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小宜
Shiao-Yi, Huang
論文名稱: 閩南韻書《渡江書十五音》及其鼻化韻母探討
The Research of Southern Min Rhyming Dictionary, Tu Jiang Shu Shi Wu Yin, and the Nasalized Vowels
指導教授: 姚榮松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69
中文關鍵詞: 渡江書十五音閩南韻書閩南音系鼻化韻閩南方言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渡江書十五音》是屬清代中後期的閩南方言韻書,音系反映駁雜,字彙收錄多循古籍的書面字詞。歷來研究對於其音系定位,眾說紛紜,主要為漳州、廈門、長泰三地為主。
    本論以「閩南韻書《渡江書十五音》及其鼻化韻母探討」為題,整理其聲韻調三者與中古音的對應關係外,參照《彙集雅俗通十五音》、《增補匯音》、《福建方言字典》、《廈英大辭典》等材料,並關照其文白異讀的對應,釐清此書音系、體例等相關問題;另以「字彙義項」、「方言特徵詞」兩者比較,觀察漳州、廈門、長泰三地與此書的相關性,藉以探討此書的音系定位;最後探討其鼻化韻母語音現象與音變條件。期許本論能對《渡江書十五音》有完整的音韻整理外,對於鼻化韻母也能融合聲學、生理結構與西方語言學等解釋之。
    本論共七章,各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陳述本論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文獻回顧等。
    第二章綜述此書背景、體例、收字與相關漳州地方韻書的材料對照,進而討論此書呈現的音韻觀點。
    第三章為此書之音韻系統討論,就聲、韻、調系統逐一論述,以觀察其所反映的語音系統有何特點,並藉現代閩南方言對照,進行擬音。
    第四章分別討論此書聲母、韻母、聲調與中古音之對應,探討閩南方言由中古到近代以降的音韻歷時特徵。
    第五章為此書相關的音系問題,討論文白異讀的對應,觀察此書所呈現的異讀;另以此書字彙為線索,提出更具體的證據,以探討其音系依據。
    第六章主要討論其書的鼻化韻母,進一步宏觀探討其鼻化韻母的演變過程、音變條件,藉實驗語音學的研究成果解釋其鼻化的語音條件。
    第七章結論,總括各章要點,總述與反思本論研究成果。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5 一、《渡江書十五音》研究文獻………………………………………………………………………5 二、閩南方言相關文獻………………………………………………………………………………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22 一、研究方法…………………………………………………………………………………………22 二、研究步驟………………………………………………………………………………………………25 第二章《渡江書十五音》綜述…………………………………………29 第一節 成書背景與基礎方言……………………………………………………………………29 一、成書背景……………………………………………………………………………………………………29 二、基礎方言地區………………………………………………………………………………………………33 第二節 閩南漳州《十五音》韻書之淵源與比較………………………..…………………39 一、「十五音」淵源與特點…………………………………………………………………………………39 二、與漳州方言韻書對照的價值………………………………………………………………………42 三、小結……………………………………………………………………………………………………………47 第三節 體例、收字及音韻觀點…………………………………………………………………48 一、體例編制……………………………………………………………………………..……………………48 二、收字現象………………………………………………………………………………………………53 三、音韻觀點………………………………………………………………………………………………57 第三章《渡江書十五音》音韻系統……………………………………65 第一節 聲母系統…………………………………………………………………………………….65 一、聲母系統與音位………………………………………………………………………………….65 二、聲母系統之測擬…………………………………………………………………………………….72 第二節 韻母系統……………………………………………………………………………………….81 一、韻母系統與擬測………………………………………………………………………………….82 二、韻母類型………………………………………………………………………………………91 三、韻母與方言對照……………………………………………………………………………………..93 第三節 聲調系統………………………………………………………………………………..……….102 一、聲調系統……………………………………………………………………………………………102 二、調值測擬與歸併討論…………………………………………………………………………….108 第四章 《渡江書十五音》與中古音之對應探討……………………113 第一節 聲母與中古音的對應……..……………………………………………………………113 一、雙脣音之對應探討………………………………………………………………………………101 二、舌尖前音之對應探討……………………………………………………………120 三、舌尖中音之對應探討…………………………………………………………………128 四、舌根音之對應探討………….…………………………………………………………………….134 五、喉音與零聲母之對應探討………….…………………………………………………………139 第二節 韻母與中古音的對應…………………………………………………………………145 一、口音韻及其入聲……………………………………………………………………………………145 二、鼻化韻及其入聲…………………………………………………………………………………182 三、聲化韻及其入聲…………………………………………………………………………………196 四、雙脣鼻音韻尾陽聲韻及其入聲.……………………………………………………………199 五、舌尖鼻音韻尾陽聲韻及其入聲……………………………………………………………205 六、舌根鼻音韻尾陽聲韻及其入聲………………………………………….…………..……….215 第三節 聲調與中古音的對應……………………………………………………………………113 一、中古聲母清濁………………………………………………………………………………………226 二、中古韻母調類………………………………………………………………………………………182 第四節 小結……………………………………………………………………………………………….237 第五章 《渡江書十五音》音系問題探討……………………………248 第一節 文白異讀的對應…………………………………………………………………………248 一、聲母之文白對應…………………………………………………………………………………248 二、韻母之文白對應…………………………………………………………………………………..256 三、聲調之文白對應…………………………………………………………………………………277 第二節 字彙特徵與音系關係…………………………………………………………………280 一、方言特徵詞的反映………………………………………………………………………………280 二、字彙義項的反映…………………………………………………………………………………293 第六章 《渡江書十五音》鼻化韻母探討……………………………308 第一節 材料對照與鼻化類型…………………………………………………………………308 一、對照其他閩南方言資料………………………………………………………………………308 二、鼻化韻母的類型與中古來源………………………………………………………………312 三、韻母鼻化的相關問題…………………………………………………………………………316 第二節 鼻化韻母的語音機制…………………………………………………………………322 一、《渡江書十五音》的鼻音發展……………………………………………………………322 二、《渡江書十五音》鼻化韻母的音理解釋……………………………………………327 三、小結……………………………………………………………………………………………………334 第七章 結論…………………………………………………………336 參考書目………………………………………………………………350 附錄:〈渡江書字音對照表〉…………………………………………358

    一、古籍(按時代先後排列)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3月。
    [南朝宋]劉曄:《後漢書》,[唐]李賢等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唐]房喬:《晉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2010。
    [宋]丁度等編:《集韻》,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台北:企鵝出版書局,2008年。

    二、今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邦新:《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丁邦新:《趙元任國際音標讀法》,台北:文鶴出版,1999年。
    王育德:《台灣語音歷史ê研究》,東京:第一書局出版,1987年。
    王福堂:《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台灣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北大中文系:《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1989年。
    李三榮:《閩南十五音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1969年。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局,1980年。
    吳守禮:《綜合閩南臺灣語基本字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3年。
    李存智:《上博楚簡通假字音韻研究》,台北:萬卷樓,2010年。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與方法》,台北:大安出版社,2008年二版。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洪惟仁:《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1:泉州方言韻書三種》,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
    司,1993年。
    洪惟仁:《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2:漳州方言韻書三種》,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
    司,1993年。
    洪惟仁:《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3:福建方言字典》,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3年。
    李如龍、王升魁:《戚林八音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李如龍、陳章太:《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
    李如龍主編:《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周長楫:《廈門方言字典》,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年。
    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修訂本,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周長楫、歐陽憶耕:《廈門方言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林金鈔:《閩南語研究》,新竹:竹一出版社,1975年。
    林寶卿:《長泰縣志‧方言志》,長泰:長泰縣地方志編輯委員會,1994年。
    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馬重奇:《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1994年。
    馬重奇:《清代三種漳州十五音韻書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馬重奇:《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陸志韋:《古音略說》,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47年。
    陳永寶:《閩南語與客家話之會通研究》,台灣:瑞成書局,1987年。
    陳師伯元:《廣韻研究》,台灣:台灣書局,2004年
    許長安:《廈門話文》,福建:鷺江出版社,1993年。
    張振興:《漳平方言研究》,台灣: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張光宇:《切韻與方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張光宇:《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褚孝泉:《法語語言學導論》,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10年
    無名氏:《渡江書十五音》,東京:東京外語大學亞非言語文化研究所出版社,1987
    年。
    羅常培:《廈門音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Rev. Carstairs Douglas, CHINESE-ENGLISH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1990. 杜嘉德:《廈英大辭典》(台北:南天出版社),1990年。
    Terry Crowley, An 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Fox Anthony, Lingustic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吳瑞文:《吳閩方言音韻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5年。
    洪惟仁:《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台灣:國立清華
    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徐芳敏:《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究》,台北:
    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1年。
    陳彥君:《臺灣永靖閩南方言音韻研究──兼論特殊韻讀-eŋ/-ek韻的來源與發
    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程俊源:《台灣閩南語鼻音的共時性質與歷史演變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楊秀芳:《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台灣: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1982年。

    四、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麗娟、郭蕾、于洪志:〈普通話鼻韻尾的鼻音度聲學分析〉,《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甘肅: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九月。
    Wang, H. Samuel (王旭), Nasality as an Autosegment in Taiwanese.,收錄於曹逢甫、蔡美慧編:《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5
    年。
    王順隆:〈《渡江書》韻母的研究〉,《閩南韻書《渡江書》字音譜》,台北:台灣
    學生書局,1996年。
    吳芳:〈粵東閩語n尾韻文白異讀語及其與ŋ尾韻和鼻化韻的關係〉,《暨南學報》,
    廣東:暨南大學,2011年。
    何大安:〈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史語所集刊》第52卷,台灣: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所,1981年第1期。
    何大安:〈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台北: 漢學研究資料及服務
    中心,2001年。
    李如龍、潘茂鼎等:〈福建漢語方言分區略說〉,《中國語文》,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院語言研究所,1963年。
    李如龍:〈閩方言的韻書〉,《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所吳多
    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6年10月。
    李如龍、陳章太:〈論閩方言的一致性〉、〈論閩方言內部的主要差異〉,《閩語研
    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年。
    李如龍:〈論漢語方言的類型學研究〉,《濟南學報》第18卷第2期,山東:濟南
    大學,1996年。
    李壬癸:〈閩南語鼻音問題〉,《中國境內的語言暨語言學──第一輯漢語方言》,
    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年。
    李泰熙:〈《渡江書十五音》跋〉,《渡江書十五音》,東京:東京外語大學亞非言
    語文化研究所出版社,1987年。
    李泰熙:〈閩南方言”肉”的讀音〉,原載於《廈門民俗方言》1991年第一期,收於
    《望海樓劄記:大陸與臺灣文化點滴》,廈門:廈門大學出版,2005年。
    李春曉:〈閩南方言韻書的集大成之作──讀《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福
    建論壇‧人文社會學科版》2009年。
    姚師榮松:〈《渡江書》十五音初探〉,《聲韻論叢》第2輯,台北:學生書局,
    1989年。
    姚師榮松:〈彙音妙悟的音系及其鼻化韻母〉,《國文學報》,台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1988年第17期。
    林寶卿:〈廈門、泉州、漳州的語音差異〉,《廈門大學學報》,廈門:廈門大學,
    1993年。
    林寶卿:〈對《渡江書》是何地音的探討〉,第四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宣讀論文,
    1995年。
    林寶卿:〈閩南方言聲母白讀音的歷史層次初探〉,《古漢語研究》,湖南:湖南師
    範大學,1998年。
    林寶卿:〈閩南方言三種地方韻書比較〉,《漳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二期,福建:
    語文出版社,2000年3月。
    周長楫:〈略談地方韻書《彙音妙悟》〉,《辭書研究》1982年。
    周長楫:〈福建境內閩方言的分類〉,《語言研究》,華中:華中理工大學中國語言
    研究所,1986年。
    周長楫:《廈門方言同音字彙》,《方言》第二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
    究所,1991年。
    竺家寧:〈佛經中的「唐」字的意義和用法〉,《妙林雜誌》第九卷,高雄:妙林
    雜誌社出版,2001年第2期。
    洪惟仁:〈漳州三種十五音之源流及其音系〉,《台灣風物》,台北:1990年。
    洪惟仁:〈麥都思「福建方言字典」的價值〉,《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3:福建方
    言字典》,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洪惟仁:〈《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台灣分館印行,
    1996年。
    洪惟仁:〈從閩南語聲母的鼻化、去鼻化看漢語的音節類型〉,《第十四屆全國聲
    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1996年。
    洪惟仁:〈閩南語的音系衍化類型〉,《聲韻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年。
    洪惟仁:〈漢語送氣音與鼻音衍化的動機與類型〉,《聲韻論叢》第九輯,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野間晃:〈《渡江書十五音》與《彙音寶鑑》的音系〉,《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公司,1993年。
    徐通鏘:〈音系的結構格局和內部擬測法(上)──漢語的介音對聲母系統的演
    變的影響〉,《語文研究》第3期,山西:社會科學院語言所,1994年。
    馬重奇:〈廣韻聲母與漳州話聲母比較簡表〉,《著名音韻學家唐作藩先生七秩華
    誕紀念論文集─語苑擷英》,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
    馬重奇:〈十九世紀初葉閩南三種韻書音系比較研究〉,《古漢語研究》,湖南:湖
    南師範大學,2009年。
    郭振生:〈漢語歷史音變過程中的同化現象〉,《河南大學學報》第5期,河南:
    河南大學,1986年。
    程俊源:〈保守與創新――臺灣閩南語陽聲韻“熊”的音韻歷史變化〉,載《聲韻
    論叢》第九輯,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張光宇:〈漢語方言發展的不平衡性〉,《中國語文》,北京:語文出版社,1991
    年。
    張光宇:〈吳閩方言關係試論〉,《中國語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93年第三期。
    張光宇:〈漢語方言音系的地理考察:韻母篇〉,《清華學報》新34卷,新竹:國
    立清華大學,2004年第二期。
    張光宇:〈漢語方言合口介音消失的階段性〉,《中國語文》,北京:語文出版社,
    2006年第4期。
    張光宇:〈共同保留、共同創新與共同脫軌〉,《語言研究》,湖北: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語言研究所,2006年第63期。
    張光宇:〈漢語方言的魯奇規律:現代篇〉,《語言研究》卷28,湖北:華中科技
    大學中國語言研究所,2008年第二期。
    張光宇:〈漢語方言的鼻化運動〉,《語言研究》,湖北: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言研
    究所,2012年第2期。
    黃金文:〈「方言變體」間的競爭──論閩北方言陽平乙調清化不送氣音〉,《漢學
    研究》第19卷,台灣: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第1期。
    張振興:〈閩南語的比較研究〉,《台灣研究集刊》第一期,廈門:廈門大學台灣
    研究中心,1995年。
    黃典誠:〈關於《渡江書十五音》的”本腔”〉,《黃典誠語言學論文集》,廈門:廈
    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彭怡玢:〈《渡江書十五音》音系性質探討〉,《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福建:集美大學,2007年9月。
    彭怡玢:〈《渡江書十五音》韻母系統與上古韻母系統比較研究〉,《廈門廣播電視
    大學學報》,廈門:廣播電視大學,2007年12月。
    彭怡玢:〈《渡江書十五音》與《廣韻》陽聲韻韻母比較研究〉,《福建廣播電視大
    學學報》第一期,福建:廣播電視大學,2008年。
    張盛裕:〈潮陽方言的語音系統〉,《方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81年。
    楊秀芳:〈論文白異讀〉,《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王叔岷先生八十
    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1993年
    楊志賢:〈《十五音》評述〉,《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六期,福建:福建
    論壇編輯部,1996年。
    董同龢:〈四個閩南方言〉,《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30卷,台北:中央研究院,
    1960年。
    董同龢:〈廈門方言的音韻〉,《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1957
    年。
    劉艷梅:〈關於《渡江書十五音》的音系性質等相關問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
    徐州:徐州師範大學,2006年。
    萬波:〈贛語古知莊章精組聲母的今讀類型與歷史層次〉,《中國文化研究所學
    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年51期。
    Chung, R. (鍾榮富)1996, The Segmental Phonology of Southern Min in Taiwa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Ohala J. J. 1975. Phonetic explanations for nasal sound patterns. In: C. A. Ferguson, L. M. Hyman, & Ohala J. J. (eds.), Nasalfest: Papers from a symposium on nasals and nasalization. Stanford: Language Universals Project.
    Ohala, J. J. & Ohala, M. G. 1993. The phonetics of nasal phonology: theorems and data. M. K. Huffman & R. A. Krakow (eds.), Nasals, nasalization, and the velum.
    Ohala, J. J. 1993. The phonetics of sound change. In Charles Jones (e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London: Longman.

    五、網路資源
    《康熙字典》http://ctext.org/kangxi-zidian/zh
    漢字古今音資料庫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cr/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02471.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