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志成
論文名稱: 大嵙崁意象-繪畫創作論述
指導教授: 林仁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1
中文關鍵詞: 大嵙崁意象風景畫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6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1996任教於大溪這塊土地上,感受樸實簡約的風土民情與美麗的自然風光,她有著風華的過去,也有個美麗的未來。而現在的大溪隨著季節、天候、時間的改變,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風情,更是筆者寫生、收集創作素材的最佳來源。因此,基於對大溪有一份深刻的情愫,和眼前隨手可得的大自然景觀,此次創作研究的內容,遂以個人生活環境有密切關係的大溪自然風景為主題。
    為求更深入瞭解主題,筆者不僅藉由文獻資料探討與實地勘察,以深入瞭解過去大嵙崁時代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更利用空閒之餘尋找歷史古蹟和拜訪耆老。一方面感受大溪與眾不同的獨特自然景觀,另一方面也瞭解大溪居民與大漢溪的互動關係;藉由自然、人文與生態等不同角度切入主題,目的是希望對創作內容有更深入而全面的瞭解,期望有深刻的體驗與情感為依歸,讓作品呈現豐富的人文內涵與筆者的思想與情感。筆者藉由此種創作內容方式來傳達對於大溪過去的風華,讓大家知道珍惜過去,把握現在和開創未來的創作思想。
    本論文之研究架構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和方法,說明自然景觀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第二章為創作主題背景崁津八景和大溪自然景觀說明,確定個人研究的方向和創作背景;第三章探討創作思想與基礎理論,針對歌頌自然、熱愛鄉里畫家羅伊斯達(Jacob Van Ruisd ,1628-1682)、康泰斯勃(John Constabl,1776-1831)、莫內(Claude-Oscar Monet ,1840-1926)、李石樵(1908-1995)、許武勇(1920-)等五人的繪畫形式加以分析和探討,以作為筆者理論基礎;第四章創作理念和實踐,談論筆者之創作內容和形式及技法和媒材的運用;第五章為筆者的創作作品內容解析,說明創作緣由和表現形式等;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描述今後繪畫創作教學與努力的方向。
    關鍵字:大嵙崁、崁津、意象、風景畫

    謝誌 ……………………………………………………………………………… I 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7 第五節 名詞釋義……………………………………………………………11 第二章 創作主題背景………………………………………………………13 第一節 思古幽情-大嵙崁的歷史由來………………………………13 一、大嵙崁興盛與沒落……………………………………………15 二、歷史再造和社區總體營造 ……………………………………16 第二節 藝術與人文-大溪自然山水之美 ………………………………17 一、文化古蹟是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17 二、人文與自然薈萃的小鎮………………………………………19 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30 第三章 創作思想與理論基礎……………………………………………33 第一節 創作思想 …………………………………………………………35 一、意象表現………………………………………………………35 二、對景寫生 ……………………………………………………38 第二節 理論基礎 …………………………………………………………40 一、嚮往、歌頌自然的羅伊斯達…………………………………40 二、歌頌自然與熱愛鄉里的康斯泰勃 ...............................42 三、喜愛大自然風光的莫內 ..............................................47 四、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與許武勇.. ............................52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59 第一節 創作理念的形成 ........................................................59 第二節 創作內容與形式 .......................................................59 第三節 創作技法與媒材……………………………………………………64 第四節 創作實踐……………………………………………………72 第五章 主要代表作品解析………………………………………………7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4 第一節 結論……………………………………………………………104 第二節 建議 ………………………………………………………105 參考文獻……………………………………………………………106 圖目次 …………………………………………………………………108 表目次……………………………………………………………………………110

    一、專書:

    1、台北市立美館,《許武勇回顧展》。台北:2006。
    2、平野譯,《法國巴比松畫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3、李可染,《李可染論藝術》。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李乾朗‧俞怡萍,《古蹟入門》。台北:遠流,1999。
    5、李福臻,《中國卷軸畫色彩應用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1981。
    6、何懷碩,《創造的狂狷》。台北:立緒,1998。
    7、林仁傑譯,Michael Warr著,《捕捉繪畫質感》。台北:視傳文化,2003。
    8、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9、周何,《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1990,2版。
    10、吳振漢,《大溪鎮志》。大溪鎮公所:台霖,2004。
    11、施寄青,《嬈嬌美麗是阮的山》。台北:大塊文化,2006。
    12、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1975。
    13、俞劍華,《國畫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87。
    14、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台北:雄獅,2000。
    15、陸師成,《辭彙》。台北:文化圖書,出版年份不詳。
    16、廖明進,《大溪風情》。桃園:宏技,2002。
    17、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台北:丹青,1987。
    18、劉茂慶,《崁津五十一》。自行印刷二十本:未出版,2001。
    19、謝冰瑩編譯,《新譯四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
    20、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圖書,2001。
    21、嚴摩罕譯,《列賓評傳》。台北:朝花出版社 1958 。
    22、蘇茂生《世界名畫全集10》。台北:光復書局,1979。

    二、參考論文期刊:

    1、桃園縣大溪鎮歷史街坊再造協會,《大溪文化導覽》。大溪:宏技,2004。
    2、光復書局編輯部,《世界名畫與巨匠8莫內》。台北:光復書局,1998。
    3、林鄭賢,《漁港紀事-意象水墨畫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碩士論文,2006。
    4、余素紅,《以物喩意-論圖像、意象、心象繪畫創作之關聯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
    5、周明聰,《意象山水彩墨畫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
    6、《巨匠西洋美術週刊》第29期,〈康斯泰勃〉。台北:錦繡,1992。
    7、《巨匠西洋美術週刊》第4期,〈莫內〉。台北:錦繡,1992。
    8、《巨匠中國美術週刊》第001期,〈李可染〉。台北:錦繡,1992。
    9、《巨匠西洋美術週刊》第29期,〈康斯泰勃〉。台北:錦繡,1992。

    三、參考網站:

    1、http://www.dashi.gov.tw/index-1.htm,2007、2,瀏覽。
    2、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9a8c04\,2007、2,瀏覽。
    3、http://home.kimo.com.tw/tyc_city/report-daxi-scenery.htm,2007、3,瀏覽。
    4、http://www.words-pub.idv.tw/cgi-bin/bbs/view.cgi?forum=91&topic=2,
    2007、1,瀏覽。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