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守榮 Kuok, Sao Weng |
---|---|
論文名稱: |
通書:清末民初廣州地區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1900-1916) |
指導教授: | 吳志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通書 、廣州地區 、民間生活 、民間日用書籍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H.010.2018.A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9 下載:6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通書」是廣州地區一種結合曆法及日常生活常用資訊的民間日用書籍,此種書籍淵源於曆書,並在清代已經流通於廣州地區,而持續發展至民國。本文透過清末民初廣州「通書」內容的介紹與解析,了解「通書」之淵源、其於廣州地區民間生活知識之建構,以及其所反映的廣州民間生活面貌的變化,進而討論清末民初廣州地區民間社會與政府、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本論文認為清末民初廣州「通書」內容偏向保守,曆法宜忌、各類占筮資訊內容仍繼續存在,而其他民間生活知識內容雖有更新,亦多為新瓶舊酒。但有關交通郵傳一類工具知識,則較能得到及時刊載。此反映清末民初廣州民間社會風氣雖仍保守,但漸有轉變。民國成立後,政府雖欲更迭「通書」內容,但未見成效,這或與政局有關,亦可見清末民初廣州大眾對所重視的資訊認識與其興趣所在。此同時反映廣州民間生活慣習具有相當穩定性,未因為國體變更、政局波動及西方文化的傳入而有所影響。
徵引資料
(一)、史料
1、《大清同治八年時憲書》(清同治八年(1869)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2、《大清光緒六年造福通書》(清光緒六年(1880)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3、《光緒貳拾陸年庚子通書》(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4、《新通書》(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5、《通書大成》(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6、《丁未歲紅字頭通書備覽》(光緒三十三年(1907)刊本,拙藏)。
7、《正同文通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8、《宣統元年己酉歲諏吉通書》(清宣統元年(1909)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9、《正同文通書》(宣統元年(1909)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0、《醉經堂加官晉爵》(宣統二年(1910)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1、《辛亥歲紅字頭通書廣錄》(清宣統三年(1911)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2、《壬子紅字頭通書備覽》(民國元年(1912)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3、《壬子年紅字頭通書備覽》(民國元年(1912)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4、《民國二年癸丑新舊曆合璧通書》(民國二年(1913)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5、《民國二年癸丑通書》(民國二年(1913)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6、《民國三年甲寅新通書》(民國三年(1914)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7、《民國五年丙辰通書》(民國三年(1916)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18、《丙辰通書》(民國五年(1916)刊本,拙藏)。
19、《癸亥英文堂機器通勝》(民國十二年(1923)刊本,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
20、蔡伯勵,〈庚寅年《通勝》〉,《廣經堂庚寅年包羅萬有》(香港:廣經堂,2010年)。
21、〈鴉片煙及諸毒良方〉,《申報》(上海,1879年7月8日),5版。
22、〈鴉片煙及諸毒良方〉,《申報》(上海,1882年3月19日),4版。
23、〈廣東風災 張督劄文〉,《申報》(上海,1908年8月5日),10版。
24、〈粵海關新定報風球式〉,《申報》(上海,1908年9月20日),12版。
25、〈山東巡撫袁奏改元伊始請因勢利導以開民智隨時變通以紓民困摺〉,《東方雜誌》,6:4(上海,宣統元年(1909)三月二十五日),「奏牘」頁1-2。
26、〈本司布吿編民國三年通俗新曆書須呈案審定始准發行〉,《廣東教育公報》,1:9(廣州,1913年5月6日),頁442。
27、〈公文〉,「內務部諮各省都督、民政長請飭屬禁止私賣陰曆曆書文」,《政府公報》(1911年10月17日一百六十九號),頁18。
28、〈通告商民取締不奉正朔文〉,《廣東公報》(1913年1月25日,一四八號),頁16。
29、〈飭各機關遵將前發曆書民國五年字樣改為洪憲元件文〉,《廣東公報》(廣州,1916年1月20日),一千零五十九號,頁13。
30、〈取締紅白事儀仗近聞〉,《香港華字日報》(香港,1929年8月6日),頁3:3,粵聞三。
31、孫文,〈飭內務部編印曆書令(附原緘)〉,收入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六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頁008-009。
32、孫文,〈臨時大總統改曆改元通電〉,收入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二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頁25。
33、[清]李調元,《粵東筆記》(《中國風志叢刊》第56冊,揚州:廣陵書社,2003)。
34、[清]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四部叢刊續編》史部第26冊,上海:商務,1934)。
35、[清]蔣溥、孫嘉淦等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36、[清]陳寶琛等纂,《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37、趙爾巽,《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38、廣州市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廣州百年大事記(上)》(廣州:廣州市文史研究館,1984)。
39、佛山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佛山市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
40、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廣州市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
41、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廣州海關志編纂委員會編譯,《近代廣州口岸經濟社會概況:粵海關報告匯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5)。
42、溫克剛、宋麗莉,《中國氣象災害大典.廣東卷》(北京:氣象出版社,2006)。
43、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編,《舊粵百態: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晚清畫報選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4、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著,余靜嫻譯,《港督話神州(China)》(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45、香港電台電視部,《緣來有段故:蔡伯勵先生訪談》(香港:香港電台,2009)。
(二)、期刊論文
1、李恩涵,〈中美收回粵漢路權交涉〉,《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期(臺北,1969.8),頁150-215。
2、黃一農,〈擇日之爭與康熙曆獄〉,《清華學報》,21:2(新竹,1991),頁247-280。
3、虞和平,〈試論中國近代化的概念涵義〉,《社會學研究》,第2期(北京,1991.2),頁111-117。
4、王爾敏,〈傳統中國庶民日常生活情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臺北,1992.6),頁149-178。
5、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臺北,1992.12),頁95-115。
6、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14:2(臺北,1996.12),頁159-186。
7、葛兆光,〈《時憲通書》的意味〉,《讀書》,第1期(北京,1997年),頁43-48。
8、常建華,〈中國社會史研究十年〉,《歷史研究》,第1期(北京,1997.2),頁164-183。
9、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第52期(香港:1999.4),頁29-39。
10、吳蕙芳,〈新社會史研究:民間日用類書的應用與展望〉,《政大史粹》,2:2(臺北,2000.6),頁1-16。
11、劉聖宜,〈近代廣州風習民情演變的若干態勢〉,《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第1期(廣州,2001.1),頁76-83。
12、倪俊明,〈近代廣州郵電業述略〉,《廣東史志》,第2期(廣州,2003.2),頁8-14。
13、陳進國,〈民間通書的流行與風水術的民俗化──以閩台洪潮和通書為例〉,《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四期(臺北,2003.10),頁195-230。
14、趙春晨,〈晚清民國時期廣州城市近代化略論〉,《廣東社會科學》,第2期(廣州,2004.2),頁89-96。
15、陳海忠,〈從民利到國權:論1904-1909年的潮汕鐵路風波〉,《太平洋學報》,第10期(北京,2008.10),頁85-94。
16、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20:1(臺北:2009.3),頁181-215。
17、任健強、李文,〈近代鐵路建設對沿線城鎮發展的影響──以新寧鐵路為例〉,《華中建築》,第3期(武漢,2011.3),頁109-110。
18、曾繁花,〈晚清廣州郵政電報肇興芻論〉,《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重慶,2016.5),頁96-101。
19、潘淑華,〈城市、避暑與海濱休旅:晚清至1930年代的北戴河〉,《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臺北:2017.3),頁39-75。
20、Shuk-wah Poon(潘淑華),“Cholera, Public Health, and the Politics of Water in Republican Guangzhou”, Modern Asian Studies, 47.2 (March, 2013), pp 436-466.
(三)、專書研究與論文
1、程浩,《廣州港史(近代部份)》(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
2、傅同欽,〈明清時期的廣東沙田〉,收入廣東歷史學會編,《明清廣東社會經濟形態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頁65-75。
3、胡景文,〈廣州石印業〉,收入廣州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廣州文史資料(第三十六輯):廣州工商經濟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頁83-90。
4、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蔣祖緣主編,《廣東航運史(近代部份)》(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6、劉聖宜、王燕軍,《抵抗與吸收:廣州近代開放史話》(廣州:廣州文化,1989)。
7、譚棣華,《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
8、張富強,〈西學東漸與嶺南文化的轉型和發展──以中心城市廣州為例〉,收入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編,《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頁593-609。
9、張仲禮主編,《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上海人民,1996)。
10、王爾敏、吳倫霓霞,〈儒學世俗化及其對於民間風教之浸濡──香港處士翁仕朝生平志行〉,收入王爾敏著,《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商務,1997)。
11、丘傳英,《廣州近代經濟史》(廣州:廣東人民,1998)。
12、林家勁,《近代廣東僑匯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13、潘淑華,〈「建構」政權,「解構」迷信?──廣州市風俗改革委員會的個案研究,1929-1930〉,收入陳春聲、鄭振滿主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頁108-122。
14、劉聖宜,《近代廣州社會與文化》(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趙世瑜,《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三聯,2006)。
16、程美寶,《地域文化與國家認同:晚清以來「廣東文化」觀的形成》(北京:三聯,2006)。
17、李龍潛,《明清廣東社會經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6)。
18、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上)》(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
19、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下)》(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
20、吳蕙芳,《明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21、吳蕙芳,〈《萬寶全書》所反映的清末民初社會變遷〉,收入劉德美主編《史學與史識:王爾敏教授八秩嵩壽榮慶學術論文集》(臺北:廣文書局,2009),頁271-290。
22、巫仁恕、林美莉、康豹(Paul R. Katz)主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
23、王鴻泰,〈社會圖像的建構〉,收入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2011),頁7-55。
24、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收入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2011),頁283-358。
25、王振忠,〈清代前期徽州民間的日常生活──以婺源民間日用類書《目錄十六條》為例〉,收入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2011),頁389-470。
26、湛曉白,《時間的社會文化史──近代中國時間制度與觀念變遷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2)。
27、萬啟盈,《中國近代印刷工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8、楊秋,《變革時期的生活:近代廣州風尚習俗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
29、尤陳俊,《法律知識的文字傳播:明清日用類書與社會日常生活》(上海:上海人民,2013)。
30、蔣建國,《消費意象與都市空間(1827~1919)──廣州報刊廣告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3)。
31、潘淑華,〈英靈與餓鬼:民國時期廣東地區的盂蘭節與萬緣會〉,收入蔡志祥、韋錦新、潘淑華編,《「迷信話語」:報章與清末民初的移風變俗》(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13),頁i-xvi。
32、包利威(Xavier Paulès),〈細審新聞記事:《越華報》與廣州日常生活(1927-1938)〉,收入連玲玲主編,《萬象小報:近代中國城市的文化、社會與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頁335-366。
33、王美怡主編,《近代廣州研究(第一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34、王美怡主編,《近代廣州研究(第二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
35、王美怡主編,《近代廣州研究(第三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
36、[日]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譯,《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4)。
37、吳岩,《清代曆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2015)。
38、[美]柯文(Paul Cohen)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7)。
39、程美寶、黃素娟主編,《省港澳大眾文化與都市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7)。
40、James W. Hayes,“Specialists and Written Materials in the Village World,”in edited by David Johnson, Andrew J. Nathan, Evelyn S. Rawski,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75-111.
41、Martin Palmer, ed. and trans, T’ung Shu: The Ancient Chinese Almanac (London: Century Hutchinson Ltd., 1986).
42、Richard J.Smith, Chinese Almanacs (New York: Oxford express, 1992).
43、Michael Tsin(錢曾璦), Nation, Governanc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Canton, 1900–192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4、Shuk-wah Poon(潘淑華), Negotiating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 State and Common People in Guangzhou, 1900-1937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四)、網絡資料
1、蔡綬綵:被湮沒的廣府天文學家,廣州文史.人物春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網站:http://www.gzzxws.gov.cn/gxsl/zts/rwcq/201112/t20111215_25725.htm。上網日期:2018年5月2日。
2、蔡興華(2011),〈《通勝》之歷史背景〉,蔡興華.語理友玄。網站:http://www.look4fortune.com/main/page/introduction.htm。上網日期:2018年6月1日。
3、黃運茵撰(2015年3月7日),〈蔡興華:如何活用通勝擇吉日?〉,灼見名家。網站: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8%94%A1%E8%88%88%E8%8F%AF%EF%BC%9A%E5%A6%82%E4%BD%95%E6%B4%BB%E7%94%A8%E9%80%9A%E5%8B%9D%E6%93%87%E5%90%89%E6%97%A5%EF%BC%9F/。上網日期:2017年8月1日。
4、Lobscheid, Wilhelm(羅存德),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 Kong: The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pp. 296. Retrieved from: http://mhdb.mh.sinica.edu.tw/dictionary/image.php?book=1866&page=296 at 2nd Jul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