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鳳圭 Lee Bong-Gyu |
---|---|
論文名稱: |
高麗時代設館修史制度研究-兼論其與中國修史制度之關係 A Study On the system of History Office in Koryo Dynasty |
指導教授: |
邱添生
Qiu, Tian-Sheng 王明蓀 Wang, Ming-Su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1 |
中文關鍵詞: | 高麗 、史館 、史官 、唐代 、宋代 |
英文關鍵詞: | Koryo Dynasty, History Office, official historian, Tang Dynasty, Sung Dynas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9 下載:18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麗時代史館制度的沿革和發展,大致可分為前後二期。前期是從國初仿唐制而設史館,宋興而由仿唐制改仿宋制,直至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共計有三百九十年的沿革發展。後期是從忠烈王三十四年受元朝的影響,忠宣王倂於文翰署爲藝文春秋館,之後又分而復倂,凡是改館名有五次之外,史館編制、史官之制,皆有屢次變革,至恭讓王四年亡國(1392),共計有八十五年的沿革發展。
高麗前期的史館制度,自國初仿唐制而設史館,宋興而由仿唐制改仿宋制,而後以「多相監修」,「修撰官」專掌修國史、實錄,成為定制。可以說是因時取長補短,盡併、精簡的史館制度,這也是高麗前期史館制度的特色。
高麗後期史館制度的變革,自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忠宣王仿元代翰林兼國史院,將以史館及文翰署(翰林院)合併為藝文春秋館,並改史館的編制。之後又分而復倂,除恭愍王五年至十年間(1356-1361)復稱史館外,其餘以史館改稱為春秋館。而且到朝鮮時代沿高麗之舊,仍以春秋館為史館之名。
高麗時代史官職權之演變,高麗初設「修國史」、「同修國史」時,如同宋制是為專撰史之職,而後制定以二品以上官為兼任,或為宰輔、宰相所奪,就形成猶如唐代多相監修之制。而其職掌也改變為監督史館修史工作,而不與修撰之事。大致在明宗時,以宰相兼任「監修國史」、「修國史」、「同修國史」,以多相監修,成為定制。因而《高麗史‧百官志》「春秋館」條記載:「監修國史,侍中兼之。修國史、同修國史,二品以上兼之。」是為高麗仁宗以後,到明宗朝時,成為定制的史官制度。而此「多相監修」,則是高麗史館制度的特色之一。
高麗自顯宗四年(1013)分史館官員與專撰史官員之後,「史館修撰官」依舊是史館常職的史官,沒有新命則與修史無涉;「國史修撰官」、「實錄編修官」則是專撰史之職,事畢即停,兩者因職責系統不同,實不可混淆。並且從仁宗以後,國史、實錄則是由「國史修撰官」、「實錄編修官」掌其事。而此則是高麗史館制度的另一特色。但到高宗時,已不稱「編修官」,而稱「修撰官」。從此以後,高麗前期的史館制度中,不復見「編修官」之名,無論是修國史、實錄,皆稱「修撰官」。因而《高麗史‧百官志》「春秋館」條所載「脩撰官」,就是以專撰史史官之「脩撰官」、史館史官之「史館脩撰官」的通稱,在高麗高宗時,成為定制的制度。
高麗時代史官制度的沿革,大致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太祖二年(919)仿唐制而設史館以來的史官之制。第二階段是從顯宗四年起(1013),由仿唐制改仿宋制以後的史官之制。第三階段是忠烈王三十四年(1308),忠宣王倂於文翰署(翰林院)爲藝文春秋館之後的史官之制。其中,第一和第二階段屬於前期史官制度之沿革,第三階段屬於後期史官制度之沿革。
史館之外,另有專職史官,即起居注、起居郎、起居舍人,自成宗時置隸屬於門下、中書(內史)兩省,與史館史官並立,行使記注之權。自此以後,終高麗之世,大體相沿不變。
高麗自國初設館修史以來,官修史著種類甚多,有起居注、史草、日曆、實錄、國史。其他尚有編年體史書、典禮、譜系等史著,其成果頗有可觀。而且高麗時代史書的藏管,為史籍之完善保管,除封存史館史庫之外,為避免兵燹之災,另設置史庫藏管。然而,高麗時代設館修史制度,未必能盡善盡美,難免衍生若干流弊。
比較特別的是,高麗後期與元朝的關係密切,高麗的修史中,也有與元朝有關的史書。元朝的國史院向高麗索取有不少的史籍,同時高麗也曾修《元世祖事跡》此外,高麗所修成的史書也有送給元朝。元代修《遼史》不僅索取高麗史著,同時元朝和高麗的史學交往非常頻繁,互相提高史學的水準。
高麗時代修史制度中的一些弊端。不過高麗自設館以來,官修完成各類史著。這不僅是史書體裁上的進步,史著修撰方法、史學理論等,各方面提提高史學水準。因而固然留意這些弊端,但更要注意,高麗時代設館修史制度對當代和後世史學發展的基礎,及其影響。
Korean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from ancient times generally adhered to or departed from Chinese models, of a pattern that evolved in, and remained centered on, China.
In China by the Tang Dynasty, the System of the Historiography Institute Established. Official historiography from this period into finished form the definitive standard the task of official historians(shih kuan史官) working in the History Office(shih kuan史館). In Korea, from the Koryo T’aejo(高麗太祖) borrowing is institu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History Office. In addition, from this period that Koryo History Office was on a par with that of Tang History Office.
After the Koryo Hoyunjong(顯宗) and Yejong(睿宗), Injong(仁宗) period, changing functions institutions from Tang Dynasty to Sung Dynasty. A then the changing to Sung Dynasty models shih yuan(宋史院), shih-lu yuan chih(實錄院制), and T’ien-sheng pien-hsiu yuan chih(宋天聖編修院制). Moreover, from this period in Koryo official historians have been two apart. One apart is write history in the History Office(Suchankwan修撰官); another apart is Official in History Office(Sakwan-Suchankwan史館修撰官)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韓國文獻史料
大韓民國國會圖書館編輯,《國朝榜目》(서울:大韓民國國會圖書館,1971年8月影印本)
田祿生,《壄隱逸稿》,《韓國文集叢刊》3(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白文寶,《淡庵逸集》,《韓國文集叢刊》3(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光山金氏良簡公派譜所,《光山金氏良簡公派譜》(大田:1984年2月)
吳澐,《東史纂要》,《韓國史書叢刊》1(서울:驪江出版社,1986 年6月影印本)
李仁老,《破閑集》(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2年9月《破閑集‧補閑集》合刊本)
李承休,《動安居士集》,《韓國文集叢刊》2(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李奎報,《東國李相國集》(서울:明文堂,1982年6月影印本)
李齊賢,《益齋亂藳》(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3年7月影印本)
李崇仁,《陶隱集》,《韓國文集叢刊》6(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李詹,《雙梅堂篋藏集》,《韓國文集叢刊》6(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李穀,《稼亭集》,《韓國文集叢刊》3(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李穡,《牧隱藁》,《韓國文集叢刊》5(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金宗瑞,《高麗史節要》(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3年6月影印本)
金富軾,《三國史記》(서울:保景文化社,1981年3月朝鮮史學會活字本)
俞 棨,《麗史提綱》(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3年8月影印本)
洪汝河,《彙纂麗史》,《韓國史書叢刊》1(서울:驪江出版社,1986年6月影印本)
崔滋,《補閑集》(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2年9月《破閑集‧補 閑集》合刊本)
崔瀣,《拙藁千百》,《韓國文集叢刊》3(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朝鮮古書刊行會編輯,《海東名臣錄》(朝鮮京城:朝鮮古書刊行會,大正3年1月)
朝鮮古書刊行會編輯,《東文選》(朝鮮京城:朝鮮古書刊行會,大正3年7月本)
閔思平,《及菴詩集》,《韓國文集叢刊》3(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鄭夢周,《圃隱集》,《韓國文集叢刊》5(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鄭麟趾,《高麗史》(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83年4月再版影印本)
韓脩,《柳巷詩集》,《韓國文集叢刊》5(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權近,《陽村集》,《韓國文集叢刊》7(서울:民族文化推進會,1990年7月影印本)
(二)韓國金石史料
李蘭暎編,《韓國金石文追補》(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9年12月)
許興植編,《韓國金石全文》(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84年2月)
朝鮮總督府編,《朝鮮金石總覽》(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6年10月本)
(三)中國文獻史料
王 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8年4月)
王應麟,《玉海》(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0年3月二版)
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年11月四部叢刊正編本)
宋 濂,《元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4年8月六版)
李隆基撰‧李林甫注,《大唐六典》(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6月)
杜 佑,《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臺一版第二次印刷)
洪 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3月)
范 曄,《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3年3月七版)
徐 松,《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1月第2次印刷)。
徐 兢,《高麗圖經》(서울:亞細亞文化社,1972年4月)
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12月臺一版)
脫 脫,《宋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3年6月8版)
脫 脫,《遼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3年7月八版)
劉 昫,《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78年12月五版)
劉知幾撰,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2年6月)
歐陽修,《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民國83年10月八版)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錢大昕讀書筆記廿九種》(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9月)
(四)中國金石史料
劉承幹,《海東金石苑附錄》,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石刻史料新編》2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6年12月)
劉承幹,《海東金石苑補遺》,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石刻史料新編》23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6年12月)
劉喜海,《海東金石存考》,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石刻史料新編》26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6年12月)
劉燕庭,《海東金石苑》,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輯,《石刻史料新編》第二輯15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8年6月)
二、專書
(一)韓文
朴仁鎬,《韓國史學史大要》(서울:以會文化社,1998年7月2판3쇄)
朴龍雲,《高麗時代史》(서울:一志社,1987)
朴龍雲,《高麗時代臺諫制度研究》(서울:一志社,1993年2月五刷)
金庠基,《高麗時代史》(서울:東國文化社,檀紀4294年6月)
許興植,《高麗科舉制度史研究》(서울:一潮閣,1996年1月重版)
鄭求福,《韓國中世史學史(Ⅰ)》(서울:集文堂,1999年11月)
韓㳓㳓劤,《韓國通史》(서울:乙酉文化社,1975年2月十版)
(二)中文
王 儀,《趙宋與王氏高麗及日本的關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69年9月)
王爾敏,《史學方法》(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7年3月五版)
朱希祖,《史館論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7年5月)
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0年4月)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77年8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4月11版)
邱添生,《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75年3月六版)
柳詒徵,《國史要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73年10月八版)
范達人,《當代比較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
張榮芳,《唐代的史館與史官》(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73年6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民國73年10月)
楊通方,《漢文化論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蔣非非等,《中韓關係史》(古代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7月)
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0年6月)
錢 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0年4月再版)
韓桂華‧王明蓀編《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1945-2000—宋遼金元史》第四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魏格林S.Weigelin-Schwiedrzik、施耐德Axel Schneider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國88年12月中譯稿本)
(三)日文
周藤吉之,《高麗朝官僚制の研究》(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80年12月)
三、論文
(一)韓文
왕광석,〈韓國의年號〉,《東國歷史教育》3(서울:東國大學校歷史教育科,1991年12月)
申守楨,〈高麗前期의史館制度〉(서울:誠信女子大學校大學院碩士論文,1986年6月)
申奭鎬,〈編纂事業〉,《韓國史論—朝鮮前期篇》3(서울:國史編纂委員會,1975年12月)
朴星來,〈高麗初의曆과年號〉,《韓國學報》10(서울:一志社,1978年3月)
朴龍雲,〈高麗時代中書門下省에대한諸說검토〉,《韓國史研究》108(서울:韓國史研究會,2000年3月)
吳恒寧,〈史官制度成立史의제문제〉,《泰東古典研究》14(서울:翰林大學校泰東古典研究所,1997年12月)
李貞薰,〈高麗前期三省制와政事堂〉,《韓國史研究》104(서울:韓國史研究會,1999年3月)
車長燮,〈朝鮮前期의史官—職制및政治的役割〉,《慶北史學》6(大邱:慶北大學史學會,1983年9月)
金成俊,〈高麗七代實錄編纂과史官〉,《民族文化論叢》1(경산:嶺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1981年)
金渭顯,〈高麗對宋遼金人投歸的收容策(918—1146)〉,《史學志》1(서울:檀國大學校史學會,1982年11月)
趙啟纘,〈高麗史編纂始末〉,《東亞》3(釜山:東亞大學學藝部,1963年6月)
鄭求福,〈高麗時代의史館과實錄編纂〉,《第三回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서울: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1985年)
邊太燮,〈高麗의中書門下省에대하여〉,《歷史教育》10(서울:歷史教育研究會,1967年12月)
(二)中文
王明蓀,〈元代之史館與史官〉,《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民國80年2月)
王明蓀,〈遼金之史館與史官〉,《國史館館刊》復刊6期(臺北:國史館,民國78年6月)
王崇實,〈元與高麗統治集團的聯姻〉,《宋遼金元史》1993年2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王德毅,〈宋代的起居注與時政記之研究〉,《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與考古組(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國78年6月)
王德毅,〈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的史料價值〉,轉載《宋史研究集》23(臺北:國立編譯館,民國84年2月)
任育才,〈唐代監察制度之研究〉,收入《唐史研究論集》(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4年)
朱雲影,〈中國史學對日韓越的影響〉,收入《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0年4月)
李鳳圭,〈高麗金富軾《三國史記》與中國史學之關係〉(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1月)
杜維運,〈比較史學與世界史學〉,《史學評論》1(台北:史學評論社,1979年8月)
杜維運,〈韓國史家用中文寫的一部史書—標題音註《東國史略》〉,收入《歷史的兩個境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7月)
河炫綱著‧李鳳圭譯註,〈《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之史觀〉,《中興史學》2期(民國84年12月)
邱添生,〈唐代設館修史制度探微〉,《歷史學報》14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民國75年6月)
金旭東,〈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中西歷史論辯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4月)
金毓黻,〈唐宋時代設館修史制度考〉,收入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74年2月再印本)
柳詒徵,〈史學概論〉,收入《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張玉法,〈淺論比較歷史〉,收入《歷史學的新領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0年3月第六次印行)
程光裕,〈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考略〉,《史學彙刊》12(臺北:史學彙刊編輯委員會,民國72年10月)
蕭啟慶,〈元麗關係中的王室皇姻與強權政治〉,原刊於《中韓關係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民國72年3月),收入《元代史新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2年6月)
韓相璉著‧李鳳圭譯註,〈韓國的歷史哲學—史家與其理論〉,《中興史學》創刊號(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民國83年12月)
(三)日文
井上秀雄,〈《三國遺事》と《三國史記》—その時代的背景と構成〉,《アジア公論》9:5(1980年5月)
今西龍,〈王氏高麗朝に於ける修史に就きて〉,原載《藝文》6:7(大正4年7月),收入《高麗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45年9月)
今西龍,〈正豐峻豐等の年號〉,原載《東洋學報》1:1(明治44年1月),收入《高麗史研究》
今西龍,〈光德年代考補〉,原載《考古學雜誌》3:3(大正1年11月),收入《高麗史研究》
今西龍,〈高麗の年號「光德」の年代〉,原載《考古學雜誌》3:1(大正1年9月),收入《高麗史研究》
末松保和,〈李朝實錄考略〉,《學習院大學文藝部研究年報》5(東京都:學習院大學,昭和33年)
申奭鎬,〈韓國の修史事業〉,《朝鮮學報》89輯(奈良縣:朝鮮學會,昭和53年10月)
四、西文
G. W. Robinson and W. G. Beasley,“Japanese historical writing in the eleventh to fourteenth centuries”in W. G. Beasley & E. G. Pulleyblank, ed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 pp. 229-244.
G. W. Robinson,“Early Japanese chronicles :The Six National Histories,”in W. G. Beasley & E. G. Pulleyblank, eds., Historians of China and Japan(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 pp. 21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