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玉春
論文名稱: 許達然文學觀及其文學表現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許達然文學觀文學表現現代文學現代散文現代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0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許達然早在六0年代即以《含淚的微笑》一書成名,但在第二本作品集《遠方》出版之際,即赴美攻讀學位,於文壇銷聲匿跡。 相隔七載,許達然的作品重現文壇,迥異於《含淚的微笑》、《遠方》時期流現著「很個人化的、很保守的、很感官式的那種慘綠意味」 ,七0年代出版的第三本作品《土》,即顯現了不同於前的風貌,加上八0年代後陸續出版的散文集《吐》、《水邊》、《人行道》、《同情的理解》及詩集《違章建築》, 其文學表現,不論在作品內涵或書寫特色方面,都有其個人的風貌。評論者對於許達然重出文壇後的作品,不論是散文或詩,對作品中「書寫特色」的評析,呈現出相近的論點:詩人李魁賢認為在「方法論」上,許達然特別講求「語言的張力」,是「現實主義論藝術功用導向」的最好抽樣 ,不論詩或散文,「以特殊語言結構,自成一格」 ,並認為許達然後來散文風格的改變,與「加入了許多詩的語言的表達方式」有關,若不以外在篇幅來強行分類的話,「他的許多散文可以列入詩的範疇」 。詩人兼評論家趙天儀認為,在許達然追求創作語言濃縮的表現中,不太能分出其詩和散文之間的語言有何截然不同,兩者之間是有其關聯的,鄭炯明認為許達然的散文中常有「詩的質素」、「詩的意味」。羊子喬認為許達然的散文中常有詩的片段。 詩人李敏勇則以「許達然式的用字遣詞風格」稱說其語言風格的獨特性 。在大陸學者方面,王晉民認為許達然的散文「在藝術上追求散文的詩的意境」,善用意象,使具有象徵性的形象和主題思想完全融合。 另一學者陳賢茂則認為許達然的散文特色在於「意象的倚重」和「語言的高度濃縮」 。白少帆則認為許達然不少作品「精練、寫意、含蓄、深刻」,散發出濃郁的詩意,「濃縮了語言的形式而又擴大了語言的意境」。 以上的評論,有分別就「詩」或「散文」評論,亦有將兩者合而觀之者,諸多評論顯示了許達然在「詩」及「散文」的創作上,應有其一貫的藝術要求,所以作品具有共通的書寫特色。許達然在《文學界》雜誌社於一九八四年舉行的「許達然詩與散文討論會」中曾言:「我不是要分,我是要合,因為我認為任何創作,不論詩、散文、或小說,都應該有史詩精神。基本上,我認為文學創作都是詩的,…文學是藝術和批判的融合。」 是故,若單以「詩」或「散文」為研究範疇,勢必無法對其作品的整體風貌,有較全面的了解,明白其共通的書寫特色為何,及其文學觀對創作的影響,故本論文以「許達然文學觀及其文學表現」為題,除嘗試探究許達然文學觀的主要內涵,及其與文學表現間的繫連外,亦藉由作品的分期探析,了解前後文學表現不同之處。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論述要點.…………………………3 第二章 許達然的生平簡歷及文學歷程……………………………6 第一節 根植與成長──來自古城的記憶……………………6 一、家庭、學校、故鄉……………………………………6 二、性格與志趣……………………………………………10 三、創作的萌芽與茁長……………………………………13 第二節 探思與秀出──大度山上的文學風景………………14 一、大度山上的生活………………………………………14 二、簽署創作之志…………………………………………17 第三節 沈潛與再現──文史輝映的生命風采 ………………20 一、史學的深耕與成就…………………………………….20 二、與台灣文學界的繫連……………………………………22 三、再現文壇的健筆…………………………………………24 第三章 許達然的文學觀………………………………………………34 第一節 文學觀的醞蓄與成形……………………………………34 一、新思維的醞生…………………………………………34 二、文學觀的形塑.............................35 第二節 許達然的文學觀點………………………………………43 一、「文學創作都是詩的」…………………………………43 二、「文學是藝術與批判的融合」..…………………………46 三、「文學是社會事業」...........................53 四、文學應具有世界觀.............................55 第四章 許達然的文學表現(一)──去國之前……………………59 第一節 作品的主題內涵...………………………………………59 一、存在命題的思索…………………………………………59 二、個體世界的書寫…………………………………………62 三、對人心世象的省察………………………………………66 四、對人情事象的描繪………………………………………69 第二節 作品的書寫特色…………………………………………70 一、陳述視角的變化運用……………………………………70   二、以景生情、因物興懷……………………………………74   三、字詞句式的鍛鍊蛻形……………………………………76 四、詩情智性的流現轉化……………………………………82 第五章 許達然的文學表現(二)──再現文壇……………………86 第一節 作品的主題內涵…………………………………………86 一、社會意識的豁顯與張揚…………………………………86 二、文明惡果的揭露與批判…………………………………90 三、人道主義的關懷與發聲…………………………………94 四、生命原鄉的繫念與謳歌…………………………………100  第二節 作品的書寫特色…………………………………………104 一、以詩行文、運用對話……………………………………104 二、意象經營生動蘊藉………………………………………117 三、用字遣詞匠心獨運………………………………………125 四、句式段落風貌別具………………………………………136 第六章 結論…………………………………………………………147 參考文獻…………………………………………………………………149 附錄 一、許達然生平大事及著作年表………………………………158    二、許達然作品收入文學選集一覽表…………………………164    三、許達然研究資料……………………………………………167    四、許達然於《笠》詩刊發表之詩作…………………………171

    參考文獻
    一、許達然作品
    (一) 、散文
    《含淚的微笑》,台北:野風出版社,1961年12月
    《遠方》,高雄:大業書店,1965年9月初版
    《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6月
    《吐》,台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6月1日初版
    《水邊》,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7月
    《人行道》,台北:新地出版社,1985年5月
    《同情的理解-許達然散文集》,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1年7月
    《懷念的風景》,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7年5月
    《素描許達然-許達然散文集》,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初版1刷
    (二)、詩
    《違章建築》,台北:笠詩刊社,1986年2月第1版

    二、專著(以下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方祖燊、邱燮友《散文結構》,台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9月3版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1月
    王璞《散文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3年7月
    白少帆等編《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台灣文學研究會《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年8月
    皮述民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99年9月
    朱光潛《詩論新編》,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2年5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8年12月
    朱光潛《談美》,台北:晨星出版社,1998年5月
    朱光潛《談文學》,台北:文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2月
    朱棟霖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
    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次印刷
    向陽《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
    向陽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汪耀進編《意象批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5月
    李瑞騰《新詩學》,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年9月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李正西《中國散文藝術論》,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月
    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審美建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10月
    李敏勇《台灣詩閱讀──探觸五十位台灣詩人的心》,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9月,
    李光連《散文技巧》,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9月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6月重排初版
    何寄澎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巻》,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5月
    何永清《現代漢語語法新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沈謙《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10月
    沈謙等編著《文學創作與欣賞》,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0年8月
    孟樊、林燿德《世紀末偏航──八0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6月
    吳潛誠《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台北: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
    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3月
    吳曉東《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
    周慶華《台灣當代文學理論》,高雄:揚智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
    周振甫《文學風格例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林尹《文字學概說》,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9月
    林非《林非論散文》,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8月
    封德屏編《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1996年3月
    洪富連《當代主題散文的研究》, 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4月
    馬悅然等編《二十世紀台灣詩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8月
    張秀亞《人生小景》,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8年6月再版
    張春榮《修辭散步》,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張春榮《一扇文學的新窗》,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3月
    張春榮《修辭行旅》,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月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10月3版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台北:蘭亭書店,1986年10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陳鴻森、吳政上編《笠詩刊三十年總目:1964-1994》,高雄:春暉出版社,1995年10月
    陳千武《台灣新詩論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4月
    陳明台《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3月初版二刷
    陳賢茂主編《海外華文文學史》,廈門:鷺江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陳玉玲《台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初版
    莫渝《情願讓雨淋著》,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9月
    莫渝《閱讀台灣散文詩》,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12月
    莫渝《笠下的一群:笠詩人作品選讀》,台北:河童出版社,1999年6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年3月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黃重添等編《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3月
    黃維樑編《璀璨的五彩筆》,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黃維樑《中國現代文學導讀》,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10月
    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7年4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初版13刷
    黃修己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
    馮永敏《散文鑑賞藝術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8月
    傅道彬、于茀《文學是什麼》,台北:揚智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楊文虎《藝術思維和創作的發生》,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9月
    楊牧《失去的樂土》,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8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1月1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8年4月再版
    福建省台灣研究會《台灣文學的走向》,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4月
    董季棠《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0月再版
    黎運漢、張維耿《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9月
    趙天儀等編《混聲合唱-「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1年4月再版
    趙天儀《台灣文學的週邊》,台北: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一版
    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6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8月1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0月4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5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11月再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3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4月3版
    劉勰著 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5月
    劉登翰等編《台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1月
    劉俊《從台港到到海外──跨區域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廣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2月
    鄭烱明《台灣精神的崛起──「笠」詩論選集》,高雄:春暉出版社,1989年12月
    潘麗珠《現代詩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2版
    龍協濤《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8月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再版
    蕭蕭《現代詩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
    簡政珍《意象風景》,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5月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3月
    羅宗濤、張雙英《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

    三、期刊、報章資料
    (一)、許達然研究資料(評論、訪談):參見附錄三。
    (二)、其他研究資料 (以下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宗法<論八十年代台灣文學的走向>,《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
    王進<論台灣散文的傳統文化情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1995年第2期
    王景科<散文創作中的情感論>,《東岳論叢》20卷5期,1999年9月
    王宗仁<「笠詩社與台灣現代詩發展」專訪岩上>,《笠》241期,2004年6月
    古繼堂<從西化到回歸—台灣文學經驗的思考>,《笠詩刊》143期,1988年2月
    古遠清<台灣三大詩社互動而衝突的關係----以笠、藍星、創世紀為例>,《當代詩學》1期,2005年4月
    向明<以詩為本的台灣散文詩>,《淡藍為美:藍星詩學》11期,2001年9月
    杜國清<詩與現實>,《笠》123期,1984年10月
    杜國清<「笠」詩刊與台灣新詩的發展>,《文學界》13期,1985年2月
    吳組緗<散文藝術片談—-郭楓訪吳組緗>,《新地文學》1卷6期,1991年2月
    李陀<現代漢語與當代文學>,《新地文學》1卷6期,1991年2月
    李弦<抗議詩學與政治學:笠詩社的集團性>,《現代詩學》40期,2002年12月
    李敏勇等<詩與現實──課題與實踐:北部座談會記錄>,《笠》120期,1984年4月
    李敏勇<台灣在詩中覺醒──笠集團的詩人像和詩風景>,《笠》170期,1992年8月
    阮美慧<《笠》與現代主義:笠詩社成立史的一個側面>,《笠》225期,2001年10月
    林于弘 <從年度詩選看八0年代前期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困境>,《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2期,1998年12月
    岩上<《笠》的風雲----笠詩刊社的位置與進程簡述>,《台灣史料研究》9期,1997年5月
    桓夫等<詩與現實──中部座談會記錄>,《笠》120期,1984年4月
    郭楓<還給台灣藝術散文原貌──天津百花文藝《台灣藝術散文選》序>,《新地》1卷4期,1990年10月
    郭楓<滿眼錦繡˙一片荒蕪──略談台灣四十年來的散文>,《台灣文藝》97期,1985年11月
    許達然<從辦公室到工廠----談陳映真的「夜行貨車」與「雲」>,《台灣文藝》71期,1981年3月
    許達然<中國文學的前途──在艾荷華「中國週末」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笠》103期,1981年6月
    許達然、非馬<詩的對話>,《笠》128期,1985年8月
    許達然<俘虜島----論陳千武小說《獵女犯》的主題>,《台灣文藝》97期,1985年11月
    許達然<藝術是否定現實世界的知識>,《台灣文藝》100期,1986年5月
    許達然<台灣的文學和歷史>,《新地》1卷1期,1990年4月
    許達然<散文台灣 台灣散文──序《台灣當代散文精選》>,《新地》1卷2期,1990年6月
    許達然<一九四九以前台灣與大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新地》1卷4期,1990年10月
    許達然<當代小說的異化>,《新地》2卷3期,1991年8月
    許達然<幼稚的書>,《聯合文學》12卷12期,1996年10月
    許達然<從俗語看台灣史----序《台灣俗語辭典》>,《文學台灣》26期,1998年4月
    陳千武<現代詩精神的原鄉>,《台灣文學評論》5卷2期,2005年4月
    陳玉玲<瘖瘂的情結:混聲合唱──「笠」詩選的不平之鳴>,《文學台灣》15期,1995年7月
    陳玉玲<台灣八0年代的政治詩----以《笠》詩刊為主的觀察>,《文訊》166期,1999年8月
    陳滿銘<層次邏輯與意象系統>,《國文天地》,20卷7期,2004年12月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167期,1999年9月
    犁青<回歸傳統的台灣現代詩—簡介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和現狀>,《笠》第143期,1988年2月
    鹿憶鹿<海峽兩岸的現代散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3期,1996年9月
    賈寶泉<散文藝術談>,《雲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報》27卷3期,1995年6月
    葛乃福<畢竟這是一個散文的世紀──試論台灣現代散文>,《臨沂師專學報》20卷1期,1998年2月
    葉笛<台灣現代詩《笠》的風景線>,《笠》224期,2001年8月
    趙雲生<散文鑒賞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31卷2期,1999年4月
    蕭蕭<台灣散文詩美學(上)>,《台灣詩學季刊》20期,1997年9月
    蕭蕭<台灣散文詩美學(下)>,《台灣詩學季刊》21期,1997年12月

    四、學位論文

    戴寶珠《「笠詩社」詩作集團性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
    阮美慧《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
    陳巍仁《台灣現代散文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佳惠《《野風》文藝雜誌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陳淑貞《許達然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解昆樺《論台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邱珮萱《戰後台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五、網路資料

    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庫:作家訪談
    http://ocl.shu.edu.tw/interview.htm
    台灣文學家訪談錄:訪許達然
    http://www.twcenter.org.tw/bol/bol-11201-1.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