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孟德 |
---|---|
論文名稱: |
水墨進化論-現代水墨意象構成的創作思維 Evolution of Chinese Ink Art -the thinking of modern Chinese ink creation |
指導教授: | 王友俊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76 |
中文關鍵詞: | 意象 、構成 、象徵 、圖像 、符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1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意象構成」是由許多圖像或符號所組合而成的構圖方式,主要在於傳達現代人複雜的心中意象,呈現創作者對生活、社會環境的體驗或關照。它的特徵常是複合意象的、幾何形式的、具設計意味的或是如超現實般的幻想虛擬。
本研究從吸取傳統經驗出發,先釐清水墨畫的本質和內涵,再透過西方近代繪畫流派(如象徵、表現、超現實和抽象表現主義等)的解析一窺「意象構成」式現代水墨的起源。並且從當代著名「意象構成」水墨畫家――劉國松、趙春翔、蕭勤、袁旃的現代水墨繪畫創作歷程、創作觀念加以比對研究。
個人的創作實踐即是以「意象構成」作為表現形式,作品主要介於形式組構與寫實表現二者之間。採用西方式的方形構圖,一方面部分保留山水畫的形式,另一方面開始突破物象輪廓的侷限。以古生物如活化石魚、貝殼等寫實圖像與傳統山水符號並置,製造一種突兀錯愕的感覺,激發觀者的聯想。其中還有對傳統水墨畫內涵、價值的質疑與釐清。透過水墨畫觀念、價值的澄清將使未來的創作之路走得更加踏實。
“Construction of images” is the way that consists of many graphic symbols, which express the complicated inner images of modern people and reflex the creator’s experiences towards his life and society.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usually full of complexity, graphic and fashionable or super-realistic fantasy.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experiences, clarifying the inner reality of Chinese ink art and analyzes its “construction of images” through western modern art (such as symbolism, expressionism, surrealism, or abstract experessionism, etc.) We also compare with the creation way of some modern famous Chinese ink art painters, such as Kong-sung Liu, Chun –shiaing Chao, and Chin Show regarding of their process of creating and thinking.
My personal creation expressed in the way of construction of images, which is between the formality and realistic theory. Adapted from the western squared form, with saving the original form of Chinese Ink Art in one way, and paint beyond the real frame of objects. My works creats an awkward feeling by putting ancient animals, such as live fish fossils or shells together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k images, which clarify the inner sense and value of Chinese ink art. Through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we will be able to enrich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ink art.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 于安瀾編,《畫論叢刊》,台北:華正書局,1984年。
2. 方東美,《中國人的人生觀》,台北:黎明出版社,1980年。
3. 何懷碩,《風格的誕生》,台北:大地出版社,1986年8月四版。
4.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台北:立緒文化事業,1998年10月初版。
5.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台北:允晨,2001年初版十刷。
6. 李沛,《水墨山水畫創作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3月初版。
7. 李可染,《李可染畫論》,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6年2月初版。
8. 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代美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9
月初版。
9. 林昭賢.黃光男,《藝術概論─藝術與人生》,台北:海頓出版社,2000年
12月初版。
10. 施立華,〈論水墨畫藝術〉見《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
月。
11. 施昌東,〈山水何以美〉見《山水與美學》,台北:丹青圖書。
12.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10月初版。
13. 唐志契,《繪事微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4. 翁如蘭,〈什麼是中國畫傳統?〉見《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年8月。
15. 高木森,《中國繪畫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2004年1月增訂二版一刷。16.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5年9月五版。
17.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現代藝術的迷失》,台北:三友圖書公司,1996年7
月1版1刷。
18. 曾肅良,《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意象構成水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
員會,2004年12月初版。
19. 雄獅中國美術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997年10月三版一刷。
20. 黑格爾,《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9月。
21. 馮祖延,〈中國畫的實質傳統不是筆墨〉見《中國畫論》,台北:駱駝出版
社,1987年8月。
22. 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9月。
23.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0年6月初版。
24.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一刷。
25. 趙士林,《當代中國美學研究概述》,台北:谷風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
26. 潘天壽,《潘天壽談藝錄》,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
版。
27. 蕭瓊瑞,《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11月初版。
28. 羅青,〈中國水墨畫的過去與未來〉見《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
集》,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1. 林達隆,〈山水畫論的符號與象徵學〉,《水墨新紀元─2002年水墨畫理論與
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2002年7
月初版。
2. 黃玉秀,《看不見的意象─心靈的象徵、符號與圖像》,台北: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
3. 陳聖勤,〈中國山水畫因探源〉,《藝術學報第四十期》,台北:國立臺灣藝術
專科學校,民國75年10月出版。
三、網路資料
1. 網路資料http://my.so-net.net.tw/pitaya/art12_2.htm (6 Jun.2006)
2. 網路資料http://my.so-net.net.tw/pitaya/ (10 Jun.2006)
3. 網路資料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032214196 (10 Jun.2006)
4. 網路資料,《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A%BD%E8%B1%A1%E8%A1%A8%E7%8F%BE%E4%B8%BB%E7%BE%A9 (12 Jun.2006)
5. 網路資料http://www.arttime.com.tw/exhibition/gallery/kousong/kousong_10.htm (12 Jun.2006)
6. 網路資料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WISI/577885.htm (14 Jun.2006)
7. 網路資料http://www.lib.pu.edu.tw/artcenter/09-10-04/main.htm (14 Jun.2006)
8. 網路資料http://publish.lihpao.com/Feature/2005/04/05/05G0405/ (14 Jun.2006)
9. 網路資料http://www.artsgallery.com/news/art_dtry.htm (15 Ju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