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定勇 Li, Ding-yung |
---|---|
論文名稱: |
美國加州地區中文學校調查研究 A Study of the Chinese Schools in California, USA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3 |
中文關鍵詞: | 中文 、中文學校 、族裔教育 、第二語言 、僑教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school, heritage education, heritage education, second langua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6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美國加州地區中文學校調查研究
中文摘要
關鍵詞:僑教、族裔教育、中文學校、中文、第二語言
美國地區中文學校擁有近1千所學校、8千位教師及10萬名學生的規模,是一個龐大的教育團體。近年來世界各地興起華語學習熱潮,許多國家透過教育體系,開設華語課程,招收不同族裔的學生,並給予學分,以納入體制,也逐漸形成巨大的學習人口。由於美國地區的中文學校往往以補習方式經營,選擇課後或週末上課,學生多數為華裔,所修課業大多沒有學分,與主流學校兩相比較之下,中文學校的教育條件較缺乏結構性,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格外值得關注。
鑒於加州地區中文學校的教師人數及學生人數占全美國中文學校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本研究以之為研究對象,並就中文學校主要成員:校長、教師、家長及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的有效問卷共有738份(校長問卷61份,教師問卷170份,家長問卷241份,學生問卷266份),另外訪談7位校長、1位主流教師及6位學生。研究分析以問卷調查為主,訪談及資料文獻分析為輔。此外也從僑務委員會的檔案中整理出有效的資料做為參考。
研究結果分為二大部分,一部分為中文學校現況,內容包括學校校齡、學校規模、師生來源、學校成員的學歷專業背景等靜態資料;另一部分則為學校成員對相關議題之意見與態度。關於問卷分析,除了將校長、教師、家長及學生四類問卷分別做出統計,也將問卷歸納整理出12項議題,包括四類成員的入校動機、學生學習意願與效果、教材評價、簡體字教學與漢語拼音的使用、師資甄選培訓與轉校任教問題、學分承認與學生的學校選擇、中文學校功能、中文學校教育性質、學生身分認同及對中文未來重要性的看法等。透過四類成員對此12項議題的看法與態度,進行綜合分析與討論,以求從不同成員的視角,分析未來中文學校可能的走向與發展。
A Study of the Chinese Schools in California, USA
Abstract
Keywords: heritage education、Chinese school、Mandarin Chinese、second language
Chinese schools in the US as a category are a huge educational group which currently comprises at least one thousand schools, eight thousand teachers and one hundred thousand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learning Chinese has grown more and more popular around the globe. Many countries offer a wide variety of credited Chinese classes through educational systems which entail students from all races and ethnic backgrounds. The Chinese-learning population is rapidly growing.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mainstream education system, Chinese schools’ students are typically of Chinese descent and usually do not receive credits. The entirety of this latter group is not on the mainstream track and lacks full support. Focusing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future, Chinese schools have become our concern.
The number of Chinese schools in California is about one-third of all the Chinese schools in the US, making California worthy as an area for research. In the survey used for this thesis,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member schools of ANCCS (Association of Northern California Chinese Schools) and SCCCS (Southern California Council of Chinese Schools). There were 738 valid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from 61 principles, 170 teachers, 241 parents and 270 students. In addition to questionnaires, the study employ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7 principles、6 students and 1 regular school teacher (by Email). Official documents from the OCAC (Overseas Compatriot Affaires Commission) were also used for reference.
The research findings consist of two main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basic inform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year that the schools were established, the size of the school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econd part involves attitudes and opinions related to 12 topics which include: motives and commitment, learning effect, textbook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mplified characters and Hanyu Pinyin, the recruitment of teachers, teacher training,teacher’s transferring from Chinese schools to public schools , the offering of Chinese courses with or without credits , how student’s choose between attending Chinese schools or public schools,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schools, student’s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language. Lastly, data and information from the analyses in this thesis will also provide a few predic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Chinese schools in California and the U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 專書及文章
丁霞(2004),〈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華文教育及展望〉,《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教育研究版)》,2004年1月(第20卷第1期),頁58~61
王澄濱、王清源(2000),〈美、加地區華語文教育之落實與創新〉,《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一教學應用組》,頁34~41,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王麗彩(2004),〈加拿大新移民子女華文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八桂僑刊》,2004年(第3期)
王愛平(2006),〈漢語言使用與華人身份認同—對400餘名印尼華裔學生的調查研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頁86~90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編(1998),《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華文學校教學組),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石增琨(2008),〈海外中文教學點滴:中文教學未來走向探討〉,《華文世界》,2008年12月(第102期),頁106~110
《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2008),美國:舊金山灣區
司徒政(1988),《美國華僑社會現況研究》,台北:僑務委員會華僑通訊社
成秋華(2001),《從僑教的歷史發展看「僑生大學先修班」當前處境與發展之道》,台北:蘭臺出版社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聯合會刊(NCACLS Journal-Volume13:3 ,Sept.2008~Jan.2009)
朱浤源(1998),《從兩岸僑教政策看我國僑教未來走向》,教育部僑民教育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朱小密(2004),〈編寫華裔學生漢語教材的幾個想法〉,《永雅中國語文研習所》第10期,2004年冬季刊
朱苑綺(2006),《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中文學校之探討—以洛杉磯郡和橘郡為例(1965~2005)》,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余光雄(譯)(2007),Douglas Brown原著,《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公司
沈茹逸(摘譯)(2006),美國教育部網站,〈美國啟動國家安全語言計畫培養外語人才〉,載於《美國教育快遞》第24期,美國洛杉磯:駐洛杉磯辦事處文化組。
李樸生等著(1963),《五十年來的華僑與僑務》,華僑問題研究叢書之一,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發行
李樸生(1963),〈華僑發展簡史〉,《五十年來的華僑與僑務》,頁1~32,台北:華僑協會總會發行
李原、陳大璋(編著)(1991),《海外華人及其居住地概況》,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李盈慧(1997),《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台北:國史館
李美華等(譯)(1998),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8th ed.),台北:時英出版社
李天錫(2000),〈北美洲華文教育的歷程及其特點〉,《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4期,頁64-70
李嘉郁(2001),〈談談北美地區新型中文學校的社會功能〉,《八桂僑刊》,2001年第4 期,頁7-10
李其榮(2004),〈海外華文教育與文化多元共存—兼論21世紀初海外華文教育發展趨勢和問題〉,載於夏誠華(主編)《僑民教育研究論文集》,頁23~47,台灣新竹: 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李寶貴(2005),〈加拿大華裔中文教學現狀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第1期,頁106-111
李端端(2009),《海外華裔學生學習漢語的動機與身分認同》,2009年5月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演講,台北。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吳明清(2006),《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汪樹華(編)(1998),《北美洲中文學校簡介》,台北:僑務委員會
周聿峨、張樹利(2004),〈美國大陸系中文學校的現狀與前景〉,《東南亞縱橫》,2004年第12期,頁92-96
周敏、黎熙元(2005),〈族裔特性、社會資本與美國華人中文學校---從美國華人中文學校和華裔輔助性教育體系的發展看美國華人移民的社會適應〉,《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頁30-40
席春玲(2004),〈美國中文學校發展述評〉,《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頁87-90
洪蘭(譯)(2009),Jim Rogers原著,《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A gift to my children-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台北:遠流出版社
郁漢良(2001),《華僑教育發展史》(上冊)(下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韋忠(1996),〈新移民子女華文教育問題的思考〉,《八桂僑史》第30期,頁31-34
馬燕華(2007),〈論海外周末制中文學校漢字教學的性質、特徵及教學原則〉,《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頁1-7
耿紅衛(2007),〈美國華文教育史簡論〉,《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1月,頁214~215
莘莘中文學校(Huntington Beach Chinese School)年刊(2006)
徐烈鈞(1997),〈全美中文校行政與教學現況一由美東談起〉,《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一華文學校教學組》,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徐榮崇、陳麗如(2005),《美國、澳洲、加拿大三國台灣僑民比較研究》,僑務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執行報告,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徐榮崇、陳麗如(2006),《美國台灣僑民生活適應及發展之研究—以洛杉磯為例》,僑務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梁培熾(1998),〈美國華文教育發展新理念〉,《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8年10月(第20卷第4期),頁54~60
夏誠華(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1912-2004)》,台灣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陳烈甫(1987),《華僑學與華人學總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陳士魁(1998),《海外僑教的發展趨勢與展望》,發表於1998年6月「回顧與展望」華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灣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陳靜瑜(1999),〈近半世紀來美國華人地位變化的因素、問題及其展望〉,載於陳鴻瑜(主編),《邁向21世紀海外華人市民社會之變遷與發展》,頁180-228,台北: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出版
陳靜瑜(2003),《從落葉歸根到落地生根-美國華人社會史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學志、徐芝君、張瓅勻、張淑萍、張國恩(2009),〈以華裔學生為對象之部件字帶字教材的設計與發展〉,載於「2009華語教與學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15~123,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許江明(2000),〈美國的中文學校〉,《江蘇理工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82-84
許擇昌(2001),《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以廿世紀中葉台灣留美學生例》,台北:海華文教基金會
戚恕平(整理),〈海外華文教學中的若干問題-賈益民教授專題演講紀要〉,《華文世界》100期(2007年11月),頁72-79,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黃宣範(譯)(2006),Victoria Fromkin等人原著,《語言學新引》(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曾金金、林金錫、張欣怡(2009a),《美加東地區海外華文教師研習會結案報告》,僑務委員會委託執行,未出版,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曾金金、王雅勤(2009b),《美加地區華語文教學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尚未發表,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第三十三屆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手冊(2008~2009)
張良民(2009),《華語學習熱潮與僑教發展》,發表於2009年6月僑務委員會「2009年僑教工作研討會」(未公開),台北。
張治國(2009),〈從美國報紙透視美國中小學的漢語教育〉,《外國中小學教育》,2009年第6期,頁58~62
麥禮謙(1997),《從華僑到華人一廿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店
郭譽玫(2006),〈美國華文師資培育的現況與展望〉,《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育研討會會前論文集(第五冊)》,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程希,〈華僑華人:作為研究對象的 ”特殊性” 及其與中國的關係〉,《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叢書海外華人研究論文集》,頁163-175,台灣新竹:玄奘大學
彭小川,〈如何提高華裔子弟學習華文的興趣〉,《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蕭煒蘅(譯)(1999),麥禮謙著,〈傳承中華傳統:在美國大陸和夏威夷的中文學校〉,《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9年第4期,頁56-69
賈愛武(2007),〈以國家安全為取向的美國外語教育政策〉,《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總第203期),頁13~18
楊俐,2006.4.12.,〈新時期華文教育功能〉,北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魯子問(2007),〈外語政策與國家安全--美國的經驗與啟示〉,《外語教學研究》,2007年第4期,頁123~127
趙林(1998),《近十五年(1984~1998)來中華民國的華僑教育政策》,發表於1998年6月「回顧與展望」華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灣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僑務委員會統計室編(2000),《海外華僑、華人文教工作之推展》,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5),《各國華人人口專輯》(第二輯),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8),《2008年僑務發展之外交意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8),《台灣移居美國僑民長期追蹤第五(2007)年調查報告》,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9),《各國華人人口專輯》(第三輯),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9),《2008僑務統計年報》,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9),《2008年僑教工作報告書》,未出版,台北:僑務委 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9),《全球僑務歷年統計表》,台北:僑務委員會
僑務委員會編(2009),《全球僑務轄區統計表》,台北:僑務委員會
鄭少凡、周平沙、林平(2009),〈透視全球中文熱〉,《看》雜誌雙週刊2009年11月(第50期),頁22~51
鄧守信、葉德明、信世昌、曾金金(2000),《美國大學中文教學環境之調查研究》,僑務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計畫執行報告,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鄧守信、葉德明、信世昌、曾金金、陳俊光、林秀惠等(編)(2005),《二十一世紀華 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爾灣中文學校(Irvine Chinese School)30周年年刊(2006)
劉伯驥(1957),《美國華僑教育》,台北:華僑教育叢書編輯委員會
劉伯驥(1981),《美國華僑史續篇》,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劉伯驥(1982),《美國華僑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劉伯驥(1984),《美國華僑逸史》,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顏國裕(1991),《我國僑務政策之研究-民國六十年以後之發展分析》,台北:龍文出版社
魏城(2006),〈中文能成國際語言老大?〉,《華人時刊》2006年第5期,頁68~70
譚天星(1996),〈變異與繼承—談從”華僑文化”到”華人文化”的發展〉,《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96年第1期,頁14-19
(二) 網路資料
僑務委員會,http://www.ocac.gov.tw
全球華文網,http://www.huayuworld.org
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http://edu.ocac.gov.tw
教育部國際文教處,http://www.moe.gov.tw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 http://www.ncacls.org
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http://www.anccs.org
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http://www.scccs.net
二、 英文部分
(一) 專書及文章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85).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Washington D.C.:APA
Brinton, D. M., Kagan, O., & Bauckus, S.(Eds.).(2008).Heritage language education—A new field emerging. New York, NY:Routledge
Cothrun , K .(2009, Nov.). Connecting Chinese and the College Board , speech on “2009 NCACLS-ACTFL Luncheon” . San Diego , CA
Lai, Him Mark(2000).Retention of the Chinese Heritage,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2000),pp.10-31
Lai, Him Mark(2001).Retention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Part Ⅱ,Chinese America: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Appendix A:Chines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56~1995)
Lai, Him Mark(2001).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hool in America after World War II,《第四屆世界海外華人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I》,頁241~261,台北: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
Leung, Ying W.(2002).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eachers’ belief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 Case Study of Four EMI and CMI Secondary School L2 Teachers in Hong Kong. Master’s Dissertatio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Strauss, A., & Corbin, 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1st ed.),Thousand Oaks, CA:Sage
Wang, Shuhan C.(2009). The Chinese Language Field in the US: An Overview,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研討會論文集》,頁1~25,台北:僑務委員會
(二) 網路資料
ACTFL(全美外語教學學會),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http://www.actfl.org
Asia Society(亞洲協會),http://www.asiasociety.org
AP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Course Description (2009~2011),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rticle
CLASS(全美中小學中文教師協會),Chinese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Elementary Schools,http://www.classexpress.org
CLTA(中文教師協會),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http://clta-us.org
College Board(大學理事會),http://www.collegeboard.com
Guide To The Design of Questionnaire.(n.d.).University of Leeds. Retrieved http//iss.leeds.ac.uk/info/312/surveys/217/guide_to_the_design_of_questionnaire
Lucy Lee(竹露茜).The State of the field K-12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 http://www.classexpress.org
McGinnis, Scott(2009).Heritage as a Gateway: Chinese as a Heritage Language(CHL)--field contributions and learner opportunities.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Washington Office.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acls.org
National Council of State Supervisors for Languages,http://www.ncssf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