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婉蓉 Lai Wan-Jung |
---|---|
論文名稱: |
謝春木及其作品研究 A Study of Chun-Mu Hsieh and His Works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3 |
中文關鍵詞: | 謝南光 、左翼 、共產主義 、新劇劇本 、旅遊文學 、土地意識 、國族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Nan-Kuang Hsieh, Left wing, Communist, New play script, Travel literature, Awareness of land, National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1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謝春木(1902-1969)成長於臺灣新文學運動,並站到第一線從事抗日啟蒙運動與政治運動,以蔣渭水秘書、臺灣革命同盟會領導、國際問題研究主任與中國駐日代表團團員等身份活躍於政治界,以新聞人、評論家與作家身份活躍於文化界。因其特殊的生平際遇,而接受左翼、共產等思想的洗禮,在他的心海中不時激盪著階級抗爭與民族認同的浪花,其堅定不改的左翼立場與始終關懷底層人民的心態,而成為一個社會世代的知識分子典型,實在值得研究。
1920年代,謝春木創作文學來實踐文化啟蒙運動的精神,除了廣為人知小說〈彼女は何処へ〉與新詩〈詩の真似する〉外,他也創作新劇劇本〈政治家は國を我物と思ふ〉與遊記〈新興中國見聞記〉。此篇發表在《臺灣新民報》的新劇劇本,不同以往該報刊登的劇本場景,不再是家庭中的客廳、臥室,而是農工大眾受日本殖民壓迫的歷史現場,並藉由人物對話隱喻謝氏自身逐漸深化的土地意識;1929年5月遊歷中國而寫作之遊記,展現謝春木這位擁有臺日經驗的旅人,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在面對繁華的上海租界地、充滿中國漢族原鄉味的南京與江南,還是滿洲鐵遍布的東北,都能清楚辨析各國所帶來的畸形的資本主義與現代化,並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當時某種典型知識分子的民族與文化認同處境──具有漢民族意識,並期待中國可以如日本般現代化的「臺灣人」。
時政評論,則是謝春木至戰後仍持續不輟撰寫的文類。他所關心的社會議題,舉凡教育、政治與經濟皆有論及,而其思想亦隨動盪的時代逐漸轉變。本文除了重新蒐整謝春木零星散見於報刊雜誌的評論,亦尋獲其生平相關史料,以補足前人研究之細節。從1920年代到1940年代,為謝春木最具政治、文學生命力的三十年,他在作家、文化運動家、記者、論客到政治人物等身份不斷置換,本文回歸至其文學創作與時政評論,期待重新思索一個特殊知識分子的時代意義。
Chun-Mu Hsieh (1902-1969) grew up in Taiwan New Literature infancy, and stand in the frontlin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political movement against Japan, as well as Hsieh’s position as the Secretary of Chiang Wei-shui, leader of Taiwan Revolutionary League,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he China delegation members in Japan in political circles, and as a journalist, commentator and a writer in the culture field. He has the unique destiny, accepted left-wing; communist ideology, therefore class struggl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mpacted his mind as the agitated spray. Hsieh stood his leftist position and constantly concern for the proletarian that made him become a typical intellectual in that generation and his works worthy of analyzing.
To practice the culture of literature Chun-Mu Hsieh created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in 1920s. In addition to well-known the novel ”彼女は何処へ” and the poetry ”詩の真似する”, he has also created the script ”政治家は國を我物と思ふ” and the travel notes ”新興中國見聞記”. The script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臺灣新民報" is different from the scripts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the newspaper in the past, no longer a family living room, bedroom, but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community by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colonial oppression site, and gradually deepen awareness of land of Hsieh by dialogues; A journey of visiting China in May,1929 Chun-Mu Hsieh the traveler who had the experience of Taiwan and Japan set foot on Chinese soil in first time. When he faced concession in Shanghai prosperous and full of flavor in Chinese Han hometown of Nanjing and Jiangnan, or Manchuria Railway across the Northeast, could analysis clearly bringing the countries of capitalis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abnormal, and his writings show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ypical intellectuals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race and culture at that age── as a “Taiwanese” that expected China to modernize like Japan.
Political Comments, the principal writing genre of Chun-Mu Hsieh after the war. He concerned about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and his ideology change in tandem with turbulent times. This study not only re-searches Chun-Mu Hsieh scattered comments found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but also found his Career Related Materials, and filled the detail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1920s to 1940s, it is Chun-Mu Hsieh's most political, literary vitality of thirty years. He continued replacement of his identity in writers, cultural activists, journalists, commentator and political figures. This study returns to his literature review and current affairs, and looks forward to re-inspect the era of intellectual significance of a particular.
壹、謝氏文集
‧謝春木,《臺灣人は斯く觀る》,臺北:臺灣民報社,1931年1月。
‧謝春木,《臺灣人の要求》,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1年9月5日。
‧謝南光,《日本主義的沒落》,臺北:國民圖書,1944年1月1日。
‧謝南光,《敗戰後日本真相》,臺北:民報印書館,1946年10月10 日。
‧謝南光,《謝南光著作選(上)(下)》,臺北:海峽學術,1999年2月。
貳、文獻史料
一、報紙與雜誌
‧《中外論壇》1-3、5-8期,上海:中外論壇社,1935年5月9日-6月27日,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中央日報》(1928-1949)光碟,北京:中國教育圖書,1996年。
‧《民報》(1946年7-12月),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東南海》1-9期,重慶:東南海,1944年5月30日-1945年2月,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臺灣》(1922-1923),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覆刻,1974年。
‧《臺灣日日新報》電子版(1898-1944),臺北:漢珍數位,2005年。
‧《臺灣民報》(1923-1930),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覆刻,1974年。
‧《臺灣新民報》(1930-1932),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覆刻,1974年。
‧謝春木、白成枝編《洪水報》創刊號,政大百年樓館藏。
二、作家文集與名人傳記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太田秀穗氏還曆祝賀會編,《太田秀歲氏還曆紀念文集》,東京:文化書房,1935年。
‧王白淵著、陳才崑譯《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王炳根,《世紀情緣:冰心與吳文藻》,合肥:安徽人民,2000年。
‧丘念臺,《嶺海微飆》,臺北:中華日報,1962年。
‧朱昭陽口述;林忠勝撰述,《朱昭陽回憶錄:風雨延平出清流》,臺北:前衛,1994年。
‧李玲虹、龔晉珠主編,《臺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臺北:海峽學術,2007年
‧杜聰明,《回憶錄 (上) 》,臺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翁曉波、梁汝雄,《宋斐如文集》,臺北:海峽學術,2006年。
‧張瑞成編,《臺籍志士在祖國復臺的努力》,臺北:國民黨黨史會,1990年。
‧張漢裕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年12月。
‧陳逸松,《陳逸松回憶錄》,臺北:前衛,1994年。
‧陳爾靖編,《王芃生與臺灣抗日志士》,臺北:海峽學術,2005年12月。
‧曾顯章,《張維賢》,臺北:臺北藝術大學,2003年7月。
‧楊國光,《一個臺灣人的軌跡》,臺北:人間,2001年。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1967年。
‧楊錦麟,《李萬居評傳》,臺北:人間,1993年。
‧臺灣革命同盟會主編,《臺灣問題言論集》第1集,重慶:國際問題研究所,1943年。
‧蔣朝根,《蔣渭水留真集》,臺北:北市文獻會,2006年。
三、公文書與報告
‧〈B02031442800‧臺湾人関係雑件〉,1927年3月29日-1929年7月1日,亞洲歷史資料中心:http://www.jacar.go.jp/。
‧〈B02031446700‧臺灣人發行ノ新聞、雜誌其他刊行物關係〉,1934年3月21日-1938年8月20日,亞洲歷史資料中心:http://www.jacar.go.jp/。
‧〈B08061340100‧帝国、諸外国間合弁事業関係雑件〉,亞洲歷史資料中心:http://www.jacar.go.jp/。
‧〈002-080200-00190-120‧謝南光等呈蔣中正為張錫祺受冤被株累久陷懇乞賜電保釋〉,國史館館藏。
‧〈002-080200-00335-029‧保密局呈蔣中正臺灣獨立運動由來及地下組織領導人與其活動及國際間情勢之關係並陳因應措施等〉,國史館館藏。
‧〈002-080200-00344-035‧唐縱等呈蔣中正華人在日所辦報紙華僑民報業已查封國際新聞及新華報為匪在日之機關報宣傳反動應予打擊或清除內部匪幫份子等〉,國史館館藏。
‧〈129000021884A‧軍事委員會侍從室‧謝南光〉,國史館館藏。
‧《內政部關於議復謝南光建議籌備臺灣省與行政院來往文件(1943年12月29日-1944年2月3日)》,陳雲林編《館藏民國臺灣資料彙編‧第十六冊》,北京:九州,2007年。
四、其他
‧《上海市年鑑》,臺北:國圖複印,1980年。
‧《臺灣教育會雜誌》,臺北:臺北教育會,1901-1912年。
‧《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1918-1919年。
‧山本三生,《日本地理大系‧大東京篇》,東京:改造社,1930年4月20日。
‧臺北師範學校,《臺北師範學校創立三十周年記念寫真帖》,臺北:臺北師範學校,1926年。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北教育會,1939年。
‧謝森林,《寶樹堂謝氏閤族譜(臺灣彰化)》,美國猶他州鹽城湖:美國猶他家譜學會複製, 2004年。
‧蘇甲榮,〈新上海地圖〉(1:20000 51*74cm),上海:日新與地學社,1931年4月。
參、相關研究
一、專書
‧George Kerr,陳榮成譯,《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1991年5月。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臺北:巨流,2001年。
‧日中友好協會(正統)中央本部編,《日中友好運動史》,東京:青年,1975年。
‧王乃昌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臺北:創造,1989年6月。
‧王政文,《臺灣義勇隊:臺灣抗日團體在大陸的活動(1937-1945)》,臺北:五南。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海峽學術,2002年1月。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鄉,2006年1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臺師大歷史研究所,1983年。
‧吳晟編《彰化縣文學家的故事》,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4年。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1961年9月。
‧孟樊,《後現代的政治認同》,臺北:揚智文化,2001年。
‧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彰縣文化,1997年。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臺灣抗日運動(1985-1945)》,臺北:海峽學術,2004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985-1945)》,臺北:自立晚報,1994年7月。
‧邱坤良,《昨自海上來──許常惠的生命之歌》,臺北:時報,1997年9月。
‧青山和夫,《謀略的熟練工》,日本:妙義,1957年。
‧施淑宜,《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臺灣傳承文化,2004年11月。
‧施嘉明編譯,《戰後日本政治外交簡史──戰敗至越戰》,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年10月
‧施懿琳、楊翠合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文化局,1997年5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臺北:聯經,2009年5月。
‧翁佳音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臺北:稻香,1992年2月。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北:時報,1989年。
‧許雪姬等,《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6年9月。
‧許陽明,《媽媽的乳房》,臺北:圓神,2009年8月。
‧連溫卿,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香,1988年10月。
‧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2006年。
‧陳室如,《近代域外遊記研究:1840-1945》,臺北:文津,2007年。
‧黃師樵,《臺灣共產黨秘史》,臺北:海峽學術,1999年9月。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2008年8月。
‧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局,《臺灣社會運動史》,東京:龍溪書舍,1973年。
‧劉其偉,《文化人類學》,臺北:藝術家,1994年。
‧劉崇稜,《日本近代文學概說》,臺北:三民,1997年。
‧蔡培火、吳三連,《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謝金蓉編,《蔡惠如和他的時代》,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魏金絨,《芳苑鄉志‧歷史篇》,彰化:彰化縣芳苑鄉公所,1997年。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王白淵卷》,臺北:藝術家,1999年5月。
二、報紙與期刊論文
‧文郎譯,〈日本人眼中的謝南光〉,《中聲晚報》,1952年8月17日。
‧木下一郎〈謝南光(春木)氏の足跡〉,《日中》4卷9期,1974年。
‧白雪蘭,〈由倪蔣懷與葉火城學生時代作品淺談國語學校與臺北師範學校之圖畫教育〉,《藝術家》42卷5期,1996年5月。
‧朱雙一〈從旅行(居)文學看彰化作家的民族認同和現代性接受──以日本和中國大陸經驗為中心〉,林明德主編《彰化文學大論述》,臺北:五南,2007年11月30日。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上)〉,《臺灣史料研究》第3號,1994年2月。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下)〉,《臺灣史料研究》第4號,1994年7月。
‧何義麟,〈《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舊雜誌覆刻系列《新新》,1995年。
‧沈覲鼎,〈對日往事追記(19)〉,《傳記文學》29卷6期,臺北:傳記文學,1976年12月。
‧林德政,〈抗戰期間臺籍人士在重慶的活動〉,《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22輯,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2001年11月。
‧林德政,〈戰時旅居重慶的臺籍人士──以《東南海雜誌》的言論與影響為中心〉,《2002年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年。
‧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卷11期,1996年11月。
‧浩蕩,〈神秘人物謝南光〉,《星島晚報》,1952年7月21日。
‧康原,〈歌謠中的村莊歷史〉,《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卷2期,1999年12月。
‧康原,〈臺灣新文學的實驗者謝春木先生〉,《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6卷4期,2000年6月。
‧張恆豪,〈追風及其小說〈她要往何處去〉〉,《國文天地》7卷5期,1991年10月。
‧郭曉珺,〈歲月無聲人有情──專訪謝秋涵女士〉,《臺聲》12期,2004年。
‧陳千武〈臺灣新詩的演變〉,鄭炯明編《臺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文學界雜誌,1989年。
‧陳富容,〈「孤兒」與「原鄉人」──吳濁流與鍾理和的大陸悲歌〉,《育達學院學報》,第12期,2006年12月。
‧新華社,〈美軍士兵槍殺劉自然事件始末〉,《人民日報》,1957年5月26日。
‧新華社,〈「我不願再到殺人者的領土」 劉自然的妻子拒絕董顯光的無恥利誘〉,《人民日報》,1957年5月31日。
‧新華社,〈劉自然妻弟寫信鼓勵他姐姐奧特華 堅持愛國反美鬥爭到底〉,《人民日報》,1957年6月1日。
‧遠藤三郎,〈十二年ぶりの中囯〉,《日中》2卷9期。
‧蕭水順〈謝春木:臺灣新詩的肇基者──細論追風與臺灣新詩的終極導向〉,《彰化文獻》第7期,2006年8月。
‧戴國煇,〈霧社蜂起と中國革命〉,《境界人の獨白》,東京:龍溪書舍,1976年。
‧謝東漢,〈我的父親謝文達不為人知的二、三事〉,《中國時報》,1995年11月31、12月1-2日。
‧謝秋涵,〈我的父親謝南光〉,《不能遺忘的名單-臺灣抗日英雄榜》,臺北:海峽學術,2001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汪莉絹,《中共的對日政策》,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何義麟,〈臺湾知識人における植民地解放と祖国復帰--謝南光の人物とその思想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關係論修士學位論文,1993年。
‧張雅惠〈賴明弘及其作品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秋櫻,〈民族主義的性別意涵──以日據時代的臺灣島內民族主義為例〉,中山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2002年。
‧謝明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年。
‧羅詩雲,〈郁達夫在臺灣:從日治到戰後的接受過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