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明謙 |
---|---|
論文名稱: |
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思想體系詮構 |
指導教授: |
江淑君
Jiang, Shu-J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2 |
中文關鍵詞: | 王雱 、南華真經新傳 、宋代莊子詮釋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4 下載:4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雱身為王安石之子,其解莊之作《南華真經新傳》,是王安石學派保存最完整的莊學著作,可作為理解王安石學派詮解莊子其人其書的一個視角。然而,自宋代以來,抨擊和讚譽《新傳》的學者意見兩極:毀詆者往往從王雱人格可議處著眼,連同其著作一倂否決;讚譽者則認為王雱義理精闢,以莊解莊,孫應鰲甚至認為王雱之作,是歷來解莊之作的翹楚。 如此看來,毀詆《新傳》者,受中國長久以來「人格即文格」的思維影響,認為王雱人品既有瑕疵,《新傳》就算義理精闢,也不足為觀。然而,既然《新傳》義理可觀,站在現代學術的客觀立場,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單純從文本出發,試圖對《新傳》義理作分析與詮構,鄙棄主觀成見,豁顯《新傳》義理的精采處,並檢證孫應鰲、王弘和四庫館臣對《新傳》的讚譽是否如實。
前輩學者對《新傳》所作的研究,多傾向概略介紹,至於文本的全面爬梳與思維建構,則付之闕如。大陸學者對《新傳》的研究更是良莠不齊,甚至僅以《四庫》本《新傳》為底本,過度渲染發揮,不僅讓《新傳》整體面貌更顯模糊,也因為其過度詮釋、出於己意的論述,導致《新傳》義理在其筆下變得支離破碎。筆者以為,惟有將《四庫》本和《道藏》本互校,並鎖定書中關鍵詞,抽繹相關文獻,先釐清外在的文本結構與創作意圖,進而理解王雱思想背景的來源,方能根據關鍵詞建立《新傳》的思想體系。
第二章「《南華真經新傳》形式結構的內在理析」中,筆者試圖釐清王雱《新傳》的創作意圖與預設立場,從《新傳》中鈎沉王雱的自述之詞,分析他對莊子其人其書的論述,以檢證其撰作意圖和目的。《莊子》自郭象以來,便分為內、外、雜三篇,但《新傳》的文本形式結構卻只有標誌內篇,缺未標明「外篇」和「雜篇」,筆者因此大膽假設,《新傳》「外篇」缺漏的五篇中,首篇或有標誌「外篇」,但未標明「雜篇」,故或許王雱僅將《莊子》分為內、外二篇。因此,本章以此為出發點,將內七篇以外的篇章皆歸入外篇,再分別析論內、外二篇的形式結構。
第三章「《南華真經新傳》內在詮釋思維的承繼與開創」,分別從莊學史脈絡、王安石思想和《新傳》本身的詮解向度三方面,對王雱思想的承繼與開創,予以爬梳廓清。王雱明確批判郭象的逍遙義,因為郭象以為萬物只要適於自性,便皆可逍遙,和王雱以「道」為依歸的論點不合,基於逍遙遊乃是莊學的最高境界,為了建立自己的體系,王雱不得不解構影響甚久甚深的郭象之說。成玄英對於《莊子》書中的「心」,有「成心」和「靈臺之心」兩種說法,若據成氏之說,則莊子是將心區分為二,其一要極力避免防止,另一則為通達大道的入徑。王雱則不然,他以為「心」即人之主體,所以「成心」是挺立主體,並無貶義,藉此凸顯「心」的作用。自郭象以性分之說解《莊》,唐代成玄英以心性之學疏《莊子注》,在宋代以前,以心性之學解《莊》已是一種趨向。王雱深受王安石性命道德之學的影響,於是將道德性命之學導入《新傳》,豐富了莊學義理詮釋的面貌。王雱吸納父親王安石的學說,表現在裁削王安石文章,作為《莊子》文句的解釋;以王安石「道一」的宇宙論,作為《新傳》「道論」的骨幹;援用父親的性命之學,作為《新傳》道德性命之學的基本論述。詮解向度是江師淑君提出的概念,淑君師從分析宋代老學,發現宋代學者在詮釋《老子》時,會援引儒家經典、佛教經典或概念,藉以達到比附或會通的效果,本章則逕自稱為「詮釋取向」,即詮釋文本時取用的詮解向度。王雱在詮釋《莊子》時,除了以莊解莊之外,還援引儒家經典來詮解,主要有《易傳》、《論語》和《孟子》;援引佛教典籍和概念中,以「真空妙有」一詞被引用次數最多,並以此比附「道」;《新傳》亦援引《老子》,《老子》關於「道體」的描述最常被引用。詮釋取向因為是援引文本以外的典籍,思維體系可能有共法之處,但彼此之間多不相應,因此常會造成義理的滑失,《新傳》在引儒解莊和援佛入莊二方面,都有義理滑失的問題。
第四章「《南華真經新傳》的思想體系」,以「道」、「聖人」、「性命」和「治世」四組重要概念為主,將相關的文獻予以歸納、分析、綜合,試圖建構《新傳》的思想體系架構。「道」是《新傳》的形上依歸,具有整全為一、真空妙有的特性,是人與萬物形體、性命的根源,因此就其根源性來說,人和萬物是「同根」的,也就是根源性一致。既然「道」是形上根源,性命亦從「道」所生,則性命的本質自然和「道」相同,人要保持其性命,也要向「道」學習和復歸。教化人民,讓人民瞭解「道」的真實面貌和內在意涵的,便是「聖人」的職志。聖人擁有至人和真人的境界,不過聖人可以教化天下百姓、進行外王事業,這是至人和真人所不能的。聖人是啟發天下百姓性命,使其復歸「道」的關鍵人物,也是唯一擁有治世權力的人。性命是「道」賦予萬物的,但人因為被外物所引誘,迷失本心,結果導致性命被遮蔽,淪為被物所役、沉迷異學的人,無法復歸於本初性命;聖人則救治天下之民的失性,使復歸於靜。救治失性的方法,是「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工夫修養,惟有循序漸進,先窮知天道之理,恪盡本性之靜與才用,方能達至天命,與道為一。治世之方,必須教化有序,王雱據王安石之說,認為必須依序使人民明白天、道德、仁義、分守、形名、因任、原省、是非、賞罰九種事物的內涵,如此才能施與賞罰;其次,聖人所有的作為都是有為,但最終必須化去有為之跡,達到無為,才能算是臻至至妙,治世之業也才真正完成。
一、古籍原典(以撰著者時代先後排列)
(一)《莊子》原典及相關傳注
(宋)陳景元:《南華真經章句音義》,《正統道藏》冊2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05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正統道藏》冊2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
(宋)褚伯秀編:《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正統道藏》冊25,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清)郭慶藩集釋,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7月。
王叔岷:《郭象莊子注校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3月。
(二)經部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4刷。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4刷。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4刷。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14刷。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12月1版4刷。
(三)史部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6年10月初版2刷。
(宋)李燾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2版。
(元)馬端臨撰,華東師大古籍研究所標校:《文獻通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6月。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收入(宋)詹大和等撰,裴汝誠點校:《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初版2次印刷。
(清)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清)徐松輯,苗書梅等點校:《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2次印刷。
(四)子部
(周)荀卿撰,(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5月。
(晉)僧肇:《肇論》,《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5,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19,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唐)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8,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唐)法藏:《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藏新脩大藏經》冊45,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五代)永明延壽:《宗鏡錄》,《大藏新脩大藏經》冊48,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年。
(宋)張氏太守輯:《道德真經集註》,《正統道藏》冊21,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王安石等撰,嚴靈峯輯校:《老子崇寧五注》,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邵伯溫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2月2次印刷。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2次印刷。
(清)黃百家纂輯,(清)全祖望補修,(清)何紹基等刊定:《足本宋元學案》,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4月再版。
(清)王弘撰,何本方點校:《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9月。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五)集部
(魏)王弼撰,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
(唐)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正編》冊3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冊4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宋)陸佃:《陶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1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程顥、程頤撰,王孝魚整理:《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3次印刷。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二),《四部叢刊正編》冊53,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清)李紱:《穆堂初稿》,《續修四庫全書》冊142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二、近人專著(依出版年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中和: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9月。
陳品卿:《莊學新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增訂再版2刷。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2月第4次印刷。
嚴靈峯:《周秦漢魏諸子知見書目》,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3次印刷。
戴璉璋先生:《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2刷。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在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2刷。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10月初版第2次印刷。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子部》,臺北:國家圖書館,1998年6月。
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1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12次印刷。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9月第1次修訂。
高柏園先生:《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2刷。
李祥俊:《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吳怡:《逍遙的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2月初版4刷。
盧國龍:《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4月。
蒙文通:《道書十種輯校》,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
劉子健,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強昱:《從魏晉玄學到初唐重玄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5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修訂版9刷。
王曉毅:《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9月。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9月。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漆俠:《宋學的發展與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2次印刷。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次印刷。
尹志華:《北宋《老子》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11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月第7次印刷。
張林川、周春健:《中國學術史著作提要》,武漢:崇文書局,2005年12月。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
張祥浩、魏福明:《王安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三、碩博士論文
簡光明:《林希逸《莊子口義》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1年。
簡光明:《宋代莊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4月。
周豐富:《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7年。
蕭海燕:《論王安石學派的莊學思想》,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四、會議及期刊論文
王明蓀:〈王安石對人性論及其道一說〉,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編:《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8年9月。
李剛:〈成玄英論「本迹」〉,《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1996年。
簡光明:〈王雱《南華真經新傳》析論〉,《中國文化月刊》第228期,1999年3月。
江淑君先生:〈王雱《老子注》「性論」發微〉,《東吳中文學報》第8期,2002年5月。
林素芬:〈「道之不一久矣」-論王安石的「道一」說〉,《臺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年12月。
江淑君先生:〈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解《老子》的觀點〉,《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4期,2003年3月。
黃聖平:〈所謂《莊子》郭象〈序〉作者辨正〉,《中國哲學史》2003第2期,2003年。
李剛:〈成玄英對儒學的評價判斷〉,《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2期,2004年。
張靜:〈從「小大之辯」析〈逍遙遊〉的雙重主旨〉,《船山學刊》2004年第2期,2004年。
儲曉軍:〈從逍遙遊看小大之辯〉,《皖西學院學報》第20卷第4期,2004年8月。
張連偉、郭君銘:〈莊子「小大之辯」與逍遙之旨〉,《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4年11月。
江淑君先生:〈宋代老子學的一個詮釋觀點──以《論語》、《孟子》解讀《老子》的面向〉,《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春季號,2005年3月。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
周翊雯:〈郭象《莊子‧注》對「逍遙」轉化──以「無心」觀為考察中心〉,《雲漢學刊》第12期,2005年6月。
李耀南:〈難「《莊子注》非郭象所作說」──兼與王曉毅和黃聖平二位先生商兌〉,《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2期,2005年。
劉宣如、劉飛:〈王雱《莊子》性新論研究〉,《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4期,2005年10月。
江淑君先生:〈宋代老子學「以佛解《老》」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春季號,2006年3月。
劉宣如、焦緒霞:〈試論《南華真經新傳》中的創新追求〉,《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6年3月。
劉宣如、劉飛:〈王雱《南華真經新傳‧內篇》之「新」研究〉,鄭曉江主編:《六經注我-象山學術及江右思想家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5月。
李祥俊:〈北宋諸儒論孔子〉,《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
強昱:〈成玄英「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解〉,《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學報》2006年第5期總第155期,2006年9月。
王江松:〈論郭象的自性逍遙觀〉,《哲學研究》2006年第5期,2006年。
江淑君先生:〈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第7期,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