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琪
論文名稱: 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8
中文關鍵詞: 明代明太祖孝慈錄喪服母服孝道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11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和明太祖孝道觀念密切相關的《孝慈錄》為討論核心,探討「母親」在喪服禮制中的地位與明代統治者、士人所理解的孝道觀念之間的關係,進而聚焦於明太祖在位期間對其孝道理念的闡發,以及其後嗣君與士人討論及實踐《孝慈錄》的情況。
    中國先秦古禮根據父系宗法制度規定,父親死亡,人子為父服最隆重的喪服禮斬衰三年,若母親去世,人子為母服喪則必須考量父親是否在世而有所調整,若父卒,為母服齊衰三年;若父在,則為母服降為齊衰杖期。父母同為人子孝順的對象,但「父服」和「母服」卻有「斬衰」、「齊衰」的差異,母服的年限亦因父親在世而再降為一年之喪。除此之外,母親的出身若是禮法地位低下的庶妾,人子為其服喪的等級,更隨著父親的爵位高低而有所減降,在在彰顯了「尊尊」凌駕於「親親」原則的父系宗法特色。
    母服規範與母子情感的落差,隨著漢代以降封建社會的崩解越趨明顯,「緣情制禮」的呼聲也不斷出現,洪武七年(1374)因孫貴妃之死而產生的母服爭議即是明證之一。在此次爭議中,明太祖堅持「父母等恩」,母服與父服相比如此屈降實不合現實人情,遂下令今後子為母、庶子為生母之服皆與為父服齊等,皆為斬衰三年,進而製作了《孝慈錄》以作為明代喪服制度的定本,並為清代所承襲。
    《孝慈錄》「父母同斬」的喪服禮制,不但衝擊了千年來父系宗法制度與倫理秩序,也遠遠悖離了士人長期研讀的儒家經典內容,是故,《孝慈錄》是否為士人所接受並實踐成為本文最為重要的探討面向。在議論層面上,明至清初士人贊同「為母服斬」服制與否,實與他們的個人經驗、身處的時代背景與學術思潮息息相關。在具體實踐方面,本文則利用嘉靖康妃喪服禮與明末士人周之夔(1586-?)生母喪服禮的實踐過程為例,深入探究在傳統中國家庭中的嫡庶尊卑禮法如何深深影響人子為母服喪的選擇。
    本文藉由分析《孝慈錄》的理念及其從明代社會所得到的迴響,呈現禮制與情感兩者不曾中斷的互動過程,希冀更深入地了解傳統中國母子鏈結與孝道倫理的關係。

    緒 論 1 第一章 服有等差:明以前母服制度的變遷 21 第一節 喪服制度與人倫關係 21 第二節 《儀禮‧喪服》中的母服制度 32 第三節 唐代《開元禮》中母服的改制 44 第二章 孝順父母:明代《孝慈錄》的制訂及其孝道觀念 55 第一節 明太祖對孝道的提倡 55 第二節 《孝慈錄》的頒行 68 第三節 《孝慈錄》中的孝道倫理 75 第三章 禮情之間:子為母服的議論與實踐 91 第一節 士人對《孝慈錄》的評價 91 第二節 私修禮書中的母服制度 111 第三節 「父母同斬」的折衷與落實 126 第四章 嫡庶之辨:庶子為生母服的落實 139 第一節 康妃杜氏之死 140 第二節 周之夔(1586-?)的母服經驗 151 第三節 「厭於嫡母」說對庶子為生母服的衝擊 161 結 論 177 徵引書目 183 附錄 歷代母服相關規定一覽表 205

    壹、 古籍史料
    一、政書典籍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2001。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2001。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2001。
    〔漢〕鄭玄注、〔宋〕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2001。
    〔漢〕戴德,《大戴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借野竹齋沈氏藏明刊本景印,1979。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白虎通義》,收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魏〕王肅,《孔子家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借江南書館藏明翻宋本景印本影印,1979。
    〔唐〕孔穎達,《禮記正義》,收於楊家駱主編,《十三經注疏補正(七)》,臺北:世界書局,1971。
    〔唐〕杜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
    〔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4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五代〕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溥,《唐會要》,收於楊家駱編,《歷代會要第一期書第六冊》,臺北:世界書局,196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97冊,臺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不著撰者,《大元聖政國朝典章》,臺北:文海出版社,據光緖戊申年夏修訂法律館以杭州丁氏藏本重校本影印,1964。
    《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英宗寶訓》,收於《明實錄附錄》17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不著撰人,《萬曆邸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明〕太祖敕撰,《大明令》,收於〔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明〕太祖敕撰,《大明律》,收於〔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明〕太祖敕撰,《明律集解附例》,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二十四年重刊本影印,1969。
    〔明〕太祖撰,《孝慈錄》,收於(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明〕太祖撰,《御製大誥》,收於《明朝開國文獻》第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明〕太祖撰,《御製大誥續編》,收於《明朝開國文獻》第1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明〕太祖撰,《御製賢臣傳》,收於《明朝開國文獻》第2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明〕太祖撰,《教民榜文》,收於〔明〕張鹵校刊,《皇明制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萬曆年間刻本影印,1969。
    〔明〕明太祖,《明太祖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明〕呂本等輯,《皇明寶訓》,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53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秣陵周氏大有堂刻本影印,1996。
    〔明〕申時行修,《(萬曆)大明會典》,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宋濂奉敕修,《元史》,臺北:中華書局,1976。
    〔明〕胡廣等奉敕撰,《性理大全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徐一夔等撰,《明集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4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來保、李玉鳴等奉敕撰,《欽定大清通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5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徐本、三泰等奉敕纂,《大清律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高宗敕撰,《續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高宗撰,劉統勳等編,《評鑒闡要》,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6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崑岡等敕撰等,《欽定大清會典》,臺北:啟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五年刻本國立中央圖書館景印,1963。
    〔清〕崑岡等敕撰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啟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十五年刻本國立中央圖書館景印,1963。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66。
    〔清〕張爾歧,《儀禮鄭注句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8。
    〔民國〕黃彰健,《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二、地方志
    〔明〕王心編撰,《(嘉靖)天長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26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2。
    〔清〕郝玉麟等監修,〔清〕謝道承等編纂,《福建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5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1986。

    三、文集、筆記、小說及其他
    〔宋〕朱熹,《家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元〕敖繼公,《儀禮集說》,收入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王文祿,《海沂子》,《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84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涵芬樓影印明隆慶刻百陵學山本影印,1995。
    〔明〕王廷相,《王氏家藏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53冊,臺南:莊嚴文化,據王氏家藏集喪禮備纂天津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清順治12年修補本公移集駁稿集奏議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至隆慶刻本影印,1995。
    〔明〕王恕,《王端毅公奏議》,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正德16年三原知縣王成章刊本。
    〔明〕王鳴鶴,《登壇必究》,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96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刻本影印, 2002。
    〔明〕王褘,《王忠文公集》,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9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嘉靖元年張齊刻本影印,1988。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丘濬,《文公家禮儀節》,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正德13年常州府刻本影印,1997。
    〔明〕史惇,《慟餘雜記》,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 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清鈔本, 2000。
    〔明〕吕柟著、趙瑞民點校,《涇野子内篇》,收於《理學叢書》,北京 : 中華, 1992。
    〔明〕吕維祺,《孝經大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151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年呂兆璜等刻本影印, 2002。
    〔明〕朱之瑜,《舜水先生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8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天津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三年鄭玟刻本影印,2002。
    〔明〕朱朝瑛,《讀禮記略記.讀三禮略記》,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95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藏清鈔七經略記本影印,1997。
    〔明〕朱鴻,《孝經總類》,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15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抄本影印,2002。
    〔明〕何三畏,《雲間志略》,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 8冊,北京: 北京出版社,明天啟刻本, 2000。
    〔明〕何孟春,《餘冬序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 102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湖南圖書館藏明嘉靖七年郴州家塾刻本影印,1995。
    〔明〕余象斗,《新刻天下四民便覽三台萬用正宗》,收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子部,北京:人民出版社,據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明萬曆27年余氏雙峰堂刻本影印,2008。
    〔明〕呂坤,《四禮疑》,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清同治光緖間補修呂新吾全集本影印,1997。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第三冊,收於《四部備要集部》,臺灣:中華書局,據嚴榮校刻足本校刊,1965。
    〔明〕宋纁,《四禮初稿》,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4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年宋氏刻本影印,1997。
    〔明〕李濂,《嵩渚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1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杭州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97。
    〔明〕李默,《群玉樓稿》,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77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浙江圖書館藏明萬曆元年李培刻本影印,1997。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周之夔,《棄草二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明崇禎刻本,2000。
    〔明〕周之夔,《棄草文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2-11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明崇禎刻本,2000。
    〔明〕周琦《東溪日談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7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季本,《説理會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93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2002。
    〔明〕林俊,《見素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5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邵寳,《容春堂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5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金淛,《讀禮日知》,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9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遼寧省圖書館藏明萬曆二年馮氏刻本影印, 2002。
    〔明〕胡翰,《胡仲子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徐禎卿,《翦勝野聞》,收於〔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袁黃,《袁了凡先生兩行齋集》,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天啟4年嘉興袁氏家刊本。
    〔明〕郝敬,《儀禮節解》,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87冊,臺南:莊嚴文化,據湖北省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三年郝千秋郝千石刻郝氏九經解本,1997。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張元諭,《篷底浮談》,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2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隆慶四年董原道刻本影印,2002。
    〔明〕敖英,《東谷贅言》,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2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二十八年沈淮刻本影印,1995。
    〔明〕章潢,《圖書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9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郭正域,《合併黄離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 1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明萬曆四十年史記事刻本, 2000。
    〔明〕郭鎜等撰,《皇明太學志》,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嘉靖三十六年原刊明末迄清順治間增刊本。
    〔明〕陳絳,《金罍子》,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24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萬曆三十四年陳昱刻本影印, 2002。
    〔明〕陸容,《菽園雜記》,收於《叢書集成新編》1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陸楫,《蒹葭堂稿》,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 13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五年陸郯刻本影印, 2002。
    〔明〕黄佐,《泰泉鄉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黄佐,《庸言》,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93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一年刻本影印,2002。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05冊,臺南縣:莊嚴文化,據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影印,1996。
    〔明〕馮善《家禮集說》,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成化15年刊本。
    〔明〕黃佐,《南雍志》,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明〕黃省曾,《五嶽山人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94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95。
    〔明〕葉向高,《蒼霞續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125冊,北京 : 北京出版社,明萬曆刻本,2000。
    〔明〕董應舉,《崇相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02冊 ,北京:北京出版社,明崇禎刻本,2000。
    〔明〕歐陽德,《歐陽南野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 81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明嘉靖刻本影印,1997。
    〔明〕鄭泳,《鄭氏家儀》,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 114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刻本影印, 1997。
    〔明〕鄭真,《滎陽外史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
    〔明〕魏校,《莊渠遺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6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羅虞臣,《羅司勛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94冊,臺南縣: 莊嚴文化,據浙江圖書館藏清康熙五十年羅氏刻本影印, 1997。
    〔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嚴天麟,《五經疑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1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影印,2002。
    〔明〕顧炎武,《亭林詩文集》,收於《四部叢刊正編》 7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康熙刊本景印,1979。
    〔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校記,《日知錄集釋》,臺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收於《續修四庫全書》 子部 116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民國三十二年刻本影印,2002。
    〔清〕毛奇齡,《喪禮吾說篇》,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毛奇齡,《喪禮雜說》,收於〔清〕李幼梅輯,《讀禮叢鈔》,收於《國學集要》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臺北:里仁書局,1985。
    〔清〕任啓運,《禮記章句》,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9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2002。
    〔清〕朱建子,《喪服制考》,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88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影印,1997。
    〔清〕朱軾,《儀禮節略》,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0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乾隆間刻朱文端公藏書本影印卷,1997。
    〔清〕吳廷華,《儀禮章句》,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吳肅公,《讀禮問》,收於〔清〕李幼梅輯,《讀禮叢鈔》,收於《國學集要》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宋徵輿,《林屋文稿》,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5冊,臺南:莊嚴文化,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康熙九籥樓刻本影印,1997。
    〔清〕李文炤,《家禮喪祭拾遺》,收於〔清〕李幼梅輯,《讀禮叢鈔》,收於《國學集要》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李海觀,《歧路燈》,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清〕李驎,《虬峰文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31册,北京: 北京出版社,清康熙刻本, 2000。
    〔清〕汪琬,《堯峰文鈔》,收於《四部叢刊正編》8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清〕阮元,《淮海英靈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68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嘉慶三年小琅嬛僊館刻本影印,2002。
    〔清〕周廣業,《過夏雜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5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北京圖書館藏清種松書塾抄本影印,2002。
    〔清〕姚際恆,《儀禮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清〕查繼佐,《罪惟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321冊,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民國二十五年四部叢刊三編影印稿本影印,2002。
    〔清〕胡培翬,《儀禮正義》,收於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夏燮,《明通鑑》,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3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清同治十二年黃官廨刻本影印,2002。
    〔清〕徐乾學,《讀禮通考》,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袁枚,《新齊諧》,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8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乾隆嘉慶間刻隨園三十種本影印,2002。
    〔清〕袁棟,《書隱叢説》,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37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乾隆刻本影印, 2002。
    〔清〕崔述,《五服異同彙考》,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社,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四年陳履和東陽縣署刻本影印,2002。
    〔清〕張文嘉,《齊家寶要》,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分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1997。
    〔清〕張履祥著、 陳祖武點校,《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許三禮,《讀禮偶見》,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115冊,臺南:莊嚴文化,據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刻本影印,1997。
    〔清〕陳祖范,《經咫》,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94冊,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陸隴其,《三魚堂日記》,《續修四庫全書》史部55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同治九年浙江書局刻本影印,2002。
    〔清〕陸隴其,《讀禮志疑》,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12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清〕程瑤田,《儀禮喪服文足徵記》,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經部95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清〕談遷著、張宗祥點校,《國榷》,北京:中華書局,1958。
    〔清〕閻若璩,《潛邱劄記》,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總8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貳、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丁凌華,《中國喪服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7。
    王健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5。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臺北:政大歷史系,2006。
    朱子彥,《後宮制度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8。
    安井小太郎等著,連清吉、林慶彰譯,《經學史》,臺北: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6。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喪葬文化為例的考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30),2000。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臺北:政大歷史系,2001。
    吳麗娛,《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 ──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法律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以《儀禮‧喪服》為討論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段塔麗,《唐代婦女地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胡秋原《復社及其人物》,臺北:學術出版社,1968。
    馬建興,《喪服制度與傳統法律文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常建華,《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張建國、李力譯,滋賀秀三著,《中國家族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制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章景明,《先秦喪服制度考》,臺北:中華書局,1986。
    陳戌國,《中國禮制史‧元明清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9。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鄧聲國,《清代五服文獻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台大出版委員為出版,台大文學院發行,2001。後修改收於王明蓀主編,《古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初編第四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駱芬美,《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收於王明蓀主編,《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二編第二十四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羅冬陽,《明太祖禮法之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朱鴻,〈 「大禮」議與明嘉靖初期的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
    林讌如,〈明人的奉親怡養──孝道社會生活實踐的一個歷史側面〉,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邱仲麟,〈隋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96。
    唐惠美,〈元明之際士人出處之研究──以宋濂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從經世、道德命題到道德內省的實踐歷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徐嘉惠,〈明代庶出文人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翁宏霖,〈晚明復社領袖張溥(1602-1641)及其經世思想〉,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張文昌,〈唐宋禮書研究──從公禮到家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黃美華,〈司馬光《書儀》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
    楊庸蘭,〈唐代的孤兒與寡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蕭慧媛,〈明代的祖制爭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閻鴻中,〈周秦漢時代家族倫理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二、中文論文

    大澤顯浩,〈明代出版文化中「二十四孝」:論孝子形象的建立與發展〉,《明代研究通訊》,5(臺北,2002),頁11-33。
    井上徹,〈明朝對服制的改定──《孝慈錄》的編纂〉,收於錢杭翻譯,井上徹著,《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上海:上海書店,2008,頁346-347。
    內藤乾吉,〈大明令解說〉,收於《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7:2(臺北,1989),頁279-302。
    王璋、高成新,〈明太祖孝治政策初探〉,《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31:6(2008),頁106-108。
    田夫(邢義田),〈從《列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收於《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3,頁19-27。
    石磊,〈從歷代喪服制度觀察我國親屬結構的演變〉,《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8)》(臺北,1981),頁73-94。
    石磊,〈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臺北,1982),頁1-43。
    朱鴻,〈明代的周公:論朱元璋的效法成周為治〉(略稿),收於陳懷仁、夏玉潤主編,《洪武六百年祭》,海口:南方出版社,2001,頁105-114。
    衣若蘭,〈「天下之治自婦人始」──試析明清時代的母訓子政〉,收於周愚文、洪仁進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2005,頁91-122。
    何冠彪,〈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合稱清初三大儒者考──兼說清初四大儒及五大儒之成員〉,《故宮學術季刊》,7:4(臺北,1990),頁71-80。
    何淑宜,〈皇權與禮制──明嘉靖朝的郊祀禮改革〉,《中央史論》,22,(韓國,2005),頁71-98。
    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收於氏著,《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頁329-372。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種新解釋〉,收於氏著,《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頁121-156。
    余新忠,〈明清時期孝行的文本解讀──以江南方志記載為中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7(天津,2006),頁33-59。
    吳智和,〈明代祖制定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3(吉林,1991),頁20-29。
    吳蕙芳,〈民間日用類書的內容與運用──以明代《三台萬用正宗》為例〉,《明代研究通訊》,3(臺北,2000),頁45-56。
    呂妙芬,〈〈西銘〉為《孝經》之正傳?──論晚明仁孝關係的新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期(臺北,2008),頁139-172。
    呂妙芬,〈明清中國萬里尋親的文化實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2(臺北,2007.6),頁359-406。
    呂妙芬,〈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孝經》──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臺大歷史學報》,41(臺北,2008.6),頁1-64。
    呂妙芬,〈做為儀式性文本的《孝經》──明清士人《孝經》實踐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0(臺北,2008.6),頁1-42。
    呂妙芬,〈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8(臺北,2005.6),頁1-46。
    呂妙芬,〈晚明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史哲學報》,61(臺北,2004.11),頁223-260。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臺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7:2(臺北,1996.6),頁148-149。
    李飛,〈中國古代婦女孝行史考論〉,《中國史研究》,3(北京,1994.3),頁73-82。
    李晉華,〈明成祖生母問題彙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臺北,1936.3),頁71-75。
    杜正勝,〈五服制的族群結構與倫理〉,收於《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黎明總經銷,1992,頁857。
    杜正勝,〈古典的慈母魯季敬姜〉,收於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黎明總經銷,1992,頁940-946。
    杜正勝,〈傳統家族結構的典型〉,收於《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黎明總經銷,1992,頁781。
    杜維運,〈王夫之與中國史學〉,《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出版社,1984。頁15-93。
    周桂林,〈論朱元璋興孝以行養老之政〉,《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河南,1988),頁74-75。
    周婉窈,〈清代桐城學者與婦女的極端道德行為〉,《大陸雜誌》,87:4(臺北,1993.10),頁13-38。
    林慶彰,〈明代的漢宋學問題〉,收於《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頁1-31。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臺北,1998.8),頁3-29。
    段塔麗,〈「從子」說與中國古代寡母的權力和地位──以唐代家庭寡母生活為例〉,《婦女研究論叢》,6(2001),頁42-45。
    段塔麗,〈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2),頁141-149。
    范德(Edward L. Farmer),〈朱元璋與中國文化的復興──明朝皇權專制的意識型態基礎〉,收於張中政主編,《明史論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3,頁379-389。
    徐泓,〈明代家庭的權力結構及其成員間的關係〉,《輔仁歷史學報》,5(臺北,1993.12),頁197-198。
    徐復觀,〈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收於《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頁155-200。
    高明士,〈唐代禮律規範下的婦女地位──以武則天時期為例〉,《文史》,4(北京,2008),頁115-132。
    張文昌,〈服制、親屬與國家──唐宋禮法之喪服規範〉,台師大歷史系等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頁199-243。
    張璉,〈明代專制文化下的圖書出版情形〉,《漢學研究》,10:2(臺北,1992)頁366-367。
    梁勇,〈明代的《家禮》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6。
    郭姿吟,〈明代書籍出版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於陳弱水,《隱蔽的光景: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頁165-203;另收於氏著,《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2007),頁199-241。
    陶希聖,〈服制的構成〉,《食貨月刊》,復刊1:9(臺北,1971),頁10-24。
    黃玫茵,〈唐代三父八母的法律地位〉,收於《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頁89-118。
    楊一凡,〈洪武《大明律》考〉,收於楊一凡編,《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编‧第六卷‧歷代法制考‧明代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1-53。
    楊聯陞,〈國史上的女主〉,收於氏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91-108。
    詹康,〈明代的教化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熊秉真,〈明清家庭中的母子關係──性別、感情及其他〉,收於李小江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頁514-544。
    熊秉真,〈建構的感情:明清家庭的母子關係〉,收於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中國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頁255-280。
    熊秉真,〈試窺明清幼兒的人事環境與情感世界〉,《本土心理研究》,2(臺北,1993),頁251-276。
    趙克生,〈《大明集禮》的初修與刊布〉,《史學史研究》(天津,2004),頁65-66。
    趙克生,〈明代丁憂制度述論〉,《中國史研究》,2(北京,1997),頁115-128。
    趙克生,〈明朝后妃與國家禮制興革〉,《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229期(吉林,2007),頁50-51。
    趙克生,〈略論明代文官的奪情起復〉,《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5(吉林,2006),頁48-52。
    趙軼峰,〈十七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妾──以《醒世姻緣傳》為中心〉,收於《明代的變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頁177-190。
    鄭雅如,〈中古時期的母子關係──性別與漢唐之間的家庭史研究〉,收於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9,頁135-190。
    劉曉東,〈以「孝」促「悌」──朱元璋喪制改革述論〉,《學習與探索》,5(長春,2008),頁210-213。
    劉燕儷,〈唐律中的母子關係〉,收於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25-144。
    戴彼得(Peter Ditmanson),〈洪武年間的道德諫諍〉,收於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頁63-94。
    羅仲輝,《論明初議禮》,收於王春瑜,《明史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頁74-91。
    羅彤華,〈唐代官人的父母喪制──以〈假寧令〉「諸喪解官」條為中心〉,台師大歷史系等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頁9-42。

    三、外文論著
    Cole, Alan. Mothers and Sons in Chinese Buddhi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Chow, Kai-wing.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Ethics, 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Ebrey, Patricia Buckley.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 :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Elman, Benjamin A.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Farmer, Edward L. Zhu Yuanzhang & Early Ming Legislation, Leiden; New York : E.J. Brill, 1995.
    Meadows, Thomas Taylor. The Chinese and the Rebellions with an Essay on Civilisation and its Present State in the East and West. Shannon: Irish University Press, 1972.
    Hsieh, Bao-hua, “Female Hierarchy in Customary Practice: The Status of Concubin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5(1997.8),頁55-104。
    Hsieh, Bao-hua, “Concubines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Fourteenth to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dissertation, 1992.
    Wolf,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下見隆雄,《儒教社會と母性母性の威力の觀点でみる漢魏晉中國女性史》,東京:研文出版,1994。
    下見隆雄,《孝と母性のメカニズム:中國女性史的の視座》,東京:研文出版,1997
    下見隆雄,《母性依存の思想——「二十四孝」から考える母子一體觀念と孝》,東京:研文出版,2002。
    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增補版)》,東京都:國書刊行會,1999-2000。
    藤川正数,〈唐代における母親主義的服紀改制について〉,《東方學》,16(1958.04),頁35-5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