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俊億 |
---|---|
論文名稱: |
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國家級教練對於電子護具訓練模式重點特性分析之探討 |
指導教授: | 李佳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5 |
中文關鍵詞: | 跆拳道 、國家級教練 、電子護具 |
英文關鍵詞: | Taekwondo, Coach of national, Electronic protecto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國家級教練對於電子護具訓練模式之重點特性分析、得分動作分析等相關議題,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對八名跆拳道國家級教練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特性分析方面,必須加強基本動作的準確性及溝通的重要性,將有助於技術的發揮及有效的得分。得分動作分析方面,攻擊得分的動作分為正面攻擊與轉身攻擊兩種類型,正面攻擊以前(側)踢、下壓踢及上端旋踢為主要趨勢,轉身攻擊以後踢、後旋踢及360度旋踢為主要趨勢。結論:因應電子護具競賽規則的改變,提昇基本動作前(側)踢的準確性、增加手部檔防的練習次數、靈活運用移位的步伐、增加模擬比賽的次數等,將有助於比賽時得分或減少失分的獲勝機率。
The research is meant to explore the issue with a new thought of electronic protector training mode,technical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oach of national Taekwondo at London Olympics in 2012. The result with a new thought is the accuracy of basic move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communi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ing in order to bring skills in to full play and to score efficiently. As for the movement of analysis to score grades can be distinguished into front attack and pivot attack. The front attack consist of side kick,whell kick and upper spin kick. Pivot kick is composed of back kick and spin drop kick. As regards with recommendation, to set a goal for individual training,simulate constitute training and movement specialty with arm block guarding skills to avoid lose grades, in that case, the opportunity of winning will enhance more. Conclusion,
To sum up,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compete regulation for the electronic gear and the specific of the professional equipment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ttach for the make a turn and on the top to attach; moreover, increase the mock tests or real trainings also can contribute to the accuracy for attaching in the compete.
Keyword:Taekwondo,Coach of national,Electronic protector
一、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06)。世界跆拳道聯盟競賽規則。台北市:作者。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10)。世界跆拳道聯盟競賽規則。台北市:作者。
毛彥明、陳詩欣、徐台閣(2007)。跆拳道規則修訂對選手比賽的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1卷1期,92-99頁。
王元聖(2006)。大專院校跆拳道教練領導行為與甲組跆拳道選手滿意度關係。淡江體育,9,51-59頁。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宋玉麒(2005)。2005東亞運跆拳道比賽三強技術分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佳融(2001)。間歇訓練對跆拳道選手踢擊表現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桂名(2010)。跆拳道競賽品質之分析階層程序法研究 運動教練科學 第20期 67-82頁。
周桂名(2010)。DAE-DO跆拳道電子護具比賽技術分析-以2010年第11屆世界大學跆拳道錦標賽為例,大專跆拳道學刊 第 2 期 85-94頁。
周文祥(1996)。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25(3),60-68。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相子元(2004)。2003年世界大學跆拳道男、女國手與非國手身高、體重、體脂肪之探討。大專跆拳道學刊,1,155-165。
邱玉惠(2001)。運動員心理技能量表之編製。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林清和(2006)。運動學習程式學(2版)。臺北縣:泰宇。
吳萬福(1985)。教練實用運動科學講義。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
俞智贏(2006)。從新規則的修訂探討男子體操的訓練方法的因應。中華體育季刊,20(2),86-91。
洪巧菱、洪聰敏(2009)。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國民體育季刊,38(2),62-68。
洪榮聰(2008)。跆拳道技擊競賽不同攻擊動作與得分之公平性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3 卷,1期,169-185頁。
馬啟偉、張力為(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東華書局。
秦玉芳(1996)。跆拳道運動技術報告書。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高立文(2002)。半邊天—女性領導人成功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高志紅、馮巨濤、任文崗、秦志明(2010)。新規則和電子護具的使用對跆拳道技術應用的變化與影響,中國體育科技,2010,46(4)。
高秀明(2010)。陳中、羅微奧運會比賽中使用前腿橫踢技術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4(8)。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高熏芳、林盈助和王向葵譯、Maxwell, J.A.著(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耿曙(2003)。深度訪談:意義、實踐、問題,政大研究生研究方法研習營。
徐台閣(2005)。高強度集訓與專項體能訓練對跆拳道選手專項體能及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體育學報 38卷1期,1-10。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豪(2009)。以跆拳道新規則改變與電子計分系統使用對比賽攻擊內容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教練研究所,桃園。
張宏誠(2006)。不同身體質量指數之國小學童對基本動作技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張應龍、王偉(2011)。淺析延安大學跆拳道"防守反擊"技術的形成與運用。延安大學體育學院學報,30(11)。
張婉貞、莊紋娟、江山、陳和德、林清和(2004)跆拳道基礎及專項基力訓練法。
文化體育學刊,2,211-216。
許樹淵(1996)。運動科學導論。台北︰偉彬體育研究社。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淑貞、王朝仁、邱共鉦、陳文進(2007)。2006 年全國中等學校高女組跆拳道對打競賽之攻擊技術、型態與得分率之分析研究。淡江體育,第10期,135-144頁。
章宏智(2007)。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第1卷 第3期,103–118頁。
章宏智、洪煌佳(2009)。兒童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公館國民小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第3卷 第3期,144–159頁。
黃明教(1999)。科學訓練探索。海峽兩岸大專院校體育研討會專刊,455-458頁。
黃榆源(2013)。跆拳道不同護具模擬比賽的生理特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彭鈞渝、劉昭晴(2003)。2002年跆拳道規則修改與發展之探討。大專體育,69,142-146。
曾沈連魁(2002)。比較不同運動參與程度的學童在體適能與情緒因應差異之研究-以嘉義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2002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頁11-18)。吳鳳技術學院,嘉義縣。
費瑛、宋華(2009)。使用電子護具對跆拳道運動的影響。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5(1)。
新華社(2008)。中國新華社報導。資料引自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7844/2008/08/23/2225s2208697.htm
蔡明志(1998)。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得牌選手攻擊動作型態之攻擊率、得分率及成功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蔡明志(2002)。我國跆拳道選手年度訓練計畫:以大專甲組跆拳道選手為例。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協會會刊教練運科,1,45–60。
蔡葉榮(1999)。跆拳道下壓踢之生物力學分析。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昭晴、相子元(1997)。跆拳道比賽男、女得分動作之成績分析。中華體育,11(1),89- 95頁。
劉姵嘉(2003)。我的未來不是夢-高科技產業工程師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慶文(2012)。電子護具對跆拳道踢擊技術及奪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鄭大為、魏香明(2007)。跆拳道技擊競賽規則的改變對競賽及訓練的影響。大專體育 93期,39-44。
鄭大為、魏香明(2009)。跆拳道技擊競賽採用電子護具計分對其競技思維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1,122-130。
魯凡、高志紅、劉良宗(2010)。對我國跆拳道專案首次使用電子護具效果的研究。武漢體育學院學報,44卷10期,73 -77頁。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魏香明(2008)。台灣競技運動選、訓、賽策略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4),1-15。
戴良全(2003)。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謝偉雄、葉麗琴(2008)。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第七期,105-121頁。
羅月英(2000)。柔軟度對於女子跆拳道選手上端旋踢及下壓踢踢擊動作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 1998, 2000).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Beck, J. D.,Lieu, D. K.(1997).Electronically assisted scoring.USTU Taekwodo Magazine,Spring
Carnevale, A.P. & Schulz, E.R. (1990). Evaluation framework, design, and report,”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44(7), 15-23.
Chelladurai, P., & Riemer, H. A. (1997). A classification of facets of athlet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1, 133-159.
Communication. Dobuque, Lowa:WM. C. Brown.
Daniels, T. D. & Spiker, B. K.(1987).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Fox, K. R, (1987). Physical self-preceptions and exercise involve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Graham, S., & Harris, K. R. (1993). Self-regulated strategy development:Help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develop as writers.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 164-181.
Orlick, T., Partington, J. (1988). 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The sport Psychologist, 2, 105-103
Riemer, H. A. (1995).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Riemer, H. A., & Chelladurai, P. (1998).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0 (2), 127-156.
Sallis, J.F., Owen, N. (1999), Physical activity & Behavioral Medicine., : Sage Publication.
Shu-Yueh Chen(2004)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Self-Efficacy Scale,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Vol.12 No.4 , 257-266
Smetana, J. G., & Bitz, B. (1996). Adolescents' conceptions of teachers' authority and their relations to rule violations in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67, 1153-1172.
Wann, D. L. (1997). Sport Psychology. Prentice Hall.
Weiss,R. S. (1991). Psychological skill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The Sport Psychologist,5,335-354.
Weinberg, R. S. & Gould, D. (2003).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iter, G., & Martin, C. (1991), Sport psychology basic training program (2nd ed.).Adelaide :South Australian Sports Institute. , Translated in persian by Vaezmoosavi. M,K.{Persian}
Song, Y. R. & Lee, S. M. (2010) 재활복지공학회논문지 제4권 제1호, 43~51쪽(총9쪽)
website: http://mybox.happycampus.com/dbpia/658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