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德發
Teh-fa,Liao
論文名稱: 台灣流行音樂演唱會之藝人經紀及行銷策略研究-以歐陽菲菲在台演唱會為例
A Study on Taiwanese Pop Music Concert Performer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 Example of OuYang Fei-Fei’s Concert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夏學理
Hsia, Hsueh-Li
林谷芳
Ling, Ku-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歐陽菲菲流行音樂驗唱會藝人經紀行銷策略
英文關鍵詞: Ouyang Fei-fei, pop music concert, artist’s talent agent, marketing strateg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5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發展受到網際網路興起等諸多原因影響,致使實體唱片銷售業績嚴重下滑,因此歌手的簽唱會、演唱會逐漸成為唱片公司銷售重要的宣傳手法。90年代起,台灣的經濟起飛,台灣成為世界知名歌手亞洲巡迴演唱會的必經之地,帶動了台灣流行音樂演唱會發展的契機,因此演唱會逐漸形成流行音樂歌手展現歌藝與魅力的一個新的平台,也形成了台灣娛樂產業歌手表演舞台的一個主流趨勢。
    回顧台灣流行音樂演唱會的發展沿革,發現歐陽菲菲是開啟台灣流行音樂演唱會的先驅。在她離台多年後,從2003年到2010年間,歐陽菲菲又回台舉辦了三次的個人演唱會,一樣開出亮麗的成績。一位歌手靠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形成一個獨特的形象品牌,而展現出多元的表演方式,成為組織與觀眾心目中的明星,有其研究的價值。這三次的演唱會透過兩個不同組織的操作,呈現出不同的過程與結果,本研究藉由個案歐陽菲菲,探討藝人品牌建構的過程及流行音樂演唱會與主辦單位之組織型態,對流行音樂演唱會行銷策略的影響。
    首先,就歐陽菲菲的品牌形象的建構與品牌知名度的形成逐一論述;第二,就形塑藝人的經紀公司的發展與現況作一整理描述,同時標示歐陽菲菲與經紀公司的合作關係與演藝事業發展的變化;第三,就歐陽菲菲演唱會的產製模式與特色作研究整理;第四,就演唱會主辦單位組織目標與活動目的的差異,以行銷組合4P理論作為探討之架構,藉由主辦單位的核心人物、參與演唱會相關的工作人員及觀眾之深度訪問,進行資料分析,從訪談內容中探詢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問題。
    最後針對研究發現,對歐陽菲菲本人、演唱會的行銷策略運用及歌手的生態提出建議,以作為後續相關研究之參考。

    A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op music industry saw the tangible record sale in a severe decline as marred by a host of reasons, chiefly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ternet, performing artists’ signature events and concer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critical means of sales promotion by record companies. Since Taiwan’s economy taking flight in the 90s, as Taiwan becomes a hub that world renowned singers pass through in their Asian tours, which in turn triggers a niche opportun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p music concerts in Taiwan, concerts have thu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new platform by which pop music singers showcase their singing talents and charisma, and created a major trend of a performing stage for singers in Taiwan’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By reflecting the timeline of Taiwan’s pop music concert development, Ouyang Fei-fei emerges as one of the pioneers who have unleashed Taiwan’s pop music concerts. After leaving Taiwan for good many years, Ouyang Fei-fei has returned to Taiwan and staged three individual concerts between 2003 and 2010, where every concert has been a sell-out event. A singer who relies on her perseverance and hard work to shape a unique brand image and demonstrate her diverse performing modes in becoming a diva to the organizers and the hearts of her loyal audiences does warrant value for further studying. As her three concerts have been staged by two different organizers to highlight the varied processes and results, the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n Ouyang Fei-fei, how an artist’s brand instilling process, the pop music concerts and the organizer’s organizational mode affect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pop music concerts.

    First segment of the study is devoted to discussing Ouyang Fei-fei’s brand image instilment and brand popularity formation; segment two focuses on describing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rtist’s agency company, and on highlighting Ouyang Fei-fei’s relationship with her agency company and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her performing career development; segment three is devoted to studying and sorting the produc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uyang Fei-fei’s concerts; segment four focuses on the concert organizer’s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and the disparity in the event objectives by utilizing the 4P’s marketing mix theory as the examination framework, together wit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core executives of the organizer, relevant concert participating crews and audiences, to conduct data analysis, and to derive the thesis’s primary study questionnaire through the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s.

    Lastly,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artist of Ouyang Fei-fei, the adaptation of the concert marketing strategies, and the singer’s career to present a few recommendations as references to relevant subsequent studies.

    謝誌 ………………………………...…………………………………..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Ⅴ 目錄………………………………………………………………………...Ⅶ 表次………………………………………………………………………...Ⅸ 圖次………………………………………………………………………...Ⅹ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台灣流行音樂演唱會的發展背景與產製模式 11 第二節 藝人形象與品牌權益 19 第三節 台灣藝人經紀的發展沿革與合約概念 27 第四節 演唱會的市場行銷策略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5 一、文獻分析法 45 二、深度訪談法 46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5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4 第四章 個案研究 55 第一節 歐陽菲菲品牌資產之建構 58 第二節 藝人經紀公司與歐陽菲菲的合作關係 80 第三節 歐陽菲菲演唱會的產製模式與特色 86 第四節 歐陽菲菲演唱會的行銷策略分析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12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2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6 參考文獻 141 附錄 147 表 次 表1.1 歐陽菲菲在台三場演唱會基本資料彙整 3 表2.1 台灣知名流行音樂歌手所屬經紀公司資料彙整 33 表3.1訪談名單 46 表4.1歐陽菲菲中文歌曲翻唱記錄整理 78 表4.2歐陽菲菲日文歌曲翻唱記錄整理 79 表4.3組織目標與活動目差異對照表 103 表4.4演唱會會場環境條件差異對照表 110 表4.5歐陽菲菲演唱會促銷手法差異對照表 112 表4.6歐陽菲菲演唱會與張琍敏演唱會行銷綜合分析對照表 117 表4.7歐陽菲菲演唱會與甄妮演唱會行銷綜合分析對照表 120 圖 次 圖2-1演唱會組織圖 16 圖2-2台灣藝人經紀發展年代流程 32 圖3-1研究流程說明圖 49 圖4-1 2003年歐陽菲菲演唱會演出報導 57 圖4-2歐陽菲菲獅子頭造型 60 圖4-3歐陽菲菲時尚性感造型 63 圖4-4歐陽菲菲1980年台北演唱會報導剪輯 66 圖4-5歐陽菲菲歷年出版品整理一 73 圖4-6歐陽菲菲歷年出版品整理二 74 圖4-7歐陽菲菲歷年出版品整理三 75 圖4-8歐陽菲菲歷年出版品整理四 76 圖4-9歐陽菲菲與大國翼星公司簽約記者會現場 85 圖4-10歐陽菲菲演唱會組織分工圖 88 圖4-11舞台設計示意圖 94 圖4-12舞台實景對照圖 95 圖4-13舞台演出燈光呈現圖 97 圖4-14舞台服飾多元造型 99

    一、中文資料

    (一)一般著作

    沈中元(2009)。《藝術與法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夏學理等(2003)。《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夏學理等(2003)。《藝術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夏學理等(2007)。《文化行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Asa Berger(2000).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Philip,Kotler (1994),方世榮譯(2000)。《行銷學原理》,第四版。台北:東華書局。

    Philip,Kotler & Scheff, Joanne(1997),高登第譯 (1998)。《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台北,遠流出版。

    Martin W. Bauer & Georgoe Gaskell(2000),羅世宏 蔡欣怡 蘇丹琦等合譯(2008)。《執行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二)論文、期刊

    丁寶山(1998)。《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宜蓉(2005)。《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逸歆(2001)。《台灣流行音樂行銷策略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富美(2004)。《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期。

    郎祖明(2006)。《表演藝術經紀公司對藝文環境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崇軒(2009)。《品牌「妹力」、藝人、符號與品牌建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9)。《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建置與發展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碩婷(2009)。《中小企業主表演藝術贊助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玲(2002)。《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佳華(2008)。《台灣表演藝術團體周邊商品行銷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馨誼(2009)。《台北市交響樂團組織定位與功能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以雯(2002)。《台灣演藝經紀產業人力資本投資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肇璟(2009)。《太陽劇團「Alegrie-歡躍之旅」行銷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顗穎(2003)。《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書涵(2008)。《娛樂大經濟:轉型中的歌手勞働經紀勞務-以無限延伸音樂製作公司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蔡尚樺(2008)。《品牌資產建立活動對忠誠度影響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智偉(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志權(2007)。《看「依」七十二變 - 蔡依林之國語流行音樂論述分析研究》。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資料

    Aaker, Davi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The Free Press.

    Aaker, David A. (1992). “The Value of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Vol.13 (4): 27-32.

    Aaker, David A (1996). “Building Strong Brand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Aaker, Jennifer (1997). “Dimension of Br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Vol.35, p.

    Aaker, David A. and Joachimsthaler (1997), Erich “Building Brands without Mass Medi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 39-50.

    Chernatony, L. De. and McWilliam, G. (1989). “Branding Terminology the Real Debate”,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July/August: 29-32.

    Farquhar, Peter H. (1990) “Managing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Aug/Sep): RC7-RC12.

    Keller,Kevin Lane(1993)“Conceptualizing,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ournal of Marketing,Vol.57(1):1-22

    Keller,Kevin Lane(1998)“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New Jersey:Prentice Hall.

    Negus,Keith. (1992). Producing Pop : 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Edward Arnold.

    Negus.Keith. (1997).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In Du Gay Paul(Ed.), Production of Culture/Cultures of Production,

    Ogilvy David(1983)Ogilvy on Advertising. New York, NY:Crown publishing.

    Philip H. ,Kotler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Rossiter, John R. and Larry Percy (1987),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Ryan, B. (1992).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e production. N.Y.: de Gruyter.

    Shuker, R. (1998). Key concepts in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1999). Why study in media. London: Sage

    Walker,Jr.,Orville C., Boyd,Jr.,Harper W., Larreche,Jean-Claude(1996). Marketing Strategy:Planning and Implemaentation. Irwin.

    三、參考網站

    中文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6%96%87%E7%BB%B4%E5%9F%BA%E7%99%BE%E7%A7%91。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RIT:http://www.ifpi.org.tw/。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