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立緯
Hsu Li-Wei
論文名稱: 「迷妹」? SBL女性球迷觀賞方式之研究
“Mi-Mei"? A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and mode of female fans’ watching SBL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超級籃球聯賽迷妹運動社會化男性霸權
英文關鍵詞: SBL, Mi-Mei, Sports Socialization, Male Hegemon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6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從去本質化和性別解構的角度,探究女性球迷觀賞超級籃球聯賽(SBL)的行為、比較女性球迷和男性球迷的看球差異,以及「迷妹」論述被建構的脈絡。本研究使用田野觀察法、深度訪談法、以及文本分析。在SBL場域,觀察現場男女球迷的觀看方式;在臺灣籃球相關的網路論域,收集並詮釋相關論述的文本;並且在現場、網路上、及自己的人際網絡中找尋女性受訪者,最後將訪談結果與迷妹論述文本,以及筆者自身的籃球實作經驗做一個互相參照、對話。研究結果發現,媒體、家庭和同儕是女性進入SBL場域的運動社會化媒介。由於在父權結構下的運動實作經驗不足,影響了女性球迷看球的方式,使得她們在觀看初期,將球員當作情感投射的對象,以類似追星族的方式來觀看,並非關注職業運動強調的技術本位。但隨著看球經驗的累積,女性觀看球賽的重點與男性漸趨一致,但原有的情感投射並不會消失,而是減弱。相較於男性對NBA的喜愛,女性不喜歡看NBA的原因,包括對NBA球員的辨識度不夠、沒有參與感與臨場感等因素。研究也發現,「迷妹」的論述是在男性對SBL的厭惡,以及性別歧視兩條脈絡之下,漸漸成為一種社會的真實。在「迷妹」表象的背後,糾結著男性霸權、認同、籃球認同、運動全球化、休閒、凝視等概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atching behavior of SBL female fa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emale and male fans, and the context of Mi-Mei” discourse through the points of view “de-essential and deconstruction”. The Field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 and Textual Analysis are adopted in the study. The writer also enters the SBL gyms to observe the watching ways of male and female fans. Next, he tries to collect and interpret the text of discourses related to basketball on the Internet, and looks for the female interviewees from the games, the Internet, and his interpersonal network. Finally, he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the interview result, the “Mi-Mei” text and his own experience of playing basketb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media, family and peers are the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to make female fans enter the SBL and join in the sports socialization . However,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exercising experience under the patriarchal structure, female fans have a different way of watching SBL . When they watch basketball games, they will project their affection to the ball players initially. They worship their favorite basketball players as groupies do. And they completely ignore the skill levels which professional sports emphasize on. With the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of watching games, the way that female fans watch the basketball games is close to that of the male fans, but the original emotional projection does not disappear. This projection just weakens . Furthermore, compared to men’s love of NBA, female fans don’t like to watch NBA. The reasons are that they can’t recognize the NBA players well, and they lack of the sense of participation and presence to NBA.
    This study also finds out “Mi-Mei” discourse gradually becomes a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two contexts -- the male’s aversion to SBL and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Behind the symbol of “Mi-Mei”, there are some tangled concepts about male hegemony, identity, identity of basketball, sports globalization, leisure, gaze and so on.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 誌 vii 目 次 vii 表 次 xi 圖 次 x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超級籃球聯賽之場域解構 5 一、男性為主的場域 5 二、女球迷的身體,男人的目光 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一、研究目的 6 二、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 9 第五節 本研究各章組成與內容 10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 12 第一節 文獻探討 12 一、臺灣職業籃球發展的脈絡 12 二、「迷」與「運動迷」之探討 13 三、運動場域-性別分化及男性展示霸權的場所 1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8 一、文本分析 18 二、田野觀察法 18 三、訪談法 19 第三節 來去看球賽!-進入SBL田野的歷程 20 一、研究前期 20 二、研究後期 21 第四節 研究主體 24 一、受訪者背景 24 第參章 女孩們與SBL的邂逅-運動社會化媒介的影響 30 第一節 接觸觀賞籃球賽事 32 第二節 進入觀看SBL 35 一、CBA以及HBL記憶的延續 35 二、同儕 42 三、媒體 42 第三節 持續觀看SBL 43 一、球員的魅力 44 二、球賽本身的吸引力 50 第四節 女孩成為觀賞者-與打籃球的疏離 58 本章小結 65 第肆章 女性球迷的觀看 67 第一節 看球的知識 67 一、從事籃球運動 68 二、觀看球賽加上同儕的解說 68 三、體育課 69 四、大眾媒體 70 第二節 觀看的選擇 70 一、選擇認同的球隊 71 二、挑對戰及關鍵賽事 72 三、對球隊認真度的要求 73 第三節 女孩觀看的外顯行為 74 一、女孩的尖叫圖像 75 二、追星 78 三、梳妝打扮 84 第四節 女性球迷與男性看球的差異 85 一、「尖叫」與「冷靜」 85 二、女孩聊男人;男人聊技術 88 三、男生看NBA ,女生看SBL 89 四、和男性一同觀賞的自在與不自在 96 第五節 球員的身體 女孩的凝視 98 一、反轉-球員成為被觀看的客體 98 二、移情作用 102 本章小結 105 第伍章 解構「迷妹」 107 第一節 「迷妹」意謂著甚麼 107 一、「以男性作為方法」的看球方式 108 二、網路上的迷妹定義 110 三、「迷妹」論述的再現 111 四、PTT的知識權力 116 第二節 「迷妹」論述的形成脈絡 118 一、男性的認同失所-恨屋及烏 119 二、迷妹論述的性別歧視 127 第三節 「迷妹」論述對女孩的影響與再詮釋 135 一、「迷妹」的負面觀感 136 二、重新詮釋「迷妹」 137 本章小結 139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女性的觀賞及「迷妹」論述 141 一、運動社會化下女性球迷的觀賞方式 141 二、「迷妹」論述背後的脈絡 142 三、去本質─打破「以男性作為方法」的看球方式 144 四、去帝國、去殖民、去國族的觀看方式 145 第二節 研究者省思及研究限制 146 一、研究者省思 146 二、研究限制 149 參考文獻 151 一、中文部分 151 二、西文部分 155 附錄 158 附錄一、預試問卷 158 附錄二、訪談大綱 160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 162 附錄四、籃球網路場域相關文本示例 183

    一、中文部分
    王宗吉(1996)。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縣:銀禾文化。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H. L. Nixon II & J. H. Frey(2000)。
    王志弘等(譯)(1997)。設計的性別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遠流。(Weisman, L. K. 1992)
    王志弘(2000)。性別流動的政治與詩學。臺北市:田園文化。
    王盈智(譯)(2005)。研究方法的第一本書。臺北:韋伯文化。Willams, M.(2005)。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臺北:心理。
    王敦韋(2004)。贊助效益之研究─以第二屆超級籃球聯賽(SBL)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縣。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朱華瑄(譯)(2005)。迷文化。臺北:韋伯。Hills,M.(2005).
    自由電子報(2009,3月13日)。「馬英酒的回信」 大支怪歌諷馬。取自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190317&type=%E5%8D%B3%E6%99%82%E6%96%B0%E8%81%9E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臺北市:時英。(Babbie. E, 1998)
    李後宗(2000)。追憶流逝的球迷-中華職籃的回顧與展望。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余嬪(1998)。國中生之性別、學業成就、遊憩參與型態與自重感之研究。高師大學報,9,119-147。
    吳禮釧(2005)。全球化潮流下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發展及其在臺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班。
    邱金松(1980)運動的疏離問題。師大學報,25,129-139。
    邱金松(1993)體育社會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正中書局。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生智。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市:群學。 (Linda McDowell, 1989)
    郭家彰(2008)。運動社會化媒介對足球運動參與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長苓(1997)。網路空間中的性別政治。臺灣現象學。梅洛龐蒂讀書會:臺北市。
    陳子音(2008)。藝人偶像崇拜現象對娛樂行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陳正國(譯)(2000)。瞭解庶民文化。臺北:萬象。Fiske, J. (1993).
    陳怡達(2008)。運動觀賞者之持續性涉入、情境涉入與涉入反應關係之研究–以棒球賽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臺中縣。
    陳姿伶(2008)。臺灣年輕男性韓劇閱聽人的收視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臺北市。
    常嫚芸(2002)。運動與「看」運動 – 身體經驗的擬像與真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臺北市。
    張正昌(2004)。由消費文化的現象探討球迷社群儀式。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縣。
    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John Storey, 2001)。
    張怡中(2007)。高中籃球聯賽行銷策略對於球迷參與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家豪(2004)。中華民國92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錦華等合著(1995)。媒體的女人 女人的媒體(上)。臺北市:碩人出版。
    楊育欣(2008,7月9日)。七年前大換血 埋下慘敗因子。聯合報,取自UDN聯合理財網http://money.udn.com/fund/storypage.jsp?f_ART_ID=137216
    畢恆達(1999)建立安全與無性別偏見之校園空間指標。教育部委託研究。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女書文化。
    畢恆達(1995)婦女與都市公共安全。性別與空間研究室通訊,1,69-83。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黃筱婷(2006)。慾望、不滿,及一種可能-性別化的健身活動與空間。性別與空間,6,53-82。
    黃東治、邱金松(校譯)(2008)。運動世界的社會學。臺北市:學富文化。Joseph Maguire等著;譯自: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劉昌德(2008)。帝國搖旗,國族吶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國族論述之轉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0,33-77。
    潘宇航(2005)。運動場上的眾聲喧嘩:臺灣棒球迷與職棒球場中的空間氛圍、人群互動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廖家宏(2007)。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文輝、李紹嶸(1999)。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歐陽子(譯)(1992)。第二性,形成期/西蒙,波娃著。臺北市:志文。
    羅曉珍(2004)。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分析。武漢交通職業學院學報。
    騰德政(2006)。「黑白ㄘㄟˋ!亞當夏娃ㄆㄟˋ?」運動文化的性別刻板印象-一個國小班級躲避球運動之研究。性別與空間,6,29-44。
    鮑家慶(譯)(1999)。男性是否可以成為女性主義思維的主體。 (Harding, S. 1999)
    戴行鉞(1993)。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商務。(Berger, J. 1991)
    鄭至慧、朱嗯伶、顧燕翎(譯)(1987)。男性解放。臺北市:婦女新知。(Farrell, W. 1987)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闕維正(2002)。學校在社區體育運動推展的角色與功能。國民體育季刊,31(2),22-29。
    聯合新聞網(2003年,6月23日)。閃亮三姐妹跳出頭。取自http://news.sina.com.tw/newsCenter/entertain/udn/2003/0623/11177503.html

    二、西文部分
    Brinton, Mary C (1998). The Social-Institutional Bases of Gender Stratification: Japan as an ILLustrative Cas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300-334.
    Bennett, A. & Kahn-Harris, K. (2004). After Subculture-Critical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Youth Cultu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ranscombe, N. R., & Wann, D. L. (1991). The positive social and self concept consequence of sports team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15, 115-127.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London: Routledge.
    Coakley, J. J. (1994).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5th ed. St. Louis: Mosby.
    Craig M. (2001). Football Inc. How Soccer Fans Are Losing The Game,. London: Vision Paperbacks.
    Gauntlett, D. (1999). TV living: television, culture, an everyday lif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Film Institute.
    Guback, T., & Varis, T. (1986) Trans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Report and Papers on Mass Communication No, 92.
    Curry, T. (1991). “Fraternal Bonding in the Locker Room: A Profeminist Analysis of Talk About Competition and Women.”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8, 119-135.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onnelly, Peter (1996).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 20(3), 239-258.
    Eitzen, D.S. & Sage, G.D. (1989).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Dubugue,IA: WM.C Brown.Publishers.
    Elias, N. (1986). ”Introduction,” in Quest for Excitement.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zing Process, ed. 19-62, Basil Blackwell.
    Ellis C. (2000). Sports Culture An A-Z Guide, England: Routledge.
    Giddens, A. (1991).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ew York: Norton.
    Grant, T (1989). Being a woman: Fulfilling your femininity and find love. New York: Random House.
    Hess, B, Beth; Elizabeth; Markson, W; Stein ,J, Peter (1993). Socioogy: 1993 Update. New York: Macmillam.
    Jarvie, J, Maguire; L, G, Mansfield; J, Bradley (2002).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Sport worlds
    Okely, J. (1996). Own or Other Culture. Lodon: Routledge.
    Klein, M. (1990). “The Macho World of Sport-A Forgotten Realm? Some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 175-184.
    Leonard Jr, W. M. (1998).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Macionis, J, John (1993). Sociology,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cPherson,B. D., Cruits, J.E., & Loy, J.W. (198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ohammadi, A. (1991). The global and local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118-138.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2000). Sport Marketing (2nd ed.). USA: Human Kinetics.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ixon, Howard L. II. (1984). Sport and the American Drea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Leisure Press Imprint.
    Nordenstreng K. & Varis , T. (1974). Television Traffic- A One-Way Street. Paris: UNESCO.
    Sharpe, S. (1994). Fathers and daughter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Theberge, N. (1993).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n Sport: Women, Coaching, and the Naturalization of Difference”. Social Problems, 40, 301-313.
    Weisman, L. K. (1992). Discrimination by Design: A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