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容襄 LIU, JUNG HSIANG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之觀點研究:次文化的觀察 Adolescents’ viewpoints toward TV trendy drama: Subcultural observation |
指導教授: |
黃迺毓
Huang, Nai-Y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8 |
中文關鍵詞: | 家庭教育 、電視偶像劇 、青少年 、青少年次文化 、同儕 |
英文關鍵詞: | family education, TV trendy drama, adolescent, adolescent subculture, pe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5 下載:1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所傳遞出之真實觀點,並探討青少年同儕間自身觀察其行為與觀念是否受到電視偶像劇的影響,研究者並在其間作青少年次文化之觀察。
本研究以焦點團體法進行資料蒐集,共舉行三次座談達到資料飽和,座談地點為受訪對象就讀之北市某市立國中家政教室。受訪對象為三男四女,共計七名之青少年前期的國二學生,其背景符合收視電視偶像劇一年五部以上,且倆倆具有同儕好友之身分,其中研究者刻意納入一名不喜歡電視偶像劇之男生,企圖觀察同儕間的互動反應。研究工具包含訪談題綱、錄音(影)設備、訪談日誌與研究者本身。
依據本研究之目的,歸納研究的發現與結果如下:
一、青少年對於電視偶像劇所傳遞岀的真實觀點
(一)青少年對電視偶像劇的定義:電視偶像劇要有知名之偶像,其故事不管是相戀、單戀、外遇之愛情與友情故事都應具備合情合理之真實感,避免太夢幻的愛情、無意義的打鬥與鮮明的台客風。電視偶像劇應注重新鮮感、節奏明快、不拖泥帶水又適時帶有喜感之劇情,開頭要能吸引人,結局要精采而圓滿。至於播出集數至少廿集,每集長度六十或九十分鐘,但絕不可以歹戲拖棚。
(二)青少年注重之電視偶像劇特色:喜好有喜歡又知名的明星、不拖泥帶水又能感動的劇情、美麗的場景與漂亮的服飾烘托。厭惡台客風氣息的內容、對公式化情節的反感與拒絕難以理解的劇情。
二、同儕間自身觀察受電視偶像劇之影響
(一)收視起因歸納為無意間發現、被預(廣)告吸引與受朋友推薦。
(二)同儕間思想與行為上的改變則為羨慕劇中的生活、將對白變成口頭禪、購買劇中相關商品與以粉絲方式支持偶像。
三、青少年同儕間的次文化現象
(一)同儕互動中,可以發現具有主見的意見領袖影響性與特質及同儕對於所屬團體的認同與歸屬感。
(二)性別差異上,相對於女生對電視偶像劇的喜好,則男生多半仍熱衷於線上遊戲與電影。
四、不同世代間的差異觀點
受訪青少年不能認同家長強勢制止收視,又不具說服力的理由,且認為家長過於擔憂,為此青少年也衍生出因應對策。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對家庭教育實務工作者、青少年家長與未來研究等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how adolescents view TV trendy dramas, and whether the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of their peers were influenced by such dramas. The adolescents’ subculture was also observed through this research.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 method during three interviews with the subjects. The venue of the interviews was one of the home economics classroom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city. There were seven 8th grade interviewees in total: three boys and four girls. They watched more than five TV trendy dramas annually. Research tools include interview outlines, video/audio equipment, and interview itinerary.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ere:
1. The definition of TV trendy drama by adolescents was: there has to be famous pop idols in these TV trendy dramas. the stories have to be realistic and logical, void of excessive romantic fantasies, meaningless fights, and loud local gaudiness. These dramas should be refreshing, quick tempos, neat and comic plots, as well as intriguing openings and happy endings. There should be at least twenty episodes for each drama, and the length of each episode should last sixty or ninety minutes, but never should there be redundant plots to prolong the story.
2. The adolescents began to watch these dramas because of random channel-browsing, attraction of preview clips/ advertisements, or recommendation from friends. There were also changes of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mong their peers.
3. The sub-cultural phenomenon among adolescents and their peers were: (1) the personal traits of strong-minded leaders influence the rest of the group, while these adolescents develop their recogni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ness through these interactions; (2) girls are fond of TV trendy dramas, whereas boys are mostly passionate about online games and movies.
4. The interviewed adolescents regarded it unacceptable that their parents forbid them to watch TV.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their parents were over-concerned. However, the adolescents had developed ways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by the researcher result.
中文部份
小葉日本臺(1999)。流行之最,盡在日本偶像劇。幼獅文藝,549,77-80。
方碧蓉(2004)。應用隱喻誘引技術探討偶像劇之開發: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鳳琪(2002)。臺灣青少年收看綜藝節目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研究。廣播與電視,19,59-97。
牛慶福(1972)。家庭主婦收看電視連續劇動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S. Vaughn, J. S. Schumm, & J. Sinagub著。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市:五南。
王玉佩(2003)。正修技術學院學生對日本偶像劇市場區隔之研究。正修學報,16,187-199。
王幸慧(1999)。日劇、網路、迷:以中央情報局BBS站上的日劇迷為分析焦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敏如(2000)。閱聽人與電視劇互動情形之探索:以兒童詮釋連續劇性別刻板印象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曾才(1992)。青少年次文化之解析—二次大戰以來的流變與檢視。當代青年,2(1),4-9。
王聖權(2004)。媒體自製偶像劇在文化創意產業之多重連結運用:以三立電視台偶像劇經營為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王韻儀(1986)。我國電視戲劇節目製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南發(2001)。青少年期社會認知發展理論的探討。教育學刊,17,341-354。
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1995)。青少年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
何慧雯(1999)。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知賢(1996)。歸因再訓練電視媒體教材之設計與應用。初等教育學報,9,1-41。
吳知賢(2002)。媒體教育對青少年發展的意義暨推廣策略。國家政策論壇,2(4),45-52。
吳知賢(2003)。國內八點檔連續劇價值意涵分析。視聽教育,45(3),15-24。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台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吳素倩(1990)。青少年文化與次文化之變遷。台北:文景市。
吳翠珍(1996)。媒體中的電視素養。新聞學研究,53,39-59。
吳翠珍(1998)。多媒體多煩惱。人本教育札記,111,10-20。
吳翠珍(2000)。媒體社會與教育。社教雙月刊,98,25-27。
吳翠珍(2003)。家庭媒體環保DIY。人本教育札記,165,42-45。
吳翠珍(2004)。臺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臺灣教育,629,28-39。
宋詩盈(2002)。台製偶像劇的本質與「擬像」-以流星花園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丁讚、陳兆勇(1998)。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臺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56,9-34。
李亦園(1984)。當前青少年次文化的觀察。中國論壇,205,9-15。
李惠加(1999)。青少年發展。台北市:心理。
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圈:臺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卓珍伃(2004)。青年學生收看韓劇的文化認同與消費行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玉真(1992)。青少年身體意象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20,64-73。
季欣慈(2004)。找尋臺灣「韓流」的推手-韓國偶像劇的政經結構與文本特性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岩淵功一(1998)。日本文化在臺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9。
林子斌(2000)。媒體識讀與多元文化課程—以日本偶像劇為課程設計素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君珍(2003)。產品置入之廣告研究—以觀光景點置入於臺灣偶像劇為例。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培(2004)。產品置入對品牌回憶度、品牌辨識度、品牌態度及購買意願之影響:以臺灣電視台偶像劇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瑞端(2000)。媒介、消費與認同︰臺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市:書林。
洪玉芬(2004)。論媒體教育的困境與展望—省思媒體之亂象,重新學習看媒體。臺灣教育,629,62-64。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R. A. Krueger & M. A. Casey著。焦點團體法。嘉義市:濤石。
洪慧純(2002)。臺中市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市場區隔之研究。大明學報,3,121-154。
胡幼慧(主編)(2004)。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夏士芬(1993)。連續劇內容之價值體系與社會指標的關聯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孫曼蘋(1997)。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54,211-235。
徐振興、黃甄玉(2005)。產品訊息疑似置入電視偶像劇之研究。中華傳播學刊,8,65-114。
秦嘉菁(1999)。電視劇中家庭概念之呈現方式及閱聽人解讀型態之研究—以中視劇場—花系列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耿慧茹(2003)。解讀的互文地圖:臺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袁瓊瓊(1999)。我看日本偶像劇。幼獅文藝,549,68-71。
高世威(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強華(主編)(1997)。關懷新新人類—非完全輔導與教育專輯。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高啟翔(2003)。全球與本土的連結:以文化融合理論檢視臺灣「偶像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玉佩(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64,73-101。
張志彰(1992)。淺談青少年次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0,16-18。
張春興(2004)。張氏心理學辭典(修正版)。台北:東華。
張景然(1992)。青少年次文化及其病相之探討。學生輔導通訊,20,12-17。
張雅惠(2003)。青春正奔放-多樣化的青少年生活。小作家月刊,108,11-15。
張德聰(1997)。青少年次文化與校園危機處理。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4,1-26。
張德聰(2005)。從青少年次級文化談校園危機處理。2005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14/gh7.htm
曹明正(2001)。日本影視文本的媒體再現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曹蜀宜(2004)。偶像劇對青少年消費行為的影響-以本土自製偶像劇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丹青(2003)。為你瘋狂、為你痴:網路偶像團體崇拜風潮對於青少兒網路社會化與學習之初探。傳播研究簡訊,35,6-7。
莫季雍(2001)。兒童、青少年與傳播媒介:我們所知與不知的閱聽行為。廣電人,81,14-19。
郭江東(1978)。家庭價值取向之變遷:傳統與現代—電視連續劇的分析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為藩(1981)。電視影響兒童社會學習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14,25-98。
郭貞(1995)。從社會學習論觀點看台北青少年的消費動機。政大學報,70,101-129。
陳怡君(2003)。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臺灣偶像劇的觀賞。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建儒(2003)。臺灣偶像劇弔詭價值觀分析及國小學童實施議題中心教學法之探討。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慧婷(1999)。臺灣媒體諷刺文化之社會意涵分析—以諷刺劇「我們一家都是人」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寶瑩(1992)。一群社會新貴的掘起:談青少年次文化。學生輔導通訊,21,88-90。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維瑜(2001)。讀者如何「使用」日本偶像劇?。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9,6-9。
黃迺毓(1999)。家庭教育。台北市:五南。
黃葳威(1997)。社區與個人參與傳播的時代來臨了。新聞鏡,439,40-42。
黃葳威(1997)。青少年對益智節目的回饋:一個次文化的觀察。廣播與電視,3(1),45-69。
黃葳威(2001)。守護心靈,拒絕色情。廣電人,82,30-32。
黃葳威(2004)。多元社會中青少年媒體接近權探討:從頻道自主權、廣告反思與收視行為談起。台北市:揚智。
黑鳥麗子(1997)。日本.偶像.劇。影響雜誌,88,17-34。
楊洲松(2004)。解放與賦權: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教育,629,2-8。
楊起鳳(2001,3月25日)。藍色韓風漂亮了結、陳昭榮帶旺、臺灣阿誠大老二。星報,3版。
楊雅婷譯(2003)。童年之死。台北:巨流。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臺灣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當代青年雜誌社(1992)。傳播媒體與青少年次文化。當代青年,2(1),10-15。
雷庚玲(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所顯示的親子互動模式。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趙家齡(2004)。青少年電視使用行為與流行文化偏好關聯性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庭輝(2005a)。電視偶像劇《吐司男之吻》︰寫實主義的建構與再現。傳播與管理研究,5(1),27-58。
趙庭輝(2005b)。電視偶像劇《薰衣草》:愛情神話的建構與再現。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2),131-172。
趙庭輝(2006)。偶像劇《流星花園》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構與再現。藝術學報,78,101-122。
趙培華(2000)。臺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齊力、董旭英(主編)(2003)。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縣:南華大學教社所。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市:揚智。
劉菁菁(1987)。電視戲劇節目描述的人格衝突及其紓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曉倫(2001)。國中學生崇拜影視明星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樊楚材(1966)。從廣播電視劇看臺灣社會價值觀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俊傑(2004)。從社會學習論剖析劉文聰效應。師友,438,51-54。
蔡美瑛(1998)。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自我表達消費動機與衝動性購物之探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雅敏(2002)。日本偶像劇行銷宣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琰(1993)。電視單元戲劇展現之社會。廣播與電視,1(3),41-66。
蔡琰(1994a)。電視戲劇節目聯繫解釋與社會化功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301-H-004-027-T)。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蔡琰(1994b)。電視單元劇與社會之關連。新聞學研究,49,107-122。
蔡琰(1995a)。電視戲劇類型與公式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3-0301-H-004-097)。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蔡琰(1995b)。電視劇的教育娛樂功能與劇中意識形態分析。廣播與電視,2(2),57-74。
蔡琰(1996a)。電視時裝劇之分類與公式。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舉辦之「1996年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嘉義縣。
蔡琰(1996b)。電視歷史劇價值系統與社會意識分析。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蔡琰(1998a)。消音的傳奇—電視古裝劇價值認同的啟示。新聞學研究,56,85-103。
蔡琰(1998b)。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意識分析。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市:三民。
薛銀樹(2006)。日本偶像劇的始祖-文樂。傳藝,64,76-80。
盧嵐蘭(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與社群意識。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蘇建文等(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饒淑梅(1996)。國民中學實施電視素養課程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5,359-392。
英文部分
Cheung, Y. W. (1993). Predicting Adolescent Deviant Behavior in Hong Kong: A Comparison of Media, Family, School, and Peer Variabl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Graber, J. A., Petersen, A.C., & Brooks-Gunn, J. (1996). Pubertal processes: Methods, measures and models. In J. A. Graber, J. Brooks-Gunn, & A. C. Petersen (Eds.), Transitions Through Adolescence: Interpersonal Domains and Context (pp.23-53). Hillsdale, NJ: Erlbaum.
Moschis, G. P., & Churchill, G. A. (1978). Consumer socialization: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5, 599-609.
McKenry, P. C., & Price, S. J. (Eds.). (2000). Families and Change: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and Transitions. Thousand Oaks: Sage.
Paikoff, R. L., & Brooks-Gunn, J. (1991). Do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change during puber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0(1), 47-66.
Rice, F. P., & Dolgin, K. G. (2002). 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Boston: Allyn and Ba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