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志成 Pen, Chi-Chen |
---|---|
論文名稱: |
疫情.控-彭志成水墨創作論述 Epidemic.Control - On Pen, Chi-Chen Ink Painting Creation |
指導教授: |
程代勒
Cheng, Dai-Le |
口試委員: |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陳炳宏 Chen, Bing-Hong 程代勒 Cheng, Dai-Le |
口試日期: | 2023/06/0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新冠肺炎 、強制隔離 、實名制 、白描 、當代水墨 |
英文關鍵詞: | New Coronary Pneumonia, Compulsory Quarantine, Real Name System, Line Drawing,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
研究方法: | 文獻分析法 、 圖像分析法 、 觀察紀錄法 、 創作實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55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7 下載: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新冠肺炎蔓延以來,不確定、不穩定感,是這個時代的共感特色。身為藝術創作者,開始思考該畫出何種作品,去真實的反映當代生活及社會現象。
此次創作研究是以自身的經驗及對應內心情感投射,觀照現代人在疫情蔓延下生活改變的多種面向,嘗試以社會觀察者的角色,去記錄疫情時代造成的各種變動與波瀾,創作出契合觀者感情與共鳴的作品。
以人為主題,呈現疫情肆虐期間人們所遭遇到各種的情況,如強制隔離、實名制、居家檢疫、疫苗接種等,希望以表達紛擾中安身立命的美學境界。
每個人所經歷的社會經驗,會造成自身回應社會的方式,而藝術家回應社會的方式,便是以創作來訴說想法。
本論文主要架構,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名詞解釋。第二章:疫情肆虐下:社會現象的思考與研究。第三章:創作理念思維與形式技法,將針對影響創作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同時從形式特徵與技法的運用進行分述說明。第四章:創作作品解析,共分四個系列「隔離系列」、「循環系列」、「空間系列」、「日常系列」。第五章:結論,提出未來創作的省思與展望。
Since the spread of COVID-19, uncertainty and instability have been the hallmarks of this era. As an artist, I began to think about what kind of works should be drawn to truly reflect contemporary life and social phenomena.
This creative research is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ner emotional projection, observ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modern people's life changes under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and trying to use the role of a social observer to record various changes and waves caused by the epidemic era, and create works that fit A work of emotion and sympathy for the viewer.
Taking people as the theme, it presents the various situations that peopl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epidemic, such as mandatory isolation, real-name system, home quarantine, vaccination, etc., hoping to express the aesthetic realm of living in peace amidst the turmoil.
Everyone's social experience will result in the way they respond to society, and the way artists respond to society is to express ideas through creation.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expounding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erms. Chapter Two: Academic Basis. Chapter Three: Creative thinking and form presentation, divided into four series: "Isolation Series", "Circulation Series", "Space Series", and "Daily Series". Chapter Four: Individual analysis of creative work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put forward the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of future creation.
一、專書
邱淑媞,《台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22 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世界》,台北市,麥田出版,2010年。
黎玲,張小元,張晶燕,李紅梅合著,《藝術心理學》,台北市:新文京開發,2004年。
基特・懷特(kit White),林容年譯,《藝術的法則》,新北市:木馬文化,2019年。
劉千美,《藝術與美感》,台北市:台灣書店,2000年。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台北市:三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陳懷恩,《圖像學》,台北市:如果出版社,2008年。
林昭賢・黃光男審定,《藝術概論-藝術與人生》,台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張耕維,《我國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之研究》,新北市:商鼎數位,2021年。
Los Psychology,《壞時代心理學》,香港,蜂鳥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周凱・高福進,《口罩文化史-病毒・符號與身份構建》,香港;開民書局,2021年。
祖旭華,《做哲學;哲學不是沒有用,而是你會不會用》,台北市:三民書局,2022年。
何之行、吳文欽等合著,《研下之疫-COVID-1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出版中心,2021年。
石富元,《新冠啟示錄》,新北市:聯經,2020年。
Elliot Aronson・Timothy D.Wilson.Samuel R.sommers, 余伯泉・陳舜文等譯,《社會心理學》, 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2021年。
蘇文川,<COVID-19疫情資訊認知對遵循防疫規定初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山下憲治,李惠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的法治對策》,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
法里德扎・札卡瑞亞(Fareed Zakaria),《後疫情效應》,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21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市;頂淵文化事業,2003年。
劉汝陽·郭小凌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蔣兆和》,台北市:錦繡文化企業,2007年。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台北市:漢京文化,2008年。
夏鏡湖,《平面構成》,台北市:松燁文化,2019年。
雨果閔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1916) 著,邵志芳譯,《基礎與應用心理學》,台北市,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涂敏玲譯,《藝術中的精神》,台北市:華茲出版社,2013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1999年。
伊凡・克蕾斯戴(Ivan krastev),《後疫情時代的關鍵趨勢:新冠肺炎重塑世界的五大思維》,台北市:三采文化,2020年。
申大鵬,《創意素描-思維・方法・案例》,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2021年。
朝倉直已,呂清夫譯,《設計的平面構成》,新北市:新形象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王惠,《平面構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黃光男,《美感探索》,台北市:聯經,2013年。
亞瑟・丹托(Althur C. Danto),林雅琪・鄭惠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10年。
二、期刊論文
<與病毒共存covid-19大流行後的新世界>,《國家地理特刊》,新北市:大石文化,2021年。
王婉禎,<新冠肺炎疫情下台灣留學生的隔離經驗初探>,《國立台灣大學理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
蔣勳,《藝術概論》,台北市:東華,1995年。
簡如竟,<「折翼天使」-敘述性表現手法之繪本創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李佾倫,<線畫的視覺意涵與線元素運用之論述>,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周啟弘,<留白視覺形式認知之研究-以平面廣告設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作產業學系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2017年。
龐芬玲,《頭頭是道-龐芬玲繪畫創作研究》,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西畫組論文,2021年。
三、網路資料
《今周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2002030012/>
,(2023年3月25日檢索)。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1185008.aspx>
,(2023年3月20檢索)。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728/us-republicans-coronavirus/zh-hant/>
,(2023年3月20檢索)。
《新新聞》
<https://new7.storm.mg/article/4171458>,(2023年3月25日檢索)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321000617-260408?chdtv>
,(2023年3月25日檢索)
《三立新聞網》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04935>,
(2023年3月25日檢索)。
《BBC NEWS 中文》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04935>,
(2023年3月25日檢索)。
《酷蜜蜂》http://www.kumifeng.com/baike/3903.html
(2023年3月25日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