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瑜庭 Hsu, Yu-Ting |
---|---|
論文名稱: |
以教師在職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為第二專長角度看跨學科教學之能力發展 Taking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of Performing Arts Section as the Second Specialty on Developing the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
指導教授: |
范聖韜
Fan, Sheng-Ta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在職進修 、第二專長學分班 、國中表演藝術 、跨學科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In-Service Training,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Performing Arts, Second Specialty Credit Program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2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9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職中學教師,進修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時,在修習過程中,學分班課程、同儕以及授課教師三種不同的因素影響下,如何結合自身本科專長,發展出跨學科教學的能力,進而增進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本研究時程為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第一階段為問題發想與前導研究,採半結構式問卷調查,作為未來規劃問題的依據,共25名受試者;第二階段採參與觀察法,以觀課角度及課堂參與方式,並撰寫觀課日記呈現課堂原貌;第三階段採深度訪談調查法,以國立幾所相關師培院校之國中表演藝術第二專長學分班中之行政人員(共4位)、授課教師(共3位)及在職教師(共7位)做分析,希望藉由課程內容、辦學者、授課者及學習者四種不同的角度,對教師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啟發進行討論與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在職教師進修第二專長的因素為興趣、擔心超額問題,以及取得專業認證等。二、每個科目都有不同的教材教法,修習第二專長班有助於培養跨學科課程整合與教學的能力。三、跨學科教學能力有助於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本論文並提出以下研究建議:第二專長班排課不應過分密集且肢體課程的時間應適當安排、課程實務比重應大於理論、斟酌開課必要、在職教師應具備跨學科的能力以培育未來的人才、在職教師應主動參與藝文活動培養對藝術的美感、追蹤108課綱實施後教師跨學科教學的成效、觀察及調查學生反應。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bout in-service teachers of middle schools, when they study the secondary specialty of performing arts in the middle school,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credit course, peers and instructors, how to combine their own undergraduate expertise to develop the ability of interdisciplinar teaching, and thus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The study duration was from February 2018 to April 2019. The first phase was a problem-discovering and pilot study, and a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as the basis for future planning problems with a total of 25 subjects. The second stage was to use the method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o observe the class, the way of class participation, and writing a class diary to present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class. In the third stage, the in-depth interview survey method was adopted,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staffs (4 in total), the instructors (3 in total), and the in-service teachers (7 in total) in the second specialty credit program of performing arts from few 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inspiration of teachers'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through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urse content, scholars, lecturers and learners. The study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The factors that in-service teachers of pursuing the second specialty are interest, worrying about excess problems, and obtaining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I. Each subject has a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second specialization class helps to develop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tegration of the ability in teaching. III.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bility contributes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The second specialty class should not be too intensive and the time of the physical course should be properly arrang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urse practices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theories, and the needs for the course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in-service 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interdisciplinary ability to cultivate future talents, and the in-servic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arts. The arts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cultivate the aesthetics of arts.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future study on track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of teache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108 curriculum guidelines as well as observing and investigating students’ responses.
文化部(2018年10月16日)。文化部表演藝術結合科技跨界創作補助作業要點修正規定。擷取自:
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1810/8fe1716b-40ae-4ff9-93b9-177b0af99221.pdf
方德隆(2000年12月)。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擷取自:
國家教育研究院: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2598/
王郁雯.(2017年9月)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師專業認同變化。課程研究:從九年一貫時期的課程發展,12(2),43。
王錦慧、徐仁斌、曹瓊華、陳威介、陳建和、藍正嵐、饒忠韻(2015)。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專業社群關係之研究。104 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3-2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清山(2010)。師資培育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7年10 月)。素養導向教師教育:理念、挑戰與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14-27。
吳清山、林天祐(2009)。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呂紹弘(2017)從十二年國教及師資培育政策探討教師核心能力及教師評鑑制度。106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45-7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其昌(2004)。表演藝術之研習發展與教學策略。研習資訊,5(21),77-84。
李其昌、詹雅琇(2009)。表演藝術教育年度發展概述。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李珀(2014)。教師專業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李珮綺(2012年2月1日)。教師專業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永續經營之探討—以兩所美國中學。擷取自: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PageSystem/reportFileDownload/C10101010/001
李筱倩、洪浩偉(2019年3月1日)。淺談教師社群—以高科大 USR 計畫跨領域教師社群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47-50。
李麗君(1998)從終身學習的觀點反思教師的專業知能。迎接廿一世紀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臺北市:教育部。
肖鷹(2006年3月28日)。跨學科研究:理論與方法。【人民網】。擷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4244161.html
周珮儀(2003)課程統整。高雄:復文圖書。
周淑卿(2002)課程統整模式-理論與實作。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宏璋(2004年6月18日)。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視覺藝術策展資源平台】擷取自:
https://curator.ncafroc.org.tw/forum/articles/post-5747/
林玫君(2016年5月1日)中小學表演藝術教師知識轉化歷程探究:從在職進修課程切入。藝術教育研究,31,79-110。
林煌(2002)。現代教育論壇。國立教育資料館。
邱紹雯(2017年10月5日)。藝術創客教育推動者唐富美:用藝術破框,才能創造動人作品。【親子天下】。擷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4319-/?page=3
洪郁婷(2018年4月20日)。一所國中教師社群實踐課程領導的行動研究:閱讀好胃口。教育研究與發展,14(1),73-102。
洪詠善(2016)。學習趨勢:跨領域、現象為本的統整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擷取自: https://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134&content_no=2671
范信賢、尤淑慧(2017年9月)。專題探究—十二年國教課綱及他山之石。教育脈動電子期刊。擷取自:
https://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eb1cf578-b784-4a3e-8970- 378934fa3eae?insId=ce7aab24-b25b-4638-b89f-d005f7908f07
孫憶明(2015年12月10日)。天下雜誌部落格。【天下雜誌】。擷取自: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56/article/2661
孫燕華、王茜茜(2008)。大學通識報。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2015年10月22日)。教育部。擷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600/News_Content.aspx?n=E491D1720010EE05&sms=D4AB88F29491B48F&s=A04102FE06BBEB66
徐秀菊、趙惠玲、蘇郁菁(2003年5月1日)。臺灣中小學藝術教師教學現況調查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5,85-87。
耿一偉(2005年11月11日)。美好理想的預言。【自由時報】。擷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42817
荀淵(2017年3月)。 2017兩岸高教論壇。擷取自: http://2017gaojiao.mcu.edu.tw/node/68
張國保(2019年3月1日)。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角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15-18。
張鈿富(2003)。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79-90。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1(1),61-90。
張曉華(2004)。教育戲劇理論與發展。新北市:心理。
張曉華(2014)。教育戲劇跨領域統整教學:課程設計與實務。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教育百科(無日期)。教育百科。【教育部】。擷取自: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部(2014年11月28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擷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1998)。教育部部史。 擷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6938/87.03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pdf
教育部(2003年1月15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擷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13年8月12日)。提升國民中學專長授課比率推動教師進修第二專長作業要點。擷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55
教育部(2013年8月27日)。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擷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8/relfile/0/2073/e221c236-b969-470f-9cc2-ecb30bc9fb47.pdf
教育部(2016年5月13日)。教育部中等學校暨國小階段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擷取自:
https://www.inarts.edu.tw/articles/tag/objective
教育部(2017年7月10日)。高等教育司。擷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38E925417DBAF594&s=48B633D53D143A26
教育部(2018年4月16日)。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擷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5
教育部(2018)。 教育部統計處。擷取自:
https://stats.moe.gov.tw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年11月1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擷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38E925417DBAF594&s=48B633D53D143A26
陳俊明(2003年5月)。論跨領域藝術的未來性。【新樂園藝術空間】。擷取自: http://www1.etat.com/slyart/newsletter/2003/newfield_text/future_on_newfield.htm
陳國生(2017)。十二年國教下校本教師專業成長模式之探討—以專業學習社群作為教師專業成長協作平台。106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15-44。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陳靜惠(2012)。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從新移民子女談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7),57-59。
陳瓊花(2001)。從美術教育的觀點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年刊,4,17。
曾月紅(2011年12月31日)。跨學科教師發展統整課程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7(4),201-236。
曾祥榕(2016)。跨領域統整的教與學。【國家教育研究院】。擷取自: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89/414127595.pdf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3(1),19-38。
湯誌龍(2008)。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湯誌龍、孟祥仁、鄭明長、徐西森、吳思達、吳雅玲、羅希哲、張碧如、劉永元(2008)。教育概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馮莉雅(2017年7月)。國中師資結構之剖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7),36-43。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坤錦(2014年12月25日)。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41-258。
黃政傑(1993)。提昇國小師資與課程。新竹縣:竹縣文教。
黃春木(2018年1月)。素養導向課程與通識教育可能在高中實現嗎。通識在線,13(74),11-12。
黃炳煌(1994年2月)。我對國內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的一些期盼。教師天地, 16-18。
黃富順(2012年5月)。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教育之實施、特色與問題。成人及終身教育,34-44。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新北市:心理。
董恆秀(2015年3月27日)。芬蘭主題教學教育改革兼談《野兔》。擷取自: newtalk.tw: http://newtalk.tw/opinion/view/22705
維基百科(2018年7月9日)。維基百科。擷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跨学科研究。
賓靜蓀( 2017年5月)。 STEAM新素養。【親子天下:天下雜誌】。擷取自:
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2017/steamtoys100/knowsteam.html
趙惠玲(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念、類型與發展策略。臺北市:薈美‧融
藝。
趙麗玲、郭重吉、溫育德、林宗岐、王瑋龍(2015)。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障礙因素之探討。自然科學與教育,1(1),1-22。
劉嘯霆(2006年3月28日)。當代跨學科性科學研究的「式」與「法」。【人民網】。擷取自: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4244208.html
蔡安繕(2015年12月1日)。我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及其精進策略之探討。104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141-157。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培村(1999年6月1日)。終身學習教師的發展與培育。教育資料集刊,24,101-120。
蔡進雄(2010)。論學校轉型為專業學習社群的校長領導作為。教育研究月刊 194,44-53。
蔡進雄(2017年11月1日)。大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實踐與省思。評鑑雙月刊。
鄭明憲、李其昌、陳曉嫻(2017年12月1日)。中等教育階段藝術領域教師職前專門課程基準方向的建構。藝術教育研究,34,3-6。
閻自安(2007年8月)。教師在職進修課程的規劃:組織需求評估的觀點。初等教育學刊,28,33-56。
謝州恩(2013年11月)。鷹架理論的發展、類型、模式與對科學教學的啟示。 科學教育月刊,2-16。
藍麗娟(2003)。老師吹起在職進修風。【Cheers雜誌】,28。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Brassler, M., & Dettmers, J. (2017). How to Enhance Interdisciplinary Competence—Interdisciplinary Problem-Based Learning versus Interdisciplinary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Drake, S. M. (1998). Creating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ven Way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California: Corwin.
Fogarty, R. (1991). Ten ways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49), 61-66.
Frodeman, R. (2014). The end of disciplinarity. In P. Wein- gart & B. Padberg (Eds.). Bielefeld, Germany: transcript Verlag.
Gordon, M., & John, S. (2009). 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 A., & Macmillan, R. (1995). The Balkanization of Seconary School Teach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Maggioli, D. G. (2004). Teach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CD.
Maurer, R. E. (1994). Designing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 middle,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arkay, W. F., & Hass, G. (2000). 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 criteria:Past and present. Boston: Allyn&Bacon.
Parker, R. E. (1985). Small-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improving academic,social gains in the classroom. Nass Bulletin, 69(479), 48-57.
Roberts, S. M., & Pruitt, E. Z. (2003). 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Sapiro, V. (2014). Interdisciplinary And Collaborative Teaching:Overcoming Barriers To Vitality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trieved from: http://blogs.bu.edu/vsapiro/files/2017/10/SapiroInterdisciplinary.pdf
Sparks, D. (1994). A paradigm shift in staf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5 (4 ),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