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家弘 |
---|---|
論文名稱: |
影響高職資訊科學生職業選擇因素研究—以新北市某高職為例 |
指導教授: | 馮丹白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2 |
中文關鍵詞: | 職業選擇因素 、職業價值觀 、職業輔導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9 下載:4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基於Super 的職業價值觀,融入Holland 的類型論與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與國內相關研究之文獻分析結果,發展「高職資訊科學生職業選擇考量因素」之調查問卷,探討高職資訊科三年級學生職業選擇考量因素之重視程度與差異情形。採立意取樣,問卷調查99 學年度新北市某高職三年級資訊科在學的學生,獲得有效回收問卷162 份(89.01%)。問卷回收依研究之性別、工讀經驗、未來規劃、父母教育程度、學制及在校平均成績等變項,以單一樣本t考驗、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獲致結果如下:
一、高職資訊科學生職業選擇考量因素由七個層面共計有36個組成要素。
二、高職資訊科學生選擇職業時,最重視「穩定與安全」、「自主與成就」及「報酬與福利」等三個層面,較不重視「工作環境」、「變異性」等二個層面。
三、高職資訊科學生背景變項在職業選擇考量因素層面的差異分析:
(一)女生較男生重視工作環境。
(二)選擇升學的學生對職業選擇考量因素較具正向性。
(三)日間部的學生較重視人際互動。
四、高職生職業選擇12項優先考量的要素,依序為1.固定的薪水;2.工作安全;3.休假制度;4.工作穩定不易被解僱;5.有工會組織;6.有退休金;7.福利與分紅制度;8.績效獎金制度;9.成就感;10.獲得他人肯定;11.能符合興趣;12.工作時段能符合自己生活作息等要素,與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相符合。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對政府單位、學校、企業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具體之建議。
一、中文部份
丁鉅河(民95)。高中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丁珮玉(民91)。廣告獎.獎什麼。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俊喬(民93)。職校學生數學課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王福林(民79)。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調查分析。台北:東華書局。
田秀蘭(民92)。社會認知生涯理論之興趣模式驗證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 247-266。
白景文(民86)。工作價值觀、領導型態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以研華集團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任蕙玲(民93)。研究生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暨生涯阻礙對未來職業選擇適配性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朱惠玲(民85)。我國觀光系所學生個人背景因素對其就業價值觀與職業選擇傾向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呂信寬(民89)。我國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沈沛青(民95)。國中三年級學生的職業價值觀。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宋宜儒(民82)。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沛華集團為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基隆。
貝亞倩(民95)。高科技產業員工的職業價值觀。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余嬪(民88)。休閒活動的選擇與規劃。學生輔導通訊,60,20-31
佘思科民95)。工作價值之契合對工作士氣與生活滿意度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玉如(民93)。科技大學學生工作價值觀與職業選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璐安、林定玉、李宜柔、林雅雯(民96)。N世代大學生愛情價值觀與工作價值觀之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學報 22,135-159。
林蔚芳(民79)。青少年生涯發展問題的輔導。諮商與輔導,53,33-36。
林幸台、吳天方、林清文、劉淑慧(民86)。生涯發展量表編制報告。中華輔導學報,5,19-41。
李國章(民95)。教育是經濟體系成功之道。新聞公報。2008.12.30,取自: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604/18/P200604180221.htm
李雪莉(民97)。啟動對學習的熱情。天下雜誌,頁24-31。
李茂興(譯)(1999)。Gerald Corey 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5th ed)。臺北市:揚智。
吳芝儀(譯)(1996)。Vernon G. Zunker 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Career counseling:applied concepts of life planning)。臺北市:揚智。
吳芝儀(民89)。生涯諮商與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濤石。
吳怡君(民89)。高中新生的生涯困擾與實施團體輔導之改變效果。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聰賢(民72)。農村青年職業興趣、工作價值與職業選舉之關係研究。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吳劍雄(民86)。專科生職業認知、生涯自我效能和生涯決定程度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民85)。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頁173-187。
邱淑媛(民82)。工作價值觀對員工工作態度及工作表現之影響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邱志賢(民86)。高中生涯輔導的實施。諮商與輔導,133,7-9。
周談輝(民92)。生涯規劃。臺北縣:全華科技圖書。
姚如芬(民82)。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段宜廷(民88)。員工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足之關係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未出版,台北。
袁志晃、張孝齊(民91)。大學生使用「電腦化職業價值探索活動」之評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 期,頁339-366。
胡蘭沁(民95)。大學生兼職與其工作價值觀關聯性之探討。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7 卷1 期,頁35-76。
徐昊杲、邱佳椿(民97)。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 基礎篇。台北:師大書院
徐昊杲、田振榮、張晉昌等(民93)。技藝教育改革方案綜合規劃組專案計畫期末報告。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莊珮真(民92)。高中生因應大學多元入學方案生涯決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官淑如(民86)。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未出版,台北。
黃馨嬅(民89)。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打工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月純(民89)。臺北地區高職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月純(民94)。外籍配偶識字教學與學習。苗栗縣九十四年度外籍配偶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
黃德祥(民83)。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淑玲(民84)。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瑛琪、連廷嘉、鄭承昌(民95)。生涯輔導課程方案對高三學生生涯自我效能及生涯定向之效果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4,36-63。
黃丹儀(民96)。心理傳統性、現代性與職業選擇的關係。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
黃英忠、黃培文(民92)。實習工作價值觀的建構及其與工作投入的關係-以大專觀光、休閒、餐旅相關科系學生為例。觀光研究學報,第1 期,頁65。
黃毅志(民86)。工作特質,工作報酬,與階級意識及工作滿意度。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87-2412-H-143-001。
章秀峰 (民82)。高職生職業價值觀及就業準備研究-比較普通班高職生與建教合作技術生之差異,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曹榮勳(民83)。影響國中生職業自我概念的家庭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江水(民92)。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怡華(民89)。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欣怡(民89)。依附關係與生涯探索、 生涯不確定源、生涯定向狀態之相關研究—以大學三、四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英豪、吳裕益、李坤崇等(民87)。教師態度量表之修訂報告。測驗年刊,37,25-34。台北市:中國測驗學會。
陳麗娟(民78)。師範院校大一學生生計決策行為、生計發展取向和職業自我概念的調查與實驗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偉芬、崔日雄(民95)。青少年職志發展:理論與實踐。頁308-323。
陳鴻慶(民89)。科技大學學生工作價值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添洲(民87)。臺灣地區高級職業學校學生生涯成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秋明(民86)。台北市試辦學年學分制高職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未出版,彰化。
張雅雯(民98)。我國高職生職業選擇考量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德聰(民97)。如何協助青年成功職涯規劃準備好再上路。勞工季刊,18,86-93。
張春興、林清山(民88)。教育心理學。頁387。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0a)。現代心理學。頁386-388。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春興(民80b)。現代心理學。頁465。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康之(民95a)。公共管理職業活動的倫理基礎。2010.12.17,取自: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038/4300120.html
葉文正(民85)。中部地區員工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夏林清、游慧卿(民83)。工作價值觀問卷介紹與初步修訂報告。測驗與輔導,第60 期,頁1030-1036。
楊妙芬(民86)。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任教職志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0,97-132。
楊朝祥(民84)。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楊朝祥(民90)。2001 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國家政策論壇。
鄧志平(民85)。高中生選擇大學主修科系決策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宗芳(民95)。社工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服務身心障礙者之公益團體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德生(民77)。中等學校學生職業觀念與職業態度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政宗、李世昌、呂麗卿(民97)。台中地區高職學生自我認同、休閒參與、自尊對工作價值觀影響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 卷1 期,頁87。
謝孟芳(民90)。性別、家庭背景及職業興趣對國中資優班學生教育及職業選擇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易裕(民93)。中部地區高中職工科學生因應技專院校實施多元入學其學習困擾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謝馥蔓(民82)。四海工商專科學生工作價值觀的實証研究。四海學報,第10 期,頁291-327。
二、西文部分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olton(1985). People Skil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rown, S. D., & Hackett, G. (1996). Career development from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pp. 373-422). CA: Jossey-Bass.
Bynner, J. M.(1972). Parents’attitudes to education, London: Her Majesty’s Stationery Office(MMSO), pp.9-21.
Chamorro, F. M., Roy, R., Wegen, B. V., & Steele, A. (2003). A framework to create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solutions.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7(2), 46-62.
Crites, J. O. (1965). The measure of vocational maturity in adolescence: I. The attitude test of th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79(1).
Crites, J. O. (1974). A reappraisal of vocational appraisal.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2(4), 272-279.
Crites, J. O. (1974). The 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 In D. E. Super (Ed.), Measuring vocational maturity for counseling and evaluation [Monograp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Vocational Guidance Association.
Coopersmith, S.(1981). Self Esteem Inventories (SEI).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Dipboye,W.J&Anderson,W.F.(1959). The ordering of occupational values by high school freshmen and senior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38,121-124.
Dose, J. J. (1997). Work value: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illustrative application to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ew York: Norton.
Featherman D. L. & Carter(1978). Achievement ambi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 , 373-420.
Gati, I., Fassa, N., & Houminer, D. (1995). Applying decision theory to career counseling practice: The sequential elimination approach.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43, 211-220.
Gelatt, H. B. (1962). Decision-making:A conceptu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9, 240-245.
Ginzberg,E, Ginzberg,S.W,Axelrad,S.& Herma,J.(1951).Occupational Choice: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New W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169-191.
Gottfredson, L.S. (1996). Gottfredson’s theory of circumscription and compromise. In D.
Green. D. W. Henderson (1985), “The Specif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Asset Market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 pp. 749-805.
Havighurst, R. J. (1953).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s,
Herring,(1996).Computer-madiated communication: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Amsterdam,Neth:John Benjiamins. pp.716-721.
Herr, E. L., & Cramer, S. H. (1996).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life span : Systematic approaches (5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Hijazi, Y., Tatar, M., & Gati, I. (2004).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mong Israeli and Palestinian Arab high-school seni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8(1), 64-72.
Holland,J .L.(1973).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career. Englewood Cliffs.
Holland,J .L.(1985).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Holland, J.L. (1997).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azanas, H. (1995). Structured on-the-job training (sojt) as perceived by hrd professionals.
Kiannane,J.F. & Pable,M. (1963). Family background and work values orient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9, 320-325
Krumboltz, J. D. (1994). Improv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from asocial learning perspective. In M. L. Savickas & R. W. Lent (Eds.), Convergence in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ies: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and Practice, 9-31.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Lent, R. W., Brown, S. D., & Hackett, G. (1994).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McAllister and J. Rothman (1996). ‘Coming Together for Action: the Challenge of Contemporary Grassroots Community Organizing’,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2(1): 15-37.
Miller, M. F. (1974). Relational of vocational maturity to work value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 pp.367-371.
Mitchell, L. k. & Krumboltz, J. D. (1990).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career decision making: Krumboltz’s theory. In D. Brown,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 (2nd ed., pp.145-19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ngo, C. (1978). Work Values and Career Education. Business Education Forum, 10, 9-11.
Perrone, P. A. (1973).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Occupational Values in Adolescent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2(2), pp.116-123.
Richard S.Sharf(2006b).App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p.90-113.
Richard S.Sharf(2006c).App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p.204-207.
Richard S.Sharf(2006a).Appying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to Counseling..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150-151.
Rokeach, M.(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os, M., Schwartz, S. H., and Surkiss, S. (1999). Basic individual values, work values,and the meaning of work. 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8, pp.49-71.
Rosenberg, S. E. (1993). Interpersonal Problem, Attachment Styles, and Outcome in Brief Dynamic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1, 549-560.
Shappell,D.L.(1969).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to school motivation and occupational orient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30,2345-A.
Stead, G. B., Watson, M. B., & Foxcroft, C. C. (1993). Th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indecision and irrational belief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2, 155-169.
Super,D.E.(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an introduction to vocat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Super,D.E.(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pp.282-298.
Super, D. E. (1990). A Life 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Brown, D., Brooks, L., & Associates (Eds.). Career choice & development ,pp.197-261.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Thompson, S. (2008). Stress and coping in the lives of recent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Considerations for couns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 30, 167–178.
Tiedeman, D. V., & O’Hara, R.P. (1963) . Career development : Choice and adjustment . New York :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Walsh, F. (1998).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Werts, M. G. (1996).Supports and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inclusive schooling: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bout need and availability.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30(2),187-203.
Wollack, S., J. G.. Goodale, J. P. Wijting and P. C. Smith(1971), Development of the Survey of Work Valu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55, pp.33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