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欒興美
Luan, Shing-Meei
論文名稱: 民間繪畫的警世寓言「瞋癡愛慾」–欒興美水墨創作論述
“Aversion,Delusion,Love and Desire”– The Cautionary Fables in Folk Paintings: Luan Shing-Meei’s Interpretation of Ink Paintings
指導教授: 林昌德
Lin, Chang-De
程代勒
Cheng, Tai-L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5
中文關鍵詞: 民間繪畫寓言佛教因果論
英文關鍵詞: Folk paintings, fables, Buddhism, hetu-phala (cause and effec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1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首先為何是民間藝術?民間藝術生猛有力,簡單質樸真誠有趣,引發筆者藉此特質來創作的動機。而「粗野」的民間藝術好在哪裡?本文中提出論點來佐證民間藝術的價值。

    其中民間藝術的表現種類多元,展現出人們對大自然力量的崇敬與對生命的期望。婚喪喜慶、廟會活動等民間藝術可以說是最直接人類精神表現之一,文中將探討民間藝術中的美學與「拙」等特質。

    其次,民間藝術中的警世寓意功能是什麼?文中分析民間藝術的類別特色及如何傳達警世教化意義。

    民間藝術透過神話傳說、戲曲情節等教化民眾,除了審美的意義外,隱惡揚善讓民眾觀圖知義領略倫理道德之感化。此外,我們在民間信仰中看到許多有趣的藝術表現,例如有裝飾意味濃厚的花鳥樹石、象徵吉祥納福的圖騰、忠孝節義教化人民功能的圖像,都展現強烈的生命意志。

    最後如何實踐水墨創作?透過宗教思想及民間藝術特質,說明嘗試在水墨創作中建立風格的方法。

    筆者在水墨創作過程中,深深被民間藝術散發出活潑自由的生命力所感動,期望能透過這樣的形式詮釋佛教「瞋痴愛慾」的警世寓言。其中題材以民間故事、歷史人物、或經典奇書為例子,融入佛教「因果論」的概念及自己的想像,在固有的故事上重新詮釋,形塑自己對生命感動的繪畫語言。

    First of all, why folk art? Folk art is full of vibrating energy and raw vitality; it also features simplicity and honesty, and is enjoyable.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motivated me to create artworks. What is the value of “unrefined” folk ar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ttest to the value of folk art with convincing arguments.

    The diverse forms of folk art are indicative of people’s respect for natural forces and expectations for life. Marriages, funerals and religious festivals are the sites where we find the most direct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spirituali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xplore the aestheticism and “roughness” of folk art.

    Next,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cautionary tales in folk art? This dissertation will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art’s different forms and how moral lessons embedded in folk art are conveyed.

    In folk art, mythologies, legends and plays are frequently used to teach moral lessons. Other than its aesthetic value, folk art is committed to repressing evil and encouraging good by exposing people to the artistic icons and symbols that represent ethics and morals. In addition, there are numerous interesting artistic representations, such as decorative flowers and birds, tress and rocks, totems symbolizing good luck and blessings, and images teaching people the virtues of loyalty, filial piety, fidelity, and righteousness in folk beliefs, all of which show strong will to life.

    Lastly, how is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ink painting practiced? We will illustrate the methods to create styles in ink paintings through religious thinking and features of folk art.

    I have been deeply touched by the free life force emanating from folk art, and I wish to interpret Buddhist teachings of “aversion, delusion, love and desire.” Themes for my artistic creation include folk tales, historical figures, and examples from Chinese classics, with the addition of Buddhist hetu-phala and my own imagination; my works derive from re-interpretation of old stories, thus creating artistic expressions that have deeply touched my life.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i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民間藝術中的寓意及教化 14 第一節 民間藝術之起源 14 第二節 花鳥動物圖騰的寓意及象徵 26 第三節 人物的象徵及警世教化意義 43 第四節 民間藝術中的表現、意義及種類 79 1民間年畫 79 2剪紙藝術 89 3畫像石 97 第三章 宗教繪畫中的警世寓意與創作內涵之連結 101 第一節 西方宗教議題繪畫之表現 103 1中世紀繪畫人物造型的樸拙性及三連作構圖呈現 103 2文藝復興繪畫的警世寓意 110 第二節 東方繪畫中宗教議題之表現 119 1敦煌壁畫的故事性 119 2禪畫的精神 130 第三節 當代水墨於宗教及民間議題之範例 145 1林玉山 146 2鄭善禧 149 3棟方志功 153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發想 158 第一節 創作思維與內涵 158 第二節 創作符碼之建構及表現 162 第三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運用 180 第五章 創作內容及作品解析 196 第一節 瞋痴愛慾的虛妄與真實-猛虎報恩 196 第二節 宗教意涵的精神投射-人間佛陀 214 第三節 潘朵拉寶盒的開啟-奇幻異想 226 第六章 結論 240 參考書目 259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按姓氏筆劃排名

    1.大衛霍克尼 萬木春等翻譯,《隱密的知識 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2.大衛貝斯特著 李惠斌譯,《藝術 情感 理性》,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于東暉:《禪是什麼?》,台北:橡樹林社出版,2001。

    4.王秀雄,《藝術批評的視野》,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

    5.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印,1991。

    6.王樹村,《中國美術全集 民間年畫繪畫篇》,台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

    7.王繼英,《民間信仰探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頁149。

    8.王宏建主編 李建群著《歐洲中世紀美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9.王韻純,《西遊記》,台北:東方出版社,2004。

    10.王毅,《中國民間藝術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2000。

    11.方杞:《人生禪》,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12.尹烈秀,《從畫中看韓國巫神畫》,漢城:E-GA出版社,1994。

    13.丹青藝叢編委會編,《當代美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9。

    14.皮朝綱,《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

    15.史蒂芬貝利,《醜 萬物的美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4。

    16.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

    17.左漢中主編,《湖南美術全集 民間繪畫》,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

    18.石庵,《中國佛像藝術》,台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

    19.托爾斯泰著 古曉梅譯,《托爾斯泰藝術論》,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

    20.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社,1996。

    21.李奕興,《台灣民俗彩繪》,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22.李松,《中國歷代藝術-繪畫篇》,台北: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5。

    23.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

    24.李永寧,《佛陀的本生因緣故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5.李綿璐,《談民族民間美術》,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03。

    26.李澤厚等,《中國美學史第一卷下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27.李澤厚等,《中國美學史第一卷上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28.呂品田,《民間藝術的文化尋繹》,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

    29.呂品田,《中國民間美術觀念》,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

    30.沈以正,《中國巨匠美術周刊 梁楷》,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31.沈以正,《敦煌藝術》,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32.沈家禎:《金剛經的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91。

    33.吳健攝影,《敦煌佛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

    34.吳超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水墨與書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35.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

    36.何政廣主編 徐芬蘭等撰文,《達比埃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37.肯內斯克拉瑪著 方惠玲譯,《宗教的死亡藝術》,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38.易中天,《藝術人類學》,台北:馥林出版社,2010。

    39.季羨林 張光璘編選《東西文化議論集 下集》,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1995。

    40.周紹賢,《佛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

    41.周紹賢,《佛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

    42.林谷芳,《畫禪》,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

    43.林春暉,《新編近代世界名畫全集-梵谷》,台北:光復書局,2002。

    44.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台北:古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45.述鼎,《民間藝術 彩繪篇》,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3。

    46.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上卷》,台北:蓋亞文化有限公司,2011。

    47.胡濤,《民間藝術的文化尋繹》,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

    48.胡瀟,《民間藝術的文化尋繹》,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4。

    49.草野心平,《棟方志功詩畫集》,東京:株式會社筑摩書房,1976。

    50.徐秀榮,《敦煌藝術》,台北:里仁書局,1980。

    5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52.孫建君,《中國民間美術教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3.泰希卿,《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54.席德進,《台灣民間美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82。

    55.韋一空(Frank Vigneron)著 王人德譯,《中西藝術賞析比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

    56.海上雅臣,《棟方志功 美術與人生》,香港:三聯書局,2014。

    57.海上雅臣,楊晶 李建華譯《書法是萬人的藝術 井上有一》,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6。

    58.高木森,《五代北宋的繪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59.高觀如,《佛學講義》,台北:圓明出版社,1992。

    60.莊伯和,《民俗美術探訪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61.曹振峰主編,《中國美術全集 民間玩具剪紙皮影工藝美術篇》,台北:錦繡出版,1989。

    62.郭繼生主編 王耀庭,《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63.郭因,《中國近代繪畫美學》,台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2000。

    64.惟雄編輯,《日本美術全集23 江戶的宗教美術》,東京:學習研究社,1984。

    65.馮作民,《中國美術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

    66.陳振濂,《書法論 下》,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

    67.陳懷恩,《圖像學》,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

    68.渡邊护著 葉長海 翁敏華 孫紅 譯,《藝術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1。

    69.黃光國,《禪的分析》,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出版,1983。

    70.黃文捷等編譯,《西洋繪畫2000年 從繪畫起源到哥德晚期》,台北:錦繡出版股份事業有限公司,2002。

    71.黃墩岩,《東方文樣藝術》,台北:瑞昇文化圖書事業有限公司,1990。

    72.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73.焦國城 葛晨虹,《逍遙哲人-莊子》,台北:昭文社,2000。

    74.紫圖楊典,《唐卡中的六道輪迴與地獄精神》,台北:八方出版有限公司,2007。

    75.郭繼生主編 李渝等撰文,《當代台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1。

    76.森田拾史郎,《韓國的假面》,京都:京都書院株式會社,1998。

    77.傅熹年主編,《中國美術全集 兩宋繪畫》,台北:錦繡出版社,1989。

    78.張曉凌,《中國原始藝術精神》,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

    79.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台北:淑馨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1998。

    80.張福光,《中國美術史》,台北:華正書局,1986。

    81.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台北:國家出版社,2008。

    82.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

    83.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三民書局,2003。

    84.鈴木大拙,《禪與日本文化》,台北:桂冠出版,1992。

    85.鈴木大拙等著:劉大悲譯,《禪與藝術》,台北:天華出版社,1994。

    86.漢寶德等著,《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87。

    87.熊宜敬等,《台灣美術一百年圖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

    88.熊澤道隆,《禪宗軼事》》,台北:新潮社出版,1994。

    89.蔡日新,《禪的藝術》,台北:文津出版,2002。

    90.劉文三,《台灣神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91.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92.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93.劉文三,《台灣宗教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76。

    94.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95.劉鋒 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96.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台北:文津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97.鄭惠美,《台灣近現代水墨大系》,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98.鄭曉江,《宗教生死書》,台北:華成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

    99.鄭軍,《民間吉祥圖案》,北京:北京工藝出版社,2011。

    100.鄭凱文,《鄭善禧的彩墨世界》,台北:私人出版,2017。

    101.鄭善禧,《鄭善禧創作集》,台北:中華文化總會出版,2014。

    102.鄭善禧,《鄭善禧彩瓷畫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1986。

    103.鄧福星主編 唐家路 潘魯生著,《中國民間美術導論》,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104.薄松年主編,《中國巨匠美術週刊 馬遠》,台北:錦繡出版社,1995。

    105.賴巧凌主編,《中國吉祥圖案百科》,台北:笛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2003。

    106.賴傳鑑,《佛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6。

    107.龍子民:《一禪一世界》,台北:高寶社出版,2006。

    108.蕭登福,《道教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

    109.蕭武桐,《禪之花 禪的公案解說》,台北:長鯨出版,1979。

    110.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111.謝世維,《宗教與藝術的對話》,台北:瑞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1986。

    112.羅偉國,《道教的奧秘》,台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113.釋悟性法師,《佛學真理》,高雄:育智出版社,2000。

    (其他翻譯書) 依英文字母排名

    1.Angelo De Fiore Gaspare de Fiore M. Luisa Materzanini Marina Robbiani Sabine Valici撰稿:《巨匠美術周刊 杜象篇》,台北:錦繡出版社,1996。

    2.Gombrich著 雨芸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3. Helen Westgeest 海倫 威斯格茲,《禪與現代美術 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07。

    4. Isabella Ascoli,賈輝豐翻譯《巨匠美術周刊5 達文西》,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公司,1996。

    5. Isabella Ascoli,主編 張彤翻譯,《巨匠美術周刊31 喬托》,台北:錦繡出版股份事業有限公司,1993。

    6. Isabella Ascoli,丁宏為翻譯《巨匠美術周刊3 米開蘭基羅》,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公司,1996。

    7. Robert Layton著 吳信鴻譯,《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

    (西文部分) 依英文字母排名

    1. Gabriele Fahr-Becker,《Japanese Prints》,South Korea:Taschen,2007。

    2. Galerie Karsten Greve,《Cy Twombly》,Köln, :Galerie Karsten Greve,1984。

    3. Mark Rosenthal,《Anselm Kiefer》,Now York: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1987。

    4. Magdalena Dabrowski,《The Drawings of Philip Guston》,New York:The Museum of Modern Art,1988。

    (韓文部分)

    1.윤열수:《그림으로 보는 한국의 무신도》,서울:삼성인쇄사,1994。

    2.任斗彬:《한국의민화III》,서울:서문당.컬러백과,1999。

    3.任斗彬:《한국의민화V》,서울:서문당.컬러백과,2008。

    4.任斗彬:《한국의민화IV》,서울:서문당.컬러백과,2008。

    (日文部分)

    1.寫真.森田拾史郎、 解說.金両基:《韓國的假面》,京都:京都書院,1998。

    (網路資料)

    喬瓦尼達摩德納(Giovanni da Modena)<天堂與地獄>: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Giovanni+da+Modena&biw=1920&bih=989&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i0mr_Hb_OAhVGG5QKHQWZC5wQ_AUIBigB#imgrc=rtgdt_2IPU1yqM%3A(2016/8/12瀏覽)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