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文鶯
Huang Wen Ying
論文名稱: 賀鑄在詞史上的承繼與開展
指導教授: 陳滿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賀鑄東山詞詞史宋詞承繼與開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8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有宋一代,詞壇繁茂,名家輩出。其相關研究,自宋至清,即已多有詞評詞話之作。而近代論者研究範疇之廣,問題探討之深,著述成就之富,更是有目共睹,貢獻良多。在詞人研究一項上,歷來備受肯定的重要詞家如蘇軾、柳永、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等人,多已有專門論著。而一些甚受讀者喜愛的詞人如晏幾道、秦觀、李清照等,研究成果也相當豐碩。惟賀鑄一家,雖與上述詞家並稱,研究卻是不成比例地遭到冷落。在許多詞史、文學史的相關著作中,對賀鑄其人或其詞多片面介紹,無全體觀照,或有較全面評介,但點到為止,缺乏系統而不夠明瞭。他的詞史地位也不明確,北宋著名詞人列舉時常有遺漏,諸家詞選或錄或不錄,選詞篇目差異也甚大。實則賀詞內容與風格之豐富多彩,在北宋詞壇上是相當引人注目的,所達到的思想與藝術成就也有一定的高度,故而賀鑄在詞史上應占有相當位置。但前人對賀詞的評價,如張耒、陳廷焯等,雖有極高的讚譽,多是傾向一種直感式的比喻和領悟,未能從理論的高度來清楚地認識賀詞。而近代論者若非囿於成見,僅以穠麗艷冶一隅目之,便是將賀詞的多樣化數語帶過,往往無法突顯重點,嫌其含糊籠統,對其詞史地位更缺少具體的分析論證。
    本論文擬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將《東山詞》置於整部詞史中作更全面更細微的關照,以考察賀鑄的詞史地位與重要性。其中以詞史演進為縱軸,以當時文學環境及詞人表現為橫軸,前者為文學傳統,後者為個人才性,縱橫架構出賀鑄在詞史上的座標定點。藉由這樣溯源探本的動作,相信有助於辨析賀鑄在承繼與開展二方面的成就與作用,藉此以評定其地位,同時在循線追索的過程中見出詞史的發展脈絡。本論文擬從詞史發展過程這一觀察視角,以賀鑄詞為出發點,作一次全面性地掃描,通過詞史的觀察,詞家的比較,詞作的分析,論者的評價等方面的考察,探求賀鑄在詞史上所居的關鍵樞紐地位。本文計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以及研究方法與相關問題之研議。第二章分從詞史發展與時代環境,賀鑄其人及其詞二方面,釐清賀鑄詞的創作背景。第三章探討賀鑄對前代詞壇的承繼,由婉約詞與豪放詞的承繼兩方面著手。第四章、第五章則分別探討賀鑄在婉約詞及豪放詞上的開展。第六章總結賀鑄在詞史上的地位,第七章結論。希望藉此能釐清賀詞在詞史上究竟有何重要性與價值意義,從而提供賀鑄及《東山詞》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概況………………………………………………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相關問題研議…………………………………………4 第二章 賀鑄詞的創作背景………………………………………………………12 第一節 詞史發展與時代環境………………………………………………12 第二節 賀鑄其人及其詞……………………………………………………18 第三章 賀鑄對前代詞壇的承繼…………………………………………………22 第一節 婉約詞的承繼………………………………………………………22 一、 唐五代詞風的餘波 ………………………………………………23 二、繼晏幾道之後的傳統小令嗣響 …………………………………37 三、柳永慢詞的繼續演進 ……………………………………………46 第二節 豪放詞的承繼………………………………………………………53 一、 民間邊塞詞的傳承者 ……………………………………………54 二、延續蘇軾對詞作題材內容的開拓 ………………………………62 第四章 賀鑄在婉約詞上的開展…………………………………………………83 第一節 體制內的革新—「詩化」與「比興」……………………………84 一、 從詞史發展看詞的詩化現象 ……………………………………84 二、賀鑄在詞體本色內的詩化革新 …………………………………87 三、深得楚騷遺韻的比興寄託 ………………………………………92 第二節 剛柔相濟的新詞風…………………………………………………102 一、詞人性格與新詞風的形成 ………………………………………103 二、「華麗」與「清剛」相濟的風格…………………………………107 三、以「蕭疏之境」寫「幽婉之情」 ………………………………112 第三節 精鍊嚴謹的藝術巧…………………………………………………116 一、善鍊字面 …………………………………………………………116 二、工於結句 …………………………………………………………119 三、引詩入詞 …………………………………………………………121 四、音律諧美 …………………………………………………………126 第五章 賀鑄在豪放詞上的開展…………………………………………………130 第一節 「志士形象」與「悲壯詞風」的先導作用………………………130 一、 請纓無路的愛國志士形象 ………………………………………131 二、雄壯悲憤的豪放詞風 ……………………………………………137 第二節 《東山詞》對辛棄疾的啟發………………………………………143 一、 相近互通的性格才氣 ……………………………………………143 二、 英雄失路的情感取向 ……………………………………………146 三、 比興蘊藉的風格特色 ……………………………………………151 四、用典精博的藝術手法 ……………………………………………153 第六章 賀鑄在詞史上的地位……………………………………………………157 第七章 結論………………………………………………………………………169 參考書目 …………………………………………………………………………171

    參考書目【按照出版年月次序排列】
    一、專書
    ﹝一﹞賀鑄專著
    黃啟方《東山詞箋注》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8月初版
    賀鑄《慶湖遺老詩集》四庫全書珍本八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165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1月臺一版
    鍾振振校注《東山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
    鍾振振《北宋詞人賀鑄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二﹞文學史、詞史
    嵇哲《中國詩詞演進史》台北:莊嚴出版社1981年9月初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出版
    黃拔荊《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
    吳組湘、沈天佑《宋元文學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許宗元《中國詞史》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
    金啟華《中國詞史論綱》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4月第一版
    陶爾夫、劉敬圻《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4月第一版
    方智範等著《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4年7月初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5年4月第一版
    李正輝、李華豐《中國古代詞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楊海明《唐宋詞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初版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996年3月第一版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
    孫望、常國武《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王易《詞曲史》台北:廣文書局1997年9月 再版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7月初版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龍榆生《中國韻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三﹞詩詞著作
    張相《詩詞曲與詞匯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1月第三版
    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5年11月出版
    王重民《敦煌曲子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7年初版
    饒宗頤《詞籍考》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63年2月初版
    萬樹《詞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臺一版
    陳沆《詩比興箋》台北:廣文書局1970年初版
    毛晉《宋六十名家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6月臺二版
    唐圭章《宋詞四考》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初版
    唐圭璋編《全宋詞》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12月初版
    葉詠琍《慢詞考略》收入《慶祝林景伊先生六秩誕辰論文集》
    胡雲翼《詞學概論》台北:啟明書局1958年出版
    王師熙元《歷代詞話敘錄》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3年7月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6月初版
    蕭繼宗評點校注《花間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7年元月初版
    蔣勵材《箋注四品詞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12月初版
    何寄澎《總是玉關情—唐代邊塞詩初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8年初版
    龍榆生《詞曲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第一版
    陳師滿銘《稼軒詞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9月初版
    《詞譜》台北:洪氏出版社1980年11月初版
    薛礪若《宋詞通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年4月臺八版
    劉永濟《詞論》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年6月臺四版
    弓英德《詞學新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9月初版
    戈載《詞林正韻》台北:世界書局1982年11月初版
    何文煥《歷代詩話》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1月初版
    夏瞿禪《唐宋詞欣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10月出版
    《詩詞例話》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1月初版
    《宋詞精選會注評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
    陳師弘治《唐五代詞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5年3月再版
    黃文吉《宋南渡詞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5月初版
    劉波公《學詞百法》台北:仁愛書局1985年5月出版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
    胡適《詞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5月初版
    《詞學》五輯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楊海明《唐宋詞的風格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
    胡雲翼《宋詞選》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8月初版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9月初版
    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0月第三刷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集》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7年11月初版
    吳梅《詞學通論》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4月臺七版
    徐釚撰、王百里校箋《詞苑叢談校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陳師滿銘《蘇辛詞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3月出版
    陳振寰《讀詞常識》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0年3月初版
    胡雲翼《宋詞研究》台南:大行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張高寬等編《宋詞大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朱彝尊《詞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黃墨谷《唐宋詞選析》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郭美美《東坡在詞風上的承繼與創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金啟華《全宋詞典故考釋辭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月第一版
    唐圭璋等《唐宋詞鑑賞集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6月初版
    陳師弘治《詞學今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增訂二版
    潘百齊《全宋詞精華分類鑑賞集成》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
    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92年1月臺一八版
    周航、喻朝剛《分類新編兩宋絕妙好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初版
    唐圭章《宋詞三百首箋注》台北:西南書局1992年5月三版
    陳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詞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
    繆鉞、葉嘉瑩《詞學古今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2年10月初版
    關立勛《宋詞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錢鴻瑛《詞的藝術世界》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周宗盛《詞林探勝》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金啟華等編《唐宋詞集序跋匯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2月初版
    黃進德選注《唐五代詞選集》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2月第一版
    黃文吉《詞學研究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殷光熹《唐宋名家詞風格流派新探》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一版
    林玫儀《詞學考詮》台北:聯經1993年5月初版
    繆鉞、葉嘉瑩《靈谿詞說》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8月初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3月初版二刷
    陳師滿銘《詩詞新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6月初版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6月初版
    谷聞編注《豪放詞》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程自信、許宗元主編《宋詞百科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陳慶輝《中國詩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龔兆吉《歷代詞論新編》台北:祺齡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張惠民《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4月第一版
    林玫儀《詞學論著總目》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發行1995年6月初版
    龍沐勛《唐宋詞格律》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初版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10月初版
    楊海明《宋詞三百首鑑賞》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初版
    楊成鑒《中國詩詞風格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12月初版
    陳邦炎《詞林觀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龍沐勛《倚聲學》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1月初版
    黃文吉《北宋十大詞家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初版
    賀新輝《宋詞鑑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7月第一版
    王德明、鄧義昌《宋詞小令精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李若鶯《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9月初版
    馬興榮、吳熊和、曹濟平《中國詞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葉嘉瑩《迦陵談詞》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2月初版
    黃昇《花庵詞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苗菁《唐宋詞體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汪中《新譯宋詞三百首》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8月十版
    張宗橚《詞林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年3月初版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張夢機《詞箋》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4月九版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二版
    吳惠娟《唐宋詞審美觀照》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趙曉蘭《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第一版
    繆鉞《繆鉞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一版
    陳師滿銘《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初版
    艾治平《婉約詞派的流變》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葉嘉瑩《迦陵說詞講稿》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6月初版
    陳永正選注《晏殊晏幾道詞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6月台灣二版
    楊有山《詩詞曲的體性之別與文體嬗變》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唐圭章《唐宋詞簡釋》台北: 鼎文書局2001年5月初版
    吳丈蜀《詞學概說》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1月初版
    ﹝四﹞其他相關著作
    漢‧司馬遷《史記》
    漢‧班固《漢書》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晉‧陳壽《三國志》
    唐‧房玄齡等《晉書》
    元‧脫脫等《宋史》
    以上收入《二十五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初版
    鄭騫《景午叢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年1月初版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2月臺八版
    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第一版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3月初版
    王韶生《懷冰室文學論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4月初版
    霍松林編《古代文論名篇詳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黃佩玉《張元幹研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6年11月第一版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3月初版
    台大中文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8月初版
    張錫厚《敦煌文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7月初版
    姚鼐《惜抱軒全集》南京:江蘇中國書店1991年8月第一版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9月初版
    劉揚忠《詩與酒》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王水照《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初版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十三刷
    夏承燾《夏承燾集》杭州:浙江教育﹝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
    戴揚本《兩宋繁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
    《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初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秦觀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5月第一版
    王師更生《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二、期刊論文
    宛敏灝〈北宋兩位承先啟後的詞人—張先和賀鑄〉語文教學1957年10期
    翁一鶴〈賀方回詞探勝〉文學世界36期1962年12月
    李維新〈讀夏承燾先生《賀方回年譜》札記十一則〉鄭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三期
    鍾振振〈《賀方回詞》校記〉﹝一﹞﹝二﹞文史第二十輯1983年9月
    鍾振振〈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踏莎行‧芳心苦〉賞析〉古典文學知識1988年第二期
    諸葛憶兵〈賀鑄詞風格之多樣化及過渡性〉北方論叢1988年第二期
    諸葛憶兵〈試論賀鑄詞的新質〉求是學刊1989年第四期
    張起〈論賀鑄的詞〉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1月
    張起〈賀鑄《青玉案》詞並非寫於晚年〉求是學刊1989年第四期
    王忠林〈敦煌歌辭中「征婦怨」辭析論〉高雄師大學報1期1990年3月
    李娜〈秦少游李清照的心理特質與詞作風格〉杭州大學學報1991年1月
    陳德〈宋代邊塞詞思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87期1991年5月
    楊海明〈評鍾振振校注本《東山詞》〉文學遺產1991年第四期
    張晶〈論花間派在詞史上的地位〉遼寧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邱師燮友〈小窗風雨碎人腸—賀鑄〈西江月〉賞析〉國文天地7卷3期1991年8月
    黃文吉〈相思成病底情懷—賀鑄〈芳草渡〉賞析〉國文天地7卷3期1991年8月
    陳師滿銘〈綠楊歸路,燕子西飛去—賀鑄〈點絳唇〉賞析〉國文天地7卷3期1991年8月
    楊有山〈婉約與豪放—本色詞與詩化詞〉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四卷第三期1994年9月
    林麗娟〈范仲淹詠懷詩詞研究〉黃埔學報第二十八輯1994年12月
    蘇淑芬〈秦觀何以不開拓豪放詞〉東吳中文學報第一期1995年5月
    李維新〈試論賀鑄詞風格的多樣化〉殷都學刊1995年第四期
    李維新〈步武東坡 繼往開來—試論賀鑄詞的歷史地位〉河南大學學報第三十六卷第一期1996年1月
    李曉湘〈論賀鑄豪放詞的風格〉湘潭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一期
    李曉湘〈論賀鑄婉約詞的風格〉中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二期
    鄭延君〈俠骨文心賀鑄詞〉中國韻文學刊1996年第二期
    王偉勇〈賀鑄《東山詞》取材唐詩之方法〉東吳中文學報第二期1996年5月
    歐陽光〈賀鑄與彭城詩社〉文學遺產1996年第四期
    鄭延君〈論賀鑄詞的藝術形象美〉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三期1996年9月
    趙佳聰〈《稼軒詞》與《東山詞》比較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二十九卷第三期1997年6月
    杜道群、江中云、陳寶琴〈論賀鑄詞的藝術成就〉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十七卷第四期1997年10月
    李維新〈不緣師友 求變出新—談賀鑄《東山詞》的表現手法〉殷都學刊1998年第四期
    郝樸寧〈邊塞詞創作心態分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三十卷第五期1998年10月
    陳心浩〈試論賀鑄詞的詩化技巧〉溫州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卷第五期1999年10月
    陳心浩〈試論賀鑄詞的詩化特色〉甘肅社會科學2000年第二期
    王增文〈論宋代婉約詞的抒情技巧〉商丘師專學報第十六卷第一期2000年2月
    月人〈奉和賀鑄的《青玉案》〉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9月
    關寧〈試論賀鑄對杜牧的認同與繼承〉廣西師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一期2001年1月
    吳旻旻〈試由愁談秦觀、賀鑄詞—兼論二人在詞史上的承繼與超越〉中國文學研究第十五期2001年6月
    毛嘉賓〈賀方回詞風論略〉煙台師範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三期2001年9月
    李揚〈艷:一個宋代詞學批評的精靈〉國文天地17卷7期2001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李浚植《蘇辛豪放詞的形成及其成就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3年
    陳靜芬《賀方回詞研究》輔仁大學碩士論文1984年
    曾秀華《北宋前期小令詞人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
    洪若蘭《從傳統小令的發展演變看晏幾道《小山詞》》清華大學碩士論文1997年
    楊秀慧《秦少游詞研究》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楊寧楨《敦煌邊塞詞研究》中正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林宛瑜《晁補之及其詞研究》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蔡麗芬《李之儀的詞學理論及其詞作研究》中興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許雅娟《蘇門四學士詞比較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詹乃凡《韋莊男女情詞研究》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