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相廷 Xiang-ting Tsai |
---|---|
論文名稱: |
我國半總統制的形成與少數政府憲政困境—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 The Formation of Semi-Presidentialism and the Constitutional Dilemma Faced by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in Taiwan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指導教授: |
曲兆祥
Chu, Chao-Hsiang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1 |
中文關鍵詞: | 半總統制 、少數政府 、政府組成 、歷史制度主義 、路徑依賴 |
英文關鍵詞: | semi-presidentialism, minority government, government formatio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ath depende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17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經過多次憲政改革後,1997年確立我國半總統制的憲政架構。在我國特殊的環境、歷史結構與體制遺緒等因素影響下,這套由國民黨與民進黨共同修憲,卻充滿爭議的九七修憲體制,導致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並在立法院尚有明確多數黨時,形成少數政府的特殊形態。本文首先試圖解釋:我國半總統制是如何形成?憲法本文體制與歷史結構因素如何產生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現象,影響半總統制的形成?在既有體制、歷史結構與環境的形塑下,民主轉型過程中各政黨為何最後會選擇這個充滿爭議的體制?
其次,我國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少數政府竟能持續8年,究竟憲政體制中,在政府組成的制度規範有何爭議或模糊地帶,使少數政府得以形成並持續存在,而且在野聯盟始終不願發動倒閣?再者,少數政府的產生,除體制缺陷外,各政黨的對立衝突,亦受政治環境、歷史結構、理念及相關制度因素所形塑。本文擬以重大法案、人事任命案、黨政運作及內閣穩定程度等作為評估指標,分析少數政府的運作困境,再進一步探討少數政府的持續運作,對我國憲政體制及國民黨多數政府的運作,產生何種影響?
為了解釋我國半總統制的形成與運作困境,本文嘗試運用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的假設與研究途徑,以中長期的時間視野、兼容宏觀與微觀的角度,追溯歷史進程與制度的路徑依賴,在關鍵時刻(critical juncture)分析主要行動者的偏好選擇與互動,從探尋我國半總統制的形成歷史及體制爭議中,重新檢視少數政府憲政困境的根源。2008年實施新的立委選舉制度後,一黨多數政府再次出現,在我國半總統制與並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的憲政架構下,少數政府是否仍有重現的制度空間?此亦為本文的關心焦點。
After many constitutional reforms, semi-presidentialism was established in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1997 to act as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aiwan. However, this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1997 was controversial and led to the first party alteration in 2000, also influenced by the special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constitutional culture of Taiwan, and the party alteration resulted in constitutional dilemma faced by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formed when there was still a clear majority party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Based on the above, this article first intends to explain the following issues: How was this controversial system established? How was the phenomenon of path dependence, which influe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mi-presidentialism, created under the Constitution and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Taiwan? Why did the parties finally choose this controversial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systems, historical structures and environment?
Second,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gure out what the deficiencies, disputes or grey areas were in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 Taiwan that allowed the formation and existence of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without any call for a dismissal of cabinet from opposite parties during the 8 years that the constitutional dilemma faced by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had lasted. In addition, constitutional difficulties were created due to not only the deficiencies in system, but also the hostile relationship and conflicts (which were arisen by historical structur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beliefs) between par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important bills and events to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function of a minority government. More importantl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find out what effects are imposed on the constitutional system and the current unified government of Taiwan by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which had lasted for a period of time.
To explain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semi-presidentialism of Taiwan,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progress of history and system; analyzes the preferred choice and interactions that the prime movers make at critical junctures; and examines again the root of the constitutional dilemma faced by the minority government by way of 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emi-presidentialism of Taiwan and disputes in systems,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course of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mid-long term perspective and both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viewpoints. After 2008 when a new electoral system for legislators was implemented, a unified government showed up again.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also puts emphasis on if there is any room for the restoration of a minority government under the current main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s of Taiwan formed by the semi-presidentialism and the single-member district, dual ballot system.
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雜誌社。
王甫昌(1990),〈族群動員與台灣反對運動的支持轉移:由1989年立委選舉結果談起〉,《中國論壇》,第30卷第12期,頁42-51。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1979-1989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頁129-210。
王甫昌(1998),〈台灣族群政治的形成及其表現〉,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頁143-232。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2期,頁89-140。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71-116。
王振寰(1999),〈邁向常態化政治:台灣民主化統理機制的轉變〉,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頁87-152。
王振寰(2000),〈全民政府如何從虛幻中脫困〉,《中國時報》,6月29日,A15版。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55。
王業立(1999),〈立委選舉制度改革之探討〉,《理論與政策》,第13卷第2期,頁143-160。
王業立(2001a),《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
王業立(2001b),〈總統直選與憲政運作〉,《理論與政策》,第15卷第3期,頁1-17。
王業立(2002),〈國會中的政黨角色與黨團運作〉,《月旦法學》,第86期,頁82-96。
田弘茂(1989),李晴輝、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與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石之瑜(2001),〈兩岸關係與政治人格-從李登輝到陳水扁〉,《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頁107-126。
曲兆祥(1998),〈民國86 年修憲後總統、行政院與立法權力運作關係及其問題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報》,創刊號,頁1-20。
曲兆祥(1999),〈我國國會改革可行方案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報》,第二期,頁1-17。
曲兆祥(2004),《公民投票理論與台灣的實踐》,台北:揚智。
曲兆祥、陳慧菁(2008),〈單一選區兩票制對台北市各政黨席次影響評估〉,梁世武(主編)《單一選區兩票制》,台北:商務,頁281-306。
朱雲漢(1992),〈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合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頁139-160。
朱雲漢(1993),〈法國憲政體制對我國憲改的啟示〉,《國家政策雙週刊》,第73期,頁3-8。
朱雲漢(1998),〈從黨國體制到支配性一黨體制〉,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264-286。
朱雲漢(2000a),〈陳水扁面對憲政典範重建的考驗〉,《中國時報》,5月29日,A4版。
朱雲漢(2000b),〈探索新政府統治危機的根源〉,《中國時報》,12月11日,A4版。
朱雲漢(2001),〈台灣如何再站起來〉,《中國時報》,7月9日,A4版。
朱雲漢(2005),〈死水還得活水救〉,《中國時報》,10月17日,A4版。
朱 諶(1989),〈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存廢及其發展方向〉,《理論與政策》,第3卷第2期,頁92-107。
江大樹(1994),〈總統直選與憲政改革—第三階段修憲方案評估〉,《國家政策雙週刊》,第85期,頁20-23。
何輝慶(1995),〈民主進步黨的修憲策略分析—以第二階段憲政改革為例政〉,《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3期,頁299-319。
吳乃德(1989),〈搜尋民主化的動力—兼談民主轉型的研究取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145-61。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74期,頁33-6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和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頁27-49。
吳乃德(1997),〈國家認同和民主鞏固:衝突、共生與解決〉,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頁15-30。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台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57-103。
吳文程(1995),〈台灣政治轉型理論的分析架構〉,《東吳政治學報》,第4期,頁135-183。
吳文程(1996),《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
吳介民(1989),〈反對運動與社會抗議的互動〉,《中國論壇》,第28卷第11期,頁29-40。
吳玉山(2000),《俄羅斯轉型1992-1999: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台北:五南。
吳玉山(2001a),〈合作還是對立?半總統制府會分立下的憲政運作〉,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63-209。
吳玉山(2001b),〈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第32期,頁1-30。
吳玉山(2002),〈半總統制下的內閣組成與政治穩定—比較俄羅斯、波蘭與中華民國〉,《俄羅斯學報》,第2期,頁229-265。
吳玉山(2004),〈台灣民主的驚醒〉,《聯合報》,3月21日,版A15 。
吳玉山(2008a),〈國民黨重掌解嚴時優勢〉,《聯合報》,1月13日,版A15 。
吳玉山(2008b),〈告別族群政治陰霾〉,《中國時報》,3月23日,版A19 。
吳玉山(2011),〈半總統制:全球發展與研究議程〉,《政治科學論叢》,第47期,頁1-32。
吳東野(1996),〈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72-85。
吳東野(2001),〈多數政府?少數政府?雙首長制憲政運作的省思〉,《政黨政治與選舉競爭》學術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吳明上(2003),〈日本眾議院議員選舉制度改革之探討:小選舉區比例代表並立制〉,《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2期,頁79-94。
吳重禮(2000),〈美國分立性政府研究文獻之評析:兼論台灣地區政治發展〉,《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3期,頁75-101。
吳重禮(2001),〈分立政府:肇因、影響、改革〉,《中國行政評論》第10卷第4期,頁1-22。
吳重禮(2006),〈憲政設計、政黨政治與權力分立:美國分立政府的運作經驗及其啟示〉,吳重禮、吳玉山(主編)《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頁193-230。
吳重禮(2008),〈立法委員選舉制度改革的省思:框政弊端或治絲益棼〉,黃紀、游清鑫(主編)《如何評估選制變遷—方法論的探討》,台北:五南,頁215-278。
吳重禮、吳玉山主編(2006),《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
吳重禮、林長志(2002),〈我國2000年總統選舉前後中央府會關係的政治影響:核四議題與府會互動的評析〉,《理論與政策》,第16卷第1期,頁73-95。
李酉潭、張孝評(2002),〈台灣民主化分析—Rustow與 Huntington模式的檢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0卷第2期,頁45-87。
李炳南(1992),《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台北:永然文化。
李炳南(1994),《憲政改革與國民大會》,台北:月旦。
李炳南(1997),《第一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台北:揚智。
李炳南(1998),《不確定的憲政:第三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台北:揚智。
李炳南主編(2008),《二ΟΟ五台灣憲政》,台北:海峽學術。
李炳南、楊智傑(2006),〈第七次修憲過程瑕疵與正當性〉,吳重禮、吳玉山(主編)《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頁121-154。
李念祖(2002),〈憲政發展中我國總統權力的演變〉,高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96-421。
李念祖(2000),〈憲政主義在台灣的發展與政治影響—憲法取代國王權威的半世紀回顧〉,《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頁162-171。
李國雄(1997),〈我國的修憲過程與政治改革: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理論與政策》,民國八十六年秋季號,頁51-72。
李國雄(2002),〈總統制、議會內閣制及雙首長制的探討〉,高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28。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鴻禧(1997a),《憲法與憲政》,台北:植根雜誌社。
李鴻禧(1997b),《憲法與議會》,台北:植根雜誌社。
李鴻禧(2004),〈修出惡憲才是反改革歷史罪人〉,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180-182。
李鴻禧、黃昭元(2004),〈所謂「雙首長制」為何不可行〉,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58-62。
李鳳玉、藍夢荷(2011),〈一致政府下的內閣穩定:比較2008年總統大選之後的俄羅斯與台灣〉,《政治科學論叢》,第47期,頁107-142。
呂育誠(2002),〈公共組織變革的另類思維:歷史制度主義觀點的另類啟示〉,《公共行政學報》,第7期,頁137-172。
呂炳寬、徐正戎(2005),《半總統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鼎茂。
呂炳寬、張峻豪(2009),〈制度深化或制度演化—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覆議權的比較〉,《臺灣民主季刊》,第六卷第四期,頁169-206。
改造國會行動聯盟(2001),〈國會改造運動宣言〉,《中國論壇》,第171期,頁56-57。
周玉蔻(1993),《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台北:麥田。
周育仁(1996),〈總統直選對我國憲政體制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62-74。
周育仁(2001),〈憲政體制何去何從?建構總統制與內閣制換軌機制〉,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26。
周育仁(2002),〈少數政府對行政立法互動之影響〉,《政治學報》,第34期,頁17-30。
周育仁(2006),〈新內閣之困境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105-110。
周育仁、劉華宗(1996),〈立法院在憲政體制中的角色〉,《理論與政策》,民國八十五年秋季號,頁3-13。
周陽山(1993a),《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周陽山(1993b),《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台北:東大圖書。
周陽山(1996a),〈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8期,頁50-61。
周陽山(1996b),〈制度化與民主化概念的省思〉,陳文俊(主編)《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與展望》,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頁3-13。
周陽山(2005),〈兩極化的政治生態〉,《中國時報》,5月16日,版A15。
沈有忠(2004),〈半總統制下的權力集散與政府穩定:台灣與威瑪共和的比較〉,《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3期,頁99-129。
沈有忠(2005),〈制度制約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以我國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23期,頁27-60。
沈有忠(2009),《威瑪憲法變奏曲:半總統制憲法的生命史》,台北:五南。
沈有忠(2012),〈半總統制「權力總統化」之比較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9卷第4期,頁1-36。
沈宗瑞(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
林子儀(2004),〈混合制設計有待實踐檢驗〉,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141-143。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2003),《憲法—權力分立》,台北:學林文化。
林水波(1997),〈以理論導向研究途徑評估國家發展會議〉,《法政學報》,第7期,頁1-18。
林怡君(2003),〈少數政府的理論與實際-以挪威和法國第四共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117-43。
林佳龍(1999),〈解釋臺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精英的策略選擇〉,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87-152。
林佳龍(2000),〈半總統制、多黨體系與不穩定的民主:台灣憲政衝突的制度分析〉,林繼文(編)《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177-211。
林佳龍(2001),〈台灣半總統制的缺失與改進:論總統、閣揆與國會的三角關係〉,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325-349。
林佳龍(2002),〈總統選制的選擇與效應〉,陳隆志(主編)《新世紀新憲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頁81-123。
林紀東(1987),《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大中國圖書。
林紀東(1992),《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二)》,台北:三民書局。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刊》,第5期,頁1-71。
林嘉誠(1989),〈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反對運動〉,《中國論壇》,第28卷第11期,頁25-28。
林濁水(2005),〈黨政關係是關鍵〉,《中國時報》,12月29日,A15版。
林濁水(2006),〈黨政決策機制的困境〉,《中國時報》,6月1日,A15版。
林濁水(2007),〈環環牽制 新內閣難施為〉,《聯合報》,5月14日,A15版。
林繼文(1997),〈制度選擇如何可能〉,《台灣政治學刊》,第2期,頁63-106。
林繼文(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與選舉制度改革〉,《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期,頁69-79。
林繼文(2000),〈半總統制下的三角政治均衡〉,林繼文(主編)《政治制度》,台北:中研院社科所,頁135-175。
林繼文(2001),〈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政治學報》,第32期,頁61-94。
林繼文(2006),〈政府體制、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一個配套論的分析〉,吳重禮、吳玉山(主編)《憲政改革:背景、運作與影響》,台北:五南,頁231-270。
林繼文(2009),〈共治可能成為半總統制的憲政慣例嗎?法國與台灣的比較〉,《東吳政治學報》,第27卷第1期,頁1-51。
胡 佛(1990),〈我們的體制是責任內閣制〉,《中國論壇》,第29卷第12期,頁34-40。
胡 佛(1998),《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1),《台灣民主鞏固的擘畫》,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2),〈陳水扁政府兩年—二合一選舉前後的觀察〉,《政治學報》第34期,頁31-47。
施正鋒(2004),〈總統大選以來的泛綠陣營〉,《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3期,頁213-230。
施正鋒(2010),〈十年來半總統制在台灣的運作〉,「半總統制與民主學術研討會」論文(6月5日),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桂誠宏(2003),〈總統直選在我國憲改過程中的意義:歷史回顧與動態觀察〉,《理論與政策》,第17卷第2期,頁39-57。
桂誠宏(2008),〈綠色黨國資本主義?〉,《中國時報》,3月4日,版A15 。
徐正光(1989),〈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徐正戎(2000),〈「左右共治」憲政體制之初探—兼論法我兩國之比較〉,《台大法學論叢》,第30卷第1期,頁1-44。
徐正戎(2002),《法國總統權限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社。
徐正戎、呂炳寬(2002),〈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問題與研究》,第41卷第1期,頁1-23。
徐正戎、張峻豪(2004),〈從新舊制度論看我國雙首長制〉,《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139-180。
徐永明(1999),〈單一選區兩票制政治衝擊的模擬〉,《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期,頁46-84。
徐永明、陳鴻章(2008),〈選制改革、選區重劃對於政黨競爭的模擬〉,梁世武主編《單一選區兩票制》,台北:商務,頁143-186。
高旭輝(1981),《五權憲法與三權憲法的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高 朗(1992),〈從修憲後總統權力看政府體制問題〉,《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2期,頁13-24。
高 朗(2001),〈評析我國少數政府與聯合政府出現的時機與條件〉,《理論與政策》,第15卷第1期,頁1-11。
高 朗(2002),〈總統制是否有利於民主鞏固〉,高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115-143。
高 朗(2006),〈終統換來緊箍咒〉,《中國時報》,3月2日,A15版。
夏 珍(1997),《政海沉沉楚天闊—宋楚瑜二十三年政壇紀實》,台北:商業周刊。
高永光(2001),〈陳水扁政府決策模式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3期,頁26-32。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臺北:月旦。
倪炎元(1996),〈擺盪在內閣制與總統制之間—從憲政實踐與修憲競合歷程看台灣憲政體制定位的困境〉,《政治學報》,第25期,頁147-181。
若林正丈(1992),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
許志雄(2000),《憲法秩序的變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許宗力(1992),《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出版社。
許恒禎(2012),〈台灣與蒙古半總統制下政府型態的比較〉,《東吳政治學報》,第30卷第2期,頁71-125。
許慶復(1997),〈我國民主憲政改革之成果與國發會議結論之展望〉,《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頁21-50。
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1991),《國是會議實錄》上下卷,台北: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秘書處。
盛杏湲(2003),〈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力:一致政府與分立政府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2期,頁51-105。
盛治仁(2005),〈扁宋利益與兩岸穩定掛勾〉,《聯合報》,2月22日,版A15 。
盛治仁(2006),〈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未來台灣政黨政治發展之可能影響探討〉,《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2期,頁63-86。
荊知仁(1984),《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
彭錦鵬(2001),〈從歐美經驗論國會議員人數及「立委人數減半」〉,《政治科學論叢》,第15期,頁171-190。
彭懷恩(2000),《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
傅崑成(1992),〈修憲之後的中華民國總統權限〉,《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卷第2期,頁7-10。
張玉法(1988),《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東華書局。
張台麟(1995),《法國總統的權力》,台北:志一出版社。
張台麟(2003),《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書局。
張君勱(1971),《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台灣商務。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33-278。
張峻豪、徐正戎(2007),〈閣揆角色的受限或突破─政黨輪替後我國行政院院長與總統互動之研究〉,《台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1期,頁51-108。
張峻豪(2011),〈半總統制運作類型的跨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50卷第2期,頁107-142。
張嘉尹(2006),〈臺灣憲法變遷的憲法學考察〉,《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3期,頁129-164。
張嘉蘭、楊德睿(1991),〈憲政主張分類表〉,《中國論壇》,第31卷第8期。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遠見雜誌社。
湯德宗(1998)〈論九七修憲後的權力分立—憲改工程的另類選擇〉,《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頁135-178。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第16卷第4期,頁15-44。
楊日青(2000),〈憲法修改與政黨重組對憲政體制的影響〉,《理論與政策》,第14卷第2期,頁199-218。
楊日青(2001),〈政府體制、選舉制度、政黨制度與內閣組合之關係〉,蘇永欽(編)《聯合政府—台灣民主體制的新選擇?》,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195-217。
楊世雄(1998),《憲政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楊婉瑩(2003),〈一致性到分立性政府的政黨合作與衝突:以第四屆立法院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16期,頁49-95。
楊泰順(2005),〈憲政困局與國家認同〉,《臺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3期,頁1-31。
楊泰順(2008),〈謝大敗 肇因中間的失落〉,《聯合報》,3月23日,版A15 。
游清鑫(1996a),〈台灣政黨競爭及體系之變遷〉,《政治學報》,第25期,頁181-207。
游清鑫(1996b),〈台灣政治民主化之鞏固:前景與隱憂〉,《政治學報》,第27期,頁201-233。
游清鑫(1997),〈共識與爭議—一些民主化研究問題的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9期,頁59-73。
游清鑫(2004),〈配票成敗左右藍綠板塊〉,《中國時報》,12月12日,A15版。
游清鑫(2005),〈大勝未必大位在望〉,《中國時報》,12月4日,A15版。
游清鑫(2008),〈如何評估選區重劃的政治效果〉,黃紀、游清鑫(主編)《如何評估選制變遷—方法論的探討》,台北:五南,頁21-48。
游盈隆(1997),〈民主鞏固與台灣憲政體制的選擇〉,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北:月旦,頁49-76。
管 歐(1974),《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華力進(1983),《政治學》,台北:經世書局。
黃 年(1998),《李登輝的憲法變奏曲》,台北:聯經。
黃 紀(2008),〈緒論:選舉制度的脈絡與效應〉,黃紀、游清鑫(主編)《如何評估選制變遷—方法論的探討》,台北:五南,頁1-17。
黃秀端(2003),〈少數政府在國會的困境〉,《台灣政治學刊》,第7卷第2期,頁3-49。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4期,頁129-80。
黃秀端、何嵩婷(2007),〈黨團協商與國會立法:第五屆立法院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頁1-44。
黃昭元(1998),〈九七修憲後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評估〉,《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頁183-215。
黃昭元(1999a),〈立法委員改選後行政院應否總辭〉,《月旦法學》,第47期,頁6-7。
黃昭元(1999b),〈總統改選後行政院院長應否辭職〉,《月旦法學》,第50期,頁2-3。
黃昭元(2000),〈當雙首長制遇上分裂政府—組閣權歸屬的爭議〉,《月旦法學》,第67期,頁8-9。
黃昭元(2004),〈憲改後中央政府體制的檢討〉,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74-77。
黃德福(2001),〈少數政府與責任政治:台灣「半總統制」之下的政黨競爭〉,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97-140。
黃德福、廖益興(2009),〈我國立法委員為何選擇並立式混合選舉制度?2004年選舉制度改革之觀察〉,《政治學報》第47期,頁1-27。
黃德福、蘇子喬(2007),〈大法官釋憲對我國憲政體制的形塑〉,《台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1期,頁1-49。
黃錦堂(2001),〈台灣雙首長制的內涵—向總統制或向內閣制傾斜〉,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頁265-324。
黃錦堂(2004),〈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現況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08期,頁9-19。
廖達琪(2004),〈「國」與「親」的分與合:理性與感性的拔河〉,《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3期,頁203-211。
廖達琪(2005),〈「人治」與「法治」遭遇下的菁英角色及憲政發展:台灣憲政運作之回顧及前瞻(1950~)〉,《台灣民主季刊》,第2卷第3期,頁33-54。
趙永茂(2006),〈新內閣與朝野互動之展望—兼談未來憲政改革等問題〉,《台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1期,頁117-24。
趙建民(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文化。
郝培芝(2010),〈法國半總統制的演化:法國2008年修憲的憲政影響分析〉,《問題與研究》,第13卷第2期,頁1-42。
郝培芝(2013),〈半總統制的演化:總統化與內閣不穩定〉,《問題與研究》,第52卷第1期,頁101-141。
郭正亮(1996a),〈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黨轉型〉,《東吳政治學報》,第6期,頁203-231。
郭正亮(1996b),〈尋求總統與國會的平衡:雙首長制對台灣憲改的時代意義〉,《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頁56-72。
郭正亮(2000),〈虛弱政權的危機與轉機〉,《中國時報》,4月17日,A4版。
郭正亮(2001),〈政黨結盟的正道與歧途〉,《中國時報》,6月18日,A4版。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政治學報特輯》,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齊光裕(1998),《中華民國的憲政發展》,台北:揚智。
劉慶瑞(1992),《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三民。
董翔飛(1985),《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作者自印。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台北:圓神。
陳水扁(2004),《相信台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台北:圓神。
陳芳明(2007),〈長和解共生 提前終結扁〉,《聯合報》,5月7日,A15版。
陳芳明(2008),〈謝長廷徹底輸給陳水扁〉,《中國時報》,3月23日,A15版。
陳明通(1998),〈基層選舉、地方派系與外來政權的生存發展模式〉,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22。
陳宏銘(1997),〈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結構制約與路徑依循下的選擇〉,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宏銘(2005),〈半總統制下「少數政府」的形成與存續—台灣二○○○到二○○四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宏銘(2007),〈台灣半總統制下「少數政府」的存續:2000-2004〉,《東吳政治學報》,第25卷第4期,頁1-64。
陳宏銘(2009),〈台灣半總統制下的黨政關係:以民進黨執政時期為焦點〉,《政治科學論叢》,第41期,頁1-56。
陳宏銘(2012),〈半總統制下總統的法案推動與立法影響力: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的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32卷第3期,頁1-70。
陳宏銘、梁元棟(2007),〈半總統制的形成和演化—台灣、法國、波蘭與芬蘭的比較研究〉,《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4期,頁27-69。
陳宏銘、蔡榮祥(2008),〈選舉時程對政府組成型態的牽引力:半總統制經驗的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26卷第2期,頁117-180。
陳英鈐(2004),《憲政民主與人權》。台北:學林文化。
陳師孟、林忠正、朱敬一、張清溪、施俊吉、劉錦添(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晚報社。
陳新民(1995),《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作者自印。
陳新民(2002),《1990年-2000年臺灣修憲紀實:十年憲政發展之見證》,台北:學林文化。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陳滄海(2002),《憲政改革與政治權力—九七憲改的例證》,台北:五南圖書。
陳儀深(2004a),〈美麗島事件研究—背景、經過與影響〉,國史館(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台北:國史館,頁435-466。
陳儀深(2004b),〈偶然或必然?一九九七年台灣修憲過程中政黨合作路線的檢討〉,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2-25。
潘財成(2007),〈日本眾議院新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形成之影響〉,《復興崗學報》,第89期,頁411-438。
穆勒(Muller, W.C., K. Strom原著)(1999),劉致賢、何景榮譯(2004),《聯合內閣與少數政府》,台北:韋伯。
葉俊榮(1998),〈九七憲改與台灣憲法變遷的模式〉,《台大法學論叢》,第27卷第2期,頁1-41。
葉俊榮(2003),《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葉俊榮、張文貞(2006),〈路徑相依或制度選擇?論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的模式〉,《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6期,頁1-31。
葉俊榮、張文貞主編(2008),《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改造》,台北:元照。
隋杜卿(2001),《中華民國的憲政工程–以雙首長制為中心的探討》,台北:韋伯。
鄒景雯採訪(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
蔡玲、馬若孟原著(1998),羅珞珈譯(1998),《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
蔡宗珍(2004),〈兩黨協商共識禁不起實質檢驗〉,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121-123。
蔡宗珍(2008),〈從總統的憲政角色看我國憲政體制改革之選擇〉,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改造》,台北:元照,頁257-280。
蔡榮祥、陳宏銘(2013),〈總統國會制的一致政府與憲政運作:以馬英九總統第一任任期為例〉,《東吳政治學報》,第30卷第4期,頁121-176。
謝易宏(2012),〈台灣立委選制變遷的新制度論解釋〉,《臺灣民主季刊》,第9卷第1期,頁81-141。
謝相慶(1990),〈歷任行政院院長的個案分析〉,《中國論壇》,第29卷第12期,頁48-58。
謝政道(2007),《中華民國修憲史》,台北:揚智。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68期,頁1-26。
謝瑞智編著(1992),《比較憲法》,台北:地球出版社。
謝瀛洲(1976),《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作者自刊。
顏厥安(2004),《憲法,要寫在人民心裡!〉,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93-95。
薛化元(1993),《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台北:稻禾出版社。
薛化元(1997),〈中華民國憲政藍圖的歷史演變—行政權為中心的考察〉,《現代學術研究》,專刊VIII,頁83-110。
薛化元(2001),〈二元型議會內閣制與中華民國憲法制定的原理—以張君勱為中心的討論〉,《當代》,第161期,頁58-75。
鄭牧心(1988),《台灣議會政治40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羅伊(Denny Roy)(2003),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羅志淵(1967),《憲法論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蕭公權(1983),《憲政與民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蕭新煌(1997),〈從省籍矛盾到族群差異,從國家認同到統獨爭議—歷史與社會的思辯〉,「族群正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蕭新煌(2006),〈蘇內閣表現與朝野互動的觀察〉,《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1期,頁111-116。
顧忠華、金恆煒主編(2004),《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
顧忠華、顏厥安(2004),〈李登輝總統的「霧月十八」〉,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憲改的教訓》,台北:桂冠,頁96-98。
蘇子喬(1999),〈法國第五共和與台灣當前憲政體制的比較:以憲政選擇與憲政結構為中心〉,《歐美季刊》,第13卷第4期,頁456-515。
蘇子喬(2006),〈我國「雙首長制」為什麼不會換軌─制度因素之分析〉,《政治學報》第40期,頁41-84。
蘇子喬(2010),〈台灣憲政體制的變遷軌跡(1991-2010):歷史制度論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第28卷第4期,頁147-223。
蘇子喬(2011),〈哪一種半總統制?—概念界定爭議的釐清〉,《東吳政治學報》,第29卷第4期,頁1-72。
蘇永欽(1994),《走向憲政主義》,台北:聯經。
蘇永欽(1996),〈總統選舉後的憲政展望〉,《理論與政策》,夏季號,頁123-135。
蘇永欽(2002),〈總統的選擇〉,高朗、隋杜卿(主編)《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422-438。
蘇彥圖(2002),〈台灣憲政制度下的政府組成〉,《新世紀智庫論壇》,第6期,頁83-100。
薩孟武(1974),《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Aspinwall, M. D. and G. Schneider(2000),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8(1)(August): 1-36.
Bergman, Torbjörn.(1993) , “Formation Rules and Minority Govern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 23(1) : 55-66.
Blondel, Jean.(1992) , “Dual Leadership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Arend Lijphart. 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lier, D.(1993),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A. Finift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Dahl, Robert A.(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iMaggio, P.J., and W. W. Powell.(1983) ,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48: 47-160 .
Downs, Anthony(1957) ,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New York: Happer and Row.
Duverger, Maurice(1954) ,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 London: Methuen Press.
Duverger, Maurice(1980) ,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 8(2) : 165-187.
Elgie, Robert(1999) , “The Politics of Semi-Presidentialism.” in Robert Elgie. ed.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21.
Elgie, Robert(2001) , “What is Divided Government?” in Robert Elgie. ed. Divided Government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p. 1-20.
Elgie, Robert(2004) , “Semi-presidentialism: Concepts, Consequences and Contesting Explanations.”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 2(3) : 314-330.
Elgie, Robert (2005) , “A Fresh Look at the Semi-Presidentialism: Variations on a Theme.” Journal of Democracy , 16(3) : 98-112.
Elgie, Robert(2007), “Varieties of Semi-presidentialism and Their Impact on Nascent Democracies.” Taiwan Journal of Democracy , 3(2) : 53-71.
Elgie, Robert ( 2008), “The Perils of Semi-presidentialism. Are They Exaggerated?” Democratization , 15(1) : 49-66.
Friedland, R., and R. R. Alford(1991) ,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 in W. W. Powell and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iedrich, Carl J. and Zbigniew K. Brzezinski(1956),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eddes, Barbara (1996) , “Initiation of New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n.” In Arend Lijphart and Carlos H. Waisman (eds.),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n (pp. 15-41). Boulder: Westview press.
Goodin, R.E.(1996) , “Institutions and Their Design.” In R. E. Goodin. eds.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odin, R.E.and H-D. Klingemann(1996),“Political Science:The Discipline”In R.E.Goodin and H-D. Klingemann eds., A New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een, D. P., and I. Shapiro(1994) , Pathologies of Rational Choice: A Critique of Application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Hall, Peter (1986) , Governing the Economy: The Politics of State Intervention in Britain and Fr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Peter, and Rosemary Taylor (1996) ,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4(5) : 936-957.
Hall, P. A., and R. C. R. Taylor(1998) , “The Potential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 Response to Hay and Wincott.” Political Studies 46(5) : 958-962.
Hay, C.(1995),“Structure and Agency”in D. Marsh and G.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St. martin Press.
Hay, C.(2002), Political Analysis: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Hay, C. and D. Wincott (1998),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6: 951-957.
Hopkin, J.(2002),“Comparative Methods”,in D. Marsh and G.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Horowitz, D. L.(1990), “Comparing Democratic Systems.” Journal of Democracy, 1(1) : 51-69.
Horowitz, D. L.(2002) , “Constitutional Design: Proposals versus Processes.” In Andrew Reynolds. ed. The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1991) ,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Isaak, Alan C.(1985),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Illinois:The Dorsey Press.
Immergut, E M.(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 Soc. , 26(1) : 5-34.
Jepperson, R. L.(1991) ,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effects,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 in W.W. Powell and P. J.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atzenstein, P., editor.(1978) ,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Koelble, T.A. (1995),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27 : 221-244
Krasner, Stephen (1984) ,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16(2) : 223-246.
Krasner, Stephen (1988) , “Sovereignty: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21(1) : 66-94.
Landman,T.(2000) , Issues and Method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An Introduc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ress.
Levi, M.(1997)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Lichbach & Zuckerman,eds., ComparativePolitics: Rationality, Culture andStruc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Press.
Lijphart,Arend(1991), “Constitutional Choices for New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 ,
2(1) : 72-84.
Lijphart,Arend(1994),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A Study of Twenty-Seven Democracies, 1945-19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jphart, Arend(1999) ,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jphart,A., and C. H. Waisman eds.(1996),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Linz, Juan J.(1970),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Spain”, in Erik Allardt and Yrjo Littunen, eds., Mass Politics: 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 New York: Free Press.
Linz, Juan J.(1994) , “Presidential or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Does It Make a Differnce? ” in Juan J. Linz and Arturo Valenzuela. eds.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p. 3-87.
Linz, Juan J. and Alfred C. Stepan.(1996) ,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ipset, Seymour Martin (1960) ,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
Lowndes V.(2002),“Institutionalism”,in D. Marsh and G. Stoker, eds,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March, J.G. and J.Olsen(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s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 734-749.
March, James G., and Johan P. Olsen (1989) ,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ahoney, James(2000) ,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 29(4) : 507-548.
Marsh,D. and P. Furlong(2002) , “A Skin not a Sweater: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in Political Sicience”in D. Marsh and G. Stoker, eds,Theory and Method in Politicl Scienc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Mayhew, David R.(1991) , Divided We Govern: Party Control, Lawmaking, and Investigations, 1946—199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yer, J. W., and B. Rowan(1977) ,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83 : 340-363.
North, D.C. (1990) ,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
Peters, B. G.(1998), Comparative Politics:Theory and Methods, London:Macmillan Press.
Peters, B. G..(1999) ,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Pinter Press .
Pierson, P.(2000) ,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94(2) (June) : 251-267.
Pierson, P. and Skocpol, T.(2002),“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in I. Katznelson & H. V.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New York: W.W. Norton: pp. 693-721.
O’Donnell, Guillermo, Philippe C. Schmitter, and Laurence Whitehead (eds.) (1986) , 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Powell, G. Bingham(1982) ,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Rae, Douglas W.(1971) ,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thstein, B. (1996) ,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 In R.E. Goodin and H-D. Klingemann ed.,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Oxford, UK: Oxford Univ. Press.
Shepsle KA.(1989) , “Studying institutions:some lessons from the 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J. Theor. Polit. 1(2) : pp.131-147.
Sartori, Giovanni(1976) ,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rtori, Giovanni(1994) ,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 An Inquiry into Structures,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Shugart, Matthew S. and John M. Carey (1992),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ach, Cindy(2005), Borrowing Constitutional Designs: Constitutional Law in Weimar Germany and the French Fifth Republi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1979) ,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rensen, Georg(1998),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Processe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 Westview Press.
Steinmo, S.(2008),“What i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ichael Keating, eds., Approach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50-178.
Steinmo, S., K. Thelen, and F. Longstreth, eds.(1992) , Structuring Politics: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 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øm, Kaare(1990) , Minority Government and Majority Ru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 K.(1999)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 2 : 369-404.
Thelen, Kathleen and Steven Steinmo(1992) , “Historical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teven Steinmo et al.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3.
Weingast, B.(1996) , "Political Institutions: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In R.E. Goodin and H-D. Klingemann eds., A New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