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玉真
Cheng Yu Chen
論文名稱: 幼兒浮沉概念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n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
指導教授: 簡淑真
Chien, Shu-Ch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幼兒浮沉概念
英文關鍵詞: young children,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81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來探究幼兒浮沉概念之發展,研究樣本分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樣本取自基隆市某學院附設幼稚園4到6歲幼兒18名,其中每年齡層6名,男女各半;控制組樣本取自基隆市公辦民營托兒所4到6歲幼兒18名,其中每年齡層亦為6名,男女各半;總計樣本數為36名。研究者以自行編製之「幼兒浮沉概念晤談與操作評量表」為研究工具,先對兩組幼兒進行前測,前測後對實驗組的幼兒依年齡分三組進行六週每週一次約半小時的浮沉活動,再以相同研究工具對兩組幼兒進行後測,最後根據前後測分數進行統計分析,並針對實驗組的六次浮沉活動歷程加以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幼兒浮沉概念發展:(一)控制組與實驗組幼兒在前測上,兩組間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二)控制組與實驗組的幼兒在後測上兩組間達到顯著的差異。(三)控制組幼兒在各個變項的前、後測結果並沒有達到顯著性的差異。(四)實驗組幼兒在各個變項的前、後測結果皆達到顯著性的差異。(五)實驗組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在前測上各組中有差異的情形發生。(六)實驗組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在後測上各組並沒有顯著的差異情形發生。(七)實驗組不同性別的幼兒在前、後測上各組中沒有差異的情形發生。
    二、幼兒預測物體浮沉的依據分析:大部分的幼兒會依據物體的重量來猜測(67﹪)、分類(71﹪)及觀察比較(67﹪)物體的浮沉。
    三、幼兒六次浮沉活動的歷程分析:(一)幼兒和研究者的互動較高,幼兒和幼兒間的互動較少。(二)研究者的提問,會刺激幼兒對浮沉概念的思考。(三)幼兒間對浮沉概念主動性的對話、正確判斷物體的浮沉現象、問題解決能力均為六歲組最早出現,其次五歲組,四歲組最晚。
    關鍵詞:幼兒(young children)、浮沉概念(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

    The research adopted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to study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 Selected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ast group. Each group had 18 children from 4 to 6 years of age, including three subgroups of three boys and three girls from each year. The former group came from an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a college in the Keelung city; the latter came from a kindergarten operated by an officially-entrusted private agent. The children were pre-tested with the Evaluation Form of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 –Interview and Operation, compiled especially for this research. Then, each subgroup in the former group separately had a half-hour floating and sinking activity each week for six weeks. Then, the children in each group were post-tested. The test data were then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A.On the floating and sinking concept:(1)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re-test for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ast groups. (2) There is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post-test for the two groups. (3)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the contrast groups. (4)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each item of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5) There is difference in the pre-test for subgroups of different age. (6)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post-test for the subgroups of different age. (7)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pre-test and post-test for both sexes.
    B.Analysis of ways of knowledge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1) guess (67%);
    (2) classification (71%); (3) comparison from observation (67﹪).
    C.Analysis of course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activity: (1) In activity, there is mor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hildren and the researcher than among the children themselves; (2) Putting questions to children will inspire their thinking; (3) Dialogues among children, judgment with evidence, and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all occurred firstly in the six-year-old subgroup, then the five-year-old, and then the four-year-old.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壹、研究動機……………………………………………………1 貳、研究目的……………………………………………………1 參、研究問題……………………………………………………1 肆、名詞解釋……………………………………………………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幼兒的科學概念 …………………………………………7 壹、概念…………………………………………………………7 貳、幼兒的科學概念……………………………………………8 第二節 幼兒發展理論……………………………………………10 壹、皮亞傑的認知發展 ………………………………………10 一、皮亞傑的理論基礎 ……………………………………11 二、運思前期的幼兒其發展特徵 …………………………13 三、皮亞傑的認知論與科學教育 …………………………13 四、皮亞傑理論在幼兒教育上的運用 ……………………14 貳、維高斯基的社會中的心智 ………………………………15 一、由概念的研究來看心理發展 …………………………16 二、維高斯基的主要心理發展觀念 ………………………16 三、高斯基理論在幼兒教育上的運用 ……………………18 第三節 相關研究之探討…………………………………………20 壹、國內幼兒科學概念之相關研究 …………………………20 貳、浮力相關概念之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30 第三節 研究工具…………………………………………………31 壹、編製依據……………………………………………………31 貳、評量實施程序………………………………………………32 參、設備…………………………………………………………32 肆、信度、效度之建立…………………………………………33 伍、研究流程……………………………………………………34 第四節 六次浮沉活動流程………………………………………35 壹、六次活動之流程……………………………………………35 貳、活動之設備及選擇的準則…………………………………36 第五節 研究步驟…………………………………………………38 壹、預試…………………………………………………………38 貳、正式測試……………………………………………………38 第六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40 壹、資料收集……………………………………………………40 貳、資料處理……………………………………………………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43 壹、實驗組樣本資料分析………………………………………43 貳、控制組樣本資料分析………………………………………44 第二節 幼兒判斷物體浮沉依據之分析…………………………45 壹、幼兒預測物體浮沉之依據…………………………………45 貳、幼兒分類物體浮沉之依據…………………………………47 参、幼兒觀察比較物體浮沉之依據……………………………49 第三節 幼兒浮沉概念發展之分析………………………………51 壹、實驗組和控制組間的差異比較……………………………51 貳、實驗組和控制組前後測比較分析…………………………53 參、實驗組各控制變項間的差異………………………………55 第四節 幼兒團體互動的歷程……………………………………62 壹、第一次活動觀察……………………………………………62 貳、第二次活動觀察……………………………………………66 参、第三次活動觀察……………………………………………70 肆、第四次活動觀察……………………………………………78 伍、第五次活動觀察……………………………………………83 陸、第六次活動觀察……………………………………………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5 第一節 結論………………………………………………………95 第二節 研究限制…………………………………………………99 第三節 建議 ……………………………………………………100 中文參考文獻 英文參考文獻 附錄一.1:「幼兒浮沉概念晤談與操作評量」 附錄一.2:「幼兒浮沉概念晤談與操作評量計分表」 附錄二:六次小組活動操作器材 附錄三:「幼兒浮沉概念晤談與操作評量」操作器材 附錄四:六次小組活動現場實況照片 附錄五:家長同意函 表 次 表3-4-1 六次浮沉活動器材一覽表………………………………36 表4-1-1 實驗組樣本基本資料及前後測時間分配一覽表………43 表4-1-2 對照組樣本基本資料及前後測時間分配一覽表………44 表4-2-1 幼兒預測物體浮沉之依據統計表………………………46 表4-2-2 幼兒分類物體浮沉之依據統計表………………………48 表4-2-3 幼兒觀察比較物體浮沉之依據統計表…………………50 表4-3-1 實驗組與控制組前測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1 表4-3-2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前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3-3 實驗組與控制組後測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2 表4-3-4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後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3 表4-3-5 控制組前、後測的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摘要表………54 表4-3-6 實驗組前、後測的相依樣本t考驗分析摘要表………55 表4-3-7 實驗組不同年齡層幼兒前測的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6 表4-3-8 實驗組不同年齡層幼兒前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6 表4-3-9 實驗組不同年齡層幼兒前測猜一猜理由的事後比較摘要表 ……………………………………………………………57 表4-3-10 實驗組不同年齡層幼兒後測的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3-11 實驗組不同年齡層幼兒後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8 表4-3-12 實驗組不同性別幼兒前測的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9 表4-3-13實驗組不同性別幼兒前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59 表4-3-14實驗組不同性別後測的多變項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表4-3-15實驗組不同性別後測不同變數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60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29 圖3-2-1 樣本分配圖………………………………………………30 圖3-5-1 單組前後測設計…………………………………………38 圖3-5-2 正式測試實驗設計………………………………………3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大眾科學實驗(楊明輝譯)(民75)。台北:徐氏基金會。
    王文科(民71)。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台北:文景。
    王文科(民76)。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美芬(民82)。自然科學錯誤概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2,367-400。
    王美芬(民86)。幼兒對生命現象的解釋用語。中華民國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29-356。
    王念慈(民88)。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童液體量與重量守恆展之教學效果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台北市。
    王幸雯(民90)。兒童速度概念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龍錫(民80)。我國學生自然科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之研究:(一)小學生浮力概念發展之結構圖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79-0111-S-153-02-D)。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林鴻瑜譯(民92)。幼兒科學。台北:華騰。
    石素錦、陳瑞慧(民88)。從認知心理與社會互動談兒童語言發展-從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理論談兒童英語學習。課程與教學季刊,2:3,1-22。
    江新合(民81)。中學生浮力相關概念發展及其相關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139-177。
    江新合、許榮富、林寶山(民80)。我國學生自然科概念發展與診斷教學之研究:(I)中學生浮力相關概念發展及其相關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79-0111-S-017-02-D)。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丹等(民77)。兒童發展。台北:五南。
    李維(譯)(民89)。(維高斯基)。思維與語言。台北:昭明。
    杜燕麗(民84)。皮亞傑。台北:東大。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幸曼玲(民87)。從社會互動看幼兒的學習:Vygotsky理論的應用。幼兒園中教與學的對談學術研討會。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段木千(民69)。物理大辭典。台中:人文。
    周淑惠主編(民91)。幼稚園幼兒科學課程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
    周淑惠(民92)。幼兒自然科學概念與思維。台北:心理。
    周淑惠(民92)。幼兒之光、影概念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133-154。
    吳昆勇(民91)。阿基米得原理與引導式發現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浮力概念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文東(民85)。科學的本質。屏師科學教育,3,2-10。
    許嘉玲(民86)。浮力學習之概念改變。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生玉(民86)。心理與教育測驗。中和:精華。
    莊麗娟(民85)。國小六年級浮力概念動態評量的效益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游麗卿(民85)。Vygotsky對研究概念發展的啟示。文章發表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師院。
    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梁雲霞譯(民90)。光譜計畫-幼兒教育評量手冊。台北:心理。
    陳正乾(民85)。發展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文章發表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師院。
    陳正乾(民84)。從維高斯基的理論來討論其對幼兒教育的應用。教育資料研究,4,14-19。
    陳正乾、蔡敏玲譯(民86)。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心理。
    陳李綢(民81)。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陳振威、陳龍川(民89)。國小學生密度概念之概念生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8,6-23。
    陳淑敏(民83)。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與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121-141。
    陳淑敏(民84)。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8,505-526。
    陳淑敏(民85)。從社會互動看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理論極其對幼教的啟示。論文發表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學術研討會,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淑敏(民90)。幼稚園建構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淑敏(民91)。建構教學對幼兒科學知識學習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401-430。
    陳淑敏(民91)。社會建構取向的幼稚園自然科學教育。屏東師院學報,16,65-98。
    陳燕珍譯(民88)。幼兒物理知識活動。台北:光佑。(卡密&狄佛瑞)
    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民91)。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臺北:心理。
    黃春美(民89)。幼兒科學活動。成長幼教季刊,44,52-54。
    黃湘武、黃寶鈿(民75)。學生推理能力與概念發展之研究。認知與學習研討會專集。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慧真(譯)(民74)。學前教育-在孩子的世界裡,我是誰?台北:桂冠。
    黃意舒(民87)。幼兒科學教育的迷思與我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3,10-25。
    黃意舒(民85)。由幼兒科學教育中培養科學學習基本素養。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5,363-368。
    黃意舒(民84)。學前科學教育與認知教學。科學教育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112-119。
    黃萬居(1996)。國小教師對酸鹼迷思概念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頁105-132。
    黃寶鈿(民71)。幼稚園兒童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54,8-12。
    楊宗達(民90)。國小學童對「密度」相關概念理解之研究。未發表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漢菊德(民86)。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之發展。教育研究與發展,6,19-24。
    漢菊德、陳正乾(譯)(民85)。兒童心智-從認知發展看教與學的困境。台北:遠流。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民85)。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
    劉翠伶(民92)。職前教師的浮力概念及科學教學態度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家成(民92)。以動態評量探究國中學生浮力概念的心智模式及概念改變之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歐陽鍾仁(民76)。科學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歐陽鍾仁(民73)。皮亞傑的認知論與科學教育。台北:幼獅。
    寰宇科學從編譯中心(譯)(民88)。物理辭典。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鍾聖校(民79)。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
    鍾聖校(民8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魏美惠(民84)。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
    英文部分
    Abimbola, O. I. & Baba, S. (1996). Misconceptions &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in science textbooks : the role of teachers as filters.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8(1)。
    Belmont, J. M.(1989).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learning:the socio-instructional approa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142-148.
    Butts, D. P. (1993). Is hands-on experience enough? A study
    of young children's views of sinking and floating objects.
    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v5, n1, p50-64.
    Donaldson, M.(1978). Child`s mind. New York: W. W. Norton.
    Driver, R.(1988). Theory into practice II: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P. Fensham,(Ed)Development and dilemmas in science education. London, The Farmer Press.
    Halford, G. S. (1986). Children's concepts of volume and flot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2, n2, p.218-22.
    Kohn, A. S. (1993). Preschoolers' reasoning about density: will it float? Child Development, 64, n6, p1637-50.
    Marilyn, F. & Warren, B.(1991). A study conceptu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1, 104-112.
    Mervis, C. B.& Rosch, E.(1981).Categorization of natural objects. In M. R. Rosenzweig and L. W. Porter(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2, 89-115.
    Rowell, J. A., & Dawson, C. J. (1977b). Teacher thinking about floating and sinking : Further studies toward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lassroom practice. Science Education, 61, 527-540.
    Stepans, J., Beiswenger, R. E., & Dyche, S. (1986). Misconceptions die hard, Science Teacher, 53(6), 65-69.
    Taylor, B. J.(1985). A child goes forth-curriculum guide for pre-school childre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