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桓忠
CHANG, HUANG CHUNG
論文名稱: 商人與變局-以新文化運動時期的上海商人為例
Merchant and Transition : Merchant of Shanghai During the Period of Five Four Movement
指導教授: 陳三井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14
中文關鍵詞: 商人上海新文化運動變局上海商人
英文關鍵詞: Merchant, Transition, Shanghai, Five Four Mo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9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代中國是從傳統社會跨向另一個新式社會的過渡期。這個過渡期間,無論自強運動、變法維新、辛亥革命或新文化運動,每一代人,都在其特定的時空格局中,非主觀意願性地面對問題,卻必須主觀地解決問題。在新文化運動期間的上海,歷史選擇了商人,卻又以客觀現實侷限了商人的主觀願望。

    緒論 1 第一章 變局 16 第一節 歐風美雨 17 第二節 商人崛起 26 第三節 申滬變遷 37 第二章 滬商 51 第一節 結構的分析 52 第二節 活躍的舞台 68 第三節 經濟力的擴張 88 第四節 政治力的展現 109 第三章 思想 127 第一節 困局與曙光 128 第二節 百家爭鳴 142 第三節 異中有同 160 第四章 努力 179 第一節 新觀念與新制度 180 第二節 科學的經營管理 202 第三節 工商職場的改革 218 第四節 企業的經營型態 231 第五章 變奏 250 第一節 曇花一現 251 第二節 傳統的反復 267 結論 283 參考文獻、書目 293 附錄 314

    上海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錢莊史料》,財經出版社,1960年。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研究室編,《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上海市工商管理局,《上海民族毛紡織工業》,中華書局,1962年。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上海史料叢編》(1-16冊),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61,1962年。
    上海市紡織工程局編,《永安紡織印染公司》,中華書局,1964年。
    上海市檔案館編,《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業聯合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上海市糧食局編,《中國近代麵粉工業史》,中華書局,198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編,《上海近代五金商業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79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南洋兄弟煙草公司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恆豐紗廠的發生、發展與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編,《榮家企業史料(1896-18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等編,《榮家企業史料(1896-18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劉鴻生企業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上海民族機器工業》,1966年。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編,《陳光甫先生言論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印行。
    上海機制國貨工廠聯合會,《機聯集》,1933年。
    上海機制國貨工廠聯合會編,《工商史料》,1935年。
    上海總商會編,《上海總商會同人錄》,民國11年。
    上海博物館圖書資料室編,《上海碑刻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陳真等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二、三、四輯,北京,三聯書店,1957年至1961年。
    孫毓棠編,《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第一輯,北京,1957年。
    張海鵬、王廷元等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黃山書社,1985年。
    《中國經濟全書》,第2輯,光緒戊申兩湖督署版。
    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洋務運動檔》,機械類,同治朝。
    (二)報刊、方志、大事記
    《申報》(1902-1929),上海,影印本。
    《北華捷報》,1926年12月31日,第161卷。
    《東方雜誌》,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60年,影印重刊本。
    《上海通志館期刊》,《近代中國史料叢編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84-386輯,影印本。
    《上海指南》,1909年版,第4卷。
    姚文柟等,《上海縣續志》,上海南園刊本民國7年。
    楊逸纂,《上海市自治志》(一),成文出版社影印。
    周慶雲,《南潯志》,清末。
    胡祥軒,《上海小志》,清末。
    湯志鈞主編,吳乾兌、徐元基副主編,《近代上海大事記》,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
    任建樹主編,張詮、羅蘇文副主編,《現代上海大事記》,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華商聯合會編,《華商聯合報》,第2期。
    上海通訊社編,《上海研究資料正輯》,收入《近代中國使料叢刊三編》,第42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上海通訊社編,《上海研究資料續輯》,台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1年,影印本。
    上海總商會編,《總商會月報》,一至七卷,民國10至16年。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編,《金城銀行史料》。
    上海銀行公會,《銀行週報》,第3卷,第29號。
    上海總商會編,《上海總商會辦事報告》,民國三年。
    上海總商會編,《全國商會聯合會修正商會法意見書》,1915年刊行。
    上海總商會編,《商會法規》,1916年9月編印。
    胡慶餘堂製藥廠、民建杭州市委、杭州市工商聯,《杭州胡慶餘堂企業史》,浙江省文史辦藏。
    黃葦主編,《近代上海地區方志經濟史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天剛等編,《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攝影圖集)
    潘翎主編,《上海滄桑一百年(1843-1949)》,旺文出版,1994年。(攝影圖集)
    史梅定主編,《追憶-近代上海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攝影圖集)
    唐振常主編,《近代上海繁華錄》,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攝影圖集)
    張樹年、張人鳳編,《張元濟書札》(增訂本),北京市,商務,1997年。
    張元濟,《張元濟日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蔡元培、張元濟,《蔡元培張元濟往來書札》,近代文哲學人論著叢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79年。
    羅文彬編,《丁文誠公遺集》,文海出版,民國55年。。
    《葉公澄衷哀榮錄》,樹德棠自印本。
    《樂農自訂行年紀事.1912年》,建東印刷公司,1944年,頁36。
    《樂農自訂行年紀事續編.1946年》,《申新系統企業史料》,油印本。
    《職工生活》,第1卷第25期,1937年10月版。
    許維擁、黃漢民,《榮家企業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青島市工商局,《中國民族火柴工業》。
    二、專著
    《孫中山年譜》,中華書局1980年版,140頁。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上海對外貿易》(上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著,《上海永安公司的產生、發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丁日初主編,《上海近代經濟史》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華世出版社,民國66年。
    何柄棣,《中國會館史論》,學生書局,民國55年。
    白吉爾著,張富強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孔令仁主編,《中國近代企業的開拓者》上冊,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吉爾伯特.羅茲曼著,《中國的現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時期新式商人社團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沙為楷,《中國買辦制》,商務印書館,1927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7年9月。
    李達嘉,《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台北,弘文出版社,民國72年。
    沈渭濱,《上海總商會史稿》,未刊搞。。
    沈祖煒,《近代中國企業:制度和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杜恂誠,《民族資本主義與舊中國政府,1870-1937》,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1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文具公司,1980年版。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等譯《五四與中國》,時報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58年。
    彼得‧聖吉(Peter Sege)著,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藝術與實務》台北,民國83年出版,天下雜誌社。
    姚崧齡,《陳光甫的一生》,傳記文學出版社。
    馬小奇《上海港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8月。
    馬寅初,《中國經濟之改造》,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
    馬敏、朱英,《傳統與近代的二重變奏─晚清蘇州商會個案研究》,巴蜀書社,1993年版,頁233。
    林建山著,《商情預測-技術與實務》,台北,環球經濟設,民國73年。
    林載爵譯、Albert Feuerwerker著,《中國近百年經濟史》。
    唐振常主編,沈恆春副主編,《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徐矛《中國十銀行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徐新吾主編,《近代江南絲織工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徐新吾、黃漢民,《上海近代工業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徐雪筠等編譯,《上海近代上會經濟發展概況-海關十年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1985年。
    徐鼎新,《中國近代企業的科技力量與科技效應》,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
    徐鼎新、錢小明,《上海總商會史(1902-1929)》,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
    徐潤,《徐愚齋自敘年譜》。
    康燕,《解讀上海》,台北,海鴿文化,2001年。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許滌新、吳承明主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許維擁、黃漢民,《榮家企業發展史》,北京1985年版。
    蔡文揮,《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8年。
    陸費逵,《實業家之修養》,中華書局,1929年8版。
    陳三井,《近代中國變局下的上海》,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5年。
    陳三井,《中國近代化之區域研究-上海》(二),未刊稿。
    陳旭麓,《陳旭麓學術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陳曾燾著,陳勤譯,《五四運動在上海》,經世書局印行,民國70年5月。
    郭樂,《四十一年來營商之經過》,自印本,頁8。
    夏東元,《鄭觀應集》,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姚賢鎬,《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料(1840-1895)》,北京,1962年一版。
    黃逸平,張平宇主編,《知名企業經營管理剖析》,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逸平主編,《百年滄桑──中國近代企業的軌跡‧經驗‧教訓》,山西經濟出版社,2000年。
    黃漢,《管子經濟思想》,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張玉法,《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1860-1916)》,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東華書局,民國78年12版。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城市企業‧社會‧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張怡祖編,《張季子九錄》,台北,文海,民國72年,10月。
    張亞培主編,《上海工商社團志》,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1987年,頁270。
    張桓忠,《上海總商會研究(1902-1929)》,台北,知書坊,民國85年。
    張培剛,《農業與工業化》,上卷,華中工學院出版。
    喬志強編《中國近代社會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
    趙岡、陳鍾毅合著《中國棉業史》,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6年。。
    趙靖主編,《中國近代民族實業家的經營管理思想》,雲南人民出版社。
    趙豐田的《晚清五十年經濟思想史》,哈佛燕京學社,民國二十四年。
    曾仕強,《中國管理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2年。
    虞和平:《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鄭觀應,《盛世危言》,台北,學術出版社,民國54年11月,影印本。
    劉念智,《實業家劉鴻生傳略》。
    穆藕初,《藕初五十自述》,商務印書館,1926年。
    滬上遊戲主,《由上海戲圖說》,卷2,1898年石印本。
    雷麥,《中國的對外貿易》( Charles F. Remer,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 ,上海,商業出版設,1926年,頁196。
    潘忠甲編,《上海市場》,商務印書館,1925年。
    薛理永編,《閒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潘君祥,《近代中國國貨運動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
    鍾祥財著,《對上海地區經濟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上海社會科學院,1997年1月出版。
    曹均偉,《近代中國利用外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謝延庚,《李鴻章與甲午戰前的兵工業建設》,國立政治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民國五十七年。
    聶雲臺,《人生指津》,聶氏家言旬刊社,1928年。
    聶雲臺,《勤儉救國說》,國光印書局,1934。
    墨菲著,章克生等譯,《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嚴中平,《中國棉紡織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63。
    三、論文
    〈申江洋貨同業告白〉,《申報》, 1876年,1月31日。
    〈綜論丁亥年上海市面〉,《申報》, 1888年,2月,9日。
    〈滬上錢莊文〉,《申報》,1877年1月3日。
    〈中國經濟目前之病態及今後之治療〉,《中行月刊》,第5卷,第3期。
    〈論中國儒學之誤點〉,《東方雜誌》,第4年,第4期。
    〈經理須知〉,《機聯集》,第2冊,上海機制國貨工廠聯合會,1933。
    〈改組商會之停止進行〉,《申報》,1915年1月19日。
    〈論市面之敗宜官維持〉,《字林滬報》,光緒九年11月1日。
    〈歷盡滄桑的上海灘掌故(三)〉,《春秋雜誌》,20卷3期。
    〈十年以內華商與十年以前華商之比較〉,《華商聯合報》,第3號,宣統元年潤2月15日。
    〈十年以內華商與十年以前華商之比較〉,《華商聯合報》,第三號,宣統元年閏二月十五日。
    〈社論〉,《中華全國商業聯合會會報》,第3年,第9期。
    〈上海萬國商團史略〉,《上海研究資料續集》,台北,天一出版社,民國61年,影印本。
    〈上海在世界商埠中之地位〉,《總商會月報》,第4卷第8號。
    〈維持上海市面續聞〉,《東方雜誌》,第7卷第11期,1910年11月。
    〈各商會代表討論商法大會記事〉,《申報》,1907年10月16日。
    〈改革上海總商會組織議〉,《申報》,1919年5月22日。
    〈上海市政機關變遷史略〉,《上海研究資料》,收入《近代中國使料叢刊三編》,第42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清季上海地方自治與基爾特〉,《上海研究資料續集》,中華書局,1939年。
    〈義國奈波里埠中義商會宣言書〉,收錄於民國二年《總商會報告錄》,雜錄。
    〈財政部駐滬調查金融專員李焱棻關於上海金融情況的報告〉,1920年10月20日,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商事案件請由商會調處之部批〉,《申報》,1918年2月19日。
    〈紳矜論〉,《申報》,同治壬申五月一日。
    〈協大祥綢布店的〝特別作法〞〉,載《工商史料》第二輯,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年。
    〈警告全蜀〉,《四川》,第2號,第7頁。
    〈香港因大罷工損失之最近調查〉,《總商會月報》,第6卷第6號。
    〈1917年華商紗聯合會創立史料〉,《檔案與歷史》,1988年第3期。
    〈共產主義與中國資本〉,《總商會月報》,第6卷第9號。
    丁日初,《上海近代經濟史(1843 -1894)》,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丁日初,《上海近代經濟史(1895 -1927)》,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丁榕,〈上海公共租界之治外法權及會審公廨〉,收入吳圳義編,《上海租界問題》。
    上海銀行業聯合會,〈勞工問題之面面觀〉,《總商會月報》,第7卷第5號。
    太風,〈陳光甫與上海銀行〉,《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第二冊,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永安紡織印染公司〉,收入《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史料叢刊》,中華書局1964年。
    王仲武,〈改良華絲芻議〉,《商報》,第2卷,第3號。
    王笛,〈晚清重商主義與經濟變革〉,《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1989年,第4期。
    王祉偉,〈中國工商失敗之原因及其補救之辦法〉,《總商會月報》,第3卷,6號。
    王爾敏,〈中國近代之工商致富論與商貿體系之西化〉,收入《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歷史考古組。
    孔令仁,〈丁寶楨〉,《中國近代企業的開拓者》,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知礪,〈抗戰前十年的《銀行週報》與《錢業月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5期,1998年。
    毛知礪,〈張嘉璈經營中國銀行的理念與作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95年。
    江義修,〈論月華商聯合報之有益〉,《華商聯合報》,第2期。
    汪叔潛,〈新舊問題〉,《新青年雜誌》第1卷第1期,1915年9月。
    汪敬虞,(十九世紀外國侵華企業中的華商附股活動)、(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吳倚滄,〈信交事業榮枯之原因〉,《商報》,第2卷,第5號。
    吳清山、林天佑,〈教育名詞-學習型組織〉,載於《教育資料與研究》,民國89年6月,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李恩涵,〈清末金陵機器局的創建與發展〉,《大陸雜誌》,三十三卷十二期。
    李國偉,〈榮家經濟紡織和麵粉企業六十年〉,《工商史料》(1),。
    李達文,〈上海資本家的啦啦隊--上海總商會月報塑造出來的中國資本家形象〉,《上海研究論叢》第 3 輯。
    李達嘉,〈袁世凱政府與商人(1914-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7期,1997年6月。
    李達嘉,〈從革命倒反革命─上海商人的政治關懷和抉擇,1911-191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3期,1994年6月。
    李達嘉,〈國權與商利〉,收入《第一屆全國歷史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4年5月),頁285-320。
    林金枝,〈簡照南、簡玉階與南洋煙草公司〉,《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第1冊。
    林爾蔚、汪家熔,〈漫談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館史資料》之25。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的動向:一些觀察與反省〉,收錄於氏著《中國現代化的歷程》,時報出版公司,台北,民國69年。
    金耀基,〈論中國的"現代化"與"現代性"----中國現代化文明秩序的建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
    邱鴻書,〈美亞織綢廠廠史〉,《近代江南絲織工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頁333-334。
    郁慕俠,〈霞飛路上俄國化〉,《上海鱗爪》,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3月。
    茹玄,〈對於商教聯席會對外宣言之我見〉,《商報》,第1卷,第4號。
    茹玄,〈魯案解決與我國經濟上之損失〉,《商報》,第2卷,第3號。
    沈渭濱、姜鳴,《阿拉上海人──一種文化社會學的觀察》,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峙冰,〈關稅改正問題〉,《商報》,第1卷,第1號。
    峙冰,〈列強對於中國工商業上之門戶開放問題〉,《商報》,第2卷,第2號。
    吳志超,〈吳蘊初及其化工事業〉,《工商史料》(1),文史資料出版社,1980年。
    洪葭菅、張繼鳳,《近代上海金融市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洪葭菅,〈張公權與中國銀行〉,收入《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二冊。
    洪葭菅,〈從借貸資本的興起看中國資產階級的形成及其完整型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4年第3期。
    唐慶增,〈今日國中經濟學家之責任〉,《商報》,第7卷,第6號。
    唐傳泗、黃漢民,〈試論1927年以前的中國銀行業〉,《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資料》(4),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徐育珠,〈談我國經濟現代化〉,《幼獅月刊》,第41卷第1期,民國64年1月,頁6。
    徐新吾、黃漢民主編,《上海近代工業主要行業的概況與統計》。
    徐鼎新,〈舊上海工商會館、公所、同業公會的歷史考察〉,《上海研究論叢》第5輯。
    許守微,〈論國粹無阻於歐化〉,《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上冊,三聯書局,1963年版。
    許鼎彥,〈中國、交通銀行與帝制運動〉,載入《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7期,1995年,9月。
    許鼎彥,〈交通系與民初的內國公債(1914-1916)〉,載入《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8期,1996年,9月。
    許文堂,〈中法實業銀行的政治與人事糾葛(1913-1925)〉,《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8期,1996年9月。
    許敦楷,〈一九二五年我國勞工問題之回顧〉,《總商會月報》,第6卷第10號。
    黃宗智,〈中國的「公共領域」與「市民社會」?──國家與社會間的第三領域〉,鄒正來,J.C.亞歷山大邊《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
    郭秉文,〈總商會月報創刊一週年紀念〉,《商報》,第2卷,第7號。
    楊蔭溥,〈廢兩改元〉,《中國金融研究》,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新青年》第7卷,第1號。
    胡適,〈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再談五四運動〉,《獨立評論》,第150期。
    宣閣,〈卡奈基對於商業之理論〉,《商報》,第2卷,第7號。
    宣閣,〈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商報》,第2卷,第1號。
    馬建忠,〈富民說〉,《適可齋記言》,台北,文海,民國57年1月。
    馬寅初,〈吾國信託公司前途之推測〉,載於《商報》,第2卷,第1號。
    馬寅初,〈物品交易所影響物價及製造家之自衛方法〉,《商報》。
    張謇,〈獎勵值棉暨紡織業說〉,《張謇全集》,第二卷,經濟。
    張謇,〈交通銀行三屆會議序〉,《張季子九錄》,台北,文海,民國72年。。
    張奚若,〈國民人格知培養〉,《獨立評論》,第150期。
    陳獨秀,〈五四運動時代過去了嗎?〉,《政論》,第1卷,第2號,重慶,1938年5月5日。
    陳獨秀,〈敬告青年〉,《新青年》第1卷第1號。
    閔芝實,〈科學的管理術〉,《商報》,第五卷第三號。
    無竟,〈論吾國商家集宜設立海外聯合貿易公司及出口檢查公會〉,《商報》,第1卷,第2號。
    薛明劍,〈辦理申新三場勞工事業的經驗〉,載《教育與職業》,第165卷,第2期,1935年。
    鄭實〈中國地方自治制論〉,《政藝通報》,1904年3月號。
    葉德輝,〈長興學記駁議〉,《翼教叢編》。
    黃逸峰,〈關於舊中國買辦階級的研究〉,《歷史研究》,1964年第3期。
    陳其南,〈明清徽州商人的職業觀與家族主義〉,《江淮論壇》,1992年,第2期。
    梁元生,〈近代城市中的文化張力與視野交融-清末上海雙視野人的分析〉,收入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城市企業、社會、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年。
    梁啟超,〈蒞北京商會歡迎會演說詞〉,《梁任公先生演說集》第一輯,北京正蒙印書局,1912年版,37頁。
    郭棣活,〈上海永安紡織公司是怎樣創辦起來的? 〉,收入《工商經濟史料叢刊》,第1輯,頁12-13。
    黃漢民,〈榮宗敬、榮德生兄弟與茂福申新企業〉,收入《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2冊。
    韓格理(Gary G. Hamilton)〈十九世紀中國商人結社:陰謀或聯合?〉,收入張維安等譯,韓格理著《中國社會與經濟》。
    畢鳴崎,〈天津的洋行與買辦〉,收入《文史資料選輯》三八,北京,1986年初版。
    彭雨新,〈辛亥革命前夕中國資本主義雨工業資產階級〉,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編,《辛亥革命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姚泳白筆記,〈梁任公在上海總商會之演說〉,《東方雜誌》,第14卷,第2號,內外時報。
    彭雨辛,(辛亥革命前夕中國資本主義工業與工業資產階級),收入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編《辛亥革命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程仁杰〈英美煙草公司買辦鄭伯昭〉,載《文史資料選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輯。
    秦蒼力,〈上海消防發展簡史〉,《上海消防》,1981年第1期。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2年。
    姚會元,《中國貨幣銀行(1840-1952)》,1993年版。
    梁啟超,〈外債平議〉,《飲冰室合集》,文集,卷27。
    秦孝儀,《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
    沈祖煒編,《近代中國企業:制度和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陳三井,〈上海租界華人的參政運動〉,原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使研討會論文集》,收入《近代中國變局下的上海》,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5年。
    陳三井,〈民初上海商人的現代化經營理念─以棉業鉅子穆湘玥為例之討論〉,收入《中國現代論文集》,抽印本,民國80年3月。
    陳超年,〈上海月份牌畫-美術與商業的成功合作〉,收入張仲禮主編,《中國近代城市企業‧社會‧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
    經善元,〈五誓齋記〉,《居易初集》,卷2。
    馮炳南,〈上海工部局華董問題〉,《申報》,1925年10月10日。
    張玉法,〈福州船廠之開創及其初期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二期。
    張國輝,《洋務運動與中國近代企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路興龍,〈上海工人階級基本狀況銲工人運動〉,收入丁日初編,《上海近代經濟史》卷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版。
    曹冰嚴,〈張元濟與商務印書館〉,商海政協《文史資料選輯》1980年第4輯。
    熊月之,〈上海租界與上海社會思想變遷〉,《上海研究論叢選輯》,第2輯。
    熊月之,〈論上海與晚清革命〉,《上海史研究》2編。
    羅家倫,〈今日中國之雜誌界〉,《中國現代初版史料甲編》。
    楊湘年譯,《中國鐵道建設》,商務印書館1946年,頁2。
    樊衛國,〈論開埠後上海民族經濟的三次變遷〉,收入張仲禮編《中國近代城市、社會、空間》,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年。
    錢鐘漢,〈周舜卿傳略〉,《無錫文史資料》,第5輯。
    蔣慎吳,〈上海縣在清代〉,《上海通志館期刊》,2卷2期。
    虞和平〈聶雲台與恆豐紗廠、大中華紗廠〉,《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第2冊。
    霍新賓,〈近代中國市民社會問題研究述評〉,《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7期。
    霍新賓,〈近代中國市民社會問題研究述評〉,《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7期。
    謝文華,〈清末買辦商人的價值取向〉,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蒯世勛,〈會審公廨與領事公堂〉收入吳圳義編,《上海租界問題》,頁203-218
    蒯世勛,〈上海公共租界華董顧問會的始終〉,《上海通志館期刊》,卷1期4。
    穆藕初,〈我國紡織業之前途〉,《紡織週刊》第1卷,第1期。
    穆藕初,〈紗廠組織法〉,《華商紗廠聯合季刊》第1卷,第1期。
    穆藕初,〈論交易所之利弊〉,《商報》,譯錄,第1卷,第1號。
    穆藕初,〈論國民不當純抱悲觀〉,《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米貴之原因及其補救之方法〉,《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交通與商業之關係〉,《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在上海商科大學之演說辭〉,《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勸工銀行與各小工業之聯繫〉,《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論交易所之利弊〉,《商報》譯錄,第1卷,第1號。
    穆藕初,〈中國棉業發達史〉,《總商會月報》第3 卷,第5號。
    穆藕初,〈惜人才〉,《藕初文錄》上卷,《藕初五十自述》,下冊。
    穆藕初,〈實業與教育的關係〉,《藕初文錄》,上卷。
    穆藕初,〈華商紗布交易所新屋落成演說詞〉,《商報》第1卷,第1號。
    穆藕初,〈振興棉業芻議〉,《藕初文錄》,上卷,頁25。
    聶雲臺,〈生產救國〉,《恆豐匯刊》,商務印書館,民國15年。
    聶雲臺,〈大糞主義〉,《人生指津》,聶氏家言旬刊社,1928年。
    聶雲臺,〈製鹼工業之重要〉,《總商會月報》,第2卷,第1號。
    聶其杰,〈論交易所之利幣與吾國企業家今後應有之覺悟〉,載於《商報》第2卷,第4號。
    羅伯.登伯格,〈國人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1840-1949)〉,收入鉑金斯編《歷史眼光下的中國現代經濟》,載入費正清主編、章建剛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
    蘇雲峰,〈民初之商人,1912-1928〉,收入《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期。
    虞洽卿,〈對於國際經濟競爭之感想〉,《商報》,第5卷,第12號。
    蔡墨屏、潘泰封,〈陳光甫的思想和企業簡析〉,收入《陳光甫與上海銀行》,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年。
    壽墨傾,〈劉鴻生與其創辦的煤炭、火柴、水泥、毛紡織企業〉,載《近代中國工商人物志》第一冊。
    劉佛丁,〈我國民族資本集中問題初探〉,載《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季刊》,1983年,第4期。
    劉鴻生,〈救濟新工業應提倡同業合併〉,《工商問題之研究》。
    壽襄,〈商業統計之重要及其編製法之研究〉,《商報》,卷2,號1。
    耀樞,〈新商店之組織法〉,《商報》,第2卷,第8號。
    麟生,〈美國煤鐵大王卡內基待人之法〉,《商報》,第2卷,第7號。
    李新,《民國人物傳》,第1卷。
    吳培初,《舊上海外商銀行買辦》。
    汪敬虞,《唐廷樞研究》。
    朱昌綾,《近代中國的改良主義者張謇(1853-1926)》。
    《民國人物傳》,第3卷,中華書局1981年。
    四、外文著作:
    (一)英文
    Andrew Nathan:Peking Politics 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伯克利,1976。
    Bush,Richard C.,The politics of cotton Texteles in Kuomintang China,New Yafk,Garland,p.46-47, publishing,Inc.,1982.
    Chung-li Chang,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 ( Seattle: Univ. of Washington Press,1955).
    Craig Calhoun ,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此文發表於1993年1月香港中文大學主辦之「文化批評國際研究會」,未刊搞。
    Emily Honig: Sisters &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1919-1949, Standford Press,1986。
    Elizabeth J. Perry: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dford ,Press,1993.
    Eisenstadt S. N., Cultural Traditi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Social Change : The Limits of Convergence , The Tanner lecture on the Human Values, Delivered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ay1-3,1989.
    Fewsmith, joseph, Party, State and Local Elites in Republican China: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1890-1930. Honolulu: Univ. of Hawaii Press,1985.
    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Rommerceal Reports from Her Majesty’s Consuls in China,1869-1871年。
    Mary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 1911 ,Strandford Press,1986.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1962),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Press,1962).
    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1984)。
    Schoppa, Keith, 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 Harvard Univ.Press,1982.
    William Rowe: Hankow :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dford Press,1986。
    William Skinner G.:Mobility Stractegies in Late Emperial China: A Rogional Systems Analysis,收錄於Carol A. Smith : Regional Analysis, Volume 1,Economic Systems),紐約,1976年版。
    (二)日文
    高橋孝助,古廄忠夫編,《上海史》,東京,東方書店,1998年版。
    宮崎嶇市定,〈招商局の略史〉,《東洋史研究》,11-2,1952。
    大谷孝太郎,《上海における同鄉團體ひ同業團體》,影印本。
    根岸佶,《上海の行會》,日本評論社,1951年。
    小濱正子,《近代上海の公共性と國家》,研文出版。
    陳來幸,《虞洽卿について》,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共同研究報告—五四運動,第二函,同朋舍出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