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凡 Li, Fan |
---|---|
論文名稱: |
兩岸城市發展中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以臺北和上海為例 Conservation and Reuse of Cultural Heritage among Urban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Taipei and Shanghai |
指導教授: |
江柏煒
Chiang, Bo-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遺產經濟 、文化創意產業 、城市文化 、旅遊觀光 、城市永續發展 |
英文關鍵詞: | Heritage Econom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ity Culture, Tourism,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11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5 下載:10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當下高度發達的全球化時代中,城市的主體作用越來越不可忽視。而如何煥發城市永續的生命力也相應越來越受到城市建設者及市民們的關注。一個健康的城市既要考量經濟發展,又要兼顧社會均衡;既要建構與時俱進的現代性,同時也要尊重城市的歷史情懷。面對城市發展與文化遺產的二元關係,並非只存在傳統與現代性的取捨問題,更應當思考如何結合固有的文化遺產,與時代接軌從而發展出新型的城市面向。
基於這樣的思考,在面對城市的更新浪潮時,必須注意到文化遺產在城市主體設計中的影響,儘可能地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與再利用,使其能夠適應當下的城市發展節奏,同時為城市文化建設添光加彩。近年來文化和創意產業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為城市文化遺產找到了一個可利用的現實出口,將歷史情懷融於現代文創空間之中證明了城市文化遺產可以有非常豐富的時代表達。本文的研究主體,即在於以兩岸城市發展中的文化遺產為考察切入點,以臺北與上海這兩座城市為考察立足點,結合既往研究背景與成果,從歷史保存取向、文創產業取向以及旅遊觀光取向這三個角度的類型概念出發,深入剖析兩岸在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發展結合中的實際案例,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展開歷史背景、文化政策、設計手法、實踐情形與後續問題等方面的多元論述,并結合各自的社會環境探討城市文化與個性,尋求文化遺產在兩岸城市發展中的特色與經驗交流,總結可被繼承的優越性以及需要規避的侷限性,進而為兩岸其他城市在全球化和城市永續發展進程中如何更為有效地保護和再利用固有文化遺產提供一定意義上的參考價值。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of rapid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the city as the most conscious unit of the world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at can not be replaced. The issue of “How to develop sustainably to continue the vitality of cities” has concerned by city builders and citizens in recent years.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for a healthy city to consider both aspects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balance. On the other hand, city history respect should be put the same weight as its develop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n stead of to consider only choose one from tradition and modenity when we fac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s, it will be a wiser decision to combine exist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eritage with new trendency of modern city.
Based on this point,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city desig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cities facing repalcement. In order to make culture heritage adapt to current city deveopment, the disigners should devote their efforts to protect cultural heritages and reuse them. The solution may bring some more beauty to the city.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o a certain extent, have met the needs of the city fo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Combine history with modern culture and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ies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many expressions for city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paper are two cities, Taipei and Shanghai.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actual practice of Taipei and Shanghai when they combine history heritages with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ree angles will be applied in analysis, which including historic preservation orientation, cultu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rient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orient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communication about city histor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 land of China,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opics including history background, cultural policy, design methord, practice situation and so forth by field research.
參考文獻
專書部分:
Richard Florida, The Flight of the Creative Class: The New Global Competition for Talent (HarperBusiness Reprint edition, 2007).
Kenneth Powell: Architecture Reborn: Converting Old Building for New Uses (Rizzoli, 1999).
Dean S Rugg, Spatial Foundations of Urbanism (W. C. Brown Co 2nd edition, 1979).
Richard L. Austin: Adaptive Reuse: Issues and Case Studies in Building Preserva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88).
TICCIH, 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2003).
Graeme Aplin著:《文化遺產鑑定、保存與管理》,劉藍玉譯(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郭宏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Alan R H.Baker:《地理學與歷史學──跨越楚河漢界》,闕維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Italo Calvino:《看不見的城市》,王志弘譯(臺北:時報,2001年)。
David Harvey:《希望的空間》,胡大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David Harvey:《後現代的狀況》,閻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David Hesmondhalgh:《文化產業分析》,廖珮君譯(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9年)。
Jane Jacobs:《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金衡山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Kevin Lynch:《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曉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
Ronan Paddison:《城市研究手冊》,郭愛軍等譯校(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年)。
Edward Relph:《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
Oswald Spengler:《城市的心靈》,選自Spengler《西方的沒落》,吳瓊譯(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Julian H. Steward:《文化變遷的理論》,張恭啟譯(臺北:遠流,1989年)。
Steve Pile, Christorpher Brook and Gerry Mooney:《無法統馭的城市?》,王志弘譯(臺北:群學,2009年)。
Anthony M. Townsend:《城市的未來,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張美惠譯(臺北:臉譜出版,2014年)。
John Urry:《觀光客的凝視》,葉浩譯(臺北:書林,2007年)。
Jean Pierre Warnier:《文化全球化》,吳錫德譯(臺北:麥田出版,2003年)。
Sharon Zukin:《裸城》,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合譯(臺北:群學,2012年)。
西村幸夫:《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王惠君譯(臺北:遠流,1997年)。
李乾朗:《臺閩地區近代歷史建築調查》第一輯(臺灣省內政部委託調查研究並出版,1993年)。
李乾朗:《臺灣近代建築之風格》(臺北:室內雜誌,1992年)。
薛益忠:《都市地理學》(臺北:三民,2006年)。
林崇傑:《轉化中的歷史保存操作機制:試論台北歷史建築的處境及其發展命題》,選自《古蹟及歷史建築營運管理與活化再利用國際研討會及工作營實錄》(臺中:臺中縣政府,2001年)。
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修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期末報告書》,2005年。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都市設計研究室:《大稻埕特定專用區初步發展構想及都市設計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都市計畫處委託,1990年)。
王智平:《淡水》(臺北:遠流,1997年)。
陳志梧:《淡水河河岸遊憩規劃》(都市改革組織:淡水社區工作室,1994年)。
周宗賢:《淡水:輝煌的歲月》(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7年)。
郭恩慈:《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臺北:田園城市,2011年)。
莊永明:《臺北老街》(臺北:時報,1991年)。
曾旭正:《那一大片綠地遺失了,臺北今瞑有點High》(臺北:新新聞,1997年)。
王景慧、阮儀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年)。
阮儀三:《歷史環境保護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胡惠林:《文化產業發展與中國新文化變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松編:《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憲章與國內法規選編》(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
薛理勇:《上海老城廂史話》(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年)。
張松:《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文化遺產和歷史環境保護的一種整體性方法》(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年)。
顧軍、苑利:《文化遺產報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蘇智良:《上海:城市變遷、文明演進與現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羅慶鴻:《政經建築觀──香港都市發展實例反思》(香港:商務印書館,2010年)。
包亞明:《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志宏:《世界遺產與歷史城市》(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2010年)。
傅崇蘭等:《中國城市發展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增订版)》(香港:牛津出版社,2006年。)
李歐梵:《都市漫遊者──文化觀察》(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熊月之:《異質文化交織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國家文物局法制處:《國際保護文化遺產法律文件選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朱家角鎮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青浦鄉鎮志系列叢書──朱家角鄉志》(新大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英文期刊部分:
Gideon Sjoberg, “The Pre-industrial City”, World Urbanism 60.5 (Mar. 1955).
Harrison J D, “Ideas of museums in the 1990’s”,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13.2, 160-176 (1993).
臺灣期刊部分:
Frampton Kenneth:〈朝向批判性地區主義:抵制性建築六大要點〉,選自《反美學:後現代文化論集》,呂健忠譯(臺北:立緒,1998年)。
林崇熙:〈文化資產詮釋的政治性格與公共論壇化〉,《文化資產保存學刊》2007年第7期,頁64-76。
夏鑄九:〈臺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回顧〉,《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998年第9期,頁1-9。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000年第40期,頁47-82。
夏鑄九、劉昭吟:〈全球網絡中的都會區與與城市:北臺都會區域與臺北市的個案〉,《城市與設計學報》2003年第15-16期,頁39-58。
馬萬利、梅雪芹:〈有價值的烏托邦──對霍華德田園城市理論的一種認識〉,《史學月刊》2003年第5期,頁104-111。
顏亮一:〈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遺產──古蹟保存理論之批判性回顧〉,《地理學報》2005年第42期,頁1-24。
張淑娟:〈從世界文化遺產觀光經驗思考臺灣文化觀光的發展〉,《交資學報》,2011年第6期,頁101-126。
龍應台:〈文化空間思索〉,《建築師》,2003年第3期,頁88-93。
臺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修訂「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計畫」期末報告書》,2005年。
梁菁:《社區營造視角下的臺灣地區歷史街區復興研究──以臺北大稻埕歷史街區為例》,會議論文,2014年。
殷寶寧:〈一座博物館的誕生? 文化治理與古蹟保存中的淡水紅毛城〉,《博物館學季刊》2013年第4期,頁5-29。
大陸期刊部分:
徐嵩齡:〈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經濟學:源起、概念、主要論題〉,選自徐嵩齡、張曉明、章建剛編《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經營──中國實踐與理論進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頁131。
王育:〈重讀雅典憲章〉,《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頁104。
王志章、趙貞、譚霞:〈從田園城市到知識城市:國外城市發展理論管窺〉,《城市發展研究》2010年第8期,頁25-30。
李傳義:〈近代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問題〉,《華中建築》2003年第5期,頁90-93。
宋峰:〈世界遺產「完整性」原則的再思考──基于「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4个概念的辨析〉,《中國園林》2009年第5期,頁14-18。
宋佳珉:〈可持續發展──中國城市化的現實選擇〉,《商業研究》2004年第13期,頁17-20。
姚赯、蔡晴:〈兩部雅典憲章與城市建築遺產的保護〉,《華中建築》2005年第5期,頁17-19。
阮儀三:〈保護世界遺產的要義〉,《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1-3。
阮儀三、張豔華、應臻:〈再論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城市遺產保護〉,《城市規劃》2004年第12期,頁48-51。
陳飛、阮儀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分類比較與保護規劃的應對〉,《城市規劃學刊》2008年第2期,頁104-110。
阮儀三、肖建莉:〈尋求遺產保護和旅遊開發的「雙贏」之路〉,《城市規劃》2003年第6期,頁86-90。
阮儀三、嚴國泰:〈歷史名城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旅遊發展〉,《地市規劃》2003年第4期,頁48-51。
胡惠林:〈文化產業正義: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地理學問題〉,《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7-19。
張朝枝、鄭艷芬:〈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關係的國際規則演變〉,《旅遊學刊》2011年第1期,頁81-88。
張松:〈世界遺產保護的理論問題研究〉,《建築師》,2000年第6期,頁19-23。
章建剛:〈遺產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理想模式〉,《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44-56。
陶偉:〈中國「世界遺產」的可持續旅遊發展研究〉,《旅遊學刊》2000年第5期,頁35-41。
林明昊、鐘毅:〈工業遺址再開發的操作模式借鑑──以臺北華山創意文化園區為例〉,《四川建築》2013年第4期,頁15-18。
詹小秀、簡博秀:〈城市文化創意園區研究──以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為例〉,《上海城市規劃》2013年第6期,頁112-118。
褚勁風、高峰:〈上海城市與創意產業園區協調發展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7年第6期,頁139-142。
江凌、倪洪怡:〈上海文化產業園區管理:現狀、問題與對策〉,《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4期,頁53-59。
魏小安:〈發展旅遊和遺產保護能否「雙贏」──關於中國世界遺產資源保護、開發與旅遊業發展〉,《旅遊管理》2003年第2期,頁4-13。
陳淳、顧伊:〈文化遺產保護的國際視野〉,《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頁122-129。
薛鳳旋:〈中國城市與城市發展理論的歷史〉,《地理學報》2002年第6期,頁723-730。
楊麗霞、喻學才:〈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綜述〉,《旅遊學刊》2004年第4期,頁85-91。
鮑方旋、李龍生:〈經濟學視野下的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2014年第9期,頁122-154。
石鳴:〈淡水小鎮:一種臺灣式懷舊〉,《三聯生活週刊》2013年第38期。
王杰:〈日常生活中的優美與崇高──臺灣話劇<淡水小鎮>觀後〉,《藝術評論》2014年第7期,頁85-87。
管娟、郭玖玖:〈上海中心城區城市更新機制演進研究──以新天地、8號橋和田子坊為例〉,《上海城市規劃》2013年第4期,頁53-59。
陳靜茜、錢亦蕉:〈田子坊:弄堂裡的生存博弈〉,《新民週刊》2009年第42期。
林少雄:〈當代中國城市發展與城市文化生態建構〉,《藝術百家》2013年第3期,頁24-28。
李蕾蕾:〈從新文化地理學重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框架〉,《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頁125-134。
學位論文部分:
於舜聲:《從上海文創產業中「替代空間」來看「都市轉型」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2010年碩士論文。
蔡孟儒:《兩岸有形文化遺產保護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2010年碩士論文。
盧怡如:《臺北與上海:文化資本觀點中的城市觀光意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2013年碩士論文。
王揚明:《創意文化園區與大學產學合作策略之研究──以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與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2009年碩士論文。
劉逸雅:《社區營造與社會資本關係之探討──以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都市再生計畫案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碩士論文。
何益忠:《從中心到邊緣──上海老城廂研究(1843-1914)》,復旦大學2006年碩士論文。
陽磊:《歷史城區邊界空間研究──以上海老城廂為例》,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2009年碩士論文。
陳怡君:《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建制與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行銷與產業組2009年碩士論文。
錢敏杰:《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探討》,華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專業2009年碩士論文。
李佩蓉:《都市工業遺址的再生分析──以臺北華山1914與臺中TADA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園藝暨景觀學系2012年碩士論文。
政策法規部分: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
《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
《中華民國都市計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網路資源部分:
內政部戶政司人口數據庫
上海民政政務信息公開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籌備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上海古城牆大境閣「老城廂史跡展」
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上海市閔行區圖書館
維基百科