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惠惠 |
---|---|
論文名稱: |
數位藝術實驗室學習社群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之個案研究─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 A Cas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Art Lab Learning Community and Its Art Education Significance : Taking Digital Art Lab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3 |
中文關鍵詞: | 數位藝術實驗室 、數位藝術教育 、學習社群 、專業成長 |
英文關鍵詞: | digital art lab, digital art education, learning community, professional growt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3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資訊科技發達的當下,因應時勢變遷,藝術的創作與教學愈發創新與多元。電腦技術、數位媒材、新媒體……等開發,因其技術性、變動性及複雜性,使藝術相關系所的教學,轉化出與以往傳統藝術教學不同的模式,藝術實驗室即為其中之一。
藝術實驗室集合一群具備不同藝術創作專業能力背景的成員,以指導老師為首,藉由課程教學、創作研發、討論互動之過程,在技術精進、藝術創作、學術研究等方面共同學習及努力。本研究即以此一類型藝術實驗室為研究對象,選取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林珮淳教授所主持的「數位藝術實驗室」為研究對象。透過場域觀察、訪談蒐集研究資料,並依「學習社群」觀點,分析詮釋實驗室整體發展特質、成員專業成長以及其藝術創作、教育之價值意義。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有三:
一、數位藝術實驗室在組織、經營的「形式」面以及人員互動、情感態度的「內涵」面向之發展,具備學習社群的組織特質。
二、數位藝術實驗室師生成員在專業知能上,獲得教學能力、專業知識、創作知識與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處事應變能力等等之成長;亦在專業態度層面,有自我剖析、自我調整、合作認知、學習創作積極度轉變的專業成長。
三、數位藝術實驗室在藝術創作方面,以創作過程強調的創作觀、實驗性、團隊跨領域整合顯示其時代意義,並透過創作成果引發關注、吸引資源,且開拓臺灣文化的國際能見度。在藝術教育部份,則以教學本質回歸、教學差異、教學資源分享等具時代價值。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diverse and innovative in artistic creating and teaching. Moreover, the progress of computer science, digital media, and new media, featured by the technical character, variability, and complexity, further demands an evolution in teaching method in course of art program. That is background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art lab.
The art lab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for members with different creative professionals to communicate; orienting around the advisor, by the means of lecturing, artistic practicing, and discussing, it is a place help establish mutu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mbers and advance their skill, cre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This study, taking the “digital art lab” of the graduate program of multimedia and animation art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hosted by professor Lin, Pey-Chwen, as the subject, aims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lab and the assistance the art lab can offer to the members in improving the artistic creation and bring forward the proficiency. Data gathered by the methods of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are further analyzed by the viewpoint of learning community.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raits shared by digital art lab and learning community are mainly in two aspects: first, in form, they are similar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econd, in content, they both put emphasi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embers and take care of their emotion.
2. Proficiency of the members of the digital art lab are improved in the project, in addition, they acquires improvements on teaching abilit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nowledge and skill of artistic creating, expression, and flexibility, while their growth in professional attitude including self-criticize, self-adjust, team work ability, and active learning are also evident.
3. The artistic creation of the digital art lab focuses on creation concept, experimentation,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Not only can the fruitful result advertise Taiwan culture and attract resources, but also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echoes the spirit of the age including the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teaching, teaching students with their talents, and the share of teaching resource.
中文部分:
山口勝弘(1999)。複合媒體時代的新包浩斯文化─談科技藝術的發展(蘇守政譯)。載於張振益等人(合著),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頁60-73)。臺北市:雄師。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美音、楊子江(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作者:I. Nonaka & H. Takeuchi)。臺北市:遠流。
王建柱(2003)。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臺北市:藝風堂。
中外數位藝術發展歷程─國內數位藝術發展(2005)。2011年6月1日,取自http://web.arte.gov.tw/digital_teacher/art/develop/p03.htm。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市:行政院。
呂廷和(196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
李承泰(2006)。數位遊戲企劃網路學習社群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李翊駿(2010)。數位藝術教育現況之探討─以電腦繪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臺中市。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李欣頻、林書民等(2000)。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臺北市: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99-109。
林書民(2000)。什麼是數位藝術?─擋不住的界面魅力‧由媒體藝術到「科技」媒體藝術。典藏今藝術,98,44-49。
林珮淳(2002a)。科技‧文化‧新美學─藝術在科技媒體時代的認識與省思。藝術家,320,194-199。
林珮淳(2002b)。培育「今日之星」的搖籃─論臺灣「科技藝術」教育之發展、問題與期待。典藏今藝術,122,90-93。
林珮淳、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林珮淳、莊浩志(2002)。數位藝術美學之探討。美育,130,62-72。
林珮淳(2003)。從數位媒材一探數位時代之藝術產物。典藏今藝術,130,104-106。
林珮淳、葉綠屏(2009)。新媒體藝術的探討:以「“Boom !”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臺澳交流展為例。美育,169,4-11。
林珮淳(2011)。林珮淳教授創作簡述。2011年5月26日,取自http://ma.ntua.edu.tw/labs/dalab/director-art-statement。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
吳明烈(2004)。塑造組織學習文化: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的實踐。載於吳明烈(主編),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頁3-20)。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清(1991)。教育硏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垠慧(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梓寧、張永薇(2007)。DigiArk數位藝術方舟─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創意資源中心簡介。臺灣美術,68,94-100。
吳嘉瑄、朱庭逸(2008)。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下一步?。典藏今藝術,184,134-143。
周倩漪(2009)。馭科技之風‧飆舞藝術狂潮─林珮淳談「新科技‧新藝術‧新創意」。表演藝術雜誌,197,116-118。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5),94-113。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市:師大書苑。
邱誌勇(2009)。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演化中的新媒體藝術。載於王麗玲(執行編輯),跨界視域: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聯展(頁4-7)。臺中縣: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胡幼慧(2009)。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223-236)。臺北市:巨流。
姚美華、胡幼慧(2009)。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117-132)。臺北市:巨流。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原作者:S. M. Roberts & E. Z. Pruitt)。臺北市:心理。
高 明(2007)。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鼎茂圖書。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8-20。
徐憶嘉(2004)。線上評量系統應用於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錄(2001)。以社會網路分析法建置社群關係網路分析機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 明(2007)。數位學習(E-learning)的介紹。教育趨勢導報,27,2-5。
陳其南(2004)。主委序。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之「漫遊者:數位媒體的行進與未來」國際論壇峰會(頁1),臺中市。
陳柳馨(2008)。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知識分享障礙之探究─以某網路學習社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陳詣蕎(2010)。遊戲式數位學習社群成員之需求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人力資源碩士在職進修專班,臺北市。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麗秋(2001,10月)。從數位藝術之世界潮流談臺灣藝術教育之現代化。載於元智大學舉辦之「在歷史的長廊中頻頻相會-資訊科技與藝術教育」國際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12-117),桃園縣中壢市。
陳麗惠(2006)。學習社群應用於國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硏究法(第十四版)。臺北市:精華。
郭育琦(2006)。角色扮演模擬遊戲中的虛擬學習社群與實體學習社群之學習行為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臺南市。
教師專業發展的定義(2010)。2011年5月28日,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Article/ArticleDetail.aspx?proid=A-1&aid=18。
曹筱玥(2008)。臺灣數位藝術發展史。2011年6月1日,取自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page06.html。
許靜宜(2004)。打造網路學習社群:從實施俄亥俄州立大學之藝術教師在職進修網路碩士課程的經驗談起。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1),91-161。
黃永和(2006)。教室本位學習社群應用於國小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152-011)。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張淑珠、陳世佳、林啟超(2008)。輔導員學習社群知覺與其專業發展之關係研究─以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為例。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2),77-100。
張晴文(2008)。用已知的換取更多未知─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藝術家,397,286-287。
張新仁、王瓊珠、馮莉雅、陳美丞、林淑華(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再版)。 臺北市:教育部。
張新仁、馮莉雅、潘道仁、王瓊珠(2011)。臺灣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啟動。教育研究月刊,201,5-27。
曾介宏(2004)。知識社群營造之研究─以數位藝術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曾鈺涓(2009)。缺席的一段歷史─從「藝術與科技」到「數位藝術」。美育,169,12-21。
曾鈺涓(2010)。臺灣數位藝術發展與困境。藝術家,421,206-211。
當代數位藝術之觀察(2009)。2011年6月1日,取自http://mediacs.blogspot.com/2009_06_01_archive.html。
微型樂團團隊(2007)。數位藝術教育暨創作推廣計畫。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
楊昭儀、徐新逸(1997)。建構網路學習社群的教學設計模式。視聽教育雙月刊,39(3),15-27。
楊深耕(2001)。塑造學習社群的學校。社教雙月刊,104,28-34。
葉于菁(2008)。臺灣科技藝術環境觀察與研究─以數位藝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市:藝術家。
葉謹睿(2008)。數位「美」學?電腦時代的藝術創作及文化潮流剖析。臺北市:藝術家。
趙金婷(2000)。學習社群理念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35,60-66。
蔡宏賢(2009)。挑戰故事形式伸縮變形的極限運動樂園:當代暨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趨勢與觀察。INK,6(2),205-207。
蔡昀挺(2009)。藝樣的學習與對話:在中學教育現場的嘗試。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高雄市。
蔡進雄(2006)。從學習社群的觀點論校長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3(4),129-135。
蔡進雄(2009)。學校經營的新典範:論教師學習社群的建立與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88,48-59。
鄭媄婛(2003,12月)。藝術教育中的新思維-數位藝術。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4。2011年6月3日,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journal/journal4/cover.htm。
劉襄儀(2011)。線上社群應用於博物館之策略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潘麗琪、賴美嬌(2003)。學習社群之定義、特性及其應用。華醫社會人文學報,8,29-36。
盧姿里(2006)。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小教師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盧姵綺(2010)。Web2.0知識共構社群對大學生藝術通識課程學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市。
賴雯淑、林欣怡(2010)。從Fluxus初探網路藝術之前衛性格。載於曾鈺涓(主編),臺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頁46-57)。新竹市: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
駱麗真(2008)。由殖民化到全球化─談臺灣美術教育與數位藝術教育的經驗。臺灣美術,72,34-47。
謝佳諺、余蕙如(2007)。觀察研究法。載於鄭英耀等(編著),高雄市95學年度國小推廣資優教育獨立研究課程教師指導手冊(頁65-74)。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謝宿蓮(2006)。科技與藝術的美學超連結。臺北市:鴻霖。
簡雅雯(2004)。數位藝術基礎理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嘉義市。
簡瑞榮(2004)。3D MAYA軟體在藝術與設計之應用與教學之研究。數位藝術教育網路期刊,6。2011年6月9日,取自http://www.aerc.nhcue.edu.tw/。
關於數位藝術實驗室(2011)。2011年5月28日,取自http://ma.ntua.edu.tw/labs/dalab/about。
鐘予廷、張蓉峻(2008)。建立閱讀學習社群的班級經營行動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8,275-304。
英文部分:
Bequette, J. W. & Brennan, C. (2008). Advancing media arts education in visual arts classrooms: Addressing policy ambiguities and gaps in art teacher prepar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9(4), 328-342.
Bijvoet, M. (1997). Art as inquiry: Toward new collaborations betwee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Peter Lang.
Brown, A. L. & Campione, J. C. (1994). Guided discovery in a community of learners. In K. McGilly (Ed.), Classroom lessons: Integrating cognitive theor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pp. 229-27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Fineman, M. (2006, May 7). Looks brilliant on paper. But who, exactly, is going to make it?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June 3, 2011, from 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res=9D03EED7113FF934A35756C0A9609C8B63&scp=2&sq=Looks%20Brilliant%20on%20Paper&st=cse
Jacobs, G. M., Power, M. A. & Loh, W. I. (2002). The teacher’s sourcebook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Practical techniques, basic principles, and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Press.
Lave, J. & Wenger, E.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coln,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Maeda, J. (2002). Design education in the post-digital age. Retrieved June 11, 2011, 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a4001/is_200207/ai_n9103560/
Martin-Kniep, G. O. (2004). Develop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through teacher expertise.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Press.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London: Jossey-Bass.
Senge, P.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enge, P., Cambron-McCabe, N., Lucas, T., Smith, B., Dutton, J. & Kleiner, A. (2000). Schools that learn: A fifth discipline fieldbook for educators, parents, and everyone who cares about educ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Sullivan, G. (2004). Studio art as research practice. In E. W. Eisner & M. D.Day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pp. 795-814).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