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柔伊 CHEN, JOU-YI |
---|---|
論文名稱: |
書法幹細胞:陳柔伊書藝創作論述 Chinese Calligraphy Stem Cells – The Writing Art Creation Discourse of Jou-Yi CHEN |
指導教授: |
程代勒
Cheng, Tai-L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書寫藝術 、書法藝術 、漢字藝術 、當代書法 、現代書藝 、幹細胞 |
英文關鍵詞: | art of writing,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rt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art, contemporary art of writing, stem cell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9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以自身的創作為出發點,梳理筆者在創作思想上的脈絡,以及作品呈現方式的藝術形式。作品本身旨在探討現今社會中,因為科技日新月異,科學發展一日千里,現今生活裡,不論是文意的傳達、情感的書寫,甚或是日常聊天,皆以電子產品及網路代筆。這雖然是因著時代變遷、國家政策轉變而產生相對應的必然現象,卻也反應出現代人多以電腦代工處理各式各樣琳琅滿目的文字訊息,卻漸漸拋棄了筆桿,亦摒棄了由筆書寫的同時所帶入的豐沛情感,以及情緒傳達的真實感受。所幸,近現代台灣和大陸兩地的書家以其豐碩的傳統能量,加上不斷求新求變的精神,讓書寫藝術得以站上當代的舞台繼續發光發熱。就像是掌握住書寫藝術幹細胞,捉住中國文化核心價值,並且以之應用和發想無限可能,不但能承接住歷史的尾巴,兼之為書寫藝術找到新時代的存在形式和價值。
本研究以「文字」為媒介,僅就三方面來歸納現代書藝:一、純粹極致‧經典綻放。二、各個擊破‧化整為零。三、群策群力‧推陳出新。並且以兩岸三地的書家為例,說明書法藝術及漢字的魅力如何在當代藝術中發酵,進而讓其藝術生命作無限寬廣的延續,達到承先啟後的歷史意義。並且在最後筆者茲將所有經由「文字」研究的相關理論彙整,說明筆者創作與思想的發展歷程。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how people manage the writing messages in modern Taiwan society, every day we can see new development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rapid progress, science is developed in tremendous speed nowadays. In our modern lives, the opportunity to use pens is much less than the early ages. Whether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emotional writing, or even daily chat,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network began to be the ghostwriter. Although this is because of the wheel of time turns, it is one of the natural corresponding phenomenon arising from the national policy changes. However, it also reflects a fact that modern people always use computer to deal with an assortment of messages. People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pen, also abandoned the abundant emotion and true feelings, which convey emotions by handwriting. Fortunately, the modern calligraphers from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China, using their fruitful energy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ir spirit of evolving, so that 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can stand on the contemporary arts stage.
To grasp the core valu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s like to grasp living stem cells of i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o think of the application and send unlimited potential, not only to undertake the living history of the tail.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only three to summarize modern art: First, Pure Classical Extreme Bloom. Second, Old All Broken and Dismembered. Third, Collective Wisdom and Efforts to Innovation. And in the three places of calligraphers, for example, manual method of how the charm and character of art in contemporary art of fermentation, and then let the artistic life as a continuation of infinitely broad, reaching historic past with the future.
專書
1. (漢)許慎,《說文解字》,東漢。
2.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3。
3.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市 : 鼎文書局(股)公司,1976。
4. (明)湯顯祖,《牡丹亭》,台北市 :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1。
5.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標點本),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
6. (清)俞振飛,《粟廬曲譜》,國家出版社,2012。
7. (清)王季烈、劉富梁,《集成曲譜》,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25。
8. (清)怡庵主人,《崑曲大全》,上海:世界書局,1925。
9. (清)怡庵主人,《六也曲譜》,臺灣:中華書局,1977。
10. 天白,《書法線條美的發現》,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92。
11. 王岳川,《書法身份》,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12. 古干,《現代書法三步》,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5。
13. 田宮文平 監修,《書: 戰後六十年の軌跡》,株式会社 美術年鑑社,2005。
14. 白謙慎,《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榮寶齋出版社,2009。
15. 朱光潛,《談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16. 亦耕,《六十石山上無風處聽風》,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
17. 呂佛庭,《文字畫研究》,台北市 : 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75。
18. 李澤厚 等,《四部刊要/史部‧美學史類:中國美學史》(第一卷),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19. 李思賢,《當代書藝理論體系》,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0。
20. 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釋例》,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21. 杜忠誥,《池邊影事》,三民書局,2010。
22. 杜忠誥,《漢字沿革之研究—從情、法、理的角度看兩岸簡、繁體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23. 邱振中,《書寫與觀照—關於書法的創作、陳述與批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4.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5. 邱振中,《神居何所—從書法史到書法研究方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6. 邱振中,《當代書法創作 理想與批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7. 服部畊石(はっとりこうせき)編,《篆刻字林》,三圭社,1900。
28. 洪惟助,《崑曲辭典》,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29.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4。
30. 高明潞,《另類現代 另類方法》,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31. 郭沫若,考古學報《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1972。
32. 啓功,《書法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33. 陳振濂,《線條的世界—中國書法文化史》,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34. 曾來德、王民德,《書法的立場—一場沒有終結的對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35. 彭德,《中華五色》,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
36. 黃仁達,《中國顏色The Colors of China》,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
37. 程代勒,《墨墨集:程代勒書法展特輯》,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2014。
38.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等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9.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
40.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2011。
41. 劉宗超,《中國書法現代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42. 劉宗超,《中國書法現代史:傳統的延續與現代的開拓》,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
論文集、專刊
1.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 崑山國樂保存會,《崑曲粹存初集》,東京:不二出版,1990。
3. 《翰墨》第五期,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簡訊,1996。
4. 《千禧年—當代書家傳統與實驗書法展 傳統與實驗》,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0。
5. 《2003‧創時書藝 傳統與實驗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3。
6. 《2005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5。
7. 《2007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8。
8. 《2009‧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09。
9. 《時代週報》,2009。
10. 《近代書畫藝術發展回顧:紀念呂佛庭教授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0。
11. 《線裝經典》編委會,《百家姓大典》,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
12. 《十三經注疏》,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
13. 《2011漢字藝術節—兩岸當代書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文化總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2011。
14. 《2011兩岸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中華文化總會、財團法人何創時書法藝術文教基金會,2011。
15. 日知書學會,《不即不離—日知書學會作品集》,明宗書法藝術館,2011。
16. 《匯墨高升:國際水墨大展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2 International Ink Painting Exhibition and Symposium SYMPOSIU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2。
17. 《觀照與低迴—周夢蝶手稿、創作、宗教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論文集,國立臺灣大學,2013。
網路資料
1. 林欣誼採訪:〈董陽孜 我這心是熱的呀!〉,《誠品好讀》電子版,2008.04.14
2. 杜忠誥,〈漢字符號、氣韻與遊戲——我的書藝觀〉,2009。
3. Becker AJ, McCulloch EA, Till JE. Cytological demonstration of the clonal nature of spleen colonies derived from transplanted mouse marrow cells. Nature. 1963, 197 (4866): 452–4. doi:10.1038/197452a0. PMID 13970094
4.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em Cell Basics," July 19, 2004.
5. Siminovitch L, McCulloch EA, Till JE. The distribution of colony-forming cells among spleen colonies.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1963, 62 (3): 327–36. doi:10.1002/jcp.1030620313. PMID 14086156
6. 諸子百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zh
7.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http://www.unesco.org
8. 中國古曲網:http://pu.guqu.net/kunqu/
9. 集粹曲譜:http://phuluong.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