋〕徐鉉等校定《說文解字》十五卷,臺北市:文化,1956年,據光緒七年日照丁氏重校汲古閣舊藏監本影印。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第二次印刷)
    〔宋〕夏竦:《古文四聲韻》(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11月增修一版一刷)
    〔清〕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正編》(臺北:國民出版社,1959年)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二、 工具書
    《漢印文字匯編》(臺北:美術屋,出版項不詳)
    《睡虎地秦墓竹簡》(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9月,初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怡齊編:《歷代名家篆書字典》(杭州:浙江古籍,2003年3月)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中華書局出版,1985年7月初版,1998年11月六刷)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
    徐中舒:《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二次印刷)
    袁仲一、劉鈺:《秦文字類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商承祚編:《石刻篆文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月,初版)
    張守中編:《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
    張頷編纂:《古幣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5月,初版)
    滕壬生編著:《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初刷)

    三、 當代論著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王貴元:《馬王堆帛書漢字構形系統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王貴元:《說文解字校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輝、程學華:《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元月)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5年)
    周何:《唐寫本宋刊本說文解字》(臺北:華世出版社,1982年11月)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1975年)
    周祖謨:《問學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年9月)
    季師旭昇:《甲骨文字根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12月)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0月)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下》(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11月)
    祝敏申:《說文解字與中國古文字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年9月)
    徐復、宋文民:《說文540部首正解》(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高明:《高明小學論叢》(臺北:黎明,1980年9月)
    高鴻縉:《中國字例》(臺北:廣文書局,1960年)
    張其昀:《「說文學」源流考略》(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桂光:《漢字學簡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張桂光:《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張標:《20世紀說文學流別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0月)
    莫友芝:《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箋異》(上海:上海商務,1936年)
    許師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臺北:萬卷樓,1998年3月)
    郭沫若:《金文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32年)
    陳昭容:《秦文字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專刊103,2003年7月)
    黃錫全:《汗簡注釋》(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1994年3月)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趙平安:《隸變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劉志基:《漢字體態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7月)
    魯實先:《說文正補》(臺北:黎明文化,1974年9月)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香港:崇基書店,1968年10月)

    四、 期刊論文
    丁山:〈數名古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一分,1928年。
    王立軍:〈雕版印刷對宋代漢字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4期(2002年)。
    王平:〈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與大徐本小篆比較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4期。
    王貴元:〈《說文解字》版本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
    〔英〕艾蘭:〈「亞」形與殷人的宇宙觀〉,《中國文化》第四卷(1991年)。
    朱葆華:〈關於《說文》唐寫本殘卷的一封通信〉,《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季師旭昇:〈說一〉,《第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文字學會,1998年3月。
    金祥恆:〈跋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殘宋本說文解字〉,《大陸雜誌》第18卷第3期。
    馬國權:〈缪篆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五輯,1981年。
    高去尋:〈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義之推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本(1969年)。
    張玉金:〈釋甲骨金文中的「西」和「囟」字〉,《中國文字》新25期(1999年)。
    陳永正:〈釋 〉,《古文字研究》第四輯(1980年)。
    馮玉濤:〈《說文解字的流傳與版本》〉,《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4期。
    孫稚雛:〈《說文解字》與篆書藝術〉,《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詹鄞鑫:〈《說文》篆文校正芻議〉,《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
    鍾柏生:〈釋《新綴》四一八版卜辭〉,《大陸雜誌》第79卷第2期,1989年。
    鍾柏生:〈釋朿及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八本第一分,1987年。
    嚴一萍:〈跋宋本說文解字〉,《大陸雜誌》第十九卷第一期(1959年7月)。

    五、 學位論文
    李佳信:《說文小篆字根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6月)
    周聰俊:《說文一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徐筱婷:《秦系文字構形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霖慶:《郭店〈性自命出〉暨上博〈性情論〉綜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