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舒婷
Chuang, Su-Ting
論文名稱: 蒙娜麗莎符號及其變奏作品分析之研究
The Analysis Study of the Mona Lisa Semiology and Its Variations’ Works
指導教授: 林素惠
Lin, Su-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蒙娜麗莎變奏作品蒙娜麗莎符號符號學理論符號傳播
英文關鍵詞: Mona Lisa, Mona Lisa Variation, Mona Lisa Semiology, Semiology, Simiology Communic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7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藝復興藝術家達文西將其藝術創作的才華與各領域的知識結合,立下了藝術典範。尤其他的繪畫作品〈蒙娜麗莎〉,風靡於世五百年,被視為不朽的經典傳奇。二十世紀初達達藝術家馬歇爾·杜象打破了舊有的〈蒙娜麗莎〉臨摹手法,在複製圖像上為她畫上鬍鬚,開啟蒙娜麗莎變奏曲的濫觴。現代與當代藝術家趕搭流行熱潮,運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及創作方式,和歷史中的原型蒙娜麗莎對話。

    本論文旨在分析蒙娜麗莎符號及其變奏作品的狀況。首先透過文獻探討搜集有關蒙娜麗莎變奏作品,發現〈蒙娜麗莎〉儼然形成一種符號。研究者按照藝術家創作變奏作品的數量,選擇以此符號進行創作三次(含)以上之藝術家,包括馬歇爾·杜象、安迪·沃荷、費爾南杜·波特羅與班克斯等,以其變奏系列作品為研究對象。其次,運用符號學觀念,結合作品分析法作為本研究評析之依據:藉由意符概念,為作品外在的構成作簡單描述與形式分析,推論變奏作品的「直接意指」為達文西〈蒙娜麗莎〉,然後進一步剖析作品內在之意義解釋與價值判斷,探究藝術家自身以及當時代與跨時代的「含蓄意指」。接著採深度訪談方式,向專家與藝術家請益,包括義大利理想博物館館長、義大利123ART總裁與國內高美館館長等蒙娜麗莎特展之策展人。藉其言論檢視作品分析的內容,並歸納研究。結論是,時代價值觀的差異使蒙娜麗莎形象轉變,尤其1911年的「偷竊事件」,使得〈蒙娜麗莎〉從經典變成傳奇符號。杜象“L. H. O. O. Q.”劃時代的革命行動,開啟藝術家透過蒙娜麗莎發表自由想法的時代。原作精神得以與其作品新生命共存,不只成就變奏曲的全盛期,更使蒙娜麗莎成為藝術家行銷自我的媒介。2013年蒙娜麗莎其變奏作品在臺灣展出,國內美術館與文化機構扮演著介紹國外藝術,使之與我國藝術界交流的重要角色。期盼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可作為國內藝文傳播界在推動相關藝術與傳播活動時的參考。

    “Mona Lisa” has swept the world for five hundred years. Renaissance’s artist Leonardo da Vinci set a perfect example of th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rcel Duchamp broken the old beauty distance of Mona Lisa, and opened the Variations of Mona Lisa. Artists use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ays of speaking, and starting a dialogue with prototype “Mona Lisa” in the history.

    First, researcher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gathers all works which were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Mona Lisa”, received a finding of “Mona Lisa” becoming a semiology. Then, the researcher collect and analyze artists who transformed da Vinci’s works more than three times, includes Marcel Duchamp, Andy Warhol, Fernando Botero and Banksys’ variation works. Seconds,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combines Semiology and Works analyzing. Trough out the concept of “Signifier”, we make description and formal analysis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k, and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Denotation” of the Variation is da Vinci’s “Mona Lisa”. We furthermore try to figure out the interpretation and judgment,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artists. And then we gain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hav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and artists, including the manager of Italy ideal museum, the president of Italy 123ART, the manager national Kaohsiung museum, the curators of the exhibition of Mona Lisa. Using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results above, we've conclude that it is because the generation that caus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image of “Mona Lisa”. Besides, the stealing of the “Mona Lisa” made this classic art work turn into legend semiology. Moreover, the “L. H. O. O. Q.” inspired the artists to make any opinions they want on “Mona Lisa”. It not only makes the origin and the variations able to live together, but create the climax of variations. When the fashion of Mona Lisa swept all over Taiwan, we discovered that the attitude to researching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is different. Thus, we believe that the national art museums and the cultural institutio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facing the problems of the art field. The finding of this thesis is expected to be a reference for domestic domains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on driving relevant activitie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五節 研究流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蒙娜麗莎與達文西 12 第二節 十六到十九世紀的蒙娜麗莎 15 第三節 二十世紀的蒙娜麗莎變奏作品 16 第四節 藝術作品分析的理論 35 第五節 文獻探討小結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4 第五節 研究實施 66 第六節 資料分析處理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1 第一節 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創作手法與其符號之意涵 71 第二節 蒙娜麗莎成為傳播性符號之概況 83 第三節 蒙娜麗莎符號傳播對臺灣藝術環境之影響 9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21 附錄一 研究對象之創作藝術家簡介 121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中文版) 125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義大利文版) 127 附錄四 各個受訪者的訪談大綱對照表 129 附錄五 深度訪談逐字稿 141   表目錄 表1-1-1 近年國內有關蒙娜麗莎研究的碩博士論文 2 表2-3-1 藝術家與其蒙娜麗莎變奏作品數量對照表 34 表2-4-1 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作品解釋原理 37 表2-4-2 作品分析的重點表 39 表2-4-3 近年碩博士論文符號學分析相關研究 41 表2-4-4 索緒爾符號組合關係表 43 表3-0-1 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對應表 51 表3-2-1 作品分析與符號學整合表 54 表3-3-1 研究對象列表──馬歇爾‧杜象的蒙娜麗莎變奏系列作品 57 表3-3-2 研究對象列表──安迪‧沃荷的蒙娜麗莎變奏系列作品 58 表3-3-3 研究對象列表──費爾南杜‧波特羅的蒙娜麗莎變奏系列作品 59 表3-3-4 研究對象列表──班克斯的蒙娜麗莎變奏系列作品 59 表3-3-5 訪談對象背景經歷表 62 表3-4-1 作品分析表 64 表3-4-2 研究目的與訪談問題對照表 65 表4-1-1 馬歇爾‧杜象的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表 72 表4-1-2 安迪‧沃荷的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表 74 表4-1-3 費爾南杜‧波特羅的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表 76 表4-1-4 班克斯的蒙娜麗莎變奏作品分析表 79   圖目錄 圖1-5-1 研究流程圖 10 圖2-0-1 文獻探討架構圖 11 圖2-1-1 達文西,蒙娜麗莎 13 圖2-1-2 達文西,女性頭像 13 圖2-1-3 達文西,聖母子與聖安娜 13 圖2-1-4 達文西,抱銀貂的女子 14 圖2-1-5 達文西,班琪女孩 14 圖2-1-6 拉斐爾,女性肖像 14 圖2-1-7 拉斐爾,男性肖像 14 圖2-2-1 安布洛瓦‧杜波瓦,呂斯喬孔達 16 圖2-2-2 匿名的達文西追隨者,著裝的喬孔達 16 圖2-2-3 匿名,羅浮博物館的喬孔達 16 圖2-2-4 皮耶‧布伊隆,羅浮宮喬孔達 16 圖2-1-8 週日信使報,羅浮宮蒙娜麗莎遭竊 17 圖2-1-9 週日信使報,蒙娜麗莎恢復微笑 17 圖2-3-1 杜象,1919年的L. H. O. O. Q. 18 圖2-3-2 杜象,1942年的L. H. O. O. Q. 18 圖2-3-3 杜象,1964年的L. H. O. O. Q. 19 圖2-3-4 杜象,1965年的L. H. O. O. Q. 19 圖2-3-5 弗南‧雷捷,鑰匙和喬孔達形象 20 圖2-3-6 達利,看見蒙娜麗莎你看見了誰? 20 圖2-3-7尼諾‧卡明‧畢蒂,鴿子與籃子 20 圖2-3-8 讓‧米歇爾‧巴斯奎雅特,蒙娜麗莎 21 圖2-3-9 安迪‧沃荷,白色蒙娜麗莎上的白色 22 圖2-3-10 安迪‧沃荷,兩個金色蒙娜麗莎 22 圖2-3-11 安迪‧沃荷,蒙娜麗莎系列 22 圖2-3-12 安迪‧沃荷,蒙娜麗莎系列 22 圖2-3-13 瑞奇‧佩迪邦,將安迪之作塗上紅唇 22 圖2-3-14 費爾南杜‧波特羅,十二歲的蒙娜麗莎 23 圖2-3-15 費爾南杜‧波特羅,蒙娜麗莎 23 圖2-3-16 摹擬費爾南杜‧波特羅,蒙娜麗莎 23 圖2-3-17 費爾南杜‧波特羅,蒙娜麗莎(青銅) 23 圖2-3-18 法蘭科‧伊諾森提,小豬喬孔達 23 圖2-3-19 克勞迪歐‧奇涅利,曼諾麗莎 24 圖2-3-20 歐蘭,http://www/jocondeorlan.com 24 圖2-3-21 蘭柏托‧皮諾提,繪畫是靜謐的詩 25 圖2-3-22 路伊吉‧托拉,與達文西共進晚餐-8 25 圖2-3-23 安東尼諾‧玻弗,蒙娜麗莎的航行──夢的視覺化31957/4 25 圖2-3-24 班克斯,拿著AK47步槍的蒙娜麗莎 25 圖2-3-25 班克斯,手持火箭筒的蒙娜麗莎 25 圖2-3-26 班克斯,最後的蒙娜麗莎 25 圖2-3-27 班克斯,蒙娜麗莎系列 26 圖2-3-28 班克斯,另一個蒙娜麗莎在格拉斯哥 26 圖2-3-29 班克斯,蒙娜麗莎系列 26 圖2-3-30 班克斯,羅浮宮的擺設 26 圖2-3-31 約翰‧吉歐諾,我喜歡在你受苦時看你的臉 27 圖2-3-32 村澤良一,藏書票59號 27 圖2-3-33 S. 福田,日本,喬孔德:蒙娜麗莎的一百個微笑 27 圖2-3-34 M. 中村,日本,喬孔德:蒙娜麗莎的一百個微笑 28 圖2-3-35 北韓平壤的貝殼蒙娜麗莎 28 圖2-3-36 山卓拉‧蘭蒂,配帶文字串成的項鍊喬孔達 28 圖2-3-37 安德里雅‧達米,蝴蝶 28 圖2-3-38 路克‧帕泰拉,鼻間停著蒼蠅的喬孔達 28 圖2-3-39 維托‧巴若尼,不微笑的蒙娜麗莎 29 圖2-3-40 馬可‧尼祿‧羅帖利,喬孔達之謎 29 圖2-3-41 克勞迪歐‧法蘭奇雅,整合者喬孔達 30 圖2-3-42 維托‧巴若尼,輕狂蒙娜 30 圖2-3-43 讓‧馬嘎,喬孔達排成一列 30 圖2-3-44 讓‧馬嘎,恐龍喬孔達 30 圖2-3-45 魯西亞‧瑪庫奇,藝術藝術 30 圖2-3-46 瑪麗皮耶羅,喬孔達與瑪麗蓮夢露 30 圖2-3-47 吉里‧科勒,無題 31 圖2-3-48 卡勒‧特靈克維奇,蒙娜銀杏 31 圖2-3-49 薩稜科,詩歌是生命的中心 31 圖2-3-50 法蘭科‧布列提,喬孔達的眼睛 31 圖2-3-51 法蘭科‧佛西,視覺DNA──類型 31 圖2-3-52 羅柏托‧瑪括里,線上的喬孔達 31 圖2-3-53 羅多夫‧維托尼,喬孔達 32 圖2-3-54 魯西安諾‧奧利,與達文西共進午餐 32 圖2-3-55 米歇爾‧佩佛提,虛無/實質 32 圖2-3-56 羅曼‧西斯耶勒維,Il Corriere UNESCO刊物封面 32 圖2-3-57 解開衣服的喬孔德 32 圖2-3-58無作者,詭異 33 圖2-3-59瓦西里‧里翁年可,藏書票52號 33 圖2-3-60 喬孔達,義大利純淨水 33 圖2-3-61 讓‧隋尤,喬孔德遊戲 33 圖2-3-62安德里雅‧葛蘭奇,喬孔達的誕生 33 圖2-4-1 藝術作品的解釋原理圖 38 圖2-4-2 皮爾斯的符號種類關係圖 44 圖2-4-3 皮爾斯的符號運作模型圖 44 圖3-1-1 研究架構圖 52 圖3-3-1 訪談對象關係圖 61 圖3-6-1 深度訪談階段圖 69 圖3-6-2 訪談資料編碼圖示 69 圖5-1-1 研究結論圖 109

    一、 中文資料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臺北:五觀。
    王秀雄(2006)。藝術批評的視野。臺北:藝術家。
    王受之(2010)。世界現代美術發展。臺北:藝術家。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威仕曼。
    王岱苹(2013)。當代藝術閱聽人之研究──以奈良美智和他的迷群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李幼蒸(譯)(1991)。寫作的零度(原作者:Roland Barthes)。臺北:時報。
    李崗(2014)。教育研究的記號學方法──以教育美學為例。林逢祺、
    洪仁進主編:教育哲學:方法篇。臺北:學富。頁:156。
    亞歷山卓‧韋佐西(2013)。現代藝術中的達文西與蒙娜麗莎。亞歷山卓‧韋佐西主編:蒙娜麗莎五百年:達文西傳奇高雄展覽圖錄。臺北:閣林。頁119-125。
    李元春(譯)(1996)。造型藝術的意義(原作者:Erwin Panofsky)。臺北:遠流。
    李政賢、廖志桓、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we Flick)。臺北:五南。
    李建緯(2006)。符號學是什麼?從藝術作品談起。臺南: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兆偉(2007)。解開網路符號的密碼──以符號學觀點分析網路符號之表情符號。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但馬謨(譯)(2014)。Banksy:你就這點能耐(原作者:Gary Shove & Patrick Potter)。新北:遠足。
    余珊珊(譯)(1995)。現代藝術理論II(原作者:Herschel B. Chipp)。臺北:遠流。
    林素惠(2006)。杜象「違反慣例到底」的創作態度之養成背景。藝術論壇第四期。頁247-266。
    林素惠(2006)。杜象達達應否為當代藝術「亂象」負責。藝術學報第二卷第二期。頁63-80。
    林素惠(2013)。經典到當代──五百年來的不朽傳奇。蒙娜麗莎五百年:達文西傳奇。導覽員培育講座課程,臺北故宮博物院。
    林素惠(2013)。大師五百年迴響,蒙娜麗莎變奏曲。蒙娜麗莎五百年:達文西傳奇。導覽員培育講座課程,臺北故宮博物院。
    林舒婷(2006)。費爾南度‧波特羅(Fernando Botero, 1932-)的藝術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
    周慶華(2000)。中國符號學。臺北:揚智。
    周寶玲(2002)。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系。
    吳曉芳(2004)。渾圓豐滿‧洋溢喜悅生命力。藝術家雜誌第五十九卷第六期。頁378-389。
    姚一葦(1996)。藝術批評。臺北:三民。
    姚村雄(2009)。殖民觀點的視覺符號建構──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之「臺灣圖像」符號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段煉(2003)。雅俗互動──拉丁美洲畫家波特羅的藝術。藝術家雜誌第五十六卷第三期。頁464-471。
    洪金禪(2014)。遊於藝:高雄兒童美術館「小小蒙娜麗莎」策展計畫與展示實踐。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
    紀翔元(2011)。以符號學角度詮釋恐怖電影海報之圖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播設計所。
    桑田草(譯)(2008)。寫給年輕人的西洋藝術史1(原作者:高階秀爾)。臺北:原點。
    格羅塞(2013)。藝術的起源。臺北:五南。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麗文。
    馬春華(主譯)(2013)。詹森藝術史(原作者:Horst Waldemar Janson)。北京:世界圖書。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新北:正中。
    郭繼生(2007)。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書林。
    陳敬旻(譯)(2008)。Banksy --- Wall and Piece.(原作者:Banksy)。臺北:大家。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
    陳靜璇、吳宜澄(2011)。人文藝術研究法。臺北:陳靜璇、吳宜澄工作室。
    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原作者:T. 霍克思)。臺北:南方。
    陳亭儒(2004)。從符號學角度詮釋傳統吉祥圖案之研究─以蝙蝠吉祥圖案為例。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佶鴻(2013)。基於浮水印特性之竄改影像檢測與復原。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電腦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張正仁(譯)(1991)。普普藝術(原作者:Lusy R. Lippard)。臺北:遠流。
    張錦華等(譯)(1995)。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原著。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
    張國璽(2012)。《蒙娜麗莎》畫作3D動畫表現創作。碩士論文。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
    曾長生(1997)。拉丁美洲與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
    曾長生(1999)。達文西的世界。國父紀念館館刊11月號。
    曾長生(2005)。新一代魔幻現實代表人物──南美畫家波特羅。現代美術第119期。頁72-78。
    曾長生(2007)。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項曉敏(2003)。零度寫作與人的自由—羅蘭巴爾特美學思想研究。大陸:復旦大學。
    馮作民(1999)。西洋繪畫史。臺北:藝術圖書。
    黃光男(1994)。安迪‧沃荷1928-1987。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黃正平(譯)(2003)。現代藝術L’ART MODERNE。臺北:閣林。
    黃恆正(譯)(1988)。符號社會的消費(原作者:星野克美)。臺北:遠流。
    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原作者:Arthur Asa Berger)。臺北:遠流。
    黃詩雯(2007)。論繪畫創作的「轉借」表現形式。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論文。
    黎映辰(2011)。《晚安,媽媽》文本中的甜食符號及意指論析。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立行(2012)。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
    劉振源(1996)。立體派繪畫。臺北:藝術圖書。
    劉美玲(譯)(2000)。藝術教育的本質(原作者:Edmund Burke Feldman)。臺北:五觀。
    鄭治桂(2013)。蒙娜麗莎五百年:達文西傳奇高雄展導覽手冊。臺北:閣林。
    鄭麗卿(譯)(2008)。寫給年輕人的西洋藝術史3(原作者:高階秀爾)。臺北:原點。
    蔡青雯(譯)(2011)。當代藝術關鍵詞100(原作者:暮澤剛巳)。臺北:麥田。
    蔡映芝(2013)。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創作之理念與實踐策略研究-以王秀杞雕塑家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
    謝東山(1995)。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臺北:帝文。
    蘇盈如(2013)。在故宮想像達文西(不)可能:訪蒙娜麗莎五百年策展人亞歷山卓‧韋佐西。破報,786期。

    二、 英文資料
    Andy W,. & Pat H,.(2006). 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 362.
    Banksy (2005). Banksy: Wall and Piece. London : Century.8,170.
    Clark K,.(1973). “Mona Lisa”, Burlington Magazine, 115(840): 145-151.
    Chandler, D. (2007). Semiotics: the basics (2nd ed. ). London: Routledge.
    Donald S,. (2003). Becoming Mona Lisa. New York: Harcourt.
    Donald S,. (2006). Leonardo and the Mona Lisa Story. New York: Overlook.
    Feldman, E. B. (1967). Art as image and idea.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Feldman, E. B. (1970). Becoming human through ar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Hanstein, M,. (2003). Fenando Botero. Taschen, Koln.
    Hedstrom, P,& Bearman P,. (200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nalytical Sociology.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nson, H. W. (2001). History of art. 6th. New York: H.N. Abrams.
    John S,. (2006). The Baroque World of Fernando Botero. Yale University Press.
    Kristina, S,. (2004). "Unmaking the Museum: Marcel Duchamp's Readymades in Context". Binghamto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Leverton M,.(2011). Banksy myths & legends. Darlington : Carpet Bombing Culture.9.
    Lin, S, H,.(2003). Illustration et présentation des machineries intellectuelles à partir de Marcel Duchamp. Ph.D. diss., University of Paris-Sorbonne. Paris IV.
    Panofsky, E. (1982).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Papers in and on art histor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Ruhrberg, K. (2000). Peinture: Révolte et poésie; L'art au XX siècle, Taschen. 119.
    Saussure F, de.(196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cgraw-Hill New York.
    Spies, W,.(2007). Botero: Paintings and Drawings. New York: Prestel.
    Vierny, Dina, Michaud, Y.& Lorquin, B.,(2004). Botero, oeuvres récentes :exposition, Paris, Fondation Dina Vierny-Musée Maillol, 7 novembre 2003-15 mars 2004 ;Exposition. Paris, Fondation Dina Vierny-Musée Maillol.-. 2003-2004. France: Fondation Dina Vierny-Musée Maillol Paris.

    三、 網路、影音資料
    原型。中華民國教育部中文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D%EC%AB%AC&pieceLen=50&fld=1&cat=&ukey=1018725970&serial=2&recNo=1&op=f&imgFont=1(搜尋日期:2015/01/20)
    符號。中華民國教育部中文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2%C5%B8%B9&pieceLen=50&fld=1&cat=&ukey=1018725970&serial=4&recNo=1&op=f&imgFont=1(搜尋日期:2015/01/20)
    視覺詩。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6%96%E8%A6%BA%E8%A9%A9(搜尋日期:2015/01/20)
    塗鴉藝術。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7%E9%B4%89(搜尋日期:2015/01/20)
    電腦藝術。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275173/(搜尋日期:2015/01/20)
    蒙娜麗莎。中華民國教育部中文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BX%AER%C4R%B2%EF&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搜尋日期:2015/01/20)
    變奏。中華民國教育部中文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C5%DC%AB%B5&pieceLen=50&fld=1&cat=&ukey=1018725970&serial=2&recNo=1&op=&imgFont=1(搜尋日期:2015/01/20)
    Baldus, D,. (2009). Analysis YSIS... and some thoughts. [Web blog messange].
    Retrieved from http://lionsandtigersandbearsohno.blogspot.tw/2009/03/analysisand-some-thoughts.html (Search at 2014/03/10)
    Bio, Jean-Michel Basquiat Biography [Web blog message]. Retrieved from
    http://www.biography.com/people/jean-michel-basquiat-185851
    (Search at 2015/02/27)
    Mosley, M.(Executive Producer), Rossiter, N. (Director). (2003). The secret life of the
    Mona Lisa [Television series episode]. England: BBC.
    Saggese J, M,.(2015). Identity Politics: From the Margins to the Mainstream.
    [Web blog messang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global-culture/identity-body/identity-
    body-united-states/a/identity-politics-from-the-margins-to-the-mainstream
    (Search at 2015/07/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