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麗君
Shih, Li-Chun
論文名稱: 創意鈔票設計之媒體應用創作研究
The Research of Banknotes creative design Media Application Creation
指導教授: 許和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文化創意視覺媒體設計創意傳播
英文關鍵詞: culture & creative, Visual Media Design, creative Medi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科技不斷進步,一次次打破人們對世界原有的想像,各個產業「匯流」、「跨界」聲浪此起彼落,「視覺媒體設計(Visual Media Design)」的領域亦不例外。從「平面設計」延伸而來的「視覺媒體設計」,實實在在的表現出突破二次元設計想法之外,透過新媒體如何傳播與傳達,也納入設計的一環。「視覺媒體設計」不單要討論「內容」,更要討論其選擇傳播的「形態、形式」。深入討論內容,我國自2002年把文創正式列為產業,文創相關產業大為重視後,政府積極找尋代表本國的作品與符碼,究竟什麼樣的文化素材能夠真正代表臺灣,以往的符碼素材外有沒有創新與創意的新想法。提到「創意」,究竟創意從哪裡出來?哪一個部分需要創意?創意的核心與創意的具體指標又是什麼?本創作研究以「創意」貫穿全文脈絡,以「視覺媒體設計」的設計歷程,逐一探討其「創意」性。從臺灣文化素材的剖析及其「創意」性,引導至「內容」上的「創意」、「形式」設計上的「創意」,啟動「傳播」模式上的「創意」,作為本創作研究分析脈絡。以「鈔越世紀」展覽作為主要剖析個案,並輔以「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第32屆新一代設計展」、「『身體-界面』數位藝術展」以及「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的「視覺媒體設計」初探、分析與比較其中異同。本創作研究作品之歷程亦與此脈絡節節相關,素材的發想具創意、獨特與代表臺灣之特性,形式以「鈔票」作為創意元素之外,展出時的影像互動、結合數位等創新運用與觀眾的互動、溝通之設計與思索,結合上述概念與架構,呈現具體創作研究。本創作研究最終的結論,一共歸納出四點,1.內容素材的論述方式傾向新舊並陳的模式;2.現今臺灣在地文化創意應用重視經典形式;3.創意傳播應用偏向受目標接收者而定,大多重視展演傳播形式創意;4.學理脈絡解析之視覺媒體設計歷程有理可循。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echnology, the” convergen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become the key of changing the world, including Visual Media Design.The field of Visual Media Design including contents ,form and style. After the time government define cultural and creative as the industries, we are actively looking for the culture elements which can on behalf of Taiwan. The “originality” will be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We start with the “originality” and comes to “form”. At the end, we will discuss the way of Media. We use the "Evolution Beyond Money" as the target case , and combine "2010 Taipei International Flora Exposition", "32nd Young Designers' Exhibition", " Body - interface Digital Art" , "A Dream Exhibition 100 years before the birth " and the "Visual Media Design"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The creations of course also associated with this context steadily, .In the form of "money" as the creative elements, interactive video display combined with innovations such as the use of digital interaction with the audience.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s and architecture, presenting specific creation Research. The creation of the final conclusion, there are four points summarize, 1 discussed the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propensity new and the old way of the pattern; 2. The form of Taiwan today 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3. Creative Media applications received by the target bias who may be, most of the emphasis on creative forms of Media performances; 4 theoretical context parsing process of Visual Media Design rational to follow.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視覺媒體設計之內容研究 10 第二節 創意概念之思考方法研究 15 第三節 文創設計之內容與發展研究 18 第四節 傳播媒體相關論述研究 31 第三章 個案研究 36 第一節 臺灣創意傳播個案研究 36 一、 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36 二、 新一代設計展 50 三、 臺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數位藝術展 56 四、 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 62 第二節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鈔越世紀」個案分析 65 第三節 鈔票形式使用之文獻初探 77 第四節 本章小結 91 第四章 創作歷程與理念說明 93 第一節 創作發想與成型 93 第二節 創作目標 93 第三節 策略方針 94 第四節 創作歷程 96 第五節 「萬花視界‧鈔越世界」創作解析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4 表次 表1- 1:分析與設計理論使用層次 6 表2-1:設計的種類 11 表2-2:閱讀層次 13 表2-3:傳播形式 14 表2-4:視覺創意的手法 17 表2-5:素材之劃分 21 表2-6:臺灣文化創意素材使用特色歷程整理 25 表2-7:挑戰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 27 表2-8: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98—102年) 28 表2-9:臺灣文創區規劃據點 30 表2-10:觸發平台模式之歷程 35 表 3-1:展館類別整理 41 表 3-2:爭豔館花現台北展期一覽表 44 表 3-3:「超越世紀」素材內容分類整理 71 表 3-4:世界各國鈔票圖像設計大致類型 80 表 3-5:個案研究之文創素材、展演內容創意與展演傳播形式創意一覽表……91 圖次 圖1-1:本創作研究架構流程圖(資料來源:本創作研究製作) 7 圖2-1:幾何形狀(GEOMETRIC SHAPES)與有機形狀(ORGANIC SHAPES) 19 圖2-2:幾何形態(GEOMETRIC FORMS)與有機形態(ORGANIC FORMS) 20 圖2-3:創意傳播流程的層次與其關係到生活者、閱聽者的關係圖 35 圖3-1: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LOGO 39 圖3-2: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吉祥物 39 圖3-3: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現為花博公園)於YOUTUBE的訂閱頻道 47 圖3-4: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入境篇/鬱金香 48 圖3-5:伍佰位花博獻唱 48 圖3-6:江蕙《當時欲嫁》專輯封面 49 圖3-7:桂綸鎂赴日宣傳花博之新聞 49 圖3-8:新一代設計展LOGO 53 圖3-9:曾鈺涓、黃怡靜、吳冠穎、金啟平《奇米拉之歌CHIMERAS SING A SONG》(2012) 58 圖3-10:曾靖越《多工解讀 MULTITASK》(2012) 58 圖3-11:羅禾淋、陳依純《光風暴THE LIGHT IN THE STORM》(2012) 59 圖3-12:吳冠穎、金啟平《音高NOTE GENERATOR LITE》(2012) 60 圖3-13:江振維《 2.0 SOUND OBJECT - NATSU 2.0》(2012) 61 圖3-14:「鈔越世紀」展展覽一隅 66 圖3-15:「鈔越世紀」展展覽一隅 67 圖3-16:「臺北101・鈔越世紀」展展覽一隅 68 圖3-17:「臺北101・鈔越世紀」展展覽一隅 69 圖3-18:中華平面設計協會LOGO 70 圖3-19:互動性鈔票作品 75 圖 4-1:創作策略流程圖 ………………………………………………………………………………… 95 圖 4-2:客家文化素材 97 圖 4-3:原住民文化素材 99 圖 4-4:民間信仰素材 101 圖 4-5:原生花鳥植物素材 102 圖 4-6:原生蝴蝶素材 103 圖 4-7:海洋生態素材 104 圖 4-8:高反差圖像 105 圖 4-9:將各項元素組合構成為各單元圖 106 圖 4-10:搭配色彩計畫之多彩單元圖 107 圖 4-11:搭配文化底蘊及視覺層次之花紋單元圖 108 圖 4-12:代表各特色單元組合圖 109 圖 4-13:背景底圖 110 圖 4-14:編排組合後的創作設計圖 111 圖 4-15:媒體使用設計 115 圖 4-16:輸出成型之完成圖(正面與背面) 117 圖 4-17:互動新傳媒應用設計 120

    一、 書籍
    王桂沰著。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臺北:全華,2005。
    余秋雨著。觀眾心理學,臺北市:天下文化,2006。
    林佩璇著。個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pp.239-264),高雄:麗文,2000。
    林藜、郭嗣汾著。台灣史地觀,台海珠江,臺北:錦繡,1981。
    林鐘雄著。貨幣銀行學,臺北:三民書局,1990。
    李英豪著。錢幣珍藏,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4。
    李景暘著。中國券幣圖錄,第六輯,臺北:大臺北,1983。
    陳木淦著。向錢看-新台幣導覽,臺北:自行出版,2003。
    陳玉玲著。臺灣文學讀本,臺北:玉山社,2003。
    陳正茂等著。中國現代史,臺北:文京圖書公司,2001。
    陳向明著。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2011。
    陳剛、沈虹、馬澈、孫美玲著。創意傳播管理,臺北市:滾石文化,2012。
    郭生玉著。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1999。
    許義宗著。TOP中國紙幣,臺北:圓融文化基金會,1997。
    許義宗著。清代紙幣圖說,臺北:圓融文化基金會,1997。
    張樹棟、龐多益、鄭如斯等著。中華印刷通史,臺北:財團法人印刷傳播興才文教基金,1998。
    張秀民著。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1989。
    當代中國貨幣印製與鑄造編委會著。當代中國貨幣印製與鑄造,北京:中國金融,1998。
    蕭湘文著。廣告傳播,臺北:威仕曼,2005。
    Anthony Giddens著,張家銘等譯。社會學,臺北:唐山,1997。
    Fisher, B.A.著. Perspectives on Human Media. New York: Macmillan, 1978.
    Joseph O\’Connor, Ian McDermott著,王承豪譯。系統思考實用手冊-第五項修鍊完全攻略本,新北市:世茂,1999。
    Merriam著. Case study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8.
    Michael Kroeger, Philip Burton, Jessica Helfand, Steff Geissbuhler, Armin Hofmann, Gordon Salchow著,吳莉君譯。.Paul Rand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臺北:原點,2010。
    Wright, C. R.著.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4, 606-620, 1960 .
    W.克拉尼斯特,殷毅著。國際錢幣製造者,北京:新華,1989。
    Yin, R. K.著.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CA: Sage, 1994/2001.
    二、 期刊公文
    中央印製廠著。中央印製廠55週年專輯,臺北:自行出版,1996。
    中央印製廠著。中央印製廠60週年專輯,臺北:自行出版,2001。
    中央銀行著。新臺幣發行辦法,中央銀行,0038/1A091001/0/13/007,2007。
    行政院著。新臺幣改由本行自行發行之總說明,行政院,財 4-2-2-26,1999。
    葉晉嘉著。2009 世界運動會授權商品消費行為分析,「城市發展」專刊,104,2009。
    臺灣省政府著。限外臨時發行準備監理委員會組織規程,臺灣省政府,1950。
    臺灣省政府著。新臺幣輔幣發行辦法,臺灣省政府,1950。
    臺灣省政府著。臺灣省政府輔助生產限外臨時發行新臺幣辦法,臺灣省政府,1950。
    臺灣省政府著。臺灣省幣制改革方案,臺灣省政府,1950。
    鄭恩、范宇著。視覺傳達設計的傳播學敘事策略及其身份認同問題,東南傳播,第11期,2008。
    蔡紫德著。從博覽會到現代城市、城市未來-臺北花博與城市藝術行銷,臺北市立中山女高藝術生活科,2010。
    總統府著。臺灣省俞主席呈轉據臺灣銀行簽請新臺幣限外發行,總統府,0040/3130804/2-001/1/180,1953。

    三、 報章雜誌
    中央銀行著。中央銀行年報,臺北:中央銀行編印,2002。
    王柏偉著。身體的位置: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參:「身體-介面」,藝外雜誌,2012。
    國立歷史博物館著。中華錢幣史特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
    四、 學位論文
    林卲彥著。新台幣圖案的歷史意義-以鈔票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臺北市,2011。
    祝漢毅著。新台幣紙鈔設計創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2005。
    陳信文著。視覺傳達設計之創意構思方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2008。
    五、 網路資料
    中國國民黨著。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辦理成果報告,中國國民黨政策說明,2011。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kmt.org.tw/page.aspx?id=36&aid=5972
    伏合平著。中國紙幣印刷發展概況,印藝,第182期,1999。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 //www.gaahk.org.hk
    何儀琳著。圓山公園區百花爭豔齊綻放,閱讀臺北主題網,514期,2010。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435661&CtNode=40124&mp=100021
    林磐聳著。臺灣設計總論,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94
    陳雄文著。籌辦博覽會之經驗分享-談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2008。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2.pccu.edu.tw/CRTDLA/data/%E7%B3%BB%E7%B6%B2%E8%B3%87%E8%A8%8A081016/%E7%B1%8C%E8%BE%A6%E5%8D%9A%E8%A6%BD%E6%9C%83%E4%B9%8B%E7%B6%93%E9%A9%97%E5%88%86%E4%BA%AB-%E8%AB%87%E5%8F%B0%E5%8C%972010%E5%9C%8B%E9%9A%9B%E8%8A%B1%E5%8D%89%E5%8D%9A%E8%A6%BD%E6%9C%83%E7%B0%A1%E5%A0%B1(%E5%A3%93%E7%B8%AE%E5%9C%96%E7%89%87)_971009.pdf
    張光明著。新一代設計展,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786
    張光明著。臺灣設計總論,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2009。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94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著。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展館及策展,2010。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099374&ctNode=31923&mp=10500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著。花博公園100年重要施政成果,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施政成果摘要,2012。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doed.taipei.gov.tw/ct.asp?xItem=19372269&CtNode=51075&mp=105001
    臺北故事館著。鈔票故事展,臺北故事館,2012。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storyhouse.com.tw/main/modules/MySpace/index.php?cn=ZC46608
    饒美菊、曾麗珍著。創意台灣・花現台灣軟實力—2010台北國際花博覽會辦理成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1。上網日期:2013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23392
    Bevin Chu著。Expose City Hall, But Do Not Destroy the Flora Expo.Dateline Taipei, 2010. Retrieved 05, 2013, from http://datelinetaipei.wordpress.com/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