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彩杏
論文名稱: 2001年至2009年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basic competence Civics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year of 2001 to year of 2009
指導教授: 鄧毓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高中入學考試基本學力測驗公民試題
英文關鍵詞: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est question of Civi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9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2001年高中入學考試制度變革後公民試題的發展方向及其對教師的影響,採用文件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研究結果發現公民試題的特色,在題型上以單題為主,題組與整合題具有跨科及整合精神,附圖題與附表題明顯增加,題幹字數增加;在命題取材上各主題分佈極不平均,明顯偏重政治、法律與經濟生活;在認知層次上以理解題為主;在難度上,多數試題屬中間偏易,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試題更趨簡單;在鑑別度上,試題有良好的鑑別力。
    此一試題發展方向確實影響到國中公民教師的教學與評量。在評量上,教師完全仿照入學考試的題型;因應題型發展,教師在教學與評量上,進行社會領域的跨科整合並增加圖表的使用量。命題取材的偏頗,使得教師調整教學時數,不利公民教育的完整性。試題重理解,使得教師在教學上更重視理解,強調生活實例的引用、活動參與與問答等,評量的命題則重理解輕記憶。此外,教師認為閱讀已是公民應試的重要能力之一。
    . 最後,針對未來高中入學的公民命題及國中公民教師提出相關建議,並提供後續研究的方向。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competence Civics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year 2001, and understand the directions and developments of the test questions afte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 system changed and the influences to teachers.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and understand this development of test questions deeply, this research adopt the qualitative method, mainly using document analytic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t discovered the features of this test mainly on single-multiple choice question type, set-question type appears to be integrative type, and the graphical and attached-table questions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test questions are increasing on the number of the words and the materials gathering are weighed more on fields of politics, laws, economical life. The test questions mainly comprehend on the levels of cognition.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n the test questions appear mid to easy. After the execution of Grade 1-9 Curriculum, the level of difficulty on Civics test questions became easier, and the level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est questions is shown the excellent differentiation.
    The developments of Civics test questions to the influences of Civics teachers the ways they teach and the methods of their evaluations. The teachers evaluate their students by imitating the test question type of the basic competence Civics tes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cause of this reason, the teachers incorporate the materials on the heavy portions of graphical and attached-table questions in sociology. Since the teachers will increase and the teaching hours on portions of those test questions and focus on the materials of test questions, these will cause the reduction of other Civics materials which are not shown on the exams and lack of completion of Civics education. Since the test questions focus on their comprehension, the teachers will weigh the comprehension more in their teaching, and emphasize the real examples from life experiences, activities participations of Q & A etc. The test questions will focus on comprehension and less on memorizing but understanding. Moreover, teachers thought the reading competence is one of the competences of taking Civics exams.
    Finally, this research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directions of test questions and Civic teachers, and also provide continuous research afterward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中入學考試制度的變革……………………………………8 第二節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14 第三節 國中公民科課程的變革 ……………………………………20 第四節 高中入學考試對教學的影響 ………………………………36 第五節 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程序 ……………………………………………51 第二節 研究參與對象 ………………………………………………5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9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6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一節 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題型分析 ………………………66 第二節 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取材內容分析 …………………82 第三節 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認知層次分析…………………117 第四節 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之難度及鑑別度分析……………126 第五節 高中入學考試公民試題發展對國中教師之影響…………1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66 西文部分 ……………………………………………………………174

    中文部分
    王文中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北市:五南。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5-113),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王家通(2000),〈升學競爭如何解決-以台灣高中入學制度為例〉,載於《亞洲儒家文化圈(地區)升學競爭問題之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教育部顧問室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
    王彥妮(2003),《高中多元入學方式與地理科學習成就之關係—一個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
    王雅蕾(2009),《基測改變了什麼?從教學現場探究基測實施後歷史教學評量的轉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聖銘(2006),《我國高中職多元入學政策制定合理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區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聯合招生委員會編印(1998),《台北區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研究報告》,台北市:台北區公立高級中學聯合招生委員會。
    台灣省暨高雄市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委員會編印(1998),《台灣省暨高雄市公立高級中學八十六學年度招生聯合命題印卷研究報告》,台灣省:聯合命題印卷委員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
    江有(2004),《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敏華(2009),《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選擇題試題分析-以九十一至九十七年試題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全義(2002),《台灣地區高級中學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世華(1999),〈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發展計畫〉,《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委員會通訊—你我之間》,第1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1-10/betweenus1-2.htm ,2011/5/23。
    林世華(2001),〈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要如何走下去?〉,《飛揚》,第九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2011/5/23。
    林世華(2002),〈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聯考實務作法的差異〉,《飛揚》,第十四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2011/5/23。
    林秀娟(2006),《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能力指標與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社會領域試題分析之研究》,台灣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秀珍、徐世豐(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的影響分析〉,《中等教育》,第54卷第5期,頁140-153。
    林純如(2004),《從聯考到學測----高中入學招生考試歷史試題與教學目標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6),〈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36-80),台北市:高等教育。
    宋曜廷、許福元、曾芬蘭、蔣莉蘋、孫維民(2007),〈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三卷第四期,頁29-50。
    李明宗(2011),《歷屆地理科學科能力測驗及指定科目考試試題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社會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東實(2003),《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之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文星(2000),〈社會科七至九年級課程設計芻議〉,《邁向課程新紀元》(頁224-230),中華民國教材研究學會編印,台北縣:教材研發學會。
    吳倖瑱(2004),《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執行成效與困境之評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靜惠(2004),《小題大作(三)國中公民題庫(1)》,高雄市:高雄市教育局。
    周德禎(1998),〈教育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二)-質性研究〉,載余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范麗娟(2004),〈第三章: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心理。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徐宗國(2008),〈扎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65),台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Anselm Strauss & Juliet Corbin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 Joseph A.著,質性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高新建(2002),〈能力指標轉化模式(一):能力指標之分析及其教學轉化〉,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51-61),臺北市:揚智文化。
    袁筱青總編(2005),《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專輯—九十四年》,臺北市:國中基本學測推委會。
    馬向青(2000),《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硏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泰益(2002)。〈我國高級中學入學制度的演變〉,《飛揚》,第13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 ,2011/4/1。
    許泰益(2002b),《我國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政策規劃與執行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0a),《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社會學科試題編寫手冊》,未出版,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0b),〈「基本學力測驗」社會學科命題方向〉,《飛揚》,第5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2011/3/10。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1),〈九十年第一次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各科試題命題特色〉,《飛揚》,第8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2011/3/10。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2),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專輯,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4),〈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有關問題說明〉,《飛揚》,第30期,P2-3。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5),〈社會科有約 九十四年國中基測社會科常見問題整理〉,《飛揚》,第31期,【線上資料】國民中學學生基本測驗推動委員會http://www.bctest.ntnu.edu.tw/,2011/3/10。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10),http://www.bctest.ntnu.edu.tw/。
    教育部(1962),《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68),《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編印(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聯合印卷命題研究報告》,聯合印卷命題委員會編印,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承辦。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九十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題研究報告(第一冊、第二冊)》,台中市: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3a),〈九十二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問與答(上)〉,《飛揚》,第19期,頁2-5。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c),《九十一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第一次測驗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新竹市: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3d),《九十一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第二次測驗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新竹市: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4a),《九十二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第一次測驗試題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4b),《九十二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第二次測驗試題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東石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5a),〈九十四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因應一綱多本試題示例說明記者會〉,《飛揚》,第31期,頁3-4。
    教育部(2005b),《九十三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1次測驗》,台北市: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5c),《九十三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2次測驗》,台北市: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6a),《九十五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1次測驗》,高雄市:國立鳳新高中。
    教育部(2006b),《九十五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2次測驗》,高雄市:國立鳳新高中。
    教育部(2007a),《九十六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1次測驗》,台中市:國立台中二中。
    教育部(2007b),《九十六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2次測驗》,台中市:國立台中二中。
    教育部(2008a),《九十七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1次測驗》,桃園縣:國立桃園高中。
    教育部(2008b),《九十七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2次測驗》,桃園縣:國立桃園高中。
    教育部(2009a),《擴大高中職及五專免試入學實施方案》,【線上資料】中等教育司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1636
    教育部(2009b),《九十八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1次測驗》,台北市: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教育部(2009c),《九十八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全國試務工作暨試題研究報告(第2次測驗》,台北市: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教育部(2011),《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說帖(草案)》,【線上資料】教育部http://140.111.34.179/files/news_files/vjriq.doc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英豪(1991),《測驗與評量》,高雄市:復文。
    陳冠華(1998),《英國近三十年中學歷史教育改革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俐吟(2005),《民國九十年至九十三年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之輿論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國偉(2003),《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黃炎祥(1984),〈高中聯招的革新與展望〉,《師友》,第207期,頁10-13。
    黃詩琦(200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對英語教學的影響》,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昆輝(1975),《台灣省高中入學考試之檢討與改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素貞(2006),《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基本內容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惠玲(2007),《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2001年至2005年)》,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惠玲(200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英語科試題分析》,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傅秋英(2007),《學生、家長、國中教育人員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態度及改進意見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淑慧(民88)。〈題組輿論文題〉,載於王文中等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頁151-168),台北:五南。
    張慧文採訪(1984),〈聯合命題,任重道遠—訪林邦傑,郭生玉教授〉,《師友月刊》,第207期,頁8-10。
    賀道啟(2005),《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英語科加考聽力測驗》,國力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國禎(2004),《花蓮縣國中教師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認知及其對教學與評量影響之研究》,私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
    楊朝祥,〈聯考比多元入學方案公平嗎?〉,《中央日報》,2002.5.19,版3。
    楊龍立主編(2003),《九年一貫課程與文化》,台北市:五南。
    楊玲悅(2009),《國高中公民科教科書課程銜接之研究 - 以政治部分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賜(2002),《教育與未來》,台北縣:空大。
    簡茂發(2006),《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市:心理。
    蘇清守(1994),《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台灣東華。
    劉佳宜(2008),《91-96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卷1期,頁115-143。
    潘慧玲(2006),〈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宜均(2006),《我國國中地理科基本學力測驗試題以及學生基本能力之評鑑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未出版。
    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
    鄧毓浩(1995),〈國高中公民課程標準修訂與公民科教學〉,《中等教育》,第46卷第6期,頁78-85。
    鄧毓浩(1999a),〈基本學力指標與公民科教學〉,《菁莪季刊》,第11卷第2期,頁2-10。
    鄧毓浩(1999b),〈高中、高職入學考試的轉型與公民科教學評量〉,《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0卷第2期,頁45-54。
    鄧毓浩(2000),〈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與公民科教學評量〉,《菁莪季刊》,第12卷第2期,頁2-14。
    鄧毓浩(2011),〈百年來我國(初)國中公民教科書的演變與發展〉,發表於教科書百年演進圖像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譚光鼎(1982),《台灣省高中高職入學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分
    Bailey, K. M. (1996). 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 Testing, 13, 257-279.
    Bernard,H.R.(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3rd Ed.) ,CA :Alta mira Press
    Biggs, J. (1998) .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 role for summative assessment.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5, 103-110.
    Cunningham, G. K.(1998).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 Constructing and Interpreting Texts,London :Falmer Press.
    Glaser, R. (1962),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R. Glaser(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urgh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Glatthorn, A. A.(1993).Learning twi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NewYork:Harper Collins.
    Hicks,T.(2003).NAEP panelists: ‘Teaching to test’ can be effective. Education Daily, 36(60),4.
    Linn, R. L.,& Gronlund, N.E.(1995).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7th ed.). NJ:Prentice-Hall.
    Odafe, V. U. (1998). Students generating test items:A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strategy. The Mathematics Teacher,91(3),198-202.
    Patton,M.Q.(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d research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Sage.
    Santman, D.(2002). Teaching to the test: Test preparation in the reading workshop. Language Arts, 79(3),203-21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