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新瑩
Tseng, Hsin-Yin
論文名稱: 變異社會.寄生與共生- 曾新瑩水墨創作論述
Variant Society - Parasitism and Symbiosis Tseng Hsin - Yin Discussion on Ink Painting Art Creation
指導教授: 吳恭瑞
Wu, Kung- Jui
口試委員: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陳炳宏
Chen, Bing-Hong
吳恭瑞
Wu, Kung-Jui
口試日期: 2023/06/0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變異社會寄生共生象徵感觸和覺知個人主觀
英文關鍵詞: mutant society, parasitism, symbiosis, symbol, feeling and perception, personal subjectivity
研究方法: 實驗設計法比較研究觀察研究現象分析內容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68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5下載: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變異的社會—寄生與共生」為主要研究與創作探討。筆者觀察變異的社會是指自古以來,原始部落民族從最簡易的單純生活,展演到複雜的社會結構,產生的原始藝術是源自人類的食衣住行上的生活需求所產生的藝術,此種藝術是原始人類生產活動或生活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卻創造了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作品。原始部落何以會製造出如此風貌的藝術作品,其動機出發點為何!這些藝術是筆者繪畫創作靈感來源,想更了解人類的起心動念思考目的何在,在這變異社會的行為裡會呈現何種樣貌,借此將觀察到的感想以繪畫表達出來!
    本研究分為五大部分:第一章緒論,內容為研究動機、研究內容與研究目的等。第二章為筆者觀察對變異社會的人性反思與大自然的一切生命的寄生、共生現象。第三章透過東西方藝術家作品的象徵性,解讀自我的創作理念與具體的創作技法分析及創作形式表現方法。第四章詮釋筆者作品創作分三系列,分別為(變異社會系列)、(寄生與共生系列)、(大地系列)等,並實踐創作理念並解析作品內涵意義。第五章結論,在繪畫中了解社會的生態環境,強調不論人類社會行為或其他生物的寄生與共生兩者之間與大自然環境的密切互動因果關係。透過筆觸繪畫實踐筆者對自我生命與大自然有更深一層瞭解之間的密切關係。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Variation of Society - Parasitism and Symbio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and creative discussion. The author observes that the mutated societ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since ancient times, primitive tribal peoples have evolved from the simplest simple life to complex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primitive art produced is derived from the needs of human life in terms of 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kind of a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itive human production activities or life content, but it creates works of art with aesthetic value. Why did primitive tribes create such artistic works, and what is their motivation? These arts are the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the author's painting creation.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purpose of human beings' thoughts and thoughts, and what they will look like in the behavior of this mutant society, so as to express the observed feelings through paintings!
    This study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content i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earch purpos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uthor's observation of the human nature reflection of the mutant society and the parasitic and symbiotic phenomena of all life in nature.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symbolism of the work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ists, interprets the self-creative concept and specific creative technique analysis and creative form expression methods. The fourth chapter explains that the author's work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series, which are (mutated society series), (parasitic and symbiotic series), (earth series), etc., and practice the creative concept and analyz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ks. The conclusion of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ciety in painting, emphasizing the close interactiv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social behavior or parasitism and symbiosis of other organism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rush painting, the author ha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life and na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5 第二章 變異中的寄生與共生 17 第一節 變異自然的觀察 17 第二節 藝術在變異社會中的演化 20 第三節 變異社會的人性反思 23 第四節 變異的藝術建立在傳統基礎上 26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形式表現的實踐 29 第一節 東西方藝術家畫作意象與思維探討 30 第二節 水墨繪畫創作之認知 38 第三節 創作行式與技法流程解析 45 第四節 變異時代的繪畫創作歲月 57 第四章 創作作品實踐與內涵解析 61 第一節 變異社會系列 62 第二節 寄生與共生系列 80 第三節 大地系列 98 第四節 作品總清冊 116 第五章 結論 123 參考書目 126

    賽珍珠著,彭玲嫻譯,《大地》三部曲,臺北市:時報文化,2017年,第一部。
    張道一主編,《中國民間美術辭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
    王才勇,《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台北市:書林出版,2000年。
    阿諾德.豪澤爾著、居延安編譯,《藝術社會學》,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
    王秀雄作,《美術心理學》創造‧視覺與造形心理,臺北市:北市美術館,1991年。
    國語辭典編輯委員會著,《辭海》,台南市:上友出版社,2014年。
    劉振強,《大辭典》(上),台北市:三民書局,1985年。
    張道一主編,《中國民間美術辭典》,南京市: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年。
    劉振強,《大辭典》(下),台北市:三民書局,1985年。
    朱立元主編,《美學大辭典》,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雷飛鴻,《新辭海》,台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
    朱剛著,《20世紀西方文藝批評理論》,臺北縣:揚智文化事業,2009年。
    雷飛鴻,《新辭海》,台北市:三民書局,世一文化事業,2004年。
    李可染著,《李可染畫論》,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1985年。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20年。
    專文作者:王嵩山、何傳坤、劉寧生、童元昭、郭佩宜、楊翎。主編:王嵩山、楊翎,《大洋洲的物件與文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8年。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圖書,1976年。
    史作檉著,《水墨十講:哲學觀畫》,台北市:典藏藝術家,2008年。
    鮑少游著,張群題,《石濤與大千》,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葛路著,《中國繪畫美學範疇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上),台北市:華正書局,1984年。
    何傳馨主編,《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1年。
    張心龍著,《百幅名畫的啟示》,臺北市:雄獅美術,2002年。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市:成均出版社,1985年。
    彭修銀著,《東方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黃復盛編著,《中西畫論對比選解》,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2年。
    胡瀟著,《民間藝術的文化尋繹》,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年。
    翟墨、王端廷主編,裔萼編著,《康定斯基論藝》20世紀外國大師論藝書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編輯委員:詹悟、張豐吉、陳大川、黃志農、蘇安德、李普同、沈熙巖、彭榮二、郭文能、陳欽宗,《中國文房四寶叢書》,彰化市:臺灣省立彰化社會教育館,1991年。
    謝里法著,《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79年初版。
    黃秀芳主編,《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神仙傳中華遺產〉〈神仙傳4〉,北京:報刊發行局,2019年創刊。
    劉其偉編著,《藝術人類學》原始思維與創作,台北市:雄獅圖書,2002年。
    翟墨、王端廷主編,王紅媛編著,《達利論藝》20世紀外國大師論藝書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
    廖新田,《現代.後現代藝術與視覺文化理論》,高雄市:巨流圖書,2021年。
    傅抱石著,《中國繪畫理論》,台北市:華正書局,1988年。
    陶思炎著、羅青主編,《中國紙馬》滄海美術 /藝術特輯4,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滕守堯著,《道與中國文化》,台北市:揚智出版社,1996年。
    凌嵩郎著,《藝術概論》,台北市:華林印刷,1966年。
    李秀豪,《蕉林覓境島嶼溯源–李秀豪水墨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3。
    何淑貞,《獨舞.敘勢–何淑貞水墨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2。
    吳麗美,《縫中蕨起–吳麗美當代水墨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1。
    日本繪本畫家ヒグチユウコ著,《ヒグチユウコ畫集》CIRCUS(サーカス),東京:圖書印刷株式會社,2019年初版。
    熊宜中,《藝文薈萃》,第十二期,八大聯合畫會出版,2012年。
    被污染的海洋及生物-海洋生態圖片。網路下載:
    https://www.tatlerasia.com/the-scene/people-parties/how-we-can-reduce-plastic-waste
    https://www.nhm.ac.uk/wpy/gallery/2010-turtle-in-trouble (2023/3/28網路瀏覽)
    教育部,《論語.述而篇》,釋義:以道為志向,以德為根據,行為處事以仁為依據。網路瀏覽: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50137&la=0&powerMode=0(2023/01/17瀏覽)
    梅杜莎造形圖片。網路下載:https://www.wikiwand.com/zh-hant/%E7%BE%8E%E6%9D%9C%E8%8E%8E#Media/File:Michelangelo_Caravaggio_017.jpg(2023/04/19瀏覽)
    蒙德里安〈紅黃藍的構成〉網路下載 https://artemperor.tw/focus/452(2023/04/19瀏覽)
    落葉歸根,比喻長期在外,終究要回返家園。網路下載:https://dictionary.chienwen.net/word/21/46/23a161-%E8%90%BD%E8%91%89%E6%AD%B8%E6%A0%B9.html (2022/12/20瀏覽)
    〈茶壺裡的風暴〉網路瀏覽https://www.tingclass.net/show-572-472852-1.html 這句話出自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名言。(2022/11/28瀏覽)
    腎蕨圖片載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網路下載https://teia.tw/natural_valley_star/pp2020-12-01/(2023/04/22瀏覽)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