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庭宇 Lin Ting-Yu |
---|---|
論文名稱: |
《淨明忠孝全書》「攝儒歸道」思想研究──以劉玉與黃元吉為主 The Study of Jing-ming Zhong-xiao Quan-shu Syncretizing Confucian and Taoism Thoughts──Focus on Liu Yu and Huang Yuan-Ji |
指導教授: |
謝聰輝
Hsieh, Tsung-Hui 黃瑩暖 Huang, Ying-Nua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1 |
中文關鍵詞: | 淨明道 、淨明忠孝全書 、攝儒歸道 、劉玉 、黃元吉 |
英文關鍵詞: | Jing-ming sect, Jing-ming Zhong-xiao Quan-shu, Syncretizing Confucian and Taoism, Liu Yu, Huang Yuan-Ji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淨明忠孝全書》是元代淨明道最重要的經典。本論文透過對書中劉玉及黃元吉語錄的思想義理進行深入剖析、詮解與探討,以了解這本道門經典的哲學體系、義理架構以及其所牽涉的種種思想內涵;並由之展現元初淨明道的教理教義,乃是以「攝儒歸道」為核心所建構的。本論文主要從四個主題面向進行討論:一、道與宇宙構成;二、氣與天人感應;三、心與工夫境界;四、仙與教法革新。內容涵蓋元代淨明道的本體論、宇宙論、氣化論、心性論、工夫論、境界論、感召理論、宗教神學、科儀思想和神仙觀念等等,期望能較全面地掌握《淨明忠孝全書》所蘊含的義理內容。
元代淨明道的道體義根源於道門傳統的無為之道,特別重視體道、合道的重要性。劉玉透過複合不同系統的宇宙生成論,凸顯出屬於淨明道的獨特義理。其以無上清虛、中黃八極、人心丹扃,共構成一種通貫天人、彼此相應的宇宙關係。更進一步則開展出新的宗教神學系統、創構出新的許遜傳說,並對舊的傳說體系進行轉化,綰合其宇宙論與道門神學,形成一種宗教意味濃厚的宇宙觀。
在氣化論部分,「大鈞元氣」為氣化過程中最原始者,並且是具體呈顯生化之本;結合獨特的陰陽理論,遂發而為「尊陽卑陰」的義理模式,並進而以感召理論結合勸善的功能實踐。在陰陽氣化的運作模式中,天人之間呈現一種互感相應的關係,使得整個宇宙世界成為一有機互攝的整體。元代淨明道並藉此開展其神學體系,以天心印可的概念,說明人當以至誠之心感召天心。
在修道理論方面,元代淨明道尤其重視「誠」的概念,強調透過存養心性、踐履道德,以達成復歸本心靈明澄澈、與道合真與歸復道體的目標。其教法收攝了儒家的道德理論,進而發為對「真踐實履」的重視,以實際的道德實踐與否作為判別是否能切實修道的依據。劉玉提出的工夫進路主要圍繞著「懲忿窒慾,明理不昧心天」來體證,即透過將儒家道德踐履理論收攝進教理體系,而把成人之道連結成仙之道,形成修人道即是修仙道的理論體系。
在更新教法上, 元代淨明道透過對修仙法門與神仙定義的改造,擴及道法科儀的簡化以及宗教神學的重新建構,在融攝儒說的同時,展現其教理教義的主體性。這些教法上的革新,使其在道門中呈現鮮明的改革色彩,並以此推進道門在義理上的發展,成為獨樹一幟的重要道派。
《淨明忠孝全書》所展現的義理內涵,代表著元代淨明道創教初期整體教理教義的面貌。其思想教說在道教的整體發展脈絡中,尤其是道教思想史上實具有重要的開創性。
Jing-ming Zhong-xiao Quan-shu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lassic of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By doing a deep research on the thoughts of Liu Yu’s and Huang Yuan-Ji’s yulus, the writer is able to understand the philosophy and thoughts of the Taoist classic and to manifest the early doctrine of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which is established with “Syncretizing Confucian and Taoism” as its core. The writer discusses four themes, including firstly, Tao and yu zhou sheng cheng, secondly, qi and tian ren gan ying, thirdly, xin and gong fu jing jie, and lastly, xian and jiao fa ge xin. The content contains various theories of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and the writer hopes to have all-round comprehension of the thoughts that show in Jing-ming Zhong-xiao Quan-shu.
The meaning of “Tao” in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comes from the Taoist traditional “Wu”, especially valuing the experience of “Tao”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with “Tao”. Liu Yu combines many different cosmologies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doctrine belonging to Jing-ming sect. He uses “wu shang qing xu, zhong huang ba ji, and ren xin dan jiong” to establish a relation for tian and ren to contact and respond to each other. He further creates a new theology, converts the old tradition, and combines cosmology and Taoist theology to form a cosmology with vivid religious meanings.
As for the meaning of “qi”, “da jun yuan qi” is the most primitive origin to form all living things. It combines special yin yang theories to become the zun yang bei yin model and uses gan zhao theories to combine the purpose of quan shan. In the model, the whole universe is a complete body where tian and ren respond to each other.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develops its theology through the model. With the concept of “tian xin yin ke”, it advises that people connect tian xin with their sincerest hearts.
In the aspect of cultivation theory,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especially values the concept of “cheng”, emphasizing the combination with “Tao” by cultivating one’s mind and practicing morality to revert to the originally clear and bright “xin”. Integrating Confucian moralism, it connects morality cultivation with shen xian theory in which people can become shen xian if their morality cultivated.
In the aspect of theory innovation,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changes the method of xiu lian and the definition of shen xian, simplifies the ceremony, and creates a new theology. When Integrating Confucian, it shows its priority. The innovation of these theories helps Jing-ming sect to present its vivid innovation among the sects. It also promotes the sect’s development in theories and makes the sect unique and significant.
The thoughts that show in Jing-ming Zhong-xiao Quan-shu represent the early entire thoughts in Yuan Dynasty Jing-ming sect. Such thoughts especially play an important innovative role in Taoism over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n.
壹 、 道教經典
◎ (明)正統年間編纂:《正統道藏》(共36冊),北京:文物出版社、上
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第一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青元真人註、清河老人頌、郭岡鳳參校並贊,第二
冊。
《清微仙譜》,第三冊。
《修真十書‧玉隆集》,白玉蟾,第四冊。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趙道一編修,第五冊。
《許太史真君圖傳》,第六冊。
《許真君仙傳》,第六冊。
《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施岑編,第六冊。
《孝道吳許二真君傳》,第六冊。
《神功妙濟真君禮文》,第九冊。
《許真君受鍊形神上清畢道法要節文》,第十冊。
《天樞院都司須知令》,第十冊。
《天樞院都司須知格》,第十冊。
《靈寶淨明天樞都司法院須知法文》,第十冊。
《靈寶淨明院教師周真公起請畫一》,第十冊。
《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第十冊。
《靈寶淨明黃素書釋義祕訣》,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入道品》,第十冊。
《靈寶淨明院真師密誥》,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法序》,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法印式》,第十冊。
《靈寶淨明大法萬道玉章祕訣》,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祕法篇》,第十冊。
《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祕法》,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第十冊。
《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釋例》,第十冊。
《太上淨明院補奏職局太玄都省須知》,第十冊。
《靈寶淨明院行遣式》,第十一冊。
《靈劔子》,第十冊。
《靈劔子引導子午記》,第十冊。
《仙苑編珠》,王松年,第十一冊。
《天樞院都司須知行遣式》,第十一冊。
《服氣精義論》,司馬承禎,第十八冊。
《許真君石函記》,第十九冊。
《道樞》,曾慥編撰,第二十冊。
《雲笈七籤》,張君房編,第二十二冊。
《盤山棲雲王真人語錄》,第二十三冊。
《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淨明玉真樞真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淨明道元正印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淨明天尊說禦瘟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首入淨明四規明鑑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淨明九仙水經》,第二十四冊。
《太上靈寶淨明中黃八柱經》,第二十四冊。
《淨明忠孝全書》,黃元吉等編,第二十四冊。
《金丹四百字》,張伯端,第二十四冊。
《重陽全真集》,王喆,第二十五冊。
《上清靈寶大法》,王契真編,第三十冊。
《上清靈寶大法》,金允中編,第三十一冊。
《三洞群仙錄》,陳葆光撰集,第三十二冊。
《洞真太上素靈洞元大有妙經》,第三十三冊。
《消搖墟經》,洪自誠,第三十五冊。
《許真君玉匣記》,第三十六冊。
《搜神記》,第三十六冊。
◎胡道靜、陳耀庭主編:《藏外道書》(共三十六冊),四川:巴蜀書社,1994年。
《石函記》,第六冊。
《太上靈寶淨明宗教錄》,胡之玫編,第七冊。又收於(清)彭文勤等纂輯,賀龍驥校
勘:《道藏輯要》(共二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第十二冊,1998年二
版。
《樵陽經》,傅金銓,第十一冊。
《許旌陽真君松沙記》,第十一冊。
《許旌陽真君龍沙讖記》,第十一冊。
《八百洞天真師記》,第十一冊。
《樵陽子語錄》,第十一冊。
《逍遙山萬壽宮志》,第二十冊。
貳、古籍資料
[先秦]不知撰者,〔魏〕王弼、〔東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
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不知撰者,〔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
藝文印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不知撰者,〔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
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不知撰者,〔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
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孔門弟子、孟軻等編著,[南宋]朱熹集注,《四書集註》,臺北:學海
出版社,1984年。
[先秦]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
北:藝文印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不知撰者,〔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
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老聃著,﹝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
華正書局,1983年。
[先秦]老聃著,大安出版社編輯部編,《老子四種》(王弼注、河上公注、馬
王堆帛書本、郭店楚簡本),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先秦]莊周等著,[晉]郭象注,[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木鐸
出版社,1982年。
[先秦]不知撰者,〔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
文印書館印十三經注疏本,1985年。
[先秦]不知撰者,許富宏集校集注,《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先秦]屈原等著,[東漢]王逸章句,[北宋]洪興祖補註,《楚辭補註》,臺
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先秦]屈原等著,〔宋〕朱熹,《楚辭集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先秦]呂不韋等編撰,許維遹、蔣維喬等輯校,《呂氏春秋集釋.佚文輯校》,臺
北:世界書局,2010年。
[先秦]不知撰者,楊朝明主編,《孔子家語通解:附出土資料與相關硏究》,臺
北:萬卷樓出版社,2005年。
〔西漢〕劉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
〔西漢〕韓嬰著,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西漢〕董仲舒撰,鍾肇鵬主编,《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石家莊:河北人民
出版社,2005年。
〔西漢〕司馬遷著,(日)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證考注》,臺北:大安出
版社,2005年。
〔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東漢〕班固等著,〔唐〕顏師古注,《漢書》(新校本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
書局,1991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1980年。
〔東漢〕張衡著,《靈憲》,新北市:藝文出版社,1968年。
〔東漢〕衛宏等撰,(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
局,1990年。
〔東漢〕張魯著,饒宗頤校證,《老子想爾注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漢]不知撰者,王明校,《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漢]不知撰者,俞理明正讀,《太平經正讀》,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漢]不知撰者,王叔岷校箋,《列仙傳校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西晉〕陳壽著,〔劉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注》(新校本附索引),臺北:鼎文
書局,1991年。
〔晉〕葛洪,《神仙傳》,董治安主編,《二十五史外人物總傳要籍集成》,第三
冊,濟南:齊魯書社影印《增訂漢魏叢書》清乾隆辛亥年(1791)金谿王氏
刊本,2000年。
〔晉〕葛洪,《神仙傳》,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五九冊,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3年。
[晉]葛洪著,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新校本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
書局,1991年。
[蕭梁]陶弘景輯注,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真誥研究(譯注篇)》,京都:京
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0年。
〔蕭梁〕釋僧祐,〔唐〕釋道宣,《弘明集‧廣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蕭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唐]道宣,《廣弘明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3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新校本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唐﹞段成式著,《酉陽雜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唐﹞法海編纂,丁福保箋註,《六祖壇經箋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
年。
﹝唐﹞不知編者,楊曾文校寫,《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
﹝唐﹞劉禹錫著,瞿蛻園箋證,《劉禹錫集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新校本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宋]道原撰,《景德傳燈錄》,收入《大正藏》第五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
社,1983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據上海涵芬樓影
印。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程顥、程頤著,[南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68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張載著,[明]王夫之注,《張子正蒙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年。
[宋]沈括著,胡道靜校證,《夢溪筆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宋]李侗,[南宋]朱熹編,[明]周木補錄,《延平答問》,(日)中文出版社出
版,影印和刻近世漢籍叢刊(思想編),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80年
7月再版。
[宋]謝良佐,[南宋]朱熹編,《上蔡語錄》,中文出版社出版,影印和刻近世
漢籍叢刊,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80年再版。
[宋]普濟編,《五燈會元》,《卍續藏》第一三八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3年。
〔宋〕王欽若等編,〔明〕李嗣京等訂正:《冊府元龜》,香港:香港中華書
局,1960年。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上海市:上海古藉出版社,1990
年。
〔宋〕張君房輯,〔明〕張萱補訂,《雲笈七籤》,明萬曆己酉37年(1609
年)嶺南張氏清真館刊本,現藏於國家圖書館善本室。
〔宋〕張君房輯、蔣力生等校注,《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年。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南宋]陸游著,楊家駱主編,《陸放翁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南宋]朱熹著,《朱文公文集》100卷,續集11卷,別集10卷,臺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1967年。
[南宋]朱熹著,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年。
[南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共二十七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南宋]朱熹編,陳榮捷詳注集評,《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92
年。
[南宋]陸九淵著,《象山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南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影印1881年浙江書本),
1974年三版。
[南宋]無門慧開撰,宗紹編,《無門關》,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冊,臺北:
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新校本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明]羅貫中編次,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硏究中心主編,《三遂平妖傳》,臺北:
天一出版社,1989年。
[明]張文介編,《廣列仙傳》,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
第一輯》,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第5冊。
[明]王世貞輯,汪雲鵬補校,《有象列仙全傳》,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
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第6冊。
﹝明﹞洪應明,《仙佛奇蹤》,收入《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卷3。
〔明〕王世貞輯次,汪雲鵬輯補,《列仙全傳》,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冊。
〔明〕李時珍著,[清]張紹棠重訂,《本草綱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黃宗羲著,[清]黃百家纂輯,[清]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全四冊),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三版。
[清]徐松,《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
〔清〕張元濟主編,《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清高宗敕修,《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
印。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文星書局,1964年。
〔清〕薛大訓,《古今列仙通紀》,收入《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二冊。
﹝清﹞彭文勤等纂輯,賀龍驥校勘:《道藏輯要》(共二十五冊),臺北:新文豐
出版社,1998年二版。
[現代]胡道靜等主編,《藏外道書》全三十六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現代]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全四十九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現代]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學生書局,
1989年。
[現代]廣陵書社編,《中國道觀志叢刊》,揚州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年。
[現代]張繼愈主編,《中華道藏》(共四十九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現代]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第一、二冊,臺北:新文
豐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現代]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現代]新文豐出版社編輯部編,《石刻史料新編》第二冊,臺北:新文豐出
版社,1977年。
[現代]丁福保編:《道藏精華錄》(共五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年。
[現代](日)大藏經刊行會編輯,(日)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等監修,《大正新修
大藏經》(共一百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年。
參、專門論著(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一) 中文論著
毛禮鎂編,《江西省高安縣淨明道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6
年。收入王秋桂主編,《中國傳統科儀本彙編》(七)。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4年五版。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出版社,2005年。
王卡撰,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
年。
孔令宏,《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印順,《中國禪宗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71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8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七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2010年。
朱文鑫,《天文考古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任繼愈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修訂本。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增訂本。
何俊、範立舟,《南宋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李豐楙,《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
李豐楙,《抱朴子:不死的探求》,臺北,時報出版社,1987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 : 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憂與遊 : 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李豐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李剛,《勸善成仙──道教生命倫理》,臺北:大展出版社,2000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吳汝鈞編,《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五版。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
版社,2001年。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南懷瑾,《禪與道概論》,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68年。
孫亦平,《道教信仰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學生書局,197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全集校訂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孫克寬,《元初儒學》,臺北:孫克寬,1953年。
孫克寬,《宋元道教之發展》,臺中:東海大學,1965年。
孫克寬,《寒原道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全二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卿希泰主編,《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全四卷),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修訂本。
卿希泰,《續‧中國道教思想史綱》,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全四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章文煥,《中華人傑許真君》,臺北:章文煥,1995年。
章文煥,《萬壽宫》,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年。
陳少鋒,《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2001年。
陳垣,《廿史朔閏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陳垣編纂,陳智超、曾慶瑛校補,《道家金石略》,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
陳國符,《道藏源流續考》,臺北:明文書局,1976年再版。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道教與現代生活」專號,北京:三
聯書局,2006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增訂再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6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郭武,《《淨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收入《魏晉思想‧甲編三種》,臺北:里仁出版社,
1995年。
曾召南,《學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新北市:谷風出版社,1986年。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黃小石,《淨明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
黃芝崗,《中國的水神》,上海:生活出版社,1934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全四冊),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
2001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與文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三)》,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增訂再版。
劉峰、臧知非,《中國道教發展史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滌凡,《道教入世轉向與儒學世俗神學化的關係》,臺北:學生書局,2006
年。
歐崇敬,《中國哲學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潘雨廷,《道藏分類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潘雨廷,《道教史發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修訂重版。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三版。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三版。
龔鵬程,《道教新論二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二)外文論著
(日)久保量遠,《支那儒佛道交涉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43年。
(日)吉岡義豐編,《道教研究》第三卷,東京:豐島書房,1968年。
(日)吉岡義豊博士還暦記念論集刊行會編,《吉岡博士還曆記念道教研究論集—
道教の思想と文化》,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年。
(日)金谷治編,《中國におけゐ人間性の探究》,東京:創文社,1983年。
(日)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刊行會編,《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牧尾良
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4年。
(日)秋月觀暎,《中國近世道教の形成—淨明道の基礎研究》,東京:創文社,
1978年。又中譯本為丁培仁譯,《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淨明道的基
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日)秋月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年。
(日)砂山稔、尾崎正治、菊地章太編,《講座道教》第一卷《道教の神々と經典》,
東京:雄山閣,1999年。
(日)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60年。又增補版為《酒
井忠夫著作集‧增補中囯善書の硏究》(上、下二冊),東京:國書刊行
會,1999-2000年。
(日)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の會編,《歷史におけゐ民眾と文化—酒井忠夫
先生古稀祝賀記念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2年。
(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共三卷),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年。又中譯本
為朱越利譯,《道教》(共三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日)福井博士頌壽紀念論文集刊行會編,《福井康順博士頌壽記念東洋文化論
集》,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69年。
(日)窪德忠,《道教史》,東京:山川出版社,1977年。又中譯本為蕭坤華譯:
《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英)Joseph Needham(李約瑟),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4-.又中
譯本為陳立夫等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1-1982年。
(英)Denis Twitchett(崔瑞德),Frederick W. Mote(牟復禮) eds. ,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8: The Ming
Dynasty,1368-1644,Part 2. chapter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又中譯本為楊品泉等譯:《劍
橋中國明代史:1368-1644》下卷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年。
肆、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李豐楙,《魏晉南北朝文士與道教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1978年。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謝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二)碩士論文
王珊華,《元代淨明道之研究─以劉玉為中心》,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2年。
李登詳:《宋高宗紹興元年以前許遜傳說與其教團發展研究(西元二三九年──
一一三一年)》,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年。又收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
號,1995年6月。
伍、期刊論文(含會議論文)
(一)中文論著
丁煌,〈葉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討〉,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報》,第14號,
1988年,頁1-78。
丁培仁,〈道教史小考二則—許遜與吳猛〉,成都:《宗教學研究》,1989年3-4
期,頁7-13。
丁常雲,〈淨明道的教義思想及其特點〉,上海:《上海道教》,2003年第3
期。
尹志華,〈元代淨明道的教義核心析論〉,成都:《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2
期,頁15-18。
毛小雨,〈淨明道與戲曲〉,南京:《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頁120-122。
毛榕榕,〈淨明派修煉特色〉,《龍虎山道教通訊》,2003年第1期,頁35-40。
毛禮鎂,〈淨明道科儀與高安民俗及戲曲〉,臺北:《民俗曲藝》,第102期,1996
年,頁71-88。
孔令宏,〈淨明道的真忠至孝之道〉,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閭
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54-73。
王卡,〈隋唐孝道宗源〉,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頁100-121。
申喜萍,〈淨明忠孝道的美學思想〉,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第3期,頁138-144。
朱越利,〈《靈劍子》的年代、內容及影響〉,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
《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127-
148。
朱越利,〈淨明道與摩尼教〉,北京:《中國學術》,第14期,2003年,頁。
李登詳,〈唐代道教「許遜教團」發展史初探〉,收入鄭志明主編,《道教的歷史
與文學──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嘉義:南華大
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頁173-244。
李顯光,〈許遜信仰小考〉,成都:《宗教學研究》,1999年第3期,頁12-19。
李遠國,〈論淨明道法的沿革與特徵〉,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
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2-31。
李豐楙,〈鄧志謨《鐵樹記》研究──兼論馮夢龍《旌陽宮鐵樹鎮妖》的改作問
題〉,收入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
研究》第二輯,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又收入李豐楙,《許遜
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頁123-
170。
李豐楙,〈宋代水神許遜傳說之研究〉,臺北:《漢學研究》第8卷第1期,1990
年,頁363-399;又收入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
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頁65-122。
李豐楙,〈道教謫仙傳說與唐人小說〉,收入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
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頁247-286。
李豐楙,〈許遜傳說的形成與衍變──以六朝至唐為主的考察〉,收入李豐楙,《許
遜與薩守堅:鄧志謨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頁11-64。
李豐楙,〈許遜與吳猛:一個「常與非常」觀點下的人物形象〉,中央研究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主辦「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
12.10-11。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收入李豐楙,《神化與變
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77-
129。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演變──以六朝道教為中心的考察〉,收入李豐
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
1-46。
李友金,〈試探淨明道的淵源及發展歷程〉,泉州:《福建道教》,2004年第4
期,頁7-11。
李友金,〈略論淨明道的忠孝思想〉,北京:《中國道教》,2006年第4期,
頁28-30。
李娟,〈淺議淨明道真踐實履的道德修養方法〉,長沙:《湖南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
李鵬飛,〈從《十二真君傳》看初唐仙傳敘事模式之新變——兼論其與《晉書》、
《搜神記》之關聯〉,曲阜:《齊魯學刊》,2000年第6期,頁88-94。
李剛,〈唐代的許遜崇拜與宋元淨明道的發生〉,北京:《中國道教》,1990年第3
期,頁39-42。
李剛,〈唐代江西道教考略〉,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1期,頁52-
59。
李書元、袁崇本,〈從淨明道到全真道〉,南昌:《江西方志》,1993年第4期,
頁41-42。
呂錫琛,〈論淨明道吸納儒家倫理的方式及其意義〉,北京:《世界宗教研究》,
2003年第3期,頁87-92。
呂錫琛,〈論淨明道對儒家忠孝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株洲:《株洲工學院學報》,
2005年第5期,頁9-11。
杜偉,〈淨明道故事傳說的美學審視〉,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八輯《方
域道跡考原》,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151-161。
何江濤,〈《太上感應篇》、《玉真先生語錄》勸善思想之比較〉,宜賓:《宜賓
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121-122。
周建新,〈客家民間信仰的地域分野:以許真君與三山國王為例〉,韶關:《韶
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 2002年,頁76-82。
范立舟,〈南宋元代符箓道的發展與淨明道的出現及其思想特質〉,北京:《國
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009年第3期,頁136-145、8。
南江子,〈許遜及其傳說〉,上海:《上海道教》,1992年第3期,頁40-41。
卿希泰、詹石窗,〈許遜與淨明道之改革〉,收入《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1987 年
號,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頁352-375。
卿希泰、詹石窗,〈淨明道新探〉,上海:《上海道教》,創刊號,1988年,頁10-
16。
卿希泰,〈淨明道在元代的傳承與更新〉,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
期,頁1-13。
徐西華,〈淨明教與理學〉,昆明:《思想戰線》,1983年第3期,頁35-40。
徐宏圖,〈浙江的閭山道及有關陳靖姑的信仰與戲曲〉,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
第九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
頁185-232。
孫家駒,〈許遜、淨明道、萬壽宮文化演變論綱〉,南昌:《江西行政學院學報》,
2003年第1期 ,頁51-53。
孫家駒、周榜師,〈許真君、淨明道及萬壽宮研究簡述〉,南昌:《南方文物》,
2003年第1期,頁56-59。
孫家駒、周榜師,〈許遜、淨明道、萬壽宮研究述評〉,臺北:《江西
文獻》,第203期,2006,頁9-13。
孫亦平,〈論淨明道「道禪合一」的修道思想〉,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
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44-
53。又收入上海:《上海道教》,2001年第1期,頁12-18。
孫亦平,〈論淨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1
年第2期,頁65-73。
郭剛,〈淨明道的忠孝倫理觀〉,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閭山派
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74-86。
郭樹森,〈淨明忠孝之教的奠基人許遜〉,臺北:《江西文獻》,178期,1999年,
頁64-69。
郭樹森,〈淨明道的形成及其傳緒〉,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明閭
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32-43。
郭武,〈關於淨明道研究的回顧及展望〉,臺北:《漢學研究通訊》,
第19卷第3期(總75期),2000年,頁372-383。
郭武,〈關於許遜信仰的幾個問題〉,成都:《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4期,頁
19-26、37。
郭武,〈關於《淨明忠孝全書》的編纂〉,香港:《弘道》第13期,2002年,頁
56-62。
郭武,〈何真公、周真公與南宋淨明道團的演變〉,臺北:《漢學研究》,
第20卷第2期,2002年,頁189-216。
郭武,〈略說“淨明”之來歷〉,北京:《中國道教》,2003年第3期,頁39-41。
郭武,〈胡慧超與唐代“孝道”〉,成都:《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1期 ,頁
24-32。
郭武,〈神聖、凡俗與淨明、忠孝〉,成都:《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4期,
頁10-16。
郭武,〈夷夏觀念的變化與元代淨明道團的興起〉,香港:《弘道》,2005年
第1期,頁90-94。
郭武,〈元代淨明道與朱、陸之學關係略論〉,成都:《宗教學研究》,2005
年第2期,頁9-14。
郭武,〈淨明道與傳統道派關係考述〉,昆明:《雲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3
期,頁97-101、106。
郭武,〈宋以前孝道是否有“教團”崇拜〉,北京:《中國道教》,2005年第3
期,頁29-31。
郭武,〈淨明道的道德觀及其哲學基礎:兼談道教「出世」與「入世」之圓融〉,
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72-77。
郭武,〈宋、元淨明道與儒學關係綜論:兼談影響宗教融合的因素〉,臺北:《宗
教哲學》,卷34,2005年,頁17-34。
郭武,〈成仙信仰的變革與元代淨明道團的興起〉,成都:《中華文化論壇》,
2006年第1期,頁109-114。
郭武,〈白玉蟾在西山的活動及其對淨明道的影響〉,北京:《中國道教》,2006
年第2期,頁21-23。
郭武,〈宋元淨明道的修行方法及其現代意義〉,湘潭:《湖南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頁25-30。
郭武,〈“淨明”、“忠孝”辨析──兼談淨明忠孝道學說的現代意義〉,收入陳鼓應
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一輯「道教與現代生活」專號,北京:
三聯書局,2006年,頁。
郭武,〈略論淨明道與金丹道派的關係〉,臺北:《宗教哲學》,卷39,2007
年,頁119-126。
郭武,〈朱道朗與青雲派〉,成都:《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4期,頁6 -11。
郭武,〈神仙信仰的變革與元代淨明道團的興起〉,新北市:《道教月刊》,卷
32,2008年,頁44-45。
郭武,〈略談“八大山人”與凈明道的關係〉,北京:《中國道教》,2009年第4
期,頁40-41。
章文煥,〈許遜的生活年代和傳說特徵〉,南昌:《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
1991年第2期,頁41-45。
章文煥,〈西山萬壽宮道史〉,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道教協會、
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主辦,「中國道教淨明道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
江西南昌,2002年9月25-26日。
章偉文,〈淨明道的“忠孝”思想及形成原因初探〉,南昌:《江西社會科學》,
2003年第6期 ,頁34-37。
黃開國,〈讀《淨明道研究》──道教道派研究的重要成果〉,成都:《宗教學
研究》, 1999年第3期 ,頁122-123。
張聖才,〈淨明宗旨論──《淨明忠孝全書》研讀〉,北京:《中國道教》,2002
年第6期,,頁23-27。又收入北京:《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1期 ,
頁89-94。
張應超,〈《淨明忠孝全書》倡導的道德修持理論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借鑒作用〉,
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道教協會、江西南昌西山萬壽宮
主辦,「中國道教淨明道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江西南昌,2002年9
月25-26日。
張澤洪,〈淨明道簡論〉,北京:《中國道教》,1989年第3期,頁20-23。
張澤洪,〈許遜與吳猛〉,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頁65-73。
張澤洪,〈許遜與淨明道〉,收入武漢大學歷史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編:《魏
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11期「唐長孺教授八十大壽紀念專輯」,武
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69-77。
張澤洪,〈淨明道與正一道〉,南昌:《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12期,頁
6-10。
張澤洪,〈淨明道與靈寶派──兼論與正一道法術的關係〉,收入詹石窗主編,《道
韻》第九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
年,頁102-126。
張澤洪,〈淨明道在江南的傳播及其影響——以道派關系史為中心〉,北京:《中
國史研究》,2002年第3期,頁47-58。
張新國,〈南昌西山萬壽宮〉,北京:《中國道教》,1988年第4期,頁52-54。
張廣保,〈關於淨明道的研究〉,北京:《中國史研究動態》,1997年第9期,
頁19-21。
張廣保,〈對河南濟瀆廟所藏淨明道碑刻的釋讀〉,北京:《中國道教》,2008
年第6期,頁52-53。
張繼禹,〈忠孝與神仙〉,北京:《中國道教》,2003年第1期,頁9-13。
湯萍莉,〈淺議淨明道的道德教育方法〉,長沙:《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3年第4期,頁521-524。
曾召南,〈淨明道的理學特色〉,成都:《宗教學研究》,1988年第2-3期,頁37-
41。又收入曾召南,《學步集:曾召南道教研究論稿》,成都:巴蜀書社,
2008年,頁105-114。
葉明生,〈道教閭山派之研究(一)──閭山派的源流與形成〉,收入詹石窗主編,《道
韻》第九輯《淨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
年,頁149-184。
楊世華,〈淺述淨明道的忠孝思想及現代價值〉,北京:《中國道教》,2002
年第6期,頁28-29。
詹石窗、賈來生,〈論淨明道的身心健康思想〉,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3
年第1 期,頁37-45 。
寧俊偉,〈由譜錄考許遜與吳猛之關係〉,太原:《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 ,1999年第1期,頁41-43。
蓋建民,〈淨明道孝道與醫道關係略論〉,香港:《道學研究》,2006年第1
期,頁118-127。
蓋建民、陳龍,〈趙宜真道脈與著述文獻新考〉,成都:《四川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5期,頁56-63。
熊國保,〈普天福主——許真君〉,北京:《中國道教》,1994年第2期 ,頁
35-36。
蔣朝君,〈《黃素書》的修煉思想和方法〉,收入詹石窗主編,《道韻》第九輯《淨
明閭山派與養生哲學》,臺北:中華大道文化,2001年,頁87-101。
賴保榮,〈從儒道互補看淨明道的特色〉,廣州:《廣東道教》,2003年第1
期,頁16-19。又收入北京:《中國道教》,2002年第6期 ,頁20-
22。
鄭阿財,〈北京故宮藏敦煌本《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考〉,收入敦煌學會編:
《敦煌學》,第二十五輯「潘重規先生逝世週年紀念專輯」,臺北:樂
學書局,2004年,頁543-558。
劉本鋒,〈試論淨明道“惟人最貴”的倫理價值取向〉,南昌:《南方文物》,2005
年第4期,頁99-101。
劉剛,〈許真君與萬壽宮〉,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2期,頁
48-51。
劉守華,〈“許真君斬蛟”傳說的由來及其價值〉,北京:《中國道教》,1998
年第2期,頁27-30。
範恩軍,〈淨明道的真人人格理想初探〉,香港:《弘道》,2006年第1期,
頁43-47。
謝聰輝,〈修與報:東晉上清經派仙傳敘述內涵與特質析論〉,收入《2002年臺
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
2002年,頁30-69。
謝聰輝,〈道教齋醮儀式與台灣常民生活〉,《當代》,第175期,2002年,頁
30-43。
謝聰輝,〈道教禮斗儀式的意義與內涵〉,《心鏡宗教季刊》,第2卷第2期,
2005年,頁34-36。
謝聰輝,〈《度人經》在台灣「伏章」儀節的運用內涵〉,收入《Foundations
of Taoist Ritual》論文集, Seminar of Sinology,
Humboldt-University Berlin, Germany,頁71-83。
謝聰輝,〈一卷本度人經及其在台灣正一派的運用析論〉,臺北:《中國學術年
刊》,第30期春季號,2008年,頁105-036。
謝聰輝,〈《玉皇本行集經》出世的背景與因緣研究〉,收入香港中文大學道教
文化研究中心、法國遠東學院共同發行,《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
與社會》,第1期,2009年,頁155-199。
謝聰輝,〈南宋中期以前傳統道經出世的類型與特質析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
統藝術研究中心主辦,「東宗的呼喚:2010賴鵬舉居士逝世週年學術研
討會」會議論文,2010.4.24-25。
謝聰輝,〈南宋道經中飛鸞開化出世類型的認知與特質析論〉,收入蓋建民編,
《開拓者的足跡:卿希泰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
2010年,頁133-155。
謝清果,〈悠遊於神聖與世俗之間──郭武教授《《淨明忠孝全書》研究》讀後〉,
香港:《弘道》,2006年第2期,頁127-129。
羅弓,〈淨明忠孝道:以神仙信仰為核心修仙度人〉,新北市:《道教月刊》,
2006年第1期,頁36-37。
譚明全,〈許遜的傳說〉,北京:《中國道教》,2006年第3期,頁 61。
龔鵬程,〈淨明道的道法〉,收入龔鵬程,《道教新論二集》,嘉義:南華管理
學院,1998年,頁207-222。
(二)外文論著
(日)山川英彥,〈道藏所收四種許遜傳考〉,神戶:《神戶外大論叢》,卷30
第3號,1979年。
(日)山川英彥,〈許遜と吳猛〉,神戶:《神戶外大論叢》,卷31第3號,1980
年。
(日)竹內誠,〈許遜說話の研究〉,大阪:《人文論叢》第10冊,1982年。
(日)吉岡義豐,〈初期の功過格について〉,東京:《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27 冊,1962年,頁107-133。
(日)畑忍,〈元代淨明道の革新の士劉玉の倫理思想―《淨明忠孝全書》を中
心に〉,大阪:《中國學志》同人號,1998年,頁53-75。
(日)畑忍,〈「道法」の淨明道的展開―元代淨明道の士劉玉の「道法」觀〉,
東京:《東方宗教》,第95號,2000年,頁23-43。
(日)畑忍,〈《淨明忠孝全書》成書考─劉玉に降受された教法をめぐつて〉,
大阪:《人文論叢》,第28卷,大阪市立大學文學研究科,2000年,
頁37-54。
(日)秋月觀暎,〈許真君伝考—淨明道研究序說〉,東京:《集刊東洋學》,第15
卷,1966年,頁1-21。
(日)秋月觀暎,〈許真君伝考補遺—「十二真君伝」を中心に〉,弘前:《文經論
叢》(弘前大學人文學部紀要),第2卷第1號,1966年,頁77-91。
(日)秋月觀暎,〈許遜教團と淨明忠孝道について〉,收入吉岡義豐編,《道教研
究》第三卷,東京:豐島書房,1968年,頁197-245。
(日)秋月觀暎,〈西山考─淨明忠孝道の歷史地理(一)〉,收入福井博士頌壽記念
論文集刊行會編,《福井康順博士頌壽記念東洋文化論集》,東京:早
稻田大學出版部,1969年,頁21-35。
(日)秋月觀暎,〈旌陽縣と玉隆萬壽宮—淨明忠孝道の歷史地理(二)〉,弘前:《文
經論叢》,第4卷第3號,1968年,頁35-54。
(日)秋月觀暎,〈淨明道教學管見—儒佛道三教關係を中心に〉,東京:《東方宗
教》,第 35 號,1970年,頁20-35。
(日)秋月觀暎,〈道藏本功過格と淨明道─酒井‧吉岡兩博士の爭點によせて〉,
弘前:《文經論叢》,第6卷第4號,1971年,頁1-24。
(日)秋月觀暎,〈太微信仰と功過格─道藏本功過格をめぐゐ二‧三の問題〉,弘
前:《文經論叢》,第8卷第3號,1973年,頁33-63。
(日)秋月觀暎,〈中國近世宗教史上におけそ淨明道の役割について〉,東京:
《集刊東洋學》,卷31,1974年,頁95-107。
(日)秋月觀暎,〈逍遙山玉隆萬壽宮志小考〉,弘前:《文經論叢》,第12卷
第4號,1977年,頁73-87。
(日)秋月觀暎,〈逍遙山玉隆萬壽宮と宋代士人—王安石‧曾鞏‧朱子〉,收入吉
岡義豊博士還暦記念論集刊行會編,《吉岡博士還曆記念道教研究論集
—道教の思想と文化》,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年,頁533-544。
(日)秋月觀暎,〈淨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問題—《道教史》の質疑によせて〉,
東京:《東方宗教》,第 58 號,1981年,頁1-15。
(日)秋月觀暎,〈淨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問題(二)—《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
法》をめぐつて〉,收入金谷治編,《中國におけゐ人間性の探究》,東
京:創文社,1983年,頁523-537。
(日)秋月觀暎,〈淨明道研究上の二‧三の問題(三)—淨明法から淨明道への展
開〉,收入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の會編,《歷史におけゐ民眾と文
化—酒井忠夫先生古稀祝賀記念論集》,東京:國書刊行會,1982年,
頁369-381。
(日)秋月觀暎,〈《淨明院妙濟神方》小考〉,收入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刊
行會編,《中國の宗教‧思想と科學─牧尾良海博士頌壽記念論集〉,東
京:國書刊行會,1984年,頁。
(日)秋月觀暎,〈許遜の虛像と實像〉,東京:《東方宗教》,第 67 號,1986
年,頁59-70。
(日)秋月觀暎,〈道教と中國の倫理—善書におけそ心意主義の展望〉,收入秋月
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年,頁。
(日)秋月觀暎,〈淨明道形成論考—中國におけそ最近の研究成果を讀んで〉,東
京:《東方宗教》,第78號,1991年,頁23-44。
(日)秋月觀暎,〈許遜と淨明道〉,收入砂山稔、尾崎正治、菊地章太編,《講座
道教》第一卷《道教の神々と經典》,東京:雄山閣,1999年,頁222-
241。
(澳)柳存仁,〈唐代に至ゐまでの許遜のイソーヅ〉,東京:《東方宗教》,第64
號,1984年,頁1-27。
(澳)柳存仁,〈許遜與蘭公〉,北京:《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3期,頁40-
59。
(法)Kristofer M. Schipper(施舟人), “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s of the T'ang Dynasty ” in M. Strickma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 Stein,
vol.3. Brussels: Institut Bel ge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5,pp81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