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俊霖 Lee,Jun-Ling |
---|---|
論文名稱: |
張其昀之教育思想與實踐 Chang gi-yun's Educa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
指導教授: |
黃城
Huang, Ch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0 |
中文關鍵詞: | 張其昀 、文化大學 、三民主義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hang-gi yun, Culture University,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Educat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8 下載:7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校所名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論文題目:張其昀之教育思想與實踐
畢業時間:2006年(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姓名:李俊霖 指導教授:黃城 博士
論文摘要:
在現今教育政策如此搖擺不定之下,時代的改變,反應出人文的素養,似乎也在層層下降。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需求,卻反應在國家發展與培育良好人才的競爭力之中,故「升學主義」再度困擾著這個時代的青年們;在教育品質無法提升,質與量的需求不能平衡的社會中,回溯到在教育上有其貢獻的張其昀先生,去了解張其昀是如何推動教育春風化雨建樹多的為學與治事。
張其昀是個史地、文學家,對政治與教育總有著不同的見解與思維,尤其在大陸淪陷、反共復國的背景中,能得到蔣介石的青睞,除了來台擔任黨務和行政工作外,也開始展現出對教育的貢獻。故本論文主要是著重於了解張其昀之教育思想與實踐之研究,尤其在擔任教育部長四年期間,如何使台灣的教育,從一片荒涼的沙漠,轉變成生氣蓬勃的綠洲;在大家對張其昀有著「公私不分」、「好大喜功」的批評與指責時,非出生教育家的張其昀,是如何發揮對教育的有恆精神,讓台灣的教育種子,可以深耕並著於大樹。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偏重在下列幾個層面:
一、張其昀以孫中山思想為其救國的教育─張其昀一生以提倡教育、復興中國文化,弘揚三民主義於世界為己任,對一切皆奉行於孫中山先生,故其張其昀的教育思想,是以三民主義為其基礎,去從事於有關教育救國的要務。
二、張其昀教育思想淵源的基礎─張其昀教育思想深受多位恩師的影響,故本研究分析張其昀在學術、哲學、史地、文學、宗教、美學方面,處處均充滿了「救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救國」的表現。
三、張其昀對各種教育觀的看法─張其昀在所處的社會背景、人才需求的國家時代中,對教育曾提出了國民、大學、青年、社會、科學、藝術教育觀等見解,是希望藉由各種論述,加以提出對台灣教育的解決之道,以增進人民受教育之意義。
四、張其昀教育思想在黨政任職的實踐─1949年6月是張其昀渡海來台,真正參與黨政要職的開始,故本階段著重於張其昀任職教育部長中,所做的教育實踐工作,如「新竹免試的舉辦」以遏止升學主義破壞、「南海學園的設立」以重建台灣的社會教育、「大專院校的發展」以提升高等教育等等,這些都是在黨政任職的重要實踐。
五、張其昀教育思想在華岡興學的實踐─中國文化大學的創設,是張其昀在教育貢獻上一個最大的教育結晶,也是三民主義發揮其教育思想的最高表現。其創校最主要是建立一所發揚中國文化為主旨的完整大學;以弘揚中國藝術與三民主義為主旨的研究機構;倡導音樂、美術、戲劇、體育(含舞蹈)及大眾藝術等學科為宗旨,以其開展中國文藝之復興。
總之,本研究試圖在張其昀之教育思想與實踐中,分析三民主義教育、教育的思想理論、教育的具體做法等,做為今後我國教育上之主要貢獻。
【關鍵字】張其昀、文化大學、三民主義教育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Title of Thesis:Chang gi-yun’s Educa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Student:Lee,Jun-Ling Advisor:Huang,Chen Ph.D.
Abstr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policy for education now plays so pendulousl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reflect humane accomplishment, seem to be dropping ring upon ring too. So-called social demand on ' to be a scholar is to be the top of society', react in country developing and cultivating good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 is it perplex the youths of era once again to enter a higher school doctrine; It is unable to improve in educational quality , in the society that the demands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can't be balanced, date back to Mr. Change Gi-yun’s contribution on education to understand how he promote educational salutary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large one in order to learn and manage the thing to go.
Mr. Change Gi-yun is a history ground, writer, always there are different opinion and thinking o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especially occupied at the continent, anti-communism is replied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 can be favored by Chiang Kai-shek, besides coming to Taiwan to hold party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work , begin to show the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 too. So a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understanding a education thought of Mr. Change Gi-yun and research of practice, especially during serving as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four years, OK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Taiwan, from a bleak desert, change into a vigorous oasis; When everybody criticize Mr. Change Gi-yun ' not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interests ', ' flamboyant criticism and criticism ', not born in the educationist's , how to express the persevering spirit to education, let education seed of Taiwan, may deep plough and on the big tree.
The research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First, Mr. Change Gi-yun regards Dr. Sun Yat-sen's thought as its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he spend all his life to recommend the culture of the language in education, rejuvenation, his duty in the world is to carry forward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ll follow to Dr. Sun Yat-sen, so the education thought of Mr. Change Gi-yun, regard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s its foundation , go and is engaged in educating the important task of saving the nation relevantly.
Second, a founda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origin of Mr. Change Gi-yun -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was affected by many kind teachers deeply , so we study and analyze his thought in academy , philosophy, history ground, literature, religion, aesthetic respect, full of more behavior on' is it forget reading to save the nation , study and does not forget to save the nation' everywhere.
Third, Mr. Chang Gi-yun’s various kinds of educational view- among social background, national era of demand for talent that he proposed the opinions, such as people, university, youth, society, science, educational view of art, etc. he hope that with various kinds of argumentation to propose the solution to education of Taiwa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eaning that the people were educated.
Fourth, Mr. Change Gi-yun’s educational thought in practice when he held party affairs- in June 1949, it’s the time he re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important post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At this stage, we focus on his educational practice work when he hold a post among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is stage, such as ' run-up that Hsinchu exempt from examination ' to stop destroying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doctrine,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y colum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 in order to rebuild social education ,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 of Taiwan in order to improve higher education etc., all these are the important practice of holding a post in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Fifth, Mr. Chang Gi-yun educational thought in practice at Hwa-Kang university-setting up Culture University is one of his most heavy education crystallization on education contribution, it is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that play to their education thought display at most too. The main purport of setting up complete university is to develop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ion taking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art and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as purport ; It is aims to advocate disciplines , such as music , fine arts , drama , sports (including the dance ) and democratic art ,etc., with its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skill while launching.
In a word,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analyze thought theory, education concrete method that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educates, educates, etc. in a education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Mr. Change Gi-yun, do it fo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n the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
【Keywords】Chang-gi yun ,Culture University,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educates
參考書目
中國文化大學(2006),〈關於文化-邁進國際一流學府之林〉,【線上資料】,文大首頁,http://www.pccu.edu.tw/intro/intro_best.asp,2006/6/18。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丘正歐(1982),〈創業艱難、成就輝煌〉,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下冊(第五編張先生的志事與功業),台北:華岡書城,頁1397-1402。
李志夫(1982),〈張其昀博士的宗教思想〉,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1070-1091。
李怡紋(1999),《張其昀因應學校教育發展課題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雲漢主編,林養志、宋正儀編輯(1994),《中國國民黨一百週年大事年表》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社。
宋晞(2000a),〈張其昀傳〉,《張其昀先生傳畧》,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27。
宋晞(2000b),〈張其昀先生對臺灣文化與教育上的貢獻〉,《張其昀先生傳畧》,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55-92。
宋晞(2000c),〈張創辦人辦校的理想、精神與方法〉,《張其昀先生傳畧》,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17-133。
林子勛(1982a),〈大德與大壽〉,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983-985。
林子勛(1982b),〈華岡學園-艱難的歷程、成功的指標〉,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下冊(第五編張先生的志事與功業),台北:華岡書城,頁1495-1498。
林子勛(1986),〈張創辦人的教育哲學與教育事業〉,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編纂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77-83。
柯大山(2002),《三民主義教育思想及其教學理論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于閔(2005),〈張其昀先生一百晉五冥誕在「曉園」致祭〉,《校園新聞電子報》,【線上資料】,華夏導報,http://epaper.pccu.edu.tw/index.asp?NewsNo=7852,2006/6/18。
查良鑑(1982),〈張其昀博士榮膺總統府資政感言〉,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二編張先生傳記資料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627-633。
胡昌智(1987),《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
馬先醒(1982),〈張創辦人曉公的史學思想探微〉,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989-990。
秦孝儀(1984),〈三民主義要旨與三民主義教育之重要〉,《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頁246-256。
徐哲萍(1982),〈曉峯先生美學思想探原〉,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1092-1108。
唐誠等(1964),《教育大辭典》,台北:商務書局。
許之坤(1982),〈華岡十年話華岡〉,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下冊(第五編張先生的志事與功業),台北:華岡書城,頁1510-1513。
張其昀(1933),〈悼洪先生文〉,《國風半月刊》,第2卷第11期,頁33-34。
張其昀(1934),〈浙遊紀勝〉,《地理學報》,第1卷第1期,頁1-44。
張其昀(1952),〈有致的青年〉,《精神教育》,台北:正中書局,頁313-318。
張其昀(1953),〈青年報國的途徑〉,《中國一周》,第171期,頁3-5。
張其昀(1954),〈新青年與新文化〉,《中國一周》,第206期,頁12。
張其昀(1954),〈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大學誌》,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66-176。
張其昀(1955a),〈保護國家的根本〉,《教育與文化》,第6卷第6期,頁7。
張其昀(1955b),〈大學的使命〉,《教育與文化》,第7卷第12期,頁15。
張其昀(1955),《新教育論集》(四),台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
張其昀(1956a),〈原子時代的臺大〉,《中國一周》,第322期,頁5。
張其昀(1956b),〈美育的新發展〉,《中國一周》,第335期,頁3。
張其昀(1956a),〈戲劇對世道人心的貢獻〉,《教育與文化》,第11卷第1期,頁31。
張其昀(1956b),〈歷史文物與民族精神教育〉,《教育與文化》,第11卷第4期,頁59。
張其昀(1956c),〈民族情感與舞蹈〉,《教育與文化》,第12卷第3期,頁16。
張其昀(1957a),〈理想的國民學校〉,《中國一周》,第366期,頁4-5。
張其昀(1957b),〈青年與文藝〉,《中國一周》,第367期,頁1-2。
張其昀(1958),〈太空世紀的出現〉,《中國一周》,第403期,頁4-5。
張其昀(1961),編輯要旨《中華五千年史》第一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1961),〈自序〉,《中華五千年史》第一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6。
張其昀(1962a),〈華岡的學風〉,《中國一周》,第653期,頁9。
張其昀(1962b),〈作始也簡、將畢也鉅〉,《中國一周》,第658期,頁13。
張其昀(1964),〈新時代的大學生〉,《中國一周》,第760期,頁5-6。
張其昀(1965),〈華岡學府的特徵〉,《中國一周》,第803期,頁6-7。
張其昀(1967a),〈華岡青年的社團活動〉,《中國一周》,第892期,頁15。
張其昀(1967b),〈大學生的理想〉,《中國一周》,第906期,頁5。
張其昀(1967),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華岡講習錄》,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訓育要旨-求行、求新、求樂、求美〉,《華夏日報》,1969.01.27,版1。
張其昀,〈華岡精神〉,《華夏導報》,1969.12.12,版2。
張其昀(1970),〈大學生之責任〉,《文藝復興》,第9期,頁23-24。
張其昀(1971),〈五育並重、四教合流〉,《創新周刊》,第25期,頁1。
張其昀,〈七十自述〉,《華夏導報》,1971.03.22,版1。
張其昀,〈新的社團與新的大學〉,《華夏導報》,1972.12.28,版2。
張其昀(1972a),《華岡理想》第七冊,台北:華岡。
張其昀(1972b),《華岡理想》第九冊,台北:華岡。
張其昀,〈今日華岡〉,《華夏導報》,1974.10.4,版2。
張其昀(1979a),〈華岡人的風格〉,《創新周刊》,第295期,頁2-3。
張其昀(1979b),〈華岡興學-理想與方法〉,《創新周刊》,第300期,頁4-8。
張其昀(1980),〈五育並重的「文化」〉,《創新周刊》,第338期,頁2-4。
張其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歡迎詞〉,《華夏導報》,1980.12.13,版2。
張其昀,〈華岡的新形象〉,《華夏導報》,1981.09.20,版2。
張其昀(1981),〈華岡榮譽日的展示〉,《創新周刊》,第364期,頁2-4。
張其昀(1981),〈自序〉,《中華五千年史》第一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1-6。
張其昀(1982a),〈中國文化與華岡學園〉,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548-552。
張其昀(1982b),〈國立政治大學在臺復校之經過〉,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464-467。
張其昀(1982c),〈道德與宗教座談會引言〉,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403-404。
張其昀(1982d),〈好事多磨〉,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493-496。
張其昀(1982e),〈國格與校風〉,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534-536。
張其昀(1982f),〈今日華岡〉(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台北:華岡書城,頁502-510。
張其昀(1982g),〈明日華岡〉,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511-518。
張其昀(1982h),〈景福門回憶錄〉,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209-282。
張其昀(1982i),〈三民主義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557-561。
張其昀(1982j),〈華岡十八年〉,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一編張先生自述自序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562-568。
張其昀(1985),〈浙江潮〉,《國立浙江大學》,台北:國立浙江大學校友會,頁53-56。
張其昀(1988),〈治學方法〉,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國國民黨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文集》第十冊,台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頁5211-5214。
張其昀(1989a),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文集》第十六冊,台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1989b),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文集》第十七冊,台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1989c),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中國國民黨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文集》第十八冊,台北:國史館、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1995),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文集續編》第二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委會(2000),《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華岡學會(1982),〈張其昀博士簡歷〉,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二編張先生傳記資料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623-625。
郭炳昌(1985),《先總統 蔣公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添丁(1987),《國父人本教育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曹常仁(1997),《陶行知師範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曹聖芬(1982),〈獨立特行的張曉峯先生〉,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三編張先生的人格與風格),台北:華岡書城,頁749-754。
梁實秋(1982),〈好大喜功的曉峯先生〉,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三編張先生的人格與風格),台北:華岡書城,頁739-741。
張積祥(1982),〈張師曉峯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999-1008。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傅慧淑(1980),《三民主義的教育思想及其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桂杰(1989),《孫中山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桂杰(1989),《孫中山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先雲(2000),〈一斷篳路籃縷的歷史回憶〉,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委會編輯《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341-357。
蔡棟雄(1986),〈一介書生與他的教育王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編纂委員會編輯,《張其昀先生紀念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201-207。
鄧景衡(1982),〈張師曉峯先生之地理學思想〉,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1009-1046。
潘維和(1982a),〈華岡學術的美景-致華岡學會建議書〉,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944-948。
潘維和(1982b),〈華岡的理想與實踐〉,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下冊(第五編張先生的志事與功業),台北:華岡書城,頁1361-1378。
謝覺民(2000),〈敬悼張曉峯師〉,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編委會《張其昀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250-258。
魏偉琦(1982a),〈偉大的墾荒者創辦人張其昀教授〉,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二編張先生傳記資料選錄),台北:華岡書城,頁687-710。
魏偉琦(1982b),〈張其昀先生的文學思想〉,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學會編《張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冊(第四編張先生的思想與學術),台北:華岡書城,頁1047-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