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玉雪 HSU YU HSUEH |
---|---|
論文名稱: |
安養機構老人對服務品質的感受及其生活適應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ho Live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
指導教授: | 沈慶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生活適應 、服務品質 、老人 |
英文關鍵詞: | Life Adaptation, Service Quality, Elde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8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影響安養機構老人生活適應相關因素,特別是機構的服務品質與老人生活適應之關係。樣本來源採立意抽樣,選取臺北市立浩然敬老院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老人自費安養中心兩家機構,符合收案標準計有236位老人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則為自編問卷,內容包括老人基本屬性、服務品質與生活適應量表。所收集的資料以SPSS/PC 12.0套裝軟體進行次數分配、平均值、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以檢驗各變項間之關聯性及預測力,,本研究結果顯示:
在老人基本屬性中,對老人生活適應有顯著差異或相關因子包括健康狀況、婚姻狀況、子女數、退休前主要工作、教育程度以及目前居住安排情形等6個變項;對老人在服務品質感受方面有顯著差異或影響因子包括健康狀況、婚姻狀況、子女數、主要經濟來源、目前的居住安排情形及住到安養機構主要是由誰決定等6個變項;其餘性別、年齡、宗教信仰、進住這裡多久及進住這裡前的居住情形等5個變項則未造成老人在生活適應或服務品質感受之顯著差異或影響。
不同機構的老人對於服務品質的感受有顯著差異;生活適應方面,僅在「心理適應」層面有顯著差異。
服務品質之有形性及可靠性兩個構面與整體生活適應及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個層面具有顯著相關;服務品質之反應性及保證性兩個構面與整體生活適應及社會適應層面具有顯著相關;而服務品質之關懷性與整體生活適應及其各層面則無顯著相關。
健康狀況與可靠性合併對於老人的生活適應有百分之10解釋力;健康狀況與教育程度合併解釋老人的生理適應百分之20.8變異量;健康狀況、教育程度與有形性合併解釋老人的生理適應百分之22.1變異量;有形性對於老人的心理適應有百分之5.1解釋力;子女數與有形性合併對於老人的社會適應關有百分之4.8解釋力;子女數、有形性及反應性合併對老人的社會適應有百分之6.8的解釋力。
本研究結果,期幫助機構了解老人對機構服務品質感受情形、老人在機構的生活適應狀況以及服務品質與生活適應兩者間之相關性,作為機構規劃老人生活空間、推展服務措施之參據;機構有良好的服務品質,進而提昇老人生活適應程度,老人在機構中得以安享天年。
A Study on the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ho Live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elevant factors, particularly on institutional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ho Live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 self-developing questionnaire, including the scales of personal attributes,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adaptation, used to collect data.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36 elders people from the Taipei Municipal Haoran Senior Citizens Home and Senior Citizens Home Deparment of Social Welfar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The survey data was analyzed by SPSS / PC 12.0 software,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Research findings:
The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y 6 personal attributes, such as health conditions, marital status, number of children, major work before retirement, education degrees and current living arrangements. The feelings of elderly services quality among elde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y 6 personal attributes, such as health conditions, marital status, the number of children, major incomes, current living arrangements and who decide to join the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The other 5 personal attributes, such as gender, age, religion, duration of living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and the condition of living before living i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didn’t impact and/or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ife adaptation and feelings of elderly services quality among elders.
The feelings of elderly services quality among elde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however, life adaptation, only the dimension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The dimensions of physical and reliability of service quality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dimension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daptations and the overall of life adaptation.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10% by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condition and reliability of service quality;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20.8% by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condition and education degrees;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22.1% by the integration of health condition, education degrees and physical of service quality;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5.1% by the physical of service quality;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social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4.8% by the integration of number of children and physical of service quality; the variance explained of social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was 6.8% by the integration of number of children ,physical and reliability of service quality.
Hopefu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help Residential Care Facilities knowledge the feelings of elderly service quality among elders, the life adaptations status among elde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vice quality and life adaptation among elder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the reference to planning elderly living space, extended service plans, and to improve the feelings of the service quality, life satisfaction and to enjoy the latter part of their life.
Key Word:Life Adaptation,、Service Quality、Elders
一、中文
王仕圖(2000)。個人社會支持的網絡結構:以快速成長的效區社區為例。臺 灣社會學刊第23期。頁141-178。
王卿蘭。老人長期照護機構服務品質與生活品質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臣(1999)。自費安養老人經濟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頤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外山義。(2002)。單元照護最前線。醫齒藥出版株式會社。頁100-106。
江明修、梅高文(2003)。自律乎?他律乎?財團法人監督機制之省思。中國行政評論,12(2),137-160。
江亮演(1998)。台灣老人生活意識之研究。台北:蘭亭書店。
江亮演、余漢儀、葉肅科、黃慶鑚(2005)。老人與身心障礙福利。臺北縣蘆洲市 : 空中大學。
佐橋慶女編、吳億帆譯(1999)。銀髮族的生涯規劃:209位老人的真情告白。臺北市:志文。頁31-40。
余玫燕。老人安養護機構服務滿意之研究—以J安養中心為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吳坤良(1998)。老人的社區參與動機、參與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東權(1993)。退休生涯規畫。台北市:龍吟文化。
呂寶靜(2000)。老人朋友網絡支持功能之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四卷,2:44-69。
宋冀寧(2000)。社會福利機構服務品質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李玉萍(2006)。探討小型養護機構之經營管理-以中部某小型養護機構之服務品質為例。中台醫護技術學院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光延(2003)。日本介護保險最新發展。長期照護財務制度規劃研討會。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長期照顧委員會。(頁43-81)。
李宗派 身心障礙研究 2004, Vol.2, No.2。
李婉容(1997)。從使用者觀點探討高齡者住宅環境使用之研究─以老人公寓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沈桂枝(2001)。活動型老人之社區參與行為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建卿(1985)。老人對社會家庭應如何適應。長春叢書3。台北:中華日報。
林娟芬(1992)。老年人的社會支援網絡與生活適應—以台南公私立仁愛之家老年人為例。當代社會工作學刊第二期。頁65-84。
林燈燦(2003)。服務品質管理。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林麗惠(2002)。高齡者參與學習活動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美汝(2001)。長期照護機構老人的生活適應及相關因素。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麗媺。(2003)。養護機構住民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貴真(200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新加坡商亞洲湯馬生國際出版有限公司。新加坡。
范涵惠(2002)。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健康狀況、生活適應及生活滿意度相關性之探討。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忠(1993)。生涯計畫與成功的老人,社區發展季刊。第五十五期。
徐立忠(1996)。中老年生涯計畫,台北:中華高齡學學會。
徐慧娟、張明正(2004)台灣老人成功老化與活躍老化現況:多層次分析,台灣社會福利學刊,3(2);1-36。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 (2000)。社會問題。台北:學富文化。
徐麗君、蔡文輝合著(1998)。老年社會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
袁緝輝(1991)。當代老年社會學。臺北市:水牛。頁83。
崔立新(2004)。服務業品質評量。臺北市:五南。
郭玫怡(2004)。台中市獨居老人生活狀況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怡(2005)。社會建構下高齡者社會適應歷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金釵(2005)。社會福利機構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台中市安養護機構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行政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富盛(2003)。大台北地區安養中心服務品質評估之研究-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之應用。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論文。
許坋妃 (1996)。高齡者社會參與動機、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老人活動場所為例。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許皆清(1999)。老人生活需求之研究—以台南市松柏育樂中心松柏學苑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安(1980)。老人心理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嘉(1985)。高雄市老人福利問題之研究—老人人口、現況、需求與未來趨勢。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暨社會福利研究中心。
陳明珍(2002)。養護機構老人之生活適應過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芷如(1996)。承命生根之過程-研究台灣老人機構中失能老人遷居的心路歷程。長庚醫學暨工程學院/護理學研究碩士論文。
陳峰英(2003)。獨居老人的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覺(2004)。服務產品設計。臺北市:揚智文化。
莊明德(2000)。老人安養機構服務品質與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縣老人公寓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麗裡(1999)。台灣地區小型養護機構服務品質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曾美玲 (1991)。老年人終老覺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中市老人為對象。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美惠(1996)。接受社區照顧的老人社會調適之研究 --以新竹縣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黃松林(1994)。老人養護機構服務提供與被養護者滿意度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美惠。(1991)。老人安養機構內求助行為研究—以台北某敬老院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楊錦洲(2001)。顧客服務創新價值。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
楊錦登(1999)。生活適應探討。國教輔導月刊,39:45-55。
葉宏明、吳重慶、顏裕庭(2001)。成功的老化。台灣醫界,44:10-11。
葉瓊蘭。(1999)。自費安養機構老人社會支持與身體健康、憂鬱之相關性探討。私立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雅琴(2001)台灣地區老年人遷居安養、養護機構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劉志文(1999) 安養機構老人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劉俊榮(1997) 老年期聽覺老化、溝通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姿娟(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蔡秋敏(2003)。老人安養護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死亡態度之研究。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蔡秋敏、張宏哲(2005),老人安養護機構住民死亡態度之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0,169-220。
鄭雪(1998)。基隆地區扶養機構老人健康狀況與生活照顧之探討。公共衛生,24(6),235-250。
盧振華(2003) 長期照護機構策略聯盟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萬安、萬泰養護中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專班碩士論文。
賴惠玲(1993)。社區老人對護理之家的態度。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娥(1992)。台北市老人居家福利需求與照顧網絡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研究。
謝美娥(2002)。失能老人與成年子女照顧者對失能老人遷居的歷程與解釋:從家庭到機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7-41。
簡秀美(2006)。長期照護機構服務品質與住民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亞洲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瓊珠(2003)。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份
Arkoff, A.(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 Y.: McGraw-Hill Company.
Caplan, G.(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Chenitz, W. C. (1987). Entry into a nursing home as status passage: A theoryto guide nursing practice. Geriatric Nursing. 4, 92-7.
Garvin,D.A.,1984,”What Dose product Quality Really Mea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Vol.30,No.3,p25-43.
Griffith,T. D.200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wareness and successful aging among older adul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Kahana, E.、Kahana, B. & Young, R.F.(1985). Social factors in institutional living. Social bonds in later life: Aging and interdependence. P389-418. Beverly Hills :Sage.
Martin,L.L.& Kettner,P.M.(1996).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service programs.(趙善如譯,1999。社會服務方案績效的評量:方法與技術)。台北:亞太圖書。
Neugarten, B.L. (1979) Personality and Aging, in J.E, Birren and K.W.Schaie (eds.), Handbook of the Aging.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od, 626-649.
Reinardy. J. R. (1995). Relocation to a new environment: Decisional control and the move to a nursing home. Health and Social Work, 20(1). 31-38.
Renner, V.J.and Birren, J.E. (1980) Strre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In J.E. Birren and R.B.Slocme(eds), Handbook of Mental Health and Ag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310-336. (2)
Retsinas, J. & Garrity, P.(1985). Nursing home friendships. The Gerontologist.25. P376-381.
Rowe, J. W. and Kahn, R. L. (1998). Successful aging.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三、網站
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 (2009)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社會司95年社政年報http://sowf.moi.gov.tw/17/95/index.htm(2008.06)
行政院經建會 (200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八十四年至一二五年人口推計。http:// www.cepd.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http:// 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455&key=&ex=%20&ic=
李宗派。老化理論與老人保健www.spris.org.tw/develop/4-02.pdf
臺北市老人自費安養中心(2008,11)www.taipeiwomen.tcg.gov.tw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http:// www.dosw.tcg.gov.tw/i/i0100.asp?l1_code=04(200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