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靜柔
Lee,ching-jou
論文名稱: 空間凝縮下族裔文化之遠播-以來台美籍華裔青少年接受台灣流行文化為例
Ethnic culture across over geographical distances:Taiwanese pop culture in the group of Chinese American teenagers visiting Taiwan
指導教授: 王秀惠
Wang, Hsiu-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美國華裔青少年台灣流行文化認同想像共同體
英文關鍵詞: Overseas Chinese teenagers, Taiwanese pop culture, Identity, imagined commun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5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取徑自AndersonBenedict的「想像共同體」,其以報紙與印刷做為民族的想像途徑。但今日由於傳播方式與時俱進,民族想像的方法也必然別於往昔,新媒介的出現使得華裔能藉由更加快速也更加直接的方法接觸台灣。空間與時間在新媒介下的凝縮,雖然出現全球文化受霸權文化所影響後的同一性之外,卻也提供族裔文化遠播的可能性。
      台灣的流行音樂與偶像劇近年來憑藉著新媒介得以傳播至華語區域外的國度,並受到當地華裔的歡迎。大眾流行文化是最易於被華裔青少年接收的文化,也是他們最有興趣接觸台灣文化的場域。然而在全球化的市場下,台灣流行文化並無強大的競爭力與能見度,因此華裔青少年選擇接觸台灣流行文化文本的原因與其認同息息相關。意欲結合華裔研究與台灣流行文化的互動,用以往不曾出現的觀點來進行華裔研究,即是本研究動機。
      本文研究方法使用問卷調查與訪談法,進行研究美國華裔青少年接受台灣流行文化管道與程度,接受行為背後動機以及探討接受其台灣流行文化文本行動背後之認同。
      研究發現,華裔青少年接受台灣流行文化文本的原因,不只是將其視為單純的娛樂性流行文本而已,背後更有族裔區隔與自我認同的意義。本研究旨在從來台美籍華裔青少年接受台灣流行文化文本(流行歌曲、偶像劇)的行為上,進一步探析身處於雙重文化下的華裔青少年之自我定位,並嘗試解讀其行為的內涵意義。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nderson Benedict’s “Imagined Community”, which uses newspaper and printing as an imagined path for an ethnic community. Since media has recently evolved dramatically, the methods used by the “imagined community” has also changed. The appearance of new media has provided a new mean for the overseas Chinese to access and learn about Taiwan.
    The new media, shorting geographical distance, not only accelerates the growth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but also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spreading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and, thus, influences the identity of an individual.
    Pop music and idol drama from Taiwan have reached to other Chinese geolinguistic region, and they are much admired by the overseas Chinese. Taiwanese pop culture has lower visi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due to globalization. Nevertheless, those overseas Chinese teenagers visiting Taiwan identify with Taiwanese pop culture, showing a success in the pop culture overseas. The motive for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Chinese ethnicity with Taiwanese pop culture.
    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reason for those overseas Chinese teenagers accepting Taiwanese pop culture is not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entertainment, but also related to self-identity. By analyzing the prevalence of Taiwanese pop culture (i.e., pop music and idol dramas) among Chinese American teenagers engaged in dual cultu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behavior and identity of them .

    目次 iv 表次 v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名詞釋義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理論 17 第二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步驟與假設 19 第二節 問卷分析與質性研究 23 第三節 文獻分析 32 第三章 天涯咫尺:族裔文化的遠播 第一節 大眾媒體的更新:文化超級市場的形成 41 第二節 族裔文化的實踐與區隔 48 第三節 華裔青少年接受台灣流行文化途徑與頻率 66 第四章 得其自適:在流行文化場域中的自我定位 第一節 華裔青少年接受流行文化的動機 82 第二節 面對雙重文化的自我塑造 98 第三節 流行文化下的自我定位 11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4 第二節 分析與討論 13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35

    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05)。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台灣僑民比較研究。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2006)。美國台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杉磯為例。
    王秀惠(2006)。種族歧視與性別-種族歧視與性別-戰前美國大陸男性華人之經歷。台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
    王秀惠(2008)。跨國移動的困境:美國華日兩國的族群關係,1885-1937。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賡武(2001)。華人新移民:何以新?為何新?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
    王志弘等(譯)(2001)。Edward W.Said著。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
    尹萍(譯)(1999)。劉柏川Eric Liu著。偶然身為亞裔人。台北市:天下遠見
    丘忠融、李紋鋒(2008)。Maria Bakardjieva著。網路社會與日常生活。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司艷(譯)(2001)。David Morley&Kevin Robins著。認同的空間:全球媒介、電子世界景觀與文化邊界。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其榮(2001)。華人新移民與後工業美國社會。世界民族,3,34-41。
    李天鐸(1995)。電視:代替性的文化論述「機器」。當代,6,42-54。
    李天鐸 (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 54-68。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Uwe Flick著。質性研究導論。台北市:五南。
    卓珍伃(2004)。青年學生收看韓劇的文化認同與消費行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以榮(譯)(1992) 。A.N.Oppenheim 著。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六合出版社。
    吳劍雄(1992)。華人與海外社會。台北:允晨文化事業公司。
    吳前進(2004)。跨國主義:全球化時代移民問題研究的新視野。國際觀察,3。
    吳前進(2006)。冷戰後華人移民的跨國民族主義-以美國華人社會為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
    吳睿人(譯)(1999)。Anderson,Benedic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ichanel Quinn Patton著。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林文琪(譯)(2006)。Kathryn Woodward著。認同與差異。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周蕾(1995)。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公司。
    邱彥彬(譯)(2003)Valerie Kennedy著。認識薩依德。台北市:麥田出版。
    洪泉湖(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徐榮崇、葉富強(2006)。性別角色的跨國思維:以布理斯本的一點五代台灣移民為例,人口學刊,32,43-81。
    夏鑄九、黃麗玲等(譯)(2002)。Manuel Castells 著。認同的力量。台北市:唐山。
    夏曉鵑(編)(2009)。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袁千雯(譯)(2005)。Dominic Strinati著。通俗文化理論。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黃葳葳(1993)。文化傳播。台北市:正中書局。
    莊文忠(譯)(2006)。Rober L.Miller,Ciaran Action,Deurdre A.Fullerton,John Maltby著。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北:五南。
    陳芸芸(譯)。James Lull。著。全球化下的傳播文化。台北縣:韋伯文化。
    陳靜瑜(1996)。美國族群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光興(1994)。帝國之眼:「次」帝國與國族-國家的文化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7,149-222。
    陳麗園(2003)。近代海外華人研究的跨國主義取向探索-評徐元音的《夢金山、夢家鄉》。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70-72。
    孫憶南(譯)(2004)。Andy Bennett 著。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市:書林。
    孫憶南 (譯)(2006)。Peter Steven著。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台北市:書林。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亞太圖書。
    楊華中(2008)。臺北市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允一等(合譯)(2001)。David Croteau,Willliam Hoynes著。媒體/社會 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台北市:學富文化。
    張小虹 (2002)。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小虹(2007)。假全球化。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京媛(1995)。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市:麥田。
    張四德(1990)。認同感與輸誠忠心-論美國種族歧視下少數民族的處境。西洋史集刊,2 ,171-184。
    張四德(1998)。融爐(melting pot)或多元文化(pluralism):從種族史觀點論美國社會的特質及十九世紀的排華運動。西洋史集刊,8,111-134。
    張育誠(2004)。海外華裔青年語文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所碩士論文。
    麥禮謙(1992)。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6)。Linda McDowell著。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8)。Virinder S.Kalra,Raminder Kaur,John Hutnyk 著。離散與混雜。台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合作翻譯發行。
    劉伯驥(1976)。美國華僑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981)美國華僑史續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台北市:亞太圖書。
    劉明山(2008)。1980年以來台灣僑務政策與美國台灣移民。台北市: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鄧伯宸(譯)(1994)。Harold R.Issacs著。族群。台北縣:新店。
    趙碧華,朱美珍(譯)(2000)。 Allen Rubin,Earl Babbie著。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市:學富文化。
    蔡源林(譯)(2001)。Edward W.Said著。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台北:唐山出版社。
    廖炳惠等編(2004)。重建想像共同體:國家、族群、敘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盧嵐蘭 (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北市:五南。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 103-38。
    蘇郁惠(2004)。青少年音樂態度兩性差異及性別角色因素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8,363-386。
    羅世宏(2002)。台灣的認同/差異:影視媒體的局勢中介與雜存認同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2,3-34。
    影音資料
    2009/12/20。Discovery星期天話題 -聚焦台灣:華語音樂帝國。Discovery。
    英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Rivsed Edition.NewYork.
    Anderson, Benedict. (1983).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 London, Verso.
    Fenggang, Yang. (1999)ABC and XYZ : Religious, Ethnic and Racial Identities of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in Christian churches, American Jounal(25:1)
    Gordon Mathews. (2000). Global culture/individual identity :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NewYork.
    Fanon, F. (1963). On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London, Paladin.
    Fanon, F. (1986). Black skin, white masks, London, Pluto.
    Stuart Hall (1990).Cultral identity and disapora in Rhtnerford, J (ed).Identity, Community, Cuture and Difference, Lawrence and Wishart, first published in Framework, NO 36.
    Stuart Hall (1997) Represent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h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Moore, H.(1994)Divided we stand:sex,gender and sexual difference ,Feminist Review, Vol.47, Summer 1994, Henrietta Moore.
    Edward W.Said, (1978) Orientalism, London, Random House.
    Wallace, C.&Kovacheva,S(1996).Youth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youth &Society, Vol. 28 , NO2, December 1996.
    Warren Kidd. (2002)Culture and identity.New York: plagrav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