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佩玉
CHENG PEIYU
論文名稱: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Job Stress and It's Coping Way for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魯先華
Lu, Shen-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軍訓教官工作壓力壓力因應方式
英文關鍵詞: Military Instructors, Job Stress, Coping Wa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現況,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的臺北市高職軍訓教官其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差異情形。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針對臺北市公、私立高中職的軍訓教官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共發出問卷345份,有效問卷331份,有效回收率95.9%。問卷資料採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Samples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及調查研究之分析與討論,獲致以下結論:
    一、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整體工作壓力感受屬於中等程度。
    二、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工作壓力來源中,以工作負荷為最高,生涯成就次之,兩者皆達中程度壓力感受;學生問題與人際關係則最低,兩者皆屬中低壓力感受。
    三、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在面對壓力時,最常使用理性思考、問題解決等因應方式,其次是情緒調適偶而使用,而逃避延宕則是最少使用。
    四、臺北市不同背景的高中職軍訓教官就整體方面而言其工作壓力程度不大,僅有在「性別」及「職務」上是略有差異。
    五、臺北市不同背景的高中職軍訓教官對工作壓力來源感受程度,整體上的感受差異不會過大。
    六、臺北市不同背景的高中職軍訓教官面對壓力時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差異情形不大。
    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高中職教官以及未來的相關研究,
    分別提出若干建議事項。
    一、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積極協助軍訓教官成為合格中等學校師資
    (二)提供合理的軍訓教官員額配置,清楚界定軍訓教官角色功能
    (三)結合社會資源設置軍訓教官諮商輔導機構
    二、對高中職教官之建議
    (一)軍訓教官應踴躍參與休閒活動
    (二)一般教官應建立良好互動網絡
    (三)軍訓教官應認識工作壓力,學習有效的壓力因應方式
    (四)軍訓教官應自我充實,做好生涯規劃
    三、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納入不同研究變項
    (二)擴大研究範圍
    (三)輔以質性研究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b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y for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aipei city. It was also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their job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y.
    This study ada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nducts it by taking as the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in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he Taipei City.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high level of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were indluded as population and 345 of them as samples in terms of purposive sampling 331 subjec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s and 331 was valid , thus created a valid rate of 95.9%.Both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questionnaire in addition t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research process, som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level of the perception of job stress was middle degree for the military training instructors in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he taipei city.
    2.For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taipei city, in the workplace the source of pressure in order to work loa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his career achievements, student problems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were the lowest.
    3.For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taipei city, in the face of pressure, the most often use of ration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and so on in the stress in coping way, followed by the occasional use of 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the delay is to avoid the use of at least.
    4.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taipei city, their work as a whole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pressure is not great, only fel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the duty.
    5.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taipei city,on the source of feelings of job stress, the overall differences were not feeling too great.
    6.Th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military instructors in the taipei city,to face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pressure differences in the way the situation is not grea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offered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concerned, senior high school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military instructors, and further researchers.

    目 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軍訓制度發展概述與軍訓教官角色功能演變 11 第二節 工作壓力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壓力因應方式及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調查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2 第四節 研究實施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 66 第四章 調查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7 第一節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現況分析及討論 68 第二節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工作壓力來源分析及討論 75 第三節 臺北市高中職軍訓教官壓力因應方式現況分析及討論 93 第四節 主要研究發現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5 一、中文部分 125 二、英文部分 128 附錄 附錄ㄧ 問卷初稿 130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 134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44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48 附錄五 指導教授推薦函 152 表 次 表2-1 軍訓制度發展各階段制度面角色功能彙整表 15 表2-2 國內外學者對工作壓力來源研究彙整表 31 表2-3 影響工作壓力之個人背景變項彙整表 32 表2-4 影響因應方式之個人背景變項彙整表 45 表3-1 預試問卷抽樣學校分配一覽表 54 表3-2 基本資料 54 表3-3 工作壓力來源與題號分析 55 表3-4 壓力因應方式與題號分析表 55 表3-5 專家學者背景資料 56 表3-6 專家學者建議後修正問卷之題目內容分析 57 表3-7 工作壓力層面總變異量摘要表 58 表3-8 工作壓力預試問卷題目信度分析摘要表 58 表3-9 工作壓力各層面內部一致性係數摘要表 60 表3-10 壓力因應方式層面總變異量摘要表 60 表3-11 壓力因應方式內部一致性係數摘要表 61 表3-12 壓力因應方式預試問卷題目信度分析摘要表 61 表3-13 正式問卷學校發放份數及回收情形彙整 63 表3-14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分析統計表 65 表4-1 整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分析表摘要表 68 表4-2 不同背景變項知覺壓力感受程度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69 表4-3 工作負荷壓力感受程度分析摘要表 76 表4-4 人際關係壓力感受程度分析摘要表 77 表4-5 學生問題壓力感受程度分析摘要表 78 表4-6 生涯成就壓力感受程度分析摘要表 79 表4-7 不同性別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0 表4-8 不同教育背景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1 表4-9 不同婚姻狀況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2 表4-10 不同階級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3 表4-11 不同職務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4 表4-12 不同教官年資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5 表4-13 不同學校屬性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6 表4-14 不同學校規模知覺工作壓力來源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87 表4-15 整體壓力因應方式分析摘要表 93 表4-16 理性思考壓力因應方式分析摘要表 94 表4-17 解決問題壓力因應方式分析摘要表 94 表4-18 延宕逃避因應方式分析摘要表 95 表4-19 情緒調適因應方式分析摘要表 96 表4-20 不同背景變項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97 表4-21 不同性別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98 表4-22 不同教育背景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99 表4-23 不同婚姻狀況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2 表4-24 不同階級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3 表4-25 不同職務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4 表4-26 不同教官年資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5 表4-27 不同學校屬性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6 表4-28 不同學校規模壓力因應方式之差異考驗分析摘要表 108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 8 圖2-1 刺激取向模式定義 19 圖2-2 反應取向模式定義 20 圖2-3 互動取向模式定義 21 圖2-4 Katz & kahn工作壓力之ISR模型 25 圖2-5 Ivancevich & Matteson的工作壓力模式 26 圖2-6 Robbins工作壓力模型 27 圖2-7 「認知評估」的因應理論模式 40 圖3-1 研究架構圖 5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方東台(2001)。我國中等學校軍訓教育之定位與發展。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何舉鵬(1994)。從憲法上之教育論學校軍事教育。國防管理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政道(1995)。大學生生活適應問題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劍雄(1999)。工作壓力的形成與因應之道之探討。勞工之友雜誌,585,18-21。
    宋文(2001)。校園安全是軍訓工作的重心。軍訓通訊,609,3。
    李立民(2003)。大專院校軍訓教官工作滿意度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宗藩(2002)。我國學生軍訓制度之變革與發展。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杞昭安(1996)。師範校院特殊教育學系大五學生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1,109-141。
    周天賜 (199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歷程的文獻分析。台北師院學報,4,339—358。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美君 (2002)。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淑萍(1994)。銀行從業人員個人屬性、工作特性之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林水木(2001)。國民小學組織變革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幸台(1986)。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9,205-238。
    林玟玟(1987)。教師A型行為特質社會支持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思妙(1993)。從認知評估、因應方式看國中教師工作壓力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震豪(2005)。軍訓教官角色知覺,工作投入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信憲(1994)。工作特性、人格特質型態、角色壓力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離職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金育台(2006)。我國軍訓教官甄選與任用制度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侯望倫(1984)。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組織氣候、角色特性、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師大學生輔導中心(1984)。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學校壓力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師大學生輔導中心。
    莊美鳳(2006)。桃園縣高中職軍訓教官角色行為與工作績效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松山(2003)。外在環境變異認知、生涯導向與工作轉換傾向關聯性之研究-以大專校院軍訓教官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芙美(1999)。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軍訓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幼獅。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進上(1992)。國小教師控制信念工作壓力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初等教育學報,5,33-89。
    教育部軍訓處(2007)。教育部軍訓制度改進方案,2006年11月22日,取自http://140.111.1.169/mildata/suggestion/default.aspx?open。
    教育部軍訓處(1978)。學生軍訓五十年。臺北:幼獅。
    教育部(1995)。教育部公報,242,28。
    莊智鋒(1995)。實習教師之心理壓力調適。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1),21-25。
    陳文俊(2001)。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陳慧芳(2006)。女性軍訓教官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程一民(1997)。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坤山(2003)。社會變遷中的軍訓教官-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義良(1999)。國中小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調適取向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269-298。
    黃榮真(1992)。啟智教養機構教保人員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澤泉(1994)。儘速研擬「教官退出大學校園條例」。教師人權,50,15-16。
    葉兆祺(2000)。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廖光榮(2001)。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崑泉(2003)。軍訓教官在高中職校中之角色期望與工作表現之研究-以臺南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
    劉焜輝(1984)。國民中學教師學校壓力狀況調查報告。教育資料文摘,14,(4),63-115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璧煌(1991)。國民中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鄧柑謀(1991)。台灣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賴秀騰(2001)。國民小學工友角色知覺、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琇玲(1990)。國民中學學校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調查。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觀昭(2006)。大專校院女性教官人格特質、工作壓力源與因應策略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藍采風(2000)。壓力與調適。台北:幼獅。
    蘇馨(2006)。大專院校軍訓教官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貳、英文部分
    Auerbach, S. M., & Gramling, S. E. (1998). Str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eehr, T. A., & Newman, J. E.(1978). Job stress, employee health,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A fact analysis, model,and literature review. Personnel Psychology, 31, 665-680.
    Bellings, A. G., & Moss, R. H.(1984). Coping , stress, and social 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6(4), 877-891.
    Blau,S.D.(1981). Commentary: Literacy as form of courage. Journal of Reading,25(2) ,101-105.
    Canon, W. B.(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 Norton.
    Caplan, G.(1974). 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ehavioral Publication.
    Cartwright, S.; Cooper, C.L.(1997). Managing Workplace Stress. Sage Publications, Inc.
    Chaplain, R. P.(1995). Stress and job satisfaction: A study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5(4), 473-489.
    Cooper, C. L., & Travers, C. J.(1996). Teachers under pressure-stres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New York:Bantam Books.
    Cooper, C.L. & R. Payne(1988). Cause, coping and consequence of stress at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Derogatis, L. R., & Coons, H. L.(1993). Self report measuring of stress. In Goldbeger, L.,& Breznitz, S.(Eds.), Handbook of stress theoret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00-233.
    Folkman, S.(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839-852.
    French, J. R. P. Jr., Roger, W. & Cobb, S.(1974). Adjusment as person-environment fit. In G. V. koelho, D. A. Hamburg, & J. E. Adams (Eds.), Coping and adap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Gmelch, W. H.(1983). Stress for success: 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ce, 22(1),7-14.
    Greenberg, L. S.(1995) ,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 New York : Viking.
    Gupta, N. , &T. A. Beehr(1979). Job stress and employee behavior.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23, 373-387.
    Harris,K.R.(1985).Teacher characteristic and stress.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8(6),346-350.
    Kyriacou, C., & Sutcliffe, J.(1978).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Education Studies, 4, 1-6.
    Lazarus, R. S.(197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New York:McGraw-Hill.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 Co.
    Ivancevich, H., & Mattson, S.(1980). Occupational stress, strain and coping across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7, 98-108.
    Lunthans, F.(1982).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York: McRraw-Hill Book.
    Margolis, B. K. , &W. H. Kroes(1974),Occupational Stress and Strain. In. A. Mclean(ED), Occupational Stress Springfield, Illinois: Thomas.70-79.
    Moracco, J., & McFadden, H.(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Personnel and Guildance Journal, 61, 549-552.
    Parker, D&T. Decotiis, (1983). Organizational determinates of Job 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2,160-177.
    Robbins, S.P.(2005),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stres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behaviow(11 th ed), New Jersey:Prentice-Hall.569-579.
    Selye,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 Mcgraw-Hill.
    Selye, H.(1983). The stress concep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C. L. Cooper(Ed.), Stress research: Issues for the eightie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hearin,E.V.(1997).Pattern of stress among classroom teachers (burnout).DAI-A57/12,5121.
    Steers, R. M.(1988).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ddison-Wesley Pub Co.
    Weiten, E.(1986).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2nd.ed.) Calif: Brooks/Col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