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佑瑋
Lin, You-Wei
論文名稱: 一位高中數學教師批閱習作的行動研究
指導教授: 曹博盛
Tsao, Po-Son
楊凱琳
Yang, Kai-L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2
中文關鍵詞: 行動研究習作批閱文字回饋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M.009.2018.B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6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透過給出明確的批閱方法及合適的回饋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成就表現。研究對象是研究者導師班的29位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依教學需求與數學章節內容來設計不同的隨堂測驗卷,增加學生的練習量並採取不同的批閱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
    研究期間以隨堂測驗卷、教師評量反省表、評量回饋單、數學習作、數學段考成績蒐集資料。本研究採行動研究,配合上學期2次段考時間分別進行兩次行動循環,下學期2次段考時間進行第三次行動環。本研究將對三次行動循環的目標、計畫、執行與調整、反思與回饋四個面向來討論。
    第一行動環中發現,隨堂測驗卷的命題對研究者是很大的考驗,但批閱的經驗可作為習作批閱的參考。隨堂測驗的練習對學生基本觀念的建立有正向幫助,但段考成績並無顯著提升,而有學生表示習作的文字回饋看不懂,所以在第二行動環中,調整習作的批閱方式。第二行動環持續隨堂測驗卷的實施,只是在習作的文字回饋部分調整成三方面來寫,都是先讚美接著寫建議,讓學生更了解不足之處在哪,結果顯示學生的段考成績比上次更優異。但是隨堂測驗卷的命題與批閱以及習作的批閱佔了研究者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為了未來長期的可行性下,第三行動環的目標是降低教師批閱的負荷,仍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研究者在以確實增加學生的練習量這個目標不變的情況下,沿用第二次的習作批閱方式,只是將習作指定為學生每天的回家作業,並於隔天一早立即收回批閱,結果顯示下學期段考的班級平均分數比全校平均高了至少0.3個標準差。
    研究者將這三次行動環所遇到的困難一一記錄下來,並依據各個行動環的目標及分析評量回饋單的內容以及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從中檢視並調整下一個行動環的目標及作法。根據這些資料的分析,研究者建議教師使用習作前,需事先規劃好每節授課的重點與學生的認知行為目標,讓學生課後能立即進行有效練習。教師在批閱學生習作時運用分段給分與文字回饋的方式能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效有更多的了解,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讓習作成為教師與學生的溝通管道,使學生每天都在教師的看護下持續成長,讓學生學習上更有信心,學習效益也會更大。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界定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回饋 7 第二節 數學學習態度 13 第三節 數學溝通 1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0 第一節 研究場域 20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7 第四節 資料處理 30 一、量化資料處理 30 二、質性資料處理 31 第肆章 研究結果 32 第一節 第一行動環之研究結果 32 第二節 第二行動環之研究結果 56 第三節 第三行動環之研究結果 75 第四節 實施隨堂測驗與重視解題溝通的回饋方式對教師的影響 86 第五節 實施隨堂測驗與重視解題溝通的回饋方式對學生的影響 8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結論 93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99 一、英文部分 99 二、中文部分 101 附錄 104 附錄一 重補修回饋問卷 104 附錄二 隨堂測驗卷 105 附錄三 教師評量反省表 106 附錄四 評量回饋單 107 附錄五 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量表 111

    一、英文部分
    Aiken, L. R.(1970).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0(4), 551-596.
    Aiken, L. R.(1976). Updata on attitudes and other affective variable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293-311.
    Bangert – Drowns, R. L., Kulik, C. C., Kulik, J. A., & Morgan, M. T.(1991).The instruction effect of feedback in test-like ev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 213-238.
    Bassarear, T. (2001). Mathematic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Burnett, P. C. (2000). Teacher praise and feedback 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2, 5-16.
    Fennem, E., & Sherman, J. A. (1976). Fennema-Sherman Mathematics Scales. Instruments designed to measure attitudes toward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by males and females. JSAS Catalog of Selected Document in Psychology, 6(3), 1-32.
    Fishman, S. & Tobey, C. (1978). Augmented feedback. In W. G. Andson & G.T.Barrette (Eds.), What’s going on in gym: Descriotive stud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Motor skill: Theory into practive, Monograph, 1, 51-62.
    Magill, R. A. (1993). Feedback and verbal feedback influences on skill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 358-369.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New York: W. H. Freeman.

    NCTM(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k mathematics. Reston, VA: NCTM.
    Reyes, L. H. (1984). Affective variable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Elemintary School Journal, 84(5), 558-581.
    Skemp, R. (1987).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expanded american edi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weller, J.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ing[J]. Cognitive Science,1998, (12).

    二、中文部分
    王連臣(2008)。淺談在數學作業批改中“巧用評語”。教育實踐與研究,2008(6A),49–50。
    朱桂琴(2009)。數學作業評語的探索與嘗試。教學研究,32(2),91–92。
    朱惠文(2017)。106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數甲考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取自http://probe.ceec.edu.tw/106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數甲考科/。
    毛國楠(1997)。成績回饋方式對不同能力水準國中生數學科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9,117–135。
    李虹儒(2014)。國小教師實施數學家庭作業之現況。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何欣玫(2015)。淺談數學解題之溝通能力。國教輔導,45(1),27–33。
    林凱胤(2014)。即時回饋機制對學生學習專注力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2(1),87–107。
    高石城(1999)。數學新課程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與數學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
    高博銓(2009)。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中等教育,60(2),32–46。
    陳嘉成(2004)。國中數學科高智商低成就學生學習行為構型之研究。測驗學刊,51(1),1-27。
    陳嘉成(2006)。為什麼自我跛足?與數學能力知覺、測驗焦慮對學習行為組型的中介效果。測驗學刊,53(1),49–77。
    楊郁玲(2014)。運用鷹架策略於數學作業以改善學生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喬麗文(2008)。課後學習對國中生數學成就的影響—九國/地區之比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縣。
    李克明(2008)。試題回饋對大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朝陽人文社會學刊,6(2),63–80。
    高博銓(2009)。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中等教育,60(2),32–46。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要。臺北市:作者。
    楊孟麗、謝水南(譯)(2015)。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Frank, Wallen, & Hyun )。臺北市:心理。
    楊凱琳(2010)。高中生對機率學習的態度問卷之編制與研究。測驗學刊,57(4),485–514。
    張景媛(1990)。回饋方式、目標設定與後設認知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及測試焦慮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3,189–206。
    張春興(198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程炳林(2006)。主觀能力與逃避策略之關係。師大學報,51(2),1–24。
    郭生玉(2010)。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
    蔡文標(2003)。影響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成就的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7,1–37。
    蔡清田(2007)。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之道。課程與教學,10(3),75–89。
    翁福元、林松柏(2005)。行動研究運用於教師專業發展出探—中部縣市某高中教師從事行動研究為例。教育科學期刊,5(2),78–94。
    黃昆輝、張德銳、何澍、Jing-qiu Liu、張景媛(2000年12月)。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國家教育研究院】。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639/
    黃麗分、吳庭瑜、侯世環、洪瑞雲(2012)。回饋類型、問題呈現方式與練習對問題解決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3(4),855–874。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5,621–67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