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芸娟
Chen Jolin
論文名稱: 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1962)
指導教授: 呂實強
Lu, Shih-Ch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畢業學年度: 86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山東流亡學生員林實中山東口述訪問與問卷調查國共戰爭政治迫害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山東流亡學生,開始於對日抗戰時期,至1962年為止.抗戰時期的山東流亡學生,係因躲避日偽政權,逃難至大後方,而國共內戰後的山東流亡學生,則是不願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治,而忍痛離鄉背井,特別是1948年起陸續成立的八所臨時聯合中學,更是排除萬難,來到澎湖,最後終得以來到台灣本島.但在澎湖時期因澎湖防衛司令部與師生理念不同,強行編兵,引發流血衝突,繼而發生澎湖冤獄,以莫須有的匪諜罪名,槍斃二位校長及五位學生,受牽連的無辜師生迄今仍不勝欷噓!這批師生在戒嚴時期無端遭受政治迫害,在解嚴之後的今日仍不斷到處奔走,希望能早日洗刷冤屈,戒嚴時期政治迫害的議題如今逐漸為人們所重視,但山東流亡學生的際遇,卻仍得不到社會的注意,筆者身為山東流亡學生的後代,有必要亦有義務將山東流亡學生的歷史紀錄下來,讓社會大眾明瞭這段可歌可泣有有血有淚的歷史. 本論文除緒論結論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紹抗戰時期山東流亡學生逃難至後方的情形,為山東流亡學生起源之說明;第二章起正式進入主題,說明國共戰爭時期山東地區流亡學生逃難至青島與濟南等地落魄的情形;第三章說明濟南各城市落入共黨手中後,教育部成立收容山東流亡學生的機構,而這批師生也開始展開流亡的旅程;第四章以"七一三流血事件"及澎湖冤獄經過為主題,因涉及敏感,筆者的所使用的問卷以代號代表之;第五章以山東流亡學生來到台灣後的情形為主,分為員林實中及被強行編兵要求退役復學的學生兩大部份,這批學生在1962年已全數畢業,踏入社會,因為經歷無數苦難,因此多能力爭上游,有所成就;第六章則說明現今社會中各行各業中有所成就的山東流亡學生,藉以突顯他們能忍別人所不能忍的磨難與痛苦,如今方能有所作為;而在結論部份,筆者所要強調的是,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台灣的山東流亡學生,都是痛當恨共黨,冒著無數的生命危險才能存活下來的菁英份子,若沒有這些苦難,如今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山東流亡學生當不只如此, 而也正因為他們能忍別人所不能忍,如今方能有這麼多的成就,而出人頭地. 因山東流亡學生之歷史尚未有作者嘗試,加上教育部國防部的部份檔案尚未公開,且僅收集到三百多位流亡學生之問卷及部份流亡師生的口述訪問,殷望來日能勤勉補正,更希望各方賢達對本文提出指正,使筆者能繼續就此議題做更完整的論述.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