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秉錡
Ping-Chi, Hsieh
論文名稱: 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Attitude
指導教授: 曾永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社會資本個人資源社會資源公民態度結構方程模型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
英文關鍵詞: Social Capital, Individual Resource, Social Resource, Civic Attitud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The survey of The Research Project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TSC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0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兩者之間的關係,使用中央研究院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SRDA)之「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針對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及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共三期次的調查,進行資料分析,以瞭解個人社會資本的不同資源類型分別對不同面向的公民態度所產生的影響效果。
    研究結果發現本文建構的結構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模型適配度,且模型呈現穩定的趨勢,顯示個人社會資本中的個人資源越高,對公民態度中的「政治功效」和「容忍與法治的民主價值」越有正面效應;而個人社會資本中的社會資源越高,亦對於公民態度中的「政治功效」越有正面效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個人社會資本中不論是個人資源條件或社會資源條件,都對公民態度中的社會關懷產生負向的影響效果;另外,當社會資源越高時,對公民態度中容忍與法治的民主價值不一定存在正面效應,我們將對此結果提出可能且較深入的解釋,並予以未來研究之相關建議。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attitude. Using data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1995, 2000, and 2005 from the research project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of the Survey Research Data Archive, we can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resources on distinctive aspects of civic attitude with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tudy has goodness of model fit, and the model keeps being stable in 3cycles. Besides, this study supports that the more individual resource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can make the more positive influence on “political efficacy” and “tolerance and rule-by-law of democratic value” of civic attitude; the social resource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olitical efficacy” of civic attitude. However, when someone has the more social resource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the effect on the “tolerance and rule-by-law of democratic value” of civic attitude would not be necessarily positive, and moreover, both resources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hav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care” of civic attitude. According to these outcomes, we attempt to provide some adequate explanations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future studies.

    謝誌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8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社會資本之概念………………………………………………… 14 壹、社會資本的相關理論…………………………………………… 14 貳、個人社會資本…………………………………………………… 17 參、國內社會資本的相關研究……………………………………… 20 第二節 公民態度之相關理論與意涵…………………………………… 21 壹、公民態度存在的場域: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 21 貳、公民態度(civic attitude)之意涵……………………………… 23 第三節 國內外公民態度之相關研究…………………………………… 27 壹、國際間的公民態度研究………………………………………… 27 貳、國內的公民態度研究…………………………………………… 28 參、公民態度的測量………………………………………………… 31 肆、本研究建構公民態度之指標…………………………………… 33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2 第一節 研究問題………………………………………………………… 42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4 壹、資料來源 ……………………………………………………… 44 貳、統計分析之軟體使用…………………………………………… 45 參、研究方法 ……………………………………………………… 46 第五節 測量變項內容說明……………………………………………… 50 第四章 分析結果 52 第一節 主要變項的描述統計與相關矩陣 ……………………………… 52 第二節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結果 ………………………………………… 57 壹、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 …………………………………………… 57 貳、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 …………………………………………… 68 參、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 …………………………………………… 78 肆、小結(綜合分析) ……………………………………………… 88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 89 第六章 建議 ……………………………………………………… 99 參考文獻 102 一、中文部分 ………………………………………………………… 102 二、西文部分 ………………………………………………………… 106 附錄一、台灣地區行業標準分類表 111 附錄二、台灣地區職位標準分類表 118 表次 表2.3.1 國內外公民態度之相關研究 ………………………………… 29 表3.4.1 教育程度重新編碼表 ………………………………………… 45 表3.4.2 配適度指標與判斷值 ………………………………………… 48 表3.5.1 三期次公民態度各潛在變項之觀察變項 …………………… 51 表4.1.1 本研究三期次各主要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 53 表4.1.2 1995年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各觀察變項之相關矩陣 … 54 表4.1.3 2000年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各觀察變項之相關矩陣 … 55 表4.1.4 2005年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各觀察變項之相關矩陣 … 56 表4.2.1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原始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57 表4.2.2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測量公民態度問項之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59 表4.2.3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60 表4.2.4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前後的參數估計值 …………………………………………… 61 表4.2.5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結構模型誤差項之變異數估計值 ……… 63 表4.2.6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修正模型後的各項適配指標 …………… 65 表4.2.7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原始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68 表4.2.8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測量公民態度問項之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70 表4.2.9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71 表4.2.10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前後的參數估計值 ………………………………………………… 72 表4.2.11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結構模型誤差項之變異數估計值 ………… 73 表4.2.12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修正模型後的各項適配指標 ……………… 75 表4.2.13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原始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78 表4.2.14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測量公民態度問項之標準化參數估計值 80 表4.2.15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的迴歸係數參數估計值 …………………………………………… 81 表4.2.16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各觀察變項對其潛在變項修正模型 前後的參數估計值 ………………………………………………… 82 表4.2.17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結構模型誤差項之變異數估計值 ………… 83 表4.2.18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修正模型後的各項適配指標 ……………… 85 表4.2.19 個人社會資本對公民態度之影響效果 三期次結構方程模型參數估計值 ………………………………… 88圖次 圖3.3.1 個人社會資本與公民態度之關係模型示意圖………………… 43 圖3.4.1 個人社會資本概念示意圖……………………………………… 46 圖3.4.2 公民態度概念示意圖…………………………………………… 47 圖3.4.3 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分析之結構方程模型示意圖……… 47 圖3.4.4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程序……………………………………… 48 圖4.2.1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原始模型圖…………………………………………… 66 圖4.2.2 1995年第三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修正模型圖…………………………………………… 67 圖4.2.3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原始模型圖…………………………………………… 76 圖4.2.4 2000年第四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修正模型圖…………………………………………… 77 圖4.2.5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原始模型圖…………………………………………… 86 圖4.2.6 2005年第五期第一次個人社會資本及公民態度之 結構方程修正模型圖…………………………………………… 87

    一、中文部分
    王怡文、陳亮全、黃光國(2006)。華人社會中的信任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25,199-242。
    王振寰(主編)(2002)。臺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古佩琳(1998)。家庭溝通型態與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江美慧(2003)。國中生的公民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國三學生為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江宜樺(2005)。公民理念與公民的教育。通識教育季刊,12(1),27-44。2010年11月14日,取自http://homepage.ntu.edu.tw/~jiang/PDF/D13.pdf。
    江明修、陳欽春(2005)。充實社會資本之研究。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Ⅲ【社會‧法政篇】,177-252。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畫處。
    朱慶忠(2003)。社會關係網絡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探討。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 的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縣:桂冠。.
    李丁讚與吳介民(2008)。公民社會的概念史考察。載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市:群學。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李宗榮(2008)。性格或人脈:衡量風險投資的心理與社會資本因素。發表於2008年12月13日-12月14日台灣社會學年會,南港:台灣社會學會。
    李宗榮、施奕任(2009)。發展型網絡演變路徑的差異:比較台灣與新加坡的公、私部門間企業網絡的變遷。問題與研究,48(4),35-67。
    李宗榮(2009)。制度變遷與市場網絡:台灣大型企業間董監事跨坐的歷史考察, 1962-2003。台灣社會學,17,101-160。
    汪宏倫(2006)。從「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管窺台灣公民社會之未來:試論群體生活的當代困境。臺灣社會學刊,36,1-64。
    吳重禮、湯京平、黃紀(1999)。我國「政治功效意識測量」之初探。選舉研究,6(2),23-44。
    吳齊殷(2001)。網路使用者與非網路使用者的社會意向。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7(1),16-36。
    吳齊殷、陳怡蒨、黃心怡(2007)。釋放台灣的社會力:公共領域、資訊取得與知識共享。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33(1),17-29。
    林祐聖、葉欣怡(合譯)(2005)。社會資本。臺北市:弘智文化。原著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林火旺(1995)。自由主義社會與公民道德。哲學與文化,22(12),1071-1084。
    林火旺(2002)。自由主義與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發表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
    林聰吉、楊湘齡(2008)。台灣社會資本的分佈及其民主效果。東吳政治學報,26(2)。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臺北市:雙葉書廊。
    胡中中(2008)。高雄市高中職生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胡 佛(198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三)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徐火炎(1992)。民主轉型過程中政黨的重組:台灣地區選民的民主價值取向、政黨偏好與黨派投票改變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213-263。
    袁頌西(1974a)。我國家庭政治化與少年政治功效意識之研究(上)。思與言,11(5),1-12。
    袁頌西(1974b)。我國家庭政治化與少年政治功效意識之研究(下)。思與言,11(6),22-29。
    陳春梅(2002)。台北地區國中公民科教師政治功效意識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秋燕(1994)。北、高兩市國中學生政治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寧(2007)。臺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的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義彥、陳陸輝(2002)。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以及臺灣選民的民主價值。發表於2001年10 月19-20 日,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張佑宗(2008)。台灣社會民主價值的變遷。發表於台灣社會變遷1985~2005:台灣社會變遷計畫第十一次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F,2008年3月28-9日。
    張玉成(1996)。英國的公民教育。載於張秀雄(主編),各國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65-124。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6)。各國公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99-122。
    張秀雄、王錦雀(1997)。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課程改革的方向:以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為例。論文發表於師範大學主辦,八十六年度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黃景裕(1995)。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4,433-457。
    黃景裕(1994)。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現代公民性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3),21-42。
    黃芳銘(2003)。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黃信豪(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臺灣民主季刊,3(2),119-158。
    楊日旭(1985)。公民教育的政治學基礎。載於史振鼎(主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上冊)。台北:台灣省教育會。
    楊春學(2002)。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導讀。大陸:四川教育出版社。
    楊書成(2005)。從社會交換理論觀點探討團隊成員內隱知識取得與分享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傅仰止(2005)。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機制。臺灣社會學,9,165-203。
    廖添富、劉美惠、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1-26。
    廖添富、黃景裕(1995),我國大學生公民態度之研究—樣本取自北部地區。公民訓育學報,4,109-127。
    蔡佳泓、黃冠達(2005)。民主評價與民主滿意度之一致性:以台灣為例。發表於2005年中國政治學年會暨多元社會、和解政治與共識民主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10 月1-2 日
    歐烱杕(2009)。錢從哪裡來:台灣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資本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毓浩(1992)。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劃—國民中學組—專案委託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鄭慧蘭(2001)。高中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高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美慧、董秀蘭(2009)。我國公民教育革新之反思──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之研究與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7,145-162。
    賴媛姬(1995)。臺北市國中生權利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關秉寅和王永慈(2005)。寧靜革命:台灣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王振寰(主編), 凝聚台灣生命力。台北市:巨流。
    蕭志傑(2010)。宗教性非營利組織與社會資本-以慈濟基金會參與八八風災原住民援助與重建為例。慈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蕭新煌(2001)。台灣民眾環境意識的轉變:1986-1999。載於邊燕杰、涂肇慶、蘇耀昌等(主編),華人社會的調查研究:方法與發現,103-139,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蕭揚基(1990)。台灣中部地區高中學生公民意識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212-003-S。
    蕭揚基(2000)。高中學生公民意識及其家庭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編印,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蕭揚基(2004)。形塑現代公民:高中學生公民意識發展與培育之研究。台北縣:韋伯文化。
    藍佩嘉(2000)。人際網絡與經濟活動的辯證。臺灣社會學研究,4(1)。
    顏素霞(2009)。公民資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大一學生公民知識與公民活動態度取向之相關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201-232。
    顧忠華(2004)。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台灣第三部門之發展問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12-H-004-009。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台灣的學習社會與公民社會。台北縣:左岸文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2010)。教育沙龍系列三之一:我們培養了什麼樣的公民?知識型公民或參與型公民?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40。2010 年 11 月 8 日取自: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443

    二、西文部分
    Adler, P. S., & Kwon, S. 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7(1), 17-40.
    Allport, G.W.(1935). Attitude .In C. Murchison(Ed),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Worcester, Mass:Clard University Press.
    Astone, N. M., Constance, A. N., Robert S., and Young, J. K. (1999). Family Demography, Social Theory, and 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5(1): 1-31
    Baik, J.M. (1994).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9520811.
    Barnes, S. H. (1967). Leadership Style and Political Competence. In Lewi J. Edinger (ed.),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Industrialized Societ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agozzi, R. P.& Yi, Y. (1988) .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4-94.
    Balch, G.(1974).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 1-43.
    Beck, U., Giddens, A., & Lash, S. (1994).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ntler, P. M. & Bonett, D. G. (1980).Significant tests and goodness of fit in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3), 588-606.
    Bourdieu, P. (1983[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Richardson, J. (edited).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ampbell, A., Gerald G., and Warren M. (1954). The 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 Row,Peterson.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 S95-S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2000).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In E. L. Lesser(Ed.),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Doong, S. L. (2002). Reconstruction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aiwan:A study on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at educator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Civic-Citizenship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Engle, S.H. & Ochoa, A.S. (1988).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Decision m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Fukuyama, F. (1995).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ambetta, D. (1988).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Gene, A. B. (2003). Building Social Capital : Civic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Public Servant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3(1), 5-26.
    Glennie, E.J. (1997). 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resources: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on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en and femal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9814514.
    Grew, R. (1999). Finding Social Capital: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Italy.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29(3): 407-433.
    Hair, J. F. Jr., Anderson, R. E., Tatham, R. L.& Black, W. C.(1998).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5th ed.).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Hahn, C. L. (1999).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f policy, practices and outcomes.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5(1&2), 1999.
    Hardin, R. (1993). The Street-level epistemology of trust. Politics & Society, 21(4),505-529.
    Hess, R. D., and Torney, J. V. (1967).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 Aldine.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Its Elementary Form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Jenson, J. (1998). Mapping social cohe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olicy research secretariat's conference on creating linkages, Ottawa.
    Jöreskog, K. G.(1973). A gener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a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system. A. S. Goldberger and O.D. Duncan ed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Jöreskog, K. G.,& Sörbom, D. (1993). LISREL 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 Chicago, IL: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Leana, R. C., & Van Vurenn, H. J. (1999).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4(3), 538-555.
    Lewis, J. D., & Weigert, A. (1985). 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s, 63, 967-985.
    Lin, N. (1982). 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T. H.(1965). Clas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Anchor.
    Mistzal, B. A. (1996).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Civic Renewal, Index of National Civic Health. (1999).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puaf.umd.edu/
    Paterson, L. (2000).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c Renewal. Stephen Baron, John Field and Tom Schuller (eds.), Social Capital: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orter, A. (2000).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 sociology. In E. L.Lesser (Ed.),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Putnam, R. D. (1993a).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13: 35-42.
    Putnam, R. D. (1993b).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5). 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65-78.
    Sandefur, R. L., & Laumann, E. O. (2000). A paradigm for social capital. In E. L. Lesser(Ed.), Knowledge & social capital.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1998). The Impact of Attentiveness of Political Efficacy: Evidence From A Three-Year German Pane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10, 3: 195-210.
    Sidelnick, D. J. (1986).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Several Variables on the Political Attitude of Adolesce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Schuller, T. , Stephen, B. &John, F. (2000). Social Capital: A Review and Critique. Social Capital: Critical Perspectives, in edited by Stephen Baron,John Field, and Tom Schuller: 1-38.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rry, S. (1995). Responsible Republicanism: Educating for Citizenship.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62):131-208.
    Snijders, T. A. B. (1999). Prologue to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 Capital. Tocqueville-Review / Revue-Tocqueville 20(1): 27-44.
    Thomassen, J. (2007). Democracy Values. In Russell J. Dalton and Hans-Dieter Kligeman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textual Political Analysis, pp.418-43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cqueville, A. de.(1969). Democracy in America. Jacob Peter Mayer. ed. New York: Doubleday.
    Torney ,J.V. Oppenheim, A.M.,& Farnen, R.F.(1975). Civic education in ten countr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Tyler, R. T. (1998). Trust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In V. Braithwaite & M. Levi (Eds.), Trust and governance. NY: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Verba, S.; Schlozman, K. L.; &Brady, H. E. (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