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雨喬 Tsai, Yu-Chiao |
---|---|
論文名稱: |
《漢書.藝文志》的學術思想史觀建構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for Intellectual Historical View Revealed in Han-shu i-wen chih |
指導教授: |
石蘭梅
Shih, Lan-Mei |
口試委員: |
石蘭梅
Shih, Lan-Mei 閻鴻中 Yen, Hung-Chung 趙飛鵬 Chao, Fei-Pang |
口試日期: | 2024/07/23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46 |
中文關鍵詞: | 《漢書.藝文志》 、班固 、劉向 、劉歆 、校書 、敘事建構 |
英文關鍵詞: | Han-shu i-wen chih, Pan Ku, Liu Hsiang, Liu Hsin, textual criticism, narrative construction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敘事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75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1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漢晚期,劉向、歆父子領校群書,撰有《別錄》、《七略》,而後班固刪省《七略》,成《漢書.藝文志》。本文試圖回歸《漢書》本身、〈藝文志〉本身,紬繹文理,重新認識全篇原始意蘊,探索〈藝文志〉是什麼,或者不只是什麼。相較過往研究著重釋例、考證,分析所謂意識型態,本文力求檢討「這樣寫的效果」,而不劈頭評價「這樣寫對不對」;揭示各序所述學術源流的共同指向及其敘事策略,並以全志視角觀照書目、小序的組織結構。
由是指出,〈藝文志〉並非純為既有圖書目錄的簡編本,也非後來意義的館藏目錄、知見書目。從《七略》起,這份文本先後經歷「序文意旨」、「校書故事」、「《漢書.敘傳》定位」三層建構。今日所見〈藝文志〉,實已奪胎換骨,是班固假目錄之體、分類之力,借國朝收書校書之業,斷取傳世典籍之義,作為《漢書》十志之一,意在建構一種理想盛世的歷史圖像、王者再臨當如是也的學術史觀,進而闡明、期許漢朝當日政教之最佳走向。
In late Western Han, Liu Hsiang (劉向) and Liu Hsin (劉歆) oversaw the collation of reserve writings within the imperial archives, producing the Pieh lu (別錄, Separate Listings) and the Ch'i lueh (七略, Seven Surveys). Later, Pan Ku (班固) pared down the Ch'i lueh to create the Han-shu i-wen chih (漢書藝文志, Treatise on Arts and Let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Han). This study aims to reinterpret the original significance of the “I-wen chih,” by delving into the textual structure of the Han-shu and the “I-wen chih.” It seeks to explore what the “I-wen chih” is, or perhaps what it might also be.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earch that has emphasized classificatory principles, philological analysis, or examination of ideology, this study endeavors to examine the narrative effects, rather than immediately evaluate its correctness. It aims to reveal the common scholarly views outlined in the summaries and their narrative strategies, while also examin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entries and summ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ire treatise.
Thus,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I-wen chih” is neither a mere abbreviated version of received book catalogues, nor a library catalogue or a known bibliography in the later sense. From the Ch'i lueh onward, this text has undergone three layers of construction: the “purpose of summaries,” the “story of textual criticism,” and the “definition revealed in the Han-shu hsu-chuan (敘傳, Afterword and Family History).” It was a metamorphosis from Ch'i lueh to “I-wen chih.” Based on the form of a catalogue, the power of classification, the state’s efforts in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books, and the meanings derived from transmitted texts, Pan Ku crafted the text as one of the ten treatises in the Han-shu. His intention was to construct an ideal historical image of a golden age, embodying an intellectual historical view that envisions the return of the sage-king. Through this, Pan Ku sought to clarify and advocate the optimal direction for the Han dynasty.
一、文獻史料
清.阮 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本。
戰國.韓 非著,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漢.毛 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祥軍點校,《毛詩傳箋》,北京:中華書局,2019。
漢.賈 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21。
漢.劉 向、劉歆撰,清.姚振宗輯錄,鄧駿捷校補,《七略別錄佚文 七略佚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桓 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
漢.班 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收入《仁壽本二十六史》,臺北:成文,1971,影南宋福唐郡庠重刊北宋淳化監本。
漢.班 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4。
漢.班 固撰,唐.顏師古注,清.齊召南等考證,《前漢書》,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第249-251冊。
漢.班 固撰,清.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許 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附檢字)》,北京:中華書局,2004,影清同治十二年(1873)番禺陳昌治刊本。
東漢.劉 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8。
漢.鄭 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周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漢.鄭 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呂友仁整理,《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漢.何 休解詁,唐.徐彥疏,刁小龍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漢.蔡 邕,《獨斷》,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影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弘治癸亥(十六年,1503)刊本。
漢.應 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東漢.荀 悅撰,東晉.袁宏撰,張烈點校,《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17。
魏.王 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于天寶點校,《宋本周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8。
晉.郭 璞注,《山海經注》,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影江安傅氏雙鑑樓臧明成化戊子(四年,1468)刊本。
晉.常 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南朝宋.范 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81。
梁.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南朝梁.劉 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9。
梁.皇 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
梁.蕭 統撰,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註,《大字本增補六臣註文選(附胡克家文選考異)》,臺北:華正書局,1981,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宋末刊本。
梁.顧野王,《玉篇》(殘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第228冊,影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日本昭和八年(1933)京都東方文化學院編東方文化叢書本。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影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
唐.魏 徵等,《隋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9。
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影明汪道坤本。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王煦華整理,《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金良年整理,《孝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唐.王冰次注,北宋.高寶衡、孫奇、林億奉敕校正,北宋.孫兆重改誤,李雲、邱浩、蕭紅艷重校,《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20。
後晉.劉 昫等,《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王 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李 昉等,《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影民國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三編本。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司馬光撰1019,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2014。
宋.鄭 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2012,影上海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十通本。
宋.鄭 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2019。
宋.呂祖謙,《兩漢精華》,收於黃靈庚、吳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第7冊。
宋.葉 適撰,王廷洽整理,《習學記言》,收入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2018,第9編第9-10冊。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宋.王應麟纂輯,《周易鄭康成注》,四部叢刊三編上海涵芬樓影元刊本。
宋.王應麟,《玉海》(合璧本),臺北:大化書局,1977。
宋.王應麟撰,武秀成、趙庶洋校證,《玉海藝文校證》(修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17。
宋.王應麟著,張壽鏞補輯,《四明文獻集》,民國二十一年(1932)《四明叢書》第一集。
宋.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6。
南宋.史 崧校訂,李雲、邱浩、蕭紅艷重校,《黃帝內經靈樞》,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
明.茅 坤,《鹿門先生批點漢書》,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八年(1635)茅琛徵重刊刻本。
明.朱睦㮮,《授經圖義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5冊。
明.凌稚隆輯評,《漢書評林》,明萬曆九年(1581)吳興凌氏刊本。
明.陳仁錫評,《前漢書》,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藏明崇禎五年(1632)刊本。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閻若璩撰,黃懷信、呂翊欣校點,《尚書古文疏證(附:《古文尚書冤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鳴盛著,顧寶田、劉連朋校點,《尚書後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清.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4。
清.紀 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趙 翼撰,曹光甫校點,《廿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清.錢大昕著,孫開萍、孫永如、張連生、陳文和點校,《廿二史考異》,收於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增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
清.段玉裁,《真偽標音說文解字注(附段注補正)》,臺北:蘭臺書局,1972,經韵樓臧版。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5。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編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永 瑢等撰,傅卜棠點校,《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清.錢大昭,《漢書辨疑》,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267冊,影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檇李沈氏刻銅熨斗齋叢書本。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影清光緒刊本。
清.趙在翰輯,鍾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附論語讖)》,北京:中華書局,2018。
清.沈欽韓,《漢書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266-267冊,影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浙江官書局刻本。
清.劉文淇、清.劉毓崧、清.劉壽曾著,吳平、李善強、鄭曉霞整理,《儀徵劉氏集》,揚州:廣陵書社,2018。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清.魏 源,《詩古微》(道光中刻二十卷本),收入魏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校,《魏源全集》,長沙:岳麓書社,2004,第1冊。
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
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267冊,影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清光緒十年(1884)周氏思益堂刻本。
清.俞 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黃以周著,詹亞園點校,《禮書通故》,收於詹亞園、張涅主編,《黃式三黃以周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第8冊。
清.朱一新著,《朱一新全集》整理小組整理,《朱一新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6。
清.皮錫瑞,《六蓺論疏證》,收於吳仰湘編,《皮錫瑞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第3冊。
清.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165冊,影民國三十二年(1943)刻本。
清.蘇 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5。
清.曹耀湘箋,《墨子箋》,收入任繼愈、李廣星主編,《墨子大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第19冊,影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湖南官書局排印本。
王利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叔岷,《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014,第1-5、14、15、23卷。
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第2-4卷。
甘肅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武威漢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何清谷,《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12。
吳 平、曹剛華、查珊珊輯,《《漢書》研究文獻輯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李景星著,韓兆琦、俞樟華校點,《四史評議》,長沙:岳麓書社,1986。
阮廷卓,《孔子三朝記解詁纂疏》,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
周祖謨校箋,《方言校箋(附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11。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2013。
施之勉,《漢書集釋》,臺北:自行出版,2003。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9。
徐 蜀編,《兩漢書訂補文獻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2006。
張傳官,《急就篇校理》,北京:中華書局,2017。
陳 直,《漢書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
黃 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
黃慶萱,《《史記》《漢書》儒林列傳疏證》,臺北縣:花木蘭文化,2008。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2015。
楊家駱主編,《古今圖書集成續編初稿.經籍典》,臺北:鼎文書局,1977。
楊樹達,《漢書窺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18。
二、近人專著
尹海江,《《漢書.藝文志》輯論》,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王利器,《曉傳書齋文史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
王叔岷,《斠讎學(補訂本) 斠讎別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4。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中華書局,2020。
王國維原著,胡平生、馬月華校注,《簡牘檢署考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王錦民,《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北京:中華書局,2012。
伏俊璉,《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成祖明,《記憶的經典:封建郡縣轉型中的河間儒學與漢中央帝國儒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曲柄睿,《《漢書》學術史》,濟南:濟南出版社,2023。
江瑔著,張京華點校,《讀子卮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何光國,《圖書資訊組織原理》,臺北:三民書局,1990。
何維剛,《文體、文化史與政治文化變動下的六朝上表書寫》,臺北:政大出版社,2023。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北京:中華書局,2014。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2012。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呂思勉,《經子解題》,收於《呂思勉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第16冊。
呂紹虞,《中國目錄學史稿》,臺北:丹青圖書,1986。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2009。
李訓詳,《先秦的兵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李 零,《中國方術考》(典藏本),北京:中華書局,2020。
李 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三聯書店,2020。
李 零,《蘭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北京:三聯書店,2011。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1994。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新北:聯經,2018。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生命觀與醫療文化》(增訂二版),臺北:三民書局,2024。
杜定友,《校讎新義》(二版),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9。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邢義田,《治國安邦:法制、行政與軍事》,北京:中華書局,2011。
邢義田,《今塵集:秦漢時代的簡牘、畫像與文化流播》,新北:聯經,2021。
周彥文,《中國目錄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2。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1991。
昌彼得,《蟫菴論著全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9。
林明波,《唐以前小學書之分類與考證》,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5。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臺北:臺灣商務,2002。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范宇焜,《宋元漢書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
倪其心,《漢代詩歌新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夏長樸,《儒家與儒學探究》,臺北:大安,2014。
夏長樸著,黃懿梅、蔡長林校訂整理,《四庫全書總目闡幽》,臺北:秀威資訊,2023。
孫德謙著,陳志平、胡立新校點,《諸子通考》,長沙:岳麓書社,2013。
孫顯斌,《《漢書》顏師古注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
徐文助,《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與兵書略通考》,臺北:廣東,1976。
徐芳敏,《釋名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9。
徐建委,《《說苑》研究──以戰國秦漢之間的文獻累積與學術史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徐建委,《文本革命:劉向、《漢書.藝文志》與早期文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7。
徐建委,《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20。
徐學標,《史官主書與秦書八體》,北京:中華書局,2020。
徐興無,《劉向評傳(附劉歆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臺灣學生書局,1990。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
張以仁,《春秋史論集》,臺北:聯經,1993。
張宗品,《校書與修史:東觀與東漢帝制文化整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張婉真,《當代博物館展覽的敘事轉向》,臺北:北藝大、遠流,2014。
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8。
張舜徽,《廣校讎略 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張爾田,《史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1。
張麗生,《急就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83。
梁振杰,《從諸子之學到官方經學──儒學由先秦至漢的轉變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1。
章太炎,《國故論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許世瑛,《中國目錄學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4。
許雲和,《樂府推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陳 君,《潤色鴻業:《漢書》文本的形成與早期傳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陳其泰,《再建豐碑:班固與《漢書》》,北京:華夏出版社,2018。
陳 垣(陳新會),《中國佛教史籍概論》,臺北:文史哲,1981。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陳啟雲著,高專誠譯,《荀悅與中古儒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
陳國慶編,《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5。
陳夢家,《尚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6。
陳壁生,《孝經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傅榮賢,《《漢書.藝文志》研究源流考》,合肥:黃山書社,2007。
曾聖益,《漢書藝文志與書目文獻論集》,臺北:文史哲,2013。
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 目錄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20。
程千帆,《閑堂文藪》,收於莫礪鋒編,《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7卷。
程千帆講授,《校讎學略說》,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2008。
程元敏,《先秦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2013。
程元敏,《漢經學史》,新北:臺灣商務,2018。
程元敏,《程氏經學論文集》,臺北:萬卷樓,2020。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2015。
楊倩如,《漢書學史(現當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楊新賓,《《漢書.藝文志》與漢代學術形態》,秦皇島:燕山大學出版社,2018。
溫浚源,《《漢書.藝文志》講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葉長青,《漢書藝文志問答》,上海:正中書局,1940。
廖育群,《岐黃醫道》,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趙 益,《古典術數文獻述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5。
趙 益,《中國古代文獻:歷史、社會與文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
趙敏俐,《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
劉兆祐,《中國目錄學》,臺北:五南,2016。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臺北:長安,1979。
劉咸炘,《學略》,收於《推十書》(增補全本)己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劉咸炘著,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校讎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劉師培著,舒蕪校點,《中國中古文學史 論文雜記》,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劉師培著,鄔國義、吳修藝編校,《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劉起釪,《尚書學史》(訂補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8。
劉毓慶,《經學略說──經學三序講疏》,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劉毓慶,《子學略說──子學三序講疏》,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蔣元卿編,《中國圖書分類之沿革》,昆明:中華書局,1941。
蔣伯潛,《校讎目錄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69。
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鄧駿捷,《劉向校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蕭滌非著,蕭海川輯補,《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增補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錢亞新,《鄭樵校讎略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
錢 穆,《國學概論》,臺北:蘭臺,2001。
錢 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2015。
錢 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東大,2003。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2009。
錢 穆,《秦漢史》,臺北:東大,2015。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東大,2014。
錢 穆,《經學大要》,臺北:蘭臺,2000。
駢宇騫、段書安,《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2006。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
戴建業主編,《張舜徽學術論著闡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鍾肇鵬,《求是齋叢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1980。
嚴文郁,《中國書籍簡史》,臺北:臺灣商務,1995。
[日]山田慶兒著,廖育群、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三民書局,2003。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日]西山尚志,《古書新辨──先秦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日]林秀一撰,喬秀岩、葉純芳、顧遷編譯,《孝經述議復原研究》,武漢:崇文書局,2016。
[日]冨谷至著,劉恒武譯,《木簡竹簡述說的古代中國──書寫材料的文化史》(增補新版),上海:中西書局,2021。
[日]冨谷至著,劉恒武、孔李波譯,《文書行政的漢帝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日]淺野裕一著,藤井倫明譯,佐藤將之監譯,《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2008。
[日]福田哲之著,[日]佐藤將之、王琇雯合譯,《中國出土古文獻與戰國文字之研究》,臺北:萬卷樓,2005。
[日]福田哲之著,白雨田譯,《戰國秦漢簡牘叢考》,新北:花木蘭文化,2013。
[日]增田清秀著,樊昕譯,《樂府的歷史性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22。
[美]杜潤德(Stephen W. Durrant)著,丁波、丁慧添譯,《朦朧的鏡子:司馬遷筆下的矛盾與衝突》,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
[美]柯馬丁著,郭西安編,楊治宜等譯,《表演與闡釋:中國早期詩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23。
[英]崔瑞德(Denis Crispin Twitchett, 杜希德)、[英]魯惟一(Michael Arthur Nathan Loewe)編,楊品泉、張書生、陳高華、謝亮生、一山、索介然、胡志宏譯,張書生、楊品泉校,《劍橋中國秦漢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三、近人論文
文曉華,〈漢武帝為何任命李延年為「協律都尉」〉,《樂府學》,19,北京,2019.6,頁59-67。
王宣標,〈盧文弨校刻「《明史藝文志》二卷」考──對王重民先生「摘自《千頃堂書目》」說的補充〉,《版本目錄學研究》,5,北京,2014.6,頁91-102。
王紅娟,〈「孝武立樂府」考論〉,《歷史文獻研究》,31,上海,2012.9,頁113-121。
王重民,〈讀漢書藝文拾遺〉,收於陳新雄、于大成主編,《漢書論文集》,臺北:木鐸,1976,頁41-48。
王國維,〈漢書藝文志舉例後序〉,收於謝維揚、房鑫亮主編,胡逢祥分卷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第14卷,頁164-166。
王嵩山,〈博物館展示的景觀:導論〉,收於王嵩山主編,《博物館展示的景觀》,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11,頁9-27。
王 爾,〈光武「受命」與永平制禮〉,《歷史研究》,2022:3,北京,2022.6,頁53-70。
王 爾,〈從附庸更始到聖人受命:劉秀集團的崛起及其合法性身份的擇定〉,《中華文史論叢》,150,上海,2023.6,頁47-79。
王 爾,〈巡狩禮與東漢政治合法性建構──以經典詮釋、空間營建和文人勸政為中心〉,《人文雜誌》,2024:2,西安,2024.2,頁32-44。
王爾敏,〈史料與著作之間〉,《國史研究通訊》,5,臺北,2013.12,頁106-122。
王 鳳,〈劉歆與《周易》最高經典地位的確立〉,收於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313-335。
白崢勇,〈《漢書.藝文志》敘墨家探析〉,《國文學誌》,31,彰化,2015.12,頁289-316。
石守謙,〈中國古代書法傳統與當代藝術〉,收於《無佛處稱尊:石守謙書學文集》,臺北:石頭出版,2023,頁15-52。
任蜜林,〈劉歆的春秋學思想新探〉,《甘肅社會科學》,2022:3,蘭州,2022.5,頁73-80。
任蜜林,〈「《易》為之原」與「天人之道」──劉歆易學思想新論〉,《周易研究》,174,濟南,2022.8,頁24-31。
曲柄睿,〈《三國志》以「志」為名緣由及史學意圖〉,《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4,北京,2021.9,頁72-85。
朱天助,〈兩漢十翼稱經考〉,《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5,北京,2013.2,頁89-101。
朱曉海,〈《隋書.經籍志.敘論》東漢至西晉節補正〉,《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6,嘉義,2010.12,頁1-34。
江彥希,〈歷代「孔子刪《詩》」論說述評〉,《新亞學報》,31上,香港,2013.6,頁1-44。
何澤恆,〈孔子與易傳相關問題覆議〉,收於《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2009,頁39-118。原刊《臺大中文學報》,12,臺北,2000.5,頁1-56。
余嘉錫遺著,余嗣音謄錄,〈《漢書藝文志索隱》選刊稿(序、六藝)上〉,《中國經學》,2,桂林,2007.5,頁1-13。
余嘉錫遺著,余嗣音謄錄,陳侃理、李霖、喬秀岩同校,〈《漢書藝文志索隱稿》選刊(序、六藝)下〉,《中國經學》,3,桂林,2008.4,頁1-11。
吳光興,〈關於《漢書.藝文志》「詩賦略」的分類及小序之有無的問題〉,《文史》,91,北京,2010.5,頁91-112。
吳光興,〈以「集」名書與漢晉時期文集體制之建構〉,《文學遺產》,2016:1,北京,2016.1,頁43-52。
吳光興,〈文集「首賦」體制之建構──以兩漢之際學術演變為背景〉,《文藝研究》,2023:1,北京,2023.1,頁49-63。
吳沂澐,〈劉向、劉歆校書問題考述〉,《斯文》,3,北京,2018.8,頁168-183。
呂世浩,〈平準與世變──《史記.平準書》析論〉,《燕京學報》,新12,北京,2002.5,頁7-60。
呂世浩,〈〈太史公自序〉原名〈太史公書序〉考〉,《史記論叢》,11,北京,2014.7,頁28-36。
呂 靜、劉沙,〈戰國秦漢時期「倉頡作書」傳說研究──以傳世文獻和出土資料的討論為中心〉,收於《史林揮麈》編輯組編,《史林揮麈──紀念方詩銘先生學術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頁71-102。
宋惠如,〈賓四先生之經學視野與關懷──以其論「六藝」、「六經」為討論〉,收於李帆、黃兆強、區志堅主編,《重訪錢穆(上)》,臺北:秀威資訊,2021,頁268-279。
李大明,〈「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新解──漢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有關事理的考論〉,《杜甫研究學刊》,2022:4,成都,2022.11,頁54-68。
李軼婷,〈《漢書.藝文志》「小說」觀念再解讀〉,《新亞論叢》,21,臺北,2020.12,頁133-146。
李解民,〈《別錄》成書年代新探〉,收於吳榮曾主編,《盡心集:張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298-311。
李解民,〈劉氏校書考略〉,收於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編委會編,《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華誕紀念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頁645-654。
汪桂海,〈漢武帝「立樂府」新解〉,《文史》,115,北京,2016.5,頁63-75。
沈文倬,〈兩漢經學史講義〉,《中國經學》,7,桂林,2010.10,頁1-30。
邢義田,〈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收於《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50。
阮芝生,〈論史記五體及「太史公曰」的述與作〉,《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6,臺北,1979.12,頁17-43。
阮芝生,〈《史記.河渠書》析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臺北,1990.12,頁65-80。
周彥文,〈四庫全書總目目錄類論述〉,《書目季刊》,33:1,臺北,1999.6,頁15-27。
周彥文,〈論提要的客觀性、主觀性與導引性〉,《書目季刊》,39:3,臺北,2005.12,頁23-38。
周 飛,〈出土《蒼頡篇》版本探討〉,《出土文獻》,8,上海,2016.4,頁190-200。
周 飛、時遂營,〈《蒼頡篇》與《急就篇》關係初探〉,《出土文獻》,12,上海,2018.4,頁257-271。
周勛初,〈「登高能賦」說的演變和劉勰創作論的形成〉,收於《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第3冊,《文史知新》,頁343-355。
林慶彰,〈朱睦㮮及其《授經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臺北,1993.3,頁455-486。
武秀成,〈《漢書.藝文志》總序獻疑〉,《古典文獻研究》,16,南京,2013.7,頁521-537。
邱子恆,〈圖書資訊分類架構在組織與呈現知識上之應用〉,《圖書資訊學刊》,17,臺北,2002.12,頁123-137。
金仕起,〈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分與地位〉,《新史學》,6:1,臺北,1995.3,頁1-48。
金仕起,〈《漢書.藝文志》的方技史圖象──從其學術立場與現實義涵的考察出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臺北,2004.11,頁1-67。
金仕起,〈出土古代醫療相關文本的書寫與編次〉,《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5,臺北,2021.5,頁1-83。
姚小鷗,〈「漢興」「大收篇籍」考〉,《歷史研究》,2007:2,北京,2007.4,頁184-189。
姚小鷗、李穎,〈二重證據視野下的孔子刪詩問題〉,收於《詩經與楚簡詩經類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頁39-49。
洪 業,〈禮記引得序──兩漢禮學源流考〉,收於《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197-220。
胡大雷,〈漢代對詩歌文體功能的論述與「詩言志」傳統〉,《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9:2,桂林,1993.3,頁53-60。
胡楚生,〈張氏「漢書藝文志釋例」商榷〉,收於《中國目錄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8,頁91-126。
胡賢林、孫振田,〈《七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論析〉,《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22:6,興義,2022.12,頁1-6。
倪其心,〈漢武帝立樂府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5,北京,1991.10,頁67-73。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著「雜」於末體例論〉,《國學研究》,25,北京,2010.6,頁395-407。
孫振田,〈關於張良、韓信「兵法」與楊僕「兵錄」的再討論〉,《國學研究》,32,北京,2013.12,頁363-379。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賦類前三種分類義例再考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3:5,成都,2016.9,頁112-120。
孫振田,〈《隋書.音樂志》引沈約「向《別錄》」考辨──兼論引《別錄》而以〈漢志〉代〉,《圖書館雜誌》,2017:2,上海,2017.2,頁103-108。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序》「每一書已……錄而奏之」考辨〉,《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3,杭州,2017.3,頁90-96。
孫振田、曾秋怡,〈《漢書.藝文志.序》「每一書已……錄而奏之」再考辨〉,《大學圖書情報學刊》,35:6,合肥,2017.11,頁115-120。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不入」及「新入」書考論〉,《山東圖書館學刊》,2021:3,濟南,2021.6,頁112-118。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不著錄中《古文易經》、古文《詩》考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22:1,南京,2022.3,頁168-179。
孫振田,〈《漢書.藝文志》總序意涵疏理:以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為證明〉,《傳統中國研究集刊》,27、28,上海,2022.12,頁95-106。
孫振田,〈〈漢志.諸子略〉儒家類「唐虞之隆……已試之效者也」釋正〉,《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1,蘭州,2023.1,頁166-172。
孫顯斌,〈《七略》與《別錄》釋名〉,《圖書館學刊》,2012:4,瀋陽,2012.4,頁123-125。
徐光明、孫振田,〈《漢書.藝文志》研究三札〉,《圖書館》,2015:12,長沙,2015.9,頁46-50。
徐興無,〈王國維〈《漢書藝文志舉例》跋〉「未達者」之一試解──兼及劉向歆父子校書和漢代今古文經問題〉,《古典文獻研究》,9,南京,2006.6,頁152-163。
徐興無,〈東漢古學與許慎《五經異義》〉,收於《經緯成文──漢代經學的思想與制度》,南京:鳳凰出版社,2019,頁331-367。原刊《中國經學》,9,桂林,2012.1,頁87-108。
徐興無,〈從「六經」到「七經」──先秦兩漢經學文獻體系的思想史考察〉,《中國經學》,20,桂林,2017.6,頁1-22。
徐興無,〈論漢儒「太平乃制禮作樂」的思想〉,收於潘斌主編,《經學.禮學與中國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頁127-149。
秦 濤,〈後漢「舊典」考釋──兼論前漢法制在後漢的適用問題〉,《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7,北京,2013.12,頁178-191。
耿戰超,〈漢興「大收篇籍」之時間斷限考〉,《華夏文化論壇》,20,長春,2018.12,頁113-124。
馬 楠,〈劉向《別錄》「古文記二百四篇」析疑〉,《中國經學》,25,桂林,2019.12,頁151-158。
馬 衡,〈中國書籍制度變遷之研究〉,收於馬衡等著,《古書的裝幀:中國書冊制度考》,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頁29-56。
高君和,〈文本判定與思想解析:論出土文獻中的兵陰陽〉,《臺大文史哲學報》,99,臺北,2023.5,頁1-53。
寇效信,〈秦漢樂府考略──由秦始皇陵出土的秦樂府編鐘談起〉,《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1,西安,1978.4,頁35-37。
張 文,〈《別錄》佚文「讎校」、「殺青」條考辨〉,《中華文史論叢》,139,上海,2020.9,頁93-104。
張固也、殷炳艷,〈《隋書.經籍志》之「梁有」新考〉,收於張固也,《古典目錄學研究》,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頁75-88。
張昊蘇,〈「有錄無書」與《史記》亡篇新考〉,《史原》,30,臺北,2018.9,頁1-31。
張峰屹,〈「詩言志」之本義謭論──讀朱自清先生《詩言志辨》札記〉,《嶺南學報》,復刊12,上海,2019.12,頁3-18。
張滌華,〈《別錄》考索〉,收於《張滌華目錄校勘學論稿》,臺北縣:學海,2004,頁19-72。
張儐生,〈漢書著述目錄考〉,收於陳新雄、于大成主編,《漢書論文集》,臺北:木鐸,1976,頁75-141。
張學謙,〈武英殿本《二十四史》校刊始末考〉,收於聶溦萌、陳爽編,《版本源流與正史校勘》,北京:中華書局,2019,頁330-372。
莊萬壽,〈戰國北方詩歌的初探〉,《師大學報》,28,臺北,1983.6,頁351-361。
郭永吉,〈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兼論博士與儒的關係〉,《清華中文學報》,2,新竹,2008.12,頁63-118。
郭永吉,〈西漢朝廷樂舞之雅與俗──兼論儒家學說與西漢政權的關係〉,收於王次澄、郭永吉主編,《雅俗相成──傳統文化質性的變易》,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臺北縣:Airiti Press Inc.,2010,頁23-66。
陳仕華,〈輯錄體解題形成探析〉,《淡江中文學報》,32,新北,2015.6,頁223-251。
陳侃理,〈如何定位秦代──兩漢正統觀的形成與確立〉,《史學月刊》,2022:2,開封,2022.1,頁5-18。
陳俊強,〈漢唐正史〈刑法志〉的形成與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3,臺北,2010.6,頁1-48。
陳 槃,〈詩三百篇之采集與刪定問題〉,收於羅聯添編,《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頁33-48。
陳 槃,〈三訂先秦兩漢簡牘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4:2,臺北,1983.6,頁1-22。
陳鴻森,〈漢武始立樂府說研議〉,《幼獅學誌》,18:1,臺北,1984.5,頁143-161。
陳麗桂,〈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哲學與文化》,42:10,新北,2015.10,頁3-24。
陳蘇鎮,〈未央宮「殿中」考〉,收於《從未央宮到洛陽宮:兩漢魏晉宮禁制度考論》,北京:三聯書店,2023,頁64-103。
陸駿元,〈中古《漢書》注釋之承繼與統合──從「河北」到「江南」的歷史譜系析論〉,《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26,北京,2022.12,頁14-56。
傅 揚,〈秦漢政治思想史中的知識與權威:研究現況與展望〉,《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76,臺北,2022.6,頁109-185。
勞 榦,〈關東與關西的李姓和趙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1,臺北,1960.12,頁47-60。
黃明理,〈《授經圖》抑或《授經圖義例》?──文淵、文津二閣一本經學源流考的傳抄差異〉,《中國學術年刊》,44:1,臺北,2022.3,頁27-60。
黃松濤,〈兩漢魏晉書籍中「篇」與「卷」〉,《收藏》,364,西安,2019.10,頁16-19。
黃儒宣,〈出土文物所見先秦至漢代的卜筮操作──參照《周禮.春官.大卜》的記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94:4,臺北,2023.12,頁715-782。
楊明照,〈漢書顏注發覆〉,收於《學不已齋雜著》,北京:中華書局,2019,頁51-113。
楊 毅,〈王應麟《玉海》與《漢藝文志考證》關係考略〉,《圖書情報知識》,148,武漢,2012.7,頁53-57。
楊樹達,〈《漢書》所據史料考〉,收於《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頁430-438。
董恩林、湯軍,〈武英殿本《漢書》「考證」編纂研究〉,《中國四庫學》,1,長沙,2018.1,頁258-268。
董恩林、湯軍,〈武英殿本《漢書》「考證」編纂研究(二)〉,《四庫學》,1,北京,2017.12,頁208-224。
臺靜農,〈兩漢樂舞考〉,收於《靜農論文集》,臺北:聯經,1991,頁1-56。
趙飛鵬,〈唐以前正史藝文志、經籍志之續補考證著作舉要〉,收於《圖書文獻學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頁1-39。
趙 益,〈《七略.數術略》新論〉,《歷史文獻研究》,51,上海,2023.11,頁16-26。
劉士義,〈「詩言志」「歌永言」新辨──兼論「詩」「歌」的概念定義與文體嬗變〉,《新國學》,19,成都,2020.9,頁1-13。
劉玉才,〈王應麟《漢藝文志考證》文獻學旨趣發微〉,收於傅璇琮、施孝峰主編,《王應麟學術討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頁78-90。
劉欣寧,〈秦漢訴訟中的言辭與書面證據〉,《古文字與古代史》,5,臺北,2017.4,頁339-371。
劉欣寧,〈漢代政務溝通中的文書與口頭傳達:以居延甲渠候官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9:3,臺北,2018.9,頁451-513。
劉欣寧,〈文書行政〉,收於陳侃理主編,《重寫秦漢史:出土文獻的視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第二章,頁67-158。
劉洪強,〈《漢書.藝文志》「可觀者九家」包括「小說家」考證〉,《內江師範學院學報》,32:7,內江,2017.7,頁5-9。
劉師培,〈漢書藝文志書後〉,收於《劉申叔先生遺書》,民國二十三年(1934)寧武南氏校印本,第40冊,《左盦集》,卷8,葉2左-3右。
劉國鈞,〈圖書目錄略說〉,收於史永元、張樹華編輯,《劉國鈞圖書館學論文選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頁37-47。
劉 嬌,〈居延漢簡所見六藝諸子類資料輯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7,上海,2018.5,頁279-326。
潘銘基,〈凌稚隆《漢書評林》及其評點研究〉,《書目季刊》,51:2,臺北,2017.9,頁45-64。
蔡運章,〈河圖洛書之謎〉,收於蔡運章、董延壽、張應橋主編,《易學考古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6,頁318-324。
蔣國保,〈漢儒稱「六經」為「六藝」考〉,《中國哲學史》,2006:4,北京,2007.11,頁34-40。
鄧駿捷,〈「諸子出於王官」說與漢家學術話語〉,《中國社會科學》,2017:9,北京,2017.9,頁184-204。
鄧 穩,〈由〈漢志〉編撰實情考論「賦略」分類與排序〉,《古典文獻研究》,18下,南京,2015.6,頁32-40。
鄭惠珍、陳雪華,〈從文獻保證原理的角度探討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圖書資訊學刊》,14:1,臺北,2016.6,頁87-114。
鄭萬耕,〈劉向、劉歆父子的易說〉,《周易研究》,64,濟南,2004.4,頁3-12。
錢 穆,〈易經研究〉,收於《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一),臺北:東大,2005,頁231-252。
錢 穆,〈王深寧學述〉,收於《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臺北:東大,1993,頁31-53。
錢寶琮,〈甘石星經源流考〉,收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頁271-286。
閻步克,〈史官主書主法之責與官僚政治之演生〉,收於《樂師與史官──傳統政治文化與政治制度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頁33-82。原刊《國學研究》,4,北京,1997.8,頁1-38。
戴君仁,〈孔子刪詩說折衷〉(附程元敏跋),收於《中國文學史論文選集》(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頁49-53。
簡宗梧,〈從專業賦家的興衰看漢賦特性與演化〉,收於《漢賦史論》,臺北:東大,1993,頁207-241。
聶 濤,〈論目錄學對學術史之形塑──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宋學」為例〉,《書目季刊》,53:4,臺北,2020.3,頁1-19。
嚴耕望,〈揚雄所記先秦方言地理區〉,收於《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1991,頁71-94。
饒宗頤,〈秦簡中「稗官」及如淳稱魏時謂「偶語為稗」說──論小說與稗官〉,收於《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2003,第5冊,頁59-67。
[日]山元宣宏著,嵇禮穎譯,〈蘊含在書體命名中的意圖──關於其成立與背景〉,收於《古代書体論考》,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6,頁213-236。原刊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主編,《日本東方學》,第2輯,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67-90。
[日]山田慶兒,〈《黃帝內經》的成立〉,收於《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山田慶兒論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頁234-254。原刊《思想》,662,東京,1979.8,頁94-108。
[日]內山直樹,〈試探漢代春秋家概念之形成〉,收於《第十一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9,頁1-20。
[日]坂出祥伸著、譯,李今山校補,〈方術傳的立傳及其性質〉,收於辛冠潔、衷爾鉅、馬振鐸、徐遠和編,《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6,頁204-220。
[日]冨谷至著,周天游譯,林劍鳴校,〈「史書」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1,西安,1983.4,頁45-50。
[日]冨谷至著,劉欣寧譯,〈庶民的識字能力與文字傳達的效用〉,收於《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代庶民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頁289-298。
[日]深川真樹,〈日本學界「儒教國教化」爭論的回顧與反思〉,《師大學報》,62:2,臺北,2017.9,頁55-74。
[日]淺野裕一著,陳威瑨譯,〈儒家對《易》的經典化〉,《周易研究》,94,濟南,2009.4,頁24-32。
[日]渡邉義浩,顧盼譯,〈「古典中國」的成立:以喪服禮的展開為例〉,《成大歷史學報》,64,臺南,2023.6,頁1-21。
[日]福井重雅著,楊維公譯,吳真校,〈《漢書》與五經的成立〉,收於童嶺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經籍考》,上海:中西書局,2017,頁77-99。原刊《漢代儒教の史的研究─儒教の官學化をめぐる定説の再檢討─》,東京:汲古書院,2005,第一篇第一章〈五經の用語とその沿革〉,頁131-188。
[美]康達維著,彭行譯,〈漢頌──論班固〈東都賦〉和同時代的京都賦〉,《文史哲》,1990:5,濟南,1990.5,頁10-15。
四、學位論文
江 玲,〈《漢書.藝文志.數術略》研究及補編〉,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6.5。
林思慧,〈正典與權力:以六藝為中心論漢代學術與政治的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2.6。
金仕起,〈論病以及國──周秦漢方技與國政關係的一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1。
洪煜翔,〈歷史中的奇蹟:《後漢書.方術列傳》的敘事模式〉,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論文,2017.7。
洪德榮,〈先秦兩漢傳世及出土文獻中的兵學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7。
陳韻竹,〈論賦之緣起〉,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1。
陳 艷,〈出土文獻分類整理對《漢書.藝文志》的補輯〉,曲阜: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4。
湯青妹,〈漢末至隋朝之《孝經》傳播與孝道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2.2。
羅聖堡,〈漢宋《孝經》學論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5。
五、外文研究
小林春樹,〈後漢時代の蘭台令史について─「漢書」研究序説─〉,《東方學》,68,東京,1984.7,頁46-60。
小林春樹,〈『漢書』の正統観・漢王朝観について─板野長八の理解の再検討─〉,《東洋研究》,180,東京,2011.7,頁29-56。
小林春樹,〈板野長八の「漢王朝神話」論 再批判〉,《東洋研究》,204,東京,2017.7,頁27-48。
小林春樹,〈荀悦『漢紀』「孝成帝紀」一巻 第二十四の検討─『漢書』紀十「成帝紀」および他の『漢書』の記述との比較を中心として─〉,《東洋研究》,212,東京,2019.7,頁25-49。
小林春樹,《『漢書』の新研究─その董仲舒像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汲古書院,2023。
川原秀城,《数と易の中国思想史──術数学とは何か》,東京:勉誠出版,2018。
中村昌彥,〈漢志「詩賦略」編纂と辭賦文學觀─その東方朔排斥の理由を中心に─〉,《中国文学論集》,14,福岡,1985.12,頁31-51。
中村昌彥,〈『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考(上)─屈原、孫卿、賈誼を中心に─〉,《中国文学論集》,50,福岡,2021.12,頁1-16。
中村昌彥,〈『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考(下)─屈原、孫卿、賈誼を中心に─〉,《中国文学論集》,51,福岡,2022.12,頁1-21。
丹羽正義,〈漢書藝文志の歷史觀〉,《哲學研究》,6:7,京都,1921.7,頁695-706。
內山直樹,〈『史記』『漢書』の「書」「志」について—名称をめぐる瑣考—〉,《中国文化:研究と教育》,62,筑波,2004.6,頁1-12。
內山直樹,〈『七略』の体系性をめぐる一考察〉,《千葉大学人文研究》,39,千葉,2010.3,頁25-44。
內山直樹代表,〈「『漢書』芸文志の動態的研究」研究成果報告書〉,課題番号:15K02030,研究期間:2015.4.1-2019.3.31,2019.5.23填寫。
內田智雄編,冨谷至、梅原郁補,《譯注中國歷代刑法志(補)》,東京:創文社,2005。
古勝隆一,《中國中古の學術》,東京:研文出版,2006。
古勝隆一,《目録学の誕生:劉向が生んだ書物文化》,京都:臨川書店,2019。
古勝隆一、宇佐美文理、永田知之,《目録学に親しむ:漢籍を知る手引き》,東京:研文出版,2017。
宇佐美文理,〈「雑家類小考」〉,《中国思想史研究》,25,京都,2002.12,頁63-90。
宇佐美文理,〈術数類小考〉,收於武田時昌編,《陰陽五行のサイエンス 思想編》,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11,頁100-110。
佐藤達郎,〈両漢の田猟賦と軍礼:暴力の儀礼化に関する一断章〉,收於宮宅潔編,《暴力のありか──中国古代軍事史の多角的検討》,京都:京都大学,2024,頁88-130。
金谷治,〈『漢書』藝文志の意味─體系的な哲學的著述として─〉,《文化》,26:6,宮城,1956.11,頁81-92。
青木俊介,〈漢長安城未央宮の禁中─その領域的考察─〉,《学習院史学》,45,東京,2007.3,頁35-62。
南部英彥,〈劉歆の三統説.六藝観とその班固『漢書』への影響─「天人の道」の分析を通して─〉,《山口大学教育学部研究論叢》,67,山口,2018.1,頁279-292。
洲脇武志,《漢書注釈書研究》,東京:游学社,2017。
秋山陽一郎,〈劉向.劉歆校書事業における重修の痕跡(上)—『山海經』と「山海經序錄」の事例から—〉,收於中國古代史論叢編集委員會編,《中國古代史論叢 八集》,京都:立命館東洋史學會,2015,頁24-64。
秋山陽一郎,《劉向本戰國策の文献学的研究:二劉校書研究序説》,京都:朋友書店,2018。
秋山陽一郎,〈『漢書』芸文志の著録対象について〉,《日本秦漢史研究》,20,吹田,2019.11,頁58-83。
堀真弓,〈『漢書』芸文志六芸略の六経の排列〉,《漢籍─整理と研究》,7,筑波,1997.12,頁1-10。
渡邉義浩,《「古典中國」における文學と儒教》,東京:汲古書院,2015。
渡邉義浩,《「古典中國」の形成と王莽》,東京:汲古書院,2019。
渡邉義浩,《中国における正史の形成と儒教》,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2021。
渡邉義浩,《「古典中國」における史學と儒教》,東京:汲古書院,2022。
飯島良子,〈後漢時代の東観での「校書」と「著作」─担当した学者官僚と対象になった書物─〉,《アジア文化研究》,41,三鷹,2015.3,頁113-134。
福田哲之,《説文以前小学書の研究》,東京:創文社,2004。
福田哲之,〈『漢書』芸文志所載『蒼頡伝』考〉,《国語教育論叢》,27,松江,2020.2,頁123-137。
Birrell, Anne M (白安妮). “Mythmaking and Yüeh-Fu: Popular Songs and Ballads of Early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9:2 (April-June, 1989), pp. 223-235.
Hunter, Michael. “The ‘Yiwen zhi’ 藝文志 (Treatise on Arts and Letters) Bibliography in Its Own Contex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38:4 (December, 2018), pp. 763-780.
Kang-i Sun Chang (孫康宜), Stephen Owen (宇文所安)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 1: To 137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中譯本:[美]孫康宜、[美]宇文所安主編,劉倩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上卷:1375年之前》,北京:三聯書店,2013。
Kernan, Alvin B. Samuel Johnson and the Impact of Prin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此書初版於1987年,原題Printing Technology, Letters, and Samuel Johnson.
Kwasnik, Barbara H. “The Role of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s in Reflecting and Building Theory,” in Advances in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Proceedings of the 3rd ASIS SIG/CR Classification Research Workshop, ed. R. Fidel, B. H. Kwasnik, P. J. Smith, Medford, New Jersey: Learned Information, 1992, pp. 63-81.
Lee Hur-Li (李鶴立), Lan Wen-Chin (藍文欽). “Purposes and Bibliographic Objectives of a Pioneer Library Catalog in China,” The Library Quarterly: Information, Community, Policy, 79:2 (April, 2009), pp. 205-231.
Lee Hur-Li. “Organizing Knowledge the Chinese Way,”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1 (October, 2010), pp. 1-7.
Lee Hur-Li. “Divination and the State: Classifying Technical Texts in Han China,” Library Resources & Technical Services, 54:4 (October, 2010), pp. 200-211.
Lee Hur-Li, Lan Wen-Chin. “Proclaiming Intellectual Authority Through Classification: The Case of the Seven Epitome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38:1 (January, 2011), pp. 25-42.
Lee Hur-Li. Intellectual Activism i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 Hermeneutic Study of the Seven Epitomes.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6.
Lewis, Mark Edward (陸威儀).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Lewis, Mark Edward. The Early Chinese Empires: Qin and Ha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譯本:[美]陸威儀著,王興亮譯,《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Raphals, Lisa (瑞麗). “Divination in the Han Shu Bibliographic Treatise,” Early China, 32 (2008-2009), pp. 45-101.
Satija, M. P. “Classification: Some Fundamentals, Some Myths, Some Realities,”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5:1-2 (1998), pp. 32-35.
Zuo Ya (左婭). “Counting Books by the Juan: Material and Conceptual Aspects of the Chinese Book,” Asia Major, 35:1 (2022), pp.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