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坤景
論文名稱: 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
指導教授: 徐耀輝
Hsu,Yao-Hui
王宗吉
Wang, Chun-Ch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休閒運動
英文關鍵詞: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Achievement, Learning Satisfaction, Recreation Spor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2下載:9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桃園縣國中生在體育課的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實際在休閒運動參與的情形。研究對象為桃園縣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註冊之公私立國中學生共計2170人。研究工具為「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處理,結果發現:
    一、桃園縣國中生希望體育課增加的教學項目、希望學校增加的器材或運動場地皆是以球類運動為主、其次是水中或水上運動類。
    二、希望增加的單項運動教學項目,前十名依序為游泳、籃球、棒球、羽球、足球、撞球、網球、桌球、舞蹈、排球。希望增加的單項運動教學器材或運動場地,前十名依序為游泳池、籃球/場、羽球/場、足球/場、撞球/場、棒球/場、網球/場、桌球/場、排球/場、溜冰鞋/場。
    三、桃園縣國中生休閒運動的時間皆以「2小時以內」為主。「下午14:01~17:00」為主要的活動時段。每月在休閒運動的平均花費皆是以「200元以內」為主。從事休閒運動時的參與人數大多是以「三人以上」。「朋友」是從事休閒運動時主要的選擇伙伴。「學校」是從事休閒運動時主要的地點。「為了個人的與趣」是參與休閒運動的主要動機、其次為「打發無聊時間」、「為了獲得運動技能」、「發洩體力或情緒」、「因為朋友的關係」。「沒有時間」是影響或阻礙參與休閒運動的主要因素,其次為「缺乏活動場所」、「缺乏同伴」、「場地設備不足」、「沒有興趣」。
    四、不同學校屬性、不同性別、不同年級、有無參加運動性社團、有無參加運動運動代表隊、會不會主動參與休閒運動、會不會因為體育課的考試或測驗而參與休閒運動、不同學期未體育學科成績、不同休閒運動參與頻率等九個變項的桃園縣國中生,在體育課的學習成就均呈顯著差異。
    五、桃園縣國中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滿意度以「同儕關係」的得分最高,其次依序為「教師教學」、「師生互動」、「學習成果」、「上課氣氛」、「課程內容」、「行政管理」、「場地設備」。
    六、不同學校位置、不同性別、不同年級、有無參加運動性社團、有無參加運動運動代表隊、會不會主動參與休閒運動、會不會因為體育課的考試或測驗而參與休閒運動、不同學期未體育學科成績、不同休閒運動參與頻率等九個變項的桃園縣國中生,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均呈顯著差異。
    七、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達.01的顯著正相關。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rehend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learning satisfaction to physical education(PE),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in leisure tim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oyuan County.To conduct the research,the researcher got 2170 available questionnaires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statistics,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t-test,one-way ANOVA,and Pearson correlation.
    It is show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the most desirable learning item to PE,for Taoyuan students,is for the ball games. Second,the most desirable increasing facility is for the ball games,too. Third,the average time for students to do a sport in leisure time is about 2 hours a week.Fourth,the period they do the sports is usually PM14:01~17:00. Fifth,their expense for sporting one month is usually under NT$200. Sixth,the number of people involving in the sports is,most of the time,3,including their friends or classmates. Seventh,the places they do the sports are mostly school,homes,and neighborhood. Eighth,the reasons they do the sports are for their individual interests or just for killing time. Ninth,the obstruction for doing the sports is the lack of time or space.
    The level of overall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P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due to school
    with different category,gender,grade,sport team or not,sport association or not,voluntary or
    nonvoluntary on recreational sports,different exercise frequency,owing to the exam and test,
    accomplishment of PE.
    Among the eight aspects in PE,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oyuan County were the most satisfied in peer relation.The level of overall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 PE was obvious difference due to school with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gender, grade, sport team or not, sport association or not, voluntary or nonvoluntary on recreational sports,different exercise frequency, owing to the exam and test ,accomplishment of PE.There were significie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level with PE and the Learning statisfaction level with PE.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 6 第五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 7 第七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育課程的內涵與體育教學 ------------------------ 10 第二節 體育課學習成就與學習滿意度 ---------------------- 22 第三節 休閒的意義與內涵 -------------------------------- 37 第四節 國中學生參與休閒運動之相關文獻探討 -------------- 48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5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5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61 第三節 編製研究工具 ------------------------------------ 62 第四節 問卷實施 ----------------------------------------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 80 第肆章 結果分析 第一節 樣本資料描述 ------------------------------------ 81 第二節 桃園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情形之分析 -------------- 96 第三節 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分析 ------------------104 第四節 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分析 ----------------113 第五節 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相關---15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164 英文部份 ------------------------------------------------172 附錄 附錄(一)預試問卷 --------------------------------------177 附錄(二)正式問卷 --------------------------------------185 附錄(三)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各個變項顯著水準對 照表 ------------------------------------------192 附錄(四)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各個變項顯著水準對 照表 ------------------------------------------193 附錄(五)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各個分析構面顯著水準對照表 ----194 附錄(六)作者小傳 --------------------------------------195

    中文部份
    行政院主計處(1987)。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1991)。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79
    年>。
    行政院主計處(2000)。八十九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暨社會參與延伸調查報告<88年4月、89年4月>。
    行政院青輔會、行政院主計室(1998)。臺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
    180-203。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
    教育部(1998)。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
    教育部體育司(1994)。學生體能普查報告書。
    教育部體育司(1999)。學生體重控制指導手冊。
    教育部體育司(1984)。體育大辭典。台北市:臺灣商務。
    方德隆(2001)。課程的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王建堯(1998)。影響國中生休閒活動的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台東
    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水文(1994)。台南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宗吉等人(1999)。台北市青少年休閒運動傾向之調查研究。台北市政
    府教育局。
    白秀雄(1983)。高雄市長青學苑意見調查報告。社區老人教育。中華民
    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223-248。
    江良規(1982)。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江匡時(1974)。我對體育與運動的基本認識。教育與文化420,20-23。
    余 嬪(1997)。提高全民休閒素養由加強休閒教育開始。教育研究55
    ,6-9。
    何福田(1990)。青少年休閒適應與休閒生活規劃之研究。台北:行政院
    青輔會四處。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與價值取向。台灣省學校體育6(5
    ),42-48。
    李明杉(1998)。國中學生學業學習困擾與技藝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泉(1992)。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
    料股份有限公司。
    李旻陽(1991)。國中學生學業成績、師生互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美(2001)。松年大學學員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
    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碧琴(1990)。由目的過程架構(PPCF)談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的系統化
    。國民體育季刊19(2),72-80。
    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沈易利(1998)。臺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台中:霧峰出版
    社。
    宋維煌(1993)。國中學生休閒知多少?臺灣省學校體育3(6),18-21。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英語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
    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1992)。台北都會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態度研究。社會教育學
    刊22,17-46。
    林東泰(1994)。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與態度研究。民意研究
    季刊:188,41-91。
    林靜萍(1993)。國中體育教學師生互動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材(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38。
    林本喬(1995)。多重模式班級輔導專案對國小兒童的學習表現及身心適
    應之輔導效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義男(1985)。大學生對大學教學的滿意程度-年級、性別與學業成就
    的比較。台北:昇朝出版社。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
    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宏室(1993)。現行學校體育課實施之探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體育
    學院論叢4(1),49-67。
    周宏室(1994)。Mosston(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
    :師大書苑。
    吳文忠(1977)。體育概論。台北:正光。
    吳萬福(1982)。體育課與體育教師-站在改進體育教學的立場來說。國民
    教育24(5),3-5。
    吳萬福(1986)。體育教材教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273。
    吳萬福(1992)。體育教學的心理。台北:學生書局。19-23。
    吳淑玲(1995)。青少年休閒之道。台灣教育546,36-39。
    吳婉如(1992)。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家欣(2000)。大學生的休閒認知、涉入與體驗:兼論人格特質之影響
    。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政峰(1988)。升大學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
    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良方(1997)。課程理論:課程的基礎、原理與問題。高雄:麗文文化

    孫中瑜(1990)。學習輔導方案對國小低成就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南號(1996)。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87-97。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研
    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台北:志軒。
    高強華(1992)。教師信念研究及其在學校教育革新上的意義。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85-113。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9-66。
    黃文真(1985)。台北市國中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中科(1990)。都市在學少年休閒活動之研究:以臺中市在學少年為例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月嬋(1991)。有效體育教學的教師行為分析。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黃月嬋(1998)。有效體育教學。載於許義雄等著: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
    (下)-課程與教學篇,125-137。台北:師大書苑。
    黃立賢(1996)。專科學生休閒興趣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
    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梅(2002)。學習輔導專案對國小兒童業成就與自我概念之影響研究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班論文。
    黃金柱等(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
    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相關之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麗蓉(2001)。桃園縣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義雄(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台北:文景出版社。40-41。
    許義雄等(1996)。中國近代體育思想。台北縣永和市:啟英文化。
    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
    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長明、廖運榮(2002)。台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中華
    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冊)
    ,349-356。
    陳美芬(1996)。淺談青少年的休閒活動及其功能。國教之聲29(3),
    37-42。
    陳克宗(1998)。大學體育課程的休閒性。國民體育季刊27(3),24-
    30。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273-292。
    陳香蘭(2001)。實施周休二日學生照樣K書。90.2.13,聯合晚報。
    陳國恩(1997)。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風格與學習滿意度、學習成就關係之
    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容芯(2000)。成人參與電腦第二專長教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
    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與參與狀況之研究。國立
    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顯宗(1983)。台北市蘭雅國民中學七十一學年度應屆畢業生體育意向
    調查。體育學報5,127-144。
    陳鴻雁等(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
    48,75-81。
    陳鏡清、陳金樹(1993)。臺北市公務人員動態活動現況調查研究—以臺北
    市政府一級機關為例。體育學報15。61-83。
    陳鏡清(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大專體育33,115-121。
    莊美鈴(1994)。體育教學活動設計。中等教育45(3),9-18。
    曾秋祺(1998)。理情團體諮商對國小低學業成就生學業自我概念之影響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錦(1991)。台中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台灣省第一屆教
    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1163-1255。
    程紹同(1998)。大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指標研究。台北市:漢文出版社。
    程紹同(2000)。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系。
    馮麗花(1998)。運動性休閒活動初探。大專體育35,104。
    張玉玲(1998)。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
    合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坤鄉(1991)。國中學生休閒活動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160
    ,129-169。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師
    大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漢文書店

    張淑卿、唐廷俊(2002)。不同運動能力學生在體育課學習需求差異之研究
    -以台北市東湖國中為例。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
    術研討會專刊。97-109。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宗昌、莊清泉(1995)。國立台中商專學生喜歡與不喜歡體育課因素調
    查。大專體育22,32-38。
    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
    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樹人(1991)。心理測驗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楊聯琦(1992)。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之原因探討。中華體育6(1),
    1-6。
    楊志顯等(1997)。體育課實施方式與學生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2
    ,153-164。
    楊語雲譯(1994)。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楊錦登(1999)。論述人際關係。國教輔導,38(3),45-53。
    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復文。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正中書局。
    廖清欽(1987)。我國大專院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之分析與討論(下)。輔
    大體苑64,2-12。
    廖威彰(1993)。從大專體育課談學生體育性休閒活動之培養。中華體育6
    (4),33-38。
    鄭淵全(199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新竹師院學報11,421
    -448。
    劉照金、周宏室。(2002)。大學生體育態度與運動技能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12。
    蔡長啟(1993)。我國發展休閒活動的應有措施。國民體育季刊22(4),
    4-10。
    蔡明砡(1991)。台北市老人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蔡特龍(1992)。我國大專體育之展望。大專體育1(2),1-3。
    蔡貞雄(1989)。國小體育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樊正治(1974)。體育的本質。國民體育季刊4(3),3。
    樊正治(1975)。體育教學內容問題。國民體育季刊5(3),15-16。
    鄧欣怡(2000)。義工在組織中的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
    義務老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薛銘卿(2000)。休閒的基本概念、理論與分類法。休閒活動專書,79-
    93,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簡茂發(1996)。學習評量的新趨勢。教育研究雙月刊45。
    藍光秀(1988)。台北縣市國中一、二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探討。教育資
    料文摘22(1),92-110。
    韓春屏(2000)。國中補校教學取向、學生批判思考與學習滿意度相關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秋祺(1997)。有效體育教學因素之分析。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蕭安城(1998)。隔空與非隔空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和學習滿意度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icinena,s.(1991).The teacher 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48(1),28-32.

    Bloland,P.A.(1987).Leisure as a campus resource for fostering student development.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65,291-194.

    Bureh,W.J.(1969).The social circle of leisur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2),125-148.

    Butcher,J.(1982).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al education.Canadian
    Association for: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Journal
    ,48(5),11-14.

    Carlson,T.B.(1995).We hate gym:Student alienation from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4,467-477.

    Chen,A&Ennis,C.D.(1996)Teaching value-laden curricula in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ing in a physical education,15(3),338-354.

    Chung,M.H. & Phillips,D.A(200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itude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Leisure-Time Exercis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physical educator,59(3),126-133.

    Crawford,D.W. & Godbey,G.C.(1987).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Leisure Sciences,9,119-127.
    Fujita-Starck,P.J.&Thompson,J.A.(1994).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u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AIR 1994 Annual Forum Paper.

    Harootunian,B.,&Yarger,G.P.(1981).Teachers’ conception of their own success.Washington,DC:ERIC Clearinghouse on Teacher Education.

    Kaplan,M.(1975).Leisure:Theory and Policy.New York:John Wiliey and
    Sons.

    Knowles,M.S.(1970).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raus,R.C.(1990).Reaction&Leisure.in Modern society(4th,ed).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uck,M.D.,& Sinclair,G.D.(1991).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attitudes
    towar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1,31-46.

    Martin,C.L.(1988).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45(4),196-209.

    Neufeldt,V.&Guralnik,D.B.(1991).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Macmillan.
    Olafson,L.(2002).”I hate Phys.ED.”:Adolescent Girls Talk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59(2),67-74.

    Parker,J.(1995).Secondary Teachers’ view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4,
    127-139.

    Placek,J.H.,&Dodds,P.(1988).A critical incident study of preservice
    teachers’beliefs about teaching success and nonsuccess.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59(4),351-358.

    Portman,P.A.(1995).Who is having fun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Experience of six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4,445-453.

    Portman,P.A.(2003).Are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be Physically Active?:Experiences of Ninth Graders in their Last Semester of Require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
    ,60(3),150-161.

    Pritchard.O.(1988).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 in England-An investigation among parents,pupils and teachers.The physical educator
    ,45(3),154-156.

    Rice,P.L.(1988).Attitud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teachers,and personal health. The physical educator,45(2)
    ,94-99.

    Rink,J.E.(1993).Te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2nd).St.Louis
    :Mosby.

    Ryan,S.Fleming,D.&Maina,M.(2003).Attitud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ward thei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Classes. The physical educator,60(2),28-42.

    Sallis,J.F.&Owen,N.(1999).Physical Activit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
    Thousands Okas,CA:Sage.

    Siedentop,D.Mand,C.,&Taggart,A.(1986).Physical Education-Teaching and Curriculum Strategies for Grades 5-12.Palo Alto,CA:Mayfield Publishing Co.

    Silverman,S.(1991).Research on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Research Que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62(4),352-364.

    Simpson,J.A.&Weiner,E.S.C.(1989).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wart,M.J.,Green,S.R.,&Huelskamp,J.(1991).Secondary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48(2),72-79.

    Strand,B.,&Scantling,E.(1994).Analysis of secondary student preferences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51(3),119-129.

    Tannehill,D.,& Zakrajsek,D.(1993).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A multicultural study.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3,78-84.

    Tough,A.(1982).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03325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