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郭豫珍 Kuo, Yu-Chen |
---|---|
論文名稱: |
柯林悟表現論對架上繪畫的啟示與實踐:一個法官的創作美學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e of Easel Painting Based on Collingwood's Expression Theory: A judge's Artistry and Creativity |
指導教授: |
蘇憲法
Su, Hsien-Fa |
口試委員: |
廖仁義
Liao, Jen-Yi 蔡芷芬 Tsai, Chih-Fen |
口試日期: | 2021/05/0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9 |
中文關鍵詞: | 藍色覺思 、架上繪畫 、觀念藝術 、表現主義美學 、正義 |
英文關鍵詞: | azure reflection, easel painting, concepual art, expressionist aesthetics, justice |
研究方法: | 文獻分析法 、 創作實踐法 、 作品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49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4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架上繪畫不僅具有豐富無比的色彩與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感染力,更饒富啟發人心的功效。從文藝復興時期之後,架上繪畫就成為西方國家獨占鰲頭、對世界藝術最具影響力的繪畫形式。直到上一世紀,新媒體藝術的興起與拓展,使得架上繪畫從藝術的主流形式轉變為多元形式的其中一元,架上繪畫的優勢地位,開始受到挑戰。觀念藝術的興起,對架上繪畫更是致命的一擊。
然而,繪畫畢竟是「一切藝術之母」,也是當代藝術表現不可廢除的原型,即使「繪畫已死」的喧鬧聲始終如四面楚歌,歷史並沒有沿著這樣的思路發展。筆者認為,有社會就有美的需求;只要社會有美的需求,架上繪畫就有無垠的存活空間。但時代不斷變化,架上繪畫若要立足於當代,必須進行變革,尋找更大的突破。在觀念藝術衝擊下的架上繪畫是否仍有發展可能?如何可能?能否有一種介質讓架上繪畫再現生機,這個介質會是什麼?
本論文先從理論上探討,尋求一種可能與途徑,嘗試透過藝術理論與表達意象的均衡對話,使論文能與創作形成有機整合。藉由對自己的創作與創作歷程、情境剖析,彙整生活的美學經驗,並融入筆者從事審判三十年的歷練,進而形成自己的理念與風格,進行創作的自我探究、省思與策進。
Easel painting involves extremely rich colours and conveys powerful visual impact. It not only is appealing to viewers, but also functions as an inspiration to people. Around the Renaissance period, easel painting became the major painting technique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has been the most influential art form throughout the world since. However, with the emergence and expansion of new media art during the last century, easel painting has merged with new media art to become one of the multiple art forms.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asel painting begins to be challenged; furthermore, it takes a fatal blow from the rise of conceptual art.
While some artists declare that the “painting is dead”, this statement has neither received much advocates, nor has the flow of the history diverted towards this direction. After all, painting is the mother of all art and the indispensable prototype of contemporary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thesis argues that where there is a society, there is a need for art. The easel painting will exist in eternity as long as the society requires beauty and art.
Nonetheless, easel painting calls for a disruptive innovation to maintain its existence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which is constantly evolving. Thus, several questions appear in this thesis: will there still be territories for easel painting to expand under the impact of conceptual art? How could it be done? Will there be a medium which gives rise to the revival of easel painting, and what kind of medium would it be?
This thesis adopts the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 First, different researches are explored and relevant theories are discussed to seek for possible solutions. The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build a bridge between art theories and the imagery of expression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and the creation. Lastly, this thesis incorporates the author’s thirty-year-experience as a judge with the process, analysis,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life. This integration is transformed into a personal concept and style to evoke the refl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ity proces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文森特.梵高(2015)。親愛的提奧 梵高信件選集(英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方翔(2012)。觀念的入侵——談架上繪畫觀念化。劍南文學:經典閱讀 ,2,頁215-240。
牛宏寶(2002)。西方現代美學。上海市:上海人民。
王金壽、魏宏儒(2012)。台灣地方法院裁判評議制度之實證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頁127-169。
王珠珍、陳耀明(2005)。綜合材料的藝術表現。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王德峰(2005)。藝術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列夫.托爾斯泰(1992)。托爾斯泰文集第14卷(丰陳寶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00年)。
安景輝(Kyung An)、潔西卡・瑟拉思(Jessica Cerasi)(2018)。誰怕當代藝術!(金振寧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原著出版於2017年)
朱立元、張德興等(1999)。西方美學通史‧第 6 卷:二十世紀美學 (上)。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
朱狄(1988)。當代西方美學。新北市:穀風。
汪瑜菁(2007)。具象藝術作品的情感傳達-論 Rothko Chapel 作品。議藝份子 ,9,頁85-97。
沃納•霍夫曼(2002)。現代藝術的激變(薛華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沃爾夫岡·韋爾施(2006)。重構美學(陸揚、張岩冰譯)。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5年)。
阿宏.黎得雷(2000)。柯靈烏(李志成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8年)。
沈宗靈(1994)。法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沈語冰(2011)。哲學對藝術的剝奪:阿瑟.丹托的藝術哲學觀。收錄於吳子林選編。藝術終結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貝內德托•克羅齊(2008)。美學(朱光潛譯)。臺北市:五南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22年)。
周磊(2009)。論象徵性在西方繪畫中的體現。曲阜師範大學美術碩士論文。
周憲(2019)。藝術理論的知識學問題。南國學術,20191,頁76-88。
林清鏡(2014)。境隨心游 : 生活意象繪畫創作研究。台中市:自刊。
林勁松(2005)。我國合議庭評議制度反思。法學,10,頁14-15。
林斯諺(2018,4月15日)。藝術家是否需要新哲學?。哲學新媒體。檢索日期:2020年12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WLlQm5。
武大明、龐巍(2012,3月22日)。淺析綜合材料媒介在架上繪畫中的作用與表現。檢索日期:2020年11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LdRrOx。
金蘭都(2016)。蜷曲的日子也是我的人生。臺北市:圓神出版社。
段煉(2020,3月1日)。十年觀察:北美當代藝術生態。雅昌藝術網。檢索日期:2020年11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2gpG9a。
珍妮弗·波特(2018)。改變世界的七種花(趙麗潔、劉佳譯)。香港:三聯書店。(原著出版於2013年)。
科林伍德(1985)。藝術原理(王至元、陳華中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38年)。
苑舉正(2018)。藝術哲學(一)藝術與藝術家的特質。台灣通識網開放課程。檢索日期:2020年11月8日。取自:https://reurl.cc/v1z6GA。
唐曉蘭(2000)。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殷明明(2010)。日常生活審美化趨勢中柯林悟藝術思想的意義。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4(2),頁13-17 。
崔光宙(2000,12月)。表現論美學。教育大辭書。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0日。取自:https://reurl.cc/Z7kyzp。
張心龍(1998)。從題材欣賞繪畫。臺北市:雄獅圖書出版社。
張心龍(2002)。百幅名畫的啟示。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
郭菲(2005)。架上繪畫:從觀念到形式的思考。文藝研究,5,頁142-143
郭豫珍(2007)。法官量刑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豫珍(2013)。量刑與刑量:量刑輔助制度的全觀微視。臺北市:元照出版公司。
陳心懋(2005)。綜合繪畫-材料與媒介。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
陳守義(2000)。材質•構成•表現 。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陳源初(2015,10月27日)。西方當代藝術回歸到架上繪畫。雅昌藝術網。檢索日期:2020年10月1日。取自:https://reurl.cc/OqNj3v。
陳瓊花(2015)。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
彭吉象(1994)。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提姆.哈福特(2017)。不整理的人生魔法:亂有道理的!(廖月娟譯)。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湯瑪斯·普特法肯(2014)。架上繪畫與繪畫秩序(石炯 嚴海晏譯)。新美術, 5,頁58-78。(原著出版於2000年)。
黃海雲(1991)。從浪漫到新浪漫。臺北市:藝術家。
鄭玉梅(2013)。從美術視角看「藝術源於生活」。藝術科技,12。
解玉斌(2011)。試析觀念藝術的當代價值及困惑。電影評介,20。
廖仁義(2017)。審美觀點的當代實踐-藝術評論與政策論述。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廖仁義(2020)。藝術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趙惠玲(2016)。美術鑑賞。臺北市:三民書局。
趙維華(2004)。繪畫媒介與造型樣式-中西傳統繪畫造型語言比較研究。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
趙麗雅(2002,2月)。口述影像:一個翻譯與再現觀點的對話。新聞學研究,70,頁97-134。
劉思量(1989)。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楊理然(2019 ,12月)。「香蕉黏牆」算什麼藝術?——關於觀念藝術的哲學。沃草烙哲學 。檢索日期:2020年10月9日。取自:http://citizenedu.tw/t/topic/3172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年報,8,頁73-94。
蔣勳(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東華書局。
魯微微、邵雅楠(2016)。當代綜合材料繪畫的藝術特色。美術教育研究,3,頁53。
橫川敏雄(1993)。公正的審判(謝瑞智譯)。臺北市:商鼎出版。(原著出版於1980 年)。
樸異汶(2013)。藝術哲學(鄭姬善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6年)。
謝其昌(2015)。論油畫的材料發展談繪畫技法的形式與演變。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7,頁35-50。
謝東山(2014)。藝術概論。台中市:華都文化公司。
蘇憲法(2003)。視象與心象:2003蘇憲法作品及創作理念。臺北市:國泰世華藝術中心。
Bayley, Stephen(2014)。醜:萬物的美學(郭玢玢譯)。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著出版於2013年)。
Best, David(1988)。藝術.情感.理性(李惠斌等譯)。北京:工人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5年)。
Chipp, Hershel B.編(2012)。現代藝術理論Ⅰ:從後印象主義到未來主義(于珊珊譯)。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1968年)。
Danto Arthur C.(2010)。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惠雯譯),臺北市:麥田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5年)。
Dworkin, Ronald(2002)。法律帝國(李冠宜譯)。臺北市:時英出版。(原著出版於1986年)。
Eisner, Elliot W.& Stephen M.Dobbs(1990)。無聲教學法──美術館如何幫助觀眾體驗各項展覽(黃鈺琴譯)。台灣美術,3(1),頁73-81。
Friedman, M. Lawrence(2004)。美國法導論(楊佳陵譯)。臺北市:商周出版。
H·G·布洛克(1987)。美學新解(滕守堯譯)。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79年)。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2013)。托爾斯泰藝術論(古曉玫譯)。臺北市: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00年)。
Posner, A. Richard(2002)。超越法律(蘇力譯)。臺北市:元照出版。(原著出版於1995年)。
Taine, Hippoyte-Adolphe(2004)。藝術哲學(傅雷譯)。臺北市:好讀出版公司。(原著出版於1929年)。
外文部分
Atkinson, Terry & David Bainbrige(1969). The Journal of Conceptual Art. Art-Language, 1(2). pp.1-10.
Atkinson, Terry, David Bainbridge, Michael Baldwin & Harold Hurrell (Author,1969/5), Art-Language: The Journal of Conceptual Art. 1(1), pp.1-3
Beardsley, Monroe C. (1981). Aesthetics: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ism. Cambridge: Hackett Pub Co Inc.
Binkley, T. (1977). Piece: Contra Aesthe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35 (3), pp.265-277.
Danto, A. (1981).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ie, P. & Schellekens, E.(2009). Who’s Afraid of Conceptual Art? . Abingdon: Taylor & Francis
Hartmann, Nicolai(2014). Aesthetics(Translation by Eugene Kelly of Ästhetik, 1953).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
Herwitz, Daniel(2008). 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 New York :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Jauss, Hans Robert(1982).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Translation from German by 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rater, M. (2002). Art criticism: Modifying the formalist approach. Art Education, 55 (5), pp.12-17.
Rawls, John(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ellekens, Elisabeth (2019). Conceptual Art.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19 Edition). Retrieved July 30, 2020 from: https://reurl.cc/EzdRzg
Sol LeWitt(1967 June,1). Paragraphs on Conceptual Art. Artforum , 5(10), pp.79-83.
Spence, Gerry(1989 ). With Justice for None: Destroying an American Myth. New York: Times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Inc.
Townsend, Dabney(1997), 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xford: Black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