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齊峰
Hu, Chi-Feng
論文名稱: 歷史的召喚計畫:以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為例
The Project of Interpellation on History: A Study of Jing-Mei Human Rights Memorial and Cultural Park
指導教授: 廖世璋
Liao, Shih-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召喚再現展示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英文關鍵詞: Interpellation, Representation, Display, Jing-Mei Human Rights Memorial and Cultural Park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8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以阿圖塞的召喚理論,探討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轄下的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如何利用園區內看守所等歷史建築的復原及相關展示的規劃,呈現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氛圍與內涵。主要的焦點在於分析園區展示呈現的內容與敘事觀點,及其運用的展示技術,來理解園區欲向觀眾召喚的內容。

    本研究主要採取文獻分析法與半結構式訪談,對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經營階層、管理人員、導覽員,以及觀眾四方面進行訪談,探討園區的召喚計畫,及其對外展示的技術;並討論觀眾的參觀感受,檢視園區展示的召喚效果,理解觀眾是否對園區的展示框架有所認知與突破。

    研究發現,在台灣的歷史脈絡中,景美園區的發展經過不同的階段,從軍法學校時期、看守所時期,一直到今日的人權園區時期,其場域功能截然不同,但透過建築的保存與再利用,時至今日觀眾仍能經由參觀這些建築來感受到過往的氛圍。園區自詡為開放的溝通平台,其召喚計畫主要架構在白色恐怖的歷史與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上,並期望觀眾透過感受受難者的情感與遭遇,在參觀之後能對相關的人權議題付出關注和行動。在情感召喚的部分,園區主要透過陳述受難者的觀點與故事,述說園區的歷史脈絡,以及受難者在看守所的生活情景,頗能獲得觀眾的認同與共鳴。然而實際上園區整體的召喚效果是不完全的,觀眾的情感雖然能夠在參觀過程中被激發,卻難以維持,以至於很難持續對相關議題付出實質的關注與行動。究其原因,可分為三者:缺乏多元的觀點陳述、展示技術互動性不足,以及展示場域之間無法連貫的主題與氛圍。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roject of interpellation on history from Althusser’s theory of interpellation based on the displays of historic buildings and the history of Taiwan White Terror period in Jing-Mei Human Rights Memorial and Cultural Park. It mainly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es of the historic displays, included its contents, viewpoints and the technologies it used.
    Taking interview method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Jing-Mei Human Rights Memorial and Cultural Park had different roles and functions from White Terror period till now. In the White Terror period, the park was a detention center that kept political dissidents in custody for trial and turned into a human rights memorial and museum featuring Taiwan's democracy movement in 2007. The 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National Human Rights Museum, the operator of the park, converted the detention center into an exhibition hall showing oral history films and displays. The purpose of these displays was to summon visitors’ affection to those political victims and expected visitor could pay more attention and actions on the issues of human rights in Taiwan, but the effect of interpellation was not complete.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命題 7 第二章、文獻研析 9 第一節 阿圖塞的召喚(interpellation) 9 第二節 歷史的召喚計畫 21 第三節 白色恐怖與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31 第三章、研究設計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0 第五節 研究資料分析 5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2 第四章、景美園區的召喚剖析 53 第一節 園區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 53 第二節 召喚的計畫實踐 71 第三節 再現的歷史場景 101 第四節 展示效果 129 第五章、結論 15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5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58 參考文獻 160 附錄 168 附錄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平面圖 168 附錄二、研究訪談大綱 169

    中文文獻
    K. Marx, 1972。馬克思致路‧庫格曼的信(1868年7月11日)。收於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頁368-370。
    NOWnews(2010年3月3日)。景美人權園區藝術特展爭議 王壽來、朱瑞皓遭糾舉。取自NOWnews網站http://www.nownews.com/n/2010/03/03/760783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2006。新店市志。台北:新店市公所。
    文化部,(2010年7月22日)。文建會規劃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取自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29537.html
    王任光譯,E. H. Carr著,1977。歷史論集,台北:幼獅。
    王維周,2012。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歷史建築暨國防部汽修大隊建築調查研究案結案報告書。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田哲榮、司徒懿譯,D. Silverman著,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台北:韋伯文化。
    朱柔若譯,L. Neuman著,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余慧婷、羅金義,2012。中國崛起時期民族主義的兩種面貌—香港歷史博物館與澳門歷史博物館歷史表述的政治差異。收於徐天福、林詠能主編,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台北:史博館,143-158。
    吳乃德,2006。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1-34。
    吳品寬,2014。威權之後?─國家人權博物館的空間轉型與公共性。論文發表於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2014年會—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研討會論文。
    吳叡人,2008。國家建構、內部殖民與冷戰。收於人權之路編輯小組主編,人權之路(2008年新版)。頁168-173。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李根芳、周素鳳譯,John Storey著,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
    李筱峰,2001。臺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收於倪子修總編輯,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李禎祥、林世煜、林芳微、胡慧玲、曹欽榮、鄭純宜,2002。人權之路:臺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玉山社。
    杜兆倫,(2015年12月4日)。景美人權紀念碑落成,刻下7千受難者血淚史。取自風傳媒網站:http://www.storm.mg/article/75309。
    杜章智譯,L. Althusser著,1990。列寧與哲學。台北:遠流出版。
    周婉窈譯,Marc Bloch著,1989。史家的技藝。台北:遠流出版。
    周樑楷,2004。大眾史學的定義和意義。收於人人都是史家:大眾史學論集 第一冊。臺中:采玉出版社。
    周靈芝、項幼榕譯,陳香君著,2014。紀念之外:二二八事件、創傷與性別差異的美學。台北:臺灣女性藝術學會、典藏藝術家庭。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宇玲,2010。超越召喚:線上遊戲的快感—從Žižek 的觀點解析線上遊戲的意識型態運作。資訊社會研究,18,245-274。
    林宇玲、林祐如,2006。從召喚觀點解讀線上遊戲的性別再現。收於成露茜、黃鈴媚主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傳播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台北:世新大學,177-202。
    林宗德譯,Philip Smith著,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台北:韋伯文化。
    林書揚,1992。從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怖。臺北:時報文化。
    林淑芬,2014。阿圖塞的社會形構分析:多重決定、意識形態召喚與階級鬥爭。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8,1-59。
    林頌恩,2012。原住民如何存現於博物館的國族記憶展現?—以史前館常設展「台灣南島民族」展廳為例。收於徐天福、林詠能主編,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台北:史博館,79-97。
    林靜雯,2014。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的初期挑戰與未來的使命。博物館學季刊,28:3,111-126。
    邱德真,年代不明。凝視左翼運動刑場—馬場町。取自http://www.chinamonitor.org/hktw/taiwan/zuoyixingchang.htm
    侯坤宏,2007。戰後台灣白色恐怖析論。國史館學術集刊,12,139-203。
    凃倚佩,2006。論蔡明亮《愛情萬歲》中的觀看模式與被虐召喚。文化研究月報,57。取自http://www.cc.ncu.edu.tw/~csa/journal/57/journal_park440.htm
    施奕如譯,R. Brodsky著,2014。聖地牙哥歷史記憶與人權博物館。台灣人權學刊,2:4,109-117。
    柯文哲(2015年2月28日)。二二八紀念日演講全文。取自柯文哲臉書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DoctorKoWJ/photos/a.415511451884174.1073741827.136845026417486/585443391557645/?type=1&theater
    胡慧玲、林世煜,2003。白色封印:人權奮鬥證言;白色恐怖1950。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倪子修總編輯,2009。走過十年迎向未來:補償基金會十週年紀念專書1999-2009。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夏鑄九,1990。批判的歷史計劃之認識論批判:曼菲德‧塔夫利及威尼斯學派。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5:1,107-122。
    國立成功大學校史編纂小組,2011。南方歌未央: 戰後半世紀的青春記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0。園區簡史,取自:http://www.nhrm.gov.tw/Archive?uid=71#
    張小虹,2001。後現代(臺灣)奇機:手機召喚、幻聽妄想與商品拜物。中外文學,30:4,210-235。
    張幸真,2012。認同型塑下的想像共同體—以臺灣文化協會三次展示為例。收於徐天福、林詠能主編,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台北:史博館,125-141。
    張國聖,2003。現代人權的發展源流與意涵。通識研究集刊,4,1-18。
    張淑娃譯,Marc Ferro著,1998。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張淑麗,1994。解構與建構之後:女性雜誌、女性主義與大眾文化研究。中外文學,23:2,110-125。
    張景森譯,M. Tafuri著,1988。歷史的計劃。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451-481。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
    張衛東、張生、趙順宏譯,D. Cavallaro著,2006。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曹欽榮(2015年4月27日)。微調課綱?接下來,關閉紀念館、人權館?取自自由時報網站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299563
    曹欽榮,2009。簡介美國大屠殺紀念館(The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取自:http://2009forum.blogspot.tw/2009/02/13.html (上網日期2015.09.15)
    曹欽榮,2012。紀念博物館在轉型正義中之角色。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5:1,45-65。
    盛鎧,1998。阿圖塞論藝術與意識形態。議藝份子,1,151-157。
    莊展鵬策畫,1996。臺灣堡圖。台北 : 遠流。
    莊展鵬策畫,1999。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台北 : 遠流。
    陳佳利,2007a。創傷、博物館與集體記憶之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6,105-143。
    陳佳利,2007b。生命中不可再現之痛:論戰爭紀念博物館之展示與敘事策略。博物館學季刊,21:1,45-59。
    陳佳利,2007c。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典藏。
    陳佳利、城菁汝譯,R. Sandell著,2014。博物館及人權架構。博物館學季刊,28:3,7-26。
    陳郁仁、羅國甫、李俊淇(2009年12月11日)。施明德妻 大鬧人權園區遭上銬。取自蘋果日報網站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91211/32154004
    陳雪雲、吳慎慎、陳仲彥、郭文耀,2013。重返歷史、人權與記憶—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的新未來。博物館學季刊,27:2,31-53。
    陳嘉君(2009年12月15日)。台灣史上最大的藝術殺手。取自蘋果日報網站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91215/32161374
    陳翠蓮,2008。轉型正義二二八—民進黨政府的二二八平反紀要。收於人權之路編輯小組主編,人權之路(2008年新版)。頁186-187。
    陳齊奐,2014。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導覽敘事與人權教育初探。博物館學季刊,28:3,87-110。
    陳麗郁,2012。一段歷史、兩種視野—以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歷史展廳為例。收於徐天福、林詠能主編,認同建構:國家博物館與認同政治。台北:史博館,159-172。
    麥馥倫,2012。博物館規訓與治理—以中正紀念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彭懷恩,1997。台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風雲論壇。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上網時間2015)。園區願景。取自園區官網http://www.nhrm.gov.tw/Archive?uid=70
    游美惠,2001。性別意識型態、媒體視讀教育與性別教育。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leisure/leisure05.htm
    游美惠、蕭蘋,2014。意識型態的「召喚」。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4,115-117。
    游蓓茹(2014年8月7日)。台北刑務所北面官舍 會勘完即拆光。取自自由時報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2552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A. Berger著,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台北:風雲論壇。
    黃玫瑄、邱榮舉,2014。臺灣轉型正義與人權博物館。論文發表於國際博物館管理委員會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2014年會—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研討會論文。
    黃郁菁,2014。創傷事件紀念博物館展示與社會責任之研究。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筱婷,2003。尋求/馴囚--健身俱樂部參與者健康與休閒的消費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道明,2000。召喚同性戀主體—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戀文化的表意。收於何春蕤主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台北:麥田出版,111-129。
    黃龍興,2011。於負面遺產中重構創傷記憶—從奧斯維辛博物館到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文化資產保存學刊,17,73-88。
    楊意菁、陳芸芸譯,L. Grossberg & E. Wartella & D. C. Whitney著,1999。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
    楊翠,2006。女性與白色恐怖政治事件。收於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總編輯,台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戒嚴時期不當審判補償基金會。
    楊曄,2014。新店二十張軍法營區作為負面遺產之研究。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楊豫譯,P. Burke著,2008。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賈士蘅譯,K. Jenkins著,2011。歷史再思考。台北:麥田。
    賈思敏,2010。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形象視覺設計創作論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未出版論文。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北成、楊遠嬰譯,M. Foucault著,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出版。
    劉熙明,2000。蔣中正與蔣經國在戒嚴時期「不當審判」中的角色。台灣史研究,6:2,139-18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 : 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厚男譯,D. Porphyrios著,1988。論批判性的歷史。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483-490。
    賴月貴(2014年10月25日)。有真相 才有寬恕。大紀元,B5版。
    賴孟俞,2007。教師專業中教師角色之轉變。南華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4。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4/64-40.htm
    蘇慶軒,2013。國民黨國家機器在臺灣的政治秩序起源:白色恐怖中對左翼勢力的整肅(1948-1954)。政治科學論叢,57,115-146。

    外文文獻
    D. Fleming, 2014. The Emotional Museum: The Case of 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 In J.Kidd, S.Carins, A. Drago, A. Ryall & M. Stern eds, Challeng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23-31. Surrey, England: Ashgate Publishing.
    D. Willingham, 2009. 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 取自http://www.ernweb.com/educational-research-articles/why-dont-students-like-schoolby-daniel-willingham/
    H. Lidchi, 1997. The Po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Exhibiting Other Cultures. In S. Hall, Represent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Pp.151-222
    J. Butler, 1997. The Psychic Life of Power: Theories in Subjection. Stanford: Stanford UP.
    J. Raby, 2012. From Privilege to Participation From Education to Emotional Engagement. 取自:http://en.chnmuseum.cn/Default.aspx?TabId=817&InfoID=83302&frtid=867&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上網日期2015.11.20)
    J. Williamson, 2002. Decoding Advertisements—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Janice Winship, 1989. Inside Women’s Magazines. New York: Unwin Hyman.
    Jean-Louis Baudry, 1975。Ideological Effects of the Basic Cinematographic Apparatus。Film Quarterly, 28(2) , 39-47.
    P. Seixas & T. Morton, 2012. The Big Six Historical Thinking Concepts, Toronto: Nelson Education.
    Y. Mendel & A. R. Steinberg, 2011. The Museological Side of the Conflict: Israeli Exhibition of Terror and the Palestinian Museum of Prisoners. Museum and Society, 9(3), pp.190-213.
    小島道裕,2003。歴史展示をつくるとは—歴博総合展示を手がかりに。收於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編,歴史展示とは何か : 歴史系博物館の現在‧未来。東京都 : アム.プロモーション,109-1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