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涓妮 Chen, Chuan-Ni |
---|---|
論文名稱: |
多感官教學應用於聽覺障礙學生蛙式游泳之個案研究 Application of Multisensory Teaching in Breaststroke for Student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 Case Study |
指導教授: |
闕月清
Keh, Nyit-Ch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9 |
中文關鍵詞: | 多感官教學 、蛙式游泳 、聽覺障礙 、適應體育 |
英文關鍵詞: | Multisensory Teaching, Breaststroke, Hearing Impairment,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PE.014.2018.F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感官教學介入游泳課程教學的成效、聽覺障礙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研究者在行動過程中克服教學困境之省思與專業成長。研究參與者為一名國中重度聽覺障礙學生,介入教學期間,實施五週十節的多感官蛙式游泳教學,從實際行動中探索聽覺障礙學生在多感官游泳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透過教學者日誌、觀察員回饋單、影像資料與深度訪談等多元資料蒐集與分析,深入瞭解其教學策略的成效、研究參與者的學習效果,以及研究者教學歷程省思與專業成長。所得質性資料加以編碼處理並進行歸類分析,採三角檢驗法交叉檢核多元資料之可信度。所得結果如下:一、教學者善用教學策略助於提升聽覺障礙學生學習成效。二、多感官游泳教學對聽障學生的技能、認知、情意有良好的效果。三、透過行動研究使教學者提升體育教學專業能力。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具體建議:一、教師設計豐富且有彈性的體育教學:教學前瞭解聽覺障礙學生的需求與限制,充分運用其他感官進行教學,適時給予正增強,提升學生參與動機。二、學校提供友善的學習環境:採單純教學環境,避免聽覺障礙學生不必要的視覺干擾。三、對未來研究建議:嘗試採用融合式的體育教學方式或運用其他體育教學項目,探討聽覺障礙學生的口語表達、人際互動、身體活動能力以及學習效果的變化情形。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multisensory teaching in swimming programs for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 as well as the think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of researcher in overcoming teaching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course of action. The participant wa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with severe hearing impairment. During the teaching intervention, a five-week multisensory breaststroke swimming lesson, with 2 sessions per week were conducte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coped by the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were also explore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eacher journals, observer feedback sheets, video tapes and pictur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participant's learning outcomes, as well as researcher’s teaching process thinking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All the qualitative data were encoded and analyzed inductively. The processed classifications were verified for trustworthiness using triangulation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1. Teachers made good use of teaching strategies could help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o improve greatly in learning. 2. Multisensory swimming teaching was effective for skills, cognition and affection learning of student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3. Action research enabled teacher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3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irst, teacher should design rich and flexible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Understand the needs and limitations of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use multisensory teaching and provide timely positive feedback to increas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on. Second, schools should provide a friendly learning environment: A simple teaching environment can avoid unnecessary visual disturbances for student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ird, for future research: Adopt inclus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r use of other activity to study oral expressi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kill performance and the changes of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ent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丁凡譯 (1998)。多感官學習-克服學習困難的教學原則與應用。台北市:遠流。
王憶菁 (2005)。多感官教學活動。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5日。網址摘自:http://blog.xuite.net/topnet32/stwotp
王文科 (2015)。特殊教育導論 (第二版)。台北市:五南。
江晶瑩 (2008)。如何幫助聽障生適應現今的融合教育。特教園丁,24,1-5。
吳亞庭 (2011)。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對國中特教班學生動作技能與同儕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金莉 (2016)。多感官教學對國小資源班學生識字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 (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
吳明清 (2001)。學校行政教育的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曉清 (2014)。多感官教學增強記憶 學習效率事半功倍。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2月19日。網址摘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4/3/11/n4103733.htm
李佩芬 (2011)。臺南啟聰學校古蹟維護班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芃娟 (2012)。聽覺障礙。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特教叢書第56輯。
李偉清 (1997)。國中教師對特殊體育的態度與適性教學實施方式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宛倫 (2006)。多元感官教學方案對於國民小學低年級學童歌唱學習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卓俊伶 (2005)。適應體育水中活動—概念與實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台北市:教育部。
卓冠維 (2016)。國小資源班學生參與適應體育課程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寶貴 (1994)。聽覺障礙教育與復健。台北市:五南。
林玉霞、張通信、劉惠娜 (2006)。融合教育聽障學生教學與輔導之實施。雲嘉特教,4,7-13。
林玉霞 (2001)。聽覺障礙學生的融合教育。融合教育論文集,59-90。
林保源 (1998)。如何提升體育教學效能。學校體育雙月刊,47,4-9。
林桂如 (2009)。適應體育教學:協助聽障生發揮潛能。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9月27日。網址摘自:http://www.mdnkids.com.tw/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737
林桂如 (2012)。以多感官教學法指導聽覺障礙兒童學習游泳之策略。聽障教育,11,10-14。
林桂如 (2015)。特教生的人權:慎選媒體、客觀思考、幫助特教生自我覺知。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9月28日。網址摘自:http://www.mdnkids.com.tw/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1210
林房儹、林志鴻 (2003)。聽障生參與游泳運動之水性適應能力與游泳技能研究。大專體育學刊,5,77-85。
林志鴻、林房儹 (2003)。聽覺障礙者捷泳教學原則及策略分析。大專體育,68,28-33。
林容如 (2013)。圖片刺激褪除策略結合多感官教學法對國小特教班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曼蕙、張翠萍 (2001)。我國適應體育現況簡介-身心障礙者篇。臺灣適應體育運動與健康學會成立大會手冊,20-21。
林暘甄 (2013)。以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提昇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行動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諒慧、陳張榮 (2016)。聽覺障礙學生的適應體育教學策略。桃竹區特殊教育,27,13-18。
武而謨、周文博 (1993)。水中運動簡介。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18 (2),202-205。
武育勇 (1994)。游泳教學設計。國民體育季刊,23 (3),166-174。
柯嘉銘 (2008)。適應體育游泳課程對自閉症學生減少問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洪清一 (1998)。知覺-動作歷程、評量與訓練方案之探究。花蓮師院學報,8,339-379。
洪儷瑜 (1985)。感官活動在智能不足兒童教學上的運用。特殊教育季刊,16,34-37。
洪偉泰 (2012)。游泳對ADHD幼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胡馨伊 (2015)。創造性舞蹈元素應用於聽覺損傷兒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高桂足、林鎮坤、林世澤(譯) (2009)。Horvat, M., Eichstaedt, C. B., Kalakian, L. H,. & Croce, R著。發展性適應體育。臺北市:五南。
莊雅惠 (2016)。桌上遊戲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陳玉蘭 (2005)。唐氏症與游泳運動。中華體育季刊,19 (4),17-25。
陳依萍 (2013)。個案分析以多感官教學促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生字彙聽說能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勇安 (2010)。淺談適應體育課程設計。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11月10日。網址摘自:http://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868
陳安婷 (2006)。適應體育內涵與實施現況探討。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 11月12日。網址摘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47.htm
陳建全 (2011)。桌球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注意力與手眼協調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蒂勻 (2005)。知覺動作訓練課程對ADHD兒童動作能力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郭俊弘 (2007)。聽覺障礙學生在融合教育環境之探究。特教新知,6-16。
郭竹梅 (2013)。Mosston互惠式教學形式應用在高中生蛙式游泳之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蓓莉 (2003)。聽覺障礙生學習特質與需求。聽障教育,2,7-17。
許瑞蓮 (2007)。國小聽覺障礙學生英語教材執行之教學行動研究:以啟聰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許天威 (1986)。學習障礙者與教育。台北市:五南。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 (2000) 。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五南。
許銘松 (2000)。國小啟智班體育教學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教育部體育司 (1982)。推展全民運動手冊-游泳運動。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教育部 (2000)。聽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 (上)。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教育部 (2007)。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6日。網址取自:http://opencourse.ncyu.edu.tw/ncyu/file.php/16/081103/%E6%B5%B7%E6%B4%8B%E6%94%BF%E7%AD%96%E7%99%BD%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 (2013)。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5日。網址: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9187&KeyWordHL
教育部學生水域運動安全網 (2015)。水域安全最新消息。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5日。網址摘自:http://www.sports.url.tw/
教育部 (2009)。全國中、小學學生游泳與自救能力基本指標。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5日。網址摘自:http://www.sports.url.tw/classroom/detail/item/8
教育部特殊教育性別平等資源網 (2017)。特教學生統計。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2月4日。網址摘自:http://gender.set.edu.tw/statistics.asp
教育部 (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5日。網址摘自:http://www.naer.edu.tw/files/15- 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體育署 (2010)。提升學生游泳能力檢測合格率及游泳池新改建行動方案 (99-102年)。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4日。網址摘自: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5332&ctNode=691&mp=11
教育部 (2007) 。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游泳。國立教育資料館。
衛生福利部 (2012)。身心障礙鑑定需求評估及證明核發。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1月22日。網址摘自:https://dpws.sfaa.gov.tw/commonch/home.jsp?mserno=200805260011&serno=200805260018&menudata=DisbMenu&contlink=ap/idfbook.jsp&level=2
衛生福利部 (2017)。身心障礙者人數。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2月4日。網址摘自: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98
曾于娟 (2009)。運用多感官教學策略進行中重度智障及自閉症學生之加減法教學─以觸學數學為例。特殊教育季刊,110,33-40。
黃谷臣 (2015)。水上運動的安全管理。學校體育,146,36-51。
黃政傑 (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玲怡 (2013)。部件教學結合多感官寫字策略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寫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 (2003)。特殊教育。台北縣:揚智文化。
蔡清田 (2000)。行動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蔡清田 (2013)。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鄭靜秋 (1998)。跨感官語言訓練模式對身心障礙學生學習動詞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鄭慧珠 (2009)。融合式適應體育提升多重障礙學童體適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玉笙 (2014)。腦性麻痺者游泳技能學習歷程、自我效能與運動表現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鄭竹君 (2016)。適應水中運動方案對腦性麻痺學生動作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鄭麗美、陳念青、武為瓊 (2005)。不同游泳教學法對國小學童初學者游泳能力影響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3,97-107。
滕德政 (2004)。適應體育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滕德政 (2005)。走出寂靜,情牽無聲的緣-淺談聽覺障礙學生的適應體育教學。學校體育,89,57-68。
劉淑敏 (2013)。多感官教學法對提升國小學障識字困難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葉公鼎、莊淑婷 (2011)。現階段學生游泳能力提升計畫之目標策略及成效檢視。國民體育季刊,40 (3),167。
楊斯媛 (2010)。多感官音樂學習活動之實施普通班自閉症學童持續性注意力與音樂行為改變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謝幸儒、黃怡萍、吳勁誼、劉冠妏 (2006)。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聽障類。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謝慧如 (2009)。圖卡教學與多感官教學對國小啟智班學生語彙學習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韓福榮 (2011)。聽覺障礙學生運動限制與教學調整。線上檢索日期:2018年5月3日。網址摘自:http://twapa100.blogspot.tw/2011/05/blog-post_22.html
韓福榮、曹光文(譯) (2011)。S. Kirk, J. J. Gallagher, M. R. Coleman, N. J. Anastsaiow著。特殊教育概論 (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98)。2000年世界海洋科學培訓和教育面臨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科學報告,52。
闕月清、游添燈 (1998)。適應體育的理論與基礎。適應體育導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闕月清 (2000)。融合式適應體育教學。學校適應體育,10 (5),2-4 。
闕月清 (2002)。適應體育教學與課程。教育部九十一年度適應體育種子茲教師研習手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Ammons, D.K., & Miller, M. S. (1994). Sports, deafness and family. In Erring, C. J. et al. (Eds.), The deaf way. Washington, D.C.: Gallaudet University Press.
Best, C., Lieberman, L., & Arndt, K. (2002). Effective use of interpreers in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73(8), 45-50.
Carr, W., & Kemmis, S. (1986). Becoming critical: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Geelong: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Dunn, J. M. (1997). Special physical educaion, adapte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al (7th Ed.). Bost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d, Inc.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1). Effective evaluation: 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responsive and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Gibson, J.J. (1986).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ublishers.
Joyce, I., & Pullman, K. (2014). Integrating Children Who May Be Deaf Into Swimming Lesso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ta.co.uk/news/2014/05/19/integrating-children-who-may-be-deaf-into-swimming-lessons/
Kephart, N. C. (1971). Slow learner in the classroom. Columbus, OH: Charles Merrill.
Kephart, N.C. (1967).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 educational adventure. West Lafayette, IN: Delta Pi Press.
Murphy, N. (1997). A multisensory vs. 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reaching spelling.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Kean College, NJ, USA.
Mercer, C. D. (1993).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 New Jersey: Merrill.
McKay, J. A. (199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3(1), 18-21.
NDCS (2012). Deaf-friendly swimming. Retrieved from: http://www.swimming.org/assets/uploads/
library/NDCS_deaf_friendly_swimming_resource_final_version.pdf
Ortner, S. (2010). Swim lessons with hearing loss: Tips for instructors and parent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gbell.org/Document.aspx?id=237
Sarmiento, P. (2015). Tips for Teaching a Child with Hearing Loss How to Swim. Retrieved from:http://www.futureslps.com/blog/tips-for-teaching-a-child-with-hearing-loss-how-to-swim
Siegel, J., Marchetti, M., & Tecclin, J. (1991). Age-related balance changes in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Physical Therapy, 71,183-189.
Shams, L., & Seitz, A. R. (2008). Benefits of multisensory learn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2, 411-417.
Stewart, D. A., & Ellis, M. K. (1999). Physical education for deaf students. 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44, 4, 315-319.
Sherrill, C. (1993). Women with disabilities. In G. L, Cohen (Ed.), Women in sport: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pp238-248). Newbury Park, CA: Sage.
Sherrill, C. (1998).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5 th ed.). St. Louis, MI: WCB/McGraw-Hill.
Sherrill, C. (2004).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 (6 th ed.). Boston: McGraw-Hill.
Winnick, J. P. (2011).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5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innick, J. P. (2005).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