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雨致 Wu yu chih |
---|---|
論文名稱: |
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以馬諦斯特展為例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jointly Held by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the Media, from the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Viewpoints--Using the Example of Matisse Exhibition |
指導教授: |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王國川 Wang, Kuo-Ch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2 |
中文關鍵詞: | 策略性行銷規劃 、博物館行銷 、博物館與媒體合辦 、國際特展 、超級特展 |
英文關鍵詞: |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Museum marketing, Jointly Held by The Museum and Medias,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Blockbust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50 下載:10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以策略性行銷規劃角度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
—以馬諦斯特展為例
在面臨博物館與媒體合辦特展日漸密集,與博物館領域學者提醒博物館與媒體和辦展覽有商業化的危機,本研究欲探求博物館與媒體合辦國際特展的背景因素。以策略性行銷規劃的角度瞭解博物館舉辦國際特展的規劃模式;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動機、認知、合作方式。找出國際特展與博物館使命、定位之間的相關脈絡,與籌畫過程的需求與原則。
研究發現歷史博物館的國家博物館定位影響其使命,定位與使命又影響其營運方向與展覽主軸。歷史博物館內外部環境分析中,可見歷史博物館最大的優勢為優質的人力資源、社會認同與觀眾群建立、善用自身媒體進行教育、堅實的研究、出版、展覽能力,與高度訊息發佈能力與行銷動力、國際經驗與國際資源豐富、國家博物館定位,成為台灣代表;在劣勢方面,為與國際合作單位談判籌碼低。歷史博物館的優劣勢與機會、威脅,有相互依存與消長的關係,歷史博物館依賴其優勢,提高國際行銷的機會,藉以削弱其劣勢。而國際特展舉辦即存在於這樣的循環之中,發揮提升優勢與機會,降低劣勢的功能。研究中也看到,歷史博物館最重要的優勢為優質人力資源,此項資源影響歷史博物館的研究與展示,增加其經營的優勢與機會,而馬諦斯特展及發揮了這項功能。
馬諦斯特展由歷史博物館主辦,相較以往媒體合辦國際特展,此展特出之處為:籌畫方式為委託館外策展人構思,與館內策展人共同研究並執行;完整研究之後,方決定借展展品;因此展覽並非與單一單位合作,而是與公私立三十三所博物館、美術館、畫廊與研究單位合作。此展模式運用歷史博物館優勢,並未歷史博物館提高優勢,是一重要案例。
展覽形成過程中,以歷史博物館策展人與研究人員的專業能力規劃展覽,達成其使命與定位,維持博物館的、展覽的社會責任。歷史博物館與媒體合作,並無發生媒體左右展覽方向、決定展品等,許多研究認為的媒體操控大於一切的顧慮。雙方分工狀態為,博物館負責研究與展覽規劃,媒體負責廣宣與推廣事宜,並由媒體的資源網絡,建立較為周密的辦展團隊。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jointly Held by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nd the Media, from the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Viewpoints--Using the Example of Matisse Exhibition
Abstract
Given that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exhibition that are jointly presented by museum and media and the potential crisis of these kind of exhibition being too commercialized pointed out by scholars in the museum fields, this study wish to explore o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held together by the museum and medias. The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constituting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held together by the museum and medias. The planning module of these types of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motives, recognition and cooperative method between the museum and the medias are studied from the strategic marketing planning viewpoint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ed connection of the mission and positioning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and museums and requirmen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lanning procedur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Andrew Davies著,李惠文譯(1999)。博物館行銷與非觀眾。博物館學季刊,13(3),43-52。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Burcaw G..E (2000)著,張譽騰等譯。博物館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Denise Lauzier Stone著,蘇麗英譯(1998)。利用廣告吸引博物館觀眾。博物館學季刊,5 (3),67-73。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Douglas R. Noble著,林明美譯(1990)。「抓住機會」運用你的群眾資源。博物館學季刊,4(3),3-6。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Fiona Combe McLean著,張譽騰譯(1995)。如何行銷?—博物館特殊的情境分析。博物館學季刊,9(2),35-44。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Julia D. Harrison著,黃正儒、高忠義合譯(1995)。1990年代的博物館理念,9(3),1-8。博物館學季刊。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M. J. Xavier著,李茂興,沈孟宜譯(2002)。策略性行銷。臺北市:弘智文化。
Neil Kotler(1998)。博物館、參觀經驗、行銷之新方向。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歷史博物館。
Peter J . Ames著,林美齡譯(1995)。博物館行銷—使命的運用或主導?博物館學季刊,9(2),29-35。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Robert C. Blattberg& Cynthia J. Broderick原著,林美齡、李惠文摘譯(1999)。藝術博物館的行銷。博物館學季刊,13(3),43-52。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Robert F. Kelly著,黃慧珍譯(1995)。博物館行銷。博物館學季刊,9(3),35-44。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Robert K. Yin著,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市:弘智文化。
Sharron Dickman著,林潔盈譯(2002)。如何行銷博物館。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Subhash C. Jain著;李茂興譯 (2000)。Marketing Planning & Strategy,策略行銷。台北市:揚智文化。
Timothy Ambrose著。桂雅文譯(2001)。新博物館管理—創辦和管理博物館的新視野。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Willian J. Byrnes著。桂雅文、閻蕙群譯(2004)。藝術管理這一行。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Stanly Nick演說,柳慧譯(2001)。現代博物館展覽過渡設計的危機。歷史文物,11(6),86-87。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多田俊明(2004)。報社與美術館合作之展覽會活動。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對話與交流。台北市: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志剛(1985)。策略性行銷規劃在銀行業之運用:消費大眾市場析論。台北市:金融研訓中心。
王志剛、陳正男、陳麗秋(1987)。行銷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王雅玲(2002)。從超級特展討論博物館與傳播媒體之互動—以「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與「秦文化—兵馬俑為例」。國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嵩山(2003)。特展雙刃。博物館學季刊,17(1),5-6。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嵩山(2003)。差異、多樣性與博物館。台北:稻香出版社。
王銘鴻(2003)。「黃金印象─奧賽美術館名作特展」:論媒介正當性與資本主義文化邏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遠見。
白錦門(1994)。個案法之研究。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台北市:台灣書店。
辛治寧、劉小燕(2003)。博物館觀眾研究與傳播效益評量—以楚文化特展與馬諦斯特展為例。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5期。
吳南薰(1999)。故宮「漢代文物大展」洽談過程—訪兩儀文化事業負責人謝玉玲。藝術家,282期,462-463。台北:藝術家雜誌。
吳南薰(1999)。「三星堆傳奇」特別報導。藝術家,288期,611-614。台北:藝術家雜誌。
余朝權(2001)。現代行銷管理。臺北市:五南。
吳謹全(2003)。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策略性行銷規劃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屏(2003)。台灣女性政治精英之媒體再現。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功鑫(1998)。博物館行銷理論研究。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泊佑主編(2002)。國立歷史博物館沿革與發展。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 : 揚智文化。
林慧嫻(2003)。台灣博物館與媒體合作的新介面—以故宮博物院特展舉辦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1),71-86。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金靜玉(2001)。博物館媒體策略探討—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鎖與鑰匙二千年」特展為例。科技博物,5(1),38-49。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韋心瀅(2001)。「兵馬俑—秦文化」策展論述。歷史博物館學報,19期,35-49。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徐村和(2001)。博物館之行銷研究—如何開發博物館(科工館)之潛在觀眾研究報告。義守大學。
浦青青(2001)。博物館行銷公關—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達文西特展為例。科技博物,5(1) ,5-18。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秦裕傑(1991)。博物館行銷。博物館學季刊,5(3),57-62。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秦裕傑(1998)。博物館法公聽會後記。博物館學季刊,12(4),105。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許慧真(2003)。博物館超級特展之文化工業初探—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瑞坤(2000)。當代台灣的博物館「超級特展」熱:一個論述層面的初步分析。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瑞坤 (2004)。博物館論述與文化民主:從超級特展現象再思教育。科技博物,8(2),29-46。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陳正男(1992)。行銷管理。臺北市:三民。
陳玉珍(2000)。達文西:科學家、發名家、藝術家。歷史文物,10(4),5-9。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加雯(2001)。博物館展示與知識形塑—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陳宗賢(1998)。市場研究與觀眾開發,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欽育(1999)。大型借展文物之展覽行銷—以故宮博物院「畢卡索的世界」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3(2),51-56。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媛(2000)。博物館的展覽呈現—以「三星堆傳奇特展」與荷蘭自然史博物館展覽團隊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4(2),47-56。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媛 (1993)。故宮莫內展的觀眾調查與分析。博物館學季刊,7(4),35-44。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定銘(2003)。非營利組織行銷管理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第102期。
曹致軒(2003)。我國博物館行銷之研究—以故宮博物院與立使博物館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崇山(1993)。博物館特展的根本問題與策略規劃。博物館學季刊,7(3),55-64。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婉真、辛治寧(1997)。國立歷史博物館「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展示評量與觀眾調查。歷史博館學報,7。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婉真(2000)。國際性展覽的交流模式—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法國合作之經驗分享。博物館學季刊,14(2),57-62。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婉真(2002)。博物館定義的再思考。歷史文物,12(8),87-91。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瑜倩(2001)。博物館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
張譽騰(2001)。後現代社會的博物館情境:權力、金錢和認同。台北縣文化論壇:迎接博物館時代的來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黃光男(1993)。台北市美術館羅丹展的籌畫與展出始末。博物館學季刊,7(4),45-52。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黃光男(1997)。博物館與仲介者,從展籌出發:博物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光男(1999)。新世紀台灣博物館的發展與需要。博物館學季刊,13(2),3-12。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黃光男(2001)。展覽的規劃與張力—談「兵馬俑特展致勝關鍵」。藝術新聞。
黃光男(2002)。台灣博物館與文化產業。文化‧觀光‧博物館—2002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
黃光男(2004)。如何舉辦國際展—資訊的彙集與應用。行銷與科技:博物館資源共享的新策略--2004年博物館館長論壇論文集。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倩佩(2003)。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與常態展觀眾特性差異之研究。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26,71-98。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肇松(2004)。媒體參與展覽活動的效益與困境。面臨變革的21世紀博物館—台灣與日本對話與交流。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
曾信傑(1998)。博物館、報章媒體與觀眾的互動。博物館學季刊,12(3),59-64。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曾信傑(1998)。從非營利角度泛談博物館倫理的幾個面向。博物館學季刊,12(2),43-48。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曾信傑(1999)。博物館行銷的時代來臨。博物館學季刊,13(3),3-10。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曾信傑(2001)。特展—博物館的行銷利器。博物館學季刊,15(3),39-50。台中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榮泰生(1995)。策略管理學。台北市:華泰。
榮泰生(1997)。行銷管理學。台北市:五南。
葉素蘭(2004)。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策略性行銷之研究:以非營利組織的觀點切入。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美(1993)。回應〈莫內、羅丹大展隨想〉。雄獅美術276期。
鄭惠美(2000)。藝術大展在台灣崛起的意義與思索。藝術家,297,322-325。台北市:藝術家雜誌。
賴素鈴(1998)。不確定的友情,美、英、荷、法博物館與媒體關係之研究。第七屆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
賴素鈴(2001)。博物館的媒體運用與合作。台北縣文化論壇:迎接博物館時代的來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賴嘉文(1994)。莫內故宮展與臺灣社會文化變遷:一個文化生產場域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莉倩(1998)。策略性行銷應用於非營利事業之研究--以中華大學為例。國立中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外文部分
McLean(1997)。Marketing the Musem。Landon:Routledge。
Burcaw G..E(1997)。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America:AltaMira Press。
Kolter, Philip(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J.: Prentice-Hall,
Peter F. Drucker(1990)。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 practices and principles。New York, N.Y.:HarperCollins。
Neuman, W.L(1997/2002).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三、網路資料
劉新圓(2001)。博物館法草案之比較評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R-090-010.htm
成大校園博物館籌設小組徐村和(2001)。博物館之行銷研究—如何開發博物館(科工館)之潛在觀眾研究報告。義守大學。http://www.ncku.edu.tw/~museum/encyclopedia/encyclopedia-2.htm
溫璧綾。淺談博物館的內部行銷。史前館電子報,47,2。2004.11.15。
http://www.nmp.gov.tw/enews/no47/page_02.html
Katherine Khalife (2000)。What is Marketing?"Is your museum's definition inside out?
http://www.museummarketingtips.com/articles/marketing_wh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